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5篇)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湘教版二年级音乐《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歌曲《贝壳之歌》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的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贝壳之歌》。
2、能感受三拍子乐曲的韵律,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基本唱会歌曲的两个声部。
4、能通过合唱体会声音的和谐统一美,感受到合唱的乐趣,逐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能有表情的唱好歌曲《贝壳之歌》2、能体验多声部的和声美。
教具准备: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大海里都有什么?[生自由发言] 今天,请大家跟钱老师一起去海边走走吧!二、感受与体验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情绪【PPT播放】师:同学们,这是一首怎么的歌曲?【生自由发言】对了,这是一首优美的三拍子的歌曲。
2、复听音乐,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旋律特点师:还记得三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是什么吗?【强弱弱】同学们真棒,现在让我们跟着三拍子的节奏再听一遍音乐吧!【师边放录音范唱边引导学生按强弱规律打节奏】三、学唱歌曲孩子们,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唱它!(一)、学唱低声部教师引导学生用低声部旋律进行发生练习【注意发生指导】 4 – 4| 3 – 3 | 2 – 2 | 3-|② x xx x|x xx x|③ x x x|x x x| ④ xx xx x|xx xx x|2、学生用自带的打击乐器选择自己喜欢的节奏为歌曲打节奏3、指名用教师准备的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响板等打击乐器按给定节奏为歌曲伴奏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那首歌曲?让我们把这首歌曲带回家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好吗?再放音乐《贝壳之歌》,听音乐出教室,结束新课。
第二篇:贝壳之歌教学反思贝壳之歌教学反思贝壳之歌》是一首具有三拍子韵律感的荷兰儿歌,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充满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歌曲由简单的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旋律跳跃,交代了大海边有可爱的小贝壳,第二、三乐句加入了简单的合唱,两个乐句是一个变化重复的体现,第二声部基本是第一声部把中间的两个音符省略了的首音再现,和声简单和谐,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贝壳形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贝壳之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贝壳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演唱《贝壳之歌》,并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学生能够了解贝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歌曲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敬畏。
学习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发言,与同学交流合作。
●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关键点的分析和讲解教学内容●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贝壳的相关知识及其在歌曲中的象征意义。
关键点分析●歌曲旋律的流畅与连贯,节奏的准确掌握。
●歌词中表达的对贝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讲解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贝壳图片及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讨论。
●通过范唱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和演唱技巧。
三、歌曲《贝壳之歌》的演唱技巧与指导方法演唱技巧●呼吸控制:深呼吸,保持稳定的气息支持。
●发声位置:运用正确的发声位置,保证声音的纯净与通透。
●音准控制:注意音高的准确表达,避免跑调现象。
指导方法●教师范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分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方法与策略●通过听辨、模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举办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喜好和感受。
五、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活动设计●分组进行歌曲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音乐游戏或律动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实施要点●教师明确活动要求与规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特长,为团队贡献力量。
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环境与资源环境创设●教室布置:设置音乐角,摆放音乐器材和书籍,营造音乐氛围。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资料。
《第五单元贝壳之歌》学历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三年级下册
《贝壳之歌》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贝壳之歌》,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堂重要课程。
本课旨在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同时通过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自然与生命的关联,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贝壳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评价任务1.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演唱《贝壳之歌》,声音洪亮,节奏准确。
2. 歌词理解评价: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准确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音乐感知评价:学生在听、唱、奏等多种形式中,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表现出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录音,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解释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学习旋律: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跟唱,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 汇报表演: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教师通过听学生演唱、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贝壳之歌》,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下次上课时,进行全班展示。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
2.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贝壳之歌》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贝壳之歌》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以及它如何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与生活联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贝壳之歌》。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合唱练习,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歌曲中的一个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或歌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5.通过合唱和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贝壳之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艺术表现: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增强音乐表现力,发展艺术审美能力。
3.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音乐符号,培养音乐识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首先,对于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音学生音准不够准确,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高的感知还不够敏感。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音阶和音准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控制能力。
-音乐符号识别:区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音乐符号,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海洋为背景,描绘了大海的美丽和贝壳的可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他们的音乐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贝壳之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同时也需要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贝壳之歌》。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大海的美丽和贝壳的可爱。
3.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4.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贝壳之歌》。
2.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2.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知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贝壳之歌》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等。
2.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
3.练习册:准备相关的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贝壳之歌》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海洋的图片,让学生对歌曲的背景有所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将歌曲《贝壳之歌》的歌词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
同时,教师可以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贝壳之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教师可以弹奏钢琴或吉他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贝壳之歌》。
贝壳之歌教案
贝壳之歌教案
教案:贝壳之歌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贝壳之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课文《贝壳之歌》的复印件。
2.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贝壳之歌》。
3. 海洋生物的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音乐《贝壳之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分发课文《贝壳之歌》的复印件,让学生默读一遍,然后进行整体理解。
Step 3:分组朗读(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
每个小组轮流朗读,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4:表演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式来表演《贝壳之歌》,可以是朗诵、舞蹈、小品等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
Step 5:讨论与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你们对《贝壳之歌》有什么感受?
