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探析
一、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脉络1.探索时期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反传统批判的斧头挥砍着旧的思想、文化、道德等腐木朽枝,冲击着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新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传统的藩篱,以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成立了,这艘承载着劳苦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小船向更光明的远方驶去。
1931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对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工农劳苦大众,不论男女,在教育上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保障劳苦大众的受教育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拥护。
在这一方针的引领下,党在根据地、解放区,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这一方针也始终贯穿于我国在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为我国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方向。
2.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发展高等教育亦是如此。
中央人民政府对旧有的大学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大批高校纷纷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1953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教育部多次强调要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经验。
以对旧学校的改造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对新模式的高等教育的推广,全国的高等院校被分为高等专科、专业学院、综合性大学三类学校,院系划分、专业分类、学制安排等制度框架也是以国外为参考。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推广,对于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也逐渐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中基本占据主流地位。
3.探索发展时期1961年,依照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
教育部多次召开高等教育调整会议,对高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分布等各项做出调整。
经过三次调整后,高校数量减少到四百余所。
在1963年全国高校“四定”会议上,又从发展规模、学制、专业、人员编制四个方面规范高校教育,明确不同性质的高校可设置的专业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及自身不断进取改革中,在质量、水平、规模等各方面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大而不强”等问题。
本文回顾了各学者对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从借鉴他国、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审视各学者对该阶段发展史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最后,笔者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高等教育研究应坚持独立与开放相结合。
标签: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史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初具雏形并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层出不穷,角度也具有多样性。
笔者研究后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研究角度:1.国家政策指导教育变革角度研究吴愈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奠基阶段,到1985年始的教育改革阶段,1999年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的大众化阶段,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进行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2.我国向外国学习成功经验角度研究张莉在其硕士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是系统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经验,输入、移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是广泛学习各国新的教育改革经验,吸收、借鉴当代各类教育革新思想。
3.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研究是有许多相关文献论述的,其中潘懋元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潘懋元将高等教育学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属于前学科时期,1979-1984为学科建立时期,1985-1999为规模扩充时期,1999至今为稳步提高时期。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国家政策指导的倾向明显。
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历程
一、早期研究(1978年前)
清末张之洞、盛宣怀、康有为、梁启超 民国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 高等教育部《高等教育通讯》杂志(1953)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讲义》(1957)
二、起步(1978-1984)
(一)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建立
1978年5月7日,厦门大学成立我国首个高 等教育研究室 同年,一批高校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1979年,八单位发起建立高等教育研究会 1983年5月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
四、新进展(1999年以来)
(三)今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学科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更加密切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谢谢观赏
三、拓展(1985-1998)
(三)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研究规模迅速扩充 研究重点转向分支学科建设 对高等教
(一)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1、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调整和充实 2、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三、拓展(1985-1998)
(一)“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的形成
遍布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 日益壮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 数量众多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 层出不穷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三、拓展(1985-1998)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形成
1、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分支学科、交叉学科、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科 2、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教学工作、德育工作、 管理工作
二、起步(1978-1984)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诞生
1984年,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标准中国高 等教育学学科正式建立 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 学科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种的进程中,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以加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规模,并逐步迈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模仿西方的教育体制而建立起来的。
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措施,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1952年到1966年,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制度,以促进大学教育的公平和普及。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全日制大学教育体制,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工程技术和农业等实用专业上,建立国家大学招生制度和国家助学金制度等。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时期,大学教育系统几乎完全关闭,大量高校教师被打倒、下放或迫害。
大学教育几乎停滞了一整个十年。
1977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政府开始重建高等教育体系。
为了培养大量的高级人才,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高考制度,以恢复和发展高等教育。
大规模的大学扩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批工科和理科大学。
此外,还启动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规模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资金投入。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追求卓越性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政府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旨在培养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的学科。
此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大学招生制度,推进高职教育发展,鼓励国外高校在中国设立合作办学项目等。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
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大量国际化的高校合作项目得到了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得到了重视。
此外,加强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科技创新等都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点。
总体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之一,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迁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出现了像国子监和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了高等教育。
然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要追溯到清朝末年。
19世纪末,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届临时政府,并开始了对新教育的探索。
1911年的《大同书院在京人民六论》提出,“今之中国,唯有开展教育为治国之第一要务”,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起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
通过国家资助,大量的新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建立。
公立大学起初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并通过统一的考试选拔学生。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学校被关闭,学术活动被停止,大量的教师和学生被迫离开校园。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高等教育也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注重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独立的学术机构和加强国际合作。
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高考制度,以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
19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为了满足需求,许多新的学校和专业被创办。
