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穴位注射技术是将小剂量中西药物注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操作技术。

本技术通过药物在穴位的吸收过程中产生对穴位的刺激,利用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及药物1.常用器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穴位选用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

2.常用药物根据临床需要通常使用以下几类药物:(1)中草药注射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

(2)维生素注射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多数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二)基本操作方法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1.操作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注射角度与深度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深度。

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

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穴位注射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为确保注射效果,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一、操作规范1.消毒准备在进行穴位注射之前,需要做好消毒准备。

手术室内所有操作设备和用品都要进行严格消毒,消毒液应使用规定浓度,并按照标准要求的消毒时间进行消毒。

操作者和病人双方都要做好手部消毒。

2.选择穴位选择穴位需要根据病症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来说,穴位应该满足局部皮肤无感染、无瘙痒、无肿胀、无疼痛,以及针刺后出血轻、血色鲜红等条件。

3.穴位定位穴位定位需要根据病人体质、肌肉结构和病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清洁选定的穴位周围皮肤,注意不要涂抹其他药品或保湿剂。

(2)做好穴位标记,使用无菌标记笔或牙签,标明穴位位置。

(3)待标记完毕后,使用口红或无菌印章核对穴位位置,确保穴位准确无误。

4.针头处理将要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操作者需要佩戴无菌手套。

5.插针技巧插针时应注意以下技巧:(1)插针深度以穴位深度为准,一般为0.3-1.5cm。

(2)插针应平行于皮肤,不得斜插或歪插。

(3)要掌握好插针的角度和方向,针头要垂直于皮肤。

(4)当针头到达穴位时,应有轻微酸胀感,但不能感到麻木或刺痛。

6.注射操作穴位注射需要注射剂量适当、速度均匀、不得有漏注现象。

注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抽出注射器中的空气,以避免导致患者气栓。

(2)针头插入穴位后,应缓慢注射,一般应以每分钟1ml为宜,不得过快或过慢。

(3)注射时要注意药液不要渗漏,避免造成局部水肿或疼痛等不良反应。

二、操作流程图1.消毒准备(1)将手术室内所有操作设备和用品进行严格消毒。

(2)操作者和病人双方都要做好手部消毒。

2.选择穴位和穴位定位(1)根据病症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穴位。

(2)清洁选定的穴位周围皮肤。

(3)进行穴位标记,使用无菌标记笔或牙签,标明穴位位置。

(4)使用口红或无菌印章核对穴位位置,确保穴位准确无误。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1. 事先获取患者的病例资料和医嘱,了解患者病情和需要注射
的药物。

2. 确保医疗器械和注射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3.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取得患者
的同意。

操作流程
1. 洗手并带好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洁净。

2. 根据医嘱确定注射穴位。

参考相关穴位图和解剖学知识,准
确找到穴位。

3. 用消毒棉球擦拭待注射的穴位,保持穴位干燥。

4. 将药物按照医嘱要求抽取到注射器中。

确保注射器无空气泡。

5. 将注射器插入皮肤,以正确的角度注射。

6. 缓慢注射药物,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7. 注射完成后,将注射器取出,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点。

8. 按照医嘱记录注射的时间、剂量和穴位。

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2. 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途径,避免药物过量或错误注射。

3. 注射时要注重技巧,避免损伤患者组织或器官。

4. 在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
处理并报告医生。

5. 操作结束后,将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以上为穴位注射操作流程的简要指南。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
按照医嘱指导和医院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穴位注射操作程序

穴位注射操作程序

穴位注射操作程序
1. 简介
本操作程序旨在指导有关人员正确而安全地进行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药物注射,以达到治疗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2. 前期准备
在进行穴位注射之前,确保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注射器材
- 清洗和消毒注射器以及相关工具
- 整理好诊疗区域,保持干净整洁
- 确保患者无过敏史和禁忌症
3. 操作步骤
3.1 确定要注射的穴位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确定要注射的穴位。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效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

3.2 准备穴位
- 清洁患者的皮肤,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目标穴位周围的皮肤。

- 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擦干消毒的皮肤。

3.3 注射操作
- 拿起准备好的注射器,确保注射器上没有气泡。

- 将注射器的针头垂直插入穴位,以适度的深度(一般为0.5-1厘米)。

- 缓慢按下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

-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避免不适或出现异常情况。

- 注射完成后,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或纱布轻压注射点,防止出血。

4. 注意事项
- 操作时需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注射过程安全、卫生。

- 按照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穴位、药物和注射方法。

- 注意穴位选择的合理性和对患者的适应性。

- 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应处于舒适和放松状态,医生需与患者充分沟通和配合。

以上为穴位注射操作程序的简要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穴位注射操作规范【概念】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原理】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适应症】凡是适应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基本上均可用穴位注射法。

