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40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具14~16碳内酯环共同结构。
14元环,红霉素、竹桃霉素、克拉霉素、罗红 霉素、地红霉素、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等。 15元环,阿奇霉素。 16元环,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吉他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 旋霉素、罗他霉素等。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体内过程:骨组织及其它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 高,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似,作用于核蛋白体50S亚基,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与红霉素竞争结合部位。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抗菌谱:对G+菌(包括耐青霉素金 葡菌),多 数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大(耳、肾、红人综合征)。
第三节
多肽素类抗生素
替考拉宁(壁霉素)
分子结构,抗菌谱,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与万古 霉素似。 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万古霉素。
第三节
多肽素类抗生素
多粘菌素
抗菌机制:窄谱慢效杀菌药,使细菌细胞内重 要物质外漏而造成细菌死亡。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分布穿透力差。体内 代谢较慢,主要经肾脏排泄。不易耐药。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吸收,不耐酸,一般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物。 分布,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 织。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并能通过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相互反应而抑制许多药物的氧化。 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积和 分泌在胆汁中,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 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14元大环内酯类阻
药学专业《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洁霉素〕具有相同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但后者的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响少,临床较为常用。
【体内过程】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约为90%,而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仅为2021~ 35% ,且受食物影响明显。
两药分布广泛,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尤其高。
在肝脏经氧化代谢成无活性的产物或经胆汁排入肠道或经肾小球滤过。
仅有10%原形排入尿中,难以到达有效治疗浓度。
【抗菌作用】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需氧G菌有显著活性,对局部需氧G-球菌、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但肠球菌、G-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对本类药物不敏感。
抗菌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因两者结合位点接近,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
大多数细菌对此类药物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也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性。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也用于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胆道感染及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药。
【不良反响】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响,口服给药多见。
严重者可引起假膜性肠炎,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可防治。
也可引起过敏反响、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常用制剂和用法】林可霉素片剂:、0 5g。
一次0 25 ~,饭后服,一日3 ~4次。
注射剂:1ml、0 6g/2ml。
一次0 6g,一日2 ~3次,肌内注射;一次0 6g,每8 ~12小时1次,静脉滴注。
克林霉素胶囊剂:75mg、150mg。
一次150~300mg,一日3 ~4次。
注射剂:2ml、0 6g/4ml。
一日600~12021g,分2 ~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阙新桥 2011-12-18
L/O/G/O
目录
1 概述 2 菌种选育 3 发酵条件优化 4 林可霉素的提取
37.1 概述
林可霉素是美国普强公司研究所在1962年从美 国尼布拉斯州林肯市附近土壤中分离到的一种链霉 菌──林可链霉菌林可变种所产生的抗生素。因为 林可霉素与已知的抗生素类药物不会表现出交叉耐 药性,及毒副作用较低,很快发展成为临床应用上 的主要抗生素。
化学结构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半乳糖辛吡喃苷和丙基脯氨酸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制:
不可逆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断转肽作 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有研究表明, 因为林可酰胺与L-Pro-Met-tRNA和脱乙酰tRNA的3’ 端相似,阻碍了蛋白质合成的延伸。
抗菌活性:
林可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特别是金葡菌、 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良好抑菌作用。主要应用于呼 吸道感染、慢性骨髓炎、脑膜炎等病原菌感染疾病。
3.离子交换法 林可霉素是碱性化合物,当pH<pKa时能解离成正离
子,故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提取。
Thank You!