-你们觉得海洋生物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海洋生物?
Step 6:拓展活动(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
学生可以自由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海洋生物的文章,包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保护海洋生物的建议。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学唱歌曲《贝壳之歌》。
②引导学生优美而圆润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2. 情感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都知之甚少,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上一节完整的合唱课,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多聆听,多感受。
重点难点1. 把握四三拍节奏。
2..学生能够完整视唱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生:见过师:今天呀,咱们就一起去感受大海,怎么样?生:好师: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现在扑面吹来了一阵清凉的海风,大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
我们还可以听到海水拍打礁石发出的声音,偶尔还有一两只可爱的海鸥在我们的头顶盘旋,听,他们还唱起了歌呢?(播放《贝壳之歌》音乐)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听完这首歌,谁举手来说一说他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愉快的,欢快的。
师:的确听完这首歌会让我们心情愉快,这是一首中速优美而令人愉快的歌曲。
师:那谁来说一说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同学们听出来了吗?生:2/4.3/4,,,(二)新课教学1. 节奏练习师:那咱们再来听一遍,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拍打节奏,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拍。
(播放《贝壳之歌》音乐)师:请跟我一起来?师示范拍节奏师:怎么样,几几拍。
生:3/4拍。
师:很不错,你的/同学们的感受力很敏锐/请坐下。
师:这是一首3/4节奏的歌曲,第一拍为强拍,后两拍为弱拍,我们一起来读一次。
XXX,有的小节里面四分音符分成了两个八分音符,这样的节奏怎么读呢?XXXX,试着拍打一下第一乐句。
师:下面咱们再来完整的拍打一次节奏(播放《贝壳之歌》音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画一画这首歌曲的旋律线。
2. 乐句划分师:根据这三条旋律线,我们可以知道这首歌分成几个乐句呢?生:3个乐句。
师:哪两个乐句相似?生2/3乐句相似。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通用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大海的歌》,主要教学内容为学习歌曲《贝壳之歌》。
该歌曲包含两个乐段,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贝壳的美丽与奇妙,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了解简单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音高、强弱等。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课件、歌词卡片。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海的气息。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贝壳之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高。
(2)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注意歌词的正确发音和音乐表现力。
3. 歌曲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练习。
(2)各小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音高,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贝壳之歌》2. 歌曲旋律:用简谱表示3. 歌词:分段展示4. 音乐元素:节奏、音高、强弱七、作业设计1. 准确、流畅地演唱《贝壳之歌》。
2. 课后自行练习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作业答案:1. 歌曲演唱:学生演唱视频或录音。
2. 特殊节奏和音高练习:学生练习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大海中的贝壳世界。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感受大海的神奇,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贝壳之歌》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如呼吸、咬字等。
但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对个别音准、节奏和歌词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演唱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神奇,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4.通过小组合作、创意表现等形式,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教学难点:个别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歌唱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讨论,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4.创意表现法:鼓励学生运用动作、表情等创意表现,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贝壳、海洋生物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贝壳的特点,引出本课歌曲《贝壳之歌》。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贝壳之歌》,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节奏和歌唱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音准、节奏进行练习。
贝壳之歌音乐教案
贝壳之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壳之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2.学习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3.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贝壳之歌的背景和意义;2.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3.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4.音乐欣赏和表演。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介绍贝壳之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来源和意义;2.播放贝壳之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第二步:学习歌词和旋律1.教师逐句讲解贝壳之歌的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2.教师演示贝壳之歌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唱。
