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日照小时数

合集下载

海南岛的气候

海南岛的气候

海南岛的气候海南岛的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光合潜力高,稻可三熟,菜满四季。

海南岛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中部山区较少,西部沿海最大,辐射日总量变化不大,满足一般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全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6小时,西部沿海最多达2650小时,中部山区最少为1750小时,在季节分布上以夏季(6~8月)最多,春季(3月)次之,秋季(9~11月)再次,冬季最少。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2~26℃,在地区分布中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特征,除中部琼中山区为22~23℃外,均大于23℃。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17℃以上,南部沿海地区高达20℃,比台湾和西双版纳都高得多。

海南日均气温均在10℃上。

除琼中县积温全年为8150℃外,其余地区都在8300℃以上,乐东县莺歌海至三亚沿海一带高达9300℃,西沙永兴岛更达9000℃,热量资源丰富。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3~5月份各地气温逐月上升3℃左右,大部分地区日温差大于9℃,利于作物的早生快发和淀粉的积存,是海南早稻优势的资源之一。

海南夏热时间长,夏季(气候平均气温>22℃)起自3月中旬至11月上旬,长达7—8个月,利于甘蔗、南药、热带水果等作物的生长。

年极端高温37℃~40℃(澄迈县1983年5月),多出现在7月上旬及5月下旬,各地气温>35℃的日数一般为10~20天。

冬季温暖,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越冬。

海南岛各地最冷平均气温皆高于15℃,没有冬季,只有冬日。

年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除中部山区和北部地区在16℃~18℃之间外,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均>18℃,三亚20.9℃。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全岛大部分地区都>18℃;东南、西部沿海各地20℃左右,特别是三亚、乐东、陵水等3市县沿海平原一带条件最为优越,三亚最高为21.6℃。

在日照方面,全日长变化小,年降雨量也较丰富,均在1100毫米以上,冬繁期间(11~4月)降雨量却相对少,阳光充足,关于农作物扬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特别有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繁殖,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海南省位处热带地区,是南中国海中的一个岛屿,面积仅3万4千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份之一。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海南岛有极好的地理条件。

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旱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0℃,年日照时数178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4、5月或6、7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海南岛上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和经纬度之间的关系。

日照间距系数可以反映出地球自转引起的日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地的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日照时间也越短。

而经度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地球自转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每天都会有日出和日落。

海南岛位于北纬19°-20°之间,相对来说属于低纬度地区,因
此它的日照时间较长。

根据统计数据,海南岛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0小时左右,而最长的日照时间出现在海南岛的南部地区,约为2500小时左右。

此外,季节也会对日照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夏季,日照时间较长,因为太阳高度角较大;而在冬季,日照时间较短,因为太阳高度角较小。

因此,海南岛不同地点的日照间距系数可以通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

这个系数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差异,以及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海南各市县概况

海南各市县概况

1、海口市概况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海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划分为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等四个行政区,掀开了海口市的发展新篇章。

海口市钟楼五公祠2、三亚市概况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到三亚看海上日出日落,绝对的美不胜收;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

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亚人居、旅游、度假的美丽天堂。

天涯海角南山寺3、琼海市概况琼海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矿产丰富,温泉众多,港湾良好,海岸线长43公里,沿海有龙湾、潭门、博鳌、青葛四个港口,龙湾港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岛东国际商贸中转港,潭门港被列为国家重点渔港。

由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构成的大琼海,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崛起为海南第三大城市。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3、儋州市概况儋州古称儋耳,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境内有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是海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境内陆海交通发达,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海南西环铁路贯穿市境,儋州市区距省会海口市129千米,距洋浦港60千米,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

全市东西长87千米,南北宽82千米,面积3258平方千米,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市。

东坡书院松涛水库4、文昌市概况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西面与海口市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第⼆章资源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资源概况海南省多年平均⽔资源总量为307.3亿⽴⽅⽶(据海南省⽔务局编制的《海南省⽔功能区划》的资料),其中地下⽔与地表⽔不重复量为3.54亿m3,⼈均占有量约3900⽴⽅⽶,是全国平均值的1.75倍,为全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

(1)地表⽔⼤⽓降⽔:海南省⼤部分地区降⾬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量为1785毫⽶。

