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 典型材料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社区矫正是指对于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的一种特殊矫正方式,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再次犯罪。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一,小明,男,25岁,因盗窃罪被判刑,经过一年的监狱生活后,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小明接受了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学会了木工技术,并在社区内的一家家具厂找到了工作。
通过努力工作和社会交往,小明逐渐摆脱了过去的不良习惯,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最终成功融入社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案例二,小红,女,30岁,因吸毒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小红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逐渐戒除了吸毒的习惯。
同时,她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义工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障儿童,通过这些活动,小红找到了重新融入社会的动力和价值。
最终,小红成功戒毒,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积极分子。
案例三,张三,男,35岁,因家庭暴力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在社区矫正期间,张三接受了家庭暴力治疗和情绪管理培训,逐渐控制了自己的暴力倾向,并学会了与家人沟通和包容。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张三和家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和调解,最终解决了矛盾,重建了家庭和睦。
如今,张三和家人关系融洽,他也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志愿者,帮助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家庭解决矛盾。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矫正对于犯罪分子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种方式的矫正手段,犯罪分子能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再次犯罪,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为社会治安和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在市委政法委的直接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两院两部”要求,立足刑罚执行、勇于探索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探索建立“三支队伍”,凸显政府与社会资源整合优势。
一是建立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刑罚执行队伍,承担刑罚执行职责。
上海以“准矫正官”为标准,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较为过硬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队伍。
二是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化帮教队伍,用帮教服务促进刑罚执行。
充分运用社会管理理念,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帮教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社团———“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组建起一支近500人的专业化社工队伍。
其中57%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9.4%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62%具有社工师资格。
三是建立以社会帮教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工专业化帮教提供资源支持。
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逐步构建了遍及18个区县的志愿者组织网络,建立起一支包括心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人才及社会热心人士在内的近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并吸纳了400余家企业作为团体会员。
目前,上海为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一个由社工和志愿者参加的帮教小组,形成了立体帮教网络。
探索构建“三大支持系统”,凸显社区矫正开放性优势:一是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着力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生存支持系统”,保障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有效预防其因生存问题而重新违法犯罪。
xx年至xx年,上海共建成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356个,累计成功推荐社区服刑人员就业2103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1868人,帮助解决住房困难170人,助学复学362人,协助申请低保4045人,解决养老金278人,解决临时性补助3972人。
二是构建心理支持系统,重建融入社会的健康心理。
努力为社区服刑人员构建“心理支持系统”,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心理矫正模式。
司法局社区矫正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司法局社区矫正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一:司法所先进集体事迹本材料司法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桐木镇地处湘赣边界,是两省三市交叉地,是上栗县经济强镇。
全镇总人口8.8万余人,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
近几年来,桐木司法所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积极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创新三者关系,做到队伍建设走在前、化解矛盾冲在前、普法教育干在前、安臵帮教、社区矫正做在前,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积极围绕强基础、创特色、严管理、树形象的工作思路,立足于“叫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的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司法服务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实在在地创造了工作业绩,成为该镇一个举足轻重的行政部门,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扬。
一、队伍建设走在前现有在编工作人员5人,专职调解员2人,都具有大专学历,其中本科学历2人。
为了把司法所建设成为能担负起保一方稳定的基层政法组织,全所干警同心协力,步调一致:一是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司法行政干警的整体素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建全制度,工作内容规范化。
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所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司法所每月都按时召开司法工作例会,听取各人民调解委员会汇报自己所管辖区域的社会治安、纠纷调解、隐患排查等工作,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工作指导和开展工作;三是强化了作风纪律建设,着力培养干警“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服务群众,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观念,形成人人自危,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镇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建设非常重视和支持,挤出资金,配备了统一服装、警具和车辆。