L/O/G/O
①可降低高磷培养基中的溶磷值,使菌体生长趋于缓慢,且 可抵消高磷对林可霉素生物合成酶的阻遏作用;
②由于营养源(如氨氮)的制约,控制一定氮的极限值,能 提高其比生产率。
37.4 林可霉素的提取
1.溶剂萃取
林可霉素盐酸Leabharlann 在室温下易溶于水,而游离碱在许 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可成功的采用溶剂萃取 法进行提取,将林可霉素在碱性条件下转入有机溶 剂中,然后再反萃取到酸性水相。
选择适宜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互溶度小,对林可霉 素的溶解度大,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如丁醇、二 氯乙烷、氯仿等。同时应注意pH的调节,如丁醇萃 取,在pH为10左右,林可霉素在丁醇与水之间分配 系数达到最大值。
林可霉素的作用与功效
林可霉素的作用与功效
林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作用和功效如下:
1. 治疗感染: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它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2. 预防术后感染:林可霉素常被用于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细菌感染,特别是在消化道、泌尿道和皮肤等易感染部位的手术后。
3. 治疗性切口感染:林可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4.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林可霉素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
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林可霉素虽然是一种强效抗生素,但并不是对所有细菌都有效,因此在使用前应该经过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指导。
同时,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抗菌机理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中的D-丙氨酸-D-丙氨酸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 胀、变形死亡。
干扰细菌细胞膜功能
万古霉素还能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严重感染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甲氧西 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等。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新药研发方向
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研发
随着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针对这类细菌的新药研发 成为迫切需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 生素在新药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新型给药方式和制剂的研究
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用药体验,新型给药方式和 制剂的研究也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03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种类和特性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是最早发现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抗菌谱较窄,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氯洁霉素(Chloromycetin)
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但副作用较大。
氯林可霉素(Cleocin)
是林可霉素的另一种衍生物,抗菌谱较广,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 素类
目 录
• 引言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三类抗生素的比较和分析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等特点。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 现和传播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 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林可霉素的作用
林可霉素的作用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霉素类抗生素。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林可霉素可以抵抗许多细菌感染,特别是那些对其他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下面将详细介绍林可霉素的作用。
首先,林可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有效治疗如肺炎、尿路感染、骨与关节感染、中耳炎等一系列细菌引起的感染。
对于一些病例而言,这些感染可能具有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加重或者扩散。
林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能够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扩散,缓解感染症状。
其次,林可霉素还可以治疗一些特殊感染,如阴道炎、性病等。
这些感染一般由细菌引起,且对传统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
然而,林可霉素可以有效对抗这些耐药性细菌,因为它是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消灭细菌,而不是直接破坏细菌细胞壁。
因此,林可霉素对治疗这些特殊感染非常有效。
此外,林可霉素还可以用于手术前后的预防性治疗。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特别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细菌感染的风险。
林可霉素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预防性治疗,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
这一应用领域是林可霉素的特殊之处,它在心脏手术等高风险手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林可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对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它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林可霉素广泛用于严重感染的治疗,特别临床治疗的感染病例,以及一些特殊感染的治疗。
此外,它还可以用作手术前后的预防性治疗。
然而,林可霉素作为一种处方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抗菌药临床定位:林可霉素类
抗菌药临床定位:林可霉素类
本类药物化学结构与大环内酯类不同,但抗菌谱相似。
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药理特点为:①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作用强,革兰阴性杆菌都耐药。
②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的抗菌谱相同,但前者抗菌作用强于后者4~8倍,临床疗效优于林可霉素。
③两者完全交叉耐药。
④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受进食影响大,而克林霉素口服吸收率约为林可霉素的2倍,且不易受食物影响,故口服效果较克林霉素好。
⑤药物能分布到各组织与体液中,尤其在骨、骨髓中的浓度为高,其中以克林霉素的浓度更高,但难以透入脑脊液。
药物以经胆汁排泄为主,在胆汁中的浓度高。
