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发展史
房地产发展史

房地产发展史一、房地产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按时间段来划分,中国房地产市场大约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
1990年至1998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的房地产业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无序”,二是“调控”。
由于行业刚刚起步,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土地的出让方式以协议出让为主,只要有一张合同,即可随意转让,于是便有了海南(楼盘)、惠州(楼盘)、北海(楼盘)等地的“击鼓传花”倒卖土地的乱象。
那个时候,开发商凭一纸土地协议即可“卖楼花”,土地款未付清卖楼款就能回收,投资回报率甚至可以高达500%以上——从政府、银行、开发商、媒体到消费者,整个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都是无序的。
针对这一状况,1993年开始主掌中国经济的朱镕基副总理施以重拳,用“关水龙头”的方式,责令银行对企业的期货、股票、房地产类投资停止贷款,开始了第一轮的宏观调控。
直至1997年8月份中央北戴河会议,重又“将城市居民住宅的开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这一方针,结束了接近5年的宏观调控。
提速阶段。
1998年至2003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提速阶段。
这一阶段也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停止福利分房”,二是“按揭贷款”。
这两项举措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猛然提速,199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1997年实现大幅度增长,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大关。
之后,我国房地产业持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
调控阶段。
2004年至2013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频出阶段。
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政策多,时效短”,“保障房”。
“国八条”、“国五条”、“新五条”接连推出,120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实行一年即为“90/70”(90平方米占比必须在70%以上)所替代。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法规是“截至2004年8月31日,所有商品房用地停止以协议方式出让,必须实行‘招、拍、挂’”,被业界称为“8·31大限”。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国房地产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之一。
本文将回顾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开始发展。
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迷的状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住房不断紧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推出了住房分房制度。
住房分房制度将住房分配与工作岗位挂钩,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较为稳定的住房,缓解了住房紧缺问题。
然而,这种制度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扭曲,并造成了房地产资源配置的浪费。
二、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调整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1994年,中国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暂行条例》,取消了住房分房制度,实行了商品房销售制度。
此举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开放创造了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随着需求的释放和资本的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21世纪初的腾飞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腾飞,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国内外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楼市热潮。
城市土地的价值不断上涨,房价也节节攀升。
一时间,人们把购房视为获取财富的捷径,房地产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然而,高房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购房成本高,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法负担得起房屋。
其次,高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成为了中国经济过度依赖的行业。
这也使得我国经济存在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的隐患。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持续努力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
这包括推行限购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和加强金融监管等。
限购政策旨在控制人们对住房的购买需求,避免过度投资。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2008:寒流、下跌、低估
2008年3月因认购不足,恒大地产被迫放弃 在港IPO计划,是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命运转 折的具标志性事件。 2007年的疯狂没有在2008年得以延续,一 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横扫了全球。以救市之 名,地方政府率先举起了刺激经济的大旗, 各地分别出台了救市举措,大举救市大旗; 中央政府也抛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与此同 时,房地产信贷的利好政策也款款而来。
1988-1991: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化 发展道路
供求关系不合理虚假繁荣。 1989年以“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为标志 的中国房地产严冬如期而至。可以说,海 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中国的房地产才 在阵痛中。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9பைடு நூலகம்1-1999)
1991-1993:繁荣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房地产开始 迅速发展起来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炒作最严重区域:北海、大亚湾、海南等 地
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1980年4月 邓小平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 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 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0-1988: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19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问题座谈会。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2007:疯狂的一年
2007年是疯狂的一年。房价完成了在这一 轮中国经济景气周期中的冲顶表演,各大 房地产商竞相圈地和上市筹资。但到下半 年,此前屡屡收获甚微的宏观调控终于让 这只停步下来的舞鞋放慢了节奏,市场观 望情绪浓厚,房价企稳。给予房地产开发 商更沉重打击的是,资本市场的机会窗基 本关闭,被大量的土地储备吸干了现金的 一些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在2017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房住 不炒”的定位,强调住房的居住属性 ,抑制投机和过度投资。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严格的调控政策,限制房地 产市场过度投机,使得住房回归到居 住属性,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
因城施策,分类调控
因城施策的提出
针对不同城市的情况,中国政府提出了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根据各城市房地 产市场的特点进行分类调控。
03
高速发展阶段(19922003)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
1992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房地产市场开始 起步。政府逐步放开房地产市场,吸 引社会资本进入,推动房地产行业快 速发展。
1998年,中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实 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进一步促进了房 地产市场的发展。
土地出让方式转变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目 录
• 起步阶段(1949-1978) • 探索阶段(1978-1991) • 高速发展阶段(1992-2003) • 调控与调整阶段(2004-2016) • 新时代新征程(2017至今)
01
起步阶段(1949-1978)
土地公有化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收归国有,实现 了土地公有化。
04
调控与调整阶段(20042016)
房地产政策调控
限购限贷政策
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限购限贷政策,限制 购房人的数量和贷款额度,以减 缓投资投机炒房行为。
地价管理
政府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地价标 准和土地出让方式等手段,控制 房价上涨速度,并防止地价泡沫。
房产税征收
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 成本,降低投资 热情。
感谢您的观看
房地产过往发展的历史

房地产过往发展的历史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在此之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住房由政府分配,不存在房地产市场。
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4月,政府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开始了住房制度的改革。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房地产成为潜在的经济动力,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
