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解释答记者问
谁动了我的房子?

在张先生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 同上 , 约 点” 开发商则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 ,
定建筑面积是 8 平方米 , 5 但套内面积、 公摊
一
面积都没有说明。据记者实地 目 , 测 这个走 无 法测算 。 ”后来则是 “ 我们不知 道公 摊 面 1 0 0 0平方米 , 有 5 电梯 , 却 部 加上 消防通 几步就能到对面墙 的房 间, 起来 也就 4 积 那么大… . 看 0 . 你可以找公司来测算, 这事不 道、 大厅、 配电室等公共 设施 , 公摊 面积 自 多平方米 。
事先 承诺 公摊 面积不超 过 3 %, 0 事后 围, 公然示众? 记者就此走访了相关部门。
高密市 建设局 副局 长徐 怀章 向记 者介 绍说 , 建设局主要负责该项 目的监管,贵宾 “ 首府” 目从规划 到建设、 项 施工 、 验收, 相关 手续是齐备 的。在开发商通知业 主收房后,
里转了_ 一圈, 不停地摇头。
问及公 摊 面积为何 如此 高时, 怀章 徐
进 一步 解释了调查 原 因, 主要 因为项 目 说
次与开发商协商 ,每次谈 , “ 公摊面积都 是焦 说 :我个人 也感 觉公摊 面积有点 大 ” “ 。他 开始 的答 复竟 是 “ 图纸还没 画出来 , 按 酒 店式 公 寓来 设 计, 每 层楼 面 积 不 到 “
是我们说了算 , 而是 由最 终测绘 结果决 定。 然 就 大 ” ” 而对于 “ 酒店式公寓”到底属于 “ 商用” 调查 发现, 开发商在规划时标明项 目用途 为
贯 山东、 在北京工作的张先 生向记者讲起他 由当地多个部 门联合验收的文件, 其中公摊 张先生房间对面, 主已经入住, 业 推开虚掩
“ 奇”的买 房 经 历 。 离
“最高院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第24条的解读

“最高院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第24条的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
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
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补偿。
一、背景最高院公报2014年12期发布最高院于2011年审理的一起案件【(2011)民提字第344号】,在法律界引起轰动,很多人都有了司法实践已突破“禁止留押”的感叹。
近日,最高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将于9月1日起施行),很多人看到该司法解释第24条规定时,都会想起前述公报案例。
笔者也不例外,同时会困惑该司法解释是否已改变了最高院在上述案件判决的裁判标准,否定其中“买卖合同”的效力?对此,在最高院依例出台“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之前,尝试着揣测一下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规定目的。
二、该条第一款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规定“买卖合同”和“民间借贷合同”两个关联合同。
按最高院有关负责人就该司法解释出台答记者问中所述,“此种情形下买卖合同应当视为类似于担保合同,其效力依附于作为主合同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
正因如此,出借人撇开主合同而要求直接履行作为从合同的买卖合同的,实际上是颠倒了主从合同关系。
”基于这一理解,出台该条第一款的规定,即“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
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价款为10万的图书买卖合同

价款为10万的图书买卖合同篇一:甲、乙订立一份价款为十万元的图书买卖合同,约定甲先支付书款,乙两个月后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合同法选择题一、选择题20102、甲十七岁,以个人储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上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
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
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D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D买卖有效5、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
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
民法 案例

