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管存货的的会计处理
工程项目中存货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5号——建造合同》。在传统的企业会计科目基础
上增设了“工程结算” 、“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等科目。同时,明 确了各自的核算内容,规定施工企业确认的建造合同收入和建造合同费 用分别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目前采用存货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过程 假定 A 公司是具有建造安装二级资质的生产型企业,采用的是国际上 近年来流行的“设计一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即 EPC合同模式。 该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 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承接的工程 为大型的电站设备,制造这种大型的设备,该公司作为 EPC总承包商不 但负责工程的采购和施工,而且必须按合同完成相关设计工作。因此, 在整个工程建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会计核算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 15号——建造合同》。 (一)材料采购入库的核算 财会人员依据采购人员提供的购货发票及仓库保管人员填制的材料入 库单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原材料” ,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 款”等科目。如有暂估入库材料时,暂估入库材料是指材料已到而发票 未到,仓库保管人员验收入库,财务部门为了及时进行材料核算,在 “应付账款”科目中设置“暂估入库材料”的二级明细科目。月末,财 会人员应将采购人员经手采购的材料单据全部收回,包括没有发票的材 料入库单。对于没有发票的材料入库单,财务部门根据材料入库单进行 集中汇总。自制表格,按合同价暂估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原材料— —暂估入库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计算财务列账的入
“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合同预计损失减少时,作相反
分录。合同完工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应转销预计损失准备。 (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处理 每次确认收入时,要相应对销售税金进行账务处理,借记“主营业务
存货管理办法

存货管理办法XXX存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X(以下简称“公司”)的存货管理,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提高存货使用效率,规范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存货,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发出商品等。
第三条存货管理应实行岗位分离原则:1、采购人员与复核、审批人员的岗位分离;2、采购人员与验收、存货保管人员岗位分离;3、存货保管人员、会计记账人员岗位分离;4、存货的盘点应由存货保管人员、会计记账人员及独立于这些岗位之外的人员共同进行。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的存货管理。
第二章存货管理职责分工XXX负责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除外)的采购、入库以及不合格的退货。
第六条生产部负责生产经营所需外协、外包零部件的委托加工、入库以及不合格的退货;负责存货的库房管理、商品发货和运输管理,是存货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七条质保部负责存货的入库检验。
第八条财务部负责存货的会计记账、成本核算、盘点;负责发出商品的财务稽核。
第九条各分厂和职能部门是存货的领出和使用部门。
第三章存货管理内容第十条存货的验收、入库管理一)外购物资验收、入库1、采购员按《采购作业计划》将外购物资采购回厂应将物资放置在“待检区”,在一个工作日内填写《外购器材进厂报检单》向质保部报检,报检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未报检或者检验不合格仓库保管员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采购员应对验收后不符合要求的货物负责,如确系产品质量原因且系非人为失误所致,应及时与发货厂家确认退货事宜。
所有进入仓库的外购物资必须按采购部门提供的清单核实如下项目:工程编号、项目名称、物资名称、供货单位、型号规格、数量、价格和包装。
2、外购物资办理入库手续时,不论是否到厂采购员必须及时填写《物资交接清单》和《入库单》,《物资交接清单》交采购计划员以核销计划,《入库单》交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存货管理办法样稿

公司存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存货的管理工作,规范存货管理行为,加快存货周转,降低公司经营风险,根据《公司会计准则》,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存货是指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主要包括:公司公司销售、公司公司、公司公司销售品、、销售用品、公司公司销售品、公司公司公司销售商品、委托(受托)代销商品、原材料、宣传用品、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分公司公司。
第二章存货管理职责及分工第四条存货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实物保管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各类别存货实行归口部门管理。
第五条业务管理部门是本公司公司存货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本公司公司存货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和修订;牵头组织本公司公司存货要数或进购、销售、盘存、处置等事项的具体实施;负责公司公司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运行管理;对本公司公司存货进行分析、预警,对下属部门和实物保管部门存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牵头负责业实对账。
第六条财务部门负责存货管理制度、存货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负责存货核算、分析通报;负责库存商品要数的审核;负责定期对管理部门和实物保管部门存货管理工作检查盘点,牵头负责业财对账。
第七条实物保管部门负责存货收、发及日常保管、盘点,负责存货进销存原始凭证填制和向财务部门报账。
实物保管部门实行实物管理和系统(台账)管理分岗设置,确保存货的入库、请领、发放等规范管理。
第八条存货归口管理分工:销售商品有销售部门管理,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由综合管理部门管理或者技术部门管理。