⑥可引起艰难梭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
林可霉素致腹泻与伪膜性肠炎发生率均较克林霉素为高。
由于本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抗菌作用强,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或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或混合感染,如吸入性肺炎、盆腔、腹腔感染、褥疮所致败血症、牙周炎等,可作为对B—内酰胺类过敏者革兰阳性菌感染时的替代药。
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时,可联合氨基糖昔类抗生素治疗。
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口服尤其多见,但较轻微。
少数腹泻为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应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嗖治疗。
本组药物肝病患者慎用,孕妇、新生儿不宜选用。
林可霉素大剂量快速静脉给药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电图改变,甚至偶可因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而发生呼吸、心跳停止,临产产妇避免选用。
2g药物至少以25OmI液体稀释,在2h内缓慢滴完。
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林可霉素注射液?林可霉素注射液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属于苯胺类抑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林可霉素注射液通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2. 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功能主治林可霉素注射液主要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疗:2.1 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脓肿•中耳炎2.2 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结核病2.3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腹泻•肠炎•肠道感染引起的伤寒2.4 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尿道感染引起的肾盂肾炎2.5 皮肤感染•蜂窝织炎•疖•痈•脓皮症•粉刺2.6 其他感染•血道感染•骨髓感染•关节感染•全身感染引起的败血症3. 如何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请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
一般情况下,林可霉素注射液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以下是林可霉素注射液的常见用法和用量:3.1 成人用量•静脉注射:每次0.5g,每日2-4次•肌肉注射:每次0.5g,每日2-3次3.2 儿童用量•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剂量,通常为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每日3-4次。
请注意,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时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避免过量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并按时完成疗程。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慎用,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之前,务必告知医生以下情况:•是否对林可霉素或其他药物过敏。
•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补充剂和草药制剂。
•是否有其他病史、慢性病或过敏史。
使用林可霉素注射液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不适症状,请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之,林可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多种疾病。
在使用之前,应接受医生的建议,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林可霉素
大剂量本品快速静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有潮红及发热感,偶也可致心跳呼吸停止。1例用 200mg发生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及心电图改变约20分钟。因此较大剂量静脉给药时宜稀释后静滴,每 2g量至少以250ml液体稀释,每小时输液速度不宜超过100mL。静脉用药时可引致血栓性静脉炎。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腹或胃绞痛、疼痛、严重气胀;2、严重腹泻(水样或血样);3、发热;4、恶心、 呕吐;5、异常口渴;6、异常疲乏或软弱;7、显著体重减轻(伪膜性肠炎)。
大剂量林可霉素静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偶可引起心跳、呼吸停止。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 静脉炎。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可引起二重感染,伪膜性结肠炎及光敏反应。 可致皮疹,哮喘,耳鸣,眩晕,过敏性休克。亦有血象改变的报道。偶尔出现手脚麻木。
化合物简介
1
基本信息
2
物化性质
3
安全信息
4
生产方法
5
用途
基本信息
化学名称:6,8-二脱氧-6-(1-甲基-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 化学式:C18H34N2O6S 分子量:406.54 CAS号:154-21-2 EINECS号:205-824-6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日1.5~2g(按林可霉素计,以下同),分3~4次服;小儿每日 按体重30~60mg/kg,分3~4次服;婴儿小于4周者不宜服用。 2、肌内注射成人一般为每8-12小时0.6g;小儿每日按体重15-30mg/kg,分次注射。 3、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6g,溶于100~200ml输液内,滴注1~2小时,每8~12小时一次。小儿每日按体重 10~20mg/kg,分2~3次给药。 4、其他: (1)为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用本类药物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的疗程,至少为10日。 (2)处理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所致的伪膜性肠炎,轻症单独停药可望有效,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 解质和蛋白质。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给万古霉素口服,每6小时125~500mg,疗程5~10日。复发时可给第二 疗程万古霉素。甲硝唑口服或杆菌肽口服也有效;甲硝唑250~500mg,一日3次,杆菌肽2.5万单位,一日4次。 (3)不同菌株对林可霉素的敏感性可有相当差异,故药敏试验有重要意义。
林可霉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林可霉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作用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青霉素类药物。
它具有以下主要作用:•抑菌作用:林可霉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
•杀菌作用:除了抑制细菌的生长,林可霉素在高浓度下也具有杀菌作用,能直接杀灭革兰阳性细菌。
•抗生素耐药性:林可霉素对某些产β-内酰胺酶酶的细菌产生了抗生素耐药性。