1994年,四川省泸州市公民黄永斌与比他小22岁的女人张学英认识并于次年同居,1996年二人租房以“夫妻”名义生活。
2001年2月,黄患肝癌,其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价值4万元)赠送给“朋友”张学英。
该遗嘱在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得到公证。
4月22日黄去世。
黄的妻子蒋伦芳没有按照黄的遗嘱去执行,张学英没能得到财产,故将蒋伦芳告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蒋伦芳执行遗嘱,以便得到黄遗赠给自己的财产。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今年高考录取中,我和同班同学一起报考了某重点本科院校,报的是同一专业,又都是第一志愿,我的成绩比同学的高,但是我的同学被录取了,我却被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录取。
我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以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起诉某重点本科院校,要求其向我赔偿损失?张家准备为孙子张明过生日,但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
张明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晚出生的,医院接生记录上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薄上记载的却是9月1日。
问题: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张明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哪一天?1994年2月2日,21岁的林某与邻居家11岁的小孩夏某到街上玩,正遇见福利奖券摸奖活动,林某摸了几张都未中,便叫夏某去摸,但夏某没有带钱,林某当即递给夏某2元钱,夏某说回家还他,林某说不用。
结果,夏某摸得价值1万元的一等奖。
此时,林某声称夏某是小孩,不知道摸奖的意义,此奖是他出钱请夏某摸的,应归他本人所有,他愿意给夏某1000元劳务费。
夏某的父母不同意,最后诉至法院。
1、林某交给夏某2元钱的行为是委托行为还是赠与行为?2、夏某摸奖的行为是否独立有效董红系儿童影星,年满9岁,片酬颇丰。
其父董军的弟弟董强,家居山区,生活较困难,董军征得董红口头同意后,将董红的片酬3千元以董红的名义赠与董强。
问题:董军这一民事行为的效力如何?1995年,周某在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与丧偶的刘某结婚,但他们的婚事一直遭到刘某儿子小刘的反对。
广州中院关于商品房买卖案件指导意见

⼴州中院关于商品房买卖案件指导意见针对近年来商品房预售纠纷案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州市中级⼈民法院制定了《类型案件统⼀处理⽅法》,通过问答的形式对“交楼”标准、⾯积差异、验收标准等争议较⼤的问题进⾏了具体解释,⼀⼿楼纠纷实⾏统⼀审判尺度。
⼴州市中院房产庭⼀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官坦⾔,由于⽬前的法制建设现状、房地产合同⽂本表述不完善、理解差异等原因,导致法院在操作上产⽣不同的认识,同类案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法。
⼴州市中院房产庭负责⼈说,《类型案件统⼀处理⽅法》的出台,可以保证各级法院司法尺度统⼀,强化审判严肃性。
《尺度》解答⼀房多卖问:商品房买卖合同订⽴后,出卖⼈⼜将房屋转卖给第三⼈的,如何处理?答:买受⼈主张出卖⼈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倍的赔偿责任的,原则上予以⽀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需酌情降低的,不宜低于已付购房款的50%.解读:开发商⼀房多卖,要赔偿买主已付购房款的50%⾄100%.业委会资格问:类似永久⽔电、消防验收、⼤楼外墙脱落等涉及有关业主共同权益的诉讼,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应如何确定?答:1.有关业主共同权益的诉讼(⽐如起诉请求办理永久⽔电、消防验收等,且不涉及到赔偿款的案件),业委会、全体业主或业主均是适格的原告,该⽣效裁判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其诉讼利益归属于全体业主。
后续业主重复起诉的,则以已经作出⽣效判决及违反“⼀事不再理”诉讼原则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2.上述诉讼涉及赔偿的,业委会或全体业主是适格的原告。
个别或者部分业主起诉赔偿的,则裁定驳回起诉。
3.以业委会名义起诉的,仍需有业主⼤会授权。
解读:涉及业主的共同权益,即使个别业主起诉,法院也不能把赔偿款判给个⼈。
逾期办证问:买受⼈有关办证的诉讼请求应如何处理?答:关于逾期办证违约⾦的处理,可以分两段判决:⾄判决⽣效之⽇⽌的违约⾦于判决⽣效之⽇起⼗⽇内⼀次性⽀付;⾃判决⽣效之⽇起⾄取得办证递件回执(指“协助办证的”)之⽇⽌的违约⾦于每⽉10⽇前逐⽉⽀付。
集资房买卖相关问题解答

集资房如何买卖?问:单位的集资房,我想卖出去。
但是听说要5年才行,真的吗?集资房如何买卖啊?律师解答: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
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
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
集资房如何买卖?若出卖人拥有全部产权,当然可以将房产依法转让。
只要交易双方办妥过户手续即可。
但卖方若只享有房产的部分产权,其单位就可依据法律及与员工的约定,享有对员工的转让行为设定限制条件、优先购买等权利。
此时,就有必要前往该单位了解有关情况。
查明单位允许转让后,才能进行交易。
相关法律知识: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没有购房合同的集资房能买吗?集资房是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
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
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
由于现阶段关于集资房建设的一些具体细则还没出台,集资房由谁开发,土地如何获得等等,法律上还存在空白的区域。
集资建房在取得房产证5年后、补交土地出让金交易后,即具有商品房的性质,可以自由交易。
集资建房和商品房在房产证形式上是一致的,只是在产证“产别”中注明为集资建房。
外单位的人如果有意购买集资建房单位有集资资格员工的集资房,必须前往该单位了解以下情况:单位是否同意员工转让集资房?是否对员工的转让行为设定了限制条件?设定了哪些条件?单位是否保留优先购买权?等等。
建议仔细查阅《集资合同》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是不能进行转让的,集资房也同样如此。
买卖双方在未取得房产证之前的交易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并且这个时候购买对购房者来说存在风险,建议您谨慎权衡后再决定。
最高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答记者问

