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名词解释
园林名词解释
1、乔木 具有形体高大,有独立的主干,茎直立,木质极发达,树干和树冠有明显的区别的特点。
依其体形高矮,可分为大乔木(20m 以上);中乔木(8-20m 以上);小乔木(8m 以下)。
冬季不落叶,全年生长叶片的树木为常绿乔木;冬季落叶的称落叶乔木。
2、灌木指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生长许多枝条,呈丛生状态的木本植物。
灌木也分为常绿灌木极落叶灌3、藤本茎细长而柔软,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依靠特殊器官(吸盘、吸附根、卷须、缠绕茎等)依附于其他物体上,才能伸展于空中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亦称攀援植物4、竹类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常绿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杆木质、浑圆、中空有节。
表皮多为翠绿色,但也有其他颜色,茎也有异形的品种。
5、棕榈棕榈植物为常绿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
茎通常不分枝,单生或丛生,直立或攀援。
园林绿化常用的棕榈科植物具有优美的树形、挺拔的树干和良好的观赏特*,尤其适宜营造热带风光的景观效果,在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6、花卉 指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花香馥郁、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通常多指草本植物,但习惯上亦包括各种观叶、观果、观芽、观茎等草本、木本植物。
7、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植株茎干一般坚硬而直立,寿命较长,能逐年生长,木本植物通常分为乔木、灌木和藤木。
8、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多数在生长季终结时,其整体或地面上部死亡。
根椐其完成整个生活史的年限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9、球根植物 具有膨大的根或地下茎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后,球根以休眠状态经过一定季度,重新萌芽生长。
根据球根的形态特征,通常或分为鳞茎、球茎、根茎和块根等几类。
10、绿篱植物绿篱是以耐修剪的植物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密植而构成规则的植物篱垣,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起分隔、防护或组织空间层次作用。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华夏园林意匠、古典园林30 讲、古典园林史、园林学概论皇家园林称“苑囿”或“宫苑”,一般是指由帝王主导营造,供帝王家族居住、游乐之用的园林。
如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ft庄。
私家园林从汉代已开始萌生和发展,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属民间的贵族、官僚等人士所有,供园主人日常游憩、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通常不大。
如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
寺庙园林一般是指宗教崇拜场所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带有神话色彩的特殊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堂的花园。
如ft西晋祠、四川德阳文庙前庭花园。
风景名胜是中国园林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位于城郊的ft水形胜,风光秀丽之地,面积较为广阔,多有寺庙或名胜古迹,适当装点园林景致,成为市井百姓可达的公共性自然游憩地。
如四川峨眉ft、泉州清源ft。
囿是最初的园林形式,通常是在选定地域划出范围,或构筑界垣,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繁育,并驻台掘池,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灵台灵沼灵囿所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园林,也是中国自然ft水园艺术形式的先驱。
灵台,象征着高ft;灵沼,象征着大海;灵囿,象征着滋养万物生长的大地。
一池三ft 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常见的规划形式。
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城中布置三座岛屿,象征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ft,以模拟仙境。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造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与文人名流圈子里的一种酒诗酬唱的社交聚会。
出自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辋川别业唐朝诗人王维的庄园式园林,利用自然风景形神组织景点二十余处,较少的人工构筑,在中国园林历史上以自然式园林的风格而著称。
寿ft艮岳是一座表现ft水胜景为主题的大型皇家园林,是典型的北宋ft水宫苑风格。
全园以艮岳为构图中心,万松岭和寿ft则为宾为辅,其景致可谓“括天下之奇,藏古今之美”。
高程标注法名词解释园林
高程标注法解析园林概述园林是指人类根据美的需要,在地面或室内空间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态。
园林不仅包括花园、公园、宫殿园林等开放空间,还包括庭院、庭园等私密空间。
高程标注法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重要的工具,用于标注地面的高程变化,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呈现园林设计方案。
高程标注法的定义高程标注法是描述地面垂直高程位置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等高线或者高程点进行表示。
等高线是连接地面上同一高程点的曲线,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起伏和地面的高程变化情况。
高程点则是在地面上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通过标注点的高程数值来描述地面高程情况。
高程标注法的作用1.了解地形起伏:通过高程标注法,可以直观地了解地面的起伏情况。
这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地形的变化会影响到园林空间的布局和景观的形成。
合理利用地形起伏,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园林更具变化和层次感。
2.确定路径和步行线路:高程标注法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园林中的路径和步行线路。
比如,在山地园林中,通过标注不同高程的等高线,可以确定山区的步行道路,使游客能够安全方便地游览。
同时,高程标注法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坡道和台阶,使人们能够方便地穿越高低起伏的地形。
3.辅助景观设置:高程标注法可以为景观设置提供有力的参考。
通过标注地形高程,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山势和水流的变化,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宜的植被和水景。
比如,在高处可以布置瀑布和观景台,而在低处可以布置湖泊和水池,从而形成动静相间的景观效果。
高程标注法的步骤和技巧1.收集地形数据:在进行高程标注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地形的数据。
