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美学中的_主观和谐_思想
论柏拉图爱情观下灵与肉的挣扎--作为柏拉图美学思想方法论的构建
论柏拉图爱情观下灵与肉的挣扎--作为柏拉图美学思想方法论的构建张涛【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美学思想的系统建构者,提出“理念说”,确立了西方“美之为美”的美学本体论传统。
但是,他自己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而是将这种思考分散于对一些问题的具体论述中。
其中,有关“爱情”的讨论,涉及面广,说理严密,具备着方法论意义上的建构作用,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现实实践提供了可能性。
柏拉图通过对爱情“灵”与“肉”的辩证,基于这种二分的视域与定位,确定了“节制”、“求知”的理想爱情观,并在对疯狂与迷狂、整合与回忆、私欲与生育以及婚姻与羽翼的具体论述中,将这种理念融入现实的政治、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从而形成了“美之为美”美学观下方法论的构建。
%As the ancient Greek aesthetician, Plato established the“Theory of idea”, which was the western aesthet⁃ics traditional about noumenon. However, he did not put forward a clear methodology of aesthetics.But the discussion about“love”,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reasoning with rigorous methodology, it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prac⁃tice of Plato's aesthetic thought. Plato divided the love into“spirit”and“flesh”, and confirmed an ideal love view of“control”and“knowledge”on the visio n of dichotomy.And completed the methodology of aesthetics about Plato’s Theory through discuss the problemabout“madness/madness”“integration/memories”,“desires/fertility”, marriage/wings and so on.【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5【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柏拉图美学观;柏拉图式爱情观;美学方法论【作者】张涛【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1柏拉图作为古希腊美学思想的系统建构者,[1]65在对“美是什么”的本体寻求中,综合前人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说”,①“柏拉图的学说里也有某些有重大意义的东西是不能推源于他的前人的,那就是‘理念’论或者说‘形式’论”。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与美的关系: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学与美的密切关系。
他们认为,自然界和艺术中的美都是由数学原理所决定的。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被认为是一种美的表达,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描述。
和谐的音乐:毕达哥拉斯学派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序和和谐的艺术,可以通过数学原理来解释。
他们发现音乐中的音程和比例可以用数字关系来描述,这对于音乐的美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魂的净化: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对灵魂有净化的作用。
他们相信通过欣赏和追求美,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艺术与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和美可以用来教育人们,提高他们的品德和智慧。
他们的教育体系中包括音乐、数学和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被认为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几何学的美:毕达哥拉斯学派将几何学视为一种特别重要的数学形式,认为几何学中的形状和比例具有美的特性。
他们的几何学研究对后来的数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强调了数学、和谐、教育和道德的重要性,对后来的古希腊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观点为美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艺术家的
思考和创作。
简论毕达哥拉斯的“和谐”美学思想
砧 , 出叮叮 当当的声音 , 发 引起 了他 的兴
趣 , 想 这 里 边 会 不 会 是 数 的 关 系 在 起 他
关键 词 : 达哥 拉 斯 ; 谐 ; 毕 和 数
看美学问题。代表 人物有 : 波里克勒特 、 尼考玛赫 、 雅姆夫里赫 , 他们 的影响直至
当代。
一
作 用呢?于是他把 其中四个铁锤 的重量 称了一 下 , 出 6 8 9 1 得 … 2四个重 量数 ,
-I I_
dOtR NAL OF 6 UIZH0 U UN IVER SITY l
简论 毕 达 哥 拉 斯 的“ 谐 " 和 美学 思 想
高 娟
( 州大学 艺术学院 贵 贵州贵 阳 5 0 0 ) 5 0 3
毕 达 哥 拉 斯 ( y aoa , 公 元 前 Pt grs 约 h
得 出 它们 对 应 的 比例 关 系是 12 2 3 3 : ,: ,:
中 图分 类 号 : 0 J 1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7
4 4 2 o )4— 0 0— 3 4 X( 0 9 0 0 4 0
、
“ 谐 ” 学 观 的 和 美
4 对应 相当于八度音程 、 , 五度音程、 四度
眼 来 探 讨 音 乐 美 学 , 为 音 乐 之 美 在 于 认
“ ” “ 谐 ” 即 在 于 比例 、 称 等 形 数 与 和 , 对 式 美 的基 本 原 则 。 同 时他 从 “ 社会 哲 学 ”
人 , 认 为 是 西 方 第 一 位 音 乐 学 家 。 他 被 的一 生 分 为 ” 习 期 ” ” 游 期 ” “ 学 、壮 和 讲 学期 ” 游 历 期 间浪 迹 埃 及 、 比伦 2 , 巴 O余 载 , 后 在 南意 大 利 的 克 罗 顿 定 居 , 始 最 开 “ 讲学 期 ” 。他 创建 了欧 洲 最 早 的一 所 学 校 “ 学 学 园 ” 并最 先 提 出 “ 学 ” 哲 , 哲 一 词 , 为 爱智 、 知 之 意 。 以 他 命 名 的毕 定 求 达 哥 拉 斯 学 派 (y aoai co1形 成 Pt gr a sho) h sn 了 自己 的 一 套 理 论 体 系 , 行 于 公 元 前 盛 6_ .4世 纪 , 们 大 多是 数 学 家 、 文 学 家 他 天 和 物 理 学 家 , 要 从 自然 科 学 的 观 点 来 主
