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2019)
一.口算。(20分)
70+6= 47+3= 45-9= 70+27=
83-4= 35-8= 58-8= 2+49=
28-8= 40+16= 7+70= 34-6=
40+30= 83+40= 6+45= 86-4=
30+40+30= 47-8+20= 36-5-7= 42+8-9=
二.填空。(25分)
1.填数(略)。
2.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6个十加( )个十是100。
4.59和61中间的数是( )。
5.30比( )多1,比( )少1。
6.写出4个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 )、( )、( )、( ),其中双数有( ),单数有( )。
7.把46、37、94、53、58、1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 )
8.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9.在○里填上或=。
57-20○42 61-4○65 36+4○40 80○82-7 41-5○32+4
三.在下面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12分)
四.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6分)
1.小明有46张画片,小红比他多得多。小红可能有多少张画片? 404764
2.一(3)班有43人去春游,一(4)班比一(3)班少一些,
一(4)班可能去了多少人?
454031
五.列式计算。(12分)
1. 54比9多多少?
2、7比70少多少?
3.一个加数是53,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4.被减数是76,减数是20,差是多少?
六.应用题。(25分)
1.树上原来有38只鸟,飞走了9只,树上还有多少只鸟?
2.小红已经看了一本书的35页,还有5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妈妈买了24个苹果,8个梨。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4.○有28个,△30个,☆有9个。
(1) ☆和○一共有多少个?
(2) ☆比△少多少个?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3)☆、○和△一共有多少个?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2019)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