第三步: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1.教师讲解唱歌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声、节奏等;2.教师演示唱歌的表达方式,如情感表达、音乐感悟等;3.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音乐欣赏和表演1.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MV,让学生欣赏音乐和表演;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2.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1.唱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2.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贝壳之歌的背景和意义;2.学生能够掌握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3.学生能够掌握唱歌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4.学生能够欣赏音乐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贝壳之歌这首歌曲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表达不够自然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贝壳之歌教案
贝壳之歌教案贝壳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壳的特点和用途。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它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资源:贝壳之歌歌曲、幻灯片、海洋生物图片。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海洋音乐,让学生倾听,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海滩边玩耍的场景,并请学生提出他们在海滩上见过哪些东西。
2.讲述贝壳的特点和用途(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贝壳的图片,让学生品味它们的美丽和形状的多样性,并简单介绍贝壳的特点和用途。
3.学唱贝壳之歌(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学唱《贝壳之歌》,先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再进行整体练唱,最后再分组进行合唱,加强节奏感。
4.欣赏音乐和合作演唱(20分钟)教师放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这些生物的感受和认识。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唱贝壳之歌。
5.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对大自然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是否有贝壳,并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贝壳画。
2.课后展示:将学生的贝壳画和观察心得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欣赏和分享。
3.校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郊游,到海边或水族馆参观,让学生更亲密地感受海洋生物的美妙。
五、教学评价:1.教学活动的评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唱歌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贝壳的美妙和它所代表的大自然。
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演唱表现,以及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贝壳的了解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3.课程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贝壳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了大海中的贝壳美景,展现了大海的神奇和美丽。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感受大海的美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大海和贝壳等海洋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贝壳之歌》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大海和贝壳等海洋生物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大海的美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海的美丽和贝壳的可爱。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贝壳之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与海洋生物相关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4.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播放《贝壳之歌》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他们对大海和贝壳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操练。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教案名称:贝壳之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认识和唱一首简单的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了解贝壳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3. 学生能够有基本的节奏感和音调感。
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歌曲《贝壳之歌》的音频或视频。
3. 贝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贝壳或给学生看贝壳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贝壳是什么吗?- 你们在哪里看过贝壳?触摸过贝壳吗?- 贝壳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贝壳中学到什么?引入歌曲(10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播放的歌曲《贝壳之歌》。
2. 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的一小部分,然后再全曲播放。
3. 学生听完歌曲后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这首歌的旋律好听吗?学习歌曲(20分钟)1. 教师将歌曲的歌词分段教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跟读。
- 我是贝壳,小小的贝壳,在沙滩上睡觉。
- 我是贝壳,小小的贝壳,给我一个微笑吧。
- 我是贝壳,小小的贝壳,在大海里游泳。
- 我是贝壳,小小的贝壳,给我一个拥抱吧。
2. 每段歌词教授后,学生可以尝试跟着教师一起唱。
3. 教师可以多次重复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歌词。
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着唱整首歌曲。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站在教室前面表演唱歌,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我们学了一首叫做《贝壳之歌》的歌曲。
- 这首歌是关于贝壳的,贝壳是什么我们知道了吗?-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2.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对贝壳的了解。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收集的贝壳,和全班一起分享自己的贝壳收藏。
2. 组织学生进行韵律打击,用手拍打贝壳的节奏。
3.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句关于贝壳的歌词,与全班分享。
贝壳之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贝壳之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听懂并演唱《贝壳之歌》;2.了解贝壳的特点和分类;3.培养学生发现以及欣赏身边美好事物的能力;二、教学准备1.《贝壳之歌》的音频文件;2.课件、投影仪;3.贝壳图片或实物;4.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老师出示一幅贝壳的图片或是实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2.请同学们谈一谈关于贝壳的相关知识,并写在黑板上。
