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整合阅读课 《14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教案

合集下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我要的是葫芦》方案篇1教材说明:《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二年级上p63页的一篇课文.(教材附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正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课选自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讲述的是有个人种了一课葫芦,他一心盼望葫芦快快长大,但是却全然不顾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蚜虫越长越多,那些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全落下来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习生字和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特点: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尤其是认识的字特别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准备:《我要的是葫芦》相关图片,字卡和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1.齐读课题,板书:葫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2.那么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呢有个人他就种了一棵葫芦,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吧!二,随文识字1.读完后谁来说一说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板书:葫芦藤)其中"藤"字是后鼻音,指导读准.知道葫芦藤长什么样吗瞧,老师这就有一(棵)葫芦.(课件演示"一棵葫芦"的图片,引导:"棵"是木字旁,表示的是植物) 再出示一个小葫芦,同学们这能说是一棵葫芦吗对,这是一个葫芦.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的这棵葫芦它有着怎样的葫芦藤,怎样的叶子和小花还可以怎么说课件出示:( )的葫芦藤,( )的叶子,( )的小花.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葫芦的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是啊!这葫芦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上面,真有意思.(点击:"挂")老师这也有个小葫芦,谁能帮帮我把它挂上去呢其他小朋友注意他的动作.(引导"挂"要用手,所以"挂"字是提手旁)这个字你还会记吗(引出:哇,蛙,洼……)师相机板书."哇",这是个语气助词.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语气助词吗(啊,呀,吧,呢……)相机板书.小结:咱们能想到这么多字,可真了不起.以后我们也要多多观察,善于积累,这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7.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从课文中哪句感觉到的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个"每"字你在哪见过如果给它加个偏旁它会变成什么字(引出:霉,海,梅,莓……)指导读该句.8.还有哪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这些小葫芦呢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你从哪个字,词或句感受到了他十分喜爱这些小葫芦a."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大南瓜有多大学生比划一下.那赛过大南瓜又有多大呢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可加上动作.b."快长啊,快长啊!"指名读,其他同学评价.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c."盯"字.请一个学生上台来演一演,该怎么看这个小葫芦才叫"盯" 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也学着他的样子盯着这葫芦看,并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引出:要用上眼睛所以这个字是目字旁)再次齐读该句.9. 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10.现在你们就是那种葫芦的人,自己和自己小声地说一说吧!接着,老师读该句的旁白,同学们边盯着这葫芦边自言自语的说.11. (播放课件:蚜虫的图片)糟糕,叶子上开始生蚜虫了,那些可怕的蚜虫顺着藤慢慢地爬了上去,而且越来越多.这些可怜的绿叶就这样被蚜虫一口一口的撕咬着, 在他们的身体上已逐渐形成了多少千疮百孔!而这种葫芦的人并不是没有发现.当他起先看到叶子上出现一些蚜虫时他的反应如何(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12.看到这样,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你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焦急吗那你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呢同桌之间互演.之后汇报练习成果.13.书上也有一个好心人来劝说他了,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这个好心人是谁呀(课件出示:邻居)如果把"邻"字的偏旁去掉是个"令"字,这个基本字它还可以跟其他哪些偏旁交朋友 (随机出示字卡:令,零,铃,玲,领……)这个基本字和大多数偏旁加在一起组成新字后他的读音都是后鼻音.咦,这和邻居的邻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谁发现了 (它是前鼻音)齐读词语三遍:邻居14.邻居是什么意思(住处附近的人家)这位同学就坐在他旁边的位置.这叫……(邻座),隔壁班叫(邻班),在我们附近的国家叫(邻国)15.对于邻居好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听了没有因为他认为……出示句子:"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谁能给他换种说法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齐读这两句话.16.叶子上的虫就真的不用治吗(课件出示:文中两副插图,形成对比)你发现了有些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17.为什么这些长得好好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学生自由说.观看动画:养分传送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葫芦的生长和它的根,叶是密不可分的,它要靠根,叶给它传送养分)所以叶子都被蚜虫吃掉了,小葫芦还能长得成吗18.当种葫芦的人看到那么可爱的小葫芦结果全都落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感受到吗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三,拓展延伸: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当万物复苏时那人他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时如果叶子上又出现了蚜虫,他会怎么做呢: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打好语文这个基础,而识字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但是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繁琐的识字,怎样省时高效地使学生掌握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并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例如:请同学上台来挂葫芦,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挂"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并使以前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再如:教学生字"邻"时,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换哪些偏旁,学生回答有"领,零……"然后通过字卡演示出他们的读音.很快他们就发现"令"这个基本字和大部分偏旁交朋友时都是后鼻音,而邻居的"邻"却是前鼻音.当学生对该字的特殊读音有了认识后,再通过扩词"邻座,邻国"等来加深对义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抓住一条主线:引导孩子们顺其自然地识字,并在识字活动的基础上渗透汉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想象说话的环节.如:"当看到那么多蚜虫时,如果你是种葫芦人的朋友或者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说些什么"以及最后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种了葫芦,当再次生了蚜虫时他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大胆想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培养.此外,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了葫芦的可爱,蚜虫的可怕等,从而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还可以让学生多组词从而加深对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学中,学生随时都可能有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磨练,并多多汲取其他老师好的做法.教与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希望经过努力,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进入语文这个灵动而充满激情的世界!板书设计:14,我要的是葫芦种葫芦落葫芦《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反思).doc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反思).doc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4.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课件出示葫芦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一一《我要的是葫芦》。

