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1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其出色的文学成就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他最著名的成就莫过于《史记》这部史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突出的著作,也是司马迁人文思想的结晶。
本文将从《史记》出发,探讨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首先,司马迁把历史看成是一种学科,不仅要记录史实,还要挖掘其背后的思想、社会状况等等。
他在《史记》中着重记述了社的情况,注重挖掘出的社不和、政治混和展落后,从而勾勒出一幅完整而丰满的社状态图景。
他通引用大量史料和犀利的观察,勾勒出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从山川河流到街巷乡村,从人到国家,从宗教到社会主义,从正史到传奇,从古代文学流派到当代实用技术,司马迁全面记了当时的生活,给出了历史的演化变迁的真实写照。
其次,司马迁强调了史实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他倡导科学思维,对史料的考证和思考更加系统和深入。
他的文学理论中既有善良的道德和礼仪,也有重视史实的客观性,他要求历史考证既要考察史实,又要把内容和历史事件整合起来,形成有机体和完整思想,提出了早期实证主义思想,从而把古代史学推向现代史学的高度。
此外,司马迁也对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色、文学素养等也给予了很多重视,他主张文学作品应当以故事或事件为中心,必须准确无误,叙述要有条理,情节能扣人心弦,把史实和成语故事有机结合起来。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以美好的风俗规范为基础,运用诗文笔法表现思想,用典故来赋寓意,并把史实和文学艺术完美结合起来。
最后,司马迁也强调了文学创作的意义,他主张文学应以建言策谋武帝统治政策等内容作为其基础材料,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使历史更有指导性和意义。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提出:“文学兴国,史记为之,有因而立,有说导则,有记述之,有治教之”,这标志着司马迁“强调文学的发展对治国教化的重要意义”。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大创新。
他把史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学,着重强调史实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用典故笔法来表达其深刻的思想。
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显 然 与 班 固 笔 下 的 有 明 显 区 别 。 多 学者 热衷 于后 者 的 研 究 . 许 而 本 文 则 以 《 记 ・ 吏 列 传 》 研 究 对 象 来 考 察 司 马 迁 的 政 治 思 史 循 为
下 的 循 吏 虽 同 名 而 异 实 ,其 中一 个 最 显 著 的 分 别 便 在 前 者是 道
2《 记 ・ 吏 列传 》 史 循 中的法 家思 想
反 对 执 法 者 滥 用 刑 罚 , 持 “ 法 循理 ” 坚 奉 。司 马 迁 在 《 记 ・ 史 循 吏 列 传 》 开 篇 说 道 : 法 令 所 以 导 民也 , 法 所 以禁 奸 也 。奉 职 的 “ 刑 循理 , 亦可 以 为 治 , 必 威 严 哉 ?日 何 ” 聊从 这 段 材 料 可 以 看 出 , 司 马 迁 其 实 并 不 反 对 统 治 者 使 用刑 罚 。并 且 意 识 到 刑 罚 的积 极 作
家的 无 为 , 而后 者 则是 儒 家 的 有 为 。 ”】弼当然 , 英 时 用大 量 篇 n 余 幅 讨 论 了 后 者 , 这 也 正 是 许 多学 者 讨 论 颇 多 的话 题 。 笔者 却 而 但 更 想 谈 谈 司 马 迁 的 《 记 ・ 吏 列 传 》 史 循 。 《 记 ・ 吏列传》 史 循 开篇 即 阐 明 其 “ 吏 ” , 法令 所 以 导 民 循 观 “
了 自 己 的 观 点 : 奉 法 循 理 之 吏 , 伐 功 矜 能 . 姓 无 称 . 无 过 “ 不 百 亦 行 。 g , 即 余 英 时 所说 的 “ 只 强调 循 吏在 消极 方 面 不做 什 么 . ”]3 ( r 3 他
司马迁思想总结
司马迁思想总结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也是汉代“史学之宗”司马谈的玄孙。
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编纂撰写《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里程碑。
司马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的主题,如历史观、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以及性格品质等方面。
以下是对司马迁思想的总结。
一、历史观司马迁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史学著作《史记》中。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教训和警示。
他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详实而公正的描写,注重事实的搜集和考证。
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重揭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研究历史演变的规律。
二、政治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司马迁对统一国家和建立强大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持有积极的态度。
他主张稳定统一的国家,强调君主集权的重要性,并倡导明君良政的理念。
司马迁提倡从善治国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人物和政治事件,强调以实际的行政方法来解决国家的问题,反对空泛的理论和主观偏见。
三、文化观念在文化观念方面,司马迁重视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他尊重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的价值,认为儒家思想是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重要来源。
司马迁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的和睦,以此达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和谐。
他在《史记》中也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审美观点,对诗词、音乐、书画等艺术形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四、性格品质司马迁的思想中还可以看到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品质。
尽管他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遭受了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遭受了皇帝的惩罚,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和原则,并以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为己任。
他的坚韧毅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使得他能够完成这一重大的著作,为后人树立了取得卓越成就的榜样。
总的来说,司马迁是一位思想深邃、作品卓越的史学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思想观点和作品对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刻地塑造了后世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念。
《史记》中的政治智慧
《史记》中的政治智慧引言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源远流长,并以《史记》这本史书为代表。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众多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的智慧和谋略。
