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贝壳》_21页PPT
第21课《蝉》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224e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6.png)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对小小生命的怜悯
4.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在黑暗中掘土四年,现在
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
阳光中,什么样的钵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的欢
2.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 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 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称呼: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五 读出虫趣
3.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
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回顾旧知——说明文
1. 说明的对象 (说明谁?)
事物、事理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4.说明的顺序 (有条理说明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的特点
A、语言平实 B、语言生动
三、整体感知
四、读懂虫性
《蝉》中,作者根据观察,客观地记录了蝉的 习性和成长规律,将蝉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 地描写出来,向世人们揭开了蝉世界的奥秘,这 体现了科普作品的知识性这一特点。
文体知识
►本文体裁: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 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 又有文学性。
第一个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 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 ❖ 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 (2)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 (2)](https://img.taocdn.com/s3/m/9f01362af111f18583d05ad0.png)
小结
•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 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 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 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 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 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 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 微风拂过时 ,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 ——摘自:席慕蓉《七里香 》
想一想:
一、找出《蝉》的文眼。
哪管是90年,90天,都 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二、《蝉》一文的写作上有 什么特点?
4、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 相同点:
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的小事物,感悟到人生的哲 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 不同之处: ①、写作手法不同:《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 主题不同:《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 积极面对,好好活着;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能做的事 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 表达的直白与含蓄:《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 对蝉生命意义的阐发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 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 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先抑后扬。
研读思考《蝉》
•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抑: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 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 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18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3页)
![18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67b0eb4f121dd36a32d826e.png)
g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 一丝不苟:(ǒu ) 也不马虎。
i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卑(bē)微:
作者介绍: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luán ),另有笔名明川、 卢颿(fān) 。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 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 飞结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走一步,再走一步”,坚 持不懈的走下去,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制作:jmf
联系QQ41073598
预习展示:
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li 本课指收拢。 收敛( ǎn): gu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聒聒( ō): shù : 宽恕( ) 宽容饶恕。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是不是也应该用 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 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此句感悟到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 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 要多一点,因此更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 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些。
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啊!”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丰功伟业,她只想用 仔细、精致来执著追求人生的美丽,让人 们为她而感动。 “固执”和“简单”是作 者相对自谦的说法
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 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席慕蓉《无怨的青春•距离》
制作:jmfBiblioteka 联系QQ41073598前置测评:
1、为划线字体注音 训诫(jiè )耸立( sǒng )迂回(yū ) 嶙峋(lín xún ) 凝视(níng )啜泣(chuî 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 ) 2、解释词语 告诫、教导。 形容人做事谨慎小心。 训诫: 小心翼翼: 形容人瘦削。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嶙峋: 啜泣: 3、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 思?
《蝉》ppt课件
![《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288b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4.png)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 蛛,于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出
《昆虫记》十卷。
写作背景
法布尔出身贫苦,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然而,他对昆 虫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自然环境 中对昆虫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昆虫记》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 其中的《蝉》一文详细地记录了他对蝉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方 面的观察和思考。法布尔写《蝉》是基于他对蝉多年的实地观察和 深入研究,旨在真实地展现蝉的生命历程和生存状态,让人们对这 种昆虫有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作业
1.以“蝉的生命启示”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短文。可以从蝉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方面 入手,谈谈蝉带给你的关于生命、坚持、蜕变等方面 的感悟,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有自己独特的见 解。
深入探究
2.蝉的幼虫在蜕皮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步骤?
幼虫从地穴中爬上地面,找到合适的地点,背部裂开, 从壳中脱出,然后将旧壳留在树上,完成蜕皮。这个过程 中,幼虫需要保持静止,等待身体变硬和颜色变深。
深入探究
3.文中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蚋破坏蝉卵的过程?
一方面是为了展现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另一方面也 突出了蝉在生存过程中的艰难,使读者更加了解蝉的生命历程和生 存不易。
第一部分(1):交代作者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为后文观察做铺垫。 第二部分(2—11):描写蝉地穴及幼虫出穴蜕皮,展现蝉生长过程的奇妙。 第一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包括蝉的洞口、建穴方式等。 第二层(8—11):写对蝉的幼虫出穴蜕皮情况的观察。
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x课件(28页)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x课件(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e8bdb92a98271fe900ef979.png)
3、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 人生态度。
蝉,古称蜩〔tiáo〕,俗名“知了〞。 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
蝉的一生分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 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在孔洞中产 卵,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 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不等,最 短也有2年左右,一般有4~5年,最长的达 17年之久。
作者感叹: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 上苍却是那样地用心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的贝壳。
她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是有限,但总比贝壳 的生命要长一些,空间要多一些。那就更应该好好地面对自己的 生命,创造它,让它像贝壳一样美丽,令后世的人珍惜、惊叹!
