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故乡的小路》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6206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一. 教材分析《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描绘了故乡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
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故乡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故乡的概念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感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4.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运用合适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故乡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故乡的情感,培养对故乡的热爱。
3.合唱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
3.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故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提问学生对故乡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演唱技巧。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故乡美景有哪些特点?让学生从歌曲中汲取灵感,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音乐《故乡的小路》教案
![音乐《故乡的小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d90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3.png)
音乐《故乡的小路》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故乡的小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故乡的小路》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和演奏音乐《故乡的小路》的乐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张描绘乡村风景的图片或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乡村的兴趣和回忆。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乡的感受和回忆,让他们了解《故乡的小路》这首音乐的主题。
乐曲分析:1. 听音乐《故乡的小路》的录音或观看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情感。
2. 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表达手法,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
乐器演奏:1. 介绍乐曲所需的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并展示相关乐器的图片或演奏视频。
2. 分配学生到不同的乐器组,让他们学习和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指导他们注意乐曲的节奏、和声和表达。
音乐欣赏:1. 再次播放音乐《故乡的小路》,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指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创作活动: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乡的感受和回忆,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或歌曲。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思考音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或表演,展示他们的演奏和创作成果。
2.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其他与乡村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演奏乐曲时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讨论记录,评估他们对音乐《故乡的小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故乡的小路》的录音或演奏视频。
2. 描绘乡村风景的图片或视频。
3. 相关乐器的图片或演奏视频。
音乐教案 故乡的小路
![音乐教案 故乡的小路](https://img.taocdn.com/s3/m/6104fd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a.png)
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标题:音乐教案 - 故乡的小路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故乡的小路》2. 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要素3. 歌曲表演:个人或小组合作演唱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回忆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回忆。
欣赏与分析:1. 听一遍《故乡的小路》,让学生先感受整首歌的氛围和情感。
2.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感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歌曲学唱:1. 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逐句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内容。
2. 分组练习,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学唱歌曲的不同部分。
3. 指导学生在表演中加入动作、表情等元素,提高表演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小组合作表演:1. 学生小组进行表演排练,指导他们在表演中展示家乡的特色和情感。
2.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
3.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表演。
总结: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于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音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2. 通过小组表演的评价,评估学生对家乡情感的表达和音乐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家乡歌曲,表达对家乡的独特情感。
2.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音乐文化,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资源:1. 《故乡的小路》音乐录音或视频2. 家乡图片或视频素材3. 学生合唱团或乐器伴奏(可选)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
故乡的小路歌曲教案
![故乡的小路歌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bd9f2b14e852459fb5715.png)
故乡的小路歌曲教案【篇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故乡的小路》7号】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课题:《故乡的小路》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德沃夏克的《念故乡》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会用打击乐器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结合曲调体现强拍和弱拍,注重发声的重轻和演唱风格。
3、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指导学唱前8小节曲调,指导分声部学唱后8小节。
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切入点:1、创设情趣,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2、激发兴趣,由看视频听音乐引入新课教学。
3、利用多媒体,有画面有声音,形成对故乡的眷恋。
4、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教具:钢琴、部分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2、播放聆听《念故乡》。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1)、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对故乡的思念)(2)、音乐作品在情感上表现了什么情绪?(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下面老师再带来一首作品:播放音乐,不显歌词,配带朗诵。
(出现故乡的小路画面)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
故乡是亲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故乡的小路》【分析:播放以前拓展听赏的德沃夏克《念故乡》引入,体验音乐作品情感上的表现,创设情境,点击播放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为演唱《故乡的小路》作好铺垫。
】二、识乐谱,学歌曲。
1、点击课件,展开《故乡的小路》乐谱。
2、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情感。
听一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乡小路多么的亲切,追忆到孩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3、学习、体验变拍子。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d5f78a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8.png)
此外,合唱练习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集体合作中,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合唱时音准、音色不够协调。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们的音准和音色控制能力。
-简谱: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了解简谱的音高、音长表示方法,并能独立阅读简谱。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演唱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教学难点
-合唱中的音准、音色协调,以及集体节奏的统一。
-歌曲中部分音程的准确跳跃,如五度、四度跳进。
-简谱阅读与实际演唱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合唱练习,体验集体合作的音乐魅力。
5.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作潜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故乡的小路》,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音准、节奏,提升个人及集体表演能力。
-学生在改编歌曲时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
举例解释:
-合唱技巧:针对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音准、音色不协调的问题,教师需进行个别指导,加强集体练习,以提高整体效果。
-音程跳跃:针对五度、四度跳进等难度较大的音程,通过分解练习、逐步提高难度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简谱识谱:结合歌曲实例,引导学生将简谱知识应用到实际演唱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故乡的小路教案
![故乡的小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6853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3.png)
故乡的小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故乡小路的情感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3.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
2.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一些难点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故乡的小路》,大家有没有兴趣呀?
