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件

天文观测工具
介绍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天文观测工具的工作原理 和作用。
天文观测的历史与未来
回顾天文观测的历史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 的兴趣。
05
环境科学
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 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土壤、 生物等。
VS
分类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大 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 。
03
生命科学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
生命的定义
生命是指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系统,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能力。
生命的特点
生命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点。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 生命形式,以及现代生物的进化关系 ,提出了多种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和 假说。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件
目录
• 科学基础知识 • 物质科学 • 生命科学 • 地球与宇宙科学 • 环境科学 • 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
01
科学基础知识
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定义
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 验、推理和验证,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科学特点
科学具有客观性、实证性、逻辑性和方法多样性等特点,它强调以事实为依据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理论,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 总结。
数据整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 的筛选、分类和归纳等,为后续的 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数据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 析,如平均值、标准差、图表等, 以揭示实验结果和规律。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展示
介绍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天文观测工具的工作原理 和作用。
天文观测的历史与未来
回顾天文观测的历史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 的兴趣。
05
环境科学
环境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 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土壤、 生物等。
VS
分类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大 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 。
03
生命科学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
生命的定义
生命是指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系统,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能力。
生命的特点
生命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点。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 生命形式,以及现代生物的进化关系 ,提出了多种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和 假说。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件
目录
• 科学基础知识 • 物质科学 • 生命科学 • 地球与宇宙科学 • 环境科学 • 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
01
科学基础知识
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定义
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 验、推理和验证,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科学特点
科学具有客观性、实证性、逻辑性和方法多样性等特点,它强调以事实为依据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理论,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 总结。
数据整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 的筛选、分类和归纳等,为后续的 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数据分析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 析,如平均值、标准差、图表等, 以揭示实验结果和规律。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展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多种多样的动物》PPT优质课件

活动三:动物的分类
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标 准给动物进行分类?
鸟类 鱼类
哺乳类 昆虫
随堂练习
1.动物亲代与后代之间有 相同 和 不同 的地方, 动物种群内个体之间也存在着 差异 。 2.动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表现在 形态特征 ,行为 方式、 生活习性 等方面,正是因为 遗传和变异 ,自 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
后代特征 (左) (右)
遗传与变 异
推测
毛色与 花纹
右小狗遗 狗爸爸的
Hale Waihona Puke 浅棕色身体白色, 耳朵浅棕色
浅棕色
传,左小 毛色可能 狗变异 为白色
耳朵
立耳
折耳
折耳
均变异
狗爸爸可 能为折耳
活动二: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活动二: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一母生 九子,连母十个样”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动物 的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动物的变异现 象。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呢?
狗那妈狗妈爸和爸每的只毛小色狗 的可发能色是和什花么纹样有子什 么的相呢同? 和不同?
右边的小狗遗传了狗妈 妈的可毛能色是一白样色,或左者边带的有 小狗白相色对的狗妈妈的毛色 来说发生了变异
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 狗宝宝遗传了狗妈妈的哪些特 征?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狗的后代与亲代观察表
观察项目 亲代特征
多种多样的动物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聚焦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丰 富多彩。那么,动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聚焦 单击图片播放视频
你们注意过视频中出现过多少种动物吗?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谁先迎来黎明》优质课件

