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原则及方法学习笔记

中医养生原则及方法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养生原则及方法,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24个知识点如下:1 .春季养生的说法:多食温补阳气的食物,重在养护体内阳气,要注意“虚邪贼风”,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2. 秋季养生应遵循的作息方式: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3.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春夏养阳。

4. 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冬季养肾。

5. 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起居有常。

6. 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养生”的是:修身养性,清静养神,立志养德,调摄情绪。

7. 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的方法进行养生,属于精神的养生内容。

8. 王某,平素脾气暴躁,常感头昏胀痛,夜寐不宁,医生嘱患者要及时疏泄或转移心中不良情绪。

这是遵循调摄情志的养生方法。

9. 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是思。

10. 情志相胜的论述有: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

11. 运动养生的内容有:太极拳,散步,气功,慢跑。

12. 王某,女,28岁,为增强体质,每天安排三个小时的健身时间,每次运动后,大汗淋漓,倦怠无力,食欲反而减退,这说明:运动量过大。

13. 五禽戏动物有虎鹿熊鸟。

14. 经典的养生原则包括:顺应自然,调摄精神,合理膳食,形体锻炼。

15. 王某,女,60岁。

胃脘疼痛10年,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医生嘱患者平日进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

遵循的养生原则是饮食有节。

16. “饮食有方”原则的是:食宜专,食宜乐,食宜洁,食宜暖。

17.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心。

18. 韭菜属于热性食物。

19. 春季宜多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

20. “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21. 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既病防变。

22. 防止病邪侵害属于未病先防。

23. 王某,女,20岁。

平素气虚,抵抗力较差,近日流感肆虐,每日服用板蓝根预防流感。

王某的养生方法属于药物调养。

24.四季气候调养,需采取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冬防寒。

中医学笔记

中医学笔记

《中医学》第一章导论1.《新修本草》它是唐代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第一本唐代政府编修的方书《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最有影响力的东方巨著,全书52卷,药物分为16纲62类,中国古代百科全书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特点:【填】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整体观念:对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的认识。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是中医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核心4、证的概念: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3、熟悉阴阳的属性特点:普遍性、抽象性、相关性、相对性、4、阴阳的相互关系【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5、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转化: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互损:阴阳偏胜伤及对方: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人体内正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阴阳俱损、阴阳两虚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6、以阴阳来确定治疗原则和药物性能: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归纳药物性能: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7、五行的特性:木:“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化物土:“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金曰从革”,收敛、肃杀、潜降水:“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8、熟悉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订正:肺—忧图重要9、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问:肝和脾之间属于什么关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木克土)相生:指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克:指五行之间相互克制和制约的关系。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导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下面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用以描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对健康的重要性,即脏腑组织器官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是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搏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包括脉搏的频率、形态、力度等变化。

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人的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单味草药或复方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典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形式,通过手法的推拿和按摩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病灶复原的作用。

四、中医文化与养生1. 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强调预防和调护,注重提高个体的自身抵抗力。

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 中医与四季饮食:中医将食物与四季变化、气候特点相结合,提倡根据季节来调整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3. 中医与心理健康:中医注重身心的调和,认为情绪的失衡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阴阳代表着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中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

3. 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则是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津液是人体内外的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等。

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现象。

5.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病因病机理论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闻患者体味、呼吸、语音等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穴位等来诊断疾病。

2.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将复杂多变的疾病归纳为八个基本类型,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经络辨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三、中医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理论,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烂熟于心堪可学医)本文(重点提示,每年中医执业医师必考内容)改编。

一、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中医学霸笔记pdf

中医学霸笔记pdf

中医学霸笔记pdf中医学霸笔记1. 中医传统理论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体系的总称,其传统理论核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和经络学说。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性的因素,人体也不例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和人体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要素构成;气血津液理论指出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血、津液的调节;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多条经络,经络通过传导气血实现脏腑之间的联系和调节。

2. 中医四诊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变化;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等来获取疾病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饮食、排泄等来进一步了解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3.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中草药配方按照中医理论进行配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促进身体健康;推拿按摩是通过按摩身体穴位或经络来疏通气血,改善疾病症状;气功调理是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等方法,以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抵抗力。

4. 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强调预防和调理,提倡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精神调适等。

饮食调理根据不同体质和气候季节,合理搭配膳食,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运动锻炼通过适度的身体运动,加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精神调适则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情平和,减轻压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中医的发展与现状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中医在中国国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与发展,许多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医,以期将其应用于世界人群的健康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中医学笔记整理