生:有兴趣!
师:那我们先来听一遍这首歌,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情感。
(播放歌曲)
师:听完了,大家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生:很好听。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先看一下歌词,大家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对故乡的思念。
师:非常棒!那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哦。
来,我
先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
(逐句教唱)
师:大家唱得很不错呀,那我们完整地唱一遍吧。
(带领学生完整演唱)
师:现在大家自己唱一遍,我听听看。
(学生演唱)
师:嗯,整体不错,不过有些地方节奏还不太准确,我们再来练习一下这几句。
(指出问题并纠正)
师:这次好多了。
那我们分组来演唱一下,看看哪一组唱得更好。
(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但在情感表达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多给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
![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https://img.taocdn.com/s3/m/f17926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7.png)
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故乡的小路》,感受歌曲中的田园风光和家乡情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3. 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故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故乡的小路》,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故乡的小路》音频、歌词图片等。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节奏和音准。
3. 教学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演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4. 练习:教师安排学生分组练习,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歌曲《故乡的小路》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珍惜故乡。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故乡的小路》为蓝本,编写自己的家乡歌曲。
2. 举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家乡歌曲,分享家乡的美好。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分享学到的歌曲《故乡的小路》。
2.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唱歌,提高歌唱能力。
八、课程评价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演唱、创作等方面。
2. 学生互评,互相鼓励和学习,提高团队凝聚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f53b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d.png)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体会歌曲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音乐创作、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体会歌曲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中的和声变化,掌握和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讲解和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教师示范和声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声的应用方法,掌握和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和声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创作法学生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学生根据和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606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f.png)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欣赏故乡的小路音乐。
2. 通过演奏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故乡的小路音乐乐谱或录音。
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
引入:
1. 让学生回忆起他们对故乡的印象,例如故乡的小路、山水、植物等。
2. 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故乡的小路上的音乐是怎样的?
探究:
1. 展示故乡的小路音乐的乐谱或播放音乐录音。
2. 学生聆听音乐,全神贯注地感受、体验、品味音乐。
3. 和学生一起探讨音乐表达的元素,例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4. 引导学生发现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种乐器或人声演奏的方式。
2. 学生通过合作演奏,将故乡的小路音乐再现出来。
3. 每个小组进行演奏,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欣赏和评价。
拓展:
1. 邀请学生展示其他与乡愁有关的作品,例如绘画、诗歌、舞蹈等。
2. 学生可以选择创作自己的小路音乐,以故乡为主题进行表达。
3. 学生可以组成合唱团或乐团,将自己的作品演奏给家人、同学和社区的人欣赏。
总结:
1. 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3. 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故乡的小路音乐,培养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音乐作为媒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唤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故乡的小路》教案3 2024—2025学年音乐五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故乡的小路》教案3 2024—2025学年音乐五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fc2d304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5.png)
《故乡的小路》教案课题:故乡的小路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故乡的小路》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主题为“故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
歌曲优美抒情,旋律流畅,以拍子为主,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时的快乐心情。
歌曲由两个简单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从弱拍起,旋律平稳,表达对故乡小路的思念,变化经过音的运用,增添了朦胧美感,展现儿童时期故乡的亲切美好。
第二乐段以六度跳音开头,将情绪推向高潮,二声部的渐进,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结尾渐弱渐慢的哼鸣旋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留恋,思乡之情绵绵不断。