以上未明确的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存货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章存货核算管理第九条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存货管理基本制度

1.1. 存货管理制度制定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本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1.2. 存货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各类商品、周转材料等。
公司代销、代管存货,委托加工、代修存货也合用于本制度规范范围。
1.3. 本制度以及本制度框架下的各级分制度和附件以防范公司存货管理中的下列但不限于下列风险为目的:1.3.1.存货预算编制不科学、采购计划不合理,可能导致存货积压或者短缺;1.3.2.验收程序不规范、标准不明确,可能导致数量克扣、以次充好、账实不符;1.3.3.存货仓储保管方法不适当、监管不严密,可能导致损坏变质、价值贬损、资源浪费;1.3.4.存货领用发出审核不严格、手续不完备,可能导致货物流失;1.3.5.存货盘点清查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可行,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查清存货真实状况;1.3.6.存货报废处置责任不明确、审批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1.4. 公司在制定本制度时,重点关注的关键控制点:1.4.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1.4.2.存货请购的事项应当明确,请购的依据应当充分适当;1.4.3.存货管理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存货管理原则及程序应当明确规范;1.4.4.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2.1. 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2.1.1.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2.1.1.1. 自营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自营存货的请购由各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提请购申请,经各门店负责人批准后采购;2.1.1.2. 联营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联营单位存货可自行采购,报门店备案后由联营商家自行采购.2.1.2.存货的采购到货后由各分店仓储保管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财务部门付款;2.1.3.购入存货的由各分店仓储保管人员保管,财务部门负责相关账务记录;2.1.4.存货发出由柜台营业员提出申请报各门店总经理审批后送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2.1.5.需处置的存货由柜台提出申请报分店总经理审批后由财务部门负责记录。
代保管存货的的会计处理

代保管存货的的会计处理探讨一、代保管存货的会计特征及确认代保管存货是否确认为企业的存货?笔者认为不能一概否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两项条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与该项存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特征是什么?是否满足所有权和成本可靠确定的标准?笔者认为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一)企业没有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一类存货)该情形下代保管存货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在合同约定企业不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情形下,企业对该存货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到期企业必须无条件归还被保管企业。
该存货也没有成本需要计量。
企业只是根据相互间的保管合同,提供场所和保管劳务,按合同向被保管企业收取一定的货币,保管的具体存货与企业基本不相关,只要该企业有能力保管该项存货。
(二)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二类存货)该情形下企业应该确认代保管存货为企业的存货。
企业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表明企业拥有了该存货的控制权;企业使用了该存货,就付出了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使用代保管存货时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市场购进成本。
代保管存货此时满足资产的定义,就应被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二、代保管存货的计量及账务处理(一)一类存货1、该类存货没有价值但是有数量。
可以对其只进行数量核算。
收到代保管存货时,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借:代管物资-客户名-存货名称(只核算数量)贷:收到存货-客户名-存货名称(只核算数量)返还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2、企业也可以选择如下象征性价值法:采用1元象征价格法,进行核算:对存货按单位和规格型号类别登记数量,其价值登记为1元。
有了价值,也可以采用存货和应付账款科目反映该项业务。
收到代保管存货时,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存货-存货名称 1贷:应付账款-客户名 1返还时做相反会计分录此情形下需要注意的是:代保管存货由于没有价值或者采用象征价值法处理,该类存货必须与企业的同类存货分开核算,不能统一作为同一类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其发出成本,否则会影响本期核算出的存货的发出成本。
存货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及帐务处理

存货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及帐务处理1401 材料采购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购入的工程用材料,在“工程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采购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期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下期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1402 在途物资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在途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完整版)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主要包括各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五金配件等。