他们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治国安邦、定策军事上,也包括应对外敌、处理内部矛盾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史记》中的政治智慧,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当今社会的政治决策提供借鉴。
1. 政治家的重要品质H2:智慧的核心:智谋与明智政治家必须具备深思熟虑的智谋和明智,才能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
在《史记》中,无论是齐宣王的说陈、左丘明的说国能、周公的霸王、韩非的五蠹等,都是展示了智慧与明智的重要性。
H2:刚柔相济:决断与宽容政治家需要具备决断的勇气,但也要懂得灵活变通。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政治家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时既能果断决策,又能宽容待人。
例如曹操在对待吴国时表现出的刚柔相济,使得他能够赢得吴国臣民的支持。
H2:尊重法律和道德: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政治家必须尊重法律和道德,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等政治家在处理国家大事时都注重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尊重社会的发展规律,遵循最佳的治理方法。
2. 军事家的智慧H2:固守与进攻:运筹帷幄军事家不仅需要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也需要足够的智慧进行战争策略的运筹帷幄。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靖的策反、孙武的谋略等,都是军事家智慧的体现。
H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军事家在做出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但最终的胜利要取决于天时地利。
《史记》中赫连勃勃、贾充等军事家的智慧,无一不是基于对天时地利的准确判断和运用。
H2:识人与用人:人才的重要性军事家必须懂得识别能力出众的人才,并善于用人。
在《史记》中,我们看到很多军事家能够发掘、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将领,例如黄盖、姜维等等。
3. 思想家的智慧H2:放眼天下,审时度势思想家需要有多元的视角和洞察力,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审时度势,为国家的发展指引方向。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刘备、司马迁等思想家的智慧是基于对时势的准确把握。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文史研究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卫倩倩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史记》是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经典,《史记》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史学经典,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学经典。
在这样一部伟大的鸿篇巨作当中,依然蕴含着作者无穷无尽的观点以及看法,通过阅读《史记》这本书难看出司马迁的政治观点以及政治态度。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态度;政治思想司马迁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也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军事学等。
鲁迅先生曾经称司马迁先生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先生这一著作我们国家文学界以及历史界的影响,在这样的一部伟大的鸿篇巨作当中,必然蕴含着作者对于世界的思考。
本文就从《史记》出发,探讨司马迁先生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思想。
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有效的让广大读者阅读《史记》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也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进一步的弘扬太史公的思想精华。
一、《史记》的政治史特点《史记》作为太史公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著作,过去人们常常把《史记》当成一部伟大的历史学著作以及文学著作。
并没有有效的认识《史记》当中的政治史性质其实《史记》还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史著作。
《史记》当中主要就是以本纪为核心,以帝王作为主线,论述历代王朝的成败兴衰,先是一个王朝成与败的关键。
《史记》在记述这些帝王的事迹的时候,也着重了这些古代帝王将相的执政方针以及执政策略。
比如《史记》当中就记载秦襄公礼贤下士,重用能臣。
《史记》当中还今后常会引用一些政论性文章,比如,司马迁就曾经引用贾谊的《过秦论》。
司马迁除了记述古代帝王将相的执政策略以外,也对一重要的改革措施进行了记载,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详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土地政策,也包括郡县制等,更包括一些当时的法令。
《史记》当中记载的大多数人物都为政治人物,司马迁通过对政治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以及《史记》这本书的政治特点。
司马迁 思想
略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摘要: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不论在我国的史学遗产中还是文学遗产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史记》进行研究时, 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 就是对司马迁思想的评价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们从思想上研究《史记》的出发点。
关键词:司马迁;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史记一、经济思想司马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比较复杂的,是一个充满阶级矛盾的时代,也是西汉从鼎盛逐渐走向衰微的时代。
司马迁从事著作时,西汉的经济经过“文景之治”达到空前繁荣。
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市场的扩大是汉武帝初年经济繁荣的标志。
然而从经济繁荣中得到利益的只是那些占着统治地位的大土地所有者和富豪大贾们, 至于广大农民所得到的却是沉重的赋役、豪强的侵凌、地主和高利贷者的盘剥。
因此, 在“盛世”之下, 农民破产, 卖妻窝子的现象屡屡发生。
汉武帝好大喜功, 连年对外用兵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出现了海内虚耗, 户口减半”的局面。
因此汉武帝末年广大劳动人民愈来愈陷于贫困,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暴动、起义事件时有发生。
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迁, 他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这就从思想上给他打上了充满矛盾的时代烙印。
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平准书》、河渠书》列入八书,并为古代的经济思想家和大工商业者专辟《货殖列传》。