1987年,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头兵,深圳进行了第一桩土地拍卖,这一年中国房地产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1988年,海南省成立,迅速掀起了一阵“炒房热”,房价暴涨,但很快泡沫破裂,各地出现烂尾楼,并直接引发了全国房地产硬着陆,房价大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
整个九十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销售不畅,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行业迎来寒冬。
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出手救市,消化了空置房,房地产行业再次迎来春天。
但2001年房价继续上涨,打破了供需关系,政府于2002年进行整顿和调控,但仅是减缓了涨幅,北京的房价仍在上涨。
2003年央行印发“121号文”,严控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等,遏制了房价上涨势头,全国房价下跌。
2007年,政府再次出手控制房价,但同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遭受严重打击,全国大约6540万套住宅空置。
中国经济环境恶化,下滑严重,政府颁布“四万亿计划”救市,同时对房地产松绑,2009年房价再度回升,并上涨25%。
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经济领域。
本文主要以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发展和当前状况为主线,从制度环境、市场情况、政策作用、社会影响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状况。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经济落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滞后状态,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格管理和控制,主要以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为主要目标。
198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推进,各地方政府相继开始试行土地租赁和住房买卖的政策,逐渐建立了房产市场化体制,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
到了1990年代,随着全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了偏市场化运作的特征,而这也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00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市场交易活跃度和金额不断攀升。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房地产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当前状况(一)市场情况: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持续的需求。
而在供给方面,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商持续推出新楼盘,市场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自己的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虽然私人产权并不存在,但功術普遍存在。
社会飞快发展,房屋土地制度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典型。
秦朝时期,最早开始出现有关房屋土地制度的称谓,实行封地的政策,将民众的
土地、房屋划封收入国库,国家集中控制土地,实行单一的地租制度,使地主形成
“大宗地主”的状态。
明朝时期,又增加了两种新的房地产制度——抵押住房和借贷出让。
两者为社会
改革及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
同时,由此导致出现静态地租现象,大量农民失去
了土地。
清朝时期,皇帝将房地产权归还给个体,实行郡县主管这一机制,使地主复苏,社
会稳定,土地重新归属给地主。
清朝以后,各种新的房地产制度进一步发展,如民间抵押、购买不动产等,使房地产制度更加复杂。
民国时期,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当代房地产体制开始形成,不同地区营建商业房
地产,租赁房市场也开始发展,房屋买卖市场也受到活跃重视,表现出了房地产市场内活跃。
1970年代,全国实施买房子还租楼币工程,全面实现了房屋批量建房,使居民住房大面积发展,使中国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房地产投资市场不断发展,房地产制度改革也得到了持续强化,使房
地产市场更加透明和激活。
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稳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竞争、结构完
善的住房制度,不断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回顾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回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
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回顾中国房地产发展史,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促使了房地产市场的兴起。
然而,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础薄弱,政府对房地产的控制力度较大。
198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暂行条例》,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一部相关法规,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式出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此时,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涌现出来,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个新兴的市场。
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
然而,这一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投机炒房等行为的滋生,给中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如购房补贴、放松购房限制等,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同时,房地产业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高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房价过高、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楼市调控的难题等。
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以遏制房价上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这些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提高土地出让价格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上涨,保护了购房者的权益,但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长期以来,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重要,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调控政策,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一文带你洞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简史

一文带你洞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简史摘要:一、房地产业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房地产业的起步阶段(1978-1984年)三、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1984-1998年)四、中国房地产业的加速发展阶段(1998-2008年)五、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整阶段(2008-2018年)六、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正文:房地产业是一个涵盖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房地产业的起步阶段(1978-1984年)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的私房逐渐被允许上市交易,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1984-1998年)1984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房地产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出台,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式开放。
这一阶段,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的加速发展阶段(1998-2008年)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取消了原来的公房分配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整阶段(2008-2018年)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房地产业也进入了调整期。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控,以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当前,中国房地产业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史中国的房地产发展的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1988年到了我国房地产发展最早的地方——海南,我国房地产还是一个年轻产业,自从1990年国务院55号令对土地交易的法律承认开始,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6年的发展历史了。
这16年来,我国房地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就是说1990至1996年为一个阶段,这时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高,还仅仅只是提供一个居所,对劣质产品、市场需求不是太看重,但市场在起步,总的来说是卖方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至2000年,这时,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的文化和产业,有思想的产品才出现,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才真正产生。
第三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房地产快速发展,这是不仅要有理念,还要有文化,还要讲产品,它要求企业更有实力,更要把物质和精神做的更扎实,资源更加要整合。