以热带⽓旋降⾬为主,其次是热雷⾬、地形⾬和锋⾯⾬。

降⾬量年际差别较⼤,平均相对变率为16%~18%,丰⽔年与枯⽔年降⽔⽐值为3-6倍。

虽然海南省是我国及世界同⼀纬度带降⾬量最多的地区之⼀,但蒸发量也⾮常⼤,即使⾬季也有⽉蒸发量⼤于⽉降⾬量的时候,加之地形陡峻和河流短⼩,使⼤部分降⾬变成洪⽔⼊海,造成⽔分失调、⽔热失调,在旱季以西部与西北部尤为突出。

河流:海南省⾃成⽔系独流⼊海的河流有154条,其中流域⾯积100km2以上的河流109条,各级⼲⽀流95条。

较长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区,较⼩的河流多发源于⼭前丘陵或台地上,都顺着中⾼周低的地势,奔流出海,构成放射状的海岛⽔系。

河流普遍具有短、弯、窄、陡的特性,落差⼤,⽔利开发条件优越。

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河各有⼲、⽀流23条、18条和16条,集⽔⾯积分别为7176km2、5170km2、3683km2,流域⾯积合计占全岛⾯积的47%。

集⽔⾯积在500 km2以上的还有陵⽔河、珠碧江、宁远河、望楼河、⽂澜河、藤桥河、北门江、太阳河、春江、⽂教河等10条河流。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之一,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这里的阳光充足,让许
多人称其为“夏令营的天堂”。

海南位于北纬18°10'-20°1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200小时,平均日照率达到了65%。

在夏季,海南的日照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白天阳光强烈,阳光接触
到地面的角度较大,使得光照条件非常适宜于户外活动和水上运动。

而在冬季,虽然日照时间减少为7-8小时,但仍然保持较高的阳光照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南岛四面环海,周围水域较大,这也为海南的光照条件
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海洋反射的阳光会增加地面上的光照强度,使得海南的阳光更加明亮。

此外,受益于热带气候和季风气流的影响,海南常年都保持着较高的温度,几乎没有严寒的季节,从而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光照强度为海南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和温室农业提供了极
大的优势。

海南的海滩度假村、观光景点和热带水果种植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此外,由于光照条件良好,海南还成为了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地区之一。

各种太阳能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做出了贡献。

总之,海南作为一个光照条件极好的地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这里的
充足阳光和良好的光照强度为海南的经济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给人们舒适和温暖的生活体验。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一、资源概况海南位于低纬度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460.24-585.76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h。

中北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东部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100h以上;西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000h左右。

总体上看,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

海南三亚分布式:项目投产满1年后开始补助,在国家补助标准(0.42元/千瓦时)基础上补贴0.25元/千瓦时,以项目上一年度所发电量为基础计算补助金额。

二、电价及补贴政策光伏电站: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标杆上网电价区,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表1: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下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三、经济性评价海南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年满发小时数可达1200h以上,按照电价区属于Ⅱ类资源区,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88元/kWh。

(海南是三类还是二类电价区,待核实)1、光伏电站项目假设项目装机容量10M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依据以上条件测算,在没有省级和市级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该项目只有在造价低于8400元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项目收益要求。

以8400元每千瓦造价计算,融资前税前收益率在8.08%之间,投资回收期在10.52年之间。

表2:光伏电站项目财务指标表2、分布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选择三种模式:如果选择“全额上网”方式,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95元/kWh;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国家给予0.42元/kWh的电价补贴,上海市依照消纳用户的情况分别给予0.25和0.4元/kWh的电价补贴,上网部分按照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收购;全部“自发自用”,则基础电价为售电价格,加上国家电价补贴之和。

海南气候概况

海南气候概况

海南气候概况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17:22:00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日照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气温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极端气温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降水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海南岛干湿季分明。

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翌年4月。

海南东方全年气候

海南东方全年气候

海南东方全年气候1、海南三亚一年四季具体气候温度怎样?三亚地处热带,终年气温高,寒暑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25.5度。

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

长夏无冬。

所以三亚基本是全年避寒、消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2、海南省东方市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旱湿两季分明,降雨量偏小,日照充足,蒸发量大。