正文内容1. 学唱《贝壳之歌》1.老师播放《贝壳之歌》音频文件,带领同学们跟着唱,加深学生们对歌曲的印象和了解;2.老师教授歌曲的节奏、基本动作以及发音要点,让学生们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3.分组进行唱歌练习。
2. 讨论贝壳的特点和分类1.老师讲解贝壳的特点和分类,并通过课件和贝壳实物进行展示,让同学们了解贝壳的形态和颜色等特点;2.小组讨论、自习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贝壳的分类方式,梳理出不同的贝壳类别,并在纸上进行记载。
3. 探究身边美好1.老师出示一些美好的图片,如花草、蓝天白云等,在学生面前展示,并鼓励同学们发表个人对美好事物的看法;2.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美好事物?这些美好又是如何传递给人们的?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课堂中的知识;2.教师强调欣赏身边美好事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现身边的美好,并传递给其他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歌曲和探究贝壳的分类,培养他们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但是,本课中涉及贝壳分类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贝壳的图示或实物,并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
另外,在音乐教育中,老师需要注重节奏、发音等技巧的讲解,并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学习内容,提高演唱水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贝壳之歌一、教学目标1.学会欣赏《贝壳之歌》这首音乐。
2.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能够跟唱《贝壳之歌》。
4.了解贝壳的外形和特点。
5.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让其感受到音乐的美与乐趣。
二、教学重点1.贝壳之歌的欣赏。
2.学生跟唱《贝壳之歌》。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与乐趣。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可以以儿歌、跳舞等形式让学生放松身心,为学习音乐做好准备。
2. 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各种贝壳,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贝壳的外形和特点。
3. 欣赏《贝壳之歌》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尝试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播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电脑等工具了解该曲的演唱者和作曲者,这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首音乐。
4. 跟唱《贝壳之歌》1.教师先唱一遍《贝壳之歌》,让学生听一遍。
2.教师再一句一句地唱,鼓励学生跟唱。
注意旋律和节奏,以免演唱出现偏差。
3.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合唱。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同学来表演。
5. 总结教师在总结时,可以问学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展示他们的作品,以及分享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同学。
五、教学反思《贝壳之歌》的教学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和电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贝壳的形状和特点。
分步教唱、反复练唱和集体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整节课上让学生参与的比较多,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
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贝壳之歌(教案)
我还发现,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他们分享的成果展示了我們音乐教育的成效,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一些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显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提醒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贝壳之歌》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海边生活情景的歌曲,它的旋律轻快,歌词富有诗意。这首歌曲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体现,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节奏,了解它是如何将海边的美丽景色和快乐生活融入音乐中的。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段描述自己七彩生活的旋律或歌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活动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七彩时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流畅性和歌词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旋律的跳跃和复杂节奏,我会通过慢速演示和分解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贝壳之歌》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通过歌声传达快乐情感?”
贝壳之歌课程设计
贝壳之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贝壳之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贝壳的形成过程、种类及其特征;理解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材《贝壳之歌》为主,共分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贝壳的奥秘学习贝壳的形成过程、种类及其特征;了解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
第二课时:海洋生物的家园学习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了解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贝壳,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口语表达训练以贝壳为主题,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课时:写作练习以贝壳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贝壳的形成过程、种类及其特征,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讨论法:教师学生就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关于贝壳的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锻炼研究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教师学生观察贝壳,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贝壳之歌》、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贝壳之歌》:提供关于贝壳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
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观察贝壳的实验工具,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贝壳之歌音乐教案
贝壳之歌音乐教案音乐教案:贝壳之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贝壳之歌》的背景和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和演唱《贝壳之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音乐作品《贝壳之歌》三、教学重点1. 理解音乐作品《贝壳之歌》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会演唱《贝壳之歌》。