9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城市建设也带有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
当时的城市住宅建设由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住宅单体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平顶板式楼,风格单调,缺乏多样性。
这个时期的住宅产品仅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没有户型的概念,不强调功能的合理程度。
由于当时住宅属福利性质,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1990年到1996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开始商品化,但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购买者以单位、集体为主,辅以少量的个人购房。
通常是单位统一购买以后,然后根据职工的工龄、职称等相关要素评分,然后根据分数多少为序把房子分配给单位的职工,个人对房子地段、户型等方面选择的自主性很小。
早期的住房只是解决居住,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要求,在住宅功能上十分不合理,表现在如客厅面积小,客厅餐厅混合使用,住宅交通流线互相穿越,动静空间的干扰,套间的大量使用,卫生间很小,仅仅是一个厕所等。
总的说来,当时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是不理想的。
这时候的住房理念只是解决人们从“ 居者无其屋” 到“ 居者有其屋” 的住房紧缺状态,这个阶段是没有理念的阶段。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国内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由国家垄断,没有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获得住房分配,而大多数人则住在集体宿舍或公共住房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土地使用权改革、房地产企业私有化和市场化等。
这些改革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
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引入了一些外国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
同时,国内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扩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活动逐渐活跃起来。
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
大量
的房地产项目被开发出来,房价迅速上涨。
这一阶段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期。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
机爆发,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息和调整房贷政策等,以稳定市场。
自201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低迷的态势。
政府
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和限价等,以遏制房价上涨和控制市场风险。
然而,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高房价、投资投机等。
总之,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调控。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分步骤地阐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
一、起步阶段(1978年-1988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了第一项关于建设房地产的工作指示。
但由于物资和人力等方面的不足,中国的房地产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新的起点。
在此时期,房地产行业开始面临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如住房保障政策的调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同时,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地产开发商——华南地产公司。
二、发展阶段(1988年-2007年)1990年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大力推行住房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鼓励房地产开发的政策。
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这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支持。
同时,房地产金融和税收等政策的规制,也是这个时期中国房地产行业重要的发展与调整方向。
如兴建棚户区改造、保障性房地产建设等,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也使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引发了社会的不满。
三、调整阶段(2007年-2015年)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多方面的管理规制,以防止过快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调整措施,其中包括各种反垄断性质的政策和规制。
此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一次大规模重整。
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发展特点,行业的相关评估和监督也更加规范和科学化。
四、新时期(2015年至今)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引入多项政策调控,通过限制土地供应以及提高购房门槛等方式调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助力市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众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行业在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未来,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
在这之前,房地产业是由政府垄断的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也开始逐渐放开。
1988年,中国
出台了第一份《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并开始试行商品房销售。
1998年,中国实行了“房改”政策,允许住房私有化,并开始发行商
业住房产权证。
2007年,中国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明确了物业
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计划,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等措施扶持
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然而,这也使得房地产市
场过热,引发了楼市泡沫。
2016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限购,限贷等
政策,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行业规模庞大,涉及到了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房地产行业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比较小,并且主要由政府控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市场逐渐从政府控制转向市场化运作。
这个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兴起,房价开始上涨。
199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限制购房、加大土地供应、提高房地产税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调控了市场,使房地产市场降温。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房价迅速上涨。
然而,这一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房地产泡沫、高杠杆、投机炒房等。
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0年,中国政府首次实施了限购政策,限制了购房者的购房数量和条件。
2011年,政府又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实施了限贷政策,限制了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和利率。
2017年,中国政府再次调控房地产市场。
这一次,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购、限贷和限售政策,以控制房价的上涨。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违规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
政府的调控政策使得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市场回归理性。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的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政府控制到市场化运作,从快速发展到调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许多变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发展,为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崛起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房屋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住房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充满活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一阶段:住房保障的初步建立(1978年-199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不完善,住房资源紧张,大部分人依然居住在集体宿舍或共享住宅。
1988年,中国政府推出住房制度改革,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实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政策,同时引入商业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可以通过贷款购买住房。
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2年,国家确定了以商品房的形式供应住房的房源,允许市场经济以及国际金融进行房地产的融资活动。
这使得房地产市场更加开放,助推了住房市场的蓬勃发展。
1998年,中国成立了房产中心,负责维护房产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第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腾飞(1999年-2013年)199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旨在满足人民对舒适、安全、经济适用房屋的需求。