此外,中国还开始引进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大量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许多中国大学开始与海外高校展开合作项目,增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此外,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全社会开放,非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得到了扩大。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教育设施,进一步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过程。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初。
在建国初期,中国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战争破坏、经济困难等。
然而,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1952
年成立了全国各级高等学校的领导机构——国家教育委员会,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和
普及化进程。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例如,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高等教育免费政策,大量投资用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师资培养。
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推动了高校的改革和创新。
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始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各类高校开始鼓励自主招生和培养创新人才。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继续向前发展。
政府提出了实施
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相结合的方针,鼓励高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并积极推行“双一流”建设,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
总的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规模扩张、质量提
升和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一、文化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大学和学院被关闭,教育体制遭到摧毁。
文化大革命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大量教师和学生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这段历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7年,高考恢复,为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快速扩张。
1999年,教育部提出了“211工程”,将部分重点高校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自主招生改革,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数量持续增加。
同时,高等教育质量和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学科涌现出来。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
中国大学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提高国际化水平。
同时,高等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高等教育的挑战和问题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线城市的高校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校资源相对匮乏。
其次是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再者是高等教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些学校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另外,高等教育的营销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新中国学校教育发展
新中国学校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教育事业还处于落后状态。
国家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因此,对于新中国来说,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新中国的教育改革由来已久。
195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学习普及字母的决定》,这是中国汉字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份决定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拼音文字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为接下来的大规模教育改革打下了基础。
1952年,新中国推出了一项名为“三大改造”的教育改革计划,分别是学校体制改革、教育内容改革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改革。
在学校体制改革中,新中国废除了一切私立学校和宗教学校,实现了全民办学。
在教育内容改革中,新中国创新了教学方法,推广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推进了全国的文化教育普及工作。
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改革中,新中国推广了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体,用新的方式向全民普及知识。
20世纪60年代,祖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期。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个时期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教育的对象逐渐向普及全民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等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人民对自己接受教育的投入和实际收益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二,教育的内容逐渐扩大,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之外,还涉及到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第三,教育的方法在创新中进步。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始被广泛采用,比如活动教学、探究式教育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再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教育领域的改革必须继续深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当前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使学校教育逐步转向人类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高等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之后、中等职业教育之前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教育,这是一种基于经典和考试制度的教育体制。
在封建社会中,官僚的选拔和培养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进入官府工作和得到升迁的机会。
进入现代社会后,高等教育开始转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兴办的官办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这些学校主要提供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教育,以培养国家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
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和学院,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各个地方也纷纷设立了专业学校,如医科学校、工科学校等。
这些学校提供了更广泛的专业选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政府开始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目标。
大量的高校被国家接收和整合,形成了现在的大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教育注重培养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学和学院,同时也鼓励民间办学和合作办学。
国内的大学开始与国外的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到了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课程。
同时,高等教育也从传统的面授教育向网上教育和远程教育转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普及。
总的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儒家教育传统、引进西方教育、全民教育和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作者:杨爱萍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7期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及自身不断进取改革中,在质量、水平、规模等各方面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大而不强”等问题。
本文回顾了各学者对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从借鉴他国、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审视各学者对该阶段发展史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最后,笔者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高等教育研究应坚持独立与开放相结合。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史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初具雏形并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层出不穷,角度也具有多样性。
笔者研究后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研究角度:1.国家政策指导教育变革角度研究吴愈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奠基阶段,到1985年始的教育改革阶段,1999年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的大众化阶段,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进行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2.我国向外国学习成功经验角度研究张莉在其硕士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是系统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经验,输入、移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是广泛学习各国新的教育改革经验,吸收、借鉴当代各类教育革新思想。
3.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研究是有许多相关文献论述的,其中潘懋元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潘懋元将高等教育学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属于前学科时期,1979-1984为学科建立时期,1985-1999为规模扩充时期,1999至今为稳步提高时期。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国家政策指导的倾向明显。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变。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发展1.1 建立新中国的背景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二、经济发展2.1 新中国的初期经济困境2.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3 经济改革开放的实施三、教育发展3.1 新中国的教育改革3.2 全民教育的普及3.3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四、科技发展4.1 科技事业的重要性认识4.2 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4.3 科技创新的突破与成就五、文化发展5.1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5.3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正文内容:一、政治发展1.1 建立新中国的背景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这一背景主要包括国共内战的胜利、解放区的建立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这些因素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历史性飞跃。
