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代初,美国的费根鲍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主张 (1)数理统计方法和组织管理相结合;(2)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 服务;(3)全过程的质量管理;(4)产品质量与成本结合起来考虑。 TQM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得到了全面发展,是质量管理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
8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
主讲:王勇
1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发展史
2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发展史
1、质量检验阶段 时间: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 特点:事后检验为主体。 出现: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在自己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将计
划与执行分开,设立专职检验职能,改变了工人集生产与检验于一身 的状况,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其中大量生产下的互换性理论与规 格公差的概念也为质量检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些理论规定了产 品的技术标准和适宜的加工精度。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标准,利用各种 检验手段进行检验,作出判断,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缺点:(1)事后把关,与事无补;(2)全数检验,成本增加; (3)破坏性检验,造成保护产品与判断质量之间ຫໍສະໝຸດ Baidu矛盾。
3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 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而被迫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 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他在 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很快 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 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在米德瓦 尔钢铁厂的实践中,他感到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方法 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 的影响。
9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从人的生理学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需要与动机,大致分 为五个动机等级,
生理要求 安全感 归宿感 自尊 自我成就, 逐级上升,逐级满足,于是产生相应的动机。
10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起源于美国, 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各 有所长。特别是日本,在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4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1898年,泰罗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 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 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由于这一研究, 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 铁锹试验首先是系统地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问题;其次研究各 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问题,与此同时还研究 了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 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 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出色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 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 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缺点: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非常多,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
6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许多美国民用生产的公司转入生产军用 品,当时在欧洲战场上的炮弹炸瞠事故层出不穷,影响士气及美 国的声誊,于是制订了“战时质量管理办法”强行执行,数理统 计发挥了很大作用,半年后果然见效。战后企业转产生产民用, 将科学的方法继续采用,而且有了发展。统计方法非常盛行,几 乎发展到极端,造成误解“质量管理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结果 起了相反作用,既未充分发挥数理统计的作用,又影响发挥管理 的功能。
11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介
12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 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QualityContr01)演化成为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 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 理方式和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许多公司注意 到人的作用,更巧妙,更科学地进行管理。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 的理论:
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这是泰勒的基本论点。(我国老 子学说)他的定额工时就是基于这种论点,人生就是好逸恶劳, 企业要引诱工人促使劳动。
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我国孔子学说)同一项工作既 可以成为对人的惩罚与强迫,也可以成为对人的满足与享受,这 完全取决于如何组织安排与启发诱导。
5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时间:20世纪40—50年代。 特点: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
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出现:事后检验的不足,促使人们变被动检验为主动,其中有两个人在其中起
7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时间:20世纪60年代至今。 特点:三全一多样。 出现:(1)科技的进步,高精尖产品的出现(如卫星、火箭、人造卫星)
提出了可靠性要求,要求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2)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种 和质量要求提高;(3)管理科学的发展,提倡“民主管理”,“参与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质量管理提出了“自我控制”“无缺陷运动”等,超出 了统计质量管理的范围。
了重要作用:休哈特和道奇。(1)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控 制图和预防缺陷的理论;(2)1929年,美国的道奇和罗米格提出了抽样检验法,解 决了全数检验的难题。但数理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 原因是这些理论提出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期,另外,战争中,军品不允许事后检验,美 国标准协会颁布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使美国生产军品的公司得到巨额利润,于 是战后被广为流传。
8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
主讲:王勇
1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发展史
2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发展史
1、质量检验阶段 时间: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 特点:事后检验为主体。 出现: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在自己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将计
划与执行分开,设立专职检验职能,改变了工人集生产与检验于一身 的状况,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其中大量生产下的互换性理论与规 格公差的概念也为质量检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些理论规定了产 品的技术标准和适宜的加工精度。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标准,利用各种 检验手段进行检验,作出判断,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缺点:(1)事后把关,与事无补;(2)全数检验,成本增加; (3)破坏性检验,造成保护产品与判断质量之间ຫໍສະໝຸດ Baidu矛盾。
3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 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而被迫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 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当机械工人,他在 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很快 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 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在米德瓦 尔钢铁厂的实践中,他感到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方法 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 的影响。
9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从人的生理学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需要与动机,大致分 为五个动机等级,
生理要求 安全感 归宿感 自尊 自我成就, 逐级上升,逐级满足,于是产生相应的动机。
10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起源于美国, 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各 有所长。特别是日本,在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4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1898年,泰罗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 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 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由于这一研究, 改进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 铁锹试验首先是系统地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问题;其次研究各 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问题,与此同时还研究 了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 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 这一研究的结果是非常出色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 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 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缺点: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非常多,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可能得到全面解决。
6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许多美国民用生产的公司转入生产军用 品,当时在欧洲战场上的炮弹炸瞠事故层出不穷,影响士气及美 国的声誊,于是制订了“战时质量管理办法”强行执行,数理统 计发挥了很大作用,半年后果然见效。战后企业转产生产民用, 将科学的方法继续采用,而且有了发展。统计方法非常盛行,几 乎发展到极端,造成误解“质量管理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结果 起了相反作用,既未充分发挥数理统计的作用,又影响发挥管理 的功能。
11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简介
12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 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QualityContr01)演化成为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 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 理方式和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许多公司注意 到人的作用,更巧妙,更科学地进行管理。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 的理论:
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这是泰勒的基本论点。(我国老 子学说)他的定额工时就是基于这种论点,人生就是好逸恶劳, 企业要引诱工人促使劳动。
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我国孔子学说)同一项工作既 可以成为对人的惩罚与强迫,也可以成为对人的满足与享受,这 完全取决于如何组织安排与启发诱导。
5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时间:20世纪40—50年代。 特点: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
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出现:事后检验的不足,促使人们变被动检验为主动,其中有两个人在其中起
7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时间:20世纪60年代至今。 特点:三全一多样。 出现:(1)科技的进步,高精尖产品的出现(如卫星、火箭、人造卫星)
提出了可靠性要求,要求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2)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种 和质量要求提高;(3)管理科学的发展,提倡“民主管理”,“参与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质量管理提出了“自我控制”“无缺陷运动”等,超出 了统计质量管理的范围。
了重要作用:休哈特和道奇。(1)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控 制图和预防缺陷的理论;(2)1929年,美国的道奇和罗米格提出了抽样检验法,解 决了全数检验的难题。但数理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 原因是这些理论提出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期,另外,战争中,军品不允许事后检验,美 国标准协会颁布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标准,使美国生产军品的公司得到巨额利润,于 是战后被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