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 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 染。
特点——不易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 无明显界限。
整理ppt
52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 好发部位:疏松结缔组织丰富-肛周
整理ppt
53
病因与病理
致病菌
毒素
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
溶血素 透明质酸 链激酶
疏松结缔组织
77
分类
甲沟炎 脓性指头炎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滑囊炎 掌深间隙感染
整理ppt
78
特点
表皮厚
不易自行破溃
深筋膜与前臂沟通
向心扩散
蔓延成哑铃状脓肿
真皮层分隔多
深部扩散
感觉末梢丰富
疼痛敏感、剧烈
淋巴管由掌面向手背回流
掌面感染表现为手背红肿
整理ppt
79
甲沟炎
整理ppt
80
甲沟炎
甲沟: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
重者:发热、心跳↑、呼吸↑ 、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 严重者: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
整理ppt
22
临床表现
3、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
4、特异性表现
特异性感染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
整理ppt
23
白细胞检查:计数↑,免 疫功能低 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辅助检查: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
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
生素,明确诊断。
整理ppt
24
处理原则
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 和毒性物质,积极控制感染,促进和提高 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
局部处理:
第七章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教案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浅表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热、痛及波动感,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压之疼痛剧烈。位置较深的脓肿,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但病变区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且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结核性脓肿发展慢、病程长,表面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故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1)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对症护理
3.用药护理
4.病情观察
5.健康教育
六、脓肿病人的护理
【概述】
脓肿(abscess)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包裹。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
5.治疗要点
轻度感染可采用外敷药物,物理疗法等措施,必要时应使用有效抗生素。若局部化脓或脓肿形成,则应手术切开引流。
严重感染或发生全身化脓性感染时,应积极处理感染病灶,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护理诊断】
1.焦虑与感染后的痛苦及对预后的担忧有关。
3.请给小王做好病情监测。
第一节外科感染概述
【外科感染的分类】
1.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和病变性质分: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
2.根据病程长短和发病急缓程度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3.根据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
【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表8-1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及临床特点
二、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多邦;脓栓出现,拔除或切开引流。
.
34
疖(火疖子)的实例
.
35
如果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细菌容易 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状静脉窦炎,死亡率高。
.
36
多个疖反复或同时出现,多有糖尿 病或营养不良。
.
37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二)痈: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 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 感染。
.
19
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B淋巴细胞)
.
单核-巨噬细胞 20
知识链接——革兰氏染色
.
21
革兰氏染色(光镜下)
葡萄球菌(G+)
大肠杆菌(G-)
.
22
知识链接——细菌培养
.
23
知识链接——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
常继发于:
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不适当地应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等
常见致病菌:
G+球菌;G-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等。
.
56
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 2、寒战、高热, T>40~41℃ 或体温不升。 3、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 4、烦躁、神志淡漠、谵妄或昏迷 5、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 6、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
31
常用外用药膏
.
32
第二节 常见化脓性感染的特点
一、局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疖、痈
➢蜂窝织炎、丹毒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外科切口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外科切口感染病人护理常规1.切口评估:对患者的切口进行评估,如切口的颜色、肿胀、渗液等情况。
及时发现切口感染的早期表现,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严格洗手消毒:所有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前都要进行手部洗手消毒,以杀灭细菌,防止交叉感染。
3.采用无菌操作:对于需要进行切口护理的医护人员,必须采用无菌操作,穿上无菌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具,避免细菌污染切口。
4.切口伤口处理:对于切口感染的患者,及时处理切口伤口,如清洗切口、更换敷料等。
切口周围注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扩散。
5.使用抗生素: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和药敏结果进行选择。
同时,护理人员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给予过长或过短的抗生素治疗。
6.保持营养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营养宣教,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加身体的抵抗能力。
7.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嘱,定期对患者的切口敷料进行更换。
敷料的更换要做到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切口。
8.定期复查:对于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查看切口的愈合情况和感染的程度。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9.教育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指导,告知他们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如手部卫生、饮食调节等。
同时,要注意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总之,外科切口感染病人护理的常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每一个细节上都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保证患者的切口不再感染,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感染的传播。
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护理技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的护理服务。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培养,提高护理质量,为外科切口感染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ppt课件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
(四)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是 致病菌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灶(如 疖、痈、足癣等)侵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 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
