小学语文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并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现有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理解幸福不是追求物质,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渔夫救了一条金鱼,金鱼为了报答渔夫的救命之恩,答应渔夫的愿望。
渔夫的妻子贪心,想要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许愿要求成为公主、皇后、甚至上帝。
她的愿望最终都没有实现,她才发现,最幸福的生活其实是和渔夫一起过着平凡的日子。
2. 词汇和句型:(1)词汇:渔夫、金鱼、愿望、公主、皇后、上帝、平凡、幸福等。
(2)句型:What do you want?、May I have?、If I were, I would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2)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 难点:(1)对故事深层意义的理解。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介绍故事梗概。
2. 互动式教学法:提问、讨论、分角色朗读。
3. 任务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图片导入:展示渔夫和金鱼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条金鱼答应实现你的愿望,你会许什么愿?2. 新课呈现:(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跟读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角色朗读:学生分组朗读故事,体会角色的情感。
4. 任务完成:(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在每天的海边捕鱼,但每次都只能捕到一两条小鱼。
一天,他遇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请求渔夫放它回去,并表示有好处会回报渔夫。
渔夫犹豫了一下,最后答应了金鱼的请求。
从此,每次渔夫回家,都能看到桌子上摆着珍馐美味的食物和金子,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渔夫为了得到更多好处,每次都去抓住金鱼,问它要求。
但金鱼警告渔夫,再也不会给他带来好处了。
最后,渔夫再次抓住金鱼,金鱼终于没有耐心了,向他揭示了它原来是个仙女,为了感谢渔夫放它回去,每天都会给他带来好处。
但由于渔夫的贪心,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梗概和情节2.理解主人公的感受、内心冲突3.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鉴赏能力4.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2.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和表述能力2.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教学准备:1.故事书籍或PPT2.讲台3.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学生是否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及他们知道的内容是什么?2.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个故事,大家把故事读完之后,思考几个问题:①故事发生在哪里?②故事中的渔夫住在哪里?③渔夫为什么要抓金鱼?④金鱼说它原来是什么?为什么每次回报渔夫?⑤渔夫后来还想继续得到金鱼的好处吗?结果怎样?⑥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二、讲解1.讲述故事的序幕、开头、中间、结尾部分,注重故事的情节、人物、内涵等方面的讲解;2.讲解故事中的寓意,渔夫的贪婪导致他失去了机会,表明贪婪是不应该的;三、思考1.从渔夫贪婪的角度出发,反思自己的贪婪之心,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2.渔夫抓住金鱼时,金鱼还是给了他好处,这说明什么?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还可以有哪些类似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四、总结1.教师总结教学要点,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故事的理解,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故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把握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文学作品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生活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诱惑、坚定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和人物关系的理解;(2)故事寓意和道德观念的感悟;(3)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寓意和道德观念的深入理解;(2)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简介故事背景和作者;(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教师总结,强调故事的教育意义。
4. 创意写作:(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或情节,要求学生进行创意写作;(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讨论积极性、表达能力的评价;(2)学生作业、写作作品的评价;(3)学生对故事寓意和道德观念的理解程度的评价。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渔夫每天出海捕鱼,有一天他捕到了一条能说话的金鱼。
金鱼请求渔夫放了它,而作为回报,金鱼答应帮助渔夫实现三个愿望。
渔夫最初并不相信金鱼的话,但在金鱼成功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后,他开始相信金鱼的魔力,并乐于帮助渔夫。
渔夫最后的愿望是让金鱼回到大海里自由。
金鱼非常感激,承诺永远保佑渔夫和他的家人幸福。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 让学生明白友善对待动物和大自然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一篇关于友善对待动物的短文。
三、教学过程1. 介绍故事(5分钟)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0分钟)分发故事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默读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 渔夫捕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金鱼和渔夫之间发生了什么?- 渔夫最后的愿望是什么?3. 组织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并记下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金鱼帮助渔夫实现愿望是出于什么原因?-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4. 分享观点(10分钟)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鼓励他们互相交流。
5. 引导写作(15分钟)告诉学生他们将写一篇关于友善对待动物的短文。
在写作之前,可以给他们一些引导问题,比如:- 你有什么经历或见闻让你明白友善对待动物的重要性?- 你认为为什么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 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人们更友善地对待动物?6. 分享作品(15分钟)让学生交换他们写的短文,然后随机选择几位学生读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曾经亲近过的动物,让他们描述动物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 组织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培养阅读能力并理解友善对待动物的重要性。
渔夫和金鱼教案
渔夫和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2.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3.掌握寓言故事的阅读技巧;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1.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植物为主角,通过寓意来表达人类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
2.寓言故事的作用是启迪人们的思想,教育人们的品德,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
2. 渔夫和金鱼故事的阅读和分析1.故事梗概:渔夫在河边钓鱼,不小心把一条金鱼钓上来。
金鱼请求渔夫放它回去,渔夫却不听,将金鱼带回家中。
金鱼在鱼缸中不停地游动,最终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死去。
2.故事寓意:寓意人们应该尊重生命,不要随意伤害动物,更不要将它们囚禁在狭小的空间中。
3.阅读技巧:–注意故事中的细节,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思考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创作寓言故事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编写一篇寓言故事;2.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动物或植物,但要有明确的寓意;–故事情节要有逻辑性,不要出现突兀的情节;–故事结尾要有明确的道理或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1.导入:通过展示寓言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2.讲解: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并通过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3.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寓言故事,分析其中的寓意。
2. 渔夫和金鱼故事的阅读和分析1.导入:通过展示渔夫和金鱼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2.阅读: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3.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思考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4.总结: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创作寓言故事1.导入:通过展示寓言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创作方法;2.讲解:讲解寓言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编写一篇寓言故事;4.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互相欣赏和评价。
渔夫和金鱼教案
