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东方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风湿关节痛方面的记载,以及用“砭石”“针灸”之类的器物刺激人体相应部位以止痛的治疗方法。
《左传》、《战国策》已经有很多关于风湿关节疼痛的“病例”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把“关节疼痛”以及引起的疼痛的病因“天阴雨湿”“久卧湿地”“酒色所伤”作为诱发因素记载。以后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更有关于“风湿病”内容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已经对于风湿骨病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记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痹论》认为痹病的成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汉代张仲景对中医痹病的看法却有独到之处,虽然他自己认为《伤寒》、《金匮要略》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凭脉辩证”,但实际上贯穿了他自己对脏腑经络疾病的辩证论思想。《金匮要略》里认为痛症是属阳病,如“头痛、项、腰、脊背、脚挚痛”,是同伤于风寒之邪,“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因此凡是“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张仲景所指的风湿病类似于今天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之类。张仲景还提出“血痹病”,认为这些患者都是高新贵族或上层人士“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肥胖),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类人养尊处优,嗜酒及膏梁厚味,超重肥胖,生活不节,因此,易感外邪而诱发此病。张氏提出的血痹很像今天的痛风患者,同时张氏还提出与今天类风湿关节炎有骨质改变相似的症候“历节”。认为这类患者“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湿温欲吐”,认为这类病是血不足,风血相搏,即引起关节疼痛如挚,“历节疼不可屈伸”,严重的是因体内“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导致身体消瘦、关节肿大的类风湿关节炎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致残的后果。张仲景首次从临床的角度提出风湿病的症候特点和病理机转,认为导致这类疼痛发作的原因是营卫不利,气血不和,阴阳气血不调,而造成局部肿胀、麻木、恶寒、发热等症候。“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冷,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张氏在阴阳荣卫不通而致痹(历节)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治疗痹病的方药,宣痹通络都是以桂枝汤、桂枝加黄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等,以补气益血,调和营卫为主的治疗方法。
公元五世纪,晋代名医名医皇甫谧对风湿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在《针灸甲乙经》里提到“所谓痹者,个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盛者,其人易已。···其入脏者死。”这里他还特别指出痹病除了出现关节肌肉等的痛、着、行各痹外,还可以看到有痛、痒、热等变痹或不仁。《针灸甲乙经》中还提出了治疗痹病的具体方案,如膝病可取犊鼻,”“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膝寒痹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对风湿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状肌肉顽厚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认
为人体正气内虚而腠理开,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而病。同时巢元方还将有关肌肉、关节痛分为风重型、湿重型、寒重型、风湿型、寒湿型等五种类型,提出了“心痹、胸痹、骨痹、筋痹、头风、遗尿、胞宫”等症候,与现代风湿病的范围非常相似。在治疗上,他主张用汤、熨、石、补养、宣导等综合疗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痹病的认识归纳为“肾虚”复感受“外邪”所致,治疗方法多强调补虚与驱邪并重,因此,孙思邈的方药多复合今天调节免疫机制和镇痛、抗炎同时并举的方针,说明中医在唐代已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风湿病不是单一的外邪侵入人体致病,而是体虚导致外邪的入侵。孙思邈的这一正确思想一直贯穿宋、元、明、清各代的医学实践中。
晚唐少林医僧蔺氏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书中总结并介绍运用麻醉整骨、清创、按摩导引及内外用药治疗伤科疾患的方法,还介绍了分七步治伤的经验及46首治伤秘方,从而奠定了骨伤科理、法、方、药的基础,蔺氏曾在仙庄娄集游医,与当地望族娄氏结缘,对娄氏后人提出的风湿骨病的病因是“骨髓不足”,“骨髓失养”以及娄氏秘方“正骨膏”,“治伤消瘀丸”,“骨痛药酒”等的形成影响很大。
明代的张景岳对风湿病的认识却有独到之处,首先他对风邪所致痹病,可以直接侵袭五脏而为心、肝、肺、脾、肾各痹,同时又可以引起“六腑痹”,张景岳还进一步阐述“若邪气客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而胜其寒则烂肉腐肌,内伤骨为骨蚀”这里张氏首先提出了中医痹病之一“骨蚀”,与现代西医所称的骨结核、骨坏死、骨感染关节炎等极其相似。张氏还在临床上提出“痛风”这一病名,认为“痛风”或“历节痛风”是因为“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历节之名。”同时指出,痛风除了疼痛剧烈外,还有“昼轻夜重”的发作特点,或遇阴雨天气加重,甚至有遇热而剧者。
张氏认为:“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征。经曰:“邪人于阴则痹,正谓此也。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其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张氏治疗痹病,首先提出痹病除风、寒、湿等邪可以伤阳致病外,还可以耗伤阴血,致精血亏损,真阴衰弱而致病,这是以滋养肝肾为中心(即现在的调节免疫功能)的治法。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西方免疫学说进一步的发展,认识到类似中医痹病的“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相似于中医肝肾虚损的症候,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可以通过滋肾养肝诸法取得卓效。
清代中期的娄氏疗法传人娄万厢、娄万邦、娄万兴三兄弟在祖传治疗痹证秘方的基础上,结合娄氏特效针法、娄氏一指禅推法,在治疗风湿痹证方面有了很好的疗效,进一步验证了祖先提出的“骨髓不足”的病因理论,与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张景岳的“肝肾亏虚”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娄氏疗法是对前人治疗痹病经验的一个正确补充,这样中医治疗痹病的经验更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