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d2b9d265ce05087732131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平面镜①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例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能看做是平面镜。
②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③平面镜的特点:平面镜的表面是平整光滑的;从平面镜中能看到物体的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3、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4、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路。
二、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操作。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的初步概念。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四、知识拓展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②典型光路③填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①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②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F FF F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③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a 、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3d69e3e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7b.png)
平面镜成像教案【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作为光现象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它是前两节知识的延续。
另外,本节课中学生将首次较为系统地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学到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本节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也为今后的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电脑一台、多媒体放映机一部、课件、平面镜、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光具座、光屏、白纸板、量角器、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前展示镜面找茬的小游戏,在学生的参与下完成游戏,让同学对“镜面”、“对称”这两个概念有所了解。
2.通过两道题目,复习前两节学过的内容,为引入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定义做准备。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什么是实像?答: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
拿起手中的镜子,提问:什么是平面镜?物理学中的平面镜指的是什么?(二)新课教学1.认识平面镜和像通过实例:家中的镜子(图片)、平静的水面(图片)、光滑的金属表面(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物体的思考。
【课件】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件】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2285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0.png)
现代梳妆镜
古代铜镜
平面镜的应用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
科学世界
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和凹面镜统称球面镜,餐具中的不锈钢勺子它的里、外面就相当于凹面
镜和凸面镜。
凸
面
镜
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可以扩大视野。
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
扩大视野。
科学世界
凹面镜
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是凹面镜,有了
45°
课堂达标
12.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
A'
B
B'
课堂达标
13.点S发出的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出光路图。
S
A
S'
课堂达标
14.如图是某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反射光线,画出点光源的位置以及它的像。
S
S'
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6.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每个面都能成一个像,而且像的位置并不重合,所以要
用薄玻璃板。
7.实验在较暗环境还是较明亮的环境比较好?
较暗环境比较好,成像比较清晰。
8.实验改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有什么好处?
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牙医检查牙齿的镜子
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火柴、铅笔等
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
2.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
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
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8dad29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7.png)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象. 利用凸面镜可以视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视察镜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 会聚在一点上
应用: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 变成平行光
应用:手电筒,汽车灯, 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用尺子量距离. •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记录数据
物到平面镜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的距离/cm 距离/cm (放大或缩小) (物距) (像距)
第一次
8
8
相等
第二次 16
16
相等
第三次 24
24
相等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_的_虚__像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6m,他站 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 像高__1_.6__m;像与他相距_2__m;若他 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___不__变。 ( 选 填 “ 变 大 ” 、 “ 变 小 ” 、 “不变”)
5、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 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光的直线传播
(2)水中倒影 光的反射
(3)吹糠见米 光的直线传播
(4)杯弓蛇影 光的反射
跟踪练习:
1.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0.5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 __m;此时像与平面镜相距__m;当他远离平面镜又走 了 0.5m,这时像与他相距___m
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将( ) A.远离平面镜且像变小; B.靠近平面镜且像变大; C.靠近平面镜且像不变; D.远离平面镜且像不变;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f41f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0.png)
凸面镜及的作用及应用
发散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焦点
凹面镜及的作用及应用
会聚
哈哈镜是由凸面镜和
缩短
凹面镜组成,人在凸面
拉长
镜中能成缩小的虚像,
而在凹面镜前能成放大
的虚像。
经典例题
会聚
光路可逆 凸面 平面
焦点
小结
平面镜成像
(1)等大 (2)等距 特点 (3)虚像 (4)线镜垂 (5)左右颠倒
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而形成。
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
但不能被屏幕承接。在作
图时虚像用虚线表示。
P
P′
五、两种作图 (1)光反射规律
(2)平面镜成像规律
S
S′
S
S′
(1)光反射规律
S
S′(2)Leabharlann 面镜成像规律SS′
小试牛刀
(1)光的反射规律 S
(2)平面镜成像规律 S
A、
B、
C、
D、
经典例题
6、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时间是( D )
A、7:25 B、6:35 C、5:25 D、4:35
经典例题 c 7.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经典例题
不能
到平面镜距离 大小
虚 不变
玻璃板太厚
经典例题
12:05 0:4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https://img.taocdn.com/s3/m/56549f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5.png)
第四章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3)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4)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注:糖和盐溶于水,是属于“溶解”。