这个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最终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举手读一读。

教师再强调:“藤” “盯”是后鼻音;“感” “慢”是前鼻音;“治”是翘舌音,“赛”是平舌音。

3.教师再出示上述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4•分段自由举手读课文,其他学生正音。

5•说一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酚虫,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酚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正音。

2.玩“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3.出示生词卡片,任选其中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4.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同桌评议,给写得好的同学奖励一颗小星星。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看看两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以下是一份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

2. 难点: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师:大家先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好啦,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词吧。

(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3. 精读课文师:课文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葫芦,谁能找到描写他喜欢葫芦的句子呀?生:“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对啦,那后来葫芦怎么样啦?生:长了蚜虫。

师:那他看到蚜虫后是怎么做的呀?生:他不治。

师:为什么不治呢?生:他觉得叶子上的蚜虫和葫芦没关系。

师:哦,那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生:没有。

4. 讨论交流师:那同学们,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他没有得到葫芦呢?生:因为蚜虫把叶子吃光了,葫芦就没有营养了。

师:对呀,所以说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不能像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只看表面呀。

5. 拓展延伸师:那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呀?生:比如我们要好好吃饭才能身体好。

6.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知道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和道理。

但在引导学生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可以提供更多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导学案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导学案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

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假如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教学目标】1、在反复的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6个生字,并会写8个字;2、在反复的朗读与领悟中,学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以读诱思、引导交流【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制作带生词的葫芦卡片。

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葫芦图片,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它叫什么呢?2、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师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芦生长过程: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在演示的同时,教师口述葫芦生长过程。

3、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4、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14课(师板书:14 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1、真不错,老师还没有教呢,大家就都认得“葫芦”了,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

2、出示生字卡片“葫”“芦”“藤”“哇”“盯”“邻”生试读。

3、师教读生字,并标注拼音,生跟读。

4、生再读生字(齐读)。

5、师擦去生字拼音,学生再试读。

6、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朗读感悟1、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生齐声朗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他所做的事有成果么?(这个人在在种葫芦,他的葫芦全部都掉了)3、是啊,这个种葫芦的人种葫芦全部都掉了,可刚开始,小葫芦长出来了么?(长出来了)4、你是从哪里知道葫芦长出来了的呢?长出来的葫芦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答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葫芦”的故事2.使用图画与文字交替的方式阅读故事,并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3.通过彩色图画的描绘,对故事中的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并增强其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感受的能力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首先以“葫芦”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自己回想一下葫芦的颜色和形状。

之后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不同的葫芦,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到原来葫芦是这样的一种有趣的东西。

2.阅读教学a.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篇叫做《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并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并理解其中的情节。

若学生无法自行理解,则教师可以向其逐一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b.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教师可以边听边指出学生重点道路,并在教学顺畅的情况下让学生互相评价。

c.学生阅读故事并使用彩色画笔为其中的描绘情节进行涂色。

d.学生和教师共同评论排版的优缺点,并从中吸取经验,让以后的笔记排版更加整齐且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笔记的重点内容。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2.读故事并理解3.口头复述4.听评价、互评5.图画涂色6.评论整理教学手段:1.故事书2.彩色画笔3.教学乐趣场景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情节2.学生在涂色时,能够理解涂色的原意,并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涂色3.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教学的顺畅进行。

教学评价与反思:1.听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反馈,并找出学生在理解故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着重教育学生,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读身份,更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好几类的书籍。