渔夫和金鱼教案一、目标:1.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渔夫和金鱼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渔夫、金鱼、鱼竿、湖泊等三、教学步骤:1. 引入教学:教师出示渔夫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渔夫的特点和职业。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观察渔夫和金鱼的关系:教师出示另一张图片或实物——金鱼,让学生观察。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或实物的特点回答以下问题:①金鱼的特点是什么?②渔夫和金鱼之间有什么关系?3. 讨论和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小实验: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渔夫和金鱼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鱼竿、鱼钩等道具,让学生模拟渔夫钓鱼的情景。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感受到渔夫捕捞金鱼的过程。
5. 思考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渔夫为什么要捕捞金鱼?②金鱼为什么会被捕捞?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以上问题,并进行总结。
四、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渔夫,一部分学生扮演金鱼,通过互动来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2. 绘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渔夫和金鱼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可以画出渔夫捕鱼的场景,也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金鱼的样子。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渔夫和金鱼之间的关系。
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西师大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西师大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一个渔夫捕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承诺帮助渔夫实现愿望。
渔夫先后提出了成为富翁、当上国王、成为海洋之主等愿望,但每次金鱼都满足了他的要求。
当渔夫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贪婪时,金鱼不再答应他的要求,最终渔夫一无所获。
本文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贪婪,要懂得满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贪婪;(2)明白贪得无厌最终一无所获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渔夫贪婪的心理变化过程;(2)体会金鱼的态度转变的原因;(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感知;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案例教学法:分析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金鱼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金鱼的特点;(2)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渔夫贪婪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析金鱼态度转变的原因;(3)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渔夫和金鱼教案
渔夫和金鱼教案渔夫和金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熟悉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一切。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重点词汇和短语。
2. 难点:情感培养和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渔夫和金鱼》故事。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具:图片、卡片、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播放与渔夫和金鱼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与学生交流:你们听说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吗?你们都知道什么?Step 2:故事讲述(10分钟)1. 向学生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情节,带领学生进入故事的世界。
2. 学生跟读故事,记忆关键词汇和短语。
Step 3:词汇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带领学生一起读出词汇并解释意思。
2.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问题或进行造句。
Step 4:语言表达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卡片,并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将卡片上的句子排序。
2. 进行句子排序的小组活动,学生之间合作完成任务。
3. 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他们完成的句子排序任务。
Step 5:听力训练(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段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听力材料,并播放一遍。
2. 学生听力完成填空题或回答问题。
Step 6:合作绘画(15分钟)1. 分组进行绘画活动: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幕,进行合作绘画。
2.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Step 7:造句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句子框架或关键词,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句子造句练习。
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Step 8:情感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金鱼在渔夫的手心里可以做很多事情,你们认为金鱼为什么帮助渔夫呢?2. 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故事名称:渔夫和金鱼目标年龄:3-5岁教学目标:1. 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参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教学准备:1. 故事图书《渔夫和金鱼》2. 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3. 幼儿绘画纸、彩色笔或蜡笔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在黑板上画一条鱼的轮廓,引导幼儿猜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
2. 提示幼儿回忆他们曾经听过的或看过的有关鱼的故事。
讲故事:(10分钟)1. 以朗读的方式讲述《渔夫和金鱼》故事。
2. 在讲述过程中,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适当解释故事中的一些词汇或情节。
讨论:(10分钟)1. 提问幼儿渔夫和金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金鱼会请求渔夫放自己回去?3. 让幼儿想象一下,如果他们是金鱼,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愿望?绘画活动:(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绘画纸和彩色笔或蜡笔。
2. 提醒幼儿根据自己对金鱼的想象,画一幅金鱼的画。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画作,分享自己对金鱼的理解和想法。
总结:(5分钟)1. 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想法。
2. 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3. 结束本节课,鼓励幼儿对金鱼有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之心。
扩展活动:1. 借助其他鱼的故事,让幼儿比较不同故事中的鱼的形象和特点。
2. 利用水流模拟活动,教授幼儿如何制作纸质金鱼,并展示如何使金鱼在水中游动。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听故事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回顾幼儿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生字词和句型。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生字词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本《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PPT或教学图片。
3.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和教师介绍引出新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2. 故事导读(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内容是关于什么的?3.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图片,对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
同时,解释一些生字词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就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进行讨论,并准备发言。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5. 学生发言(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对故事的理解。
教师在发言的过程中进行点评和总结。
6. 小组活动(15分钟)通过PPT或教学图片,给学生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描述并讨论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和与故事的关联。
7.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巩固学习成果。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复习故事内容、默写生字词和句型、完成练习册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读、讲解、讨论和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记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通过小组活动和学生发言,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是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以后需要注意优化教学时长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情节。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贪得无厌。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学生要珍惜现有的生活。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 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故事讲解:讲解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渔夫和金鱼,以及他们的生活。