这一事件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翼和机遇。
1.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
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中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发展2.1 新中国的初期经济困境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经济难点严重。
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使中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国内生产力严重落后。
2.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新中国实施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这包括土地改革、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经济改革开放的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
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历了从小范围、低水平到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综述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
战争的冲击和人民生活困难的影响,使得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中国政府决定进行高等教育的重建和发展。
1952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立暂行条例》,标志着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起点。
随后,中国政府大力投资高等教育,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大学教育规划纲要(1956-1967年)》,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科设置也逐渐完善,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向全社会开放,实行综合选拔制度,选拔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逐渐凸显。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决定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发布,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育质量、优化学科发展、整顿招生工作等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90年代至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以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针。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此时,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
200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发展高等教育的长远目标。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
发展期
01
80年代初期,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日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
02
许多高校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日语教育体系,涵盖了本科、硕
士、博士等多个层次。
一些高校开始与日本的高校合作,开展交换生和联合培养项目
03 。
蓬勃发展期
高校的日语系或者日语专业数量大幅增加, 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
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 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日语教育的发展。
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
中国的日语教育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04 创新与提升阶段 (2000年至今)
数字化日语教育
数字化日语教育软件和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针对日语学习的数字化 软件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 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与日本企业的合作
一些高校与日本企业合作,开展了实习项目和就业推荐项目,为 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就业机会。
日语水平考试
引进并开展了日本语能力考试、J.TEST考试等,为学生提供了评 估日语水平的客观标准,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05 新中国日语高等 教育的影响与展 望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01
促进外语教育多元化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增进中日相互理解
通过日语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精通日语的人才,有助于中日两国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友好交流,促进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推动中日经济合作
日语高等教育的开展,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支持。特别是在贸 易、投资、技术等领域,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中日经济的繁荣 和发展。
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中国的日语教 育内容也逐渐多样化,包括商务日语 、旅游日语、文化日语等,以适应不 同领域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等教育本科事业发展历程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
等教育本科事业 •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本科事业
的快速发展
目录
• 新时代高等教育本科事业的创 新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等教育 本科事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快速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资源短缺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 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包括师 资、教学设施等方面。
教育质量问题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问 题也受到关注,如何保证教育质 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际化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国高等教 育本科事业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初步发展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主要是在1949年至1952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是接管、改造旧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开始进行 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本科事业
特点与问题- 特点
初步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本科事业具有以下特点
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高等教育本科事业创新发展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区和高校 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创新发展的进程。
师资力量不足
创新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目前一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创新发展的 需求。
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新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难以对创新发 展成果进行准确评估。
引言
主题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等教育本科事业发展历程
建国70年高等教育历史回顾(上)
建国70年高等教育历史回顾(上)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经历了新中国70年的变革与发展。
学界一般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划分为几个阶段,划分依据不外乎以下几个:1949年新中国建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1978年“改革开放”和1999年“高校扩招”。
“文化大革命”确实是一个重要节点,以前的教育史就以此为界,将新中国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和“文化大革命”后。
按照这个划分,我们现在就属于“文化大革命”后时期。
这有一定道理,但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不尽吻合,容易忽视建国之初模仿苏联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7年,并与之后10年的“教育大革命”——其实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扯到一起。
此外,1999年高校大扩招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新的历史阶段,即改革开放至今。
与前面两个阶段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应该与前者并列。
从大的分界来说,我认为应该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7年,学苏联;第二个时期是从“教育大革命”到“文化大革命”,共22年;第三个时期是改革开放至今。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前7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学习苏联、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的7年。
当然,学习苏联存在某些问题,学界也进行了很多批判。
但是对当时来说,毕竟在这7年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总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
所以,在这7年里面,跟新中国成立前不同,比如说设置专业,按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也为当时苏联援建的57个重大工业项目培养了一批人才奠定了基础;尽管它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现在很多老一辈的人才还是那个时候培养的。
第二个阶段,一般是以“文革”为标志,划定为“文革”中间10年,其实不对。
新中国成立7年后,也就是从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像“文革”那样的破坏性时期,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文革”,而叫“教育大革命”。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不仅关注民族地区 的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 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优势
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通过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人才,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民族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入,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学 设备和图书资料更新等,但目前 资金投入不足。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教 师、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有利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
学科领域。
深化改革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深化民族 高等教育改革,加强民族院校 和民族系的建设,提高民族高
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办学模式改革
民族高等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办学模式向多元化办学模式转变 ,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合作。
学科设置改革
民族高等教育逐渐完善学科设置,加强民族类、文化类、语言类 等特色学科的建设。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 迁
2023-11-06
目 录