2. 功能主治林可霉素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呼吸系统感染: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多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对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如蜂窝织炎、脓肿、痈等。
•骨和关节感染:林可霉素适用于治疗骨和关节的感染,如骨髓炎、关节炎等。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可用于治疗尿道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腹腔感染: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腹腔的多种感染,如盆腔炎、胃肠道感染等。
•产科感染:适用于治疗产科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林可霉素对革兰阴性细菌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在选择使用林可霉素时应根据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其对该细菌的敏感性。
3. 用法用量林可霉素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等方式给药。
具体用法和用量如下:•口服:一般成人口服剂量为每次0.5克,每日3次,儿童根据体重和病情决定剂量。
•静脉注射:一般成人每次静脉注射0.6-1.2克,每日2-3次;儿童根据体重和病情决定剂量。
•肌肉注射:一般成人每次肌肉注射0.6-1.2克,每日2-3次;儿童根据体重和病情决定剂量。
在使用林可霉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菌的敏感性进行剂量的调整。
4. 不良反应使用林可霉素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方面: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肝功能方面:肝酶升高、黄疸等。
•过敏反应方面: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其他方面:头晕、乏力、发热等。
林可霉素类与糖肽类抗生素描述
林可霉素类
主要品种: • 林可霉素:链霉菌产生的林可胺类抗生素。 •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林可霉素的半合 成抗生素,比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好,毒性 小,抗菌作用强,取代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类
• 抗菌机制: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能不可逆性 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属速效抑菌剂。 易与革兰阳性菌的核糖体形成复合物,而 难与革兰阴性菌的核糖体结合,故对革兰 阴性菌几乎无作用。
林可霉素类
• 合理应用
1.禁用于对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过敏的患者。 2.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注意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 应及时停药。 3.本类药物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应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 阻滞剂合用。 4.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患者使用剂量较大时,偶可出 现尿潴留。 5.本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6.妊娠期患者确有指征时方可慎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 应暂停哺乳 。 7.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确有应用指征时宜减量应用。 8.静脉制剂应缓慢滴注,不可静脉推注。
代谢
主要在肝脏经氧化代谢成无活性的产物或经胆汁排入肠道或经肾小 球滤过。 仅有10%原形药物排入尿中,难达有效治疗浓度。 停药后,克林霉素在肠道中的抑菌作用一般可持续5天,对敏感菌 可持续2周。
林可霉素类
•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产 气荚膜梭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口腔、腹腔 和妇科感染。 2、治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呼吸道、 骨及软组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 等。 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 药。
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
• 从多粘杆菌属不同的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组抗生素 ,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粘菌素A、B 、 C、D、E、K、M和P8种,其中仅多粘菌素B和多 粘菌素 E两种毒性较低,用于临床,其余数种均 因毒性过大而不能在临床应用。多粘菌素B及多 粘菌素E在1960年代曾被用于治疗重症铜绿假单 胞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由于新的、低毒 、效好的抗生素陆续开发,此两药已被其代替, 不过当上述细菌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对此两药敏 感时,仍可作为次选的药物。
兽用林可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兽用林可霉素的功效与作用林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林可霉素A。
林可霉素广泛应用于动物医学领域,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它具有很高的药效、低的毒性,并且对很多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兽用林可霉素的功效与作用。
1. 抗菌功能林可霉素作为一种强效的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具有广谱抑制活性。
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林可霉素与细菌的核糖体相互作用,阻断了细菌蛋白质合成中的转移-核糖体二聚体的形成,从而阻止了肽链的延伸。
这使得细菌失去了继续生长和繁殖的能力,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2. 高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林可霉素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一线抗生素。
呼吸系统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林可霉素通过抑制这些致病菌的蛋白质合成,阻断了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并帮助患者克服感染。
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其优势在于快速通过血气屏障,迅速达到感染灶,发挥抗菌作用。
此外,林可霉素还能提高肺组织内液体的排出,减少黏液的积聚,有助于改善肺部病变。
3. 治疗消化系统感染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感染,主要包括胃肠道感染和纤毛虫病。
对于细菌性胃肠道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林可霉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病程。
此外,林可霉素也可以用于纤毛虫病的治疗。
纤毛虫病是由一种叫做福氏纤毛虫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它主要感染了猪、羊等家畜,严重时可以导致脱水、消瘦和死亡。
林可霉素可以有效杀灭福氏纤毛虫,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林可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这些致病菌可以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严重时还可发展为肾盂肾炎和脓肿。
