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获奖公开课
(完整版)《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似与游者相乐。
”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学生初中已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很快便能答出。
此时,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教师在学生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今天要学的则是“永州八记之首”《始得西山宴游记》,让我们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
2.观察两篇课文的标题,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为?学生可以比较快回答出两篇课文均为“记”这一文体。
此时请学生说一说关于“记”的文体特点。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补充: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的散文。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引导学生模仿一下《小石潭记》的标题,重拟课文标题,得出《西山记》(板书)。
进一步引导学生模仿其他类似的游记的取题方式。
比如说初中里学过一篇课文饶鼐的《登泰山记》。
如果模拟《登泰山记》,这篇课文应该拟为《游西山记》(板书)。
此时,学生可以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在一般的游记类标题信息之外,多了“始得、宴”这几个字(标出),接下来我们将慢慢体会这几个字的含义。
(二)梳理字1.学生自主文并借助文中注和《古常用字字典》梳理字的音和。
疑之做上号。
2.之后行小交流,小不能解决的参与班交流,主提,主解决,直至一一关。
(1 )字音僇(l ù)人惴(zhuì)栗( lì)施施(yí)(yí)(jiào)而起斫( zhu ò)榛(zh ēn )莽茅茷(fá)箕(jī)踞(jù)衽( r èn )席岈(xiā)然若垤(dié)(cuá)蹙(cù)培( p ǒu )娄( lǒu )(hào)气引(shāng)遁( d ùn )(tuí)然冥(míng)合(2 )通假字①自余僇人。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重点词汇与句式
重点词汇:宴游、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句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学鉴赏与评价
文学鉴赏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鉴赏 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文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总结
教学内容回 顾
教学方法总 结
教学效果分 析
改进措施建 议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学难点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掌握“西山宴游记”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理解“西山宴游记”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解决方法与策略
针对教学重点: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点内 容。
针对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重点词汇讲解:对文 章中的重点词汇进行 解释和举例
句式讲解:分析文章 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 结构,帮助学生理解 文章
文化背景介绍:介 绍与文章相关的文 化背景和历史知识, 增加学生对文章的 理解和兴趣
文学鉴赏与评价活动
导入: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背景 文本解读: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和思想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西山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艺术风格 评价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感受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 案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教学内容 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01
添加章节标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获奖公开课
作者柳宗元的简介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现在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 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 先生”。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他的代表 作品有《溪居》、《江雪》、《渔翁》等。
寓情于景
作者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将自己的 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欣赏 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变化。
04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影响与评价
CHAPTER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开启游记文学的新篇章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以其独特的写景方式和深刻的内心独白,为后世 的游记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目标
掌握《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柳宗元寄情山水的情怀,理 解作者在贬谪期间的心境变化。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理解作者的 情感表达。
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认 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对自由的向往
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认为自由是人类的本性和追求,只有在自然中才能真 正实现自由。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束缚和限制的不满,认为人们应该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 独立。
03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艺术特色
CHAPTER
VS
难点
深入理解文中“西山之怪特”的描写,体 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似与游者相乐。
”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学生初中已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很快便能答出。
此时,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教师在学生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今天要学的则是“永州八记之首”《始得西山宴游记》,让我们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
2.观察两篇课文的标题,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为?学生可以比较快回答出两篇课文均为“记”这一文体。
此时请学生说一说关于“记”的文体特点。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补充: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的散文。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引导学生模仿一下《小石潭记》的标题,重拟课文标题,得出《西山记》(板书)。
进一步引导学生模仿其他类似的游记的取题方式。
比如说初中里学过一篇课文饶鼐的《登泰山记》。
如果模拟《登泰山记》,这篇课文应该拟为《游西山记》(板书)。
此时,学生可以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在一般的游记类标题信息之外,多了“始得、宴”这几个字(标出),接下来我们将慢慢体会这几个字的含义。
(二)梳理字词1.学生自主诵读课文并借助文中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梳理字词的音和义。