5、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对贝壳的心得吗?
零落:花叶凋落、脱落。 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继续嘈杂的声响,让人感到厌烦。 宽恕:宽容饶恕,不计较。
1、这短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写蝉的短暂的生命,无论它聒聒,但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说。
2、用下面的格式,对蝉进行评价。
蝉是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 蝉和寒蝉。
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女作家。她的作品
有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 》、《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 等。
收敛〔 liǎn 〕 宽恕〔 shù 〕 颤抖 (chàn)
聒噪〔 guō 〕 零落〔líng luò) 响彻 (chè)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 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生物让我 们感动不已,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令我们惊讶 佩服……
蝉·贝壳:【PPT】共26页文档
![蝉·贝壳:【PPT】共2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05f03d8960590c69ec376dd.png)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第21课《蝉》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0f6c71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9.png)
第21课《蝉》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29张PPT)蝉法布尔漫长的蛰伏嘹亮的唱响学习目标01读了解蝉的习性,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写画图表展示阅读成果,写出生动语言的鉴赏文字。
感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02在法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法布尔他就发现了蝉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特别喜欢昆虫,在一个叫做荒石园的地方,他全身心投入对昆虫的观察与实验中,坚持不懈,用了近30年,完成了一部不可思议的巨著——《昆虫记》。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
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法布尔有一句名言:“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这话是他成功的秘诀,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了解作品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
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
它短小精悍,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了解文体字音字形李永强xiàxiāoruìyōnɡqímànxiānkēmìniánbó罅隙()喧嚣()蚋()臃肿()鳍()涂墁()纤维()窠()无动于衷()寻觅()黏土()钹()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倒霉:遭遇不好。
(也作倒霉)多音字()遗留()遗赠遗yíwèi()薄利()薄荷薄bóbò()薄饼báo形近字suì 火()蝇ruì ()nà()燧suì()道隧蚋呐喊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每部分重点介绍了什么?蝉的地穴:蝉的卵:幼虫成虫产卵幼虫概括内容“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
《蝉》,《贝壳》PPT课件
![《蝉》,《贝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77d9cd964bcf84b8d57b0a.png)
——托物言志 纵情抒写
蝉
小思
思考
• 作者对蝉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 化?为什么会变?从文中找一找。
• 烦——宽恕 (敬仰)
•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 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 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 过。
感悟生命
•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 的活过。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全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点明中 心的关键性词句。
默读席慕蓉的《贝壳》一文,思考问题:
找出文眼,并说说作者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感悟?
•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 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更一丝不苟呢?
• 是的,我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 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 细、更一丝不苟。
探究
• 《蝉》一文通过写蝉在地下埋藏17年只活 一个夏天告诉我们人要好好活,活得精彩
• 《贝壳》一文通过写贝壳柔弱的躯体却留 下美丽的壳告诉我们人要留下美丽的痕迹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
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 向和意愿或讲明某一道理 的写作手法。
探究 拓展
链接:
阅读丛书四第89页《生活如蓟jì》找文 眼说启示:
发言句式:
《生活如蓟》通过写
们
。
告诉我
写一写:任选一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物用一两句话写出它对你 的启示。梅兰竹菊、花鸟虫鱼、日月星辰任你抒
写
我也写一写
《蝉、贝壳》课件1
![《蝉、贝壳》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70ea59e941ea76e59fa0458.png)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 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 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 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 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 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 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 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 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 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 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 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 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 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 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 着。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抑------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 是一抑。 扬------蝉的生活历程已经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 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者简介
席慕容,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 与诗人,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 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她的作 品还有《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 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 《雷色艺术异论》等。
需要掌握的字词
•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直入主题 感悟: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 做得更仔细、更细致、更加 一比不苟; 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 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 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 望。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 “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作者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 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 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 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ppt
![短文两篇《蝉》《贝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6b4d84482fb4daa58d4bdc.png)
4、文章通过写蝉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理?
