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气分析操作质量标准
血气分析操作考核标准文档

血气分析操作考核标准文档血气分析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
为了保证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了一些考核标准,以评估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仪器的性能。
一、仪器操作方面的考核标准:1. 熟悉血气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能够正确安装血样针头,并确保无气泡进入样品。
3. 能够准确调节仪器的温度和压力参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能够正确选择不同的检测模式和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样品采集方面的考核标准:1. 熟练掌握血气分析的不同采样方法和位置,包括动脉血采样、静脉血采样和毛细血管血采样等。
2. 能够正确选择不同的采样器和血盐溶液,避免样品污染和稀释。
3. 能够正确判断血样的采集深度和采集速度,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4. 能够及时处理采样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如血样凝固、血栓形成等。
三、结果分析和判断方面的考核标准:1. 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血气分析仪器上显示的各项指标,如pH值、PaO2、PaCO2、HCO3-等。
2. 能够根据结果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氧合状态和呼吸功能,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解释,提供全面的临床参考价值。
四、质量控制方面的考核标准:1. 能够正确操作仪器的质控系统,进行质控样品的检测和分析。
2. 能够根据质控样品的结果,判断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校准。
3. 能够正确记录和报告血气分析结果和质控数据,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4. 能够遵守血气分析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
以上是血气分析操作考核标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操作者的考核,可以评估其操作技能和仪器的性能,并提供参考意见和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电解质水平等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血气分析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 仪器校准和标定在进行血气分析之前,需要确保血气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常见的校准和标定项目包括pH值校准、氧分压校准、二氧化碳分压校准和电解质水平校准等。
仪器校准和标定需要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
2. 样本采集和保存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采集样本之前,应确保患者无严重的呼吸窘迫和循环不稳定等情况。
采集样本时,应使用无抗凝剂的采血管,避免空气污染和血液入口堵塞。
采集的样本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如有需要,可以在采集后进行离心等处理。
3. 质控液的使用为了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常常需要使用质控液进行质量控制。
质控液是一种具有已知浓度和特定成分的标准液体,可以用于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判断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
在每次进行血气分析之前,应使用质控液进行质量控制,并记录所得结果。
4. 数据分析和判读进行血气分析之后,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读。
常见的分析指标包括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电解质水平等。
分析和判读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有需要,可以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协同分析。
5. 质控记录和质量评估为了确保血气分析过程的质量,并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应建立完善的质控记录和质量评估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仪器校准和标定记录、样本采集和保存记录、质控液使用记录、数据分析和判读记录等内容。
通过对记录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仪器校准和标定、样本采集和保存、质控液的使用、数据分析和判读以及质控记录和质量评估等措施,可以提高血气分析的质量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血气分析(包括PH)数据的误差很大,(有高达15%-30%).而且血气分析往往是抢救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根据以上的讨论,结合有关的资料,将保证质量的要点归纳如下.(1)要特别注意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方法。
(2)定标用的混合气浓度必须准确,不可用质薄的聚氯乙烯管连接气体,而且用氯丁橡胶管,以免与大气相互渗透交换。
(3)由于电极对气体与血液的反应有差别,最好是将血液在张力计中以指定浓度的混合气平衡后再用于定标。
根据不同的张力计,用血量及平衡时间也不一样,不完全的平衡可导致重大的错误。
血细胞比容高的血液要求的平衡时间较长.(4)近年来,对血气质控材料的研究颇多,理想的材料应具有与血液相似的理化特性,包括对PH,CO2及O2的缓冲量、黏滞性、表面湿滑性及温度系数等,而且要求能在保持稳定,可以较长期的储存,打开安瓿与空气接触数分钟后不影响血气的指定值。