同时,中国进一步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引入现代化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200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拆迁改造”政策,以解决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问题。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并购房,加速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阶段:调控房地产市场(2014年至今)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增长速度的加快,一些问题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2014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包括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和购买政策、限制房屋投资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和投机现象的发展,保护了普通居民的住房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我国居民的住房一直是按福利分房的政策来解决。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按照分配住房的时间、数量和地点考虑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
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设想,指出改革的方向是住房商品化。
首先改革围绕“三三”制补给出售新建住房政策进行试点。
按照这个政策,个人购买住房的房价款,由个人、单位和政府各承担1/3,即个人只需支付房价款的1/3,就可以买到住房,其余房价款由单位和政府补贴。
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随后,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开始试行。
1988年4月,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有了法律上的保障。
1989年,由于政治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991年5月,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浦东开发的带动作用,199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回升趋势。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从1992年兴起的。
1992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此前的“房改”、“地改”始终步履维艰。
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起,交易活跃。
其重要标志是1992年前几个月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一个社会新热点----“房地产热”的出现:全国前四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8.3%,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14.6%,而商品房完成投资却增长78%,商品房销额增长63.3%.1992年下半年:膨胀.199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底增长175%,新开工面积增长78.1%,利用外资增长2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比1991年增长80%,房地产公司增加2倍.
1993年上半年达到顶峰.这期间,全国商品房完成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新开工面积增长136%;新增开发公司6000余家,至此,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已达19000多家.
1993年下半年----1994年3月:受挫折相持.1993年7月起,政府开始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相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心态上看,很多人认为宏观调控是暂时
的,“年底将出现新一轮高潮”;二是从实际价格上看,很多大城市基本不见降价,“有价无市”的局面非常明显;三是完成的投资增速比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仍比1992年高.这种局面大致持续到1993年3月.
1994年3月至1995年:房地产进入理性回落、平稳发展阶段。
1994年3月“两会”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9%的经济增长速度和1300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计划,逐渐平静了社会上期望房地产市场出现新一轮高潮的心态。
1995年是国家宏观调控继续深化的一年,在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市场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住宅、办公用房、商业服务业用房等商品房的投资比重更趋于市场需求结构;地区差异有所缩小;用于炒作的资金和投机性的投资明显减少;中介咨询、物业管理也获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1997年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解决商品房空置的办法和实施住房担保贷款的办法,一些城市决定停止福利分房,实行新房新制度。
从98年下半年起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贷币化。
新建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多层次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供应不同的住房,实行不同的定价原则:对收入较高的家庭提供经济适用的商品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金实行政府定价。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
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
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
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详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大致这样:首先从1981年开始,在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在这以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于福利分配,没有房地产市场。
由于当时搞试点比较成功,后来就小范围的开始试点开发。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搞市场经济建设之后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房地产开发非常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于是他就吹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号角,由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是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大城市,但时间不长,由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严重的泡沫。
1993年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场迅速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泡沫。
于是朱镕基总理一声令下:停止银行贷款。
银根收紧后使刚刚起来的房地产市场立马遭到重创,造成的结果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波澜不兴。
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
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着所人们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场上去买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
这政策的第一效应就是“赶末班车”——凡是有钱的单位纷纷购买现房,把当时市场上所有当时卖不掉的现房一扫而空。
这时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又创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
不断地降低利率,还有按揭门槛降低,当时首付只要30%、20%,有的银行甚至提出零首付。
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
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
于是1999年至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期。
2003年到达高峰,暴露出房价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房地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4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收紧土地与信贷两个闸门,以调控供给为主。
2005年中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主要特征是供给与需求双向调控,以调控需求为主。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2006年,成交量开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当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在下雪的时候,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城市却是一片艳阳天,房价涨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长三角,结果导致3月份调控的政策又进一步加强。
200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特征是以调整房地产产品结构为主。
目前的房地产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以投资主导向以消费主导转变、由短期投资向中长期投资转变、由以土地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转变、由以增量市场为主向以存量市场为主转变、由普涨普跌现象向有涨有跌现象转变、由笼统市场向细分市场转变。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
年底差不多调整完毕,然后,随着2008年奥运会这个东风的作用,中国新的一轮房地产,在把头部转化为底部以后,又有一波上扬。
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风险被释放、泡沫被消减、结构被调整,不合理的状况被缓解,积压的房子被消化,这就为下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新的一轮平稳增长,这是一个台阶式的上扬,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