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练习带标准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古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
阅读诗经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诗经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
练习题一:请问《诗经》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作品?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作品。
练习题二:《诗经》是由多少篇组成的?答案:《诗经》共有305篇。
练习题三:请问《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主要描写民间生活和情感,“雅”主要描写宫廷生活和仪式,“颂”主要赞美君主和祖先。
练习题四:《诗经》中的《关雎》是哪个时期的作品?答案:《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风格的作品,属于西周时期的作品。
练习题五:请问《诗经》中的《蒹葭》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风格的作品,属于风部。
练习题六:请问《诗经》中的《国风》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风部。
练习题七:请问《诗经》中的《大雅》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大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雅部。
练习题八:请问《诗经》中的《周南》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周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风部。
练习题九:请问《诗经》中的《小雅》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雅部。
练习题十:请问《诗经》中的《颂》是属于哪个部分的作品?答案:《颂》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颂部。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诗经》的基本情况和组成部分。
阅读和学习《诗经》,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练习题的答案,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经》的美妙之处。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存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局部。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十五国风”或“国风”,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语言朴实优美,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4、后人常把“离骚”和《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5、《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礼仪》、《春秋》。
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诗经》、《尚书》、《礼仪》、《乐经》、《易经》、《春秋》。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
8、《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二、《氓》的知识点积累〔一〕、通假字1、匪〔fēi〕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______篇。
2. 《诗经》按照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地区的民歌。
3. 《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收录了______时期的诗歌。
4. “颂”是《诗经》中用于______的诗歌。
5. 《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是《关雎》,其开篇的两句是“关关雎鸠,在______之洲”。
二、选择题1. 《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哪些地区的民歌?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淮河流域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颂”部分的用途?A. 祭祀B. 宴会C. 娱乐D. 颂扬3. 《诗经》中“雅”部分的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个阶层的生活?A. 农民B. 贵族C. 商人D. 工人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2. 描述《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一、填空题1. 3052. 黄河流域3. 西周4. 祭祀5. 河二、选择题1. A2. C3. B三、简答题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二是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其内容涵盖了爱情、劳动、战争等多个主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 “风”是《诗经》中收录的各地民歌,主要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雅”则主要收录了宫廷诗歌,反映了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用于祭祀的诗歌,主要歌颂祖先和神灵。
四、论述题1.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请问“风”指的是什么?A. 古代的礼仪B. 古代的乐歌B. 各地方的民歌D. 古代的颂歌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是《诗经》中的名句,请问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周南·关雎》B. 《秦风·无衣》C. 《小雅·鹿鸣》D. 《大雅·文王》3. 《诗经》中的“雅”主要包含哪些内容?A. 各地方的民歌B. 贵族阶层的乐歌C. 祭祀时的颂歌D. 描述战争的诗歌4.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中“颂”的特点?A. 用于祭祀B. 内容庄重C. 语言简练D. 形式多样5. 《诗经》中的诗歌,其主题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中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农业劳作D. 神话传说6. 《诗经》的诗歌多采用四言或五言的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诗歌的特点?A. 重章叠句B. 用字讲究C. 语言晦涩D. 形象生动7. 《诗经》中的“风”部分共有多少篇?A. 十五篇B. 三十篇C. 一百五十篇D. 二百篇8.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周南·桃夭》B. 《秦风·蒹葭》C. 《小雅·采薇》D. 《大雅·生民》9. 《诗经》的诗歌多采用赋比兴手法,其中“赋”指的是什么?A. 直接陈述事物B. 通过比喻表达C. 通过联想引出D. 通过反问提出10. 《诗经》中“颂”部分的诗歌主要用于什么场合?A. 宫廷宴会B. 民间娱乐C. 祭祀活动D. 军事出征11. 《诗经》中的“雅”部分,其诗歌内容主要反映的是?A. 贵族的生活B. 农民的生活C. 战争的残酷D. 神话的传说12. 《诗经》的诗歌在形式上多采用什么结构?A. 对仗工整B. 散文化C. 四六句式D. 七言律诗13. 《诗经》中的“颂”部分,其诗歌的特点是?A. 内容轻松愉快B. 语言平易近人C. 形式庄重严肃D. 情感热烈奔放14. 《诗经》中的“风”部分,其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A. 贵族的生活B. 农民的生活C. 祭祀活动D. 神话传说15. 《诗经》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A. 语言晦涩难懂B. 语言简练有力C. 语言华丽夸张D. 语言平淡无奇正确答案:1. C2. A3. B4. C5. D6. C7. C8. A9. A10. C11. A12. A13. C14. B15. B。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属于《诗经》中的“风”?答案:B、静女2.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答案:C、公元前6世纪3.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描写的是:答案:A、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主要描写的是:答案:C、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5.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答案:B、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二、判断题1. 《诗经》的作者是一人创作的。
答案:错误2. 《诗经》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