血气分析的质控物有两类,一类是全血性人造血液,另一类为水性缓冲液,人造血质控液是比较到理想的,如美国IL公司的ABC是一种氟碳化合物乳剂,具有许多与血液性质相近的优点,较稳定,便于储存,在开启使用时,表面有一层泡沫状氟碳化合物,可使质控与空气隔绝,至少3min内不致造成质控液内气体组成的改变。
由于以上特点,ABC的气体含量受室温影响极小,比水性缓冲液有较大的优越性。
使用时混匀后开启安瓿,使质控液直接进入测量池即可。
每种质控液都标明有允许误差范围,可作质控图。
目前较通用的质控物是水性缓冲液。
以丹麦Radiometer公司为例,用Na2HPO4、KH2PO4及NaHCO3配成不同pH缓冲液,再与不同浓度的CO2及O2平衡,以提供PH、CO2、O2 预定参考值,加入防腐剂存放。
此系统具有三种规格:酸血症+低氧血症(红色标志);碱血症+高氧血症(蓝色标志);正常(黄色标志)。
此种缓冲液与血液比较,其黏度、温度系数及缓冲液容量均较小;随温度增加,CO2在水相中的的浓度下降,;pH则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质量
(6分)
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患者
2、要求:稳重、轻柔、熟练、准确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手卫生规范
4、完成时间:15分钟
12
缺一项
缺一项
违反无菌原则/不规范
超时1分钟
-2
-2
-5/-3
-3
1、稀释肝素溶液的配置:用1ML注射器吸取肝素原液0.2ML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摇匀。
各-1
-1
-2
-2
操作
过程(50分)
1、取舒适体位、选动脉、垫小枕
5
缺一项
-2
2、消毒
(1)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2)消毒操作者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前端
10
未消毒
消毒不规范
-10
-5
3、穿刺:
方法一(股动脉):左手食指及中指触摸动脉搏动明显处,两指稍分开,右手持注射器在指间垂直穿刺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3
告知不全
各-1.5
操作前
准备(10分)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包,必要时做好
标准预防
2、环境:清洁、采光好
3、用物:无菌治疗盘、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手套、含肝素的采血注射器、小枕
4、患者:舒适体位
3
2
3
2
仪表不符合要求,欠佳,未充分暴露消毒部位
2、含肝素的采血注射器准备:用5ML注射器吸2ML稀释肝素溶液湿润注射器内壁,使稀释液充分与注射器内壁接触,然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和稀释肝素液,放无菌托盘内备用。
3、吸痰、雾化等15~30分钟后才能进行此操作。
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气分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气分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目录1. 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责任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内容 (2)血气分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确保血气分析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确保操作的规范性,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确保不同操作人员操作结果的一致性。
2范围实施部门:风湿免疫科临床药理试验基地,相关辅助部门。
3责任人负责药物临床试验的医师负责血气分析医嘱的开启,相关护士负责基本操作,血气分析室负责数据分析,医师负责结果认读和处理。
3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ICH-GCP4定义文件命名原则为:部门代码-文档类型代码-文档编码-版本号5内容a)流程:医师根据患者情况下达血气分析医嘱→通知患者→通知护士→准备血气分析针→取动脉血→送血气室→数据分析→根据分析做相应医疗处理。
b)遵守原则:医嘱下达应必要且及时,取动脉血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取血后针头要保证密闭,且及时在最快的时间送血气室做分析,对取血部位要压迫1分钟。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样本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混淆、污染等错误操作 。
数据记录
3
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检测结果评分
结果准确性
检测结果应准确反映患者 的实际情况。
结果重复性
同一样本的检测结果应具 有可重复性。
结果记录
检测结果记录应清晰明了 ,易于分析和解释。
04
血气分析仪的保养与维护
日常保养
清洁仪器表面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血气分析仪介绍 •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 • 血气分析仪使用评分标准 • 血气分析仪的保养与维护 • 血气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01
血气分析仪介绍
血气分析仪的定义
血气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状 态的医用设备。
它通过测定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等指标, 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检查仪器表面是否 清洁干燥,保证仪 器正常运行。
操作步骤
插入试纸,确保试纸与仪器接触良好。 输入患者信息及检测项目,按下确认键开始检测。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等待检测结果,仪器自动打印检测报告。