中医学笔记整理

中医学笔记整理中医学习笔记1、用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共研为细末,加生姜150克,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克,和匀,调成膏状。

每晚贴涌泉穴,7天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被高血压纠缠的苦恼就会随风而散。

2、在此,再向朋友们推荐一个经临床验证效果不错的单方: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红参5克。

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此方温阳散寒,适用于阳气亏虚引起的低血压。

3、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属水,性寒。

如果寒气侵入肾,两寒相遇,就如同雪上加霜,肾阳最易受损。

一旦肾阳受损,就动摇了先天之本,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等情况。

轻者使人重感伤寒;重者引起阳气暴脱,致人非命;急者则使得血脉闭塞,诱发冠心病和中风;缓者则使寒气慢慢沉积体内,形成许多慢性疑难病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4、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

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

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

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

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

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

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

5、风属于木,肝也属于木,风就最容易伤肝,肝也最容易动风;热属于火,心也属于火,热就最容易扰动心神;湿属于土,脾也属于土,湿气就最容易困脾;燥属于金,肺也属于金,燥邪最容易伤肺;寒属于水,肾也属于水,寒邪最易耗伤肾阳。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摘抄:1.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 《道德经》2. "医者,父母之仁术也。

" -- 《黄帝内经》3. "不能面授孩童,何以教之?" -- 《临证指南医案集锦》4. "病从口入,治从口出。

" --《伤寒论》5. "医学须精耳目口鼻,志问辩治端正." --刘完素《湖湘纪程》感悟: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关系。

经过阅读中医经典及医案集,我收获了以下感悟:1. 中医强调以德医人,医者应具备慈悲之心和道德修养,将医学视为关怀病人的仁术,而非仅关注疾病治疗。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在医学实践中,医者应该尽力关爱病人,并始终承担起责任为其健康负责。

2. 学习中医不仅仅是研读书籍,还需要实践和传承。

中医强调师徒传承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而应通过亲身体验和寻求良师指导来深化对中医的理解。

3. 中医注重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提醒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预防疾病发生。

同时,对于治疗也强调个性化、综合性的方法,这启发了我要以整体的视角看待人体健康,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4. 中医治疗强调调理身心,重视形神一体的观念。

这引发了我对身体健康与内心平静的关联性的思考,意识到情绪、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通过研读中医书籍及医案集,我对中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医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揭示了人体与自然、身心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悟道思考。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医文化,为身心健康和人类福祉贡献一份力量。

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及基本特点,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16个知识点如下:1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论治的主要依据是辨证的结果。

3. 与辨证论治精神实质一致的是异病同治。

4.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5.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

6.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7. 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8.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9. 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10. 李某,女,4.5岁,长期腹泻,粪便夹杂未消化食物,腹胀,食欲差。

王医生治疗时除为其用药外,隔天为其灸一次百会穴和足三里穴,一月后诸病悉除。

腹胀腹泻灸头顶的百会穴和下肢的足三里穴,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 钱某,女,4岁。

十天前出现高热寒战,在市一医院确诊为麻疹,用清热解表法施治。

前天恶寒发热症状消失,出现明显阴虚症状,采用养阴补液治法。

钱某患麻疹采用这两种治法体现了同病异治。

6. 李某,女,39岁。

经常口腔溃疡,舌尖红赤、肿痛,口臭,便秘,情绪烦躁,睡眠差,脉弦数。

用清泻心火的治法,体现了整体观念。

7. 王某,男,19岁,感受风寒,症见恶寒发热,流清涕,舌淡苔白,脉浮紧,用散寒解表的麻黄汤治疗两剂后,又出现咽干肿痛,大便干结,声音嘶哑,再加清热泻火药,两种治疗体现了辨证论治。

8. 张某,男,39岁。

腹胀纳呆,舌苔厚腻,脉沉迟。

刘医生在诊病的过程中,认真察看了张某的舌苔,并结合症状,判断张某脾虚湿滞。

中医通过望舌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念。

9.李某,女,32岁,四天前患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羞光畏明,目眵增多,用红霉素眼膏涂眼后未见缓解,今来本院求诊,以龙胆泻肝丸清肝泻火明目,两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三天后告愈。