年平均气温24—25℃。

1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1.4℃。

7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为38.8℃。

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达9.5小时,季风特性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盛行北风和东北风,4月至10月盛吹西风和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4.8米/秒,为海南全岛之最。

年平均降雨量1150mm,沿海地带雨量稀少,仅900mm左右。

年平均蒸发量达2596.8mm,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

为海南全省之最。

3、海南一年四季的天气春季;三亚春天天气十分暖和,偶有小雨。

空气新鲜,清风凉爽,少不了灿烂阳光。

气温在18至32度,平均20度左右,适宜穿着短袖衣和中等厚度的衣裙。

夏季;天气炎热且有些潮湿,常遇下雨天。

最高温度36度,平均气温26至33度,湿度亦会上升至90%。

适宜穿着短袖衣和中等厚度的衣裙。

5-11月份属台风季节。

但是,当地更有“牛头下雨、牛尾晒”的说法,意思是指雨水来得快、散得也快,极少连绵不绝让人心烦雨季。

秋季清爽的秋风阵阵。

温度及湿度开始下降,温度20至30度,平均25度,湿度约80%。

多数都是干爽的晴朗天。

适合着短袖衬衣、簿毛衣及轻便衣衫。

秋天可以去大东海滩休闲,椰梦长廊漫步,又或者在蜈支洲岛上住一夜,清晨看太阳升起,享受一个人拥有一座岛的感觉。

冬季;冬天不下雪,不结冰,感觉不是很冷,气温24至28度,平均温度27度,湿度约73%。

天气清凉。

是三亚旅游的好时节,而且特别有助于人们的健康。

寒冷的冬天是三亚的旺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三亚过个温暖的动机,不论是天涯海角,还是鹿回头公园,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和充沛的太阳能资源。

光伏能源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发电的清洁能源形式,而海南的光伏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南光伏资源的情况,包括光照条件、光伏发电产能以及海南光伏发展的前景。

一、光照条件海南地处赤道附近,阳光直射辐照量较大。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海南全年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了2200小时以上。

在冬季,海南的日照时数仍然可以达到2000小时以上,比大陆地区要长。

此外,海南的纬度较低,太阳的仰角较高,太阳辐射能量相对较大。

加上海南的云量较少,光照条件给予了光伏发电很好的资源基础。

二、光伏发电产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光伏发电产能稳步增长。

2024年,海南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5万兆瓦,相比2024年增长了50%。

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000兆瓦,居全国首位。

而2024年,海南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装机总量的比例也达到了1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政策支持海南省提出了光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支持。

2024年,海南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光伏发电应用力度,推进光伏扶贫和光伏产业发展等。

该意见明确提出,海南省将在五年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00兆瓦以上,努力成为光伏发电领域的示范省份和典型地区。

四、光伏发展的前景海南光伏发展的前景广阔。

首先,海南具有充沛的光照资源,长时间的日照和高质量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海南的地理位置优势也为光伏发电发展提供了便利。

海南是一个独立的电网运营区域,具有较高的电价,利用光伏发电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海南还提出了光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支持,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政策保障。

总结起来,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丰富的光照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

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

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当今世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因素制约,全国每个地方在光伏发电上都有不一样的优势。

为了让每个地方都能实现最充分的发电效果,专家经过精确的计算,推出了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

从这张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来看,海南省是全国最佳的光伏发电地点,拥
有最高的日照时间,达到了8.7小时/天;而北京、天津及大部分东北地区,属于
短日照地区,日照时间仅为2.9 - 5.8小时/天。

此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日
照时间在4.3 - 6.6小时/天之间。

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夏季降雨充沛,而冬季则大部分地区缺水,日照时间仅占比7 - 8小时/天,无法满足丰富的发电需求。

因此,这些地区要实
现充分的发电效果,既要重视多云状态下的发电特点,又要进行精良的技术配套和体系构建,加以保障。

从这张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光伏能源的发展仍有很
大的潜力,特别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天气比较晴朗,太阳照射比较充分,日照时间比较长,非常有利于开展光伏项目。

只要完善发电工程的建设,就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全国光伏发电日照时间表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日照时间参考,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善有关光伏能源发电的整个体系规划,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最大价值的可持续性发电。

海南气候情况

海南气候情况

海南气候情况1、海南气候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

日照时数按地区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区最少;按季节分,依夏、春、秋、冬顺序,从多到少。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中部山区较低,西南部较高。

