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训练上课讲义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 ★
【知识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 ①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汞为液体;少数金属有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②有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压成薄片。 ③能导电,可以用作电线、电缆。 ④能导热,可用于制造铁锅、铜火锅等 (2)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授课类型 T-金属 金属化学性质
C-专题训练
星级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及时段
★★
1. 金属 2. 金属化学性质 3. 完成练习题
★★★
学科教师:
T-能力提升 ★★★
T— 课堂同步
金属材料
【考纲说明】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常 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铁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CuSO4=Cu + FeSO4
2Al+3FeSO4=Al2(SO4)3 + 3Fe Cu+2AgNO3=Cu(NO3)2+2Ag
5
4、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 Mg 与 HCl 反应就比 Zn 剧烈,而 Zn 又比 Fe 剧烈(越活泼越易反应)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位于前面的金属和位于后面的多个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相差越远越先反应(相差越远越先种金属混合而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3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课

1。重点知识记忆
2积累易错知识。
3分钟
2.承接
结果
一、知识点回顾
1化学方程式
2钠与水、酸、盐溶液反应及现象
3钠露置空气的变化、钠的保存
4铝与酸、碱反应、铝加热融化的现象
5钝化问题
6铁与水蒸气反应
7计算
就板书的本节内容灵活提问
1、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展示预习内容完成情况。
2、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2派代表说答案。
3其他组评价
(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性质的使用。
2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10
4.
总
结
提升
二、总结提升
1金属活泼性结构上取决于什么?与得失电子数多少有关么?
2金属性强弱如何在性质上对比
三、解题方法
教师针对
1学生提的问题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
拓展讲解、
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2讨论思考
3总结并记录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进行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计算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巡视答题情况
2评价小考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板书本节重点
1答题
2课代表公布答案
3互批、订正答案
3、质疑、解答。
1、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2、解决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
10分钟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人教版精编讲义+习题)

201 年初中化学专属讲义课题: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金属材料和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考能力目标1.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认识合金的制法,会区分纯金属和合金。
3.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A(基本要求)B(略高要求)C(较高要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笔记专题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金属材料定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它们的合金,所以金属材料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注意:金属氧化物等不属于金属材料2.金属物理性质的共同点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
说明:金属能抽成丝是金属的延性;能压成薄片是金属的展性,金属能够弯曲也是金属延展性的一种体现3.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异(1)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俗名:水银(3)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4.金属的用途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绝大多数是金属元素,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往往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时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如铁能制成铁锅,不仅由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还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而且回收率几乎达到100%,很多精密仪器都用银做导线5.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例题精讲【例1】(1)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于了铁的性质(2)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3)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性【例2】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课后题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课后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金属化学性质的本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金属与酸的反应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4. 金属活动性顺序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2.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 讲解与演示:(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
(2) 金属与酸的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气。
(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亚铁和铜。
3.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现象。
5. 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学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实际问题。
6.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8. 课后题:(1) 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分别是什么?(2)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什么?如何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3) 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金属腐蚀?(4)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产中的应用。
(5) 思考题: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等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2.1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1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黄色溶液 B.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H2SO4===AlSO4+H2↑ C.镁条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D.可用铁、镁代替锌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溶液呈浅绿色,不是黄色, A 错 误 ; 铝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Al + 3H2SO4===Al2(SO4)3+3H2↑;镁与酸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且放出大量热,C正确;镁与酸反应速率过快,铁与酸反 应的速率较慢,都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解析】此题应紧扣置换反应的特点“一换一”进行判断, 即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为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
【答案】A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 _Z_n_+__H__2_S_O_4_=_=_=_Z__n_S_O_4_+__H__2↑_(_其__他__答__案__合__理__也__可__)__;
17.下列金属各2 g,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 气最多的是( A ) A.铝 B.锌 C.镁 D.铁
【点拨】本题采用比较法解答。金属与足量稀酸反应产生 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的关系
为:氢气质量=生成金物属中的金相属对元原素子的质化量合价×金属质量。
18. (2019·北 京 模 拟 ) 在 密 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 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 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图 像如下所示,下列结论 不正确的是( )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H2 质量:乙>甲>丙,则金属活动性:乙>甲>丙。三种金属完 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则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由于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且产生 氢气质量: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总结及习题讲解

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 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碱金属元素 C 金属与非金属、酸反应T 金属与水、盐反应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引导回顾在碱金属中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本周知识点本周解题方法1.碱金属元素 1. 性质及其变化规律2.金属与非金属 2. 反应及化学方程式3.金属与酸的反应 3. 规律及化学方程式4.金属与水的反应 4. 规律及化学方程式5.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5. 规律及化学方程式同步讲解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共性: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不同:硬度,密度,熔点等。
2、化学性质:能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
3、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电子)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O2→金属氧化物(金属作还原剂)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⑴Mg与O2的反应常温:能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点燃: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2 2MgO(白色固体)⑵Fe与O2的反应常温:Fe跟O2、水蒸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加热:4Fe + 3O2 2Fe2O3 (红色固体,俗称铁红)点燃:3Fe + 2O2Fe3O4 (黑色晶体,有磁性)⑶Na与O2的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Na在保存时必须隔绝空气加热:2Na + O2 Na2O2(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小结:1、Na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Na的取用:⑴必须用镊子,不能用手⑵多余的Na 应放回原试剂瓶⑷Al与O2的反应常温:很快生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起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使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4Al + 302 === 2Al2O3思考:如何能使Al发生燃烧?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 4Al + 302 2Al2O3现象: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课后题