答案:错误3. 《诗经》被誉为“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答案:错误4. 《诗经》中的诗歌以骈文居多。
答案:错误5.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大多数是四言或七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诗经》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答案:《诗经》最早是由古代君主所命令的宫廷音乐家所作。
后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整理成为一部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被广泛地传唱和流传,最终形成了《诗经》这部古代文化经典。
2. 《诗经》具有哪些重要的文化价值?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它通过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它的语言优美、质朴,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 《诗经》中的“风”、“雅”、“颂”有何区别?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容。
其中,“风”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而“雅”则主要描写的是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体现了宫廷文学的风格。
而“颂”则是歌颂君主、贵族和神灵的颂歌,具有较为庄重的文风。
四、解答题1. 《诗经》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诗经练习题加答案

诗经练习题加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含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下面是一些《诗经》的练习题和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练习题一:《诗经》的三个部分分别是什么?1. 风2. 雅3. 颂答案一:《诗经》的三个部分分别是“风”、“雅”、“颂”。
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或官方的乐歌,“颂”是祭祀用的歌诗。
练习题二:《诗经》中“关雎”属于哪个部分?1. 风2. 雅3. 颂答案二:《诗经》中的“关雎”属于“风”部分,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出自《周南》。
练习题三:《诗经》中的“采薇”一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1. 思念之情2. 欢乐之情3. 悲伤之情答案三:《诗经》中的“采薇”一诗主要表达了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采薇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练习题四:《诗经》中“蒹葭”一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 比喻2. 拟人3. 排比答案四:《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诗中以蒹葭喻人,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渴望和追寻。
练习题五:《诗经》中的“鹿鸣”一诗,其主题是什么?1. 狩猎2. 宴饮3. 战争答案五:《诗经》中的“鹿鸣”一诗的主题是宴饮。
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鸣之声,反映了贵族宴饮时的欢乐气氛。
练习题六:《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其寓意是什么?1. 批评统治者的贪婪2. 赞美勤劳的农民3. 描述自然生态答案六:《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其寓意是批评统治者的贪婪。
诗中将统治者比作硕鼠,表达了对统治者剥削人民的不满。
练习题七:《诗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1. 封建社会2. 奴隶社会3.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七:《诗经》的创作背景是奴隶社会。
《诗经》的诗歌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练习题八:《诗经》中“桃夭”一诗,其主题是什么?1. 爱情2. 战争3. 农业答案八:《诗经》中的“桃夭”一诗,其主题是爱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比喻了女子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诗经》中“国风”部分主要反映了:A. 贵族生活B. 民间生活C. 宫廷生活D. 军事生活答案:B3. 下列哪首诗是《诗经》中的“雅”诗?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答案:C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中哪首诗的诗句?A. 《桃夭》B. 《采葛》C. 《硕鼠》D. 《蒹葭》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主要用来______。
答案:祭祀2. 《诗经》中“风”的部分共有______篇。
答案:十五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______。
答案:《子衿》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的特点。
答案:《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各地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部分则多为宫廷音乐,内容多涉及政治、礼仪等;“颂”部分主要是祭祀用歌,内容庄重,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2. 《诗经》中有哪些著名的爱情诗篇?答案:《诗经》中著名的爱情诗篇包括《关雎》、《蒹葭》、《子衿》等,这些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以其真实、自然、质朴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重要资料。
《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已经成为汉语中的成语,广泛流传。
2. 请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答案:《诗经》中的“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表达诗人的情感;“比”是指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兴”则是通过引发联想,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题:《关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一首爱情之诗,源自《周易》。
请你简要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答案:《关雎》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
诗中以候鸟回归为背景,通过描绘鸟儿浑然自然地展示爱情的情感,凸显出深深的思念和对爱人的眷恋之情。
通过动听的韵律和质朴的语言,在简洁精炼的表达中传达出作者对爱情的真挚感受。
这种意境上的呈现方式,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浪漫和哲思的体验。
第二题:《诗经》中有一首名为《卫风·王旅之什·氓》的诗歌,请你解读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答案:《卫风·王旅之什·氓》是《诗经》中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情景的诗歌。
诗中通过叙述农民辛勤劳作、田地的耕种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平民阶层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奋发努力、忠诚勤奋,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和劳动的崇尚之情。
第三题:《诗经》中有一首名为《黍离》的诗歌,请你通过解读诗中所描述的场景,揭示出该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答案:《黍离》是《诗经》中一首描写农田离别场景的诗歌。
诗中描绘了农民出行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黍离的描绘,诗中抒发出人生离散、别离的无奈和悲伤,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生短暂,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时光的哲理。
第四题:请你以诗经的表达方式,创作一首描写四季变换的诗歌。
答案:春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雨后花朵娇艳绽放,春风拂面暖如春。
夏日炎炎,烈日当空挥洒,草木翠绿茂盛,百鸟齐声歌。
秋日丰收,稻谷金黄,阳光斜射在稻田,金黄一片,丰收乐悠悠。
冬日雪花纷飞,世界一片银装,寒冷的季节里,温暖充满心。
以上是四题中的三个诗经相关练习题及其答案,通过对诗经的解读和创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诗歌艺术。
通过赏析和创作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哲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______篇。
