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下载完美版1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优秀ppt人教
![《化学反应与能量》优秀ppt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b9992c5e376baf1ffc4fadb9.png)
2.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
-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BD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B
回
忆
H
H
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
➢ 化学键怎么变? ➢ 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 ➢ 从哪来?到哪去? ➢ 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思 考 H2O ( l )
H2O ( g )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能量是 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角度解释 能量变化的原因?
结 论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H2(g)+I2(g)=2HI(g) △H=一14.KJ/mol
例2∶在2000C、 101KPa和 250C、101KPa时,有两个由氢气和 氧气化合成1mol水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 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H2(g)+1/2O2(g)=H2O(g) △H=-241.8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BD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B
回
忆
H
H
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
➢ 化学键怎么变? ➢ 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 ➢ 从哪来?到哪去? ➢ 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思 考 H2O ( l )
H2O ( g )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能量是 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角度解释 能量变化的原因?
结 论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
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 体感知 小说的 起点。 命题者 在为小 说命题 时,也必 定以情 节为出 发点,从整体 上设置 理解小 说内容 的试题 。通常 从情节 梳理、 情节作 用两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H2(g)+I2(g)=2HI(g) △H=一14.KJ/mol
例2∶在2000C、 101KPa和 250C、101KPa时,有两个由氢气和 氧气化合成1mol水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 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H2(g)+1/2O2(g)=H2O(g) △H=-241.8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8525dd90c69ec3d4bb7514.png)
形成化学键 释放 能量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你能否计算出H2+Cl2=2HCl是吸热还是 放热反应?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微观解释:
1molH-H键断裂时吸收436kJ的能量
5)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ΔH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1、 1mol C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 成1mol CO 和1mol H2,需要吸收 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S(g)+O2(g)=SO2 (g) kJ/mol
S(s)+O>2(g)=SO2 (g) b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而不表示微粒的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3、在热化学方程式后需注明△H 的“+”、“—”及其
数值。 4、热化△学H方程的式数的值正误大判小断必—须— 与“三方查程法式” 中的物质前的化学 计量数对应,其单位为kJ/mol 。
1、检查是否表明聚集状态。
Δ则Ha1 < ΔHb2
ΔH1 = -a ΔH2 = -
C(石墨 s )
C(金刚石 s ) ΔH = +700 kJ/mol
➢ 石墨与金刚石哪个能量高? ➢ 石墨与金刚石哪个更稳定? ➢物质的性质与具有的能量的关系?
小结: 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降低, H为“-”或小于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你能否计算出H2+Cl2=2HCl是吸热还是 放热反应?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微观解释:
1molH-H键断裂时吸收436kJ的能量
5)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ΔH与正反应的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1、 1mol C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 成1mol CO 和1mol H2,需要吸收 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S(g)+O2(g)=SO2 (g) kJ/mol
S(s)+O>2(g)=SO2 (g) b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而不表示微粒的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3、在热化学方程式后需注明△H 的“+”、“—”及其
数值。 4、热化△学H方程的式数的值正误大判小断必—须— 与“三方查程法式” 中的物质前的化学 计量数对应,其单位为kJ/mol 。
1、检查是否表明聚集状态。
Δ则Ha1 < ΔHb2
ΔH1 = -a ΔH2 = -
C(石墨 s )
C(金刚石 s ) ΔH = +700 kJ/mol
➢ 石墨与金刚石哪个能量高? ➢ 石墨与金刚石哪个更稳定? ➢物质的性质与具有的能量的关系?
小结: 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降低, H为“-”或小于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6936f3a1c7aa00b52acb56.png)
小结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 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 中和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 吸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 特殊的分解
电离 强碱与铵盐 一般的分解 特殊的化合
1、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 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某一反应中,质量和能量成正比关系 热量用Q表示
①体系向环境做正功,Q>0,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②体系向环境做负功,Q<0,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1PPT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1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c191be48d7c1c709a14578.png)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你知道吗?
工业上分别以氯化钠和氧化铝为原料生产金 属钠和金属铝。你知道工业生产中是如何实现
此过程的吗?P完1成7P17交流与讨论
阳极
阴极
氯 气
钠
熔融NaCl
电解熔融氯化钠
交流与讨论1:
• 通电前:分析熔融电解质中的离子情况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 收能量,新 键形成会 放能量出。
结论: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
吸热取决于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 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 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小结:
△H=E(生成物)- E(反应物) △H=反应物键能 - 生成物键能
• 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 怎样书写?下面我们来讨论和研究∶
(3)判断电极产物并书写电极反应: 阳离子移向阴极放
电,
(4)分析电解质溶液的变化情况:氯阴化离铜子溶移液向阳浓极度放降电低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 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难到易)是:
练习2:分析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 溶液的电极反应。 (1)硝酸银溶液 (2)氯化钠溶液 (3)稀硫酸 (4)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课时
问题解决
• 分析下图,哪些是原电池——1、3、5 • 哪些是电解池—— 6、7
整理与归纳: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装置举例
形成条件 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 能量转换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已 知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你知道吗?