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课后题高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课后题本节重点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在兼顾学生已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基础上,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初步感受金属的活动性。
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重点内容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练习,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作了知识上的铺垫.金属的化学性质(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情分析本课题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本课题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了氧气、碳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学习金属的性质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而且整个课题的引入、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都完全由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课前准备仪器药品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及同步练习(两套)

讲授新课
二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活动探究(以盐酸为例):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讲授新课
镁与盐酸
锌与盐酸
铁与盐酸
铜与盐酸
讲授新课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 表面产生气泡,非常快 Mg + 2HCl ====MgCl2 + H2↑
锌 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产生气泡较慢,溶液由 铁
[典例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 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D )。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点拨:铝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 铝结构致密,保护了内层的铝。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活动探究】 将镁、锌、铁、铜四种不同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 应,记录现象并填写下表中空白。
△ H2 + CuO === Cu + H2O
△ C + CuO === Cu + CO2
△ CO + CuO === Cu + CO2
课堂小结
◆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2.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 置换反应 A+BC===B+AC
◆ 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H)> Cu
H2↑ H2↑ H2↑ 3H2↑
化合物
单质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授新课
回顾: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B==AB
初三化学金属的性质讲义练习

本次课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点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定义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在化学中,从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看,金属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易电子从元素周期表来看,金属的汉字一般带有“钅”(汞除外)典型例题【例1】: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B.良好的导热性C.金属光泽D.较高的硬度变式训练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通性也有个性,下列金属物品在使用时所利用的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铝箔:延展性B.军号:密度大C .导线:有光泽D .铁壶:能导电知识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 2O 3)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2.金属与酸的反应:22Mg O +2MgO24Al 3O +232Al O 23Fe 2O +点燃34Fe O 22Cu O +∆2CuO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式:A+BC→B+AC,即: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Fe的表面有银白色的金属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湿法炼铜: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CuSO4 + Fe = FeSO4 + Cu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典型例题1、在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类型题课件全面版

解:(1)设甲同学加入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4g
56/2=x/0.4g, x=11.2g;
变式训练1(2分钟)
2、为了测定Ag,Zn,Cu,H的化学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利Zn
粉 案,,Cu其片中,A可gN行O3的溶是液和盐酸4种物质(,设D计)了如下实验方
A、 Zn+HCl B、Zn+HCl C、Cu+HCl D、Zn+HCl
Cu+HCl
Cu+ AgNO3 Zn+AgNO3 Cu+HCl
Zn+AgNO3 Zn+AgNO3 Cu+ AgNO3 Cu+ AgNO3
结论(金属的 活动性) Cu>Al
Mg>Al
Zn>Fe Al<Fe
2.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 Cu(NO3)2三种物质。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化学
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gNO3 Zn(NO3)2
Fe
Cu(NO3)2
Cu
根据实验方案填空: 固体x是_银___ ,固体y是_铜____。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自学检测1 (3分钟)
一、设计方案:检验金属活动性
1、利用下列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D )
A. Fe CuCl2溶液 Ag B.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Ag C. FeCl2溶液 Cu Ag D. FeCl2溶液 Cu AgNO3溶液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 第8章 课时2.1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版)[001]
![2024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 第8章 课时2.1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版)[001]](https://img.taocdn.com/s3/m/80762f2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上)知识导航知识精讲一、金属与氧气反应1. 常温下反应金属方程式现象Al银白色的铝的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Mg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2. 高温下反应金属方程式现象F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Mg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Cu生成黑色固体3.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跟氧气反应。
4.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反应速度反应方程式镁剧烈反应,镁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很快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MgSO4 + H2↑锌反应比较剧烈,锌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较快Zn +2HCl === ZnCl2 +H2↑Zn + H2SO4=== ZnSO4 +H2↑铁反应缓慢,铁逐渐溶解,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较慢Fe+2HCl === FeCl2+ H2↑Fe+ H2SO4=== FeSO4+H2↑铜不反应【实验结论】①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
②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三、置换反应1.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 通式:A+BC→AC+B题型一:铝的抗腐蚀性【例1】(·江苏·利国镇中心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收藏家收藏清末的铝器,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作用题型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变2-2】(2024·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
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PPT讲练课件1