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
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摘要】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主题,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是与自然和人类固有的美感相联系的,强调个体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在古罗马时期,审美主体观念受到了宗教和政治的影响,审美被纳入到了道德和政治的范畴中。
中世纪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更多地受到了基督教信仰和神学的影响,审美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开始向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发展,强调个体的审美判断和表达。
而在启蒙时代,审美主体观念更加强调理性和普世性的审美标准,强调人类理性的能力和普世的审美理想。
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念体系。
【关键词】西方古代美学,审美主体观念,古希腊,美学思想,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代,演变与发展。
1. 引言1.1 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是审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美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方面。
审美主体观念关注的是审美体验的主体,即美的感知和理解主体是谁,以及他们如何去感知和理解美。
在古代西方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观念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表现。
古希腊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主要是以理性思维和智慧为核心的雅典人,在他们看来,审美体验是一种精神和智慧的体验。
古罗马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则更加注重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审美体验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中世纪美学思想中,审美主体多为教会和信仰的代表,审美体验是一种对神圣的形容和崇敬。
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代则更加强调个体和自我意识,审美主体观念逐渐向个体转变,审美体验被赋予更多的主观性和情感性。
西方古代美学的审美主体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变和发展,丰富了审美学的理论体系,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不断探索和理解。
2. 正文2.1 古希腊美学思想中的审美主体观念古希腊美学思想中的审美主体观念主要体现在希腊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和价值观念中。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精品资料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古希腊美学思想公元前6~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
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刻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又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
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
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
公元前 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
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
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
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
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
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关于和谐的观点,不过他认为和谐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造成,而是由“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最美的和谐”,和谐是从斗争中产生的。
德谟克利特则提出文艺创作中灵感与模仿两个重要的美学观念。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重点从宇宙论转到政治伦理方面,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
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柏拉图在《理想国》、《会饮篇》、《伊安篇》、《大希庇阿斯篇》、《法篇》等对话中,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
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
浅论古代中西方美学中的“和谐”思想
在我 看 来 ,毕 达 哥拉 斯 的 这 种美 学 理 论 并不 是西 方 的 “ 专 原的角度能够对 “ 和谐”美学思想有一个 完整的认识,本 文先 阐述 了 利 ” ,早 在 我 国先 秦 时 期 老庄 的 道 家美 学 思 想 中就 有 同样 的论 它在哲学上 的本原 ,而后 又理 清了它的外在 美学表现。 述 。以老 庄为代 表 的道家 思想 认 为 , “ 天地 有大 美而 不言 ” ,而 关键 词 : “ 和”; “ 和谐”
文 史哲
“ 谐”思想 浅论古代 中西方美学中的 和
伊庆 国 ( 宁大学文学院 103 ) 辽 10 6