2.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4. 《诗经》中的“雅”包括______和______。
5. 《诗经》的创作时间大约从西周初年到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篇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鹿鸣》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的哪一部分?A. 风B. 雅C. 颂D. 赋3. 《诗经》中的“颂”主要用来:A. 表达个人情感B. 祭祀用C. 政治议论D. 描写自然4.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中的“卷耳”指的是:A. 一种植物B. 一种动物C. 一种乐器D. 一种食物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采薇》D. 《鹿鸣》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有什么特点?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翻译题1. 将《诗经》中的《关雎》一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诗歌创作题1. 以《诗经》中的“风”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答案:一、填空题1. 3052. 各地方的民歌3. 《关雎》4. 大雅、小雅5. 春秋时期二、选择题1. C2. A3. B4. A5. C三、简答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是祭祀用诗歌。
《诗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的生活和情感;“雅”是宫廷诗歌,包括大雅和小雅,反映了贵族的思想和生活;“颂”是祭祀用诗歌,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模拟考试2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不完全一致2.“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3.《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4.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5.《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6.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7.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8.《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9.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贵族的生活具有慵懒的特征。
(×)10.根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七弦琴与汉唐时期的古琴完全相同。
(×)11.《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2.《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13.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14.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5.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并不包括建议制度。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建议制度。
16.《卫风•硕人》的创作时间要晚于《周南•关雎》。
(√)17.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史诗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18.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有“尊尊”后有“亲亲”。
(×)19.根据《礼记》的记载,“纳吉”是女方通过占卜的形式来判断可否嫁给男方。
(×)20.《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1.关于《诗经》的编订,古来有所谓、、之说。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它们长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流域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流域。
3.所谓“四家诗”指的是、、、毛,前三家属经学派,而毛亨、毛苌属经学派。
4.“诗三百”是一种习惯说法,取其概数而已。
其实《诗经》凡305篇,包括国风篇,雅篇,颂篇。
5.《诗经》中五篇周民族史诗是《生民》、、、和《大明》。
6.古人评《诗经》,向有“三体三用”之说,所谓“三体”,是的是、、、所谓“三用”,指的是、、。
7.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可以,可以。
迩之事父,远之事;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8.《诗经》的作品,大多是“饥者歌其食,”,紧贴现实生活,感情自然真挚。
9、《诗》到了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10、《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国风,雅分为大雅和,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11、《诗经》按其音乐性质,在文学上一般分为、颂三大类。
12、《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15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和三部分13、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4、《诗经》收集了西周至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15、《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颂。
16、《诗经》中的“雅”,又分为。
和。
17、《诗经》中的鲁颂共篇,都是赞美鲁僖公的作品。
18、《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和娱乐。
19、《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和风诗中最长的一篇是。
20、《七月》全诗以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21、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二、选择题:1、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2、下列诗篇中属于弃妇诗的是A《诗经伯兮》B《诗经君子于役》C《诗经关雎》D 《诗经氓》三、举例论述《诗经》的艺术特色一、填空题1、是对“诗三百”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观、、怨。
诗经两篇带习题和答案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沚。
蒹 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 且 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第三章译文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一方:对岸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跟随,这里指“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第一章译文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m芼ào之。
窈窕淑女,分 鸠 。另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拟声词,鸟的 啼叫声
关雎
长短不齐 篇名。它是从诗篇第一句中摘取来的。
• 答案:D
• 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 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答案: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 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
诗经练习答案解析与答案

[解析与答案]一、积累运用1.答案:A(“氓”应读“ménɡ”,“戟”应读“jǐ”。
)2.答案:C(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
)3.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4.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双关的手法。