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必须记载经济活动的范例, 翦伯赞曾高度评价司马迁“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①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一条必须记载经济活动的范例。
司马迁认为, 在各种行业中, 经商是致富的捷径。
“夫用贫求富, 农不如工, 工不如商。
”②这体现了司马迁经济思想中的重商观念。
他指出,商业的性质决定了经商容易致富。
其主要思想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商业营运, 实际上是资本运动, 商品经济与资本永远是相辅而行的。
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都是一资本为依托,没有充足的资本作媒介,商品流通是不可能的。
论《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的德治思想
182论《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的德治思想王磊平 张师军 长春理工大学摘要:《五帝本纪》作为《史记》的开篇之作,记载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生平经历,与其他古籍对于古圣先王的记载相比,已有所变化。
司马迁对先秦典籍中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有意识的取舍加工。
《五帝本纪》主要记录了黄帝和舜的英雄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德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德治思想自《史记》问世以来,黄帝成了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这种观念将华夏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而其历史根源就是来自《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尧、舜等传说中古圣先王的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强烈的厚生爱民意识,寄托了司马迁的政治理想,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德治思想。
本文通过对《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黄帝、舜的记载的分析,来探究司马迁的德治思想。
一、《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黄帝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炎帝与黄帝之间的部族战争。
蚩尤作为炎帝的后裔,其与黄帝的战争,也属于炎黄战争的一部分。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1]这段话表明了战争爆发的原因。
轩辕黄帝时,神农氏日渐衰落。
诸侯之间战乱不断,然而神农氏却不能平息战乱。
在这危乱之际,轩辕氏挺身而出,作为正义的一方,前去讨伐那些诸侯,于是天下的诸侯都来归顺于他。
黄帝为这场战争做了多方面的准备,除了修兵习武,还施行德政、赢得民心。
黄帝的胜利并非偶然,由此也能看出司马迁的德治思想。
在炎黄战争中,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更为激烈。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2]。
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史记·循吏列传》是司马迁所写的一部古代历史文献,其中记录了他对于政治的思考和观点。
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君主制度的重要性:司马迁认为君主制是最为合理的政治制
度,应该努力维护和发展。
2.重视官吏的遴选和任用:司马迁认为官吏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应
该遴选优秀的人才来担任重要职务。
3.强调政治腐败的危害: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了当时官员贪污
腐败的现象,强调政治腐败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危害。
4.注重民生福祉:司马迁认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必须建立在民众的
幸福和福祉之上,应该努力提高民生水平。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价值取向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价值取向简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于公元前109年至前91年间。
它记录了从黄帝时代到西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历史,全书共计130篇。
《史记》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更是司马迁独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其中得以体现的典范之作。
历史观1.责任感与使命:《史记》认为,编写历史是为了告诫后人,警示当今,通过对过去君王的正面与负面案例进行评述和展示,强调了历任君王对国家和民众所负有的责任与使命。
2.实证主义:《史记》注重事实记录,并尽可能以可靠的证据支持事件的真实性。
司马迁以"既往今来之变乱成败"为治学原则,在确保事实准确性上力求完善。
3.政治家视角:司马迁本身是个思想活跃并具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将历史视为政治学的应用,关注统治者的远见、决策和才能,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总结。
价值取向1.道义取向:《史记》强调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提倡君王应以仁德为本,宽厚待民。
司马迁通过选材和评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道义行为与人性的高度重视。
2.以实话为根基:司马迁一直坚持真实记录历史事件和个人行为,反对虚伪和谄媚。
他试图通过呈现真相来激励后世君王和政治家的品质。
3.警示与劝诫:《史记》在描述历史事件中,经常深挖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训。
他希望读者通过了解历史的变革与命运,警醒并引导后人选择正确的道路。
影响与价值1.文化传承与思想启示:《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较全面、纪传体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对后世编史著作产生启示和影响,也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2.历史研究方法的推动: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使用的实证主义和道德评判标准对于后来的历史研究方法产生巨大影响,并被学者们广泛接受与应用。
他的历史观念和判断标准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基本框架。
3.价值观引领与人文关怀:《史记》强调人类品质、政治才能和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
司马迁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史学家、史料收集家,他的人生价值观不
仅体现在《史记》之中,也反映了西汉末年文化的思潮。
以“廉正”为宗旨。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求之于历史,得廉正;
研究志传,知人义”,这说明了他对廉正的重视。
他认为:只有重视历史,在学习中勤奋努力,才能保持廉正,才能知人义。
因此,廉洁是
司马迁的崇高价值观。
以“真实”为追求。
司马迁不仅以详细的史料收集技巧和独到的观点著称,而且他在著述中注重真实,从而做一个注重实事求是的人。
他把
史学作为一种改革的手段,以熟练的史学技能来筛查历史、看破历史
伪存、思过历史,以致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这也是司马迁认为重
要的价值观之一。
以“尊重”为最高标准。
司马迁认为尊重是最高的价值观。
他认为,只
有尊重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才能有效地将文化传承下去。
