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曹操献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自从清人毛宗岗称“曹操奸绝,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后,人们常常爱用一个“奸”字来概括曹操形象的性格特征。其实,《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也不是“奸”到了极点的扁平人物,而有着复杂个性特征的立体形象。汉人许劭评之为“乱世之奸雄”,其性格内涵有“奸”和“雄”两个层面。本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奸”(多疑、狡诈、残忍、自私等)中有“雄”(有胆识、重谋略、讲忠义、视死如归等),并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

1.通过示例形式用“回目语言”对小说情节概括。

2.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小说节选部分曹操形象。

3.深入体会曹操“经典名言”及相关评论,认识其自私与残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虽然《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但仍有些词语学生需要查阅工具书才能理解。因此,课前预习的主要内容确定为:

①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字;②了解“曹操献刀”之前相关情节。

一、导语设计

汉末风云起,董卓入京,废少帝,逼太后,立献帝,施暴行,民怨沸腾,群情激奋,身直为乱臣贼子,天下有志之士人人欲得而诛之,曹操也有杀董之心,如今且说谋董贼,曹操献刀。

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曹操献刀》(板书)

二、整体感知----献刀原因情节把握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的把选文读一遍,思考:

1、曹操献刀的情节过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借刀(杀人)---(杀人不成)献刀 ---- 遇陈宫(被捉)----- 杀吕伯奢(亡命途中)

2、活动内容:请用小说“回目”的形式对节选部分进行概括。要求:准确概括情节、工稳使用对仗。(课件展示)

示例: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学生就拟定的情节“回目”发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内容、对仗方面进行评析。

(设计说明:该环节主要是通过语言训练的形式,对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作总体把握,以便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师示例:(课件展示)

(一)王司徒设宴哭汉曹孟德借刀杀人

(二)曹孟德急中生智忙献刀董卓贼恼羞成怒欲捉人

(三)中牟县曹操遇陈宫被抓入狱

监牢中陈宫慕忠义随操同逃

(四)曹孟德生性多疑误杀伯奢全家

陈公台心生悔意欲除狼心之徒

三、人物形象

咱们说,学习小说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情节、人物和环境;进而概括小说的主题。梳理清楚本文的情节之后,咱们来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曹操的形象,看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一)分析方法:

教师设问: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

学生发言,教师进行引导与修正。

教师准备:分析人物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小说正面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等;二是作者侧面描写人物,主要包括别人评介、他人衬托、环境烘托等。

(设计说明:此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人物形象的“微观方法”,给学生分析曹操形象确立一个支点。)

(二)教师设问: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对曹操人物的了解,阅读文本,说说你心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依据同学们的回答归纳:(板书)

奸杀吕伯奢七星刀

借刀(能否表演一下?)

雄献刀性格复杂

遇陈宫(分角色朗读)

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

陈宫的描写(三)分析人物:

教师引领:(课件展示)

清人毛宗岗称评点《三国演义》时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曹操奸绝,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孔明智绝,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云长义绝,古今战将中第一奇人。”

陈寿在《三国志》中引用孙盛《异同杂语》所记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教师准备:(课件展示)

①如何看待曹操行刺时“惧卓力大,未敢轻动”的心理?

——曹操行刺不是玉石俱焚式的,与伍孚“殒命式刺杀”不同(教师适时出示“伍孚刺杀董卓”文字),他有一个底线,即以保住自身的安全为前提。如此,就与他在王允府的“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言论相乖戾,这恰好体现了他性格

的复杂处:英勇又自私,不愿用自己的生命作一个未知的赌博,他不是封建社会严格意义上的忠臣义士。

②曹操刺杀董卓为什么要用“七宝刀”?

——曹操行刺董卓要借用王允“七宝刀”,可能因其刃“极其锋利”,能穿透铠甲,便于一举成功。但从曹操行刺不成时的权变“献刀”行为可以看出,“其所以请宝刀者,预为地也。献刀之举,未必不在曹操算中”(毛宗岗语)。曹操献刀的行为,与回答董卓时说的“马羸行迟耳”一样:都是早有谋划,为自己留下退路,可谓“妙算如神”“确是奸雄”(毛宗岗语)。同时,曹操预测自己将有献刀之举,那么势必将置王允于危险境地,这充分表现了置他人于不顾的自私。

③曹操对陈宫慷慨陈词真心还是假意?

——曹操在王允府所言“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多为激愤豪壮之语,而在中牟县对陈宫大义凛然的话语就多了些虚浮,其主要目的是想感动陈宫,让他释放自己,此为“奸”之表现(毛宗岗对“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一句评曰“此县令须以此言动之,奸雄眼力如此”;对曹操“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一语评曰“偏是奸雄会说道学语”)。但在那种处境下,能够做到临危不乱的慷慨陈词,倒是颇为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精神与胆识,此乃“雄”之体现(毛宗岗对曹操“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