林可霉素可以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尿路的感染,从而缓解炎症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抑制细胞壁合成
多肽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 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 变形死亡。
破坏细胞膜功能
多肽类抗生素能够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的完 整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泄,最终使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耐药性
由于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独特,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因此对 于一些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02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对厌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且
对某些对林可霉素耐药的菌株也有效。
夫西地酸(Fucidin)
03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尤
其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 始阶段,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建立监测系统,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监测,及时 发现并应对耐药性问题。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
宣传教育
媒体报道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抗生素知识,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
媒体应积极报道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问 题,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抗生素的使用。
提供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 的认识和意识。
抗生素的监管政策
限制抗生素的销售
通过药品监管部门对抗生素的销售进行严格监管, 限制非处方抗生素的销售。
定期评估和更新抗菌药物目录
由专业机构定期评估和更新抗菌药物目录,以指 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兽用林可霉素的功能主治
兽用林可霉素的功能主治一、简介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用于动物的治疗。
它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以下是兽用林可霉素的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二、功能主治兽用林可霉素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1.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肺炎:兽用林可霉素可以有效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肺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乳腺炎:兽用林可霉素对乳腺炎引起的乳房肿胀、红热、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皮肤软组织感染:该药物可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如蜂窝织炎、脓疱疮等。
2. 链球菌感染•乳房炎:兽用林可霉素对由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有一定疗效,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乳房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3. 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兽用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由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猪、牛等动物的支气管炎,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炎症,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林可霉素可以用于治疗PRRS引起的猪呼吸道感染,有助于控制症状并提高病情恢复率。
4. 耳部感染•中耳炎:林可霉素可以用于治疗猫、狗等动物的中耳炎,具有镇痛和抗菌作用,有助于缓解耳部炎症和疼痛,并控制感染的扩散。
5. 肠道感染•横结肠炎:兽用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动物的横结肠炎,如狗、猫的大肠杆菌感染,有助于减轻肠道炎症和腹泻等症状。
6. 其他感染•泌尿道感染:林可霉素对猫、狗等动物的泌尿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骨髓炎:兽用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猫、狗等动物的骨髓炎,有助于抑制感染扩散和缓解炎症反应。
三、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用量:根据动物体重和具体感染情况,经兽医师诊断后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
•给药途径:林可霉素通常以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兽医师的建议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加用药剂量。
–使用期间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兽医师。
林可霉素大观霉素的兽医临床使用技术及配伍
林可霉素大观霉素的兽医临床使用技术及配伍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是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兽医临床使用技术及配伍。
1.林可霉素林可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静脉、肌肉以及皮下给药。
它对多种细菌有抗菌活性,并且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的效果较好。
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呼吸道感染:如鸡、鸭的鸡冠炎、鸭传染性流行性感冒等。
(2)泌尿生殖道感染:如犬的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等。
(3)消化道感染:如猪的口蹄疫、猫的猫杆菌感染等。
在使用林可霉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剂量:不同动物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一般为每千克体重2-10毫克。
(2)用药时间:一般治疗期为3-7天。
(3)给药途径:可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给药。
(4)有毒作用:林可霉素有一定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使用时需要遵守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过量。
2.大观霉素大观霉素是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该药物可用于动物的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它主要用于治疗如牛、猪、鸡、猫、犬等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使用大观霉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药剂量:用药剂量根据不同动物和疾病类型有所不同,一般为每千克体重10-50毫克。