)6、凝固的例子: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注: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描述:A-B是固体(B点是固体);B-C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C点是液态),熔化过程吸热。
E-F液态(F点是液态);F-G是固液共存态;G-H是固体(B点是固体)【总结】(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凝固时,温度也保持不变(凝固点)。
(3)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5)凝固过程需要不断放热。
(6)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段平行时间轴。
8、如图所示为松香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总结】(1)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无熔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f382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2.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主要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生活中的镜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2.实验法: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和应用。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镜、玻璃板、蜡烛、图片等。
2.学具: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镜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镜子有什么认识?镜子是如何成像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面镜成像。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平面镜成像实验,呈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举例生动有趣,让学生充分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实质。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举例说明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拍、化妆等。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b57a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1.png)
的蜡烛、白纸两张、刻度尺等。
一张用于记录物、像 位置;另一张用于判 断实像、虚像。
两只相同的蜡烛 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
序号
位置1 位置2
物到镜的 距离/cm
像到镜的 距离/cm
比较像与 物的大小
第4步
测量距离
第4步
描出物、像位置
第3步
位置3
在白纸上记录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用刻度尺测量,多次实验。
第四章∙第三节
光现象
3 平面镜成像
水中倒影
泰 姬 陵
镜中倒影
玻 璃 幕 墙
一、平面镜 物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
的反射面叫做平面镜。 平静水面
像
物
像
物
像 平滑地板
玻璃镜面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你用平面镜视察自己的脸时:
(1)像处在什么位置?大小与物体相等吗?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3)当你走近平面镜时,像如何移动?
平面镜所成 的像与物体 之间有什么 关系?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猜想:
从像和物的大小、位置、左右情况及像的 虚实等方面来考虑,提出合理的猜想。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可能垂直, 可能是虚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Q.物体在平面镜前,而像在平面镜后,该怎样比较
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最主要的应用是成像.
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平面镜的另一个应用是改变光路.
潜望镜的原理
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角. 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90a7700066f5335a8121a2.png)
要求:同学们选择桌
面的器材自主设计一 个实验装置,证明猜 测的结论。
实验操作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 纸,纸上立一块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其 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看到在玻璃 板后有一个像。再在玻璃板后放一支完全相同 的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 前正视这支蜡烛B好像在点燃着一样,即B与A重 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解: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时,镜中的像 与她相距2m;若她远离平面镜0.5m,则镜中的 像与她相距3m;镜中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2.试画出图中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3、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4、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 镜,他在镜内的像的大小将( A )
A、不变 C、逐渐变小
第一支蜡烛成像和替代的蜡 烛是等大的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 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等。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 置,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
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5ab2c927284b73f342502d.png)
想一想:物体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而我们探究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你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快心乐知预识习概感览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选用玻璃板而不用
平面镜的原因:利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 大小有什么关系目? 的:便于比较像和
答案:1.7
4
12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4. 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 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 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13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解析:关于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这类题可以利用平面镜成的像是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虚像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决。步 骤如下:
用玻璃的透光性,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在桌面上铺一张物大体纸大,小纸的上关竖系立一块
作为
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前边的面在纸上画条直线,代表
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
同上是在去前纸但它面上不跟那记点前支下燃面蜡这的那烛两蜡支的个烛蜡像位,竖烛的置立的位。着多 免置像 实在次 偶 论。完 验玻实 然 更全 时璃验 性 具重 注板的 , 有合 意后目 使 普。 观面的 实 遍这 察移: 验 性个 蜡动结避位 烛,直置 的到就 大看
1.将两条反射光线A、B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S’,则S’就是光源S在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68a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知识巩固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 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
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B )
A.30° B.45° C.60° D.90°
平面镜的应用 各式各样的铜镜
新课学习
舞蹈室用镜子来检查动作
新课学习
牙医用口镜检查牙齿
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组成
实像 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成像原理 承接方式
实际光线的 实像既可以用
交点
光屏承接,也
可以用眼睛直
接观看
光线反向延 虚像能用眼睛
长后相交所 直接观看,但
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承
接
成像位置 实像在反射成 像中,物、像 处于镜面同侧
虚像在反射成 像中,物、像 处于镜面异侧,
知识巩固
1、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C )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新知导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新知导入
为什么猴子摘不到 水中的月亮呢?