四、教学难点学会演唱《贝壳之歌》。
五、教学准备1. 课程录音《贝壳之歌》。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贝壳的形态和颜色。
3. 乐器:木琴、铃片等。
六、教学过程1. 温暖导入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贝壳的形态和颜色,引起学生对贝壳的兴趣和好奇。
教师说:大家看看这些美丽的贝壳,它们都是海洋中独特的宝藏。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首歌叫《贝壳之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唱这首歌。
2. 新知讲授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音乐录音。
教师说:这是一首非常美丽的音乐作品,《贝壳之歌》。
它是由著名音乐家李子恒先生创作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
学生聆听音乐。
3. 讨论引导教师问:大家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它让我想起了海洋的美丽,让我感到宁静和放松。
教师说:没错!《贝壳之歌》取材于大自然的声音,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了贝壳的美丽和神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4. 听音辨音教师播放课程录音的伴奏部分,学生聆听后唱出声部音。
教师说: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唱出录音中的声部音。
学生认真聆听后进行尝试。
5. 教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适合的乐句进行教唱。
教师说:我们先来唱歌曲的第一句吧。
教师示范并让学生一起跟唱。
6.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表演。
教师说:现在,我们将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表演。
你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也可以尝试合唱整首歌曲。
7. 乐器伴奏教师使用乐器如木琴、铃片等进行伴奏,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教师说:我将使用乐器给大家伴奏,请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唱。
《第五单元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演唱《贝壳之歌》,感受贝壳的美,理解歌曲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表演,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聆听和演唱《贝壳之歌》,感受歌曲的美,理解歌曲的内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合作表演展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贝壳之歌》的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
2. 准备贝壳等道具,用于课堂互动和展示。
3. 安排合适的音乐教室,确保音响效果良好。
4.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学生准备足够的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声音,进而引出课题《贝壳之歌》。
教师简单介绍贝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学习:教师范唱,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然后学生分句学唱,注意歌词的准确性和音乐的表现力。
教师通过钢琴伴奏辅助学生演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3. 乐器演奏:教师介绍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通过乐器演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增强音乐表现力。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乐器交换,增加演奏的趣味性。
4. 合作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领唱,其他学生跟随乐器伴奏进行合唱。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设计,增强表演的趣味性。
学生合作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拓展延伸:教师介绍贝壳的相关知识,如贝壳的种类、形状、颜色等。
学生可以交流自己收集的贝壳,分享不同的美丽。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和贝壳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海洋环境和贝壳资源,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在家中播放大海的声音,或者寻找其他有关贝壳的歌曲和故事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贝壳之歌》,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作品分析
《贝壳之歌》位于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中的第二课。
主要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体会到在海边的一些生活场景。
《贝壳之歌》是一首来自荷兰的儿童歌曲。
歌曲优美抒情,歌词简单易懂,生动的描写出小贝壳的可爱形象。
歌曲为3/4拍,分为三个乐句,节奏简单,多为四分节奏,当中也穿插着的八分节奏,使旋律更富有动感,好似海浪在不断的拍击的可爱的小贝壳。
歌曲的演唱形式为合唱。
二、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分声部演唱二声部,并做到均衡与和谐。
3.能够准确的演唱《贝壳之歌》的高低声部的旋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高低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
演唱二声部时,两个声部之间声音均衡和谐。
四、教学过程
(一)图像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1.1 教师播放大海的图片以及海浪的声音,引领学生来到海边情景。
教师语言:
同学们,上节音乐课我们走进了大山,今天的音乐课将来到另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在海边,当你光着小脚丫走在沙滩上时,你会发现在沙滩上不时会停留着些许的小贝壳,被海水冲刷着,十分可爱。
活动1.2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后,揭示课题。
(二)分声部学唱歌曲
活动2.1跟随教师琴声学习高声部旋律乐谱。
第一乐句(出示颜色表示相同的两个小节)
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出示颜色表示想到四个小节)
活动2.2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体会三拍韵律。
教师语言:
注意这里的可爱的“爱”字是一字对应两音。
(师范唱“爱”变颜色)
注意在演唱时,好像感觉像海浪般向前推动,这样不容易演唱的拖拉。
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唱一唱。
活动2.3跟随教师琴声学习低声部旋律乐谱。
随老师演唱低声部乐谱。
注意这里在最后结尾还有一个音咪,演唱时别把它丢掉。
(使3变色)
完整演唱低声部乐谱。
活动2.4按低声部旋律演唱歌词。
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演唱歌词。
(三)二声部合作演唱,体会和声的和谐。
教师语言:
当把两个声部演唱的很熟练后,可以尝试与他人合作同时演唱两个声部旋律。
在演唱时注意声音的音量与他人演唱的音量要均衡,不要过去太强或太弱。
演唱时可以聆听到自己的声部的同时也能够聆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声音。
教师播放二声部演唱音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贝壳之歌》是一首来荷兰的合唱歌曲,希望它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今后我们会接触更多、更优秀的合唱歌曲,同学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合唱,体会与他人合作演唱的快乐!