主要包括:1、运动系统疾病: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

5、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炎等。

【禁忌症】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对注射药物过敏的患者。

【告知】1、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会有不适,如疼痛、出血,但这些不适是可以忍受的。

【用物准备】用具:一般选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

常用药物:(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 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操作程序】推治疗车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姓名、床号→做好解释工作→按穴位取舒适体位→暴露部位(注意保暖)→正确取穴→常规消毒皮肤(碘伏消二次)→再次核对药物→排气→取棉签夹住→一手拇指食指固定和绷紧穴位周围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并固定针栓→上、下提插针头回抽→无回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观察及询问患者的感觉)→注射药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轻压针眼片刻→再次核对药物→观察注射后反应→注射器置于锐器盒内→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1、检查药品,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2、患者取正坐位或卧位,每次取2~4穴。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 左右。

4、在穴位上直刺斜刺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lml)。

5、拔出针头,消毒棉签按压防止出血。

6、隔日一次,6次一疗程。

7、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l天。

8、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O.8寸,以免伤及延髓。

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9、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第 1 页共1 页。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穴位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以产生效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源于祖国医学针刺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激发经络穴位以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和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本法兼具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因而疗效显著。

【操作方法】1.备5~50ml注射器各l副,针头5½号、6号、7号各2个,穿刺针头7号2个,敷料2块,消毒后留用。

2.按照穴位及部位与各种病变组织的治疗及解剖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深浅,有时一个穴位注射时可用多种角度刺入,总之可灵活应用。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进针后上下缓慢提插,刺到反应点,探到痰、胀、麻等特殊反应后,再回抽针心,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

4.注射时应注意速度,一般以中速为宜,如是慢性病体弱者,应该轻刺激缓慢注入;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快速注入。

5.根据注入部位与穴位的不同,一次注入药液的数量亦不同。

头面耳穴等处一般为0.1~0.5ml,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为2~15ml。

可根据病情和药物浓度施以刺激的强弱,或酌情增减。

6.每一疗程为10次,根据注射量的多少和反应情况,一般隔1~3日注射1次,每一疗程完毕后休息1周,再继续第二疗程。

顽固慢性疾病以20~40次为1疗程。

应适当地轮换穴位。

【主治病症】一、急性阑尾炎肠痈穴位注射方(四川中医1987;(1):37) 用注射用水作双侧耳穴新阑尾点注射,每侧注入0.2ml左右。

每日注射2次,体温降至正常,腹痛缓解后改为每日1次。

体温高者,可加曲池穴位注射,病愈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急性阑尾炎。

二、咯血鱼腥草注射液(中医杂志1990;(5):40)鱼腥草注射液2~4ml(1~2mg),令病人仰卧,伸直上肢,孔最穴处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抽取药液,快速垂直刺入穴位约O.5cm,然后缓慢向深推lcm,抽无回血徐徐注入药液。

穴位注射实施规程

穴位注射实施规程

穴位注射实施规程1. 引言本实施规程旨在规范穴位注射的操作流程,保证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标准实施,全面保护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穴位注射操作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包括但不限于西医、中医、护理等相关专业。

3. 规程内容3.1 穴位注射前准备工作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确定需进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案。

2. 确保医疗设备、药品以及消毒器材齐全,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适合进行穴位注射。

3.2 穴位注射的操作流程1. 充分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穴位注射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 采取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操作,确保注射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根据穴位注射方案准确定位穴位,并对注射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4. 按照注射技术和操作规范,使用合适的注射器具和药物进行穴位注射。

确保注射的插针深度、角度和速度适当,避免异常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5.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情况,随时记录和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

6. 完成穴位注射后,妥善处理注射器具和医疗废物,保持注射区域的整洁和无菌。

7. 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和指导,如疼痛缓解、休息和饮食等方面。

3.3 穴位注射的安全注意事项1. 注射前必须与患者核对个人信息,确保注射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2. 注射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3. 在注射过程中,严禁交叉感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必须遵守严格的消毒规范和操作要求。

4. 注射后必须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无害化。

4. 相关记录和报告1. 每次穴位注射都必须在患者病历、护理记录和医嘱中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步骤、药物剂量、患者反应等信息。