金属
是否有气 速度 用燃着的木条
体产生
放在试管中
镁
是
快
气体燃烧
锌
是
较快
气体燃烧
铁
是
较慢
气体燃烧
铜
否
比一比: 在刚才的4个实验中
1.哪些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哪些不 能反应?
2.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中,哪种金属反 应最剧烈?哪种最缓慢?
3.铁.镁.铜.锌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 镁、锌、铁、铜.
问题:为什么把铁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 因你能否猜一猜?
课题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如何验证铁和铜之间的活动性?
①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 铁丝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
2. 如何验证铜和银之间的活动性?
①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实验
现象
第八单元 ·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一.金属难过“氧气”关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 探究目的: 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应的情况
2. 探究方法: 实物对比;回忆已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等
比一比: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Mg
在常温能与氧气反应
Fe
常温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Cu
但高温能与氧气反应
Al
Au
高温也不与氧气反应
Mg、 Al 比较活泼, Fe、Cu 次之, ___A_u___最不活泼.
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活泼程度)的方法一:
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强 ; 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 强 .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会具有很好的 抗腐蚀性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排在__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排在______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利用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把方程式补充完整:(1)Ag+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l+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Zn+Cu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e+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H2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uSO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u+AgN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一.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硬度最高的金属(6):熔点最高的金属(7):熔点最低的金属(8):密度最大的金属(9):密度最小的金属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
1、以下关于铝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极易生锈B.铝对稀硫酸有耐腐蚀性质C.铝在空气中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耐腐蚀性强D.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所以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
2、下列物质可用金属和酸直接制得的是()A. CuSO4B.MgSO4C. Fe2(SO4)3D. ZnSO43、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试剂是( )A.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酒精二. 金属的回收1、某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Cu(NO3)2和AgNO3,若回收金属银,则需加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某废液中含有FeCl2、ZnCl2、CuCl2,要从中全部回收金属铜,小明同学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__________;若想得到纯净的铜,则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
3、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
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
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1)[设计方案]○1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2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2)[小组讨论]○1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原因是,该方案化学方程式为。
○2除去银粉中混有的另一种金属则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1废弃定影液加较活泼金属(过量)进行操作a得金属混合物和溶液A○2金属混合物加试剂(适量)操作b得Ag和溶液B。
请回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锰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
(1)同学们将等大小的三种金属同时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
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
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锰,你认为(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
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
②操作a、b的名称是,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 判断金属活动性1、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只甲有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丙的盐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丙>甲3、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4、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2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3铁钉的质量增加○4溶液的质量减轻A.○2○3 B.○1○2○3 C.○1○2○4 D.○1○25、有X、Y、Z三种金属,把X投入YSO4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得到的XSO4溶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增加;把Y投入Z(NO3)2溶液中,Y的表面有Z析出,得到的Y(NO3)2溶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减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Hg-201,Zn-65,Cu-64,Ag-108A.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 > Z > YB. X、Y、Z依次可能是 Zn、Cu、AgC. X、Y、Z依次可能是 Zn、Cu、HgD. X、Y、Z依次可能是Hg、Zn、Cu6、把锌片分别插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足量FeSO4、CuCl2、AgNO3三种溶液中,假定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相同,而剩余的锌片与附着的金属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写出A、B、C分别代表哪种溶液(写化学式)A:,B:,C:。
四.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1、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是()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取了下列各组试剂,其中可行的有()(多选)A、镁、铁、氯化铜溶液B、铁、铜、硫酸镁溶液C、铁、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3、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五. 除杂1、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Cu(Zn)①②(2) FeSO4(CuSO4);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粉(铁粉),加足量盐酸后过滤B.铁粉(铜粉),加足量盐酸后过滤C.FeCl2(CuCl2),加足量的铁粉过滤D.CuCl2(铁粉),加足量蒸馏水过滤六、连续反应1、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A 硫酸铁B 硫酸铜C 硫酸D 硫酸亚铁2、向CuSO4、Zn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A、ZnSO4、H2SO4B、FeSO4、H2SO4C、ZnSO4、CuSO4D、ZnSO4、FeSO43、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 Zn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Cu2+,不溶物为 Zn③溶液只有 Zn2+,不溶物为 Zn ④溶液只有 Zn2+有,不溶物为 Zn 、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5、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6、在Cu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 (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七、金属与酸的反应常考的与酸反应的四种金属Mg、Al、Zn、Fe (1)等质量的同种酸分别与足量的四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氢气的质量等于。
(2)等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的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由大到小为 > > > ,生成氢气的量 > > > 。
(3)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1、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中能够正确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像为( )2、相同质量的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活泼性N >MB .两个反应生成H 2的体积相等C .相对原子质量N >MD .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3、5.6g 不纯的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了0.21g 氢气,则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是( )A.CuB.HgC.ZnD.Mg八、置换反应定义: + = +根据如下所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 是红色固体,则X 是 ;(2)若常温下Y 是气体单质,乙是浅绿色溶液,则X 是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为无色液体,则X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