公司代销、代管存货,委托加工、代修存货也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库存物资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其中包括:(一)物资入库和出库经办者与审批者应分离;(二)实物的验收保管与采购应分离;(三)审批发料的计划员与存货保管员相分离;(四)存货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五)若某职位空缺或相关人员临时外出,应指定替代人员或临时人员负责,避免暂时的职务重叠。
第二章岗位分工与授权第四条职责分工:(一)仓储处负责办理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保管和物资出库业务,审核相关表单并及时录入系统,妥善保管所有存货收发凭证并装订成册,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物资达到帐证相符、帐实相符、帐帐相符;(二)财务管理部负责存货核算业务及对相关存货管理的监督;(三)客服处负责成品发货、销售退换货业务指令的下达、起始表单的填制;(四)采购部负责外购品入库业务指令的下达、起始表单的填制和报账、付款事宜;(五)质量控制处负责相关物资出入库的质量检测事宜。
第五条公司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存货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第六条各部门领用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消耗性库存物资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领用与本部门职责无关的库存物资或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后由分管领导签字批准,本单位以书面形式指定由某部门负责实施某项工作(获得授权),该项工作实施部门负责人才有权批准领用与指定实施工作有关的库存物资。
存货帐管理的标准流程图

存货帐管理一、业务说明:财务商品帐管理员是流通企业财务部门人员最多的岗位,财务部门主要根据经营品种的数量和货品的存放管理商品明细帐,为统一名词,以下所有商品明细帐统称存货帐。
存货帐管理员主要记录进货、进货补差、进货退出、销售、销售退回、报损、报溢、借货(供销售)、还货、内部调拨出、内部调拨退回、内部调拨入、内部调拨退出等业务。
在一般情况下,存货明细帐只按照货品设明细帐,而不管货品存放的保管帐地点,当移库发生时,财务存在两种处理情况,一是移库单据不在业务部门和财务之间传递,一是业务部门将移库单传递到财务,但财务仅仅只是在存货明细帐的备注栏记录货品的移动。
存货帐货品的核算方法主要选用:月底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先进先出法、批次核算、销价核算、计划价法,在商品流通企业主要选用月底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先进先出法、批次核算等方法,在零售行业主要选用销价核算方法。
选用什么方法都可以,但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仔细了解手工核算的过程,特别是特殊业务的手工处理方法。
以下问题是关键点:A.补差问题:a.全部在补差的当月转入本期损益;b.补差不转入损益,全部记入存货明细帐;c.根据财务确认的库存量,决定多少补差转入本期损益,多少记入存货明细帐,在以后月分摊。
B.内部调拨的存货计价问题:a.调拨入按照调拨价记账;b.调拨退出按照调拨价记账;c.调拨出按照成本价记账;d.调拨退回按照成本价记账;e.目前还存在调拨出和退回计价按照调拨价记账的情况;f.调拨退出也可能存在按照成本价记账的问题,在实际业务中可能不按照调拨退出处理,而按照调拨出处理,这时的成本实际是按照成本计价的。
C.报损、报溢的存货计价问题:a.报损、报溢单在审批时就确认了应该报损的金额;b.报损、报溢单在审批时只确认应该报损的数量;D.借还货业务:发生在帐外的借货业务肯定是为了销售,但借货时的成本是很难确定,财务在手工处理时经常在帐上挂红字,一是处理方便,同时也是为了隐瞒某些特殊问题。
存货管理办法

存货管理办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存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存货管理机构及职责,存货管理要求,存货入库、出库、保管、清查及核算等内容。
1.2 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存货的管理。
1.2.1 存货的标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1.3 本项工作管理职能部门为财务管理部门。
2 引用标准或制订本标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3 管理机构及职责3.1 管理机构及分工3.1.1 财务部门是公司负责存货的主管部门。
3.1.2 生产部门负责管理各种生产经营所耗用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包装物、辅助材料、生产性低值易耗品、在制品、半成品等。
3.1.3 营销部门负责管理对外销售的商品,包括库存商品、代修品、代制品等,受托代销商品应视同本公司存货进行管理。
3.1.4 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各种非生产性低值易耗品,包括办公文化用品、广告宣传用品、生活福利用品等。
3.2 财务部门的存货管理职责内容3.2.1 根据归口管理的体制,会同各管理部门、车间制定存货管理实施细则,并督促其贯彻执行。
3.2.2 负责对各类各种存货进行登记管理,编制财产目录,经常掌握各使用部门和车间等存货的增、减变化,对各单位等存货的增加、减少、转移及报损等,都要及时办理会计手续,使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制约,保证账、卡、物一致。
3.2.3 负责组织全公司各部门、车间对存货进行不定期盘点和年终清查核对,做到账账、账卡、卡物三者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3.2.4 对各单位存货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促进存货的合理利用。
3.3 各归口分类管理部门的职责3.3.1 各单位都应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本车间存货的管理工作。
3.3.2 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相应地存货管理、核算制度,做到账、卡、物一致,并与财务部门明细账一致。
存货管理制度(完整版),加强对公司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岗位分工与授权 (2)第三章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 (3)第四章领用与发出 (6)第五章存货的核算 (8)第六章盘点与处置 (11)第七章检查与监督 (14)第八章附则 (15)为了加强对公司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主要包括各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五金配件等。
公司代销、代管存货,委托加工、代修存货也合用于本制度。