最高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6.11.30•【分类】问答正文最高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答记者问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以下简称《八民会纪要(民事部分)》)。
值此《八民会纪要(民事部分)》公布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八民会纪要(民事部分)》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第八次全国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对全国民事审判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请您谈谈这次会议确定的民事审判工作主要任务和出台《八民会纪要(民事部分)》的意义。
答: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对于人民法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更加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议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事审判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保护产权、尊重契约自由、依法平等保护、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倡导诚实守信以及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六个原则”,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4年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流程(二篇)

2024年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流程可以说除了房产证,《商品房买卖合同》签约其实也是购房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办理房产证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在全国各地的房产纠纷中,有不少是因为合同约定不清晰所致。
东莞市正式启动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发现不少市民对网上合同备案的操作流程不够重视,从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一、网上备案使信息透明化“已经获得预售证的房子才会将信息在公众信息网上公布,才能进行网上签约备案。
”东莞市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实现网上合同备案最大的优势是使房产信息透明化,市民可以通过东莞市房产管理局公众信息网,清晰地了解楼盘单位的各方面信息。
据介绍,在实现网上合同备案前,东莞的房地产交易中,合同主要是人工备案。
由于发展商不会签订一份合同就立刻送往房管部门备案,因而合同备案时间往往滞后于合同的真正签订时间,购房者无法及时了解购买楼盘的相关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发展商将已经抵押或被查封的楼幢进行出售,不知情的购房者也可能因不了解情况而购买到问题楼盘。
网上备案系统上线后,在商品房建档时,包括楼盘总的套数,可销售套数,销售单位的户型、面积、状态,以及楼盘的查封、抵押情况均会及时公布。
而交易双方在对合同内容确认无误、点击保存后,房屋销售状态会立刻反馈到网上备案系统,自动将可售状态修正为已售状态,从而能有效杜绝发展商一房多卖的情况,保障了购房者的利益。
此外,市民在后期还可以方便地跟踪了解自己所购单位的各项信息,包括该单位的确权情况等。
在申请办理房产证时,网上备案单位资料清晰,也会使办证过程更便捷。
二、网上签约注意保存密码启动网上备案的目的是使信息透明化,保障购房者利益。
然而,不少购房者对网上签约备案系统不了解,对其操作流程不够重视,在相关操作上也存在一些误区。
“一些购房者在进行网上签约时,自己的个人密码让发展商去设置,有些市民甚至是委托律师签约。
这些都是不注重保护自己权益的行为。
委托合同与买卖合同的区别