这种治法体现了整体观念。

中医常识-中药学习笔记

中医常识-中药学习笔记

我学习了中医常识-中药,收获颇丰。

感觉在专业上及常识上均有明显提高,特意整理笔记45个知识点如下:1 . 四气五味高度概括了药物的药性和作用。

2. 治疗外感风热,应选用药物的药性是辛、凉。

3. 寒凉药具有以下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热利尿,凉肝息风。

4. 治疗外感风寒,应选取的药物的药性是辛、温。

5. 治疗寒证,多选用温热药。

6. 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药物应具有的药味是苦味。

7. 涩味药物与酸味药物作用相似。

8. 甘味药的作用是补益、和中、缓急。

9. 辛味药作用的是:发散,行气,行血,清热。

10. 气虚证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

11. 辛、甘、温性味的药物,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12.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13. 按照药性升降沉浮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是开窍药。

14. 药物的效用,药物的四性,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物的五味,均属于药性升降沉浮的确定依据。

15. 清热药具有沉降药性。

16.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17. 归经含义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18. 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功效,能治疗失眠、心悸等症,据此可以推断该药归心经。

19. 麻黄能够发汗平喘,一般来说该药归肺经。

20. 善治少阴头痛的药物是细辛。

21. 中药毒性是指中药的偏性。

22. 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取决于用量。

23. 属于毒性药物的是:雄黄,生川乌,生附子,蟾酥。

24.产生中药中毒主要原因的是:剂量过大,误服伪品,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

25. 附子入汤剂先煎主要是为了避免制剂服法不当导致的中毒。

26.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

27. 生姜能减轻或清除生半夏的毒性,这种配伍关系称为相杀。

28. 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是相须、相使。

29. 黄芪配茯苓属于药物七情中的相使。

30.绿豆具有解毒的功效,可以降低巴豆的毒性,属药物七情中相杀。

31. 妊娠禁用的药物包括:巴豆,莪术,三棱,麝香。

中医药知识自学笔记摘抄(3篇)

中医药知识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方法防治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我对中医药知识的一些自学笔记摘抄。

二、中医基础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物质所构成。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事物的动态平衡。

- 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界中的不同属性。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2.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共同协调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经络系统与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中医认为,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等;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 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因素引起的。

三、中药学1. 中药分类- 根据药用部位,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 根据药性,中药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2. 中药功效- 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等。

- 止血:如白茅根、槐花等。

- 止泻:如山药、莲子等。

- 利尿:如茯苓、泽泻等。

- 止咳:如杏仁、川贝母等。

3.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 配伍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四、针灸学1. 针灸疗法- 针灸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入细针,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学笔记总结

中医学笔记总结

中医学笔记总结一、元气论气是精神和物质的混沌统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

二、阴阳学说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特点1,抽象性和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制约)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相互为用)3,阴阳相互消长(消长,具长,具增)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里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三、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土曰稼yuan,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清洁。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想乘相乘就是乘虚侵袭之意●五行相hui,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四、藏象学说藏是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即象征,形象。

五脏:心,肺,肝,脾,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火)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在液为汗1,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的脏腑官窍,而心脏的正常搏动则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和调节作用,。

主脉,指心气的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液通畅。

2,心主神志,心藏神,神,即使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二)肺(金)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朝百脉,肺主治节,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肺在液为涕。

1肺主气,主一身之气,宗气在肺中形成,能推动血液运行,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第一章:中医学概论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第二章:脏象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第一节五脏一,心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

在五行属火。

1. 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3篇)

中医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将读书笔记及感悟分享如下。

二、读书笔记摘抄1.《黄帝内经》(1)阴阳五行: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构成,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代表事物的生克制化。

(2)脏腑经络:人体脏腑经络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人体才能健康。

(3)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有关,病机包括邪正盛衰、气血津液失调等。

(4)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2.《伤寒论》(1)六经辨证: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方剂应用: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著名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温病学派:伤寒论为温病学派奠定了基础,温病学派认为,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类疾病。

3.《金匮要略》(1)杂病辨证:金匮要略对杂病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许多杂病的辨证方法。

(2)方剂应用:金匮要略记载了许多杂病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3)养生保健:金匮要略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如调养情志、饮食调养等。

三、感悟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这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2.中医注重预防保健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预防保健。

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志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为主”理念相一致。

3.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如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基础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汉书·艺文志》载医经七家:《黄帝内经》18卷,《黄帝外经》37卷,《扁鹊内经》9卷,《扁鹊外经》12卷,《白氏内经》38卷,《白氏外经》36卷,《旁篇》25卷,共216卷。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理论体系:《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1~22脉学,23~29经络,30~47脏腑,48~61疾病,62~68腧穴,69~81针法;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辩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晋王叔和《脉经》,确立了寸口脉诊法,首创“三部九候”,为第一部脉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人命至贵,有贵千金”;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宋陈无择(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主张用寒凉治疗温热;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攻邪派):六气致病,病由邪生,主张治病以驱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强调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之法。