库存物资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其中包括:(一)物资入库和出库经办者与审批者应分离;(二)实物的验收保管与采购应分离;(三)审批发料的计划员与存货保管员相分离;(四) 存货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五) 若某职位空缺或者相关人员暂时外出,应指定替代人员或者暂时人员负责,避开暂时的职务重叠。
职责分工:(一) 物控部仓管负责办理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保管和物资出库业务,审核相关表单并及时录入系统,妥当保管所有存货收发凭证并装订成册,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物资达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二)财务管理部负责存货核算业务及对相关存货管理的监督;(三)营销部负责成品发货、销售退换货业务指令的下达、起始表单的填制;(四) 采购部负责外购品入库业务指令的下达、起始表单的填制和报账、付款事宜;(五)质保部负责相关物资出入库的质量检测事宜。
公司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存货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各部门领用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消耗性库存物资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本单位以书面形式指定由某部门负责实施某项工作(获得授权),该项工作实施部门负责人材有权批准领用与指定实施工作有关的库存物资。
存货验收入库与保管制度

存货验收入库与保管制度存货验收入库与保管制度篇11.存货验收制度1.1.各分店负责质检的办事人员应对来货“订单”进行检查,验货原则:订货数量=实际送货数量,供货商多送的货不能收,严格按照“订单”收货对于有损坏的商品一律拒收。
1.2.各分店负责质检的办事人员在对供应商所持“订单”查验合格后,指派相应商品区域理货员与供货商送货员凭供应商所持本公司的“订单”点验实物,认真核对商品名称、规格、编码保质期等信息,并准确填写每个商品实收数量。
若有破损商品,则要求供货商带回,破损商品不能入库;若有供货商送货单某个(些)商品名称或条码等信息与“订单”上的某个(些)有差异,则这(些)商品信息上报营运管理部协调处理,不予收货,其他正常商品,继续以下步骤。
1.3.验货完毕后,理货员与供货商送货员在已填写实收数量的“订单”的签字,然后将“订单”传给营运管理部录入员,录入员根据“订单”制作“进货单”并打印,供货商送货员到录入员处领取“进货单”一式两联,再次与理货员校对验货商品与数量,核对无误后,理货员与供货商送货员签字,并加盖商品收货章,“进货单”供货商送货员携一联带回。
1.4.理货员凭“进货单”的另外一联上商品的库区库位对商品进行对照陈列,陈列完毕后“进货单”交营运管理部负责质量的.办事人员。
1.5.厂家送货单一联,“进货单”一联,由营运管理部负责质量的办事人员集中汇总转交给总部财务部。
2.存货保管制度2.1.仓库防火制度2.1.1.保持防火通道畅通无阻,通道上不得有一件物品;2.1.2.保证防火器材完好有效;2.1.3.严禁烟火,任何人不得在库内吸烟和使用打火机、火柴等;2.1.4.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2.1.5.任何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库房。
2.2.仓库防水制度2.2.1.每逢雨雪,库管员要认真检查库房有无漏水之处和地面返潮对货物的影响。
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汇报;2.2.2.库房清扫洒水,不得洇湿或浸湿货物及包装;2.2.3.饮品不得放置在货物上面。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旧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包括材料、包装物、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
然而特种储备物资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生产那么不是企业的存货,还有为能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而预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那么不是企业的存货。
二、存货的特点。
1、存货是有形资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形状存在〕2、流淌性较强〔处在不断的购买、耗用、销售之中〕3、存货具有时效性〔长期不销售或耗用成为积压物资、就会造成废弃、或者降价处理,给企业带来缺失〕三、存货的分类。
1、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属于存货的科目①物资采购——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②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及要紧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③包装物——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包装物〔如桶、箱、瓶、坛、袋、罐等〕的实际成本或打算成本④低值易耗品——核算企业库存的低值易耗品〔工具、治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打算成本⑤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打算成本的差异⑥自制半成品――核算工业企业库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差不多生产完成并已检验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从半成品库领用,自制半成品连续加工〔包括托付外单位加工自制半成品〕⑦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打算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预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库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工业企业同意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品,能够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⑧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纳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差额⑨托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托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10托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托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实际成本〔或进价〕或打算成本〔或售价〕11受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同意其他单位的托付代销的商品〔包括代销国外的商品〕12存货跌价预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预备1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企业采纳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2、制造业存货的分类①原料及要紧材料: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经加工后能够构成产品要紧实体的原料和要紧材料。