学情分析:城市学生可能缺乏对“故乡”的直观感受,需要通过诗歌、故事等途径引发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元素,如弱拍起、变音记号、变拍子等,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辨别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变化。
2. 艺术表现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歌声表达对故乡、家园的爱。
学习二声部演唱,并运用长笛辅助教学。
3. 创意实践用动作、神情和感情演唱歌曲,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 文化理解了解变拍子和变音记号,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学习二声部演唱。
2. 教学难点变拍子的处理,用三、四拍子指挥图示为歌曲划拍。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赏析法视唱法模仿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长笛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思乡曲》,营造氛围。
2. 朗诵诗歌《思乡情》,引发情感共鸣。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一)感知播放歌曲《故乡的小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
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表达感受,并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两个乐段,并找出不同之处。
讲解变拍子和变音记号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
故乡的小路优秀教案
![故乡的小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c03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4.png)
故乡的小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2)理解歌曲中蕴含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2、教学难点(1)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技巧。
(2)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乐谱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故乡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的景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2)提问学生:你的故乡在哪里?故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故乡的小路》,一起去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情感。
2、聆听歌曲(1)播放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教师讲解:歌曲的速度为中速稍慢,情绪是深情、优美的,表达了对故乡小路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装饰音的演唱技巧,如倚音、波音等。
(3)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全班齐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4、歌曲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2)提问学生:歌曲中“故乡的小路”象征着什么?(3)教师总结:“故乡的小路”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它象征着故乡的一切,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的寄托。
5、情感表达(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歌声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2)让学生带着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再次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和情感的投入。
《故乡的小路》教唱教案(优秀范文5篇)
![《故乡的小路》教唱教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6101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1.png)
《故乡的小路》教唱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故乡的小路》教唱教案《故乡的小路》教案设计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合唱《故乡的小路》,并进行表演创编活动。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节奏富于变化,歌曲生动明朗,表现出少年儿童对故乡的思念。
歌曲为D大调,4/4,3/4变换拍,是二段式结构的三度和声叠置的二部合唱曲。
第一段有4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开头为弱起,中间有升4的变化音,是歌曲更加生动。
第二段也是4乐句,旋律相比第一段更加的舒展,节奏型和第一段一样,最后落于主音上,进一步抒发少年儿童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并做到二声部和谐,用歌声表现热爱家乡之情。
2.能够主动与同伴合作,根据音乐特点为《故乡的小路》创编动作并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合唱《故乡的小路》并进行适度创编。
教学难点:掌握变化音以及二声部的和谐教具:钢琴、多媒体,鼓,碰铃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念故乡》2.在播放前提问: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大家还知道哪些写故乡的歌曲?二.新课教学:1.初步聆听《故乡的小路》在聆听前提问:歌曲是怎样来表现故乡的,歌曲中唱到哪几样故乡的事物?(小花,路)(设计意图:根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聆听入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在聆听前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是被动欣赏变为主动)2.学唱歌谱。
(1)学唱独唱部分A.复听歌曲《故乡的小路》并轻声哼唱(关注音准和节奏)B.跟着钢琴学唱旋律。
(关注弱起拍和变化音)(2)学唱高声部A.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
B.连贯的演唱高声部。
(要求熟练,流畅,感受歌曲的情绪)(3)学唱低声部A.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二声部(要求在力度和速度准确)B.完整地演唱低声部。
(4)二声部旋律合唱A.师生合作: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
(要求音准,感受二声部合唱的声音效果)B.生生合作: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合作。
《故乡的小路》教案+反思
![《故乡的小路》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2e3893d0d233d4b14e69d3.png)
反思:
一堂没有完成教学目标的课!不足的地方:
选择了一堂明知已经上过,但又半生不熟的课去上。
1.高声部已经很熟,但还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篇幅去讲解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而平时活跃的学生也被我上课逻辑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2.明知时间已经不够,还执拗的把自己认为应该讲的东西讲完。
措施:
1.尽量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不求精彩,但求实用、有效。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自己可
以备出复杂的好课,但不一定上的出!需要脚踏实地的磨练!