委托合同与买卖合同的区别篇一:买卖合同委托协议冲突,谁更具效力范本先签的买卖合同未生效,中介继续按后签的委托协议转卖房产买卖合同委托协议冲突,谁更具效力?业主李先生先与中介、买主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约定如40 日内无法办理房产过户,此合同自动无效;但随后业主又与中介签订委托协议,委托该中介员工为其办理房产转让相关事宜,委托期限为一年。
近日,李先生以中介公司在40 日内未能办理好过户手续为由要求中止合同,并索回房产证,但中介公司以仍在委托期限为由,拒绝交回相关证件,双方遂起争执。
本报记者近日采访相关当事人,力图还原这一宗房产买卖纠纷的真实面目。
一宗看似平常的房产交易纠纷,在房价日益高企的背景下,却标示着各方利益体迫切需要一个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
卖方:限期内未办完过户手续要求中止交易家住深圳龙岗的李真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南威中心大厦16 栋有一处物业,建筑面积为90 平方米左右。
今年3 月份,李真准备将其转卖,通过与几家中介公司接触后,他与深圳市某著名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南岭一行达成合作意向。
“今年4 月16 日,我作为卖方,与买方人士钟先生,经纪方中介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该物业的转让成交价为万元,买方在签合同时交纳5000 元定金给我,我承诺在签署本合同40 日内将该物业的房地产证原件等相关资料托管于经纪方处作为转让过户之用。
”李真表示,按照合同规定,他只负责缴纳买卖双方需付税费的公正费一项。
另外由于该物业并未申办房产证,该房产证由世华地产代为办理。
“我当时急于出手这套房子,觉得经纪方和买方给我的承诺也还不错,我就签了这个合同。
” 李真说,三方同时在合同最后备注如该物业房产证在40 日内无法办理好过户,此合同自动无效。
但是让李真纳闷的是,40 天过去了,该中介公司南岭一行却并未完成房产过户。
“我当时就说既然这样,那我要求中止合同,即使要卖也要重新签订合同。
”李真表示,“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房产已经由当初的买方钟先生转卖给其他人,房屋也被上了锁。
最高法发布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12.28•【分类】其他正文最高法发布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2023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沈红雨、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胡方和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二级高级法官杨兴业出席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王斌主持。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中,遵守国际法原则,善意履行条约义务,准确理解和适用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审理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阐释了我国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发布的12个典型案例,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航空货物运输合同、船舶污染、共同海损、船舶碰撞、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等领域,分别适用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即《蒙特利尔公约》)、《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即《取消外国公文书公约》)等多个国际条约以及《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等国际惯例。
这些案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具体有如下特点:一是正确处理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关系,善意履行国际条约。
如保加利亚ARTPLAST公司与台州市黄岩斯玛特机械公司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阐明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且双方当事人并未排除公约适用于买卖合同的,应当自动适用公约。
买卖合同解释全文

买卖合同解释全文第一条买卖标的。
买卖双方同意,卖方将其拥有合法所有权的(商品/货物/资产)出售给买方,买方支付相应的货款。
第二条交付和验收。
1. 交付时间,卖方应在(日期)前将(商品/货物/资产)交付给买方。
2. 交付地点,交付地点为(具体地址)。
3. 验收标准,买方有权对交付的(商品/货物/资产)进行验收,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卖方。
第三条价格和支付方式。
1. 价格,(商品/货物/资产)的价格为(具体金额)。
2. 支付方式,买方应在(日期)前将全部货款支付给卖方,支付方式为(具体方式)。
第四条质量保证。
1. 卖方保证所出售的(商品/货物/资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存在质量问题。
2. 如买方在(日期)内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通知卖方,卖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条违约责任。
1. 若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合同总金额的(具体比例)。
2. 违约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等。
第六条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1. 本合同适用(具体法律条文)。
2. 对于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提交至(具体仲裁机构)仲裁。
第七条其他。
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日期)终止。
2.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买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卖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以上为买卖合同的全文解释,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签订购房合同后多久办理购房贷款

签订购房合同后多久办理购房贷款购房者在买房时,会经历从签订购房合同到办理入住以及到办理房屋产权证等几个不同阶段,购房合同签订后办理购房贷款需要一段过渡的时间。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签订购房合同办理购房贷款问题解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签订购房合同办理购房贷款时间办理贷款只是一种付款方式,你应该看一下你的购房合同中对付款期限的约定,如果付款期限充许的话,你可以半年后再办。
现在房产销售越来越难,开发商也有可能愿意等你办公积金贷款。
一般开发商只会约定客户提交资料的时间,因为银行贷款(或者公积金贷款)不是客户自己就能够办理完毕的。
“开发商说签订购房合同后两个月内。
否则房屋不予保留,定金不退”这个你不要管他,只要合同上没有明确约定就不对你起任何约束作用。
通常情况下,会要求客户在7天内提交相关资料(比如收入证明等)至于办理的时间,不做强行规定,只要客户配合就好,如果不配合,也不会直接收房子,是需要先发送律师函(用于开发商免责)催促,再不履行义务,才开始走法律程序起诉收回房屋的。
购房按揭签合同买房的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交付定金当天,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约定购房价,付款方式等。
大概一周后,交付首期款,与开发商签订正式的购房合同,对购房/收楼等事项做出明确约定(一般为房管部门的固定版本),现在很多城市都实行网签了。
签订合同后一个月内,开发商需持购房合同到房管部门办理预告登记手续(合同备案)。
余款按合同约定缴交。
近日,随着一些楼房的开盘,欲购买楼房的市民的疑问也多起来,他们想了解:买什么样的楼房没有风险?“我听说有的楼房没有预售许可证,这样的楼房能买吗?”让胡路区居民高先生急切地问。
为此,记者采访了大庆市资深律师王帆、郭斌和白宇宙,请他们详尽解答读者的疑惑。
“可千万擦亮眼睛,防止个别开发商设下的售房陷阱。
”早有耳闻个别楼盘存在许多问题,按揭合同什么时候签?因购房引发的纠纷每年都呈上升态势,3名律师异口同声地表明,有关部门应当事先严查违规售房行为,以免购房者掉进购房陷阱,钱房两空。
二手房买卖合同全网签