摘要: “ 和谐 ”是美学 中的重要话题 ,无论是我 国古代先秦时 为 “ 只有 全神 贯注 于 自己的听觉 和心 灵 ,才 能使 自己沉浸在 流动 谐音 ’当 中,发现 无处不 在 的 ‘ 和谐之 美 ’ ”。 期 还 是 西 方 古 希腊 时期 都 有 对 这 方 面 的 阐释 。 本 文 力 求站 在 中西 方 同 的宇又来 源于 “ ” 。这种作 为 本质存 在的 道 “ 人类 的 审美活 动和 思维活 动 差不 多是 同时产 生 的 ”,西方 “ ”既存 在着 一种 “ 道 内在地 构成之 反 ”又存 在 一种 “ 内在 的相 古 希腊 时期 及我 国先 秦 时期 都不 约而 同 的对 “ ”、 “ 和 和谐 ” 反 的转 化 ” , 因而 与 “ 谐 美 ” 一样 , 同样 是看 不 见 、摸 不 到 和 的;只 有通 过 “ 坐忘 ” “ 心斋 ”达 到 “ 虚极 ,守静 笃 。万物 并 致 的美 学因素 作过重 要的阐示 ,下 面我们就 来着 重论述 一下 。 作 ,吾 以观 复 ”的境 界才 能寻 到 ,这 不 正和 毕达哥拉 斯 的美学 思 哲 学本原 古希 腊 美 学 的形 成 和 发展 是 与 其哲 学 紧 密 联 系 在一 起 的 , 想 是一致 的吗 ? 毕达 哥拉斯 其 “ 谐 ”的美 学思 想就 开始 于其对 “ 的本 原是 万 和 数 其 次,我 们再 来看 一下 赫拉 克利特 的美 学思 想 。他认 为 “ 不 和谐 ”是 一种动 态 的 物 的本原 ”的哲 学思 考 。在 他看 来 ,一切 事物 的质 都必然 是特 殊 同的音调 造 成最 美的 和谐 ” 。但 他 的这种 “ 和 和 火 的 ,只有 “ ”才是 无所不 包 的;一 切事物 的质 都 是短暂 的 ,只 “ 谐 ” 。他 的 这种 “ 谐 之美 ” 内部 存在 着 “ ”一 样 的运 数 和谐 ”。 有 “ ”才 是无 始无 终的万 事万 物 中都有 “ ”的存 在 。他进 一 动 、变化 及 斗争 ,正 是这种 不 断的对 立斗 争才达 到 了 “ 数 数 步认识 到美 就是 一种合 理或 理想 的数量 关系 ,这 种数 量关 系表现 就像 人造 的 弓箭和 七弦 琴~ 样 ,他们之 所 以射 的那么远 、弹 出的 在事物 外部 ,不 仅有一 种秩 序 、匀称 的形式 ,更 重要 的还 有一 种 琴音 那么 协调 ,就 是 因为将 弓弦 和琴 弦 向相 反 的方 向骤然 张开 , 复杂事 物之 间的杂 多 的统一 、独立 面 的统一 。他 就 曾经 这对 立面 是力 与力 之 间对立 斗争 的结 果 。他 进 一步认 为在 万事 万物 内部这 的统 一划 分 为 十对 数 量 上 的矛 盾 关 系 , 即 “ 限一 无 限 、 奇一 种对 立斗 争性 是绝对 存在 的 ,因 而大 自然 中的 “ 有 最美 的和谐 ”也 偶 、一一 多 、右一 左 、雄一 雌 、静一 动 、直一 曲、 明~ 暗 、善一 是绝 对存 在的 ,但 是 当它 外化 为 具体事 物 当中时 又具有 相对 差异 恶 、正方一 长 方 ”,它们 一旦 协调 统一起 来便 产生 了 “ 和谐 ” , 性 的。他朦 胧认 识到 了绝 对美 和相对 美 的存 在 ,这 一 点事 十分难 这 也可 以说 是美 的本质 。 得的 。 赫 拉 克利特 则从 另外一 种 角度解 释 了 “ 谐 ”的美 学思想 。 和 此 外 ,赫 拉克 利 特 还 被认 为是 “ 涩 ” 的诗 人 ,这 无 外 乎 晦 他 认为 , “ 永恒 的火 是万 物 的 本原 ”。 一 切 事物 都 是 由火 转 换 是 因为 他将 自己的美 学理 想上升 到 了社会 高度 ,他 身处 于希波 战 战争 是 万 物 之父 ” ,通 过 战争 能 达 到社 会 的 而成 的 ,而 火又 是 所有 物 资 中 最活 跃 的 , “ 当火 熄 灭 时 ,宇 宙 争 的时代 ,赞 扬 “ “ 谐美 ”。这 与我 国古代 孔子 的 “ ”的思想 倒 有相 同之处 , 和 和 间的万 物就 形成 了 。最 初 ,火 的最浓 厚的 部分浓 缩起 来形 成土 ; 然后 ,当土 为火所 融解 时 ,便产 生水 , 当水蒸 发时 ,空气 就产 生 孔 子一样 处 于战 乱年代 ,但 不 同的是 孔子 主张通 过 “ ”达到 一 礼 了 。整个 宇 宙 和 一切 物 体 后来 又 在 一 场 总 的焚 烧 中重 新 为 火烧 种 “ 里仁 为美 ” ,进 而 实现 社会 的 “ ”。孔子 所谓 的 “ ”, 和 仁 毁 ” 。因此 ,火 的活跃 使万物 都 处于永 恒 的运动变 化 和生灭 过程 就是 从人 从 二,就 是人 与人 之间 的相 偶相亲 ,人 与人 又不是 单个 中。进 而 ,他认 识 到 万物 中 的 “ 立 统一 关 系 ”也 是 运 动变 化 存在 的 ,而 是群 体 生 活 于 社会 中的 。人 与 人 在社 会 中既 然相 亲 对 的 ,它不 仅含有 “ 一 ”更含 有一 种对立 面 的 “ 争 ”。正 是这 相爱 了, 不就 有 了一种 “ 统 斗 那 离仁 任 之 美 ”了 吗 ?那 社 会不 就达 到 种对 立面 的 “ 斗争 ”才是 “ 和谐 ”之美产 生 的根源 。 “ ”的境 界 了吗 ?孔 子又主 张 “ 和 中行 而与之 ”,主张 一种 “ 中 同样 ,中 国先 秦 的美 学思想 也是 零散 的表 现在 哲学 著作 的论 庸 之道 ” ,这不 正也 是 “ ” “ 谐 ”的美学 理想 在我 国先秦 时 和 和 述 中的 。早 在 《 易》 中便有 “ 阳和合 ”的基本 理念 , 同样 , 期的外 在表现 吗 ? 周 阴 “ 阴阳 ”概 念 也 构 成 了基 本 的 矛盾 对 立 转化 范 畴 , 进而 划 分 了 最 后 , 再 来 让 我 们 看 一 下 先 秦 时 期 《 易 》 中所 存 在 的 周 “ 乾坤 ” “ 坎离 ” “ 巽 ” “ 昆 ”等矛盾 数量 关系 ,在 这些 矛 “ ”的哲 学思想 在美 学 中的外 在表现 。我 国先秦 时代 以 “ ” 兑 震 和 和 盾 数量 关系之 上还 有一 种 “ 太极 ” 的本原存 在 。这个 本原 的存 在 为 美 的 思想 更 多 是 从生 理 、 心 理 、社 会 各个 角 度 来认 识 的 。在 有 一个元 场 ,这个 元场 中存在 的就 是一 种对 立关 系 ,阴阳这 两个 《 国语 》中就有 这 样 的记载 : “ 王作 钟也 ,听之弗及 ,比之不 今 性质相对 相反的事物共 存于 “ 太极 ”之 内 。从而万事 万物的运动变 度 ,钟 声不可 以知 和… … ”, “ 耳之察 和也 ,在 清浊 之 间” ,这 化 都出 自阴阳 的离合 交遇 。从 而 “ 阳序 次 ,风 雨时至 ,嘉 生繁 是典 型 的从声 、色之 美 的角度 ,讲 “ ”之 美必 须符合 听 觉、视 阴 和 祉 ,人 民和利 ,物备而乐成 ”, “ ”的美学 思想便 出自这里 。 和 觉器 官 的 生 理要 求 ;后来 州 鸠 又 进 一步 认 为 “ 夫政 象 乐 , 乐从 二 、外在 的美学 思想 的表现 和 ,和 从平 ”,把 与 “ ”相 联系 的 “ ”的作用 提到 了 “ 乐 和 阴阳 以上便 是 中西方 美学思 想 中, “ ” “ 谐 ”所 产生 的 哲学 序 次 ,风雨 时至 ”的高度 :而 “ ”中 的对立 统一 因素 ,在我 国 和 和 和 源 头 ,现 在我们 便来 看一下 它们 的具体 的外在表 现 。 的先秦 美学 思想 中也有 反 映 , 《 国语 》 中就有 “ 实生物 ,同则 和 首 先 ,让 我 们 来看 一 下 毕 达 哥拉 斯 的 美 学 思想 。 由于 他将 不 继 ”的记载 ,这 里人 们 已经初 步认 识到 了相 异的 东两能 综合统 “ ”看作 是万物 的本 原 ,从而 他将 美的本 质 归结为 比例 、匀称 数 为美 的事物 。 《 左传 》 中人们 则进 一步 认识 到 了 “ ”之美 中 和 的数量关 系或 数量 矛盾统 一下 的 “ 和谐 ”关 系 。其 中 “ 和谐 ”更 的对 立 斗争 ,其 中 “ 子 ”认为 “ 晏 清浊 ,小大 ,短长 ,疾徐 ,哀 是 “ 事物 由于 数而显 得美 ”之 所在 ,他从 静 止的角 度来 看待 这种 乐 ,刚柔 ,迟 速 …… ”只 有 “ 相成 ” “ 相济 ”才 能 “ 君子 昕之 , “ 谐 ”之美 :在外 在上 ,大 的方 面表现 在 宇宙运 行 中,表 现为 以平其 心 。心平德 和 。” 和 种 宇宙 的 “ 音 ”;小 的方 面表现 在 自我 的灵魂 中 ,在他 看来 谐 总 之 ,无论 是 中国先 秦时 代 “ ”的美 学理想 ,还 是古 希腊 和 灵魂 也是 一种 “ 和谐 美 ”。他认 为 , “ 围绕 宇宙 中心运 动 的各个 美学 早期 的 “ 谐 ”的美 学思 想都 是 中西方 美学文 明史上 的璀 璨 和 天 体之 问 的距 离 ,都 是有 一定 的数 的 比率 的 ,有 的天 体运 行 的快 明珠 ,分 别从源 头上 照耀着 中西 方文 明的发展 。 些 ,有 的��
论述古代希腊艺术和谐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论述古代希腊艺术和谐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古希腊艺术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它们对比例、形态和色彩的统一性上。
希腊艺术家们通过对人体、建筑和艺术作品进行精确的几何计算和审美把握来实现这种和谐,创造出了优美、平衡、和谐的艺术作品。