而且他
还认为:要有尊重的心态,多学习,多思考,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发展,这也是司马迁追求的价值观之一。
以“勇敢”为个人追求。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强调了勇敢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要做一个勇敢而正直的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把自己的
建议付诸实施,敢于站出来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正性。
这种勇敢态度
也是司马迁追求的价值观之一。
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不仅是西汉末年个人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当时写作者的追求。
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的价值,比如廉正、真实、尊重、勇敢等,使人们对古代的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很多非常值得学习的启示。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历史观与写作风格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历史观与写作风格概述《史记》是中国古代传世经典之一,由司马迁撰写完成。
这部工程宏伟的史书包含了从三皇五帝到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内容,并以其独特的历史观和精彩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讨论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出来的历史观和他特有的写作风格。
司马迁的历史观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历史学家之父,他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在《史记》中得到了体现。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镜子,是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指导人们行为的宝贵经验。
他通过深入研究和整理大量历代文献资料,以及自己对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到的历史观。
司马迁强调了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和准确性。
他坚信只有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才能给后人提供有价值的教训,并且通过详细描写古代人物和事件来还原历史。
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历史中的道德评判,认为历史应该以佳话记载正人君子,并以劣事列举暴殄天物之辈。
此外,司马迁在《史记》中还展示了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关注民众生活的观点。
他深入挖掘并记录了众多历代统治者和著名人物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众的困苦。
可以说,《史记》体现了司马迁对于中国文化及其演变过程的强烈关注。
司马迁的写作风格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了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写作风格,使得这部史书异军突起,并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首先是司马迁流畅而严谨的文字表达。
他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倒装等,使文章生动而有力。
同时,他紧密结合实际情节编排,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发读者的兴趣,并通过这些情节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其次是司马迁对于人物塑造的精准描写。
他通过详细描绘人物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使得人物形象鲜活而栩栩如生。
同时,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对于历史人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还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各个角色所扮演的角色。
最后是司马迁对于独立思考和审视权威观点的态度。
他在《史记》中经常直接引用与官方历史观不同或相左的观点并进行解释,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真相追求与正义之心。
史记中的司马迁通过著作史记对历史进行了怎样的评价和解读
史记中的司马迁通过著作史记对历史进行了怎样的评价和解读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史记》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通过《史记》,司马迁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和解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首先,司马迁通过《史记》对历史进行了评价和解读,展现了他独特的史观。
司马迁以创新的纪传体写作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的编年体史书写形式。
他注重史料的准确性,借助丰富的史料资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背后动因,尽力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司马迁强调史家的责任在于撰写真实的历史,以积极的态度呈现历史。
其次,司马迁通过《史记》对历史评价的角度广泛而独特。
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既客观又深刻,不仅看重其功绩和贡献,更重视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职责担当。
例如,在评价汉高祖刘邦时,司马迁既称赞他建立了大汉帝国,也指出他在晚年的荒淫腐化。
司马迁不仅关注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注重揭示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如《五帝本纪》、《夏本纪》等章节,描述了上古时期各个阶层的历史图景。
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多角度、全面性,既从正面评价其功绩,也从负面揭示其缺点,展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
此外,司马迁通过《史记》对历史的解读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
他深入研究历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道理,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叙述阐明了命运的曲折和无常。
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巧妙运用了“缪公窃国”、“辞让”等故事,阐述了社会正义和道德观念。
他通过叙述历史的种种不幸和悲剧,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从而对未来有所启示。
总的来说,司马迁通过《史记》对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解读,以独到的史学观点和富有创造力的文学手法,呈现了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
他以真实的态度记录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并通过深入的思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与道理。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论《史记》中司马迁的史学观与历史写作方法的创新
