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陈明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
具体而言,是要研究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源起、继承和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儒家政治哲学能否为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能否建构一套基于儒家思想,且顺利应对时代挑战的政治哲学理论。
本研究以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和林安梧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有关政治、国家问题在哲学层面的相关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伴随着时间推移,当代新儒家也在不断延续,新儒学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代新儒家学人,因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且求学生涯多交融中西,因此思想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当代新儒家前后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之下,新儒学得以走出东亚社会,跻身世界学术思想之林,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知识体系。
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现代社会问题的讨论之中,并受到来自西方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正是立足于对心性之学的体认,对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追求,努力吸收和借鉴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的菁华,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续现代民主政治,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新儒家诸学者的政治哲学理论虽然具有很大的共性,但是他们政治哲学的展开方式和论说重点却也充满了差异。
熊十力、牟宗三和唐君毅的政治思想倾向于以知的、也就是哲学建构的方式展开论说,而梁漱溟、张君劢和徐复观趋向于以行的、也就是实践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我们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两种不同进路,即哲学解释的导向和社会实践的导向。
第三代新儒家虽然在哲学建构和分析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是总体上来看,他们的政治哲学呈现出浓重的社会实践的品格。
在第三代新儒家看来,新儒家政治哲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学的义理层面,应该更多地融入社会政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认知,构成了当代新儒家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构成了他们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必要而可行的儒学建设方案----陈明《儒者之维》诠解(一)
必要而可行的儒学建设方案----陈明《儒者之维》诠解(一)今年以来,围绕蒋庆“读经运动”而引发的观念论争,给人以“文化保守主义重新浮出水面”之观感。
思潮涌动中,创刊于十年前、被称作被文化保守主义大旗的《原道》杂志,它的主要发起与编辑者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陈明先生的名字,也再次被人们屡屡提起。
新近出版的这本《儒者之维》,便是他儒学思想的一个集中反映,不过相较于蒋庆,它提供给人们的分明是另外一种儒学论述。
在这种论述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时空与知识区分,已经没有了绝对的意义,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现代儒学思想者在面对现代社会时所禀持的开放气息和辽远思绪。
翻阅之下觉得以下三个方面颇值得注意。
其一,澄清文化与政治在历史和逻辑上的真实关联,将儒学从本不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中剥离。
儒学曾经是活的文化与精神存在。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近百余年来,怀疑与否定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竟成为了几代中国精英者,在寻求富强时一个附带“志业”。
其间虽然不乏捍卫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致力于从中国内部探索文化自新道路的特立独行之士,但他们在与前者的交锋争论中,总是处于弱势、守势。
这种格局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根本改变。
按照上世纪80年代时的说法,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冲击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其文化演化路径,由表及里必须也必然要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价值的阶段和三层面。
既然精神文化高踞于器物和制度系统之上,而且三者不可分割统一为一有机整体,那么顺理成章,一切问题都是文化问题,解决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途径,也只能从文化开始,而现实问题的不能解决,那也是落后的文化的责任。
在陈明看来,其貌似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实际却大有问题。
他认为在经济生活、政治制度与精神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前后直接决定的关系。
在这种认识范式中,文化成了“第一推动”,人则完全成了文化的受动者,但实际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可以积极根据主体需要自我创造,文化从根本上说乃是这样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之对效率的要求,决定了物质文化的进步;对正义的渴望,推动了制度文化的变迁;对精神需要的憧憬,导致了观念文化的发展。
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陈明)
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为参照梁启超称,“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
”1陈寅恪进一步补充说,“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2这个影响华夏民族最深最巨的儒家政治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本文即拟通过从其与西方政治哲学之奠基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参照对此稍作探讨。
背景:城邦与宗邦有怎样的政治问题,就有怎样的政治学。
事实上,汉语“政治哲学”或“政治学”并非英文political philosophy或political science的简单对应概念。
作为political philosophy即所谓政治哲学词根的“polis”是“城邦”(civil stste),它与作为儒家政治哲学发生语境的宗邦(kindreddom)迥然不同。
汉语“政治”一词是“政”与“治”的组合,从《尚书·洪范》记载的“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看,“政”是指物质生活保障、祖先祭祀、道德教化、对外交往和战争组织等公共事务;“治”则是指治理,即“使……获得条理、秩序”之意。
这似乎跟我们经验中理解的所谓政治十分近似。
但是,从比较和发生学的意义上将其与关于“城邦事务”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对举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是明显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先看城邦。
西方经验中历史的发展被描述为由部落、家族到国家的演变过程。
亚氏《政治学》即以“家庭-村坊-城邦”的演进模式为基础。