20XX 年又搬进了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的独立新办公楼,办公用房面积达400㎡且有产权。
社区矫正法律案例讲座(3篇)
第1篇一、引言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社区矫正法律案例讲座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社区矫正法律知识进行讲解。
二、案例背景(一)基本案情2018年3月,某市A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被告人张某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持刀将被害人李某刺伤,致李某重伤。
法院依法判决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二)社区矫正适用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相关规定,张某符合社区矫正的条件。
在法院判决生效后,A区社区矫正机构依法对张某进行了社区矫正。
三、案例分析(一)社区矫正的适用条件1.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适用条件。
2. 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
3. 具有固定住所。
4. 依法判决适用社区矫正。
(二)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三)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1. 社区矫正机构接到判决书后,对被告人进行评估,确定社区矫正方案。
2. 社区矫正机构与被告人签订社区矫正协议,明确社区矫正内容和要求。
3. 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遵守社区矫正规定。
4. 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其回归社会。
5. 社区矫正期满,社区矫正机构对被告人进行考核,出具考核报告。
四、案例启示(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1. 保障刑罚执行的公正性。
2. 降低再犯罪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帮助罪犯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注意事项1. 依法依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社区矫正的合法性。
2. 注重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防止其脱管、漏管。
社矫矫正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社矫矫正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社矫矫正先进集体是指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表现出色、工作成效突出的集体。
他们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的矫正方式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区矫正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个社矫矫正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示例:
xxxx社区矫正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1. 建立了全面的社区矫正体系:该集体通过深入研究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了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包括矫正规范、矫正流程、矫正评估等,为矫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标准。
2. 创新了矫正方式和措施:该集体注重实践创新,尝试了一系列独特的矫正方式和措施,如社区矫正员定期上门走访被矫正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有效提高了被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了矫正工作与社会资源的对接:该集体积极与社会各方面资源对接,与就业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导被矫正人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培训等,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4. 建立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该集体注重矫正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了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矫正员的培训和督导,确保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集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矫正人员的再犯率大幅下降,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该社矫矫正先进集体以其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创新的矫正方式,为社区矫正事业树立了榜样,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他们的先进事迹将被广泛宣传和推广,以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社会稳定和被矫正人员的改造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区矫正典型材料[五篇范文]
社区矫正典型材料[五篇范文]第一篇:社区矫正典型材料依法管人以情感人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XXX司法局XXX司法所XXXXXX,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
2010年12月调任XXX司法局XXX司法所司法助理,主要负责XXX镇矫正人员管理工作。
XXX镇司法所自2010年6月开始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矫正人员69人,顺利解矫21人,在册矫正人员为48人。
XXX同志以“依法管人、以情感人,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工作思路,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上述矫正人员无一人托管、漏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较好地完成XXX镇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
勤于学习,强化自身业务素质XXX同志接手矫正工作以后,并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静下心来学习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从而清楚的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新职能、新课题、新任务,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且具备了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XXX同志边学边干,以学习来指导工作,以工作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更好理解。
他首先学习了《大 1庆市社区矫正文件资料汇编》,并对其中的黑社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等级管理分阶段教育暂行办法(试行)》,黑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几分考核规定》、《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熟读,做到掌握其内容,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他先后4次参加省、市司法系统的矫正工作培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详细记录讲课内容,为更好的开展社交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规范矫正人员档案的工作中,XXX同志通过上网查找、咨询业务部门、向先进单位学习的各种方法,准确的掌握了矫正档案所涉及的各项表格、材料的填写标准,并利用2个月的时间重新建立了矫正档案,使XXX司法所的矫正档案全部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一人一档”,跟踪记录,每月考核的工作目标,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矫正案例分析(5篇)