新知导入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为什么有一 个和我长的一样 的人呢?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实验探究 动动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 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实验探究
平 面 镜 成 像
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退 出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f2449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7.png)
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和计划:
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说明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学生在七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反射等。这为他们在八年级学习平面镜成像提供了基础。然而,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和特点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巩固。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方式。
7.反馈表格:准备学生反馈表格,以便于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8.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将教材内容、实验步骤、多媒体资源等进行整合,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9.教学计划: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时间分配等,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3.结合课堂讨论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探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应包括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图、实验结果图、实际应用场景图片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37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说课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c80248d6e87101f69f31951c.png)
第一块 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 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 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 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S
S′
小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2 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是 ;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像也向镜面移近 ;像的高度是
。
3 一条小河水深10米,天空中一片云朵距离水面大约7000千米,小红看到水中也有一片 云朵,她看到的是真的云朵吗? 她看到的是 ,那水中的云朵距离水面有 远。
3实验器材: 平板玻璃、刻度尺、2支等长蜡烛、火柴 4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实验表格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
/cm
/cm
或缩小)
1 2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探
究
进行猜想
过
程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平 面 镜 成 像 的 特 点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S
S′
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第三步交流讨论,反思总结
探究程序
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等效替代法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科学知识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像和物等大 2 像和物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 3 像和物的连线与
镜面垂直 4 平面镜成虚像
第四步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cfb35d5c1eb91a37f0115c24.png)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本节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3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现象【基础达标训练】1、小明身高 1.5m,站在竖直放置的距离他 1.2m的平面镜前照镜子,则他在镜中的像高,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若小明向前走了0.5m,则他在镜中的像高,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2、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A、人在河边看水中的鱼B、人用平面镜看自己的像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3、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______镜,树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树的______。
4、汽车、摩托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到镜子,例如观后镜,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其中观后镜应为__________,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应为_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5、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6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7、如图1 ,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能力提高训练】8、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1m/s的速度向后离开镜面,则像相对镜面的速度的大小是:( )A. 0.5m/s B。
1m/sC. 2m/s D。
4m/s9、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如图2)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10、如图3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1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4d39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e.png)
练一练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 系示意图。测试者在坐下过程中在镜中像的大小__不_变___ (选填“不变”、“变小”、“变大”)若平面镜距视 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 离平面镜___2___m远处。
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认识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都可以叫平面镜。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问题: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有什么特点呢?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 支架、 刻度尺、铅笔 实验操作步骤:如课本P77所示
实验注意事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用两支完全相同的物体的目的: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光屏的作用: 检验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4.选择薄玻璃板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防止出现重像 5.在光线较暗的环境的目的:便于更清楚地视察到玻璃板后
三、平面镜成虚像
虚像不能成在光屏或白纸上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物(发 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四、平面镜成像作图
如图,MN 表示平面镜,AB 表示镜前的物体,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A’ B’
练一练
(1)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
成的像 记在77页空白处
实验结论: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关于镜面垂直; 4.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练一练
小彤同学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 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 除此现象可选用__薄___(选填“厚”或“薄”)一些 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 确定像的__位__置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 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相__同____(选填 “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未__点__燃____(选填“点燃” 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 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确_定__像__的__位__置;二是:比__较__像__与__物_。的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大试小分关析系其原因: __玻__璃__板__没__有__垂__直__桌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用太阳灶烧水做饭,是利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漫反射中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变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31b2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6.png)
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5
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
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6
探究活动
设计表格
7
探究活动
进行实验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蜡烛在平 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在 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 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观察物、像 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 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7:应该让蜡烛至少换两个位置,再重复几次实验,避免 12
偶然性。
13
实像和虚像
说一说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既能用眼睛观察 到,又能显示在光屏上(小孔成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只能用眼睛 观察到,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平面镜成像)
14
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路(控制光路):潜望镜 2、成像:各种镜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面镜成像
1
像成镜面平
活动: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 列问题: (1)像处在什么位置?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2
探究活动
平面镜成像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
得出结论
3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8
9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等大——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正立——像是正立的 3、等距——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垂直——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6、相反——像与物左右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32e75e856a561252d36fc9.png)
D.7.6×108m
三、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 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前后两面墙 间的距离只有3m.请你想办法,使得能 在这间屋子里进行视力检测.请画出示 意图
作业
必做
阅读课本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
选做 动手动脑:查找资料制作万花筒?
祝 福
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
分
提出问题:像和物的位置关系跟哪几组图形类似?