物是( B)运动的。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19
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
A. 浙江杭州 B. 四川成都 C. 西藏拉萨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谢谢观看 !
2022/12/2
22
1、配合我校科学课改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研究,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上乘、业务素质过硬,符 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队伍。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转,实验观察自转一周时,一个地区只有 一次黎明,而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也只有一次黎明,所以可以 推理出自转一周就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
17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存在差异,其原
因在于( )A。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公转运动 C. 地球表,看到的周围景
探索3 ——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
•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 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一个地区迎来多少次黎明?
15
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转,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也 就是东边要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16
地球自转一周,一个地区迎来多少次黎明?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4
北京 5
乌鲁木齐 6
探索1 ——谁先迎来黎明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 东 边 乌鲁木齐在北京的 西 边
7
探索1 ——谁先迎来黎明
面向外,手拉手,围成圈,在一位学生胸前贴 “北京”和“东”,在他的右手边的一个同学 贴上“乌鲁木齐”和“西”,再请一个同学站 在外圈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 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黎明。 然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 看看又是谁会先见到黎明。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19
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
A. 浙江杭州 B. 四川成都 C. 西藏拉萨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谢谢观看 !
2022/12/2
22
1、配合我校科学课改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研究,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上乘、业务素质过硬,符 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队伍。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转,实验观察自转一周时,一个地区只有 一次黎明,而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也只有一次黎明,所以可以 推理出自转一周就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
17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存在差异,其原
因在于( )A。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公转运动 C. 地球表,看到的周围景
探索3 ——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
•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 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一个地区迎来多少次黎明?
15
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转,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也 就是东边要比西边先迎来黎明。
16
地球自转一周,一个地区迎来多少次黎明?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4
北京 5
乌鲁木齐 6
探索1 ——谁先迎来黎明
北京在乌鲁木齐的 东 边 乌鲁木齐在北京的 西 边
7
探索1 ——谁先迎来黎明
面向外,手拉手,围成圈,在一位学生胸前贴 “北京”和“东”,在他的右手边的一个同学 贴上“乌鲁木齐”和“西”,再请一个同学站 在外圈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 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黎明。 然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 看看又是谁会先见到黎明。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云和雾的形成》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云和雾的形成
2021/02/20
1
一、什么是雾?雾的分类有哪些?
近地面空气冷却增湿,或冷暖空气混合导致 水汽饱和后凝结成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 面大气中,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 现象称为雾,能见度在 1~10公里的则称为轻雾。
雾分四大类: 1、辐射雾; 2、锋面雾; 3、平流雾; 4、冰雾。
5
五、云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江、河、湖、海、陆地表面、 动植物体内的水分,受到阳光的照射,不 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混入大气中,变随 着暖气流的上升,升入高空,由于高空的 温的温度低于0℃,水蒸气会变成 小冰晶。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 起,便形成了云。
2021/02/20
2
二、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冷却; 二是加湿; 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 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 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 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2021/02/20
2021/02/20
6
2021/02/20
7
2021/02/20
4
四、什么是云?
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云 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 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 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 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2021/02/20
3
三、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 由于有雾时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很多交通工具 都无法使用或使用效率降低,如发生能见度小 于50米的大雾时,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 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
2021/02/20
1
一、什么是雾?雾的分类有哪些?
近地面空气冷却增湿,或冷暖空气混合导致 水汽饱和后凝结成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 面大气中,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 现象称为雾,能见度在 1~10公里的则称为轻雾。
雾分四大类: 1、辐射雾; 2、锋面雾; 3、平流雾; 4、冰雾。
5
五、云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江、河、湖、海、陆地表面、 动植物体内的水分,受到阳光的照射,不 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混入大气中,变随 着暖气流的上升,升入高空,由于高空的 温的温度低于0℃,水蒸气会变成 小冰晶。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 起,便形成了云。
2021/02/20
2
二、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冷却; 二是加湿; 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 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 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 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2021/02/20
2021/02/20
6
2021/02/20
7
2021/02/20
4
四、什么是云?
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云 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 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 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 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2021/02/20
3
三、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 由于有雾时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很多交通工具 都无法使用或使用效率降低,如发生能见度小 于50米的大雾时,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 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优质ppt(精品)

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 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 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练习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偏口钳 园林剪 切刀 剥线钳 剪 刀 核桃夹 尖嘴钳 订书机
镊子 筷子
不省力也不费 天平 杠杆 杆秤等 力 的杠杆
课外作业
用你学过的知识说说“秤砣虽小,能压千 斤” ,的道理。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 如螺丝刀 钉锤 剪子
简单机械包括 杠杆 斜面 轮轴 滑轮
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 (科学道理)。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 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工具有(螺丝改刀)、 (镊子)、(钳子)等。 剪刀可以用来(剪东西)。 镊子可以帮助我们夹起较(轻)的物体,但(费)力。
课件PPT
13
1、认识杠杆
杠杆有3个点: 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 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 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二、杠杆类工具
杠杆类工具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优质课件

11
研讨
3.发明印刷术的意义有哪些?
1. 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2. 推动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12
拓展
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 人工拓印 单一功能
活字印刷 机器印刷 功能多样
13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4
谢谢观看 !
2024/6/5
15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3.6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聚焦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 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 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是哪些吗?
2
3
聚焦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了解印刷术这项技术,看 看它是怎样印制图文的?
我知道了: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比 雕版印刷术 更先进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及深远影响
4
同学们,想不想穿越时空,模拟古人的活字印刷?
5
探索新知
探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检字:把 字模按照 顺序排列 整齐。
模拟活字印刷
晾制:缓 缓将白纸 掀起,放 到向阳通 风处晾制。
刷墨:在活字 印刷板上均匀 涂抹墨汁。
不会有错字 排版工整
9
研讨 1. 从模拟活字印刷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印刷术包括哪些工序?
印刷术工序主要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10
研讨
2.通过测评,你知道印刷术给记录和传播信息带来了哪些改变?
发生变化
记录和传播的方式 ( 由手抄改为印刷,提高了效率 ) 记录和传播的数量 ( 使图书大批量地印刷,保留古典书籍 ) 记录和传播的范围( 图书增多,促进信息和文化的交流 )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探索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在科学笔记 本上写下几条我 们知道的有关地 球的知识,交流 我们的认识并进 行初步的分析和 整理。
形状
地球
运动
地球怎么形成的? 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认识地球的?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和四季的? 为什么夏季白天要比夜晚长? 为什么夏季比冬季热?
我想知道地球从外向内是什么样子的?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5
探索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 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观察地球结构模型6探索我想知道地球表面整体状况是咋样的?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4/9/10
17
11
研讨
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 和相同?
12
研讨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13
拓展 观察常用的地球仪,说说 我们可以从这模型上获得 哪些知识。
14
本课小结
科学家在寻 找问题答案的过 程中,会根据观 测的数据或假设, 制作出初步的模 型,并根据新的 数据,不断地加 以修正。
7
探索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观察海陆的形状大小
描绘轮廓
涂色制作
8
探索
我想知道地球是怎样转动的?
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探索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在科学笔记 本上写下几条我 们知道的有关地 球的知识,交流 我们的认识并进 行初步的分析和 整理。
形状
地球
运动
地球怎么形成的? 人类是怎样一步一步认识地球的?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和四季的? 为什么夏季白天要比夜晚长? 为什么夏季比冬季热?
我想知道地球从外向内是什么样子的?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5
探索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 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观察地球结构模型6探索我想知道地球表面整体状况是咋样的?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4/9/10
17
11
研讨
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 和相同?
12
研讨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13
拓展 观察常用的地球仪,说说 我们可以从这模型上获得 哪些知识。
14
本课小结
科学家在寻 找问题答案的过 程中,会根据观 测的数据或假设, 制作出初步的模 型,并根据新的 数据,不断地加 以修正。
7
探索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观察海陆的形状大小
描绘轮廓
涂色制作
8
探索
我想知道地球是怎样转动的?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1 月球、地球和太阳 优质课件