矫正案例分析(5篇)第一篇:矫正案例分析矫正还需先暖心──社区矫正人员秦某个案分析一、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秦某,男,汉族,1985年10月14日出生。
2014年3月4日因涉嫌犯危险驾驶罪被府谷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人民币15000元。
生活经历:秦某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皇甫镇大桃山村秦寨下村005村,现居住在府谷县马家沟,初中文化,租赁一家店面做个体经营,已婚,育有一儿一女,其妻系家庭主妇。
存在问题:思想负担重,情绪低落,法律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1.因经济形势不好,秦某的个体生意不景气,店前甚至是门可罗雀,再想到高额租赁费,使得他经济压力过大,思想负担更重。
2.家中有老有小,最大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最小的孩子才是幼儿阶段,开支很大,却收入微薄,一度情绪低落,借酒消愁,不能自已。
3.被执勤民警例行检查酒驾并当场测出,秦某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80mg/100ml,属醉酒驾驶时,他也为自己心存侥幸的心理而深感后悔,但也说明其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
二、实行社区矫正情况东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针对秦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矫正方案:1.每月进行集中学习,提高法制观念。
我所工作人员专门针对他进行交通法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同时,定期与他走访面谈,反复进行思想交流,举大量实例引导他因轻视交通法规而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2.及时跟进心理沟通,转变生活态度。
他生性纯朴,虽然危险驾驶在犯罪性质上与其它刑事案件相比影响较小,但经过此事后,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对待生活缺乏热情,不再积极向上,原本的装璜生意也因此被迫搁置。
针对他这一情况,我所工作人员主动为其留意周围有关做装璜、建筑的工作。
在大家不遗余力的帮助,很快为其联系到一家瑜伽馆的室内装修工作,从而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
三、矫正效果1.积极接受矫正。
经过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跟进矫正,秦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醉驾行为的严重性,积极接受社区矫正,主动向司法所汇报矫正期间的工作生活感受,并一再表态将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严以律已,熟知交通法规知识,不再发生同样的违法事情。
社区矫正案例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矫正案例经验交流材料案例一:社区矫正成功的经验交流1. 序言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帮助罪犯走上正确的道路,重新融入社会。
在实践中,不同的案例都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和成功之处。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社区矫正案例,并探讨其中的共性和可借鉴之处。
2. 案例一:张某的故事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社区矫正并指定到社区服刑。
他曾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长期沉迷于赌博,关系破裂,生活失去了方向。
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了一门手艺,并努力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贡献,逐渐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形象。
最终,他在社区矫正结束后,成功融入社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3. 案例二:李某的经验李某是一个以前曾有吸毒史的人,因持有毒品被判处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期间,他通过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尿检和心理疏导,并参加康复训练,成功戒除了毒瘾。
他还与其他社区服刑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系,互相鼓励和监督。
社区矫正结束后,他参加了就业培训,并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的一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4. 共性和可借鉴之处这两个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社区矫正期间,犯罪人员应主动融入社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例如学习技能、参加康复训练、参与志愿者活动等,以提升自身能力和融入社会。
- 互助互助:社区矫正期间,与其他服刑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互相鼓励和监督,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 创造积极正面形象:通过积极努力改变自己,并参与社区活动,树立良好的形象,对社会有所贡献。
- 寻求就业机会:社区矫正结束后,努力寻找就业机会,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改变命运。
5. 结束语社区矫正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与他人建立互助关系、树立积极正面形象以及积极追求就业,可以帮助更多的犯罪人员成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救赎。
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社区矫正工作,为罪犯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典型发言材料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典型发言材料
尊敬的居民们,
大家好!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我们一直致力于维护社区的安宁与秩序,促进居民们的和谐生活。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提醒。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社区的安全问题。
近期我们注意到,社区内发生了一些窃盗案件。
请大家务必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
及时关好门窗,不随意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室外,同时也要注意陌生人进出社区情况的观察,如发现可疑人员,请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报告。
其次,我想提醒大家关于社区环境的共同维护责任。
我们清楚地知道,社区环境的整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居住舒适度。
因此,请大家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尽量保持社区的卫生状况。
同时,对于我们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花坛等,请大家爱护,不要故意破坏或污染。
此外,对于居民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大家能保持友善互助的态度。
共同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社区氛围。
如果有邻居需要帮助,让我们伸出援手。
同时,请大家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进行无谓的干扰和纷争。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我们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日益复杂,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问题凸显。
在行驶过程中,请大家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乱停乱放,不占用非指定停车位,
确保安全出行。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您对社区矫正工作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
让我们携手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社区!