注意事项
检测过程中,禁止触碰仪器表面,以免影响检测 结果。
如发现试纸异常或仪器故障,立即停止检测,更 换试纸或联系维修人员。
05
血气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血气分析仪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加,血 气分析仪市场规模呈逐年 上升趋势。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血气 分 分析仪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推出更多功能和更高效 的产品。
血气分析仪技术发展动态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沟通技巧欠佳
-2
-2
整体计划
操作时间5分30秒
6
整体操作不流畅
无计划性
每超时30秒一l分,累计扣分
-3
-3
提问
5
回答错误
-5
总分
100
累计
●校准血气分析仪上的时间,确认仪器处于“Ready”状态
●再次混匀样本缓慢颠倒注射器5次,并在掌心搓动5秒钟,观察样品管内血
液移动是否有明显的凝块或纤维丝,若有则重新采样
●选择样品类型(arterial,:动脉血;venous.静脉血;capillary:毛细血
管血;other:其他)为动脉血,进样针伸出
毒手指触摸动脉搏动处,确定动脉及走向后,以两手指固定动脉,右手持注
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成40°一45°角迅速进针,抽取动脉血l ml左
右;也可在动脉留置针抽取动脉血
●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隔绝空气
●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垂直按压穿刺部位10分钟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
准备
评估
告知
采血
CEM3000
血气分析
洗手
●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查对:医嘱、患者、腕带
●用物:血气针或肝素稀释液、5 ml注射器、橡皮塞、碘伏、棉签、化验单、
污物罐、手消毒凝胶
●息者的病情、吸氧状况、呼吸机参数
●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解释目的,讲解配合方法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腕带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穿刺部位
血气分析样本采集步骤及评分标准

血气分析样本采集步骤及评分标准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正确的样本采集步骤和评分标准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样本采集的步骤以及评分标准。
样本采集步骤1.选择采集部位:通常常用的采集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2.术前准备:在进行样本采集之前,护士或医生应当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采集过程无菌。
3.准备采集设备:准备一只干净的采集器(如一次性针头),一只注射器,一只注射器头,一根连接管,一瓶采血钠肝素。
4.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彻底清洁采集部位,确保无菌。
5.选择适当的针头: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肤色选择合适的针头,以确保顺利穿刺。
6.穿刺部位定位:定位采集部位,通常通过触摸和肤色变化来确定动脉位置。
7.穿刺动作:以30度角或其他角度将针头插入动脉,直至出现血液返回。
8.采集样本:用注射器将血液抽取到注射器中,确保采集足够的血液量。
9.输送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转移到采血钠肝素瓶中,并轻轻摇匀,以防止凝固。
10.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针头和其他废弃物放入相应的中,以确保安全处理。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用于判断采集的血气样本的质量和可用性。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时间:血气样本应当在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一般要求不超过15分钟。
2.血液量:采集的血液量应当足够,一般要求不少于1.5毫升。
3.血液质量:血液样本应当通透清澈,没有凝块或异物。
4.钠肝素混合均匀度:采血钠肝素应当与血液充分混合,以防止凝块形成。
5.消毒情况:采集部位的消毒应当彻底,无明显感染迹象。
以上是血气分析样本采集的一般步骤和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准确的血气分析结果的获得。
参考文献:1] ___。
“血气分析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___质量管理[J]。
___质量管理。
2014(04): 45-47.。
血气分析操作评分标准

5)皮肤消毒范围5CM×5CM,戴手套,消毒操作者一手食指和中指。
10
6)以该手食指和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2
7)另一手持注射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在两指之间垂直或动脉走向呈45°穿刺入动脉。
10
8)穿刺成功后动脉血会自然流出。采集1ML后拔针。
10
9)针头向下并立即插入橡皮塞内,隔绝空气。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穿刺方法,取得配合。
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
操作准备
操作用物:碘伏、棉签、剪刀、专用动脉采血针、一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巾、弯盘、医嘱单、脉枕
5
操作步骤
核对:
1)核对医嘱。
2)核对打印电子条码。
3)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评估患者。
3