自10月15日起,从事二手房买卖的个人或经纪机构均需进行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
这将有效避免出现一房二卖的现象。
为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加强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2007年4月市建委实施了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政策,同年7月,市建委向社会发布了《存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并要求通过经纪机构居间或代理的存量房买卖须在中介协会信息网发布房源信息,进行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及经纪合同的网上上传。
截至2008年9月底,全市共有207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交易保证机构通过网上签约系统发布存量房房源信息56367条,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38367笔,占同期存量房转移登记数量的33%。
大部分经纪机构通过网签制度的实施规范了企业行为。
二手房个人成交须网签为进一步规范存量房交易市场,提高行政服务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同时进一步规范经纪行业管理,市建委日前发布《关于全面推行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自10月15日起,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存量房进行买卖的,当事人在申请转移登记前均需进行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
房屋管理部门在各区县交易权属办事大厅设置服务窗口,提供免费服务,工作时间为工作日的办公时间。
《通知》对个人成交二手房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买卖双方自行达成交易并自行划转交易结算资金的,在办理转移登记前持房屋所有权证和买卖双方的身份证件(可以委托办理)到房屋管理部门设置的服务窗口填写《存量房买卖合同信息表(自行成交)》,由服务窗口录入合同第一条至第四条的信息并为当事人打印存量房买卖合同文本。
网上签约完成后,买卖双方应根据约定填写合同第二部分,签字或盖章后合同依法生效。
房地产经纪机构居间、代理(含代办转移登记手续)存量房买卖,或自行成交的买卖双方约定通过“专用账户”划转交易结算资金的,仍由相关房地产经纪机构或交易保证机构提供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服务。
服务窗口为经纪机构提供网上签约政策咨询和系统操作指导。
最高人民法院就案例指导制度答记者问

用好用活指导性案例努力实现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就案例指导制度答记者问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指导性案例。
这是贯彻落实案例指导制度要求,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为帮助广大读者全面、正确认识案例指导制度的内容和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
问: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与以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或者有关刊物编发的案例有何区别?答: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前发布的各类案例有明显不同。
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央确定的司法改革举措之一,为了创建并实施该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专门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下称《规定》)。
根据《规定》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不仅不同于以往任何单位和部门发布的案例,也不同于最高人民法院以往发布的或者刊发的各类案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名称不同。
指导性案例是规范用语,只有符合《规定》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发布的案例,才能称之为指导性案例,而以往发布或刊发的案例只能视为有参考作用的案例,具有特定指导性,也没有统一指导性案例的称谓,今后通过其他途径刊发的各类案例也不得称为指导性案例。
二是程序要求不同。
指导性案例均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编选,必须预先征求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业务部门、案件原审法院的意见,必要时还可以征求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均须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且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发布,其他案例的编选和发布则无此程序要求;三是指导效力不同。
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裁判要点,对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做出裁判具有指导作用,即在根据法律、有关司法解释做出裁判的同时,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并可以作为裁判文书的说理依据加以引用。
其他任何形式的案例均无此明确、权威的裁判指导作用,更不能在裁判文书中加以引用。
问:指导性案例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应用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请问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参照指导性案例?答:法官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如何参照指导性案例,《规定》没有作明确要求,主要考虑到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方式是示范性、规范性和引导性的,不宜强行规定某种方式。
最新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精选9篇)

最新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精选9篇)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
最高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