(2)用药频率:一般每日1-2次。
(3)给药途径:可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使用前需摇匀。
(4)肌注注意事项:大观霉素肌注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注射时需要缓慢注入,并避免注射在易溃烂的皮下组织中。
配伍方面,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一般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或药物失效。
当需要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时,医生需要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并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合并使用。
总体而言,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是兽医临床中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动物种类和病情合理选用、正确配伍,同时注意合理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给药途径,以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的疗效。
克林霉素的功能主治
克林霉素的功能主治1. 克林霉素的概述克林霉素(英文名:Clindamycin)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它属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2. 克林霉素的应用范围克林霉素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呼吸系统感染:克林霉素可用于治疗肺炎、流感等呼吸系统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克林霉素对治疗痤疮、疖肿等皮肤感染有良好的疗效,也可用于治疗深部软组织感染。
•骨骼与关节感染:克林霉素可用于骨髓炎、骨骼感染、关节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腹腔感染:对于腹腔内脓肿、盆腔炎以及其他与腹腔有关的感染病变等,克林霉素也可发挥治疗作用。
•泌尿系统感染:克林霉素可用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
3. 克林霉素的治疗原理克林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或阻止细菌的繁殖,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4. 克林霉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克林霉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过敏史: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之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对克林霉素过敏或对其他抗生素过敏的情况,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肠道菌群失衡:克林霉素使用期间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超长期寄生,因此在使用克林霉素期间应注意饮食调节,增加益生菌的摄入。
•肝肾功能: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之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肝肾功能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剂量。
•孕妇和儿童用药:对于孕妇和儿童的用药,需要谨慎使用克林霉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用药方案。
5. 克林霉素的副作用克林霉素的使用可能伴随以下一些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若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则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例如肝酶升高,黄疸等症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例如血肌酐升高,尿异常等,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面孢子或米孢子 → 一级种子罐 → 二级种子罐 → 发酵罐 → 预处理罐 →弃去滤液得到菌丝体 →丁醇浸提 → 浸提液 → 柱色谱除杂质、浓缩 →萃取、除杂质 → 浓缩 →结晶 →林可霉 素粗品
(3)发酵工艺: *由于林可霉素发酵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菌体老化自溶, 导致生产能力衰退,影响林可霉素的产量。目前,国 内林可霉素生产工艺普遍采用分批补加小料的方式, 以达到延缓菌体老化,延长菌体产生抗生素的目的。 *实验证明,林可霉素的发酵过程中2次补加小料(葡 萄糖及硫酸铵)的最终发酵效价高于1次补加小料,3次 或多次补加能更均匀地为菌株补充营养物质,提高发 酵最终效价。但多次补料容易造成染菌和稀释发酵液, 对工业生产发酵单位的进一步提高不利,需综合考虑。
(4)发酵过程:(发酵周期约为190h) ①林可霉素的发酵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发酵初期(0-24h):林可链霉菌迅速增长积累生物量的 时期。 发酵前期(24-40h):林可链霉菌由初级代谢转向旺盛 次级代谢时期。 发酵中期(40-140h):林可链霉菌保持较稳定的生理 活性并快速生产林可霉素的时期。 发酵后期(140h-发酵终点):新生菌丝逐渐减少,林可 霉素的累积速率呈现下降趋势。
*由于本品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厌 气菌引起的感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 *本品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过敏的患者。 *林可霉素的使用,除了直接作针剂用于临床外,目前更有前途的 是进一步制成半合成抗的克林霉素等。
二、菌种选育
1、产生菌简介
林可霉素产生菌是一种链霉菌,命名为林可链霉菌林可变种,是 美国普强公司研究所在1962年从美国尼布拉斯州林肯市附近土壤 中分离出来的。
化学结构:
林可霉素(Lincomycin), 又叫洁霉素(Jiemycin) 或林肯霉素,是林可胺 类抗生素。它是由一个 氨基酸(丙基脯氨酸) 部分和一个糖分子(半 乳糖辛吡喃苷)以酞键 连接组成的。
盐酸林可霉素化 学结构式
作用机制:
不可逆性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断转肽作用,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属速效抑菌剂。有研究表明,因 为林可酰胺与L-Pro-Met-tRNA和脱乙酰tRNA的3’端相 似,阻碍了蛋白质合成的延伸。 从分子水平上说,林可霉素的作用位点是细菌核糖体 的肽基转移酶中心,通过与核糖体50s亚基23s rRNA的 中心环相结合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转移定 位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抑菌的作用。 林可霉素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 有杀菌作用。
5、PH的影响
PH是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非常重要的状 态参数,PH变化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菌体 对基质的利用速率和细胞的结构,从而影响细 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在分批补料发酵生产中,以补料方式加入葡萄 糖,以PH值为指标控制加糖量。将PH控制在 7.8-8.0之间,林可霉素可达到较高的发酵水平。 若PH高于8.0,可适当补些葡萄糖和硫酸铵; 若PH低于7.6时,可少补或停止补糖。 要注意控制葡萄糖和硫酸铵加入的时间和速度。
与水之间分配系数达到最大值。
3.离子交换法 林可霉素是碱性化合物,当pH<pKa时能解 离成正离子,故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提 取。
Thank You!