)5.答案:诗诗三百305 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二、阅读理解6.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7.答案:纯真热情8.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悔恨多于哀伤9.答案:清醒、刚烈10.答案:爱屋及乌11.答案:远自郊野赠茅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12.答案:小伙子心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阴晴不定的少女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同时,也借此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的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程度。
13.思路解析:“谢”应为“辞退”。
答案:C14.思路解析: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没实在意义。
B.因为;/在。
C.可是、却;/用来。
D.因为。
答案:D15.思路解析: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
答案:D16.思路解析:“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文中的内容与此刚好相反。
答案:D17.思路解析:第①句的考查点为“将”、“取”、“疑之”。
第②句的考查点为“于是”、“贤”、“事”。
第③的考查点为“贪”、“不能过”。
答案:①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②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
③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但是带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无法超过他。
18.提示:收集有关爱情的名言,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对爱情的看法。
诗经试题及答案

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诗经》中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乐、舞、歌答案:A3. 下列哪首诗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鹿鸣》答案:C二、填空题1.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__,共有______首。
答案:地方民歌;十五国风2. 《诗经》中的“雅”分为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雅;小雅3. 《诗经》中的“颂”是用于_______的诗歌。
答案:宗庙祭祀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也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著名诗歌,并简要说明其主题。
答案:《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蒹葭》以蒹葭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鹿鸣》则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的诗歌,表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欢乐。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是通过类比来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则是通过引起联想的事物来抒发情感,如《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五、翻译题1. 将《诗经》中的《关雎》第一节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鸣叫,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六、分析题1. 分析《诗经》中“风”、“雅”、“颂”三类诗歌的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共收录从到的诗歌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
其中“”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或“”,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的表现手法,所谓,就是直陈其事;就是比喻,打比方;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语言朴实优美,以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的艺术形式。
4、后人常把“”和《》的“”并称为“风骚”。
5、《四书》包括:《》、《》、《》、《》。
6、《五经》包括:《》、《》、《》、《》、《》。
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
8、《诗经》的“六义”包括:、、、、、。
《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共收录从到的诗歌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诗经》两首练习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必修二《诗经》二首练习及答案详解(时间:40分钟 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0分,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氓之蚩.蚩(chī) 乘彼垝垣.(huán) 载.饥载渴(zài) 小人所腓.(féi) B . 尔卜尔筮.(shì) 靡有朝.矣(zhāo) 其水汤.汤(tāng) 四牡.(mǔ)业业 C . 匪我愆.期(qiān) 于嗟.女兮(jiē) 渐车帷裳.(cháng) 不遑.(huáng)启居 D . 将.子无怒(jiāng) 体无咎.言(jiù) 犹可说.也(yuè) 四牡骙骙..(kuí) 解析:A 项,“垣”应读yuán ;B 项,“汤”应读shāng ;D 项,“将”应读qiāng ,“说”应读tuō。
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载.笑载言 载:动词词头,无义 B .以我贿.迁 贿:财物 C .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 D .静言.思之 言:助词,无实义解析:C 项,爽:过错。
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 .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 .象弭鱼服/小人所腓解析:A 项,莫—暮;C 项,匪—非,于—吁;B 项、D 项无通假字。
答案:C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 ①不遑启居,狁之.故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C.⎩⎪⎨⎪⎧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 项,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来;B 项,①②都是助词“的”;C 项,①动词,到达,②副词,就;D 项,①不定指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大学语文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10首D. 315首答案:B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官员诗歌答案:B3. 下列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雅”部分?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答案:C4. 《诗经》中的“颂”部分主要歌颂的是什么?A. 爱情B. 英雄C. 祖先D. 国家答案:C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中的哪一首?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采薇》答案:A二、填空题6. 《诗经》的诗歌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答案:四言、五言、七言7. 《诗经》的“风”部分共有____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答案:十五8. 《诗经》中的“雅”部分包括____和____两类。
答案:大雅、小雅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中的《____》。
答案:采薇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诗经》中《____》的诗句。
答案:桃夭三、简答题1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答案:《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歌内容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其次,它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语言朴实,富有音乐性;再次,它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赋、比、兴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答案:在《诗经》中,“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是指通过比喻来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是指借助景物引发情感,如《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诗经练习题及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各种题材和形式的诗歌,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诗经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诗歌。