2. 对于任何异常情况或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及时上报相关医务人员并进行记录。

5. 总结通过本实施规程的规范和执行,能够提高穴位注射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1、目的:在穴位中注射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或痛处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2、适应症:肛裂疼痛或肛门术后创面疼痛。

3、禁忌症:病人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痛的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4、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有毒副作用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做穴位注射。

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2)、按医嘱选穴,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个穴位注射的药量一般为l-2ml。

头面浅表处为0 .3-0. 5ml,耳穴仅注射O.1ml,胸背部可注劓0 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ml,肌肉丰厚处甚至可达10-20ml。

(3)、选穴须精简,一般以2-4穴为宜,选择肌肉较丰满处的穴位为佳,也可选择阿是穴。

穴位应交替轮换一穴不宜连续注射。

(4)、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关节腔、脊髓腔、胸腔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孕妇的下腹部、腰部及某些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穴禁止用此法,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酌减。

(6)、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h,凡使用过一次性用品按常规处理。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此次发病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体质、既往病史、过敏史、心理状态。

3、备物:治疗盘、碘伏、无菌棉签、擦手毛巾,或快速手消液、污物缸,根据需要备穴注针头1--2个,按医嘱备药物并核对正确,抽吸药液置于无菌方盘内。

4、患者准备:核对床号、姓名,解释,按穴位取舒适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

5、定穴:按医嘱正确取穴,问有无酸、麻、胀感,并做出标记。

6、消毒皮肤:擦手,用碘伏棉签消毒注射部位,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cm。

7、进针注射:再次核对,注射器排尽空气后,一手拇指及食(中)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上下提插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麻、胀感,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若注射两穴以上,应做到1穴1针头,若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度再进针。

中医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中医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目的】
穴位注射是用注射器针头代替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选用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使功效显著。

适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妇科术后腹痛,妊娠剧吐等病症。

【用物准备】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用药品,75%乙醇或O.5%~1%碘伏棉球或棉签
【穴位选取】
治疗痛经:当归注射液或VitK34m1.于月经腹痛期或经期前1天注射三阴交,足三里,连续治疗3个周期。

治疗产后腹痛:0.2%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三阴交。

治疗妇科术后腹痛:山葭若碱IOmg注射足三里。

治疗妊娠恶阻:VitB1.VitB6Im1.注射内关穴。

【操作方法】
1.根据所选穴位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用75%乙醇或0.5%~1.%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医者双皂水清洗干净。

2.将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

【注意事项】
1 .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

谢谢聆听!
-----护理骨干培训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穴位,测试局部反应。 4,消毒皮肤,二次核对,注射器排尽空气,一手拇指及中指 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 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操作时观察患者, 有无晕、弯、折针及其他不良反应。如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 改换角度再进针。 5,棉签按压针眼处起针,核对。 6,整理床单元,患者衣着,给予舒适体位。 7,整理用物,分类处理,洗手,记录,签名。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一.定义穴位注射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入药物以防止疾病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1、术前准备: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选取适当的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2、消毒:术者应用肥皂水清洗双手,继以清水冲净后用75%乙醇棉球拭擦.患者注射区域局部用无菌棉签蘸取安尔碘,按无菌原则自中心向外旋转涂擦5cm×5cm的区域,不留空隙。

(二)施术方法1 取药及穿刺进针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及用药禁忌等。

取出注射器,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到一个水平面旋紧,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

遵医嘱取药,药液吸入针筒后再次核对。

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

术者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刺入患者穴位处皮肤。

进针要通过调整针头的方向、角度获得“得气”。

2 调整得气针头刺入穴位后细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

针尖到达所定深度后若得气感尚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调整针刺方向再次深入,直至患者出现酸、胀的得气反应。

3 注入药物患者产生得气反应后回抽针芯,无回血、无回液时可注入药物。

在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4 出针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

三.注意事项胸背部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

下腹部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四.禁忌证(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瘤部位。

(3)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中医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中医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目的】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疗法。

它是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疼痛等,高血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用物准备】治疗盘、药物、无菌注射器、砂轮、0.5%碘伏、镊子、棉签等。

【操作程序】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

3. 确定注射穴位,测试患者局部感觉反应,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4. 术者手持注射器(排尽空气),另一手绷紧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刺入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

如所用药量较多,可于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稍微提起再注入余药。

5. 药液注完后快速拔针,用无菌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 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 按处方选穴进行操作,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

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 ml,胸背部可注射0.5~1 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 ml。