全年没有冬季,1至2月为最冷,平均温度16-24摄氏度,平均极端低温大部分在5摄氏度以上。

夏季从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在25-29 摄氏度。

西、南、中沙群岛属于热带海洋气候,长夏无冬,全年平均气温 26.5 摄氏度。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

东湿西干明显。

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量约 2000至 2400毫米,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 1000至1200毫米。

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

冬春干旱,旱季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

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总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

海南岛全年湿度大,年平均水汽压约23百帕(琼中)至26百帕(三亚)。

中部和东部沿海为湿润区,西南部沿海为半干燥区,其它地区为半湿润区。

2、海南各地气候特点由于很多人都没来过海南,了解海南大多都是在网上查阅资料或者向来过海南的朋友那里打听来认识海南,这样做虽然也能对海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如果大家想要更具体的了解海南不想买错房的话,那就请认认真真的看完主编对海南各个区域的分析。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海南分为五大区域,即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这五大区域主要是根据气候条件来区分的,五大区域分好后,主编再对各个区域来进行分析,简单易懂,帮助大家买好房。

东部:东部地区包括文昌、琼海、万宁及陵水的一部分,这一区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均降雨量大,因为海南主要吹的是东南风(如下图),海洋季风从南海吹过来,东部地区是海洋季风登录的第一站,由于季风携带着大量的水蒸气,季风登录后就会形成降雨,因此,这一区域的年均降雨量比较大,属于海南的湿润地区,也是海南最潮湿的地方。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海南作为中国四大热带旅游岛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特别是日照资源。

海南日照时间的计算和标准是保证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海南日照计算的标准和方法,以及该标准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

一、日照计算的意义日照时间是指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也称为日照时数。

日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气候、生态环境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精确计算日照时间,可以为旅游行业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有助于旅游景点的合理规划和经营。

二、海南日照计算的标准海南日照时间的计算主要以太阳高度角来进行,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交的角度。

根据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标准,海南的日照计算标准如下:1. 突出特定景点对于海南的旅游景点和热门海滩等地,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日照计算。

通过在景点设置日照计算仪器,实时观测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数,以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2. 纬度和季节根据海南的纬度和不同季节的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日照标准。

一般来说,从春季到夏季,日照时间逐渐增加;从秋季到冬季,日照时间逐渐减少。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预测和计算出不同季节在海南的日照时间。

3. 天气条件海南气候湿润,天气变化多样。

在计算日照时间时,需要考虑到多云、阴雨等不利天气条件。

据统计分析,海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000小时左右,这个数据还需要结合实时天气情况进行修正。

三、日照计算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准确计算和掌握海南的日照时间,对旅游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旅游景点规划与设计日照时间是旅游景点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了解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可以合理分配景区的布局和功能,以确保游客在不同时间段能够获得最佳的日照体验。

2. 旅游产品开发针对不同的日照时间,旅游行业可以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推出适合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的户外运动项目,或者打造以日出和日落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3. 营销和宣传准确掌握日照时间,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有力的市场营销和宣传手段。

海口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海口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海口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海口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海口的气候特点海口年平均气温:24.5℃ ; 年平均最高气温:28℃ ;年平均最低气温:21℃历史最高气温:-℃ 出现在-年 ;历史最高气温:-℃ 出现在-年年平均降雨量:1167毫米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

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

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海口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海口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

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

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

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8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

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

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

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

位置境域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

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

海南标准日照时数

海南标准日照时数

海南标准日照时数海南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海的海南岛,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热带海岛,海南不仅拥有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热带植被,还拥有充足的阳光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海南的标准日照时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标准日照时数。

标准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天当中,阳光的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以小时计算的,通常用于研究地区的日照条件和光照强度。

海南的标准日照时数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较为丰富。

这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海南岛位于北纬18度29分至20度36分之间,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海南岛得以享受到丰富的阳光资源。

海南的气候特点也是标准日照时数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舒适。

在夏季,海南岛经常受到热带低压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导致大量的阳光照射到地面上。

而在冬季,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比较少,阳光较为充足。

因此,海南的标准日照时数在一年中的夏季和冬季相对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海南岛的标准日照时数在一年中平均达到了1500-2000小时。