最高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篇一:最高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的若干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的若干司法解释第四十六条本解释施行前本院发布的有关购销合同、销售合同等有偿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的规定,与本解释抵触的,自本解释施行之日起不再适用。
第二十四条买卖合同对付款期限作出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约定,但该违约金的起算点应当随之变更。
买卖合同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买受人以出卖人接受价款时未主张逾期付款违约金为由拒绝支付该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买卖合同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但对账单、还款协议等未涉及逾期付款责任,出卖人根据对账单、还款协议等主张欠款时请求买受人依约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对账单、还款协议等明确载有本金及逾期付款利息数额或者已经变更买卖合同中关于本金、利息等约定内容的除外。
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
对支付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收到标的物或者提取标的物单证的同时支付。
(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篇二:最高人民法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最新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时间:20XX-06-0610:14:00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0[提要]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可以说,《解释》的公布和实施,对于保护买卖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记对抗

摘要:《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立足于登记对抗理论及诚实信用原则,就特殊动产的实际履行顺序进行了规定。
但该规定实际会与登记的对抗效力、诚实信用的衡平价值及债权平等等产生冲突。
通过对登记对抗制度、单纯登记的效力及善意第三人范围的再解释,可以理顺三者之间之间的逻辑关系,缓和制度之间的冲突,平衡各方当事人的价值。
关键词:登记对抗诚实信用善意第三人在实务中,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先后与多人订立买卖合同情形并不罕见。
《物权法》第15条关于“关于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或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明确了我国采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
基于此原则,根据相关立法[③]及理论界现有的主流观点,在多重买卖的情形下,只要合同本身并不存在《合同法》第52条所规定之无效情形,则出卖人与数个买受人订立的数个买卖合同均为有效。
但针对特定标的物,债务人从客观上仅可对多个债权人中一人为实际履行。
但实际履行与违约赔偿对于债权人来说本质上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如何平衡多个买受人之间的利益成为理论和实务中的重点,而对于标的物最终归属的确定,涉及物权变动模式、交付与登记的效力等。
对于特殊动产,《买卖合同法司法解释》第十条规定基于登记对抗理论与诚实信用原则,在多重买卖的情形下,依次以交付、登记、合同成立先后为依据规定了合同实际的履行顺序,当登记与交付出现冲突时,以登记为准。
正确地理解该条规定与登记公信力、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债权平等性及相关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对该法条的正确适用。
一、对《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理解《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1)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均未受领交付,先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3)均未受领交付,也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4)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释销售合同条款的话术