古希腊艺术的和谐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完美、理性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它们既是古希腊人内在审美情趣的表现,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和谐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也反映在古希腊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实意义在于古希腊艺术的和谐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希腊艺术成为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古希腊艺术体现了人类对完美、理性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人们思考社会、科学、哲学和美学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古希腊艺术还为当今世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
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
• “我相信人们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都 是为了获得不朽的声望,赢得后人的爱 戴;他们的品德越高,就越要这样做。 他们所爱的是不朽的事物。” ——柏拉图
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 ——美、智、善三位一体
• “因为智慧属于最美的事物,而爱是对美的爱, 所以爱必然是爱智者”。 • “爱就是希望善永远为自己所有。” • “一切生物之所以具有这种狂热和爱情,都是 为了追求不朽。” • “美是主宰生育的命运神或生殖女神。” • 爱美与追求不朽相关。由于追求不朽,人就要 爱,爱美或爱智慧、爱善。爱与真、善、美被 内在地连接在一起。
• Socrates
• 公元前470-339
2、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339,雅
典 )
• • • • • • •
神秘的哲学家——柏拉图描述出来的苏格拉底《对话录 谈话的艺术——“精神助产师” 最有智慧的人 ——戴尔菲神谕(Delphi) ——philosopher:爱好智慧的人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之死——《申辩篇》
苏格拉底式的反讽:Socratic Irony
•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 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认 为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 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 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 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 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 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 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 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 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 “苏格拉底的讽刺”。
西方美学思想简介
西方美学思想简介毕达哥拉斯的美学思想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一公元前475),古希腊早期第一个美学家。
毕达哥拉斯一生收徒讲学,创立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在美学思想方面,毕达哥拉斯没留下什么著作,他的美学言论主要是由他的门徒陆续转述并记录下来的。
与中国早期美学家截然不同,毕达哥拉斯从美学探索之初,就瞩目于美的本体存在。
它意味着西方美学从—开始就不曾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统一基础上把主客体的关系及其规律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是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峙冲突基础上把研究美的本体存在的规定性及其如何去确定这种规定性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也就开了西方古代美学的本体论研究的先河。
具体而论,毕达哥拉斯认为,在自然界众多现象之中,统摄一切的本体不是某种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物质,而是缺乏任何质的规定而又渗透到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属性——数。
这种基本看法也影响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
他指出:美就是和谐。
“什么是最智慧的?——数。
”“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凡是合乎理想的数量关系的,诸如图形、球形、合于“黄金分割段”的长方形,才是美的。
毕达哥拉斯把美是和谐的看法推衍到音乐、雕刻、建筑、人体的研究中,探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能够产生美的效果,归纳出一些经验性的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整个宇宙而不是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提出了“诸天音乐”或“宇宙和谐”的概念。
毕达哥拉斯还把美是和谐的看法应用于审美欣赏的研究。
他提出“小宇宙”类似“大宇宙”的看法。
心灵既然也是一种建筑在数量关系上的和声,就不能不具备一种内在的和谐,因之当外在的和谐(大宇宙)发生震动的时候,作为内在和谐的人的心灵(小宇宙),就必然要产生共鸣。
这就是所谓“同声相应”。
总的来看,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的看法体现了古希腊的审美理想。
从数量关系去寻找美的本体,也找到了形式美的一些规律。
在西方美学史中,他的美学思想对柏拉图、普洛丁的新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苦心探索形式美奥秘的美学家,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精】古希腊的美学观解析
1、“美是什么”是一种定义;“什么是美 的”则是一种描述。
2、表面上看,描述比定义要来得容易,也 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可。
◇1)比如,“赏心悦目的东西就是美的”, “唤起了人们的感动的东西就是美的”,等 等,从经验的层面看,似乎有一定道理。
2)请比较这两个描述: 这朵玫瑰花是红的/这朵玫瑰花是美的。
3、美和恰当的关系——菲狄阿斯的雅典娜女神像没有用 而用象牙或云石是为了追求“恰当”
的。与此相对,那些美的东西(现象)就是 3、关于对美的东西的评判有时是众说纷纭的,有没有某种客观性?