论《史记》中司马迁的史学观与历史写作方法的创新概述《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著,成书于公元前91年。
本文将讨论《史记》中司马迁的史学观和历史写作方法的创新之处。
司马迁的史学观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司马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融合了诸子百家思想,并提出“三纪”、“八志”的理论,旨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并深入剖析人性、人伦和社会道德。
2. 整体观与综合研究司马迁主张将历史整体看待,不只关注个别事物或人物,而是力求全面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通过综合研究来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历史写作方法的创新1. 纪传体结合编年体《史记》采用纪传体与编年体并用的方式进行写作。
其中,“纪”部记录了各朝代的历史事件,而“传”部则详细记载了各位重要人物的事迹。
这种结合方式丰富了叙述手法,使得读者既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又能深入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
2. 考据与评价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进行了广泛的考据工作,力求收集到准确可靠的历史资料,还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对历史事实和人物行为进行分析与研判,司马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论证推理与启发思考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运用类似论证推理的方法,在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与反驳。
这种启发式思考让读者产生思考与探索的欲望,并促进了对历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结论司马迁通过他独特的史学观和创新性的历史写作方法,《史记》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一座珍贵而有影响力的里程碑。
他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历史资料,也为后代史学家树立了榜样。
同时,司马迁的史学观和历史写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历史著作,对中国古代以及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作者:卫倩倩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3期摘要:《史记》是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经典,《史记》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史学经典,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学经典。
在这样一部伟大的鸿篇巨作当中,依然蕴含着作者无穷无尽的观点以及看法,通过阅读《史记》这本书难看出司马迁的政治观点以及政治态度。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态度;政治思想司马迁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也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军事学等。
鲁迅先生曾经称司马迁先生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先生这一著作我们国家文学界以及历史界的影响,在这样的一部伟大的鸿篇巨作当中,必然蕴含着作者对于世界的思考。
本文就从《史记》出发,探讨司马迁先生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思想。
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有效的让广大读者阅读《史记》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也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进一步的弘扬太史公的思想精华。
一、《史记》的政治史特点《史记》作为太史公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著作,过去人们常常把《史记》当成一部伟大的历史学著作以及文学著作。
并没有有效的认识《史记》当中的政治史性质其实《史记》还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史著作。
《史记》当中主要就是以本纪为核心,以帝王作为主线,论述历代王朝的成败兴衰,先是一个王朝成与败的关键。
《史记》在记述这些帝王的事迹的时候,也着重了这些古代帝王将相的执政方针以及执政策略。
比如《史记》当中就记载秦襄公礼贤下士,重用能臣。
《史记》当中还今后常会引用一些政论性文章,比如,司马迁就曾经引用贾谊的《过秦论》。
司马迁除了记述古代帝王将相的执政策略以外,也对一重要的改革措施进行了记载,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详细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土地政策,也包括郡县制等,更包括一些当时的法令。
《史记》当中记载的大多数人物都为政治人物,司马迁通过对政治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以及《史记》这本书的政治特点。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摘要: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李陵事件牵连,无端遭受腐刑,忍受了奇耻大辱,完成了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伟大的著作《史记》。
在《史记》中,他对统治了中国人民很久的天地神祇和君权神授等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大胆地对统治人们思想的神权君权提出质疑,让那些“礼不下庶人”的布衣百姓走进史册,使他们闪现出历史的尘埃掩不住的光芒。
本文结合《史记》原著,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以期为业内教学和广大读者学习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唯物主义思想前言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却“不坠青云之志”,以血作墨,心灵为纸,完成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作,这就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二十四史风云激荡,但是《史记》却一直高二十四史榜首。
不必说他的通史巨作的无与伦比,也不必说他为传世经典的忍辱负重,单是他伟大灵魂和时代碰撞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就奠定了他卓越的历史地位。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始终在探索着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的认识能力,使得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呈现着不同的状态。
春秋战国之初,人们对天道和人事关系的认识,已渐渐发生变化,虽然超越自然与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彻底动摇,但已出现了改造性解释,出现了重视人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倾向,往往在天的名号下,强调人事的作用,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便是如此。