4)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选择好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10
10)棉枝按压穿刺点至少5min,并观察有无血肿
10
11)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液充分混匀抗凝。
3
12)填写体温、吸氧浓度、采集时间。
2
13)再次核对,立即送检。
5
14)撤去治疗巾,脱手套,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3
15)洗手取口罩,记录。
2
综合评价
A 5分;B 4分;C 3分;D 2分;E 1分;F 0分
5
106以该手食指和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7另一手持注射器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在两指之间垂直或动脉走向呈45穿刺入动脉
尤溪县中医医院内一科内分泌组
血气分析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血气分析样本获取方法及评分标准

血气分析样本获取方法及评分标准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的常见检查方法。
为了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样本的获取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样本的获取方法及评分标准。
1. 血气分析样本获取方法1.1 术前准备在获取血气分析样本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 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呼吸频率正常。
-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 检查血液采集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2 采样部位选择常用的血气分析采样部位包括:- 动脉血:通常从患者的腕部、腋窝或脚踝采集。
- 静脉血:可通过静脉针或导管从患者的手掌、手腕或肘部采集。
1.3 采样过程血气分析样本的采集过程应遵循以下步骤:1. 清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采样部位,保持无菌状态。
2. 麻醉:可在采样部位施加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3. 选择针头:选择合适大小的针头用于血液采集。
4. 采集:通过针头快速而轻柔地穿刺皮肤和血管,将血液吸入采样器或血管中。
5. 拍打:采集血液后,轻轻拍打采样部位,促进血液流动和凝集,在保证血液液体性的同时避免气泡和凝血。
6. 封闭:立即将采样器或血管封闭,防止空气进入或血液外溢。
1.4 样本保存和运输采集的血气分析样本需要妥善保存和及时运输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将样本置于特定的中,确保密封和标识清楚。
- 样本应在采集后尽快运输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 样本的运输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防止样本的变化和失效。
2. 血气分析评分标准血气分析结果的评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分标准:- pH值:正常范围为7.35-7.45,低于7.35表示酸性增加,高于7.45表示碱性增加。
- pCO2:正常范围为35-45毫米汞柱,高于45表示CO2潴留,低于35表示CO2排出过多。
- pO2:正常范围为80-100毫米汞柱,低于80表示氧合不足。
- HCO3-:正常范围为22-28毫摩尔/升,高于28表示代谢性碱中毒,低于22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厂家建议,定期更换血气分析仪的消耗品,如过滤器、注射 器等,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存储环境
血气分析仪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
THANKS
校准步骤执行正确。 • 数据处理正确性(3分):正确处理血气分析仪得出的数据,包括数据修正、异常值处理等,以得出准确的
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准确性评分
• 总结词:准确性是评估血气分析仪得出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包括数据修正、异常值处理和结果解读的 正确性。
• 详细描述:准确性评分基于以下方面 • 数据修正:根据血气分析仪得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修正,以消除误差和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 • 异常值处理:识别并处理血气分析仪得出的异常值,以避免对数据分析产生负面影响。 • 结果解读:根据血气分析仪得出的数据,进行正确的结果解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 评分标准:根据数据分析过程中展现的准确性,对每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 • 数据修正(3分):根据血气分析仪得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修正,以消除误差和异常值对结果的
相应措施。
记录结果与整理
记录数据
将分析结果记录在化验单或病历上,注意记录采 血时间、分析时间等信息。
整理资料
整理并存档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以便后续查阅 和分析。
维护仪器
按照厂商提供的维护保养指南,定期对血气分析 仪进行清洁保养,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02
血气分析仪使用评分标准
操作熟练度评分
• 总结词:熟练度是评估血气分析仪使用过程中操作的熟悉程度,包括对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 情况。
校准仪器
根据仪器说明书,定期对仪器进行 校准,确保测量准确度。
血气分析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ABL90血气分析仪
目旳