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单位存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第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存货内部控制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存货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存货业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第五条单位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存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一)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二)存货的保管与清查;(三)存货的销售与收款;(四)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五)存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单位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存货的全过程业务。
第六条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
办理存货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存货业务。
第八条审批人应当根据存货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存货业务。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存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第九条单位应当制定科学规范的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存货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指南:附件二 财产清查指引

附件二财产清查指引(一)应收票据的清查1.清查内容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填报单位的应收票据。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应收票据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①填写“行政事业单位应收票据清查明细表”(财清明细 01 表),并与应收票据的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②应收票据应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③检查有无逾期应收票据、未到期但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可能性不大的应收票据,如存在此情况应予以说明。
④盘点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核对,检查其有效性,并注意是否存在已作抵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应收票据清查明细表”(财清明细 01 表)的编制。
(二)应收账款的清查1.清查内容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填报单位的应收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应收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应收款项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①填写“行政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财清明细 02 表)并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
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应本着“先进先出”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应收账款余额账龄的正确性。
③应收款项应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对长期挂账(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说明。
⑤核实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有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的、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以及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财清明细 02 表)的编制。
(三)预付账款的清查1.清查内容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填报单位的预付账款。
存货代保管合同协议书

甲方(存货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代保管方):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因业务需要,需要将部分存货委托乙方进行代保管,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代保管物品1. 物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3. 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4. 包装:____________________5. 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代保管期限1. 代保管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 如需延长代保管期限,双方应提前____天协商一致,并签订补充协议。
三、代保管费用1. 代保管费用:根据代保管物品的种类、数量、保管期限等因素,经双方协商一致,代保管费用为人民币____元。
2. 代保管费用支付方式:甲方应于代保管物品交付乙方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代保管费用。
四、代保管物品的交付与验收1. 甲方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将代保管物品交付乙方,乙方应在收到代保管物品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
2. 验收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包装、质量等,如有不符,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甲方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