3虽然库朗热对希腊罗马源自久远的宗教信仰十分看重,但仍然不能不承认,“在城邦与氏族制度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在经历“五次革命”后已经与其“完全相反”。
与此相应,武力和血缘亦均被排除在组织原则之外。
4亚氏正是清楚意识到这点而与柏拉图分道扬镳,认为“柏拉图未能区别家长权力和政治权力是严重错误之一”。
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摘要:孔、孟、荀代表的先秦儒家,力倡修身为政、民为邦本、选贤使能、富民强国、礼主刑辅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以后,这一儒家政治思想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体的主体意识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
其所蕴含的丰富合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关键词:先秦儒家;为政以德;仁政德治;哲学思想孔、孟、荀代表的先秦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汉书·艺文志》),“略于天道,详于人道”[1](P26),注重人的心性修养和社会群体的礼乐教化,提倡“德治”、“仁政”,认为“为政在人”、“为政以德”,倡导以道德的方式解决人际和社会政治问题,从而形成独具仁政德治特色的政治哲学思想。
对此,学界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专题性探讨①,却少有较全面的论述,故本文尝试对此做整体性的梳理和解读,展开对其所蕴含的丰富合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的诠释,以求教于方家。
一、修身为政,政者正也先秦儒家强调修身,认为修身是和睦家庭成员关系的必备条件,是立身处世参与社会管理的前提基础;认为为政在人,提倡为政以德;认为为政者的道德素质关系政治得失成败、国家兴衰治乱。
如《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2](P3)即是说,“大学”就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P4)如《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P29)孔子把修齐治平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目标,非常注重修身与治国关系的探讨。
如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给予三问三答,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这三答都冠以“修己”。
然而,怎样修己?达到怎样的人格标准和人生目标?对此,孔子提出了“仁”这一哲学性质的范畴,视“仁”为普遍的伦理原则,修己为政的最高理想境界。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整理)周公政治思想:主要内容为"明德慎刑"."敬天保民".一,天命不常.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三,敬天保民.敬天保民的具体措施:第一,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第二,要体察民情,第三,要慎用刑罚.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一,仁,礼学说.二,徳治主张.第三,人生哲学.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与内省修身. 行德治的具体措施:第一,礼治与正名.第二,举贤才.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孟子生卒年不详,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一,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与先验的良知良能.二,仁政学说.三,历史观.仁政的具体设想:第一,制民之产.第二,平均赋税.第三,保护工商业.荀子政治上主张实行礼治.一,性恶论,具体表述:第一,人的感官欲望.第二,权势欲望.二,礼治主张.三,社会观.礼治的具体措施:第一,法后王.第二,尚贤使能.第三,富国富民.富国富民的具体措施:首先,通过礼调节人的物欲.其次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再次,通过薄税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老子老子的政治理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小国寡民".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一,道论.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无为政治主张的几个方面:(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四)慎征伐.庄子在政治上,庄子基本上继承了老子无谓而治的政治思想.一,政治理想:"至德之乡""无何有之乡".二政治哲学中的相对主义概念(第一,物无贵贱,第二,无是无非)三,自然观,(第一,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第三,关于生与死的认识.第四,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四,社会批判精神.墨子墨子全部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兼爱主张.二,尚贤主张.三,尚同主张.四,非攻主张.五,节用主张.慎到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代不详.其著作今尚存《慎子》七篇.一,关于权势的作用.(对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权势三要素中权势最为重要.政治上谁服从谁,决不取决于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也不决于是非和才能,而是决定于权力.君主必须实行独裁统治,国家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臣下之间的相互牵制更有利于君主的专制统治.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衡系.)二,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第一,不尊贤, 第二,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第三,君主无谓以制臣下.申不害战国初期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著作今存《大体》一篇.申不害认为,在"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最为重要.术是君主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对于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臣下比敌国更具有威险性.用术驾驭臣下,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第一,正名责实.第二,"示天下以无为"(为了使臣下无机可乘,君主应该装的高深莫测,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臵可否.聪明的君主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儒家的政治思想一、儒家概述1、儒与儒家儒是从事教育的人,《周礼》有:“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所以儒和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六艺”:礼、乐、御、射、书、数。
儒者是否按“六艺”从事教育活动,目前尚无其他佐证。
孔子是以“六经”为教本,“六经”大约是孔子对自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后选编的教本。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中没有《乐》,所以又称“五经”。
儒是先于孔子而存在的。
儒除从事于教育外,还从事于相礼的活动。
周人特别讲究礼,人们的一行一动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一般人有时弄不清楚礼的仪式和程序,于是有专门的人来掌礼,儒便是专门从事掌礼的人。
孔子在成名之后仍从事相礼的活动,墨子曾挖苦儒者:“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墨子·非儒》)由此可知儒者掌相礼之事。
在春秋中叶以前,儒大概是官吏中的一种成员,后来逐渐流散在社会上,以教育和相礼为业。