2)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是对它的摹仿;
变动不居的、不真实的。——这也说明了他 可以把它概括为“美的研究”,与此相应,康德的美学可以说是“审美的研究”,黑格尔的《美学》可以说是“艺术的研究”。
2、把“什么东西是美的”争论转向“什么 是美”。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德谟克利特到苏格拉 底的小结
从美是事物的属性到美是一种关系。 1、属性则是客观的,关系则倾向于主观。 2、如果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和谐”可以说
明美在他们看来是合规律性;那么苏格拉底的“美 在适用”在他看来则是合目的性。 3、就人们的经验而言,秩序、形式更让人愉悦, 合目的也让人愉悦。 在此,请让我们记住一点——在康德看来,美的确 也是愉悦的,但应该是无利害关系的愉悦。
事实判断和情感判断的不同
1、事实判断是确凿的,是“客观”的;而情感判断则 可能是言人人殊的。
2、由于属于情感判断,“这朵玫瑰花是美的”就很难 获得普遍的认同。
3、没有普遍性关——审
美主体的问题。 2、很多人弃“什么是美的”提问不顾,转向对“美是
◇和后面将要谈到的柏拉图对比,智者学派 给“虚构”、“幻觉”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依照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摄影技巧,将人或景物等拍摄下来,再经过一般暗房工艺处理或特殊暗房技术处理,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从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一般来说,摄影艺术不可能去表现已经发生过的和尚未发生的事物,更不能去表现客观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杰出的摄影作品是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完美统一。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3、戏剧艺术: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4、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古希腊 道德 伦理 美学 知识 知识
古希腊道德伦理美学知识知识
古希腊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其道德、伦理和美学观念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道德被视为个体行为的规范,而伦理则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美学则探索了艺术和审美的本质。
这些知识领域都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深入探讨和阐发。
古希腊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体的品德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例如,柏拉图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应当以理性为基础,并将真理与善的追求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中庸之道”的观念,主张在行为中寻求平衡和适度。
这些道德观念通过教育和自律来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以实现真正的人类幸福。
伦理学在古希腊时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伦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责任。
例如,伦理学家尼各马科斯将人的幸福和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个体通过对他人的善意行为来实现真正的幸福。
而斯多葛学派强调个体的自律和意志力,认为个体通过理性的控制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对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学关注艺术作品的创造和欣赏过程。
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对真理和美的追求的产物,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则将美学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共鸣。
这些古希腊的道德、伦理和美学知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索,更是对人类生活的指导和启示。
它们教导我们如何成为道德善良的个体,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和表达人类的情感。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后世的道德、伦理和美学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的思考和行为。
论柏拉图“和谐论”美学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教育文档资料
论柏拉图“和谐论”美学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谐”是古希腊哲学美学的第一个概念,“和谐论”正是古希腊哲学美学的理论起点。
“和谐”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前347)的著作中。
他继承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平衡一静止”和谐观,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斗争一发展”和谐观,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成为西方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的“和谐”美学思想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体现。
一、柏拉图“和谐”思想的主旨所谓“和谐” (harmonia)指一个事物发展到“真”的地步,即它以某种形式确定了自身的界限、形状和尺寸等,从无限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约前580-约前500)最早提出“和谐”术语。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万物由数而派生,数统治与支配着宇宙中的一切,和谐就是数的结构,它是最重要的数的规定性,它规定事物,使事物能被认识。
和谐从“数本原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一般来说,万物的本原是一对对的对立,进而认为不同因素的统一或相反因素的协调产生和谐。
这表明他们的思想中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和谐的观点适用于存在和生活、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宇宙的一切领域。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哲学研究中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最聪明的事物是什么?――‘数':最优美的事物是什么?――‘和谐'。
”从而引申出美是和谐的观点: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观点。
他主张和谐以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对立面经过相互作用以后,达到相互融合。
和谐即是各个对立面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也可以说,和谐是一种“中”的状态,“过”和“不及”都会破坏事物的美和好。
他认为“健全的人与有缺陷的人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于‘中'或‘过'与‘不及”'。
二、柏拉图“和谐”思想在音乐认识中的体现柏拉图多次征引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乐起源与和谐说,认为和谐作为事物美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这种艺术和技艺上。
浅析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论”