1.及时进行血气分析,指导临床对危重患者旳急救、用药及给氧等措施。
2.为呼吸衰竭旳诊断提供根据。
3.监测呼吸机、麻醉机旳应用,维持合适旳肺泡通气量。
有关知识
1、ABL90血气分析仪,有关参数已设定,无端严禁关机;
2、血气分析仪主界面右上方两个数字旳含义:300代表测试卡数,每做一次检查减少1个;600代表测试包,每天至少3个做自测使用,每做一次检查减少2个
3、测试卡需放冰箱冷藏,安装时需提前2小时取出,安装后保留原装盒子。
换下旳测试包可丢入医用垃圾中。
更换流程参照血气分析仪上视频即可。
4、电脑系统上列表颜色:粉色表达未审核;红色表达有危急值;绿色表达已审核;灰色表达已打印;
5、紧急检查血气时,成果出来后先不审核,可手动打印热敏,补医嘱后再扫条码审核
6、故障分析:
(1)血气分析做完后若看不到成果,可检查电脑与血气分析仪上日期、编号与否一致,若成果仍然不显示,需退出系统,重新登录
(2)信息输入错误或电脑和血气分析仪上成果不一致时,可先不审核,重新查对信息及编号;已审核旳当日可点击右键选择解除审核再修改
(3)血气分析仪上编号、体温、氧浓度错误,可进入菜单项选择择数据日志,病人成果日志再进行修改,然后手动点击发送,电脑系统重新刷新查对数据再审核,错误成果请删除
ABL90血气分析仪旳操作措施
ABL90血气分析仪操作旳评分原则。
血气分析操作考核评分表

血气分析操作考核评分表
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以下是采集操作及评分标准:
操作目的是判断血液酸碱度和观察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动态变化。
为了进行操作,需要准备小盘和大盘,其中大盘包括碘酒、酒精消毒瓶、棉签和静脉敷贴等。
在操作前,操作者需要戴帽子、口罩并洗手,并向病人解释操作过程。
在选定合适的穿刺部位时,首选桡动脉,其次可选股动脉。
如果选择桡动脉穿刺,需要先进行Allen实验。
消毒时,需要
将病人皮肤消毒,并在穿刺点周围直径8-10cm的范围内作圆
形由内至外消毒。
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也需要消毒。
在消毒后,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需要定位在动脉搏动最强处。
然后再次消毒穿刺点,右手持针,进针点离左手食指0.5cm处。
以45°~90°角进行穿刺,缓慢进针,注意回血并判
断是否为动脉血。
如果是动脉血,需要取1ml血量,拔出针
头请人压迫穿刺点,操作者即刻封住针孔,并摇动针管,确定针筒内无气泡,若有气泡即刻排出。
穿刺部位压迫止血3-5min后,贴上敷贴,继续观察。
标
本需要送检,化验单上需要注明抽血病人的体温及血色素。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定位要正确,边穿刺边注意回血,不要抽针芯。
穿刺部位压迫时间要足够,送检空针内不能有空气。
送检单上要注明当时血色素及体温。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定位不当、反复定位、消毒不够、位置不当、移位、针头与其他接触、反复穿刺不见血、压迫不好、有气泡或时间不足等问题,需要酌情扣分。
未填妥的操作也会被扣分。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及氧合状态。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就血气分析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仪器和设备的准备1. 检查前,对血气分析仪进行日常质控检查及标定,确保仪器精度。
2. 准备所需设备和试剂,包括:血气分析仪、采血针、采血管、钠肝素或肝素盐酸盐抗凝剂、常规检测物品等。
3. 检查前,进行必要的仪器预热和试剂温度均衡,确保测试的稳定性。
二、采血部位和方法选择1.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一般常用的有:动脉(尺动脉、桡动脉)和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血前需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
3. 动脉采血时,应摸清动脉位置,适当向下按压,并采用45度角插入针头。
静脉采血时,插针角度可适当增大。
4. 快速插入针头后,要迅速放开按压并固定针头,避免漏血和锁定。
三、采血量和抽血顺序1. 血气分析所需的血液量一般为2-3ml,不足时可根据仪器的规格调整。
2. 先放掉适量的血液,以清除局部静脉淤血,再收集供检验的血液。
四、采血管和抗凝剂的选择1. 采血管的选择要考虑到正确的血包容量和抗凝剂的添加量。
2. 一般常用的采血管为含有钠肝素或肝素盐酸盐的塑料管,用于确保血液在分析仪上稳定存放。
五、采血后的处理1. 采血后及时拔除针头,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好,以防止感染。
2. 采血后,将采血管中的血液轻轻来回旋转混匀,使之充分与抗凝剂混合。
六、样本标注和运送1. 样本容器完全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护理人员等。
2. 使用清晰易读的标签标注,并将样本送至检验科室,尽量缩短样本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以减少结果误差。
七、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1. 根据仪器要求,输入相应的患者信息,并启动自动测试程序。
2. 分析结果包括血气及电解质分析、代谢指标分析、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分析等。
3. 结果分析和解读要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用药情况和病因等因素,并结合其他相关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1.目的 02.范围 03.责任人 04.依据 (1)5.定义 (1)6.内容 (1)7.附件 (2)1.目的建立血气分析采血、检测的操作规程,以利于血气分析的正确操作,提高血气分析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动脉血气分析、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分析的操作。
3.责任人产科专业负责人。
4.依据仪器说明书、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
6.内容6.1 脐动静脉血气分析6.1.1 脐动静脉血气分析适用范围:因可疑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5分钟Apgar 评分低评分、严重胎儿生长受限、胎心率异常、孕妇甲状腺疾病、产前发热及多胎妊娠。