孔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以儒为业,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因循者,他在儒这个职业上作了特殊的表演,概括言之,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弟子。
学在官府这种局面到春秋时逐渐走向衰败,应运而起的是私人招收生徒。
孔子是私人办学的猛将,他把眼光转向整个社会,不拘一格广招弟子。
孔子收纳弟子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另一条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孔子招收的学生很多,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的很富,有的很穷,有犯过罪的,有做过强盗的,还有流浪汉等等,多达三千人,这是一个奇迹。
孔子招收的学生虽然又多又杂,但他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孔子面向整个社会招收弟子,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孔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孔子对殷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回归轴心时代与中国的现代转型———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首都师范大学陈明教授访谈
陈 明(以下 简称 “陈 ”):作 为一 种古典 理论 .个 体 在儒学 思 想 巾虽 有关 注但 并不 具备 基础性 地位 和意 义 。个 体的 凸 显跟经 济 的发 展 ,尤其 是 私人 财产 权 的 出现 和发 展有 关 。宋 明儒学 关 注个 体 ,但 是 ,是把 人 当作 道德 主
一 种在这样一个天人 关系架构里的生命展 开和 完成方式 ; 当然 ,它是以大人 即贵族为例的 象征性或 示范性表
述 ,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儒学的现代转向 ;《易庸 学通 义》
中 图分 类 号 :B22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002—3240(2018)07—0003-05
摘 要 :《易传 》就 是 天论 ,《中庸 》就 是 讲 天人 关 系 ,《大 学 》则 是讲 个 体 生命 在 这 一 天 人 关 系架 构 里的 展 开
与 完成 ..之 所 以选 择 这 三部 经典 ,主 要 是 因 为 ,《易传 》作 为孔 子 几乎 是 唯 一 亲撰 的 著作 其 各 方 面 的地 位 意 义都
赵 :儒 学的 复兴 应该 是 生活 方式 的复 兴 ,让儒 学成 为一 种 日常 生活 ,然 而儒 学复 兴如何 应 对现代 性 ? 陈 :儒 学 是一 种生 活方 式 的说 法好像 来 自粱 漱溟 吧 ?这个 概 念意 味 着对儒 学 的 文 明文化 学 的理解 角度 ,但 却 很少 有人 去从文 化文 明的角度 深 人思 考它 的内涵 意 义 ,而流 于个 体性 的 、表 面 的理解 这 可 能跟 梁漱 溟 本 人 的 个 体性 、人 生论 的写 作 方式 有关 系 。你 这里 进一 步落 实 为 日常生 活 ,也 有这 个 问题 。L]常生 活化 是 重要 的 ,但 史 重 要 的是作 为 文 明 、文 化 支撑 的儒学 对 于生 活世 界基 本 的奠基 意 义。它 的论证 和确 立 ,是这 种 生活 方式 的基 础 , 所谓 文 明 的冲 突 ,就 是 在这一 领 域 范 围内话语 主 导权 的 紧张 和争夺 。至 于生 活方式 ,它 的重 要性 ,除 开在 使个 人 生 活生 命 品质 得到 提升 的同时 ,也有 着这 样 一层 超 出个体 的意 义 。 在 这 里 ,关 于现 代性 ,我 并 不觉 得 是一 个 有 多重要 的 问题 ,因为儒 家文 化本 身 的开放 性 和 吸纳 能 力 已被 历 史证 明。 赵 :儒 学 是一 个开放 的思 想体 系,这 一 点 学界 没 有异议 ,但 在 哪 些是 儒 学的核 心理 念上 存在很 大争议 正是 理 念 的不 同导 致 当代新 儒 家对 复兴 之路仁 者见仁 智 者 见智 ,针 对这一 问题 ,您认 为儒 学与 自由主 义 、社群 主 义 、 保 守 主 义以及 儒 家 内部 之 间 的交 叉点或 者说 共 同的 基 点是什 么? 陈 :儒学 确 实是 一个 开放 的思想 体 系 ,因为它 是跟 伦 常 日用高 度相 关 。但 它也有 自己的基 本信念 和 价值 ,不 如此 则 不足 以 为 中国文 明奠 定基 础性 框架 。它 的核心 就是 敬 天 、法 祖 、崇圣 。 这 种属 性 和地 位 决定 了不能 简 单拿 儒 家或 儒 学与 自由主义 、社 群 主 义 、保 守 主 义什 么 的去 进行 对 比 ,或 者 讨 论 其 相互 关 系 。儒 家 思想 体 系可 以演绎 形 成各 种政 治哲 学 、文化 哲学 或 其他 社会 理论 ,那 才是讨 沦 的基础 和 平 台 。你 知 道 ,我是 主张 对儒 家 文化 作宗 教定 位 的 ,所 以 ,你可 以参 照基 督 教与各 种 时代 思潮 的 关 系 去思 考你 这 里提 f』5的 问题 。 赵 :听说 了您 正在 写一 本 关于 易庸 学的 书 ,现 在是 否写 完 了?您能 简单地 介 绍下 这是 一本 什 么样 的 书?为什 么 选 择 了这 三 部 经 典 的 组 合 ? 陈 :是 的 ,书名 叫《易 庸学 通 义》。主体 部 分 已经完 成 ,讲 《易传 》的部分 很快 就 会在 《北京 大学 学 报》刊登 Ⅲ 来 。其他 部 分 ,都 已经写 成 文字 ,只是 因 为要 出一 本英 文论 文集 ,我 觉得 有必 要加 入 一篇 董 仲舒 的 文章 ,就把 书 的事 搁 置下 来 了 。 这是 一 本讨 论儒 教之 系统 神 学 的书 。既 然把儒 家 思想 理解 为宗 教 ,那 么它 的神 学 系统 是 什么 就是 必 须 同答 的 问题 。基 督教 、伊斯 兰教甚 至佛 教道 教 ,都有 自己 的创世 纪或 天论 ,有 与此 相应 的人生 论 或启 示 录 ,儒教 其 实 也 有 ,只是形 式 上不 如它 们那 么 明显 。我 就是 要对 此进 行梳 理 。我认 为 《易传 》就 是 天论 ,《巾庸 》就 是 讲天 人 天 系 ,《大学》则是讲个体生命在这一天人关系架构里的展开 与完成。 《易 》为 群经 之首 ,易 经发 生最 早 ,易传 陈 义最高 ,但 二 者关 系一 直没 有具 有说 服 的定 论 。我从 硕 i研 究生 开始 就关 注 这个 问题 , 十年 后终 于形 成 了 自己的看法 ,那 就是 ,易 经是 巫术 ,易 传是 宗 教 、是神 学 ;二 者 间 的递 进 升华关 系 ,是理 解儒 教 甚至 中华 文化 的重要 依据 。 之所 以选择 这 部经 典 ,主要 是 因为 ,《易 传》作 为 孔子几 乎是 唯一 亲撰 的著 作其 各 方 面 的地 位 意 义都 无 可 比拟 ;《中庸 》地位 本 身就很 高 ,得 到各 方公 认 ,同时 ,易 庸相 通 ,甚 至 被看 成解 易之 书 ,但将 其 放 存儒 家 思想 系统 中 的解 释 我觉 得并 不 十分 妥 帖到位 ,有 必要 结合 起 来构 筑一 个新 的系统— — 易传 讲 天道 ,中庸则 以天道 为 前提 讲 天人 之 际天 人 关系 ;《大学 》在 四 书 中被定 位 为 为学 次第 ,实 际 是 以格 物 为起 点 和途 径 ,通过 于 物 』-体 认 天地
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 杜维明
儒家思想的原初形式是环绕着孔子的仁学而开展的。
这套思想有成熟的道德理性、浓厚的人文关切和强烈的人世精神,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又大异于希伯来的宗教信仰。
如果借用今天欧美学坛的名辞,我们可以说仁学是一种“哲学的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而其所标示的是“道德的理想主义”(moral idealism)。
康德曾为哲学界提供兰大研究的课题,即何以知的认识论,如何行的伦理学以及能希望什么的神学。
根据这个线索,仁学应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不过,孔子虽然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因而有以孔学为礼教的提法,但其仁学的核心是探索如何做人的道理。
站在仁学的立场,探索如何做人的道理是比认识论、伦理学和神学更根本的哲学课题。
五四以来,因受西化思想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孔子学说跳不出日常生活礼俗的限制,离纯理思辨的层次甚远,代表人类心智启蒙期的最初阶段。
这个看法颇有间题---显示对孔子仁学的逻辑性和方向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希伯来的神学表现在对超越上帝的虔敬之情,古希腊的哲学表现在对自然秩序的惊异之感,孔子的仁学则表现在对人文世界的忧患意识。
虔敬的情怀可以引发和凡俗世界绝然分离的理想天国,惊异的敏感可以开拓解释客观事物的观念领域,优患意识则必须扣紧具体存在的环境作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努力。
希伯来的先知可以不顾血缘纽带的约束而独契神旨,古希腊的智者可以摆脱人际关系的纠缠而孤往哲理,以仁为己任的宏毅之士则必须在人文世界中实现“己欲立而立从,己欲达而达人”的抱负。