解释销售合同条款的话术销售合同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规范了买卖双方之间的权益和责任。
而销售合同条款作为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签署合同之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以保证双方对合同内容的充分理解和认同。
本文将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销售合同条款,并提供一些用于解释这些条款的有效话术。
首先介绍的是价格条款。
价格是销售合同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在解释价格条款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话术: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这样的价格。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价格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持续性。
其次是交付条款。
交付时间和方式对于买卖双方都十分重要。
在解释交付条款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话术:根据我们的生产能力和物流安排,我们会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产品安全地交付给您。
我们会与物流公司密切合作,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到达您的仓库或指定地点。
第三个要介绍的是保修条款。
保修条款规定了产品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在解释保修条款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话术:我们以高质量的产品为您提供保修服务,保证产品在合理使用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将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确保您的利益和满意度。
接下来是付款条款。
付款是交易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解释付款条款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话术:根据合同约定,我们会提供详细的付款流程和具体的付款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合理的付款安排来保障双方的权益,及时获取资金和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合同解除和争议解决条款。
尽管我们不希望出现任何争议或合同解除的情况,但合同中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定。
在解释这些条款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话术:这些条款是为了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任何争议时,双方能够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办法。
我们希望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任何争议,并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销售合同条款,根据具体的合同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其他条款,如知识产权、保密协议等。
在解释这些条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话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妥善审理买卖合同案件切实维护公平交易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答记者问作者:张先明发布时间:2012-06-06 08:27:38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发布会后,为详细了解这部司法解释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
ﻫ出台背景和经过ﻫ记者:现行合同法第九章已经以46个条文的容量规定了买卖合同法则,请问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还要出台这部司法解释?起草这部司法解释都经历了哪些程序?这部司法解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ﻫﻫ负责人:买卖合同是所有有偿合同的典范,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典型、最普遍、最基本的交易形式。
人民法院司法统计数据显示,历年来民商事纠纷案件中,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数量一直相当庞大,即便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过程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数量也是位居首位。
无论是交易实践还是审判实务,均表明买卖合同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交易形式。
合同法第九章通过46个条文规定了买卖合同法则,居于合同法分则规定的有名合同之首,买卖合同案件审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判断标准亦常为其他有名合同所借鉴,因此,在合同法分则中占据统领地位的买卖合同章堪称合同法的“小总则”。
ﻫ然而,由于合同法第九章的46个条文难以涵盖买卖合同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市场交易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合同法施行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在贯彻适用合同法第九章的过程中,遇到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买卖合同相关规定的不同理解,导致民商事审判实践对合同法买卖合同章及相关规定的适用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司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为了及时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公正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高买卖合同法则的可操作性,最高法院于2000年3月正式立项,决定制定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并委派民二庭负责起草。
ﻫ最高法院民二庭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广泛征求了各级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工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各部门意见。
特别是多次征求合同法起草人梁慧星教授、王利明教授、崔建远教授以及合同法专家韩世远教授、王轶教授、刘凯湘教授、李永军教授的意见。
为了使司法解释更符合市场交易实际和审判实践的要求,更好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还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司法解释起草工作历时十二年,起草十二稿。
2012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讨论通过了该司法解释。
ﻫﻫ《解释》包括8个部分,总计46条,主要对买卖合同的成立及效力、标的物交付和所有权转移、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标的物的检验、违约责任、所有权保留、特种买卖等方面如何具体适用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
ﻫﻫ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记者:合同的效力认定对于市场交易发展和交易秩序稳定影响甚巨,请问这部司法解释在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ﻫ负责人:现代合同法或买卖法最为重要的基本精神或价值目标就是鼓励合同交易,增进社会财富。
市场交易越频繁,市场经济越能充分发展,社会财富和国家财富越能迅速增加。
实践不断证明,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不适当地宣告合同无效,不仅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对当事人意志的尊重,甚至导致民事主体对民商法的信仰危机。
ﻫ合同法颁行之后,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我国经济顺利转型,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最高法院贯彻“鼓励交易、增加财富”的原则,发布《合同法解释(一)》和《合同法解释(二)》等司法解释,严格规制对合同的无效认定。