A
B
C
D
分
提出问题:像、镜子、物的数学位置关系是什么样?
猜想: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
分
相等 相等 垂直
相等 相等 垂直
分
如何验证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呢?
用两只等大的蜡烛比较像与物 的大小 研究方法:等效法
分
如何验证呢?
分
完全重合 刻度尺
玻璃板 未点燃
2.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___像__与__物__的__大_小_______ 3.用另一只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与点燃蜡烛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__小__相__等_
二、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8m,井水水深5m,则月亮的ຫໍສະໝຸດ 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c )
A.5m
B.10m
C.3.8×108m
研究方法:类比法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关于镜面_对__称_
分
你知道魔术中的奥 秘了吗?
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分分
平面镜的应用
艺交 医 军 术通 学 事
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 自己的收获吧
补
我们为什么会有靠近物体感觉比较大? 远离物体感觉比较小呢?
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附解析教师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附解析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2bc83c08a1284ac95043f2.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 m,则图中“?”(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 5 mB. 2.7 mC. 2.5 mD. 2.3 m【答案】B【解析】【解答】已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像距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则s+(s-0.4m)=5m解得s=2.7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望远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3.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
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
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A.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B. 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这个像是实像D. 这个像比太阳小【答案】A【解析】【解答】平静的墨水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大小相等,即这个像与太阳等大。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 光的色散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解析】【解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实验
等效替代法
如何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 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模型——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比较像所在位置的蜡烛和镜前蜡烛 的像的大小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如何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通过找到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 别测出蜡烛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再进 行比较就可以了。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视频
困惑的大猩猩
提示: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观察镜子中的自己
为什么在镜中会出现一个“我”? “我”在镜子中的什么地方? 镜子中的“我”和我一样大吗? 当改变我与镜子的距离时,镜子中 “我”的大小改变吗?镜子中“我” 到镜子的距离如何改变?
……
平不板平静玻璃的水、面平,静的毛水玻面璃、,平粗滑糙的金属面,都能可看以到看像做吗平?面 镜(即能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
3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析论证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讨论交流
➢ 为什么有时无论怎样前后移动蜡烛2,都无法使它与蜡烛1的像重合?
蜡烛1
蜡烛2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讨论交流
➢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光的反射
(2)水中倒影
光的直线传播
(3)立竿见影
光的反射
(4)杯弓蛇影
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主要应用: 汽车观后镜 、 弯道观察镜 、……
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的视 野
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主要应用: 太阳灶 、 汽车灯(电筒)反光装置 、……
可以把平行的光 会聚在一点上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 的光变成平行光
4.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 ,则见四邻矣。”(如图)。请通过作图确定“大镜”的位置。
S′
P S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 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 鉴,汉代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 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明代传入玻 璃镜,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
人 体 万 花 筒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移动镜前蜡烛模型重做实验
➢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提示: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 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 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 烛的大小关系
1
2
玻璃板有厚度(较厚),物体在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每个表面成一个像。因此实验中最好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巩固练习
1.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为___1_____m,当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___不__变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小明在 镜中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 4 m,镜中像的高度为 1.65 m。
3.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实 验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将同一支蜡烛先 后放置在白纸上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两点,观测每次蜡烛 所成像的高度。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 的高度与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是否有关。
牙医用平面镜
潜望镜
塔 式 太 阳 能 电 站
① 成像 应用
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巩固练习
1.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取决于( B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
光的直线传播
(1)手影
猴子为什么最终没有捞到水中的月亮? 平面镜中的像是怎么形成的呢?
猴 子 捞 月
平面镜成虚像
手不影响像
平面镜后看不到像
平面镜成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S
S′
N1
01
N2
02
平面镜成像
➢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 ➢ 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 被光屏接收。
小孔成像
➢ 实际光线会聚形成 ➢ 能被光屏接收
巩固练习
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M
A
A′
第一步:画垂线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B
B′
第五步:画虚像
N
用虚线表示
2.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 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C )
A
B
C
D
3.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C) A.2:25 B.2:35 C.9:25 D.9:35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成像特点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
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面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镜 成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像
成像
应用
改变光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 反射面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便于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实验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用另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放置在镜 后所成像的位置上,移动蜡烛,直到 看上去它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位置就是镜前那只蜡烛的像的位置。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
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模型、刻度尺、白纸、支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示:点击画面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