至于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则达到了这一时期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最高水准。
而司马迁的《史记》更是在前人较为进步的天人关系论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用《史记》的篇目来印证司马迁的进步思想。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其中本记,世家,列传三部分,大多是以人物为中心,或一人或几人或群体,它以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相结合的形式,既塑造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形象,也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状况。
从《史记》十二本纪看司马迁的帝王观
分 裂 天 下 , 封 王 侯 , 由羽 出 , 为 ‘ 王 ’位 虽 不 而 政 号 霸 ,
终 , 古 以 来 未 尝 有 也 ”2咖 , 实 际 上 起 过 相 当 于 近 [ x 即
帝 王的作用 。相反 , 帝虽 号为帝 , 义 上执掌过 统 义 名
率 诸 王 的权 力 , 但 他 对 历 史 进 程 的 作 用 远 比不 了 陈
对 话 、 节 描 写 等 。 《 记 ・ 二 本 纪 》 , 马 迁 虽 细 在 史 十 中 司 然 根 据 历 史 写 古 代 帝 王 , 但 是 司 马 迁 对 史 料 进 行 了 加工 与处理 , 择 与摒 弃 , 一 切恰好反 映 了司马迁 选 这 对 历 史 人 物 的 主 观 感 情 。 下 , 者 拟 从 《 记 ・ 二 以 笔 史 十
后 之 时 , 内得 离 战 国之 苦 , 臣 俱 欲 无 为 。 故 惠 帝 海 君 拱 已 。 后 女 主 制 政 , 出 房 闼 , 天 下 晏 然 , 罚 罕 高 不 而 刑 用 , 务 稼 穑 , 食 兹 殖 。 ”3 P 因 此 , 照 掌 权 者 为 民 衣 『 l x 按
刘 勰 在 《 心 雕 龙 ・ 传 篇 》中 说 : 子 长 继 志 , 文 史 “ 甄 叙 帝 德 , 尧 称 典 则 位 杂 中 贤 。 法 孔 题 经 , 文 非 玄 比 则 圣 。故 取 式 《 吕览 》 通 号 日纪 。 本 纪 以 叙 皇 王 。” , 故
体 的先 河 , 后 代 史 书 树 立 了典 范 。 代 史 学 家 郑 樵 为 宋 在 志 ・ 序 》中 评 价 《 记 》 : 使 百 代 而 下 , 官 总 史 说 “ 史
不 能 易 其 法 , 学 者 不 能 舍 其 书 ,六 经 之 后 ,惟 有 此 作 。 清 代 史 学 家 赵 翼 在 《 二 史 札 记 》中 说 : 司 马 迁 ” 廿 “
史记与司马迁的读后感
史记与司马迁的读后感史记与司马迁的读后感史记与司马迁的读后感1《史记》的史学价值还体现在:司马迁虽是王朝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一部批判性的历史著作,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
正是由于司马迁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对各种人物在历史坐标中的生存状态和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并突破了正统思想的束缚,从客观的角度书写历史和人物,才使得《史记》的内容丰富博大,独具魅力,而区别于后代的正史《史记》同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
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
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
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与司马迁的读后感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读的书应该把知识,联系实际将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对书本上的道理才能真正领会,比如登山,可以设想不管别人对你说登上山峰时感觉是如何的”一览众山小“,你还是不容易体会到,因为你得到的只是间接体验。
再如一个读书人和一个常年在山上打柴的樵夫比登山,读书人由于没有亲身实践,所以一到山上就分不清东南西北,满腹知识也都是毫无用处,但樵夫就不同,因为他经常上山,熟悉山上的一切,所以他上山就好似上山打柴一可望而不可及轻而易举不费什么力气,因此他们有如此大的区别。
在我们人类文化发展中实践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富兰克林研究雷电就是其中的一例。
他小时候,听他父亲说雷电是上帝在惩罚,于是富兰克林便想上帝在惩罚哪个可怜的人啊?可为什么只有在夏天发怒而冬天不发怒呢?于是从小立志要解开这个秘密,富兰克林长大后得知雷电是摩擦而成的,不是上帝在发怒,而是一种自然现象,请你想想:要不是富兰克林做个实验而是死读书,他读到的只是“上帝发怒”的答案,人类也会晚些得知雷电的秘密,至今还在浑沌的世界里,由此可见实践是多么重要。
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代表性著作之一,成书于汉朝初年,作者是司马迁。
它堪称中国史学经典之作,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就《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展开论述。
一、史学价值1.史实精确《史记》是汉朝初年的著作,作者司马迁在写作时十分认真,对史实要求严格,力求精确。
他闻莫之详、睹莫之察确实同他的作为抄录史书、检查古物、查明官印以及深入史料,做了必要的调研。
因此,《史记》的许多记载都非常精确,比如汉代人员名录、京师、郡县和部族名称、地理、历法等,都有着十分严谨的记述,其中不少记载至今仍为珍贵历史资料。
2.体制完善《史记》所展现的体制完备,让它成为了古代史学的优秀著作。
它不仅分为十二个卷册,每个卷册都有一个题目,而且每个卷册内部再分为小节,精细分组,章节互相关联,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体系框架。
这种体制完备,将许多零散的历史材料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它们更加易于理解,也方便人们加以研究。
3.思想价值《史记》的思想价值,有着深深的历史渊源,在很多方面极有启示:①关于道德的树立司马迁对《史记》内涵的追求,也反映着他对道德原则的信仰。
他深刻地领悟到图利的男女,取道弃德的悖理,因此多次在《史记》中针砭时弊,倡导道德。
他断然批判了自己的父亲会稽君的复仇心态,鼓励年轻一代要立崇尚廉洁节欲之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②关于信仰的升华史记在未得到司马迁本人授意时就已成为完整的独立书本,这个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史记》已经成为一个信仰的代表。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讲述了各种政治、军事事件的发生,还通过对传说、神话等多种文学形式的融合,传达了一种人生的哲学思考,对人类内在的信仰进行了升华。
二、思想内涵1.对各国文化传承与融合的观察《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用文字来系统整理和总结历史的奇书,它不仅透露出中国古代重视文化传承和吸纳外来文化的思想,而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也进行了深刻思考。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史记》用生动详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高超的写作才能,寄予了作者强烈而美好的政治愿望,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对明君贤臣的渴望,对统治阶级罪恶的讽刺与揭露,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反抗暴政的赞扬,对爱国英雄人物的颂扬四个方面来分析作者的政治态度。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态度《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用生动详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才能,寄予了作者强烈而美好的政治愿望,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对明君贤臣的渴望,对统治阶级罪恶的讽刺与揭露,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反抗暴政的赞扬,对爱国英雄人物的颂扬四个方面来分析作者的政治态度。