谢谢!。
库伦旗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材料
创新思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新发展----库伦旗社区矫正工作材料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罪犯、预防重新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用,库伦旗司法局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理顺、创新措施、使此项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一、完善社会管理网络,社区矫正工作向村级延伸为确保工作的落实,完善矫正网络,今年起,拟在全旗186个嘎查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设立村级工作站,目前库伦社区已经正式挂牌,其它地区也逐步建设中。
人员组成由派出所包片民警及政府出资聘用或村(社区)指派的1到2名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村(社区)干部或居民专(兼)职负责本村(社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包括组织公益劳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中的困难户申请低保、力所能及在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等,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镇社区矫正工作站,确保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
(一)建立社区矫正对象村(社区)级档案工作中,每接受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苏木镇(街道)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统一程序,做到对矫正对象犯罪原因、基本情况、家庭、思想、现实表现等情况掌握详实具体。
第一时间为每名矫正对象建立档案,同时制作一份该对象的村(社区)级档案送交其所属嘎查村(社区)工作站。
档案包括管理和帮教两方面,如矫正对象的执行通知书复印件、基本情况登记表、公益劳动、走访记录、村级考核表等。
让村(社区)工作站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信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帮教工作。
(二)健全矫正志愿者的帮教机制一是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在各嘎查村(社区)储备一定数量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矫正对象按规定报到之后,经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同意可由矫正对象挑选其认同的帮教志愿者,以有利于日后的沟通和帮教。
二是嘎查村(社区)委员会、矫正志愿者参与矫正对象的教育方法和矫正方案的制定。
三是健全帮教内容,嘎查村(社区)工作站、矫正志愿者不仅要监管、教育和汇报矫正对象动态情况,更重要的是做好对矫正对象的帮扶解困,帮助解决矫正对象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引导矫正对象重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社区矫正案例:小明小明,男,21岁,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因多次盗窃被判处社区矫正三年,目前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教育和帮助。
案情回顾:小明家境贫困,由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物质的渴望,他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在一年时间内先后盗窃了多辆自行车、电动车和手机。
最终,他被抓获并被司法部门判处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行动:一、情感教育:小明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爱护,社区矫正人员通过开展家庭访谈和心理辅导,了解小明的内心需求,并帮助他建立积极的情感支持体系。
同时,矫正人员还鼓励他多参与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情感交往能力。
二、教育改造:小明的知识水平较低,导致他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为此,社区矫正人员安排了一些法律、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课程,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法律的约束力,以及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三、职业培训:为帮助小明改变生活态度和增加就业机会,社区矫正人员组织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活动,包括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创业知识等。
通过培训,小明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了自身的就业能力。
四、社会服务:为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社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区矫正人员安排了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如义务劳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小明认识到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改变了过去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心态。
五、后续跟踪:矫正人员每月对小明进行一次面谈,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矫正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
帮助小明树立远离犯罪的意识,避免再次犯罪。
成果评估:经过一年的社区矫正,小明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懂得了感恩和珍惜社区的支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
通过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小明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赢得了同事和家人的尊重和信任。
他逐渐成为社区的一份子,学会了以正面的方式回报社会,摆脱了犯罪的阴影。
总结:小明的社区矫正案例表明,社区矫正是一种对犯罪分子进行心理教育、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
社区矫正警示案例教育(2篇)
第1篇一、引言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旨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和矫正,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社区矫正警示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背景2018年,某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对一名因盗窃罪被判缓刑的罪犯小李进行社区矫正。