第三单元 浩瀚宇宙
1.月球、地球和太阳
一、猜想假设 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
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 太阳呢?
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 看大小可能是月球。
二、事实证据 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
日食的分类
根据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程度,日食可以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类型。
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
五、迁移应用
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 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
太阳
地球
月球
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 线上,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 线上,月球自东向西围绕地 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但太 阳的东边先出现亏损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 线上,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 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且太 阳的西边先出现亏损
实验结论: 1.只有月球、地球和太阳 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出 现日食。
2.月球距离地球太远时, 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
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呢?
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近得多。
四、总结
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 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 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 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 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 生日食。
实验器材:太阳图片、月球模型 实验步骤:①将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 ②面向太阳,右手拿月球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围绕地 球公转,用一只眼睛观察是否出现日食现象。
1.月球、地球和太阳
一、猜想假设 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
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 太阳呢?
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 看大小可能是月球。
二、事实证据 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
日食的分类
根据太阳被月球遮挡的程度,日食可以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类型。
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
五、迁移应用
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 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
太阳
地球
月球
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 线上,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 线上,月球自东向西围绕地 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但太 阳的东边先出现亏损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 线上,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 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且太 阳的西边先出现亏损
实验结论: 1.只有月球、地球和太阳 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出 现日食。
2.月球距离地球太远时, 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
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呢?
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近得多。
四、总结
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 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 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 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 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 生日食。
实验器材:太阳图片、月球模型 实验步骤:①将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 ②面向太阳,右手拿月球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围绕地 球公转,用一只眼睛观察是否出现日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填空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米饭与碘酒 铁钉生锈
小苏打和白醋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产生 新物质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产生沉淀、颜色变化
判断题
1 、点燃打火机,是物理变化 。(×) 2、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 了新的物质。(√) 4、钢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会宁县新添乡沙家湾小学 王迪
火柴燃烧
纸飞机
磨面
放烟花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它 们会发生什么现象?
科学记录单(一)
实验前 铁钉 硫酸铜溶液 蓝色
• 温馨提示:
1.把一枚铁钉放在其中的一个试管里, 注意把铁钉不要全部浸入,要留住 1—2厘米,反应2分钟时间,2分钟 后拿出来放在玻璃器皿里。
2 .仔细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 化。
3.完成科学记录单(一)
科学记录单(一)
实验前
实验后
铁钉 银白色
红色
硫酸铜溶液 蓝色 颜色变淡,产
生沉淀
思考: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属于什 么变化,为什么?
你知道吗?
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 到铁钉变红了,这实际上是硫酸铜 溶液中的铜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 上的结果,同样也有一部分铁钉中 的铁进入了硫酸铜溶液,好像铜与 铁进行了交换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米饭与碘酒 铁钉生锈
小苏打和白醋
颜色变化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产生 新物质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产生沉淀、颜色变化
判断题
1 、点燃打火机,是物理变化 。(×) 2、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 了新的物质。(√) 4、钢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会宁县新添乡沙家湾小学 王迪
火柴燃烧
纸飞机
磨面
放烟花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它 们会发生什么现象?
科学记录单(一)
实验前 铁钉 硫酸铜溶液 蓝色
• 温馨提示:
1.把一枚铁钉放在其中的一个试管里, 注意把铁钉不要全部浸入,要留住 1—2厘米,反应2分钟时间,2分钟 后拿出来放在玻璃器皿里。
2 .仔细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 化。
3.完成科学记录单(一)
科学记录单(一)
实验前
实验后
铁钉 银白色
红色
硫酸铜溶液 蓝色 颜色变淡,产
生沉淀
思考: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属于什 么变化,为什么?
你知道吗?
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 到铁钉变红了,这实际上是硫酸铜 溶液中的铜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 上的结果,同样也有一部分铁钉中 的铁进入了硫酸铜溶液,好像铜与 铁进行了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