这意味着海南岛平均每天能够享受到4-5小时的阳光照射。

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是比较高的,显示出海南丰富的阳光资源。

海南的标准日照时数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较高,而且在全球范围也是很不错的。

根据国际上的日照带划分,海南属于高纬度热带季风地带,该地带的标准日照时数在全球范围内较为优越。

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相比,海南的标准日照时数领先于很多国家和地区。

这使得海南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海南的丰富标准日照时数为该地区的经济和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一个热带海岛,海南以其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无论是夏季的海滩度假还是冬季的温泉旅游,都能在海南的丰富阳光下尽情享受。

此外,海南也是我国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北方地区的游客。

丰富的阳光资源为海南的旅游业带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利用状况调查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利用状况调查

论文题目: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必须实现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型,即,能源供应要从简单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向保障需求与环境效益并重。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矿物能源争夺更是使得新能源的发展显得破在眉睫,各种利用新能源的产业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摘 要:能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海南省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经济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生态省,能源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回顾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历史,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海南省开发太阳能的必要性。

着重分析了海南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海南省实际提出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若干适宜途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太阳能资源 开发利用 海南Abstract:Energy is a important guarantee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tric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ow to exe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and how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hat them balanced in Hainan , The energy is the noticeable important problem. The paper recall the history of solar in the world .From the point of economic analyses it illustrate the necessary about solar exploiting. I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of solar exploiting in Hainan and the severe problem. Offering the science gist for developing new energy and regenerating energy, developing recycle economy are to build the economizing type and friendly environment of society in Hainan.Key Words: solar energy resources exploiture and utilization hainan1 前言1. 1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意义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

海南日照计算标准是指根据海南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日照要求,对日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进行规定。

以下是海南日照计算标准的详细介绍:
日照标准日:海南的日照标准日为大寒日,即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

这是根据海南的气候特点和建筑日照要求所确定的。

日照时间带:海南的日照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即有效日照时间为8小时。

这是根据海南的气候特点和建筑日照要求所确定的。

日照计算方法:海南的日照计算方法为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在正午12时前、后各4小时(即8时至16时)时段中的连续3小时为有效日照时间,其余时间则视为无效时间。

这是根据海南的气候特点和建筑日照要求所确定的。

日照时数要求:海南的日照时数要求根据建筑气候区划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Ⅰ、Ⅱ建筑气候区内,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日照时数应大于等于3小时;在Ⅲ、Ⅳ建筑气候区内,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日照时数应大于等于2小时。

这是根据不同建筑气候区的日照要求所确定的。

总之,海南日照计算标准是根据海南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日照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保证居民的采光权和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海南东方市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海南东方市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海南东方市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历史悠久,资源富饶,基础厚实,后发优势凸显。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海南东方市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海南东方市的气候特点东方年平均气温:25.0℃;年平均最高气温:28℃;年平均最低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728毫米年平均气温24—25℃。

1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1.4℃。

7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为38.8℃。

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达9.5小时,季风特性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盛行北风和东北风,4月至10月盛吹西风和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4.8米/秒,为全岛之最。

年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沿海地带雨量稀少,仅900毫米左右。

年平均蒸发量达2596.8毫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

为全省之最。

海南东方市的地理环境位置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北距海口210公里,南距三亚180余公里。

处于东经108°36′46″至109°07′19″,北纬18°43′08″至19°18′43″之间,昌化江下游。

南及东南与乐东县接壤,北至东北隔昌化江与昌江黎族自治县交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黎母山脉。

地貌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的北部湾畔,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山地和丘陵,西北部为平原和台地,县境内和县境边界上的山岭共48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岭7座。

地貌有山地、谷地、丘陵、台地、平原、海积阶地、沙滩等7种。

地层主要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构成。

地质主要由砂质岩、花岗岩、石灰岩和河流冲积组成。

水文东方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昌化江、南开河、感恩河、通天河、罗带河、北黎河、南港河、南尧河和东方河。

昌化江:昌化江是过境最长的河流,境内流长111公里,流域面积5150Km。

南港河:南港河发源于境内的独岭,至南港注入北部湾。

感恩河:感恩河发源于乐东县交界处的蒙瞳岭,由东向西流经陀烈谷地至感城出海,流长60.2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