3. 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

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4. 操作前应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针头是否有钩等情况。

5. 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引言穴位注射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穴位注射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准备工作1.确认病人身份,核对医嘱并取得病人同意。

2.消毒双手,戴好一次性手套。

3.准备所需器材,包括消毒酒精、消毒棉球、穴位注射针等。

确定穴位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医嘱,确定需要注射的穴位。

2.根据穴位的具体位置,准备标识工具,如可溶性笔或红笔。

消毒处理1.使用消毒酒精擦拭注射部位的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清洁。

2.用消毒棉球对穴位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穴位注射部位无菌。

穴位选择1.使用注射间或酒精棉球使注射针头锋利。

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针长度和规格。

注射操作1.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姿势,并告知注射过程。

2.用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使注射针成近似垂直于皮肤的角度插入穴位。

3.注射针插入后,缓慢推进注射药液,注射完成后缓慢拔出注射针。

4.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

处理后工作1.丢弃使用过的注射针和一次性手套,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2.将注射过程、剂量等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上。

3.观察病人是否有不良反应,记录并报告医生。

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穴位注射的安全性。

2.注射前,要仔细核对病人身份和医嘱,避免发生错误注射。

3.注射针头必须保持锋利,确保穿刺过程顺利进行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反应,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在注射前,要向病人详细解释注射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结论穴位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应根据医嘱和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穴位和注射方法,同时关注病人的反应,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一、操作程序1、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

3、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

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4、根据针刺的深浅选择不同出针方式,浅刺的穴位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

深刺穴位出针时先将针退至浅层,稍待后缓慢退出。

针下沉紧或滞针时,不应用力猛拔,宜循经按压或拍打穴位外周以宣散气血,待针下感觉轻滑后方可出针。

出针后如发现针孔溢液或出学,可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0.5min~2min5、整理用品,嘱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休息5min~10min以便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治疗时会出现正常反应。

2、药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及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

注射操作均应在药敏实验结束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

4、回抽针芯见血或积液时应立即出针,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球压迫针孔0.5min~2min更换注射器及药液后进行再次注射。

5、初次治疗及年老体弱者注射点不应过多,药量亦应酌情减少6、酒后、饭后及强体力劳动后不应穴位注射。

7、体质过分虚弱或有晕针史的患者不应穴位注射。

8、孕妇的下腹、腰骶部不应穴位注射。

9、耳穴注射应选用易于吸收、无刺激性的药物。

注射不应过深,以免注入骨膜内,同时也不应过浅而注入皮内。

10、位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不应做提、插、捻、转。

11、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

12、穴位注射前应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 5、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炎等。
【禁忌症】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对注射药物过敏的患者。
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注射操作规范
【概念】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原理】
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对某些疾病能 提高疗效。
【适应症】
凡是适应于针灸治疗的疾病,基本上均可用穴位注射法。主要包括: 1、运动系统疾病: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扭伤等。
【注意事项】
1、禁止空腹注射。 2、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穴不宜用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年老、 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或刺激性强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 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4、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 1~2ml,胸背部可注 射 0.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 2.5ml,肌肉丰厚处甚至可达 10~20 ml。 5、药物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在注射。患者有触电感 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6、操作前应检查各无菌物品有无过期,注射器包装有无漏气等情况,用后物品处理符 合消毒隔离规范。
【告知】
1、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会有不适,如疼痛、出血,但这些不适是可以忍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一.定义
穴位注射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入药物以防止疾病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一)施术前准备
1、术前准备: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选取适当的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2、消毒:
术者应用肥皂水清洗双手,继以清水冲净后用75%乙醇棉球拭擦.患者注射区域局部用无菌棉签蘸取安尔碘,按无菌原则自中心向外旋转涂擦5cm×5cm的区域,不留空隙。

(二)施术方法
1 取药及穿刺进针
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及用药禁忌等。

取出注射器,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到一个水平面旋紧,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

遵医嘱取药,药液吸入针筒后再次核对。

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

术者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刺入患者穴位处皮肤。

进针要通过调整针头的方向、角度获得“得气”。

2 调整得气
针头刺入穴位后细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

针尖到达所定深度后若得气感尚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调整针刺方向再次深入,直至患者出现酸、胀的得气反应。

3 注入药物
患者产生得气反应后回抽针芯,无回血、无回液时可注入药物。

在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4 出针
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

三.注意事项
胸背部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

下腹部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四.禁忌证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瘤部位。

(3)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