小李,男,30岁,初中文化,已婚,有一子一女。
在社区矫正期间,小李曾因违反社区矫正规章被警告一次,但仍未引起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重视。
三、案例经过1. 违规行为小李在社区矫正期间,多次未经批准外出,甚至在夜间溜出家门,涉嫌赌博。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2. 重新犯罪2019年,小李因涉嫌参与一宗抢劫案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审讯,小李交代,他在社区矫正期间结识了一群社会闲散人员,并参与了抢劫犯罪。
3. 案件处理案件发生后,社区矫正管理局对小李进行了严肃处理,取消了其缓刑,并将其送交监狱服刑。
四、案例分析1. 社区矫正监管不力本案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小李的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首先,在得知小李违反社区矫正规章后,未采取及时有效的制止措施;其次,在得知小李涉嫌赌博后,仍采取放任态度,未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最后,在案件发生后,社区矫正管理局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小李重新犯罪。
2. 社区矫正措施不到位社区矫正工作不仅需要监管,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改造和矫正措施。
本案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小李的教育、改造和矫正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小李在社区矫正期间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犯罪。
3.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不足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
本案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一: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事迹材料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事迹材料“三化”模式矫正成效明显---XXX市司法局府城司法所矫正工作事迹原创投稿XXX市司法局府城司法所现有干警2人,辖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64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104人,目前在教60人,占XXX市社区矫正人员的总数的20%左右。
两年来,府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在府城办事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衔接、健全制度、创新管理,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府城办事处已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所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认真衔接,实现矫正工作程序化为了彰显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严肃性,府城司法所制定了完整的矫正工作程序。
矫正人员接收时有入矫宣告,解教时有解教宣告。
每名矫正人员确立了专门的矫正小组,实施“一对一”教育矫正。
2012年5月份开始,我们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先行对矫正对象实行“两个评估”工作的探索,具体由司法所组织实施。
即入矫初期危险可能性风险评估测量、矫正对象填写《自我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使司法所能综合掌握矫正对象对社会危害风险,推动矫正对象管理趋于科学化。
严格分类管理措施进行分类管理,管理正规,效果明显。
二、健全制度,实现社区矫正运行规范化在开展社区矫正这项工作中,逐步形成“五化”矫正工作法。
一是资料登记规范化。
二是矫正学习专题化。
三是思想汇报制度化。
四是社区服务特色化。
按照“符合公共利益、便于监督管理、矫正对象力所能及”的原则,建立了社区服务基地,并设定具体工作岗位。
五是帮困解难经常化。
对矫正对象实行人性化教育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者、志愿者通过每月上门走访,了解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解决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三、创新管理,实现社区矫正管理网格化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数多,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经司法所建议,市司法局批准,办事处支持下,在府城办事处将各社区的网格管理员纳入社区矫正工作者范筹。
社区矫正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李某,男,25岁,初中文化,无业。
2019年7月,李某因抢劫罪被某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判决生效后,李某被当地社区矫正机构纳入社区矫正对象。
二、社区矫正期间情况1. 刑满释放后,李某在社区矫正机构接受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实行定期报告、请销假等制度,并要求其参加社区活动。
2. 李某在社区矫正期间,能够按时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自己的行踪,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并按要求参加心理辅导。
3. 李某在社区矫正期间,表现良好,未再违法犯罪。
三、问题及处理1. 2020年2月,李某因家庭琐事与邻居发生纠纷,被邻居举报。
社区矫正机构立即对李某进行调查核实,发现李某在纠纷中存在过错。
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向邻居道歉。
2. 2020年5月,李某在参加社区活动时,违反规定擅自离开活动现场。
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写检讨书,向社区矫正机构道歉。
3. 2020年7月,李某在参加心理辅导时,与心理辅导师发生争执。
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进行了调查核实,发现李某在辅导过程中存在过激行为。
社区矫正机构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向心理辅导师道歉。
四、矫正效果1. 李某在社区矫正期间,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
2. 李某在社区矫正期间,能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和睦相处,为社区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3. 李某在社区矫正期间,未再违法犯罪,表现良好。