明清叶天士:阐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王清任《医林改错》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辨别证候。

病(疾病):具有特定致病因素、发病形式、病理演变规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

4、《周易》讲阴阳,《洪范》讲五行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学笔记

中医基础学笔记

中医基础学笔记一、中医的起源与发展1.中医的起源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源于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自然界环境、生活习惯的相互作用和经验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方法。

2.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从众多医家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创新,到《黄帝内经》的问世,再到汉代的诸子百家争鸣,中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而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医继续繁荣兴盛,并不断与西方医学交流与融合。

二、中医的基本理论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中医把握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阴阳学说揭示了事物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五行学说则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变化的规律。

2.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气血运行于全身,调节着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的诊疗方法与调治措施。

三、中医的诊断方法望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色等,可以初步判断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言语、呼吸声、胸腹部音等来判断病情及病因,为医生提供辅助的诊断依据。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的脉象、脉络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及疾病的变化,为中医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中医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各种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中医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治疗疾病。

3.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穴位,以促进气血畅通,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典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学习笔记一、天人合一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二、养生保健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三、防病治未病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汉·张机《金匮要略》)3.上工治未病。

(《难经·七十七难》)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四、医德医风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中医学习笔记汇总(烂熟于心堪可学医)本文(重点提示,每年中医执业医师必考内容)改编。

一、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53.“气之根”是指:肾。

54.“气之主”是指:肺。

55.“先天之本”是指:肾。

56.“后天之本”是指:脾。

57.“生气之源”指:脾。

58.“主气之枢”指:肺。

59.“生痰之源”指:脾。

60.“贮痰之器”指:肺。

61.主行血的是:心。

62.主统血的是:脾。

63.朝百脉的是:肺。

64.主生血的是:脾。

65.通调水道的是:肺。

66.运化水液的是:脾。

67.主行血的是:心。

68.主藏血的是:肝。

69.司呼吸的是:脾。

70.主纳气的是:肾。

71.主疏泄的是:肝。

72.主闭藏的是:肾。

73.气血生化之源是:脾。

74.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心。

75.主血的是:心。

76.主气的是:脾。

77.藏神的是:心。

78.调畅情志的是:肝。

79.主治节的是:肺。

80.主升清的是:脾。

81.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肾。

82.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心。

83.心的功能为:行血。

84.肝的功能为:藏血。

85.肾的功能为:纳气。

86.肺的功能为:主气。

87.称为刚脏的是:肝。

88.称为娇脏的是:肺。

89.“中正之官”指:胆。

90.“受盛之官”指:小肠。

91.“主津”的是:大肠。

92.“主液”的是:小肠。

93.主受纳的是:胃。

94.主化物的是:小肠。

95.“水谷之海”指:胃。

96.“州都之官”指:膀胱。

97.有“精血同源”关系的是:肝肾。

98.气机升降之枢是:脾胃。

99.有“水火既济”关系的是:心肾。

100.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肝肺。

1.“髓海”指:脑。

2.“血府”指:脉。

3.肺在体为:皮。

4.肝在体为:筋。

5.肾在体为:骨。

6.心在体为:脉。

7.心在志为:喜。

8.肾在志为:恐。

9.肝在志为:怒。

10.脾在志为:思。

11.脾的华为:唇。

12.肾的华为:发。

13.心的华为:面。

14.肝的华为:爪。

15.肝在窍为:目。

16.肾在窍为:耳。

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

20.津液运行依靠气的:推动作用。

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清气。

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元气。

23.脉内的气是指:营气。

24.脉外之气是指:卫气。

25.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26.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

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宗气。

28.肺所宣发的气是:卫气。

29.生化血液的气是:营气。

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宗气。

31.贯心脉的气是:宗气。

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元气。

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3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

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津血同源。

3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

37.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足少阴肾经。

38.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39.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足太阴脾经。

40.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足厥阴肝经。

4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

42.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走头。

43.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

44.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5.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46.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

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51.冲脉的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52.跷脉的功能是: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53.太阳经病可见:头项痛。