第一,《史记》体现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渴望。
《史记》中体现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渴望,最早见于《五帝本纪》,《五帝本纪》开头就写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1]。
由这段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之前,四分五裂,部落纷争,战乱迭起,黄帝经过与炎帝、蚩尤等激烈的战争,才消灭了纷争,统一了社会,完成了父权制时代的统一,结束了各部落之间的纷争。
将勤政爱民勇于平叛的明君贤臣形象塑造的高大而威猛。
而在《夏本纪》中记载:禹率领百姓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史记作史的指导思想
史记作史的指导思想
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所著作的《史记》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军事学,其中包括政治学领域。
《史记》产生于汉代鼎盛时期,经过汉初修养生息,经济得到发展,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势强盛。
《史记》记述这样的时代,有着浓厚的现实政治指向。
本文着重探讨《史记》的政治史性质,认为《史记》创作目的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史记》入传的人物主要是政治人物,所描述的人物活动主要是政治活动。
《史记》所描述的现象,大都是政治现象。
可见《史记》中孕育着丰富的政治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产生的渊源进行探讨,认为其主要来源于对先秦以来诸子百家思想的汲取与融合。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根源于道家思想,取道儒家思想,也汲取了法家思想的精华,自成一家。
他的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有大一统、以民为本、崇尚仁政、任贤使能。
司马迁表现自己政治思想的方式很独特,不是直接发表政论进行单纯的理论论证。
而是“见之于行事”,让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说理,表现为借史言政;他通过记述历史,并加以品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即述史为治:同时在选择史料时,有目的地总结归纳政治家、政治事件的负面教训,以供今世及后来者“志古自镜”。
由上所知,《史记》不愧为一部杰出而独特的政治史学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史记》中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摘要:《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在笔下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司马迁将其主张的政治思想融入其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表明自己对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的看法。
本文将从“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反对分裂割据,颂扬秦汉统一”“认同天人感应,肯定人事作用”四个方面来阐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政治思想司马迁在我国古代是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有着坚强的毅力、崇高的人格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汇百家学说、各种知识于一编,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即纪传体《史记》。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历史哲学,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是伟大中华人格的凝聚,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民族文化的浓缩。
司马迁在《史记》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辅助,他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血《史记》。
纵观《史记》,我们可以体会到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基本倾向是倡导儒家的“仁政”为本,辅以道家的“无为”为表的统一体,同时对于阴阳、名、法、墨各家也兼收其长,扬弃其短。
这在《论六家要指》中有着明晰的阐述。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融合儒、道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而且更主要地是总结历史经验“自古志镜”提出的。
所以,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属于经世致用型,而不是思辨理论型,他既不是儒家,又不是道家,而是升华历史经验自成一家。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崇尚德治,反对暴政在司马迁笔下,“德治”与“暴政”是相互对立的,作者的褒贬倾向特别鲜明。
在《太史公自序》中将古圣先贤禹、汤、文、武称颂为德治之君,说夏禹“德流苗裔”,周文王“德盛西伯”;而对于夏桀、殷纣、周幽王、周厉王,以及秦始皇、秦二世这些君王,贬抑为“暴”。
司马迁用这一政治观念模式总结历史经验。
在《夏本纪》中,他表述“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叛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
在《殷本纪》中表述: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女,……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而周文王“修德行善”,诸侯多叛周而往归西伯。
古代“虞夏之兴”,“汤武之王”,因修刃行义,“德洽百姓”;而桀、纣、幽、厉之亡,则是因暴虐不仁。
中古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仁义之本。
近世楚亡汉兴,也因“子羽暴虐,汉行功德”。
汉兴百年之间,“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着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
所以司马迁明确地宣称,他写作《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的目的,就是“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
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司马迁崇尚德治,反对暴政,但并不排斥“法治”,而只是认为“刑法”不是治政的根本,不能带来太平,更不应酷烈。
循吏、酷吏两传序论对照极为鲜明。
《循吏列传·序》:“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酷吏列传·序》:“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很显然,司马迁认为暴力和法,是治政之“具”,不可缺少。
但“具”只是手段,不是政治的目的。
“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这才是目的。
为政之道,是以“德治”导致天下太平。
“德治”是儒家政治的根本。
“德治”也就是“仁政”,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具体内容却是轻徭薄赋,主张节制对人民的剥削,缓和阶级矛盾。
这一政治理论基础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司马迁用古今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民本思想,可以说贯穿《史记》全书。
但司马迁并不是仅仅这样,他认识到人民力量对历史的演进起最后的决定作用,而且还肯定了人民的反暴斗争,大声赞扬革命行动。