五、案例启示1. 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2. 社区矫正机构要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社区矫正对象要珍惜社区矫正机会,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努力改造自己,回归社会。
4. 社区居民要关心和支持社区矫正工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结论李某抢劫案是一起典型的社区矫正法律案例。
社区矫正五老事迹材料
社区矫正五老事迹材料【社区矫正五老事迹材料】社区矫正是指对社会上犯罪的成年人进行法律及心理的矫正,使其重新回归社会,成为有益的社会成员。
在社区矫正中,五位老人以他们的事迹,展现了社区矫正的价值和成果。
老人一:王大爷王大爷年过七旬,曾经因贩卖毒品而入狱。
后来,他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获得了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并在矫正机构的引导下,进行了职业技能的培训。
如今,他成为了社区矫正机构的义工,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帮助有类似经历的犯罪者走出困境,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老人二:张奶奶张奶奶是一位因重婚罪入狱的老人。
她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教育,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与现在的丈夫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如今,她成为了社区矫正机构的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经历和教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家庭关系的宣传活动,帮助其他人避免重蹈覆辙。
老人三:李叔叔李叔叔是一名前犯罪分子,曾因盗窃罪而入狱。
他从矫正机构的帮助中,学到了乐器制作的技术,并在出狱后开设了一家小型乐器制作工坊。
他不仅帮助其他前犯罪分子学习手艺,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还通过他制作的乐器,为社区的公益活动提供了音乐伴奏,以此鼓励社区人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老人四:刘爷爷刘爷爷是一名因走私罪而入狱的老人。
他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培训,获得了种植技术的知识,并在出狱后成为一名农田技术专家。
他帮助当地居民改良农作物,提高农业产量,带领一批前犯罪分子成为了富裕的农民,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老人五:赵奶奶赵奶奶是一名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老人。
在社区矫正期间,她接受了心理疏导和治疗,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并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热情。
出狱后,她成为一名健康宣传志愿者,通过健身操和康复训练,帮助其他前犯罪分子重建身体和心理健康。
这五位老人以他们的事迹,证明了社区矫正的价值和成果。
通过社区矫正,这些前犯罪分子不仅重新融入了社会,还为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帮助其他前犯罪分子重塑人生,使他们不再走向犯罪的道路。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前言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狱刑罚的一种形式,通过对罪犯进行社区监管和矫正,以促使其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社区矫正的目标是通过帮助罪犯进行改造,降低再犯率,保护社会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展示社区矫正的效果和意义。
案例一:小偷的改变张某在2018年因多起小偷盗案被判刑,并被安排进行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期间,他被分配到一家超市做清洁工。
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对待工作。
然而,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张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与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渐渐地,张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开始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尽力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还帮助他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
经过一年的社区矫正,张某积极改正错误,并打算继续留在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为其他罪犯提供帮助和指导。
他的改变不仅对他个人意义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社区矫正,罪犯有机会改正错误,并重新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社区矫正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以及罪犯的自愿与努力。
案例二:服刑人员的职业培训王某在2019年因犯罪行为被判刑,并被安排进行社区矫正。
他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改变意愿,希望通过社区矫正重建自己的人生。
社区矫正机构为他安排了一份职业培训工作。
经过评估和分析,他被分配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学习汽车维修技能。
在培训期间,社区矫正机构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使他逐渐掌握了维修技术和知识。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王某成功完成培训课程,并获得了相关证书。
社区矫正机构帮助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成为汽车维修技术员,重新融入社会。
王某的案例表明,通过社区矫正的职业培训,罪犯有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
社区矫正作风优良事迹材料
社区矫正作风优良事迹材料
《社区矫正作风优良事迹材料》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优良的作风和事迹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以下是一些关于社区矫正作风优良事迹的材料:
1. 爱岗敬业: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有一位叫张华的矫正员,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每天都准时到岗,勤勤恳恳地为服刑人员服务。
他说:“我是社区矫正工作者,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对得
起社会的信任。
”他的态度感染了周围的同事和服刑人员,成
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2. 关爱服务:
李琳是一位负责监管服刑人员的矫正员。
在她的工作中,经常会有服刑人员遇到一些生活困难和矛盾。
李琳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解决问题。
她说:“我们是社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监管服刑人员,还要为他们提供关爱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
3. 公正廉洁:
在执行社区矫正工作中,徐明是一位非常公正廉洁的矫正员。
他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守原则,从不接受和索取任何利益。
他说:“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做到公正廉洁,必须以身作则,做
一个合格的法律执行者。
”
这些优良的事迹材料,反映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担
当精神。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宗旨,为服刑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改正环境,同时也为社区矫正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希望更多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够向他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法律讨论社区矫正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旨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和挽救,以减少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案例逐渐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社区矫正案例为切入点,探讨社区矫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被告人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判决生效后,张某被送往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接受社区矫正。
三、案例处理过程1. 社区矫正机构对张某进行评估社区矫正机构对张某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包括其犯罪动机、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
评估结果显示,张某具备社区矫正的条件。
2. 制定社区矫正方案根据评估结果,社区矫正机构为张某制定了以下社区矫正方案:(1)每月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和改造情况;(2)参加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学习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3)遵守社区规章制度,不得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4)定期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走访和监督。
3. 社区矫正实施过程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张某表现良好,按时参加思想汇报、教育活动,遵守社区规章制度。
但在某次走访中,社区矫正机构发现张某有参与赌博的嫌疑。
4. 处理结果社区矫正机构对张某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其参与赌博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社区矫正机构决定对张某实施警告处分,并要求其参加社区戒毒。
四、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1. 社区矫正机构对张某参与赌博行为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依法给予警告、训诫或者暂予收监执行:(一)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二)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的;(三)有其他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
”由此可见,社区矫正机构对张某参与赌博行为的处理符合法律规定。
2. 社区矫正机构在处理张某参与赌博行为时,是否充分保障了张某的合法权益?在处理张某参与赌博行为的过程中,社区矫正机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调查核实,并给予了张某警告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管人以情感人
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XXX司法局XXX司法所 XXX
XXX,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
2010年12月调任XXX 司法局XXX司法所司法助理,主要负责XXX镇矫正人员管理工作。
XXX镇司法所自2010年6月开始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矫正人员69人,顺利解矫21人,在册矫正人员为48人。
XXX同志以“依法管人、以情感人,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工作思路,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上述矫正人员无一人托管、漏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较好地完成XXX镇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
勤于学习,强化自身业务素质
XXX同志接手矫正工作以后,并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静下心来学习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从而清楚的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新职能、新课题、新任务,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且具备了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XXX同志边学边干,以学习来指导工作,以工作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更好理解。
他首先学习了《大
庆市社区矫正文件资料汇编》,并对其中的黑社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等级管理分阶段教育暂行办法(试行)》,黑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几分考核规定》、《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熟读,做到掌握其内容,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他先后4次参加省、市司法系统的矫正工作培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详细记录讲课内容,为更好的开展社交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规范矫正人员档案的工作中,XXX同志通过上网查找、咨询业务部门、向先进单位学习的各种方法,准确的掌握了矫正档案所涉及的各项表格、材料的填写标准,并利用2个月的时间重新建立了矫正档案,使XXX司法所的矫正档案全部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一人一档”,跟踪记录,每月考核的工作目标,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依法管人,严格执行矫正规定