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必 须积极面对,全心投入,好好 的生活。
整体感知
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抑后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蝉
小思
厌蝉——知知不休、
抑
微弱细小 知蝉——生命历程
生命意义 恕蝉——想起秋风颜色 扬
不管生命短 暂还是长久, 都要积极面 对,全心投 入,好好生 活。
(首尾呼应)
贝壳 席慕蓉
14
《贝壳》出处及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 析》 席慕蓉是台湾作家、诗人、散文家、
画家。 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 歌》等。
18.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小思 席慕容
《蝉》作者简介
小 思 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她以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 《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 等。
2
liǎn 收敛
guō 聒聒 bēi 卑微
积累字词
shù
zàn
宽恕
短暂
táo
cuì
淘洗
脆弱
gǒu
一丝不苟
解释词语
零落:脱落。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宽容饶恕。恕,饶恕。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 不马虎。 卑 上 把微 苍 玩: : :拿卑上在贱天手微。中小玩,赏地。位低下。 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阅读理解
8、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 了那烦人的聒聒!” ?
《短文·蝉·贝壳》课件ppt
![《短文·蝉·贝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ed89c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1.png)
05
写作特点及创作风格
写作特点
短小精悍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易于阅读和理解 。
形象生动
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展现出蝉和贝壳的特点和 美丽。
含蓄蕴藉
层次分明
两篇短文都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立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使整个 文本更加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文本修辞特点
比喻恰当
在《短文·蝉·贝壳》中,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来描述自然界的蝉和贝壳,比如将 蝉比作“自然界中的小提琴手”,将贝壳比作“精美的艺术品”,这些比喻形象 生动,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描述细腻
蝉的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蝉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态环境
蝉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中,常栖息于树干、草丛等处。
03
蝉与贝壳的关系
蝉的蜕皮过程
蝉蜕皮的原因
蝉的蜕皮是一种生长和发育的过程,由于蝉身体表面的保护 层不断生长,需要不断更新,因此需要通过蜕皮来摆脱旧的 保护层。
家和作品。
02
文本解读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中表达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态
度,对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03
写作技巧
学生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
结构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自我总结
学习收获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蝉和贝壳背后的意义;鼓 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e6d5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b.png)
背景链接
出处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
内容
原文由“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 四部分组成。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课文节 选其中的两部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以小标题的 形式分割,各有侧重。
字音字形
金蜣(qiāng ) 罅隙( xià ) 孵化( fū ) 车辙( zhé ) 喧嚣( xiāo )
研读课文
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 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 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蝉比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并与他 们进行比较,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易倒塌的原因,形象地揭示出蝉的幼 虫的聪明、能干。
板书设计
研究蝉的环境
地穴外部特点:洞口无土
地穴内部特点:内壁坚固
巧筑 地穴内壁坚固的必要性:上下爬行、
蝉 地穴
的 地
地穴内部“建筑法”
考察天气
穴
幼虫出穴
出穴成长 蜕皮过程
蝉
变强壮后飞走
成虫产卵 产卵的地点、方式 蝉卵遇到的危险
蝉
蝉卵孵化
的 幼虫入地 幼虫落地
卵
挖穴隐藏
蝉的一生:四年苦工,一月享乐
幼虫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 (第24段)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 是个秘密”(第25段)
方法 小心假设,多次观察求证
借助仪器辅助观察 ③_对__未__观__察__到__的__内__容__客__观__陈__述_
研读课文
小结 本文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出:①他对世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46 人教版
![短文两篇·蝉·贝壳ppt46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770ee2bb4cf7ec4afed06e.png)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 好好的活过”
总结
蝉的生命
托物
人生的生命
寓理
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手法:
先抑后扬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品味句子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 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
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 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 很有新意。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 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晴朗的天空, 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掌握下列的字词 脆 cu ì 弱: 弱小 淘tá o洗: 洗涤。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卑bēi微:
卑贱微小,地位地下。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上苍: 上天 壳
体积小的 ké 贝壳
体积大的 qiào 地壳 金蝉脱壳
整体感知
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拾贝壳—海边拾起(1) 《贝壳》 写贝壳—坚硬精致(2) 悟贝壳—居所精致、一丝不苟(3)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感悟到了什么?
贝壳
托物
一个人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 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 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 令人惊叹的东西。
寓理
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奔主题; <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 极面对,好好活着; ,<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的 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生命意 义的阐发中,没有直接表白;<贝壳>的作者则明 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 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