【病因】主要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可能来源于口咽部炎症、足癣 、皮肤损伤以及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
【病因】 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起,也可由局
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结、血液传 播而发生。
【临床表现】
浅表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明显红肿、剧 痛,并向四周迅速扩散,不易局限,病变区与 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病变中央常因缺血而发 生坏死。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 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水肿或深部压痛。患者 多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 1.识记感染的病因、分类。 • 2.领会感染的概念;外科感染的特点;分
类。 • 3.领会常见局部及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 4.应用护理程序对常见局部及全身感染的
病人实施全面护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科感染的特点
1.多属几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少数在感染早 期为单一细菌所致,以后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 合感染。
(一)疖
疖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 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至皮下组织,不同 部位同时发生多个疖,或同一时间内反复发生 疖,称疖病。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皮 肤不清洁或经常摩擦、刺激,环境温度较高或 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时易发生感染。
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外科感染病人护理外科感染病人护理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护理之一,因为外科手术患者有很大的感染风险。
外科感染是指手术后术部局部或全身器官出现感染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外科感染,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首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是手术部位的皮肤,以确保没有皮肤破损或感染。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向医生报告。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以避免术中使用不宜的药物。
在手术前,还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洗手,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其次,术中的感染预防非常重要。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手套、衣物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在手术过程中,要及时清洁手术刀、手术钳等器械,确保手术区域干净。
如果发现手术器械污染或有破裂,需要立即更换。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保持手术区域的湿润,避免组织干燥,以防止细菌滋生。
术中也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位调整,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防止感染发生。
第三,在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维护伤口清洁和干燥。
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消毒手部,保护自己和患者。
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口的颜色、渗出物、红肿、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人员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营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在床上病人的翻身和卧位改变时要注意协助患者,避免对伤口的摩擦和压力。
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宣教,教育患者和家属掌握感染预防知识和技巧,如正确洗手、封闭伤口等。
患者和家属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头宣教、宣传材料、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增强患者和家属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总之,外科感染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需要从手术前到手术后,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保护患者免受感染的危害。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宣教,可以减少外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外科护理学》课件教案10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皮肤和黏膜
观察皮肤和黏膜的颜色、温度和完整性,以 评估感染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以了解感 染对机体的影响。
心理状况评估
01
02
03
焦虑和恐惧
感染常常会引起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需要关注患者 的情绪状态。
疼痛感受
疼痛是感染常见的症状之 一,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 程度和频率。
05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术前准备
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患者手术注 意事项,进行胃肠道准备。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预防感染。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 胃肠功能恢复,预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注意肝区疼痛情况。
关心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THANK YOU
睡眠质量
感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 眠质量,需要关注患者的 睡眠状况。
社会文化背景评估
家庭支持系统
了解患者的家庭成员和亲 友对患者的支持和照顾情 况。
文化背景
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信 仰,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
经济状况
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和医 疗保障情况,以制定合理 的治疗方案。
03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
感染通常以发热、疼痛、局部红肿、功能障碍及新的组织损 伤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分类
根据病原体来源和传播途径不同 ,感染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
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 体外,如患者被他人或病原体携
带者所感染。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 体内,如患者正常菌群失调或寄 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改变所致的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
二、气性坏疽
(一)定义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肌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 染。 (二)病因 1.开放性损伤、伤口缺氧环境。 2.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3.机体的免疫力低下。
(三)病理生理
梭状芽孢杆菌
缺氧环境 的伤口
生长 繁殖
外毒素和酶
一系列临床 症状和体征
二、气性坏疽
导入案例
马先生,42岁,因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伴头痛、头晕1d入院,经检查诊断为 破伤风。病人1周前在田间劳作时左脚被铁钉刺伤,在当地卫生院给予简单清创处 理。现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背部、胸部肌肉较僵硬,全身肌肉 强直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物多。体格检查:T 38.6℃,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4/80mmHg。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腹肌紧张,全腹 无压痛和反跳痛。
二、病因
1.感染的来源 常继发于严重创伤。 2.机体抵抗力低下 3.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
三、临床表现
体征
并发症
体温或高或低;面色 感染性休克、多
症状
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器官功能障碍等
寒战、高热,伴有头 神志淡漠或烦躁、谵
痛、头晕、关节酸痛、 妄或昏迷等
大量出汗等中毒症状
四、处理原则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重点是处理原发感染灶。 1.处理原发感染灶 2.应用抗生素 3.支持疗法