有人从比较哲学的观点宣称,正因孔子的仁学立基于“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悲愿上,儒家的道德理性、人文关切、和入世精神既扼杀了超越神学的生机,又籍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置身20 世纪的今天,回顾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以来左右不逢源的悲凉景象,进而追溯传统思想的缺陷,这个观点也许可以成立。
假若因此断言孔子仁学是-种先天不足的思想,那就犯了”时代倒置的谬误”(anachronistic fallacy)。
[儒家,政治哲学,理论]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在当今儒家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的成果中,白彤东的近作《旧邦新命》无疑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它对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民主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颇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对比与分析。
我赞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分析细节和结论,也毫不怀疑其研究价值。
但在原则性的态度和方法上,却有两点颇难苟同:一是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如果不是否定起码也是某种排斥的态度;二是他所使用的疑似过于泛化的薄化策略。
由于这两个不同点对于理解儒家政治哲学以及儒家思想均至关重要,我愿在此对它们作一些反思。
本文第一节到第三节试图论证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是由于对儒家资源所涉及的各种维度之间的关系未能予以正确理解造成的。
第一节简介排斥儒家形而上学的态度,第二节讨论儒家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其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运用这四个维度及其之间关系来说明为什么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不成立。
最后,第四节讨论泛化的薄化策略所引起的问题。
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的排斥态度可从以下这一段话看出:我们都知道,宋明儒家发展了儒家的形而上学,而新儒家在这点上基本是追随宋明儒家的。
这是很多人偏好晚期儒家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意义有怀疑,那么晚期儒家很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就成了问题。
与此对照,恰恰因为早期儒家是前形而上学(gre一metaphyical)或非形而上学的,他们的哲学就变得更可取。
它更接近于政治问题之根;它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的锋芒还没有被形而上学的套话(( jargons所掩盖;它们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政治的这一事实也使它更有普适性,因为它更能被持有不同形而上学观点或罗尔斯所称的全能教义( comprehensive doctrines)的人所接受。
这一段涉及了许多问题,有些有争议性如政治的比形而上学的更有普适性吗?早期儒学比宋明儒学更接近政治问题之根吗?如果政治问题之根是个清楚的概念的话;有些不具争议性如早期儒学与宋明儒学相比,形而上学关怀相对要少。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但孔子的思想则主要来自周公。
与其说儒家始于孔子,毋宁说儒之思想发端于周公。
从周公至现代新儒家,历经三千余年。
其间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学者或判为三期,或判为四期。
愚以为,三千年的儒学,虽有阶段性的变化,但其宗旨与思想模式(或曰思想语法)则是始终如一的:宗旨为”治国平天下”,思想模式则为,内圣外王”。
从此意义上说,儒学本质上是一门外王之学,致思的重点在政治哲学。
虽然唐宋以后有所歧出,强调心性修为,尤以陆王为甚,但儒之主脉在人世与经世,则应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从逻辑上看,似乎“内圣”是前提与动因,“外王”只是,内圣”的结果。
殊不知,在儒家特定的思想语法中,前提与动因恰恰是“外王”,“内圣”不过是达成“外王的手段。
从世界历史上看,其他民族在,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哲学或宗教,如佛教,早期__乃至希腊哲学,皆为普世性的,论及人的问题,亦大多指涉抽象层面的人之命运以及生命意义问题。
惟有中国的儒家(或曰儒教)从产生之日起,既不发问自然,亦非叩问人生,而是专注于政治哲学,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其最高的也是其惟一的理想。
何以如此?原因便在于:从周公时代开始,中国的汉民族便面临着世界其他民族所不曾面临的几个棘手问题。
这就是:(一)王权的合理性证明周以前,中国为部落社会,是时的政治,无论是部落内部还是部落之间。
奉行的基本上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以力服人。
而“小邦周”取代“大邦殷”之后,周公首先考虑到的是,在如此一个大国,再不能以丛林原則作为国家政治的圭桌,否则必将是国无宁日,天下大乱。
但问题是,天子只有一人,朝廷只有一个,况且天子的特权乃是任何贵族阶层都不可比的。
所以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张三而非李四坐在王位上,道理何在,根据何在?既然不按胜者为王的丛林原则。
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能为张三之权位找到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根据?(二)用文化秩序规范政治秩序周公为王权合理性所找到的答案,便是一个“德”字。
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相互交织,极具特色。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篇文章将探讨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1. 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王阳明(1472-1529)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将领。
他代表的心学思想强调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来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灵都具有天赋的伦理判断力,并且这种力量可以通过修炼、反思和真诚的态度来发掘和培养。
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即将道德规范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2. 儒家思想的复兴与发展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复兴和发展。
在此期间,许多儒家思想家开始重新评价儒家学说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改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提倡“格物致知”的程颐(1033-1107)和张载(1020-1077)。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来理解道德原则和社会规律。
这种思想为儒家学说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中央集权的强化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的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这一趋势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地方官员的选拔、审查和管理等方面。
同时,朝廷和皇帝的权力得到了增强,他们能够干预地方政治和社会,以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秩序。
二、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1. 以唐君毅为代表的新儒家唐君毅(1899-1978)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代表了新儒家的思想舞台,致力于弘扬儒家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哲学思想受到儒家、佛家和道家的影响,强调爱、和谐和人性的真正价值。