古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帮助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XXX同志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突出法律的严肃性。
一、严把接收关。
在工作实践中,XXX同志发现矫正人员在入矫阶段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已经被法院判决完了,公安机关放人了,事情就此结束了。
针对这一问题,他
严把接收关,在矫正初期即对矫正人员耐心讲解社区矫正的重要性和相关法规。
矫正人员冯某,2011年6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冯某在来报道时有抵触情绪,他说“我的事法院已经判完了,公安都把我放了,你们司法所管那么多干啥,你给我盖个章就完了,以后我肯定不会在违法了,你也就别管我”,XXX同志对他细心讲解,告诉他“社区矫正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是在高墙外的一种改造方法,在矫期间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再次触犯法律”,并与金山堡村治保主任初海波一起对其进行走访,在其家里再次劝诫他要服从矫正管理,遵守矫正规定,经过近1小时讲解,冯某终于从心里清楚了社区矫正的意义,他说“我真没想到社区矫正这么重要,我寻思公安都把我放了,也就没事了,就冲你们这么有责任心,我一定配合你们工作”,在矫正期间他主动配合工作人员,2012年5月已顺利解矫,矫正期间无任何违规、违法行为。
XXX同志就是这样耐心讲解,将《矫正规定摘要》打印出来,发给每位矫正人员,并克服单位人员少,车辆紧张的困难,深入基层进行走访,做到“看到房子、知道住址、认识家人”,让每个矫正人员在入矫阶段就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的重要,避免在矫正期间违反规定,重新犯罪的现象。
二、严把管控关。
在日常工作中,XXX同志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坚持每月召开1次集中学习会议,随时纠
正的违规现象,防微杜渐,保证每位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
矫正人员李某,今年24岁,因与其爱人闹矛盾,家里亲人病逝等原因情绪低落,矫正过程中出现反复,未按时参加2012年4月的集中学习,并在5月未经请假外出,XXX同志在了解情况后,多次与其联系,但李某有意躲避,他与兴隆牧场村治保主任徐德军及时进行走访,与其父母沟通,指出李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规定,如果再继续下去,就有可能被收监执行的严重后果,嘱咐他们要多与儿子沟通,劝说他尽快到司法所报道。
第二天,李某就来到司法所,XXX同志又对他耐心的解说了一遍相关的规定,并且告诉他“你现在这样不服从管理,后果很危险,你再有6个月就解矫了,在这段时间出现问题,不是白白浪费了之前的努力”,并对李某做出了警告处分,李某态度非常诚恳地说“没想到你们真的找到家里去了,我这段时间特别闹心,我知道有些事情做错了,你们给我的处罚我接受,看到你么这么负责任,我服了,今后我一定听你们的”。
XXX同志就是这样,本着对每位矫正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纠正违规现象,防止小错演变成大错,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确保矫正人员在矫正期内无违规、违法现象发生。
三、严把解矫关。
解矫教育意味着矫正人员一段特殊生活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每到这时,XXX同志就会细细回想在矫正过程中的得失,在解矫谈话中有针对性的为矫正人
员指出,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
矫正人员邬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在矫正期间能够配合工作,2012年1月,到期解矫,XXX同志在与其进行解矫谈话时,嘱咐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遵纪守法,这一年的矫正过程虽然结束了,但是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再因为一时的贪念再违法犯罪,如果再次违法就会从严判罚,对你及你的家人都会有严重的影响”,邬某感动的说“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育,我是真心改过了,因为犯法家里没少花钱,这一年我也不能出去打工,已经给家里带来了很多麻烦,我是再也不会违法犯罪了”,看到邬某真挚的表情,XXX同志笑了,他知道又一名矫正人员真心悔过,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以情感人,促进矫正人员转化
XXX同志在督促矫正人员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突出了人性化的管理,以情感人,促进矫正人员转化。
在工作中,他尊重每名矫正人员,平等待之,尽力帮助矫正人员遇到的困难。
矫正人员王某,因盗窃盗窃原油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2011年12月其来到司法所,申请外出宁夏打工,他说“现在是冬天,咱们这的活不好找,一是家里因为我出事落下很多饥荒,要是不挣点钱太对不起家里了;二是我那些朋友再找我去偷油没准我就去了,现在又机会到外面去干活,工资挺高的,求你们给我批了吧”,针对这种真心悔过,
想靠自己劳动挣钱的矫正人员,XXX同志当时就表示了支持,但因为他是XXX司法所第一例申请到外地打工的案例,没有明确的规定,XXX同志及时向上级司法局汇报,并说明他家的情况,经过多次协调,区司法局终于批准了他的申请,王某感激的说“谢谢你们,请放心,我到外地以后一定遵纪守法,及时向你们汇报我的情况,绝对不再违法犯事了,等我挣了钱,还清了饥荒,一定请你们吃饭”,XXX同志笑着对他说“只要你好好改造,别再违法了,好好的打工挣钱过日子就行了,吃饭就不用了”。
矫正人员李某,因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10年5月经司法鉴定为躁狂症发作、无服刑能力,而保外就医,在矫正期间XXX多次与其家人联系了解的李某病情,2012年4月李某的矫正期将满,李某病情并未缓解。
看到李某母亲焦急的神情,XXX同志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积极帮助其家人办理续保手续,一个月内先后3次到上级司法局上报材料,说明情况,4次到大庆市第三医院为其办理司法鉴定。
他在陪同李某做司法鉴定时,李某袖藏一尺多长的砍刀说“谁要是把我送到三医院住院,我就砍死他”,就是这样XXX同志仍然坚持陪同其家人送其就做完司法鉴定,事后同事说“没看出来,你们这工作还有生命危险啊,他砍你可是不负法律责任啊,你就不怕”,XXX同志平淡的说“怎么不怕,但是看到他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啊,怕也得去啊,这
是咱的工作”。
XXX同志接手矫正工作之后,认真学习社区矫正相关的业务知识,严格执行各项法规,突出法律的严肃性,以真情感动矫正人员及其家人,以“责其罪、感其心、挽其人、促其转”为工作思路,教育、感化矫正人员,相信通过他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回归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开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