五、代保管物品的安全保障1. 乙方应对代保管物品承担安全责任,确保代保管物品在保管期间不受损坏、丢失或被盗。
2. 乙方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巡逻、严格门禁管理等。
六、代保管物品的返还1. 代保管期限届满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本协议时,乙方应将代保管物品完整、完好地返还甲方。
2. 如代保管物品在保管期间发生损坏、丢失或被盗,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七、违约责任1. 如甲方未按约定支付代保管费用,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代保管费用的____%。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处理探讨

企业有困难时帮助其度过难关的银行,同时,要关注银行的专业化程度,选择那些拥有丰富专业化贷款经验的银行进行合作,保证所选银行的稳定性,使企业的借款不至于中途发生变故。
无论企业选择哪种筹资方式都要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虑。
四、结论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风险作为企业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风险,人们既不可能消灭它也不可能完全逃避它。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
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根源及影响。
针对内因对筹资风险形成的影响要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负债利息率和负债期限结构,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企业进行阶段性控制。
针对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等外因对筹资风险形成的影响要建立健全风险制度,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代保管存货是否确认为企业的存货?笔者认为不能一概否定。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存货同时满足两项条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与该项存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特征是什么?是否满足所有权和成本可靠确定的标准?笔者认为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一)企业没有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一类存货)该情形下代保管存货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在合同约定企业不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情形下,企业对该存货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到期企业必须无条件归还被保管企业。
该存货也没有成本需要计量。
企业只是根据相互间的保管合同,提供场所和保管劳务,按合同向被保管企业收取一定的货币,保管的具体存货与企业基本不相关,只要该企业有能力保管该项存货。
(二)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二类存货)该情形下企业应该确认代保管存货为企业的存货。
企业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表明企业拥有了该存货的控制权;企业使用了该存货,就付出了使用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保管存货的的会计处理探讨
一、代保管存货的会计特征及确认
代保管存货是否确认为企业的存货?笔者认为不能一概否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两项条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与该项存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特征是什么?是否满足所有权和成本可靠确定的标准?笔者认为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企业没有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一类存货)
该情形下代保管存货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在合同约定企业不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情形下,企业对该存货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到期企业必须无条件归还被保管企业。
该存货也没有成本需要计量。
企业只是根据相互间的保管合同,提供场所和保管劳务,按合同向被保管企业收取一定的货币,保管的具体存货与企业基本不相关,只要该企业有能力保管该项存货。
(二)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以下简称二类存货)
该情形下企业应该确认代保管存货为企业的存货。
企业可以使用代保管存货,表明企业拥有了该存货的控制权;企业使用了该存货,就付出了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使用代保管存货时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市场购进成本。
代保管存货此时满足资产的定义,就应被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二、代保管存货的计量及账务处理
(一)一类存货
1、该类存货没有价值但是有数量。
可以对其只进行数量核算。
收到代保管存货时,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代管物资-客户名-存货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收到存货-客户名-存货名称(只核算数量)
返还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2、企业也可以选择如下象征性价值法:
采用1元象征价格法,进行核算:对存货按单位和规格型号类别登记数量,其价值登记为1元。
有了价值,也可以采用存货和应付账款科目反映该项业务。
收到代保管存货时,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存货 -存货名称 1
贷:应付账款-客户名 1
返还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此情形下需要注意的是:代保管存货由于没有价值或者采用象征价值法处理,该类存货必须与企业的同类存货分开核算,不能统一作为同一类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其发出成本,否则会影响本期核算出的存货的发出成本。
(二)二类存货
案例: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受乙公司委托托,保管A存货1吨,合同规定甲公司可以使用A存货。
该存货是甲公司的常用存货。