2.在语言、教态、应变等方面多下功夫!。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5c4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6.png)
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故乡的小路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作品《故乡的小路》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掌握音乐元素,如音高、音符和节奏等;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音乐作品《故乡的小路》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音乐元素,如音高、音符和节奏等。
2. 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在故乡的美好经历,唤起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步骤二:欣赏与分析1. 播放音乐作品《故乡的小路》,让学生静心倾听。
2. 分享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提问学生关于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等。
步骤三:学习音乐元素1. 引导学生观察音乐谱表现故乡的音乐元素,如速度、旋律等。
2. 分组讨论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和音乐元素的运用。
3. 学习音高、音符和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通过敲打乐器模拟音符的演奏。
步骤四:学习演奏技巧1. 分组学习演奏《故乡的小路》,每组选择不同的乐器。
2. 练习干扰音乐技巧,如使用不同的拍子或音符进行演奏。
3. 学习协同合作,通过集体排练和反复练习不同部分。
步骤五:合成与表演1. 合成各组演奏的部分,并进行整体排练。
2. 练习音乐的过渡和转换,保持整体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3. 进行音乐表演,展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步骤六:互动与评价1. 学生之间进行音乐表演互动,相互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3. 让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资料:1. 音乐作品《故乡的小路》音频;2. 音乐谱;3. 乐器。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表演的音乐作品和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故乡的小路教案
![故乡的小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cf5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6.png)
故乡的小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2. 引导学生在欣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表达的思乡之情。
3.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增进对故乡的情感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播放一些关于故乡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故乡的共鸣。
- 教师:“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它可能是一个小山村,也可能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故乡的小路》,它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2. 歌曲欣赏- 教师播放歌曲《故乡的小路》,让学生聆听。
- 教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它让你想起了什么?”3. 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表演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其他形式的表演。
-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5.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 教师:“故乡是我们生命的起点,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应该铭记故乡的小路,铭记那份浓浓的乡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小组表演等形式,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好地掌握时间,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8e79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4.png)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能力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知识目标:理解变拍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教学难点: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自学与听唱结合法、对比法、练习法、合作……教学准备: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乡间的小路》,听听他的小路上都有什么?大家在听的.时候,轻打着拍子。
师:故乡是亲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
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
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故乡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学生交流讨论:家、故乡的小路(导出主题“故乡的小路”)二、新课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
设置疑问:(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2)歌曲的重拍在哪?旋律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一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有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学生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老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第五课《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精选5篇)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第五课《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5d920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e.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第五课《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第五课《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课题:第九册教材第五课《故乡的小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课型:新授。
年级: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聆听《乡间的小路》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会用打击乐器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结合曲调体现强拍和弱拍,注重发声的重轻和演唱风格。
3、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指导学唱前8小节曲调,指导分声部学唱后8小节。
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4、通过聆听、表演、说说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切入点:1、创设情趣,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由看视频听音乐引入新课教学。
3、创编表演,使用打击乐器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4、萨克斯演奏,感受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
教学创新点和特色:1、创设情趣,设置悬念,生动有趣、鼓励性的语言贯串于教学的始终。
2、利用多媒体,有画面有声音,形成对故乡的眷恋。
3、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4、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5、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老师用萨克斯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钢琴、萨克斯、部分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聆听《乡间的小路》。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音乐作品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什么?(欢乐、乐观)3、播放课件(故乡的小路画面)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
《故乡的小路》教案+反思
![《故乡的小路》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1216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9.png)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1.2 教学内容1. 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演唱技巧及音乐知识。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故乡的小路》,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音准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2.1 教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音响设备、乐谱等。