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也可以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间接测量。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用于生成等高线或者高程点。
2.绘制等高线:根据收集到的地形数据,可以绘制出等高线。
绘制等高线时,需要根据地形起伏的程度来确定等高线的间隔。
起伏较大的地形,等高线的间隔可以适当缩小,以精确描述地表的高程变化。
园林名词解释
--园林名词解释园林建筑1.园亭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
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园亭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
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
”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
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
园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等。
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承重。
因此,平面和立面的处理都较自由。
屋顶的造型和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视觉需要来确定。
这样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类“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
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瓦顶,结构简易。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
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以及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创造,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类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亭则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
园林史名词解释 (2)
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2、士流园林:唐代,山水园林、山水风景区蓬勃发展。
其中,尤其是文人、名士们所经营的园林,因直接受到时代思潮的哺育启示而茁壮成长,比较普遍,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被称为“名士园囿”、“士流园林”。
假山一词也是现于唐代。
3、大内御苑: 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帝的居所,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4、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的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摹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5、苏州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6、奥姆斯台德:是美国园林学家,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的人。
主要作品有纽约“中央公园”、“斐蒙公园”和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等,开创性地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7、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园冶:作者计成,成于明代,全面论述江南私家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局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8、文人园林:士流园林经进一步发展以赏心悦目为重点,形成侧重于寄托理想、陶冶情操和表现隐逸的风格,称之为文人园林,在文人园林中,受到书法绘画的影响,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是:“外师造化,内法心源”,也被作为古典园林设计的准则。
宋代园林中多有流杯亭的设置,象征(曲水流觞)。
9、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三面临水,船首一侧与岸相连,船体部分有石材构筑.10、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
园林名词解释
30.囿: 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31.皇家园林: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
32.私家园林: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25.相地: 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26.水榭: 是指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27.园廊: 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廊,建造于园林中的称为园廊。
28.舫: 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14.道路红线: 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15.建筑红线: 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16.容积率: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
3.绿道: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4.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5.城市绿地: 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6.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33.寺庙园林: 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
34.园林楹联 既是建筑物典雅的装饰品,也是园林景观的说明书,同时又是园林主人的心灵独白。它们透露了造园设景的文学渊源,表达了文人们的品格才情,是造园艺术家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名词的解释:
1. 园林:指由人工修建和经营的以栽培各种植物为主,布局美观,结构独特,具有艺术性
的人工景观空间。
2. 庭院:指位于建筑内或周围的小型园林空间,通常用于休闲、观赏或种植花草。
3. 花园:指种植各种花卉的园林空间,通常以花卉为主要景观元素。
4. 公园:指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散步等活动的开放空间,通常含有各种设施和景点。
5. 植物:指园林中用于美化和绿化的各种植物,包括花卉、树木、灌木等。
6. 游憩设施:指公园或花园中提供给游客休息、娱乐和活动的设施,如长椅、亭子、喷泉等。
7. 园路:指园林中供人行走的道路,通常呈弯曲状,融入自然景观。
8. 喷泉:指通过水源喷射形成水柱、水雾或水流动态的装饰性水景,常用于园林中增加观
赏效果。
9. 石景:指在园林中利用石头构造的景观,如假山、石桥、石亭等,常用于表现自然山水。
10. 镜面水池:指在园林中建造的水池,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周围景观,增加美感。
11. 园林疏导: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园林中的景观呈现出流畅、有序的效果。
这些只是园林名词的一小部分解释,园林学涉及众多领域,还有许多特定的名词和术语,
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中外古典园林名词解释