保管期限一个月,2011年1月31日归还乙公司。
1日A存货的单价是1500元/吨,1月2日A存货市场价格变为1000元/吨,该单价一直持续到1月31日。
假设甲公司1月1日消耗了A存货,生产周期为1天。
1月31日甲公司在市场采购A存货归还乙公司。
为方便分析,假设A存货构成M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1吨M产品实际消耗2吨A。
1月31日销售M产品,销售单价是3000元/吨(以上单价均为不含税单价)。
分析如下:
1、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成本的计量。
1月1日甲公司生产完M产品,M产品的未来现金流量已经产生,并在1月31日得到验证。
M产品的成本也已经确定,就是2吨存货A。
2吨存货中,1吨存货的购进成本为历史成本1500元/吨,另外1吨的成本是代保管存货的成本。
假设企业不存在其他A存货,为满足销售订单需要,需要采购A存货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此时,企业按市场公允价值采购的A 存货成本就是代保管1吨A存货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没有规定成本的定义,参照《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定义: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五条: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第八条: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得出结论: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购进成本是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成本。
上例中代保管存货A的成本是1500元/吨。
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会认为代保管存货A的成本是1月31日的1000元/吨呢?从现金流量的观点看,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成本就是实际付出的1000元。
但是,资产应该
是“过去的交易”形成的,产品A在1月1日已经完工,使用该存货A的交易与1月31日购买存货偿还乙公司是两个不同的交易事项。
基于《企业会
计准则》,笔者认为,1月1日使用代保管存货A的成本就是1月1日基于公允价值基础上的购进成本。
2、使用代保管存货的条件
笔者认为,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是有前提条件的。
该前提条件应该满足其中之一:(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变化比较复杂,企业在短期间内不能判断存货的价格走势;或者存货A市场呈现价格下跌趋势,企业判断使用该代保管存货能够够从中获利。
(2)企业的采购资金不充裕,企业使用该代保管存货可以获得资金融通。
(3)存货A非常紧俏,供不应求,企业采购存货A非常困难。
3、与来料加工的区别
代保管存货与来料加工的存货在企业使用前都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但是二者有根本区别:(1)是否可以使用的条款在合同上的约定不同。
来料加工存货企业必须使用,该存货是企业加工产品的原料。
而企业是否使用代保管存货除了合同约定外,还取决于上文提到的三条判断标准。
(2)存货的获利能力不一样。
来料加工,通常是加工企业与被加工企业相互约定被加工方支付加工费并配送原材料。
来料加工配送的存货没有获利能力,而代保管存货有获利的可能。
所以来料加工的存货通常只做数量上的核算,与代保管存货的核算与之有本质上的区别。
4、代保管存货产生的损益处理
就本案例而言,甲公司由于使用代保管存货A,产生了500元收益。
500元收益从本质上看是由于存货A的可变现净值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了代保管存货后,代保管存货产生的损失或者收益就与代保管业务分离而不相关。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因可变现净值产生的损失最终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而产生的收益在没产生损失前提下则不做账务处理。
本例中代保管存是一项独立的经济业务,且代保管存货偿还乙公司后必须做账务处理。
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该收益500元是产品M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毛利。
笔者认为:使用代保管存货产生的损失应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产生的收益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
这样的处理不是非常合理的。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表明它是一项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确认营业外收入,则表明它是一项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同样的一项经济业务,我们却不能用同一尺度来衡量,实在是一件无奈的事情。
现行会计处理办法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例如: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反之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同样是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其现金同样是个税纳税者与企业之间的一个代保管业务,却因为税法的强制规定,企业将现金和
税款确认为资产和负债。
5、案例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1月1日甲公司使用代保管存货A:
借:存货-A 15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估价) 1500
借:生产成本-M产品 1500
贷:存货-A 1500
1月31日甲公司采购存货A:
借:存货-A 1000
贷:应付账款-某客户 1000
1月31日甲公司偿还存货A: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估价) 1500
贷:存货-A 1500
平衡存货A的账面价值:
借:存货-A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反之,如果产生500元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
贷:存货-A 5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0
三、代保管存货的披露
一般地,企业不需要披露代保管存货。
根据重要性原则,如果使用代保管存货产生了较大损益,或者使用了代保管存货跨越了中期或者年度会计所属期,企业则应该披露代保管存货的下列信息:
代保管存货的期初、期末账面价值;
代保管存货产生的溢价、跌价金额;
企业与被保管客户是否产生关联方交易。
四、结论
企业因使用代保管存货会对企业产生损益,该损益本质上属于存货的价值变化产生的。
该价值变化表现在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与偿还代保管存货两个时点上。
两时点购进成本差额是企业使用代保管存货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