5. 总结:总结故事的主题,教育学生要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贪得无厌。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并讨论故事的主题。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故事主题的认识。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家长的参与度。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动画形式呈现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或写作活动,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推荐相关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童话文学。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学质量。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描述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
(3)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活动,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捕获了一条能实现愿望的金鱼。
渔夫的妻子却不断贪得无厌,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愿望。
最终,金鱼愤怒离去,渔夫和妻子失去了所有的财富,生活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2.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和运用。
(3)主题寓意的研究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准备相关词汇和语法点的学习资料。
(3)准备讨论和活动所需的道具和素材。
2. 课堂导入:通过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理解词汇和语法点。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5. 讨论交流: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6. 活动拓展:进行角色扮演、故事改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3. 讨论和表达: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逻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故事名称:渔夫和金鱼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包括渔夫和金鱼的图片;2.准备与故事相关的绘本;3.布置小组活动的座位。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渔夫是什么样的人物,金鱼是什么样的动物,有什么特征等。
2.教师播放包含渔夫和金鱼图片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联想。
第二步:阅读故事(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教师展示与故事相关的绘本,边讲边展示,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情节。
3.教师反复强调渔夫的贪婪和金鱼的善良,培养学生对于内心美和外表美的认识。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5人。
2.教师将印有不同故事情节的卡片发放给每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按照卡片上的情节重新编排故事。
3.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陈述他们重新编排的故事情节,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第四步:讨论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询问学生渔夫和金鱼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例如:“你认为渔夫的行为对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做?”等。
第五步:家庭作业(5分钟)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并在家庭中分享。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其他有趣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可以推荐其他与渔夫和金鱼主题相关的图书和电影,扩大学生的阅读和观看范围。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听故事的专注程度,小组合作的积极性等。
2.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评价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是否完成作业以及作业内容的准确度。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把握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意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思考、分析、总结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2)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的领悟;(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2)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 教学材料:(1)教材:《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辅助材料: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舒适、安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2)教学设备齐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3)学生座位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2)简要介绍故事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讨论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和分析;(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互动交流;(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2.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的领悟程度;5. 创造性思维: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体现。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教案标题:渔夫和金鱼教学目标:通过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帮助学生明白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爱护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诠释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理解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尊重自然的道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人类和其他生命体有什么不同?大家都对自己的生命怎么看待呢?2.通过小故事的引入渐进式的带领学生进入故事主题:有一天,一个渔夫在湖边垂钓,他钓了很久都没有什么收获,后来他钓上了一只金鱼。
这只金鱼说话了,他请求渔夫把他放回湖里,渔夫放走了他。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第二步:讲述故事(10分钟)1.用简短生动的语言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顺便引入部分汉字的解释和运用;2.突出渔夫抓到金鱼后,金鱼主动要求放生的道理,并强调“不杀生,爱生命”的观念。
第三步:学生听故事后的反馈(5分钟)1.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这个故事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适当引导学生回答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第四步: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探究主题(15分钟)1.讲解“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尊重自然”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主题与渔夫和金鱼故事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步:将故事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两个可以和故事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这些例子如何体现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尊重自然的道理。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分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法和建议,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第六步:小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核心要点和重点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表现。
2.鼓励和支持学生多思考多交流,不断积累对生命、自由和自然的理解和体验。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阅读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阅读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故事,可以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四年级语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阅读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篇故事。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阅读、理解和识记这篇寓言故事中的重要内容。
(2)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成长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3)学生能够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培养对语言文学的感性认识和审美意识。
(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阅读、思考、表达和创新等能力。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养成健康的成长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生能够体验爱与友情的力量,促进情感升华和人格完善。