2. 提倡自由思想的海瑞海瑞(1513-1587)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提倡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不应该被统治者的权力所束缚。
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努力,为中国的自由主义和现代化发展揭开了序幕。
新儒家的政治哲学
黄勇: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二程就儒家“礼”学思想在政治学、心理学和形上学方面的阐发作者:黄勇时间:2008-2-15 来自:阅读:1,185人【字体:大中小】【打印本文】黄勇: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二程就儒家“礼”学思想在政治学、心理学和形上学方面的阐发来自:孔子2000黄勇宾夕法尼亚 Kutztown 大学哲学系(鲁学军译东方朔校)一.导言就狭义而言,“儒家政治哲学”这一概念是一种矛盾修饰法。
汉语的“政治”一词,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施政措施进行统治。
然而,虽然孔子并非像道家那样完全排斥政治,但他对政治的主要观点是“德治”和“礼治”,这极为清晰地表现在孔子著名的一段话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本文将在更加广阔的视域内讨论作为一种政治理论的儒家政治哲学,阐明儒家的理想政治不是一种施行政治措施的统治,而是道德和礼治的政治。
本文将把焦点放在礼治上,有两个理由。
首先,在某种意义上,礼治包括德治。
表面上两者似乎很不同,借用徐复观的话,我们可以说德治是指统治者如何规范自己(修己),而礼治是指统治者如何规范人民(治人)(见徐2004b:270-281)。
德治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身先垂范以便人们效仿,诚如孔子所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12:17)这种政治观非常接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而孔子自己也说,“为政以德,譬之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论语》2·2)。
二是指统治者要为人民办好事,亦即孔子所谓的仁政。
但是孔子并不象道家那样乐观,因为他相信总有一些“困而不学”(《论语》16·9)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由圣贤制定礼仪规范来引导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是礼治。
[1] 然而,我们看到,如果统治者需要用圣人制定的礼仪规范来进行统治的话,我们发现德治却是礼治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是针对统治者的,它和针对人民的礼治一道共同发挥着作用。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主要包括儒家政治哲学和法家政治哲学两个流派。
儒家政治哲学强调君臣之间的道德关系和人治。
儒家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德行高尚、才德兼备的品质,以身作则,成为民众的榜样。
同时,儒家注重教育,特别是教育人民的潜在德行和政治能力,以培养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以智慧和道德的方式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家政治哲学强调法治和权威统治。
法家认为,国家应该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法家政治哲学中,强调法律的统治和君主的权威,而非人治和道德。
尽管儒家和法家在政治哲学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强调的重点,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强调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才德兼备是治理国家的核心要素。
同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还强调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和互惠关系,注重和谐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现代中国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它包含了许多精髓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和特点,以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和和谐,倡导“仁者爱人”、“父慈子孝”等伦理道德观念,主张君子以仁为本,臣子以孝为本,体现了社会和谐与家庭伦理的特点。
在政治上,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主张君臣父子之间要相互尊重和忠诚,主张君主以仁为本,以德治国,以礼行事,强调人伦之道和仁政道德。
这些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二、思想家对政治文化的贡献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仁政”的理念,主张以德治国,推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强调“君子之道,立克立德”。
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道家、法家等思想也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政治宽容和自由,法家思想则主张以法治国,重视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这些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对于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仁政”、“以德治国”的理念,推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强调政治的仁爱之道和和谐之道。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道家的政治观念,主张政治宽容和自由,重视道德和精神的提升。
【陈明】儒生对当下的问题要有准确的把握儒家网
【陈明】儒生对当下的问题要有准确的把握儒家网【陈明】儒生对当下的问题要有准确的把握陈明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历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
西历一九八二年毕业于株洲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专班;西历一九八九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西历一九九二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现供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北京:华夏出版社二〇〇二年版),《儒者之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四年版)、《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四川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儒教与公民社会》(北京:东方出版二〇一四年版)等。
西历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并任主编,西历二〇〇〇年开始主办“原道”网站;西历二〇〇四年主编“原道文丛”、“原道译丛”系列。
西历二〇〇五年组建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任秘书长。
西历二〇〇七年主持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任主任。
西历二〇一三年起,担任弘道基金理事长。
(吹剑编撰于西历二〇一四年)呼吁儒家复兴,实际是要求恢复某种常态作者:***——在“儒生重现之文化历史意义研讨会”上的发言编者按:“儒生文丛”由蒋庆、陈明、康晓光、余樟法、秋风任学术委员,蒋庆撰总序,汇集了中国大陆儒家近年来的思想探索及社会活动成果,乃当代儒家新锐对中国及人类命运的深入探讨和最新看法。
自“儒生文丛”第一辑三册(书目为《儒教重建——主张与回应》,《儒学复兴——继绝与再生》,《儒家回归——建言与声辩》)出版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孔子2563年暨西历2012年10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在北京蓟门桥主办“儒生重现之文化、历史意义暨'儒生文丛’出版座谈会”,蒋庆、张祥龙、梁治平、陈明、康晓光、秋风、干春松、彭永捷、高超群、唐文明、温厉、任锋、林桂榛、陈壁生等学者出席会议。