6.1.2 脐动静脉血液采集标准:新生儿娩出后,选取一段脐带,钳夹两端,用5ml肝素化的针筒或专用血气分析针抽取脐动脉及脐静脉血液各1ml,排除针筒内气体后迅速用橡皮头封住针头,尽快完成检测,若短时间不能完成检测,标本应做好标记后放4度冰箱保存。
6.1.3 血气分析仪正确使用流程:我院采用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流程如下:a) 混匀样本,打去注射器前端血液在指示灯为绿灯情况下,可做样本测试,按Analysis等待检测画面出现。
抬起进样针至45度,插入注射器,按Aspirate 吸样,吸样完毕后,请擦拭进样针。
b) 按照要求进行病人资料输入,按右上箭头进行翻页,最后按确认等待打印结果。
6.2成人动脉血气分析6.2.1 采集的基本要求a) 严格隔离空气,在海平面大气压(101.3kPa,760mmHg),b) 安静状态下,采集肝素抗凝血立即送检,c) 吸氧者病情允许应停吸氧30 min,否则应标明给氧浓度与流量。
6.2.2 采集部位a) 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
b) 股动脉:穿刺点位于股三角区,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处。
6.2.3 采集步骤a)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向病人结实以取得合作。
血气分析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血气分析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以及氧合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的血气分析结果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管理和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血气分析管理要求1.仪器设备的管理:血气分析仪器是进行血气分析的关键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试剂和质控品的储存与管理:试剂和质控品是进行血气分析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
医疗机构应建立试剂和质控品管理制度,明确储存要求和使用期限,及时更新过期物品。
3.血气分析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血气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结果解读。
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4.数据的记录和保密:血气分析结果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需要进行准确的记录和保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制度,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同时,需要加强数据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二、血气分析临床操作规范1.标本采集:血气分析的标本采集需要正确、迅速和无菌进行。
采集部位一般选择放射动脉,使用专用的采血针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和血栓形成,以及标本的保存和标记。
2.样本处理和分析:血气分析样本需要迅速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样本分析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混匀,避免气泡和凝血的影响。
分析过程中,需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3.结果解读和报告: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医生应根据标准参考值和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
准确测定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为临床判断人体氧气供应及酸碱平衡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范围】
在呼吸内科进行的血气分析测定。
【操作步骤】
1、物品准备:血气分析仪、血气测试卡、动脉血样本须用动脉血采样针采集;
2、打开血气分析仪电源,预热,操作者戴手套等待;
3、按仪器提示,取血气测试卡,在血气分析仪右侧的条形码阅读器上刷卡(有条形码侧对向血气分析仪)以读入条形码信息;
4、按仪器提示,撕开血气测试卡包装袋,取出血气测试卡(卡上如有水珠,应用消毒棉签擦去),打开样本仓盖,放入血气测试卡,关上样本仓盖,机器检测测试卡;
5、按仪器提示,除去动脉血采样针针头,针筒插入测试卡接口,仪器自动吸取样本;
6、按提示输入病人信息及操作者代码;
7、仪器测定结果并打印;
8、取下打印结果并送医生分析,打开样本仓盖,取出测试卡(按医疗垃圾处置),按ESC退出测试后可进行下一样本测定。
【参考依据】血气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附件】血气分析标准操作流程图。
血气分析仪考核及评分标准

血气分析仪考核及评分标准血气分析仪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职称。
考试时间。
成绩。
项目分值操作前准备 30分评估:1.核对医嘱2.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测体温)、正在进行的治疗(氧疗、用药)4.评估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和动脉搏动情况。