54.厥阴经病可见:巅顶痛。

55.“十二经脉之海”是指:冲脉。

56.约束纵行诸经的是:带脉。

57.“阳脉之海”是:督脉。

58.“阴脉之海”是:任脉。

59.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风邪。

6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湿邪。

61.火热之邪致病可见:狂躁妄动。

62.湿邪致病可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

63.其性凝滞者为:寒邪。

64.其性粘滞者为:湿邪。

65.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湿邪。

6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燥邪。

67.寒邪的致病特点是:易伤阳气。

68.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易于伤肺。

69.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开泄。

70.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凝滞。

7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寒邪。

7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暑邪。

73.易袭阴位的邪气是:湿邪。

74.易袭阳位的邪气是:风邪。

75.情志为病,过喜则:气缓。

76.情志为病,过悲则:气消。

77.过度悲伤可引起: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

78.暴喜可引起: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79.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可导致:肾盛乘心。

80.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可导致:肺盛乘肝。

81.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劳神过度。

82.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过饱。

83.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邪气。

84.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是:正气不足。

85.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虚实夹杂证。

86.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实证。

87.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虚证。

88.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真实假虚证。

89.阴盛格阳证属于:真寒假热证。

90.阳盛格阴证属于:真热假寒证。

91.阳虚则寒出现:虚寒证。

92.阳胜则热出现:实热证。

93.阴虚则热可引起:虚热证。

94.阴胜则寒可引起:实寒证。

95.外感寒邪的病机是:阴偏胜。

96.过食生冷的病机是:阴偏胜。

97.邪热内盛可出现:阳盛格阴。

98.阴寒内盛可出现:阴胜则寒。

99.“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阴邪为病,阳气受损。

20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阳热亢盛,阴液受损。

1.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为:阴虚则热。

2.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阳胜则热。

3.阳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实热证。

4.阳偏衰所导致的证候是:虚寒证。

5.阴偏衰所形成的证候是:虚热证。

6.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是:实寒证。

7.气脱病变,常见:汗出不止。

8.气滞病变,常见:闷胀疼痛。

9.气闭可见: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10.气滞可见:闷胀疼痛。

11.气升举无力的病变是:气陷。

12.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多形成哪种证候:气虚。

13.气脱属:气的出入异常。

14.气闭属:气的出入异常。

15.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

16.气陷病机,主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

17.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亡行。

18.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

19.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

21.气滞可见:胸胁胀满疼痛。

22.气不摄血可见: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

23.反治属于:治病求本。

24.用寒远寒属于:因时制宜。

25.正治属于:治病求本。

26.既病防变属于:治未病。

27.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标本同治。

28.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急则治其标。

29.寒因寒用属于:反治。

30.实则泻之属于:正治。

31.热因热用属于:反治。

32.热者寒之属于:正治。

33.扶正法适用于:虚证。

34.祛邪法适用于:实证。

中医诊断学1.称“庭”的是:额。

2.称“藩”的是:颊侧。

3.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称:主色。

4.随气候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称:客色。

5.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两目晦暗。

6.得神的表现是:面色荣润,目光精彩。

7.脾虚湿阻的面色多表现为:黄胖。

8.小儿疳积的面色可表现为:乍黄乍白。

9.肾精久耗者最常见:面色黑而干焦。

10.瘀血证最常见:面色青紫。

11.黄疸:面目一身俱黄。

12.萎黄:面黄枯槁无光。

13.望色十法中色浊主:病在阴。

14.望色十法中色泽主:生。

15.面色白,多为:阳气虚衰。

16.面黄虚浮,多为:脾虚湿蕴。

17.心血瘀阻见:面色口唇青紫。

18.脾虚湿阻可见:面黄虚浮。

19.脏腑精气衰竭则:肉消着骨。

20.中焦有火则:形瘦食多。

21.瘫痪的特征是:四肢不用,麻木不仁。

22.痿证的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

23.痹证的特征是: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

24.热邪壅肺则:鼻翼煽动。

25.肺胃热毒则:咽喉红肿溃烂。

26.肝风内动可见:横目斜视。

27.小儿慢脾风多见:昏睡露睛。

28.肾精耗竭可见:瞳仁扩大。

29.黑珠属肝称:“风轮”。

30.白珠属肺称:“气轮”。

31.瞳仁属肾称:“水轮”。

32.筋之精为:黑睛。

33.骨之精为:瞳仁。

34.血之精为:眼络。

35.耳流白脓为:缠耳。

36.耳流臭脓为:耳疳。

37.气阴两亏,虚火上浮,可见: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

38.肺胃热毒壅盛可见:咽红肿疼痛,甚则溃烂。

39.肺胃热毒伤阴重证可见:咽喉出现白色假膜,刮之不去或随即复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