新儒学思潮
• • • • • •
三、对新儒家的两种理解
(1)指宋明时期的儒家各学派,如“程朱理学”一 派、“陆王心学”一派等。 (2)更普遍的指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一 直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这一学派力 图在现代中国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重建儒 家的价值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 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为了区 别这两个不同内涵的学术流派,后者又往往被称 为“现代新儒家”。这里我们是专指“现代新儒 家”。
五、新儒家理论要点
6.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现代化,而且可以世 界化。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 出现科技成果与人文价值严重不平衡的危 机,人们在享受发达科技的同时,明显地 感到人的价值意义的失落。中国儒家思想 的世界化有助于解决“后工业文明”所面 临的许多问题。儒家思想在继先秦至隋唐 的第一期发展和宋明的第二期发展后,完 全有可能进入“第三期发展”,“儒学的 第三期发展”将可能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
四、新儒家思潮的地位
新儒家的学说被称之为“新儒学”,它是与马克思主 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并称的中国现代三大思潮之一,是 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新儒家号称是接 着宋明理学来讲的,他们所重视的是儒家的心性之学,把 它看作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和开发现代科学与民主事业 的根据。新儒家的学说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哲学,他 们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本性和优越性,认为从尧、舜、 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到程、朱、陆、王之间, 有着一脉相承的“道统”;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是儒家人 文主义,它是道德精神和宗教精神的统一;儒家的心性之 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原和核心;只有在对中国传统文化 认同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西方文化吸纳和会通。
五、新儒家理论要点
4. 中国哲学“内圣强,外王弱”,在现代条 件下,“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因此必须由 “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具 体方法就是通过所谓的“良知自我坎陷”,由 “德性主体”转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 从道德开出科学与民主。
中国政治思想史总结
儒家的政治思想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2、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
“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3、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4、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
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1)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统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2)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3)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
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3、德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
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
统治者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的途径。
德治包含下列内容:(1)礼治与正名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球的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应遵循礼的基本精神(以有两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礼让)来治理国家。
礼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政治生活的观念是如何理解的,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这些答案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有什么样建设性的意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01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本特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源自古希腊的西方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思想传统,从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西方哲学是求知之学,中国哲学是求道之学。
由于地理自然环境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特点,当古希腊人把目光投射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中国古人则将目光关注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因此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历史对现实的投射,并最终体现为自身鲜明的政治哲学特质。
1.由价值取向看,对道德伦理的关注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根本基调自人类有能力对社会群体生活进行反思时起,应当存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成为各民族思想家共同关心的主题。
在西方,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认为,政治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实现全体成员的幸福,而城邦幸福作为公共善,只有以正义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并以理想政体的客观制度架构加以安排,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我们应当考虑对于大多数的人类和城邦,究竟哪种政体和哪种生活方式最为优良这个问题。
” 与古希腊哲学不同,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除了早期法家那样极端主张君主专制的学派,大多数思想家都给优良社会政治赋予道德的内涵,特别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始终强调道德与伦理对政治生活起到的作用。
儒家倡导符合道义的政治并拒绝暴政。
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历来从“道义”的角度探讨治权的合法性问题。
“道”是政治活动的最高原则,“义”是政治活动如何达“道”的价值规范。
道义的核心是公平、公正,其实质是政治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和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合道德性。
因此,在儒家看来,“道义”是社会政治生活运作的基本法则,也是评价政治善恶的根本标准。
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陈明)