园林名词解释11.园林建筑(garden building):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3.圃:中国古代由菜园、果园发展而来,逐渐成为植物栽培、观赏为目的的与园并称的形式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以外的第三个源头。
4.苑: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又称宫苑。
5.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6.沼:园林中的水池,一般与池连用,称池沼。
7.舫: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
8.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9.阁:多为两层,特征为四周开窗,造型较楼轻巧,平面常呈四方形或多边形。
10.厅(堂):“堂者,当也。
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厅堂相似,用扁方料者曰厅,用圆料者曰堂。
11.观:是汉代对体量比较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统称。
12.斋:处于幽深僻静处之学舍书屋建筑,凡藏而不露较为封闭的进修场所,任何式样的建筑皆为斋。
13.轩:“车前高曰轩”。
在建筑中,厅堂的前卷棚顶部分为轩,园林中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
14.塔:佛教与中国特色结合的产物,具有宗教色彩,后逐渐发展成为名山大川、寺院、园林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5.亭:“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
16.廊:有顶的过道为廊。
房屋前檐伸出的可避风雨太阳的部分亦为廊。
17.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就成了复廊,又称“里外廊”。
18.复道(飞阁):上下两层的廊,一般上层封闭下层开敞。
19.尺幅画: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框景的别称,即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园林名词解释
1.园林:(狭义)在一定土地范围内,以观赏植物、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路、山石、水体等组成要素,运用艺术法则和技术手段,构成一个供人们休闲、游览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广义)统称绿地,也称园林绿地,包括狭义的园林,也包括城市街道绿化和工厂、单位、居住区、学校的绿化地及其他林地,城市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块。
1.园林设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遇的过程。
2.混合式园林:当一处园林的内容需要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分别表现时,而且两种形式所占面积的比例又近似,便将这个园林称作混合式。
3.景:自然界具有美感的物象。
4.境:景观美感的统一表现,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知和心理感受。
5.物境:园林环境给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即景物的形态、色彩、光影变化、鸟语花香、四时变化等。
6.意境:是物境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情感和联想,一种美的联想,是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即无形的,深奥的,高超的,这种联想与人的文化修养,传统的民族习惯与观赏者的心境密不可分。
7.生境:纯自然的生态环境,自然美。
画境:人工艺术的环境。
8.静态观赏:固定视点位置观赏景物称静态观赏。
9.静态空间:游人观赏景物有动静之分,园林观赏的艺术单元为固定视点的静观构图,这种固定视点观赏静态风景所需的空间叫静态空间。
10.动态空间:游人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就出现了连续的动态观赏与动态空间的组织布局。
11.开敞空间: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时,所处的空间是开敞空间。
12.开朗风景:在开场空间中,呈现的风景是开朗风景。
13.闭合空间: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是闭合空间。
14.闭锁风景:闭合空间所呈现的风景是闭锁风景。
15.对比: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个性强而共性弱。
《中国古典园林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至第三章名词解释1.园林(广义):为了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隔离而人工创设的第二自然。
2.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三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一环境的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一般称为造园。
3.天然山水园:修建在城市近郊或远郊的天然风景地带,以天然山水植被部分或全部作为基址,适当配以植物栽植和建筑营造。
4.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5.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又称苑、宫苑、苑囿、御苑等。
按建设位置又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6.私家园林:属于贵族、官僚、文人、富商所私有的园林。
亦称园、元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等。
7.寺观园林:是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化环境。
8.苑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有狩猎、生产、军事训练功能,已具备园林雏形。
9.沙丘苑台:建于公元前11世纪,是苑台结合的标志,除圈养栽培通神望天外,也是具有游观娱乐功能的场所。
10.灵台、灵囿、灵沼: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皇家园林雏形。
时间为公元前11世纪,殷末周初,为周文王修建,被史学家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大规模园林雏形。
11.姑苏台:春秋战国时期,姑苏台宫苑建筑装饰华丽考究,囿内还开天池,造龙舟,做水嬉,听琴音,闻花香,因此是一座游赏功能很强的园林。
12.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模拟神仙境界,表明皇家园林又多了求仙的功能。
13.未央宫:西汉,位于长安城,未央宫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其总体布局由外宫、后宫组成,其园林区内是沧池,凿池筑台的做法受到秦兰池宫的影响,其本身又影响着建章宫内一池三山的规划经营。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名词解释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华夏园林意匠、古典园林30 讲、古典园林史、园林学概论皇家园林称“苑囿”或“宫苑”,一般是指由帝王主导营造,供帝王家族居住、游乐之用的园林。
如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庄。
私家园林从汉代已开始萌生和发展,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属民间的贵族、官僚等人士所有,供园主人日常游憩、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通常不大。
如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