5.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6.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7.评估仪器性能是否完好,机器处于备用状态8.评估血样标本是否合格9.评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个人准备: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2.洗手,戴口罩扣分原因:一项不符合扣2分缺一项用物扣1分个人准备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步骤 45分物品准备:1.治疗盘2.皮肤消毒剂、棉签、输液贴3.血气空针、肝素钠液、橡皮塞、体温表操作步骤:1.核对,向患者解释采血目的及配合方法,告知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2.选择好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并取合适体位3.消毒(范围5×5cm),消毒操作者一手食指和中指4.以该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预穿刺的动脉5.另一手持注射器,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在两手指之间垂直20或动脉走向呈40°穿刺入动脉6.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1.5-2ml后拔针7.排气,针头向下并立即插入橡皮塞内,隔绝空气8.棉签按压穿刺点至少5分钟,并观察有无血肿9.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液充分混匀抗凝10.填写体温和吸氧浓度11.立即送检12.选择血样种类,准备进样,等待2秒并生下左右旋转血样且弃去第一滴血13.吸取血液,按“测试键”根据提示输入相关信息,“住院号”、“年龄”、“体温”、“血红蛋白”、“吸氧浓度”14.待屏幕上出现“退出样本”字样时,拔出采血空针将吸血针用无菌纱布一块擦拭干净归位,并将采血针、橡皮塞丢进感染废物桶15.等待自动打印血气单,检查有无错误项目及危急值整理: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用物,洗手3.记录(将病人床号、姓名登记在血气登记本上)扣分原因:一项操作步骤不符合扣5分整理不符合要求扣1分血气分析仪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科室。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扣分及Biblioteka 因得分准备
质
量
20
分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用物齐全: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棉签、无菌纱布、无菌手套、动脉采血器2个(或2mL注射器2具、肝素1支、橡胶塞1个),皮肤消毒液、速干手消毒剂,弯盘、垫巾、利器盒;(少一种扣1分)
2.再次核对化验单;(未做不得分)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并评估局部情况;(位置不正确不得分,其它不符合要求各扣3分)
①股动脉穿刺: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暴露穿刺部位,铺垫巾;
②桡动脉穿刺: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上肢放平,掌心向上,铺垫巾;
4.卫生手消毒;(未做不得分)
12.整理用物,规范洗手,需要时记录,将标本连同检验单及时送检。(少做一项扣1分)
8
4
10
4
4
6
10
6
6
5
5
2
全程质量10分
1.无菌观念强,无污染,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动作敏捷,操作细心准确;(做不到不得分)
3.标本采集方法、量、时间正确,按时送检;(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明确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采血前的准备情况;(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核对化验单,检查标本容器是否完好,填写容器标签各项内容(或条形码)并粘贴于容器上;(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者姓名:操作项目:经皮血气分析仪得分:
项目
内容
标准分
扣分标准
扣分
依据
目的
(5分)
正确使用TCM4仪器;了解皮肤灌注状态;了解局部血管氧供状态。
5
一项未答道
扣2分
评估
(5分)
1.患儿意识、生命体征、配合程度及病情变化情况;
2.局部皮肤状况,皮下脂肪,皮肤是否清洁干燥;
3.经皮血气监测仪的性能。
2
1
2
未检查、判断病人病情扣2分,缺一项扣1分
准备
(5分)
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对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语言规范,态度和蔼;
3.用物:TCM4一台、固定环、接触液、棉签、75%酒精。
2
1
260分)
开始监测
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信息;
2.插电源,打开机身背后开关;
3.开机——按监测仪右前下方的电源按钮;
4.定标——按显示屏上Calibrate触摸键;
5.75%酒精清洁待监测部位,待干;
6.定标完毕,出现待测界面,屏幕显示:Ready;
7.贴固定环——揭开固定环背面的保护膜,把环贴在检测部位,并用手指延边缘压一圈,以防漏气;
8.滴接触液——在固定环中滴入3-5滴接触液,并使之铺满整个环底,注意避免气泡;
3
5
3
3
5
5
5
5
5
5
2
3
3
3
一项不符扣3分
未做不得分
一项未做到扣
3分
手法不对扣5分
一处方法不对扣3分
注意
事项
(10分)
1.定标时间:每更换一个监测部位;改变电极温度设定后;每次换膜后。
2.监测部位:为毛细血管分布均匀;避开浅表大静脉、皮肤破损、毛发旺盛处、骨骼和疤痕、严重水肿部位。
3.儿童常用部位:腹部。
9.将电极放入固定环,并顺时针旋转90°,固定;
10.等待稳定——10-15分钟后读书稳定,动态监测;
停止监测
1.屏幕显示:监测时段结束,并有报警声;
2.连同电极一起,揭除患儿身上的固定环;
3.安置患儿;
4.将固定环与电极分离,酒精清洁电极;
5.电极放回定标舱内,待用;
6.终末处理,洗手、记录。
3
2
4.局部皮肤需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5.电极放入固定环需滴接触液,电极顺时针旋转固定。
2
2
2
2
2
回答缺一项
扣2分
评价
(15分)
1.患儿无不适,局部皮肤完好;
2.正确、有效地测量出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数值;
3.正确使用TCM4仪器。
5
5
5
评价不完整
扣5分
总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