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为参照梁启超称,“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
”1陈寅恪进一步补充说,“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2这个影响华夏民族最深最巨的儒家政治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本文即拟通过从其与西方政治哲学之奠基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参照对此稍作探讨。
背景:城邦与宗邦有怎样的政治问题,就有怎样的政治学。
事实上,汉语“政治哲学”或“政治学”并非英文political philosophy或political science的简单对应概念。
作为political philosophy即所谓政治哲学词根的“polis”是“城邦”(civil stste),它与作为儒家政治哲学发生语境的宗邦(kindreddom)迥然不同。
汉语“政治”一词是“政”与“治”的组合,从《尚书·洪范》记载的“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看,“政”是指物质生活保障、祖先祭祀、道德教化、对外交往和战争组织等公共事务;“治”则是指治理,即“使……获得条理、秩序”之意。
这似乎跟我们经验中理解的所谓政治十分近似。
但是,从比较和发生学的意义上将其与关于“城邦事务”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对举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是明显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先看城邦。
西方经验中历史的发展被描述为由部落、家族到国家的演变过程。
亚氏《政治学》即以“家庭-村坊-城邦”的演进模式为基础。
3虽然库朗热对希腊罗马源自久远的宗教信仰十分看重,但仍然不能不承认,“在城邦与氏族制度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在经历“五次革命”后已经与其“完全相反”。
与此相应,武力和血缘亦均被排除在组织原则之外。
4亚氏正是清楚意识到这点而与柏拉图分道扬镳,认为“柏拉图未能区别家长权力和政治权力是严重错误之一”。
儒家思想有着哪些流派?每个流派又有什么特点
儒家思想有着哪些流派?每个流派又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该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
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
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
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6] 宋朝时,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儒学主流。
朱熹作《伊洛渊源录》确立了北宋理学产生、发展、传衍的历史统绪,使之具有一个统一的学术流派的地位。
陆王心学中国宋明时期的哲学流派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
南宋时期,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
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陆九渊的哲学观点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经明朝王阳明发展为心学,形成了“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的根据则是《尚书》中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明代晚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进行的义理之争转入了儒家文献的全面考证,由此产生了顾炎武的汉学。
宋学与汉学汉学与宋学的对立是清代儒学的主线,又因满清变成儒学和皇权的道统之争,康熙等以宋学的名义逐渐从儒学士人手中夺取儒学道统。
汉学大师惠栋认为“宋儒之祸,甚于秦火”。
戴震进而指出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掺杂了释道的成分,作《原善》《诸言》《孟子私淑录》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寻找纯粹的孔孟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陈明)————————————————————————————————作者:————————————————————————————————日期: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为参照梁启超称,“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
”1陈寅恪进一步补充说,“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2这个影响华夏民族最深最巨的儒家政治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本文即拟通过从其与西方政治哲学之奠基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参照对此稍作探讨。
背景:城邦与宗邦有怎样的政治问题,就有怎样的政治学。
事实上,汉语“政治哲学”或“政治学”并非英文political philosophy或political science的简单对应概念。
作为political philosophy即所谓政治哲学词根的“polis”是“城邦”(civil stste),它与作为儒家政治哲学发生语境的宗邦(kindreddom)迥然不同。
汉语“政治”一词是“政”与“治”的组合,从《尚书·洪范》记载的“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看,“政”是指物质生活保障、祖先祭祀、道德教化、对外交往和战争组织等公共事务;“治”则是指治理,即“使……获得条理、秩序”之意。
这似乎跟我们经验中理解的所谓政治十分近似。
但是,从比较和发生学的意义上将其与关于“城邦事务”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对举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是明显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先看城邦。
西方经验中历史的发展被描述为由部落、家族到国家的演变过程。
亚氏《政治学》即以“家庭-村坊-城邦”的演进模式为基础。
3虽然库朗热对希腊罗马源自久远的宗教信仰十分看重,但仍然不能不承认,“在城邦与氏族制度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在经历“五次革命”后已经与其“完全相反”。
与此相应,武力和血缘亦均被排除在组织原则之外。
4亚氏正是清楚意识到这点而与柏拉图分道扬镳,认为“柏拉图未能区别家长权力和政治权力是严重错误之一”。
与柏拉图的《政治家》断言“国家不过是扩大了的家庭”不同,5他指出:“城邦确实为‘一’(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之)整体,不同于民族或军事联盟的成为同类事物的一积聚。
”6所以,“建立”二字在《政治学》的开篇出现值得给予特别重视,7因为正是这个事件本身,才引发出对于“善”、“公平”等制度问题的思考。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4~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汤因比:《历史研究》第13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5库朗热:《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第11~1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4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具体说,是一些“行业和职能相异的分子(凭共同目的)组成”的“政治团体”7“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制度根本上讲是一种关于责、权、利之规定的角色的系统。
而责、权、利的界定,必定表现为一个博弈以及论证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反向设问来梳理其间包含的种种信息:什么情况下建构的原则会成为讨论的议题?对它的选择成为可能和必要;什么情况下对它的选择成为可能和必要?建构者以个体为单位为各自利益目标的实现而寻求合作;什么情况下可以以个体为单位为各自利益目标的实现而寻求合作?个体“自由”、“平等”并且手中的“筹码”大致相当――狼与羊的关系自然与此完全不同。
8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希腊城邦就是如此:“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