寺庙园林一般是指宗教崇拜场所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带有神话色彩的特殊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堂的花园。
如ft西晋祠、四川德阳文庙前庭花园。
风景名胜是中国园林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位于城郊的ft水形胜,风光秀丽之地,面积较为广阔,多有寺庙或名胜古迹,适当装点园林景致,成为市井百姓可达的公共性自然游憩地。
如四川峨眉ft、泉州清源ft。
囿是最初的园林形式,通常是在选定地域划出范围,或构筑界垣,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繁育,并驻台掘池,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灵台灵沼灵囿所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园林,也是中国自然ft水园艺术形式的先驱。
灵台,象征着高ft;灵沼,象征着大海;灵囿,象征着滋养万物生长的大地。
一池三ft 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常见的规划形式。
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城中布置三座岛屿,象征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ft,以模拟仙境。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造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与文人名流圈子里的一种酒诗酬唱的社交聚会。
出自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辋川别业唐朝诗人王维的庄园式园林,利用自然风景形神组织景点二十余处,较少的人工构筑,在中国园林历史上以自然式园林的风格而著称。
寿ft艮岳是一座表现ft水胜景为主题的大型皇家园林,是典型的北宋ft水宫苑风格。
全园以艮岳为构图中心,万松岭和寿ft则为宾为辅,其景致可谓“括天下之奇,藏古今之美”。
园林名词解释
园林名词解释
1.名词
对景——随着曲线的平面布局,步移景异,层层推出或从某一观赏点出发,通过房屋山门窗或围墙的门洞作为画框来取景,或者通过走廊与漏窗来看风景。
问答
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竟趣为目的,排斥规则,对称,力避人为造作气氛。
与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显示人的力量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区别——1)前者以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为创作源泉。
2)前者以提供皇宫贵族休息,娱乐之处,后者是贵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乐而建的。
3)前者在大范围内以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再适当点缀山石,山中叠山,假山与真山相结合。
后者以山石造山为主。
4)前者花木配植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后者以单株为主。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1)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互相贯通,联为整体。
园中
2
3
4)
5。
(完整)园林史名词解释
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2、士流园林:唐代,山水园林、山水风景区蓬勃发展。
其中,尤其是文人、名士们所经营的园林,因直接受到时代思潮的哺育启示而茁壮成长,比较普遍,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被称为“名士园囿”、“士流园林”。
假山一词也是现于唐代。
3、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帝的居所,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4、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的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摹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5、苏州的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6、奥姆斯台德:是美国园林学家,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首先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的人。
主要作品有纽约“中央公园”、“斐蒙公园”和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园林绿化等,开创性地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7、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园冶:作者计成,成于明代,全面论述江南私家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局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8、文人园林:士流园林经进一步发展以赏心悦目为重点,形成侧重于寄托理想、陶冶情操和表现隐逸的风格,称之为文人园林,在文人园林中,受到书法绘画的影响,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是:“外师造化,内法心源”,也被作为古典园林设计的准则。
宋代园林中多有流杯亭的设置,象征(曲水流觞)。
9、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三面临水,船首一侧与岸相连,船体部分有石材构筑。
10、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
园林名词解释大全
园林名词解释专辑园林建筑1.园亭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
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园亭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
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
”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
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
园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等。
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承重。
因此,平面和立面的处理都较自由。
屋顶的造型和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视觉需要来确定。
这样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类“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
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瓦顶,结构简易。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
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以及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创造,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类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
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亭则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