3.让学生通过涂色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答案: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的长相,不关心叶子上的蚜虫,最后导致葫芦一个个都落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的寓意,准备以下辅助材料: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寓言故事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旨。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使其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言故事,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本文通过讲述一个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的长相,不关心叶子上的蚜虫,最后导致葫芦一个个都落掉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本课旨在通过阅读理解、朗读感悟、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寓言的趣味性,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通过讲述一个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劝告,只关注葫芦的大小,不注意叶子和藤蔓的保养,结果葫芦长不大还烂掉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葫”“芦”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学生能理解寓言故事的大意,并能复述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会认“葫”“芦”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大意,并能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引入葫芦,让学生说说对葫芦的了解,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习生字。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讲解寓言故事的大意。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题目要求,引导学生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如何复述故事,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复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要的是葫芦种葫芦的人→只看葫芦→不听劝告→葫芦长不大还烂掉了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同时,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需加强,我将在课后多布置一些有关生字词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共6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共6篇)

篇一: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14 我要的是葫芦东营区第三中学执笔人:李玉华设计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须做到: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二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提倡自主、自觉、自悟、自得。

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设计意图:以实物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之中。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文章,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原文、相关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植物,引入葫芦的话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扩展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葫芦。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我要的是葫芦》的故事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植物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参与度。

2. 评价学生的朗读、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观察学生在扩展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是否有必要调整讲解方式或讨论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3. 反思作业布置的难易程度,确保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八、课程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植物园或农业研究机构,观察不同种类的葫芦和其他植物。

2. 开展一个关于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的短期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梗概和寓意。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对中文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小孩种葫芦的故事,他种了一个可爱的葫芦,但是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它。

小孩通过努力和耐心,终于收获了一个大葫芦。

故事寓意:通过小孩种葫芦的过程,教育学生要珍惜和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培养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提高学生对中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复杂情节和角色关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寓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中文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讲述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用提问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

使用教学卡片,展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

使用故事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葫芦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葫芦产生兴趣。

提问学生对种植物的了解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种葫芦的好奇心。

4.2 故事讲述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讲述小孩种葫芦的故事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角色行为。

4.3 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寓意。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小孩的行为和选择的看法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和表达来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好几个重点句,为理解情感目标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好几个重点句子。

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葫芦实物、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认识在这是什么东西吗?板书“葫芦”2、“葫芦”的“芦”读轻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植物。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爷爷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生初读课文(自由读)2、指名分节读。

(正音)三、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1、导:那位种葫芦的人非常想要葫芦,最后他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2、找出最有利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预设生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读(一个个)3、导:好可惜啊,是不是这葫芦打小开始就是长的不好长的不茁壮呢?4、学习第一自然段(1)、生读句子,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小时侯可爱时的简笔画。

(2)、是啊,这葫芦多可爱啊,你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吗?自由练读指名读(注意脸部表情)小结:对呀,这葫芦长的这么可爱,叶子的功劳少不了,你知道叶子都有哪些功能呢?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导:种葫芦的人他多么希望葫芦长得快些啊,可是为什么他的希望会破灭呢。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划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2、反馈,指名说这两个句子,并在小黑板上划出这两个句子。

3、自由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琢磨读懂的地方小组交流自己懂与不懂的地方。

4、反馈(两个句子按学生的回答顺序随机教学)(1)、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预设学生可能的反馈点:“盯着”眼里只有葫芦“赛过大南瓜”为什么会这么想。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掌握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葫芦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2.从故事中掌握葫芦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纸张、笔、彩笔等。

2.学生阅读教材《我要的是葫芦》。

3.准备课堂活动的题目和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问答、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提出本课的主题——《我要的是葫芦》。

2.展示环节教师展示葫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材料等,并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葫芦。

3.阅读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逐段阅读,让学生先根据语境猜测生词的含义,发现故事的情节,再进行整体理解,了解故事的意义。

4.分析环节带领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从当中发现葫芦的作用。

通过交流让学生总结一下故事中葫芦的作用有哪些,并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葫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5.情感体验环节通过漫画或者视频等多种文本展现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葫芦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并结合尝到葫芦炖肉的过程推动学生情感体验。

6.学习巩固环节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葫芦创意比拼,从葫芦的造型、材料、用途等方面展开,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葫芦。

七、教学总结此次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通过阅读理解理解故事情节,更好地领会了葫芦的作用。

此外,教师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节课给学生带来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实现知识的启发与兴趣的培养。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阅读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实例教学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理解程度。

3. 讲解分析: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4. 实践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道理。

6. 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品德素质,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延伸:1.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道理。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4课时--整合阅读课-《14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ppt课件