3.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歌曲讲解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音准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
3.4 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体会歌曲的情感。
3.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及音准问题。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4.1 回家后,独自演唱《故乡的小路》,加强记忆。
4.2 分析歌曲中的高音部分,练习把握音准。
五、教学反思5.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5.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5.4 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设计,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祝您教学顺利!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演唱表现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6.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对演唱效果、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程延伸7.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演唱能力。
7.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增进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
八、教学资源8.1 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3篇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524d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59.png)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故乡的小路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小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
如何塑造音乐课的气质,是这一年中,我在音乐教学中主要参与和设计的内容,什么是具有音乐课的气质?这是一个在每个人心理很模糊的印象,虽然很模糊,但它一定是美的,让人陶醉于音乐,耐人寻味的感觉。
当然,这不能离开音乐学科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须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反思《故乡的小路》这一课。
让我感受具有音乐气质方面的有:首先从音乐主题切入,有意境的引入“路”或者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这样,不仅使音乐主题显现,并有了良好发声练习的感觉。
其次,创设情境,教师设计短小经典,带有情感,教学内容铺垫,教师设计精制的形体律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模仿、感受、聆听律动、演唱音乐的美。
体会思念家乡的真实情感,联系实际情况来表现。
这样,会让学生感受音乐课堂所带来的独特气质。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4/3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从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
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
歌曲在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真实情感倾诉出来。
《故乡的小路》所要像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课题:第九册教材第五课《故乡的小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课型:新授
年级: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乡间的小路》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会用打击乐器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结合曲调体现强拍和弱拍,注重发声的重轻和演唱风格。
3、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指导学唱前8小节曲调,指导分声部学唱后8小节。
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4、通过聆听、表演、说说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切入点:
1、创设情趣,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由看视频听音乐引入新课教学。
3、创编表演,使用打击乐器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4、萨克斯演奏,感受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
教学创新点和特色:
1、创设情趣,设置悬念,生动有趣、鼓励性的语言贯串于教学的始终。
2、利用多媒体,有画面有声音,形成对故乡的眷恋。
3、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4、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5、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老师用萨克斯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教具:钢琴、萨克斯、部分打击乐器、U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新课。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聆听《乡间的小路》。
刚才同学们都欣赏了这首歌曲,谁能说说:
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音乐作品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什么?(欢乐、乐观)
3、播放课件(故乡的小路画面)
故乡的小路总是那么令人眷恋,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欢乐与幸福。
故乡是亲
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故乡的小路》
【分析:播放欣赏本册本单元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入,体验音乐作品情感上的表现,创设情境,点击播放画面,激发学生兴趣,为演唱《故乡的小路》作好铺垫。
】
二、识乐谱,学歌曲。
1、点击课件,展开《故乡的小路》乐谱。
2、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情感。
听一听,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流露出对故乡小路多么的亲切,追忆到孩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
3、学习、体验变拍子。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随音乐划3/4拍、4/4拍指挥图示。
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吗?(一小节三拍子,一小节四拍子,是交替出现的)
带领学生一起打节拍,动作演示:
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
让学生体验节奏的强弱。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拍号——变拍子。
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与四拍子交替变换的。
4、识曲谱,分辨乐段。
本曲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除一个不完全小节外有8个小节,第二乐段也有8个小节,分二声部合唱。
5、学习第一乐段。
(1)老师范唱,启发引导:
现在听老师唱一唱,这部分的歌词都诉说了些什么?(小花、小路等)
这个乐段就是描述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那么,你们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是什么呀?谁能来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有这么多的快乐和幸福,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情感,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用你们优美的歌喉唱一唱呢?
(2)引导学生随着图谱学唱第一段曲谱(点击课件白云图谱)
看着每一朵白云,用手势划旋律线,在心里默默地唱旋律(穿插讲解变音记号#,弱拍起音,突出强拍重音,十六分音符)
跟着钢琴伴奏唱一唱。
鼓励女同学演唱,老师在每一句的结尾加入伴唱。
同学们,你们感觉这么样?(回音)
请一个组的同学来唱伴唱,大家一起合作演唱,注意伴唱的声音要轻一点。
跟着音乐伴奏来唱一唱,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拍。
6、学习第二乐段。
(1)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钢琴弹奏,听琴声,看曲谱,学生跟着用“啊”唱完第一声部乐曲。
看曲谱歌词,听琴声,齐唱第一声部。
(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学唱完第二声部。
(3)二声部合唱练习。
老师低声部,学生高声部。
老师高声部,学生低声部。
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
男生高声部,女生低声部。
(4)鼓励,即兴。
刚才,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配合的太默契了。
歌者每每回忆这些,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你听··
7、歌曲结尾处理。
(1)老师范唱尾声。
(2)学生跟着琴声,用“嗯”随着旋律放慢速度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