•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初创 •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特色与优势 •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新中国民族高等 教育体制的初创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初步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三、拨乱反正和深入改革
(一)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破坏
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 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动乱中,高等学校是重 灾区,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破坏。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 “双轨”变“并轨”,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走向 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交费”改革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了生机。 1996年,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招生,把自费、公费 统一起来,“双轨”变“并轨”,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全面 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国家使出“吃奶”的劲儿,高校第一年扩招51万
通过体制改革,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 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1.经费筹措体制改革
※教育经费占GDP4%的由来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到1000美元 的目标,并依据一个公式计算,专家组最后得出结论: 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占GDP的3.87%。 后来经过上下多部门的反复研究协商,中央政治局决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末达 到4%,并将这一决定最终写入了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 发展纲要》。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三年内全国高等学校和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 ▲全国高校数迅速增加
1957年 229所 1960年 1289所,增长了4.9倍 ▲在校生人数迅速膨胀 1957年 441,181人 1960年 961,623人,增加了1.2倍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1)推倒了“两个估计”; (2)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3)恢复和整顿了各类院校; (4)调整和加强了院校的领导班子; (5)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6)调整了高等教育结构; (7)建立了学位制度; (8)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9)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0)恢复和加强了对外交流活动。
“专门学院和专门学校又分多科性和单科性两种,它 们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各种专门的高级技术人 才。”
“综合性大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 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师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院系调整的成果
截至1952年底,全国有3/4的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全国共有高校184所。其中综合性大学 14所,工业院校38所,师范院校33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 校29所,财经院校6所,政法院校4所,语文院校8所,艺术院校 15所,体育院校4所,少数民族院校3所,其他院校1所。 高校的院系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如果要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这段历史, “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足以 概而全之。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一、大改革
改革,首先就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十四个字来之不易 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高考报名费 由1元减为5角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一)开放
※扩大派遣留学生打破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
1978年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做出了 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由此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 新的历史时期留学工作的热潮,打破了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 局面。邓小平同志说,派遣留学生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 派十个八个。
邓小平同志通过派遣留学生、恢复高考,把我们高校战 线带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所以,“开放”也是中国高等教 育一个大的改革。
1949年9月12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首先接收国民政府留下来的大 学。接收以后,当时采取的是“十六字方针”,即:
维持现状,立即开学, 坚决改造,逐步实现。 此后,当时的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 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接管受 外国资助的大学(即教会学校等)。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到1951年底,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津沽大学、协和 医学院、铭贤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福建 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华中大学、文华图书馆学 专科学校、华西协和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 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齐鲁大 学、岭南大学、求精商学院等,都被新中国收回了教育权。
※根据中央的上述方针,高等教育从1961年-1963年开始了全面调整。 ▲高等学校数 1960年的1289所 ↘ 1963年的407所 ▲在校生数 1960年的961623人 ↘ 1963年的750118人 ▲中央还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简称《高校六十条》)。
经过三年的调整,高校稳步发展,到1965年有高校434所,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在教育界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团结广大知识分子, 为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颁布了《关 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唯一正式公布 实施的学制。
(1)幼儿园 3-7岁(4年)
(2)小学
7-13岁(6年)
(3)初中
1992年,扬州大学的成立,是我国高校合并的第一 例,标志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启动。
1994年、1995年、1996年,原国家教委提出了高校 体制改革的五种形式,“共建”、“合作”、“合并”、 “协作”和“划转”。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1995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13-16岁(3年)
(4)高中
16-19岁(3年)
(5)大学
19- (4-5年)
(6)研究生教育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期
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会上明确提出,改造旧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 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三)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据统计: 解放前的20年中,高校毕业生累计18.5万人 198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76.8万人 41年增长36.6倍
(四)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 1949年为1.61万人↗1989年为37.74万人 其中:教授15318人,副教授82899人,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一、接管、改造旧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 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 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 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 教学方法。”
1999年6月,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正在执行当中,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一个 重大决定: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大扩招。
这一举措对许多家庭和个人而言,这是 一次命运转变的重大契机。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2.管理体制改革
早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中,最初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 革的思想。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1958年4月,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了教育方针 的问题。由于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这次会议对教育 提出了不切国情的要求。
9月,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 教育方针,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
随着当时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教育也开始了大跃进。
借助苏联经验的具体做法: 1.广泛介绍、系统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经验和教学计 划、大纲、教材; 2.于1950年按苏联模式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改造了哈 尔滨工业大学。 这都是为院系调整做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院系调整的方针
“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和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
造成的影响 (1)超过了国家的经济能力; (2)挫伤了一大批教授和专家的积极性,造成教学
和研究工作的损失; (3)搞“单科独进”削弱了基础理论教学; (4)过多强调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忽视课堂教学,
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质量下降。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为了纠正1958至1960年出现的“左”倾错误,中央决定对国 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 10万美元购买“洪水猛兽” 国内外引起轰动
1977年中国拨款外汇10万美元,用于我国驻外使领馆 购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材,并建立 了外国教材讲义交流中心。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二)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 生就业体制、经费筹措体制和学校内部体制 等五大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 育
四、新中国以来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扩大了办学规模 普通高校数 1949年为205所↗1989年的1075所 在校生人数 1949年为11.65万↗1989年的208.21万
(二)增加了专业 1949年至1989年高校专业设置种类达879种。 其中工科和理科的专业种类占总数的58.3%
(六)进行了广泛的国际交流
1978年至1988年共派遣留 学生33768人
毕业回国的165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