司马迁所谓的“革命”,也就是变革天命,有道伐无道。
战国时,孟子更发展成为民贵君轻说,盛赞武王革命诛“一夫纣”。
汉代景帝时发生过儒学博士辕固生与道家博士黄生进行的关于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不是革命的辩论。
黄生认为汤、武之举是“臣弑君”,大逆不道。
辕固生认为汤、武革命是“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
由此可以知道“革命”是先秦至汉初儒家的一个进步观点。
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大一统的思想控制,这时的儒家学说是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为基准,原始儒家的民贵君轻说,被束之高阁。
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迁不仅继承了原始儒家民主性的精华,而且发扬了汤、武革命的观点,提出了反暴政的思想。
司马迁为陈涉作世家,把他与汤、武并论:“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发迹。
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项羽灭秦,司马迁热情地歌颂了他,为之立本纪;而项羽暴虐,同样也受到司马迁无情的批判。
《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大旨都是歌颂反暴精神的。
所不同的是,《刺客列传》反映的是政治斗争,宣扬锄强扶弱的正义精神。
至于游侠,可以说是颂扬绿林义气,宣扬下层人民扶弱的一种形式。
游侠为受压迫、受冤屈的下层人民伸张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司马迁歌颂他们,表现了他同情广大人民的反暴愿望,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正统史家的非难。
但这正是司马迁思想闪光的精华之一。
二、主张顺民之俗,颂扬无为政治无为政治在理论上是“因循为用”,与“多欲滋事”正相反对。
总观《史记》可以看出,司马迁所歌颂的圣君贤相,都是“因循为用”的;所抨击的暴君污吏反都是“多欲滋事”的。
五帝三王与汉初君臣都是“因循为用”的;三代末主与秦皇、汉武帝都是“多欲滋事”的。
前者兴盛,无为而无不为;后者衰败,为所欲为而国家破亡。
司马迁所讲的“因循为用”,来源于道家的思想资料,但却同老庄之道有着本质的区别。
老子的“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灭去人欲,要把历史拉回到古朴的原始社会中去。
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却是顺民之俗,给人之欲。
他在《货殖列传》里明确地提出了欲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主张施政要随从民俗。
他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因此,《货殖列传》一开篇就把老子的小国寡民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引用。
其实,《老子》五千言中连一个“因”字也没有。
司马迁从“无为”学说中引出“因循”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因循”不是消极的率由旧章,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而是“因势利导”之“因”,积极地与时迁移。
《论六家要指》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是用道家的语言,表达了法家的进化论思想。
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合传,是发人深思的。
韩非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又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司马迁还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法后王”出自《荀子·非相篇》。
司马迁所讲的“因循”,其政治内容分与韩非的“随俗施事”和荀子的“法后王”是一脉相承的。
“因循为用”的政治实践是汉初的无为政治,受到司马迁的称赞;“多欲滋事”的政治是武帝的文治武功,因其过度使用民力而受到司马迁的批判。
汉初无为在指导思想上是“国家无事”,“君臣无言”;具体措施则是约法省禁,与民休息。
无为治国的原则,高低在世时已自匹夫而得“天统”,原因就是他顺民之俗,“承蔽易变,使人不倦”。
吕太后无为,“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文帝“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司马迁许之为“德至圣”的“仁”君。
萧何为相,“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曹参因循,“天下俱称其美”。
文景之世的社会,在司马迁笔下,被描绘成理想的社会。
《律书》云:“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
自年六七十翁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
孔子所称有德君子者邪!”司马迁在《平淮书》中明确地指出,汉兴七十年之“盛”的原因,是“国家无事”。
所谓“国家无事”,并不是没有事和不做事;这乃是与汉武帝时国家多事相对而言。
查《汉书》各帝纪。
惠帝有城长安之事;高后元年有置孝弟力田官劝农之事,二年有改行八铢钱之事;文帝有平济北王刘兴居叛乱之事;景帝有平吴楚七国之乱之事。
这些事是必须要办的,它不是君臣们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且在办事时又有所节制,所以说“无事”。
例如惠帝几次城长安,都在农闲进行,三十日而罢。
“国家无事”的前提是“君臣无言”。
曹参为相,“日夜饮醇酒”。
“卿大夫已下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曹参对惠帝说:“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
可见无事、无言就是垂拱无为,守职尽责,依法办事,不滋事扰民。
武帝即位则不然。
他大事兴为,臣下争言利害,一事未就,一事又起,这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原因。
《平淮书》也有具体描述,“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加之“兴利之臣自此始也”,超过了整个国家和人民所能负担的极限,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到了武帝晚年,国家呈现“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残破景象,大类亡秦之迹。
汉武帝后期的衰败,司马迁早在元封年间兴隆景象之时就察觉了。
所以《平淮书》赞语的结尾意味深长地以秦谕汉,用历史的教训来向汉武帝敲警钟。
请看司马迁的批评: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
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
曷足怪焉。
这里所说的秦统一币制,“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乃是隐喻汉武帝垄断盐铁财货,随意变革币制搜刮民财的写照。
集天下之财,用于“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以至于“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境地,而专制者“犹自以为不足”。
司马迁批评武帝的多欲,讥刺他的迷信荒诞,就在这“犹自以为不足”上,而并不是对他整个事业的否定。
西汉政治从“无为”转向“多欲”,乃“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是历史大势和必然发展。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外征内作,把西汉推向极盛。
封禅、改制、正历、四夷归服,一派博大气象。
《太史公自序》云:“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鼎盛局面,司马迁怎能不歌颂呢?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汉武帝多欲滋事的批判,是指他好大喜功,过度使用民力而言,并用以表现他提倡德治,顺从民望的政治观点,以及对文景之世无为政治的依恋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