练习题一:《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描述爱情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一:《关雎》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子对自己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女子表达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来,共度幸福的时光。
练习题二:《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描写乡野风光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二:《蒹葭》是一首描写乡野风光的诗歌,主要描述了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色和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通过描绘蒹葭的繁茂和乡村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练习题三:《诗经》中的《采蘩》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蘩》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子的心情和内心的矛盾。
诗中女子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但又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得到心上人的回应,感到非常苦恼和痛苦。
练习题四:《诗经》中的《桃夭》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四:《桃夭》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主要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桃花的盛开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练习题五:《诗经》中的《采薇》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五:《采薇》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子对自己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女子表达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来,共度幸福的时光。
练习题六:《诗经》中的《静女》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请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六:《静女》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子对自己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落实篇[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chī chī)匪我愆.(qiān)期将.(jiāng)子无怒泣涕涟涟.(lián)B.体无咎.(jiù)言以我贿.(huì)迁自我徂.(cú)尔无与士耽.(dān)C.渐.(jiān)车帷裳夙.(sù)兴夜寐咥.(zhì)其笑矣言笑晏晏.(yàn)D.不遑.启居(huáng) 雨雪霏.(fēi)霏于.(yū)嗟女兮小人所腓.(féi)【解析】A“将”读qiāng;C“咥”读xì;D“于”读xū。
【答案】 B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愆期踟蹰体无疚言夙兴夜寐B.孔疚良媒糜室劳矣乘彼垝垣C.归聘四牡送子涉淇于嗟鸠兮D.戎车靡盬泣涕涟涟我戌未定【解析】A“疚”应为“咎”;B“糜”应为“靡”;D“戌”应为“戍”。
【答案】 C3.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⑤狁孔棘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解析】①“于”通“吁”,叹息声。
②“说”通“脱”,脱身。
④“泮”通“畔”,边岸。
⑤“棘”通“急”,着急。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解析】A项①介词,把;②连词,来。
B项①②都是代词,他。
C项①动词,到达;②就,表承接。
D项,①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 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解析】二三其德,时而二时而三,形容不专一。
二三,没有定准。
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
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
偕老,一同到老。
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
【答案】 B6.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答案】 D7.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解析】这里的“复关”代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对比的手法。
【答案】 C8.对下列四句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无尽头?【解析】应该是用了间接抒情。
【答案】 C阅读《采薇》,回答9~12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9.这首诗表现了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薇》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家,内心里充满着忧伤。
前三章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这种感情,最后一章又加以深化。
由于意识到是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遑起居”,因此,他对狁满怀怨恨,在对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情,对于自己的阵营也怀有一种自豪感。
这种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现。
10.诗歌前三章都用“采薇采薇”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歌前三章用“采薇采薇”开头,章句的重叠使诗歌在韵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用“采薇采薇”起兴,引出诗歌后面要叙述的内容,写诗人因狁入侵,服役从征,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11.诗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请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的前面各章写的都是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及感情,最后一章写的是还乡途中的所思所感。
它在整首诗里起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活的追溯,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浓度,三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创新迁移]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
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3.《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答案】赋14.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15.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6~18题。
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6.这首诗形式上怎样的特点与课文中哪首诗最为相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复迭唱,不同章中的特定位置上换一字而意境顿时拓展,形式上与《采薇》最为接近。
17.“行迈靡靡”一句中的“靡靡”跟成语“靡靡之音”中的“靡靡”,意思是否一样?如果一样都是说明什么意思?如果不一样,又不一样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一样。
形容“行迈”(迈步)的“靡靡”,显然是指脚步沉重、缓慢;形容“音(乐)”的“靡靡”,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现在人们在何种场合经常引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表示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的苦衷时。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2题。
周南·关雎关关①雎鸠②,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