菌种选育的方法
(3)代谢产物控制育种
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基础之上,通过诱变育种 打破或者绕过微生物的正常代谢,获得有利代谢产物 大量合成积累的菌种。
(4)基因工程定向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生产需要改造抗生素生 物合成基因簇,如插入强启动子或阻断某个基因的表 达,从而获得所需的工程菌。
三、发酵生产与影响发酵的条件
抗菌活性:
林可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特别是对 厌氧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除外)、肺炎球菌等有良好抑菌作用。对革兰 氏阴性菌和支原体的作用较弱。
林可霉素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类似。
临床应用
* 口服适用于: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厌氧菌所致
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及盆腔感染和厌氧 菌所致的腹腔感染等。林可霉素注射液除上述指征外还可用于链 球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骨和关节感染、慢性骨和关节感 染的外科辅助治疗、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等。林可 霉素渗入脑脊液的浓度不能到达有效水平,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 疗。
用补加玉米浆和CaCO3的策略对中后期及后期进行调控取得比较好的效 果。
3. 合成培养基的影响
在合成培养基中单独加入硫源(K2SO4)而不与其它微量金属配合,
或仅有微量金属缺乏硫源时,均不能提高效价。
在含硫源20%条件下比较亚铁离子、锌、镁、锰离子的作用,结
果是镁缺乏时大大影响发酵单位,除锌外,其它微量金属影响较 小。
形态特征:气生菌丝主要颜色为白色粉红色奶油色。孢子链 为直丝波曲形,含10~15个或更多的孢子,孢子表面光滑。而营 养菌丝则随培养基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一般为黄色黄褐 色。
2、菌种选育的方法
(1)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得DNA发生突变,随机性 地筛选获得所需的突变菌。 (2)原生质体融合 通过两种具有互补性质的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从 而达到基因重组的目的,获得具有两种菌株的优良性 状的杂交菌。
2.溶剂萃取(主要方式)
*林可霉素盐酸盐在室温下易溶于水,而游离碱在许多有机溶剂中 溶解度很大,可成功的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提取,将林可霉素在 碱性条件下转入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反萃取到酸性水相。 *选择适宜的有机溶剂:与水的互溶度小,对林可霉素的溶解度大, 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如丁醇、二氯乙烷、丁醇、氯仿等。同时 应注意pH的调节,如丁醇萃取,在pH为10左右,林可霉素在丁醇
(4)发酵过程
②发酵过程菌体的特性:
前期菌体新生菌丝较多,而中后期较少,特别在后期 菌体出现自溶对菌体生产林可霉素不利,通过补加小 料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菌体自溶,促进新生菌丝的生长, 提高发酵产量。而在发酵后期菌体老化,产素活性下 降,补加小料作用不明显。所以补加小料要把握好时 间。
(二)影响发酵的因素