第4课时--整合阅读课-《14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ppt课件
12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怕什么!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3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 怕什么!
14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怕什么!
3
看图说话: 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葫芦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
4
自读圈画,了解内容
前鼻音字:感、慢、言、邻 后鼻音字:藤、盯 三拼音节字:怪
5
言想盯
6
儿歌识记
小丁丁,点开灯。拿起锤子修 板凳,眼睛盯着灯,锤子敲不停, 叮叮当,当当叮,妈妈夸他爱劳 动。
7
形近字识记:棵、颗 形声字:谢、感、慢、邻 独立识字:治、怪、赛
二 年 级 上 册 第 五 单 元 第4课 时 整 合 阅 读 课
《14我要的是葫芦》 +《刻舟求剑》
1
我要的是葫芦
2
葫芦自古以来的功能、葫芦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葫芦被很多民族认为是人类的始 祖而崇拜。在神话和故事里,葫芦始终与神仙和英雄为伴, 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很多神仙都 身背葫芦或腰悬葫芦,如八仙中的铁拐李,寿星南极翁, 济公和尚等。所以葫芦自古以来就是福禄吉祥的象征,也 是保宅护家的宝物。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不可怕。
15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 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 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6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梗概和主要角色,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2. 生字词:要、葫芦、邻居、种、细、叶、藤、治、才、吧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梗概和主要角色。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关爱身边的事物。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a. 图片展示:葫芦图片b. 引导学生谈论对葫芦的认识和印象2.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a. 教师范读课文b.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c. 讨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 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a.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b. 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c. 游戏:的生字词接龙4. 品读课文,感悟道理a.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b.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最终没有得到葫芦?5. 口语表达,复述故事a.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复述故事b.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b.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分享故事,培养亲子关系c. 作业:写一篇关于“我要的是葫芦”的小故事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葫芦作品,以加深对葫芦的印象。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复述故事和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完成的关于“我要的是葫芦”的小故事,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并记录下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解释难点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寓意。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生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理解程度。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葫芦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入:教师展示一只葫芦,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葫芦的特点和外观。

2. 了解葫芦:教师通过图示或实物,详细介绍葫芦的起源、种类、形态特征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

3. 欣赏葫芦: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葫芦工艺品,让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技巧。

4. 制作葫芦:教师向学生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提供葫芦种子和相关的工具材料,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葫芦工艺品。

5. 葫芦艺术:教师邀请一位葫芦工艺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葫芦制作技巧和艺术表现方式。

6. 葫芦展览:教师组织学生将他们制作的葫芦工艺品进行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7. 总结: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总结葫芦教学的收获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评价:通过展示学生的葫芦工艺品和学生对葫芦的理解表达,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情况。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葫芦制作技巧,进行更加独特的葫芦创作,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葫芦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艺术素养。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我要的是葫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的精神。

(3)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道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寓言故事中道理的提炼与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我要的是葫芦》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讨论小组分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模仿。

(2)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大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道理。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编写类似的寓言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1)学生自主选择一本寓言故事书进行阅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生字词的应用和对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3. 阅读拓展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估他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个人的感悟。

(最新整理)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最新整理)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的全部内容。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1.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2.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1。

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教学准备1.收集葫芦的图片和资料。

2.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2. 教师简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

指导“芦”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整合阅读课
《14 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
【课型】整合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尝试阅读,扫除障碍
1. 出示葫芦图片:板书“葫芦”,读好轻声。

2. 了解葫芦自古以来的功能、葫芦文化。

3. 齐读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4. 看图说话: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葫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自读圈画,了解内容
1. 前鼻音字:感、慢、言、邻
后鼻音字:藤、盯
三拼音节字:怪
2. 言、想、盯
(1)分析字形、偏旁。

(2)分析字意。

(3)儿歌识记:小丁丁,开点灯。

拿起锤子修板凳,眼睛盯着灯,锤子敲不停,叮叮当,当当叮,妈妈夸他爱劳动。

3. 形近字识记:棵、颗
4. 形声字:谢、感、慢、邻
5. 独立识字:治、怪、赛
三、品读重点,积累运用
读课文找答案:种葫芦人为什么最后没有得到葫芦?
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1)理解句子中的“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的区别。

(2)观察第一幅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标注描写葫芦变化前样子的短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4)圈出动词。

查字典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5)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2. 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读原文: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2)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关键词“每天、看几次”。

(3)关注动词“盯”。

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

理解“自言自语”。

抓反复语言“快长啊,快长啊!”体会种葫芦人的急切心情。

3.对葫芦招虫的态度:
(1)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是怎样说的?横线标注。

(2)那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是怎样想的?曲线标注。

比较句子异同,感受表达方式。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我要的是葫芦。

4. 发现葫芦的变化:
(1)阅读原文,标注葫芦变化的句子。

(2)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以例悟法,迁移阅读
1. 再次观察两幅插图,进行发现学习。

种葫芦人的表情、动作;葫芦叶子;葫芦位置不一样。

2. 你认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3. 从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请看课本70页《刻舟求剑》,你明白了什么?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汉字,描一个写两个。

【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葫芦

雪白的葫芦花葫芦叶→蚜虫→葫芦掉↑
细长的葫芦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