例如,其特别强调,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绝对不能再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作为依据。
并对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作出限缩性解释,即“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进一步减少了认定合同无效的事由。
鉴于买卖合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典型、最普遍、最基本的交易形式,买卖合同的效力不仅事关交易关系的稳定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之保护,而且关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解释》继续遵循该原则和司法立场,针对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形形色色的预约,诸如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允诺书、备忘录等预约的法律效力,明确承认其独立契约效力,固定双方交易机会,制裁恶意预约人。
对于实务中常见的出卖人在缔约和履约时没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明确地予以肯定,旨在防止大量买卖合同遭遇无效认定之命运,更周到地保护买受人之权益,明晰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强化社会信用,维持交易秩序,确保市场交易顺畅,推动市场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ﻫﻫ强力维护诚信原则记者:在当前买卖合同交易实践中,违背诚信、有失公平的行为屡见不鲜,请问《解释》在维护诚信原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方面有何具体体现?ﻫ负责人:在买卖合同交易实务中,经常出现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订入不公平条款或有违诚信之内容,这既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交易秩序。
有鉴于此,《解释》在制定中,始终在对双方当事人平等保护的前提下,注重规制和制裁违背诚信之行为,以实现双方权益平衡,维护公平交易秩序。
简单举几个例子:ﻫ第一,在动产一物数卖情形中,各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解释》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否定了出卖人的自主选择权。
第二,在路货买卖中,出卖人在缔约时已经知道风险事实却故意隐瞒风险事实的,《解释》规定风险由出卖人负担。
ﻫ第三,对标的物检验期间或者质量保证期约定过短导致买受人难以在检验期间内完成全面检验的情形,《解释》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期间为买受人对外观瑕疵提出异议的期间,并根据本解释规定确定买受人对隐蔽瑕疵提出异议的合理期间,以此彰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买受人利益的保护。
ﻫ第四,对标的物异议期间经过后的出卖人自愿承担违约责任后又翻悔的,《解释》明确规定出卖人自愿承担违约责任后,不得以期间经过为由翻悔,意在体现和维护诚实信用原则。
ﻫ第五,对出卖人明知标的物有瑕疵而故意不告知买受人时的瑕疵担保责任减免特约的效力认定问题,《解释》认为,虽然买卖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特约减免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但在出卖人明知标的物有瑕疵而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而不告知买受人时,属于隐瞒事实真相的欺诈行为,有悖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对于这种特约的效力,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ﻫﻫ第六,对当事人特约违反合同法第167条第1款规定时的效力认定等问题,鉴于合同法第167条第1款的目的在于保护买受人的期限利益,旨在体现分期付款买卖的制度功能,因此,如果当事人的特约违反上述规定,损害了买受人的期限利益的,《解释》规定不应承认该约定的效力。
ﻫ可以说,《解释》的公布和实施,对于保护买卖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ﻫ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方式ﻫ记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以无实物载体的电子信息产品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
此类买卖合同是否适用这部司法解释?怎么认定这些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方式?ﻫ负责人: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买卖合同的数量和交易额日益增加,成为买卖合同中越来越重要的交易类型。
ﻫ传统的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均为有体物,而电子信息产品却与此不同,它既可以存储于特定的实物载体,如刻录在光盘上的音乐作品;也可以脱离于有体物,以数字化编码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
对于标的物是有物质载体的电子信息产品的买卖合同而言,在交付规则上,与一般的买卖合同无异,应适用合同法及《解释》的规定。
对于标的物是无实物载体的电子信息产品的买卖合同而言,虽然买卖双方并未实际交付有体物,但仍是以出卖人向买受人交付电子信息产品、买受人给付价款的方式履行合同。
因此,在我国未就电子信息产品的买卖交易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前,应当适用合同法及《解释》的规定。
ﻫ无实物载体的电子信息产品具有显著区别于传统买卖合同标的物的特征,例如不以实物承载为必要、使用后无损耗、其本身易于复制并可迅速传播等等。
因此,对于标的物是无实物载体的信息产品买卖合同而言,其法律规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就交付问题而言,合同法中有关买卖合同的交付方式的规定均以有体物的交付为原型,但信息产品已经逐步脱离了实物载体的束缚,更多的是以电子化的方式传送,以在线接收或者网络下载的方式实现交付,买卖双方都不接触实物载体,这与传统的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向买受人转移对标的物的占有,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交付方式有较大差异。
ﻫﻫ如何认定无实物载体的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呢?《解释》对此作出专门规定。
首先,如果买卖双方对交付问题有约定的,遵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如果按照上述规则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收到约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或者权利凭证即为交付。
换言之,《解释》根据电子信息产品的特点,确定了两种具体的交付方式:一是交付权利凭证,二是以在线网络传输的方式接收或者下载该信息产品。
ﻫ对第一种交付方式而言,买卖双方交付的并非电子信息产品本身,而是仅交付电子信息产品的权利凭证,比如访问或使用特定信息产品的密码。
在此情形下,买受人取得权利凭证后,即可自由决定取得、使用该电子信息产品的时间,因此,不宜以买受人收到该电子信息产品为标准来确定交付是否完成,买受人收到该电子信息产品权利凭证的,即应认定出卖人已完成交付义务。
对第二种交付方式而言,买卖双方以电子数据在线传输方式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
信息产品的传输过程包括出卖人发出信息产品和买受人接收信息产品两个不同阶段。
由于技术、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原因,出卖人发出电子信息产品并不必然引起买受人收到信息产品的后果。
因此,如果以出卖人发出电子信息产品为交付标准,有可能产生买受人虽未能实际接收到该电子信息产品,仍须承担给付价款的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难免有失公允。
考虑到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卖人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制作及传输方式选择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地位,《解释》规定,以买受人收到约定的电子信息产品为完成交付的标准。
ﻫ标的物毁损灭失责任ﻫ记者:买卖合同成立后标的物如果出现毁损、灭失的情况,应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损失,一直是困扰审判实践的疑难问题,请问这部司法解释对标的物的风险负担有什么新的规定?ﻫﻫ负责人:风险负担制度是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对标的物毁损、灭失的不幸损害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一直被视为买卖合同中的核心制度。
ﻫ在买卖合同中,风险由谁负担就意味着谁将承担不利的后果,关涉买卖双方当事人最根本之利益,对买卖双方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