9所谓公民(polites,同样源于polis),是以出身和财产为本质或标准的。
因此,城邦需要“契约(宪法)”。
10可以说,作为“政治家的学术”的political science,乃是对“求城邦之善德和善业”的“特定指称”。
例如亚氏就将“君主的或家主的学术”排除在这一概念之外。
1112梅因在这一基础上,给“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形式赋予了价值上的绝对性和历史上的普遍性。
13实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希腊的这种发展更适合用“特殊”而不是“典范”一词来加以描述。
14当然,“政治家的学术”和“家长权力”、“政治权力”诸概念对我们把握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和特征可以提供帮助。
再说“宗邦”。
如果说城邦主要意味着一个基于契约而组织起来的集合体(group,城邦为公民集团),那么,宗邦主要意味着一个依托固有血缘组织关系成形的共同体(community)。
论者指出:“中国古代国家是以家族和宗族为内涵的,是一种家族城邦。
每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宗族构成的。
作为国家的象征,一曰宗庙,二曰社稷。
国人即邦人,不仅仅是居于国中之人,而且是属于邦族之人。
”15从周王朝军事胜利后实施的分封制可以清楚看出,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不仅没有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趋于消解,反而被放大强化,成为政权组织的主干。
16“左宗庙,右社稷”的都城建筑格局表明当时社会的血缘性和地域性、政治制度的家族性和公共性长期并存。
17根据考古学家苏秉琦“古国-方国-帝国”18和文化人类学家塞维斯“游团-部落-酋邦-国家”19的有关论述,我们不妨将亚氏“家庭-村坊-城邦”的演进坐标尝试修改或放大为“酋邦-宗邦-帝国”(某种意义上说,帝国化是古代社会的宿命;西方希腊城邦时代之后是罗马帝国,东方春秋战国之后是秦汉帝国)。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儒家政治哲学发生在8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形成共和政体,即所谓“波里德亚”(polity)。
显然,这是一种博弈的结果。
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海滨城邦多实行民主制,以雅典为代表;交通不便、自然经济主导的山地地区(Diacria)多实行寡头制,以斯巴达为代表。
9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10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该书多次提到这点,如109页“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118页“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
10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3页注引《尼可马可伦理学》。
11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索引,第48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第12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梅因:《古代法》第9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4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见氏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15田昌五:《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载《华夏文明》第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6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7试比较二者城市规划:希腊营建城邦的原则是,“首重居民健康……次及防御……又次而考虑政治活动便利”(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4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中国营建宗邦的原则则是“……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礼记·曲礼》),“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周礼·春官》)――宗庙祭祀祖先,社稷则是疆域的象征。
建于明朝的北京天安门,至今仍维持着这样一种格局。
18苏秉琦:《中国文明新探索》,北京:三联书店,1999。
19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见氏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与“城邦”颇为不同的“宗邦”阶段上或语境中。
在亚氏笔下,常常与城邦对举而“异乎城邦”之“埃斯诺”,20实际应该就是类似于宗邦的社会及其组织形态。
按照史书的记载,宗邦的制度是由周公设计并付诸实施的。
它首先确立周王为天下共主,称天子;立天子为大宗。
与周天子同姓的诸侯,因为与天子为叔伯、兄弟关系,立为小宗。
后来,这一根据血缘关系设计的社会组织和治理结构的“宗法制”,随着周王朝在军事上的胜利推向全国。
21并且,每个有一定身份的家族都是按此结构克隆分蘖。
这样一种制度,“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2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23这样一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政治”和“政制”模式,被整合进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之中。
某种意义上,儒家政治哲学的发展和意义,就是体现为对这一叙事的理论阐释、现实落实的努力,并因此获得其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要而言之,如果说作为一种新成员的集合的城邦是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面对的问题则是,在角色发生异动的时候(所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以及“八佾舞于庭”之类的礼崩乐坏)如何使固有的宗法组织结构及其价值原则不至倾覆,从而使社会运转维持某种正常?文本:《政治学》与《尚书》、《大学》下面我们分别从权力来源、执政者、政治目标和依据等角度,从《政治学》、《大学》、《尚书》选取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具体的对照分析。
公众意志为政治组织的根本,各种政体都凭公意而得创建并维持。
共和政体以多数人为统治者。
政治团体在于实现善业,即为全邦人民图谋“优良的生活”。
平民政体以自由为宗旨。
天赋自由为人们要求政治权利的基础。
正义为社会性和政治性品德。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
正义被认定为分配政治职司的平等。
正义依公平原则,把等量事物分配给相等的人们。
每一公民尽多少义务就取得多少权利;德(virtue)无通义,由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决定;跟神性无关。
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审判三机能。
法律是促成全邦人民进于正义和善德的制度。
城邦应尊重法律为至上权威。
以上摘自《政治学》。
2420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35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1虽然王国维认为嫡长制始于周公学界尚有议论,但嫡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制至周公而完备却是无可置疑的。
2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观堂集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
23《易传·序卦》。
24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482、7、452、483、503、9、136、443、40、502、448、138、48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天矜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以上摘自《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