浅析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论”作者:孙迪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2期摘要:和谐是中西方美学思想研究中所认为的美学的最高境界,由于人类活动,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美学中的和谐的概念是有所区别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现实实践中,和谐思想的运用也就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却自成体系的艺术形式关键词:中西方;和谐;审美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66-01一、中西方美学中对和谐的阐释和谐是对立面的统一,是形式各个元素间的各种对立部分相互协调和统一,在视觉上给人的是一种秩序感,稳定感。
从本质上来说和谐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
是什么的和谐,怎样才和谐?这就是怎样处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处理的问题。
中西方的和谐思想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哲学本原。
古代欧洲人的和谐观,主要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形式所做的客观分析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观点研究音乐,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说法,他指出美好的音乐就是不同强弱,高低,轻重的声音的和谐统一,和谐的才是美的。
他总结出美就是一种合理的、理想的数量关系,表现在事物外部就是以一种有秩序的、匀称的形式出现。
更重要的还有一种复杂事物之间的统一,对立面之间的统一。
西方人所总结的这种和谐观,既可在感观上得到验证,又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
在中国的古代审美思想中,“和”作为一种美学观念很早以前被运用在仪式中。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的观念也历经了最早的“神人以和”再到现代辩证的统一的和谐等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
“和”的思想是古典中国哲学中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的关系中总结出来的法则。
早在《尚书》中就有“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等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
《乐记》中有句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先秦时期和为美的观念,大多是从心理、生理、社会人文等方面来总结研究的。
古今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古今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一、前言美学思想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理论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文化圈在美学思想方面都有不同的贡献。
本文将分别对古代和现代的中外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美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二、古代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1.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审美”、“趣味”和“品位”为核心,注重对“工、势、形、声、色、香、味”的美的考虑。
在美学思想方面,中国古代的代表人物有庄子、墨子、荀子、王阳明等。
他们重视人的内心追求,通过人的内心感受来感知美的存在。
庄子提出了“至乐无乐”、“大知闲闲”等思想,认为美的感受是通过人的内心感受而达到的,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
墨子则提出了“以工度美”、“同类相求”等思想,认为美是通过良好的工艺品质和相似的元素之间的匹配才得以体现的。
2. 古希腊美学思想古希腊美学思想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性审美上。
他们认为,艺术是一种对整体的表达,并且将其与人的正义、道德、理性等方面相联系。
古希腊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乐谷理论”,认为人们在欣赏艺术时会对于一些美妙的和谐而感到愉悦。
苏格拉底则认为人类智慧的究极表达是通过艺术来实现的,艺术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虚无之地,让人们在思考和感受上得到一种非比寻常的满足。
三、现代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1.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
康德认为美的本质不在于艺术品本身,而是在于人们对于艺术品的感知。
海德格尔则认为艺术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可以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途径。
哈贝马斯则认为美不是单纯的审美体验,而是一种与人文和社会事实紧密相关的体验。
2. 东方现代美学思想东方现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中田重治、荒木亨等。
中田重治认为,美学是一种事实,而不是一种概念。
荒木亨则认为,美学是一种对于强迫和死亡的抵抗,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的表达。
四、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本文介绍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古希腊美学思想都是重视整体性审美的思想,而现代美学思想则更多地关注于人的内在感性认知。
古希腊思想的理性与美学
古希腊思想的理性与美学古希腊思想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轮廓。
其中,关于理性和美学的思考是其文化精华之一。
这些思想源自于古希腊的哲学、科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多种领域。
在古希腊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理性和美学贯穿其中,影响着整个文化世界。
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精髓之一。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人的思考和行动应当基于理性而非感性。
他们注重思维和论证,通过逻辑推理及科学研究等手段,推动了人类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探究。
在他们看来,理性是人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理性是“人内在的一个神圣的原则”,可以指引人类追寻美善,并进一步实现更高层次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理性是人的优势,可以让人类避免感性冲动和无谓的恐惧,从而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理性思维的应用也贯穿于古希腊文艺领域。
例如,古希腊的戏剧作品都具备理性思维的痕迹。
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是基于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分析,通过剧情和人物塑造等手段来表现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古希腊美学的发展中,理性思维更是成为核心。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家们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反映了生活和人类的精神内涵,而这一点需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他们主张审美应该带有批判性,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的精华,以达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目的。
美学是古希腊文化的另一大特色。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美学家认为,美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存在,也是人类智慧和精神内涵的体现。
他们主张审美是人的认识、感觉和体验的反映,并且美是具备普世性和客观性的。
例如,柏拉图将美学理念称为“上帝的花园”,通过对美的追求,可以使人类在生命中更好地体验、思考和创造。
美学的思考深刻影响了古希腊戏剧、雕塑、建筑、诗歌、音乐等领域的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古希腊精致的建筑风格,概念的雕塑和绘画实践,都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综合来看,古希腊文化的理性与美学思想不仅在古希腊文明中发挥了深远影响,它们的理念和价值也经过了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仍然是当今社会赖以生存的核心。