工业上分别以氯化钠和氧化铝为原料生产金 属钠和金属铝。你知道工业生产中是如何实现
此过程的吗?P完1成7P17交流与讨论
阳极
阴极
氯 气
钠
熔融NaCl
电解熔融氯化钠
交流与讨论1:
• 通电前:分析熔融电解质中的离子情况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 收能量,新 键形成会 放能量出。
结论: 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
吸热取决于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 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 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小结:
△H=E(生成物)- E(反应物) △H=反应物键能 - 生成物键能
• 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 怎样书写?下面我们来讨论和研究∶
(3)判断电极产物并书写电极反应: 阳离子移向阴极放
电,
(4)分析电解质溶液的变化情况:氯阴化离铜子溶移液向阳浓极度放降电低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 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难到易)是:
练习2:分析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 溶液的电极反应。 (1)硝酸银溶液 (2)氯化钠溶液 (3)稀硫酸 (4)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课时
问题解决
• 分析下图,哪些是原电池——1、3、5 • 哪些是电解池—— 6、7
整理与归纳: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装置举例
形成条件 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 能量转换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已 知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832a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png)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84e687856a561253d36f14.png)
酸雨的危害
返回
6、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煤的 燃烧,因此采取排烟脱硫,回收二氧化碳用以 其它生产,可使其变废为宝,采用对燃料脱硫 的办法,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可使物尽其用。 另外,大力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固体煤气 化或液化,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酸雨以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⑤
C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1、化石燃料:P20
人类当前所需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煤、石 油、天然气。
化石燃料无法再生;所以人类应当树立节能意识
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2、条件:(1)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 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产热少,浪费资源,产 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
[练习]
c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
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4、采有粉碎固体燃料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返回
6、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煤的 燃烧,因此采取排烟脱硫,回收二氧化碳用以 其它生产,可使其变废为宝,采用对燃料脱硫 的办法,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可使物尽其用。 另外,大力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将固体煤气 化或液化,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酸雨以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⑤
C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引起肺部疾病而使人致死,②引 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杆物的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 品及建筑材料等,⑤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1、化石燃料:P20
人类当前所需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煤、石 油、天然气。
化石燃料无法再生;所以人类应当树立节能意识
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2、条件:(1)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 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产热少,浪费资源,产 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
[练习]
c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
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酸雨危害可包括( )
4、采有粉碎固体燃料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燃料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62页PPT资料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62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28792d14791711cc791770.png)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二、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问题: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请看以下两个例子,再思考!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 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例题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键能:
断开1mol某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或形成断开1mol某化学键所放出 的能量。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H
H
+
+
Cl
Cl
H Cl 431 kJ/mol
H Cl
试计算: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 相等吗?能量差到哪里去了?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 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 CuO(s),放出314kJ热量;
福和高级中学化学组
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
4、 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 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
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D )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酶 6CO2+6H2O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48.40kJ·mol -1
3. 热化学方程式
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 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常(25℃)、
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分别用s、l、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A+B C+D; △H<0
D.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破坏
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与化学键强 弱关系
表示方法 图示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 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2)理解 ①途径角度: ②能量守恒角度:
(3)盖斯定律的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 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 应的反应热
点燃
CH4+ 2O2
CO2+ 2H2O,
点燃
C3H8+ 5O2
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
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
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课堂练习】:
2、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右
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来的热量
可计算中和 热。
回答下列问题:
((21))从烧实杯验间装填置满上碎看纸,条图的中作缺用少是的防一止种热玻量璃。损用失品是
玻璃搅拌器
。
ΔH <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 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 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ΔH > 0
高考题分析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
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 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
4. 标准燃烧热
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 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标 准燃烧热。单位为kJ·mol-1。如常温常压 下,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 热量,就是甲烷的标准燃烧热∶
CH4 (g) + 2O2 (g) = CO2(g) + 2H2O(l)
(B )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48.40kJ·mol -1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5.中和热的定义: △H = -890.31kJ·mol-1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HCl(aq)+NaOH(aq)=NaCl(aq)+H2O(l) △H=-57.4KJ/mol
随堂练习
1、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 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020/8/4
知识结构
化学
反应
中的
化
热效
学
应
反
应
与
能
量 变
化学
化
能与
电能
的相
互转
化
反应热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及其测定 标准燃烧热 反应热的计算
燃料的 充分燃 烧
盖斯定律
一次电池
原电池 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金属的电化学 腐蚀与防护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氯碱工业
电解池 工作原理
精炼铜 冶炼活泼金属
电镀
会
;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
的中和热偏的小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盖斯定律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 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 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 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
“偏小”或“无 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0.50 mol/L盐酸跟
5出0的m热L 0量不.相55等mo,l/(L填N“a相OH等溶”液或进“行不反相应等,”与)。上(述5)用实相验同相浓比度,和所体放
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偏值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 反应热、焓变 化学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在恒温恒压下的反应热为“焓变” ,符号用 △H
表示,单位常采用kJ ·mol-1。
当△H为“-”或△H < 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 ”或△H > 0时,为吸热反应。
g表示固体、液体、气体;不用↑和↓(因已注明状 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 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
不同时,其△H不同。 (4)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或
“-”kJ·mol-1。 (5)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
要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基本概念练习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 热量,叫做中和热
B.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 质的标准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分子个数
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 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