外科护理学(第7版)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作者:李树雯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外科感染、破伤风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3.了解外科感染的类型、全身性感染的概念。 能力目标: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感染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素质目标:具有协作护理全身性感染病人、破伤风病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 速去医院治疗。
护理
• 做好接触隔离工作 • 安慰病人,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避免任何声、光、震动刺激,以尽量保持其睡
眠状态 •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 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饮食
气性坏疽
gas gangrene
• 梭状芽孢杆菌(厌氧菌) • 肌组织坏死或肌炎 • 致病机理:外毒素、酶---大量不溶性气体积聚、
破伤风
• 定义----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 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 性改变
• 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在低氧条件下(破伤 风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就能在局部迅速繁殖而 产生毒素。
•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 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 的细菌。
急性淋巴管炎
•
网状淋巴管炎
管状淋巴管炎
(丹毒)
部位:下肢、面部
下肢(足癣)
表现:红疹(中央、边缘) 浅:红线(红丝疔)
全身脓毒症
深:肿胀、压痛
象皮肿
致病菌 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复发
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
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全身皮下组织
面部、小腿皮肤 (足癣破口)
红: 暗红、中央深 鲜红、中央淡、
界不请
• 真菌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曲菌与毛霉菌。
病理生理
细菌毒素播散至全身,可引起各组织及脏器中 毒性改变,细胞浊肿、灶性坏死、脂肪变性及 炎性细胞浸润。皮肤、粘膜、胸膜及心包等处 可有出血点,亦可出现皮疹。
临床表现
• 毒血症症状 起病多急骤。常有寒战、高热、发热多为 弛张热及或间歇热,亦可呈稽留热、不规则热及双峰 热。 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如头痛、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疼 痛等。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surgical infection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 了解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解剖特点 • 了解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 • 了解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 熟悉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 熟悉各类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
护理评估及护理问题 • 熟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处理原则、临床表现及护理 • 熟悉败血症和脓血症的诊断要点
边缘清楚
肿: 重中央明显
轻边缘隆起
痛: 持续性胀痛
烧灼样热痒
脓肿: 有
无
无
常有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 甲沟炎 • 脓性指头炎 •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 • 手掌深部间隙化脓化脓性感染
甲沟炎
•
• 皮肤—掌腱膜-腱鞘、肌 腱、滑液囊
• 腱鞘包饶5条同名屈指肌 腱
• 桡侧滑液囊—拇指 • 尺侧滑液囊—小指 • 鱼际间隙—食指 • 掌中间隙—中指、无名
• 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 立即积极治疗,严格隔离,加强护理,严防交 叉感染
• 清创引流,伤口彻底开放 • 肢体广泛坏死者应行截肢术,以挽救生命 • 大量应用抗生素 • 高压氧治疗 • 全身支持治疗
护理
• 严格消毒隔离 • 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 监测病情变化(重症监护) • 疼痛护理 • 截肢患者的护理
疖、痈
感染范围 临床表现
护理要点
疖 单个毛囊 单个脓肿 全身症状轻 危险三角区
痈
多个相临融合
多个脓头、火山 口状 全身症状重
危险三角区、颈 项部
急性蜂窝织炎
•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临床表现:红肿、剧痛、边界不清、全身症状
明显(注意特殊部位) • 处理:制动、理疗、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
b) 溶血毒素---组织坏死、损坏
临床表现
• 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 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
• 症状发作期会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 反张,并随各种刺激而阵发性发作
• 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正确处理伤口
1) 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 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 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 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 熟悉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 掌握外科感染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及护理 • 掌握各类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定义、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 掌握败血症和脓血症的临床表现 • 掌握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护理
概述
• 外科感染----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于创伤或 手术后的感染
• 感染性休克 约见于1/5~1/3败血症患者,表现为烦燥 不安,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及 血压下降等,且可发生DIC,系严重毒血症所致。
处理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和方法 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早
期、足量并以杀菌剂为主;一般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 用,多自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宜偏大,注意药物的半 衰期,分次给药;疗程不宜过短,一般三周以上,或 热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有迁徙病灶时,疗程应 延长
指、小指
手掌的腱鞘
急性化脓性滑囊炎
1) 引流的切口可直接作在大 鱼际最肿胀和波动最明显处 2) 亦可拇指、示指间指蹼 (“虎口”)处作切口 3) 或在第二掌骨桡侧作纵 切口
全身化脓性感染
• 定义:经人体血液循环至全身
败血症 septicemia---致病侵入血循环并在其内 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的全身反应
• 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 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
致病机理
外毒素
a) 痉挛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
肌紧张、痉挛,交感神经 兴奋
引起强直症状的决定性因
以9-11~10-11g剂量即能致死一只豚鼠。它是一种蛋白质,对热较敏 感,65-68℃经5min即可灭能,通过0.4%甲醛杀菌脱毒21~31d, 可将它变成类毒素
脓血症 pyohemia---局部化脓性病灶的菌栓或脱落 的带菌血栓,间歇地进入血循环并在全身各处 组织或器官内形成转移多发性脓肿
常见致病菌
• 革兰阴性杆菌 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炎杆 菌、肠杆菌(产气杆菌、凝团杆菌等)、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沙雷菌等
• 革兰阳性球菌 以金葡萄最为常见,在医院内感染者 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也不少见,其他还有肺炎球 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后者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 分类 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 按病变进程
• 特点: 1、混合感染、病原菌与疾病无特异性 2、局部症状、体征显著 3、集中于局部---功能障碍
• 病因:病菌的致病因素、机体的易感性 • 病理生理:炎症反应(局部、全身) • 转归 • 临床表现: a )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
b) 全身症状 c ) 特异性表现 d ) 器官功能障碍 • 辅助检查 • 诊断要点 • 处理原则:局部处理、全身治疗
溶解组织蛋白、坏死、 水肿
临床表现
• 伤部“胀裂样”剧痛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伤口周围红肿,皮肤苍白、紧张、发亮随后转
紫色,最后变黑色,并出现有暗红色液体的大 小水泡。伤口可流出带有恶臭的浆液或血性液 体
• 轻压伤口周围可听到捻发音,并有气泡和血性 液体溢出
• 伤口内肌肉暗红肿胀,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 缩,亦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