二、教学内容1、教学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教学重点(1)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互动关系的解析。
(2)故事中隐含的人生哲理和寓意的分析和思考。
(3)学生对故事的个人体验和感受的表达和分享。
3、教学难点(1)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如何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思考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景思考和模拟演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意义。
2、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情感交流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3、故事分析法通过对故事进行分析和解析,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和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问学生是否喜欢读故事,带着学生讨论可能包含于故事中的内容和寓意。
2、教学过程(1)教师朗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学生仔细听、仔细想、仔细看。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探究故事的寓意。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
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难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区别鱼和渔。
2、介绍: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是普希金,他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老太婆的要求结果大海的变化三、集体反馈,检查生字。
1、出示新词,指读。
强调:砖臣是卷舌音,纺是后鼻音。
婆是上下结构,女中的横要平。
2、读生字卡的词语。
3、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4、找出含生字新词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读诗歌。
五、小结:同学们,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们下节课来细细体会。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导入: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体会。
二、继续反馈,理解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渔夫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金鱼与渔夫的故事(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对故事寓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够积极。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学生能够复述《金鱼与渔夫的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理解寓言故事的框架结构。
-重点掌握词汇: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如“贪心”、“满足”、“智慧”等,并能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重点分析句子: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寓言故事是通过虚构的动物或事物来传达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道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金鱼与渔夫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示了贪心会导致失去现有的幸福,以及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在表达交流方面,教师可以提前设置讨论话题,提供表达框架,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提高交流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金鱼与渔夫的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贪心的情况?”比如,在分糖果时总想得到更多。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知足与贪心的奥秘。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章节,以《金鱼与渔夫的故事》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
渔夫和金鱼教案
渔夫和金鱼教案
教案:渔夫和金鱼
目标学生群体:5-6岁幼儿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故事《渔夫和金鱼》的大意;
2. 能够通过描述和表演角色的动作和情绪,表达故事的情节;
3. 增强幼儿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故事《渔夫和金鱼》的图片或幻灯片;
2. 渔夫、金鱼和其他动物的道具或图片;
3. 绘本《渔夫和金鱼》(可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入故事《渔夫和金鱼》:老师先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大体内容:“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是渔夫吗?什么是金鱼呢?”鼓励学生回答。
2. 引入主题:“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金鱼是非常漂亮的鱼,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
讲述故事:
1. 展示故事图片或幻灯片,跟学生一起回顾渔夫和金鱼故事的情节。
2. 老师扮演渔夫、学生扮演金鱼和其他动物,一起重现故事情节,并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达角色的动作和情绪。
讨论和总结:
1. 提问:“渔夫为什么要抓住金鱼?是对金鱼好还是不好?”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引导学生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给予鼓励和认可。
收尾活动:
1. 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对动物保护有更多的意识和行动。
2. 邀请学生一起唱儿歌或玩游戏,与故事主题相关。
评估:
观察学生在故事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角色扮演的情绪表达能力。
同时,倾听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保护动物的见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
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
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全诗共10节,以空行相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
第1~2节,交代故事的起因。
第3~8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
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的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
第9~10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
诗歌在叙述故事时,主要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大海的变化体现金鱼的变化,即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到恢复老太婆贫穷的原状,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
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4.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
教学重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教学准备:
师生可共同查阅有关普希金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照片、主要作品、创作成就、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以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吗?听说过《神灯》吗?是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是这些故事给了我们无数的幻想,是这些故事教我们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同样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
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
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
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
(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
(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金鱼一一答应。
)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
(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
四、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四次。
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海上女霸王”。
)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脾气发得更厉害。
)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
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
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三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
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
(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
“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
五、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画,看看谁能按照故事的剧情把它们按顺序排列出
来?
3.师:今天我们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我们需要把它划分出几幕来演,你们觉得把它编成几幕比较合适?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六、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七、课外实践
1.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把课文改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课外阅读其他古典诗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