人的美属于什么美学原理
人的美属于什么美学原理
1. 人的外表美常被认为符合对称、比例、和谐的原则,这源自古希腊美学中的“金分割比例”思想。
2. 从表现主义美学看,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也是美的重要来源,外在形式美仅是一种表达。
3. 现代功能主义美学强调功能性、合目的性也是美的标准,人的行为能力也可体现一种美。
4. 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任何绝对的、固定的美标准,认为美是时代与文化的产物,意义不是固有的。
5. 东方美学中,人的美常与自然相符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或成就一种高远的精神气韵。
6. 对人的美的判断需要综合多角度审美理想,不能局限在某一美学范式。
7. 美不仅在外形,更在人的内心、品性和生活状态,需要整体审视。
希望这些初步概括对您有所帮助。
人的美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深刻话题。
苏格拉底的和谐美学思想
第21卷第6期2019年12月Vbl.21,No.6Dec.2019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苏格拉底的和谐美学思想刘大涛,罗宏梅(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遵义563006)摘要:在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在学理上有关美的言论,通常与善联系在一起,探讨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和谐社会的理念.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也不例外.对于古希腊因道德沦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弊病,苏格拉底大胆地站出来痛斥其根源所在,在遵循善的美德时从容就义.苏格拉底力图用理性和善来激发人们自身的理性能力和为善的观念,将他们塑造为伦理主体,同时,他将美与善统一起来,把对和谐美学的思考,纳入了他构建一个和谐城邦国家的理想之中.关键词:苏格拉底;善;和谐;美中图分类号:B50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19)-0060-04 On the Thought of harmonious Aesthetics by SocratesLIU Da-tao,LUO HONG-mei(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edia,Zunyi Normal Universkies,Zunyi563006,China)Abstract:Before aesthetics became an independent subject,the theoretical remarks about beauty we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goodness and it discussed the idea of how to construct a hannonious society.S ocrates'aesthetic thought is no exception.As for the many social evils brought about by the moral decay in ancient Greece,Socrates boldly stood up and denounced its root causes and died calmly while following the virtues of good.Socrates tries to stimulate people's own rational ability and the concept of doing good with reason and goodness,and mold them as ethical subjects.At the same time,he unifies beauty and goodness and thinks about harmonious aesthetics, which is involved into his ide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city-state.Key words:Socrates;goodness;harmony;beauty一、苏格拉底和谐美学思想的根源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和他的弟子柏拉图,以及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01-25作者简介:于桂梅(1977-),女,甘肃武威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和谐”最早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eans )提出的一个主要的美学范畴。
根据这一学派所谓美即比例的思想,和谐本质上就是一种特定的比例关系。
而“主观和谐”则是由人的视觉、听觉特性所决定的一种动态的比例关系。
这一原则开启了西方美学的主观主义传统,并贯穿其始终。
一、比例决定美的有限性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思想史上继米利都学派之后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哲学学派。
这个学派曾主张:“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并且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1]18-19根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数”是万物的本原,或者万物因摹仿数而存在。
万物的形态、状态、关系等因素都是由数的性质所决定的。
因此,万物的和谐就是由构成万物的数的和谐性所决定的,而数的和谐性又是由数所固有的一种比例关系所决定。
因此,事物的和谐就是由于事物在其物理属性(如大小、高低、数量、体积等)方面保持了一定的数的比例而造成的一种均衡、对称、稳定、协调、统一等形式美状态。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美学思想是希腊古典时代最主要的美学思想资源。
希腊人认为,无论是宇宙的和谐,还是人的灵魂的和谐,或者是任何一类物理对象的和谐均由构成该物体的元素间的比例或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
这种观念构成了希腊古典时代占主流地位的美学传统,塔塔科维兹(Wladyslaw Tatarkiewicz)曾将这一美学观念称为西方美学的“伟大理论”(The Great Theory)。
[2]167概括起来,这种美即比例的观念基本上有这样三层含义:其一,万物的和谐与美感均来自万物在数量关系上所保持的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二,规定任何一类事物和谐性的某种特定的比例数值是固定的。
如黄金分割律,它所体现在任何物理对象内部的数量之比永远接近于0.618:0.382;其三,和谐与美的比例具有普遍性,即规定了一类事物和谐与美的比例值可以确保任何同类事物都能体现出相同程度的和谐性与美感。
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的比例所规定的和谐性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规律性。
这种关于和谐与美的规律化的观点为古典时代的希腊艺术家、思想家所普遍接受,并且后来成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美与和谐的客观主义传统。
这一传统致力于从对象事物的客观属性中寻求美与和谐的本质,将美与和谐解释为客体的一种形式原则,如数量、比例、对称等。
塔塔科维兹指出:“在古希腊,主要的美学理论认为美由各部分间的比例构成,准确地说是由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安排构成,再准确地说是由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对等、数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
”[2]167把和谐或美解释成客体对象的一种物理特征,如对称、比例等,这种观念完全符合早期自然科学2015年3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Mar.,2015第35卷第2期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5No.2论古希腊美学中的“主观和谐”思想于桂梅(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西方美学发轫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该学派的思想,事物的美与和谐主要是由客体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所决定的。
对“比例”的不同理解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潮:一种观点认为比例就是客体对象的一种不变的规律性,因而审美就具有了认知的功能,并由此形成了西方美学的客观主义传统。