搅拌速度对菌丝形态、溶氧、料液粘度以及发酵指数均有影响。
*林可霉素目前多采用通气搅拌型发酵罐,在通气量一定的情况 下严格控制搅拌器的直径和搅拌速度,以保障生产菌的供氧。
通气、搅拌的优化
所以可以通过对搅拌转速优化控制,依据发酵 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产菌代谢特性,采用不同 阶段的变速控制搅拌速率,使前期菌丝形成良 好形态,中期菌丝衰老减缓,后期菌丝片段减 少,自溶减轻,延长分泌期,达到提高发酵指 数,减低电力消耗的目的。
(三)流加补料技术在林可霉素发酵中的 应用
葡萄糖是多种抗生素生产的主要碳源,但高浓度Glu 能抑制许多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前期摇瓶试验表明林可霉素发酵过程中存在葡 萄糖效应。
通过降低基础培养基中初始Glu浓度和中后期流加补 糖来解除林可霉素产抗阶段的Glu效应,同时通过自 动流加Glu和硫酸铵来减少因分批补料引起的糖氮、 溶氧和PH的频繁波动,为产生菌的生长及产抗提供相 对稳定的代谢环境。
若加入的氮源能导致发酵液pH呈碱性,则对林可霉素合成有利。
如加入NH4NO3或KNO3时,发酵液转为碱性,促进了林可霉素的生 物合成。
4. 磷酸盐的影响(P的调控)
在抗生素的发酵中,磷的浓度直接影响菌丝的浓度、合成速率,甚至改 变合成方向。一般情况下,抗生素合成期的磷浓度应控制在比较低的亚 适量水平更有利于抗生素浓度积累。
林可霉素
目录
1
2 3 4
概述
菌种选育 发酵生产与影响发酵的条件 林可霉素的提取
一、概述
林可霉素是1962年由美国人Mason等从林肯 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 林可霉素与已知的抗生素类药物不会表现交叉 耐药性,并且毒副作用较低,抗菌活性强,因 此林可霉素和它的衍生物盐酸林可霉素很快发 展成为临床应用上的主要抗生素。
流加补料技术解决了因代谢环境不稳定特别是 溶氧不足所引起的产生菌呼吸代谢受阻、菌丝 结团过于紧密、新老菌丝承接困难以及部分菌 丝断裂进而导致产抗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在 流加补料工艺中延长了发酵周期,使林可霉素 发酵放罐效价较分批补料工艺高。
四、林可霉素的提取
1、吸附法 林可霉素的碱性基团pKa值较小,当它以游 离碱形式存在时,极性较弱,水中溶解度小, 故可用吸附法提取,即依靠范德华力,林可霉 素以游离的分子状态吸附到吸附剂表面。
主要影响因素: ①通气与搅拌 ②PH ③碳源、碳源、硫源的影响 ④合成培养基的影响 ⑤磷酸盐的影响
(二)影响发酵的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1. 通气、搅拌的影响
*发酵时单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主要为气液间质的传递,而搅拌则主要为液固间
质的传递。林可霉素菌发酵时,液固间质的传递是影响林可霉素
生物合成的主要因素。 *林可霉素为林肯链霉菌深层液体发酵的代谢产物,为好氧发酵,
(一)发酵生产 1、生产菌种:林可链霉菌
菌种在葡萄糖天冬素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气生菌丝 乳脂粉红色,营养菌丝苍黄色,产生极微量的黄色可 溶性色素。孢子丝柔曲,孢子表面光滑。 菌种选育多采用诱变育种方法,用原生质体融合技 术获得融合子。
2、发酵
(1)发酵形式:
*林可霉素生产采用三级发酵形式,用溶媒萃取法提取产品。 (2)发酵流程:
无机磷酸盐对林可霉素产生菌的初级代谢转向次级代谢具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磷酸盐的耗尽与RNA合成的减少引发了次级代谢的开始,因此产 生菌对数生长期补入适量磷则抑制林可霉素合成,而在生产期开始后补
磷则不影响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要注意把握磷酸盐加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