《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云南风味的歌曲,羽调式,4/4拍。
此曲节奏欢快,富有动感,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声音要活泼,富有弹性,吐字清晰,旋律连贯,富有个性,刻画出一群活泼的儿童嬉戏、玩耍,
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
歌曲中的旋律音程有很多五度、六度的上下大跳的动态来表现一种欢快、活泼、跳跃的情绪,后面紧接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巩固加强了这种跳跃感及活泼感. 歌曲以跳跃、欢快的旋律展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 了解反复记号。
3. 能用简单地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时值:。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1. 练习节奏,寻找节奏的规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练习一条节奏,请听:x x xx x xx xx x 0 ,请你和我一起做。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行与第一行的节奏是一样的,看看第四行,发现第一小节与上面三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着拍拍?好我们把这四行连起来拍一遍。
2.节奏读词
①分析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师语言:同学们,咱们加入歌词试试?注意:第三行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和第四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它是这样拍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
②节奏读词
教师语言:我们把这四行完整地念一遍。
(二)聆听范唱,感受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这段词其实是一首歌曲里面的内容,歌曲的名字叫《太阳出来了》,请听,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这首歌曲的情绪非常欢快、活泼,速度稍快,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是一首彝族民歌。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
1.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先观察歌曲的第一部分,这里有个从头反复记号,所以我们要将前四小节从头反复演唱一遍。
这里有“”这个符号,这个反复记号表示演唱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而不是从头反复。
下面听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歌谱,同学们可以心里默唱。
(1)分句教谱
①学习第一乐句:
教师语言: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学唱。
a.学唱第一乐句。
教师语言:先来演唱第一乐句,听老师弹奏。
完后请你跟我一起慢速演唱。
b.分析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这个高音2是附点四分音符,在这儿要唱一拍半的时值,师示范并讲解,第二拍抬起时才唱高音3,请打着拍子和我一起唱。
c.完整演唱第一乐句歌谱
教师语言: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把第一乐句用稍快的速度完整地演唱一遍。
②学习第二乐句
a.学唱第二乐句。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乐句。
先听老师弹奏一遍(单手慢速弹旋律),完后请你跟我一起慢速演唱。
b.分析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一小
节和第三小节也有附点四分音符,请打着拍子演唱(老师示范:边打拍子边唱),请你和我一起唱。
c.完整演唱第二乐句歌谱
教师语言: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把第二乐句用稍快的速度完整地演唱一遍。
(2)整体唱谱
教师语言: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这段歌谱按反复记号的要求用稍快的速度完整地演唱一遍。
唱时思考:节奏有什么特点?
教师语言:通过观察发现,每一行的第二小节的节奏都是一样的。
歌曲连续地使用八分音符使得旋律更加欢快、活泼。
这就是本首歌曲的节奏特点。
(3)学习歌词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用稍慢的速度唱唱歌词。
①同学们,由于惯性原因第二乐句的“太阳啊”的音高很容易唱成第一乐句的“太阳啊”的音高,他们是歌词相同但音高不同。
请听第一乐句的开头,教师范唱;请听第二乐句的开头,教师范唱;下面请和我一起把这两句的开头唱唱,先唱第一乐句开头,再唱第二乐句开头。
②同学们,这里的“了”我们要唱成“le”,请听:教师范唱“太阳出来了”,请和我一起唱。
③这里的“山”字有两种表现方式,你们听听哪种更好听,第一种:老师示范平淡的演唱,第二种:示范用渐强的力度演唱“山”字。
很明显第二种好听,好,让我们用第二种方式来演唱,请和我一起唱。
④这里的“太”字音很容易唱扁,请同学们将口型竖起来演唱,快速咬住字头t延长字腹ai,请听示范(师唱“太阳”二字),请你和我一起唱,请再唱一遍。
请将这两小节演唱一遍(师唱“太阳啊”准备、开始)。
教师语言: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将歌词完整地演唱一遍
2.学习第三部分
教师语言:同学们,第二部分其实就是我们刚才的节奏读词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部分。
听老师演唱第三部分,仔细听老师在第几小节速度和力度有所变化?(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很明显在歌曲的倒数第二小节速度放慢了,力度也减弱了,歌曲的情感更丰富了(师范唱最后两小节)。
请我一起唱唱这两小节。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将第三乐段完整地演唱一遍,通过演唱我们发现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个结束句。
3. 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你和我一起跟着琴声用稍快的速度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注意节奏读词部分速度要与歌曲的一、三部分的速度一样。
(四)欣赏合唱《太阳出来了》
教师语言:同学们,刚才我们用齐唱加朗诵的方式表现了歌曲,这首歌曲还有另外一种演唱形式,我们一起来感受(放视频)。
教师语言:合唱使得歌曲的情感也更丰富了。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彝族民歌《太阳出来了》,通过歌声感受到了彝族儿童在田野里嬉戏、玩耍,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了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还欣赏了此首歌曲的合唱,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