与此不同的另一种观念认为比例是可变的,而且比例的实现是依赖于人的主观的审美需求。
这种主观需求对客观属性的超越就形成了古希腊艺术哲学中的“主观和谐”精神,即由人类的视觉、听觉特性所决定的事物的非精确性的比例、对称、协调等形式美属性。
关键词:主观和谐;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比例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15)02-0104-05104在物理属性中寻找世界的统一性的特点。
但是随着此后智者学派的出现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这种观念的有限性便显得越发明显:用于解释物理对象和谐与美的比例、对称等原则很难解释人类意识层面的东西,如美德、精神、思想等。
所以当人们把哲学关注的重点从自然现象转向人类社会自身时,面对人的精神、意识、德行等对象,美即比例这一观点将必然面临不曾有过的质疑与批判。
尽管后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其和谐即比例这一观念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将比例所规定的对象由数发展成了各种对立的单元,如冷、热、干、湿等。
但是,由于比例这一原则从根本上来说只适合物理对象而不能规定人的精神层面的美与和谐现象,因此随着后来哲学认识论领域内怀疑主义与相对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开始怀疑这一观念的真理性地位,并促使人们从自身的角度来解释美与和谐问题。
二、主观主义思潮的影响自然哲学时代的思想家所关注的是游离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关于自然的绝对的本体问题,而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出现的智者与前者不同,他们所关心的是人及其社会生活。
他们从怀疑神话世界观开始,对原有的一切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及人生价值等问题提出了怀疑与批判。
他们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常规,一切判断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对他们来说,绝对的和谐与美是不存在的,如他们所声称:“如果让所有的人在一块地毯上扔下他们认为是丑的东西,并让他们取走他们认为是美的东西,我相信地毯上不会剩下任何东西,因为所有的人的看法都不相同。
”[3]140智者学派的思想是十分复杂的,但其总的思想可以用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一句话来概括:“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1]54我们暂且忽略后人对这句话中关于“人”、“万物”、“尺度”等概念的诸多争论,来看看柏拉图在其对话《泰阿泰德篇》中对这一段话所作的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他的意思岂不是在说,你我都是人,因此事物‘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一阵风吹来,我们中间的一个人感到冷,另一个人感到不冷,或者一个人感到有点冷,而另一个感到非常冷。
”而“‘对他呈现’的意思就是他‘感觉到’它是这个样子的”。
[4]664-665正如柏拉图在此所批驳的那样,在智者们看来,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不变的认知判断,任何判断的结果都是个体依据自身的经验所作出的。
因此,绝对的尺度是不存在的。
好与坏、美与丑都是相对的、主观的。
此外,另一位智者高尔吉亚(Gorgias)在其题为《论非存在或论自然》的著作中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中的相对主义、主观主义思想发展为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1]56关于这三个命题中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历来争议颇多。
实际上,高尔吉亚此命题的目的在于确立人类认知行为的相对性、有限性。
在他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人的某种相对的感知能力与认知器官的存在而存在的,离开了特定的认知器官,万物将不存在。
例如对于盲人来说,色彩与形状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同样,对于聋子来说,声音的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高尔吉亚由此否认有任何客观的、不变的客体作为人类的认知对象。
高尔吉亚不仅否定人类的认知行为有一个客观的对象,而且认为人类特定的认知器官只能接受同质的认知结果,异质的认知器官之间则无法进行认知结果的相互交流,即眼睛只能看见色彩与形状而看不见声音,听觉只能接受声音而不能接受色彩,听觉与视觉之间也无法进行认知结果的交流。
因此,如果你把用眼看到的东西用语言向我描述,那么我的听觉是不能认识这种只能以眼睛作出的判断的,因此,他才说:“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的这一观点标志着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深刻的变化,对当时的艺术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其修辞范文《海伦颂》中看到这种艺术观念的深刻变化。
海伦是古希腊神话中有名的美女,由于她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由此引发了持续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由于此种原因,海伦的行为经常受到希腊人的指责。
高尔吉亚反对这种传统的观点,写了这篇修辞文章来为她翻案辩护。
其中,他认为如果海伦是由于被帕里斯的语言所惑而跟他出走,那也不能说海伦错了。
因为他认为海伦的行为是由帕里斯的语言所控制的而不是受她自身的意志所决定的。
在这篇著名的翻案文章中,高尔吉亚认为语言有这样几种作用:其一,移情作用。
“语言能感动灵魂使它将别人生活中遭到的幸运和不幸在自己身105上产生同样的感情。
”其二,控制作用。
“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以微小到不可见的方式达到最神奇的效果。
它能驱散恐惧,消除悲伤,创造快乐,增进怜悯。
……因此受语言的诱惑犹如受暴力的劫持,……”其三,致幻作用。
“他们用虚构进行说服的实例是数不清的;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记住过去、知道现在、预见将来,那么语言的力量就不会那么大了;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能记住过去、知道现在、预见将来,所以欺骗就容易了。
”[5]125尽管高尔吉亚关于语言的上述观点和他的前面三个哲学命题明显相悖,但从以上他的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高尔吉亚的主要观点是:语言传递给人的并不都是事实真相。
因为语言的功能是相对的,而事实可能是多种原因的。
一方面,语言不能把人听到的和看到的真实地还原出来;另一方面听者也无法将说者所说的内容完整地复原出来(因为如果说者所说的是颜色,那么听者是听不到颜色的,况且说者也无法用语言“说出”颜色来。
)因此,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就是:语言在听众心里引起的反应就只能是听众自己的一种主观的幻觉而已。
当然诗歌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感觉就是一种主观的幻觉,是不真实的。
因此,诗歌的审美效果就不是诗歌的语言因素本身所具有的,人们通过欣赏诗歌而获得的那种美感体验同样就是一种主观的幻觉,是欣赏者自己的主观感受与想象的结果。
可以说,“(智者学派)美学理论的主观主义思想是其哲学主观主义的延伸:既然人是真与善的尺度,他也就是美的尺度。
”[6]158这样,前五世纪由智者学派所提出的相对主义思潮就为美与和谐的解释开启了古典时代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客观主义不同的主观主义的解释理路。
三、美的“合适性”(appropriate to a purpose)可以说,西方美学发轫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这个学派的观点,事物的美的属性是由事物本身固有的比例所决定的。
希腊人在继承这种为他们所珍爱的理论的过程中将其导向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美学理论。
其中,一些人将这种数的比例看成是一种客体固有的绝对不变的规律。
因此,他们认为审美就具有认知的性质,或者说认知可以产生美感。
如亚里士多德就说:“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其原因也是由于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亦然,……)”;[7]11而另外一些人将数的比例看成是可变的,这种观念认为美产生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过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