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2.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参与班级交流,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1)字音僇(lù)人惴(zhuì)栗(lì)施施(yí)(yí)觉(jiào)而起斫(zhuò)榛(zhēn)莽茅茷(fá)箕(jī)踞(jù)衽(rèn)席岈(xiā)然若垤(dié)攒(cuá)蹙(cù)培(pǒu)娄(lǒu)颢(hào)气引觞(shāng)遁(dùn)隐颓(tuí)然冥(míng)合(2)通假字①自余为僇人。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ppt课件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里形态奇特的山水,我都去过了,却 10 不曾知道西山的奇怪特别。
二段释疑:
指着西山
今年登九高月远望二十八才日,因因为 坐法 以….为异
于是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渡仆过人过湘沿江着,缘染溪,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相同字首尾相接 的顶针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手法规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 ,绵绵无穷,醉梦交织,颓唐郁结的心 情,无以消解的表达效果。
28
欣赏品味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 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而归。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 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 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乎始。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 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译文: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势,(高的地方)像 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 样低陷,(高的地方)像蚂蚁做窝时堆 在洞口的小土丘, (低的地方)像小洞 穴。看似尺寸之间的景物,实际上有千 里之远,(这些景物)聚集紧缩在一起, 没有哪个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云缭 绕,连绵不断,外与天接,四处远望都 是一样的景象。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 不想回家。
4-9-2《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必修一)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异之:
过缘斫焚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俯视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仰视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登山之难 山势之高 山之个性
游者旳心境
悠悠乎 洋洋乎 颓然就醉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作者得到了一种释放与解脱,请结合课文旳第一节,分析 一下,释放与解脱旳是什么?又是以何种方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语气词,表肯定)
醉能同其甚,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语气词,表判断)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语气词,表感叹)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代词,代前面旳美景)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助词,旳)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耶,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前一种助词,旳,后一种助词,不译)
何为其然也?
(代词,它)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表推测,大约)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连词,假如)
僇人 恒惴栗 倾壶而醉 醉而卧 卧而梦
忘情于山水
幽泉怪石 山水之异态者 怪特 异之 特立
天人合一
山之异态 怪特 特立 人之异态 怪特 特立
文言虚词 积累与训练
更若役,复若赋……
(代词,你旳)
若毒之乎?
(代词,你)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发语词)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连词,因为)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 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 趣。觉而起,起而归。觉得 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 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特。
高一语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优秀6篇
高一语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优秀6篇高一语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一【重点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2.古今异义(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承接,接着(2)颓然就醉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精神萎靡不振(3)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3.一词多义(1)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2)梦卧而梦(动词,做梦)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始指异之(副词,才)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4.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穷回溪(走到尽头)/萦青缭白(青山,白水)(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以……为异)(3)形容词用作名词。
自远而至(远处)(4)数词用作形容词。
四望如一(相同)(5)名词用作动词。
外与天际(连接)/卧而梦(做梦)/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6)名词用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四望如一(向四面)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连词,表承接。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3)连词,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4)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2.之(1)助词,的。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2)代词,它。
始指异之(指西山)/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为(1)介词,为了。
故为之文以志(2)动词,成为。
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之”,指代是州之山水)(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6)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2.判断句是岁元和四年也德育渗透点篇二1.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获奖课件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僇:僇,通“戮”。这里是刑辱的意思。 居是州:居,住。是,这。州,指永州。 恒惴栗:恒,常常。惴(zhuì)栗,恐惧,忧惧的样子。 隙 :空闲,空暇,这里指公务之暇. 施施(yí):缓慢行走的样子。 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内容与手法技巧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 山的欣喜,写西山的形势高峻、气象阔大, 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自 己怀才不遇的孤寂惆怅之情和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及傲世情怀。
始得 西山
向之未始游每醉日而常思见归::幽异泉态怪山石水,皆我有
宴游 记
游于是乎始望登醉西山而山始忘同感归:::始高心指峻凝异特形之立释,物我相融情景交融
中国的“贬谪文学”现象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
——清·赵翼
诗家不幸诗歌幸
辞官归隐的陶潜宁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 锄归”,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躬 耕田园,举家食粥,却留住了骨子里那股清高 与傲岸。
个性张扬的李白情愿放弃翰林之位,也不想 摧眉折腰事权贵,放弃了身居天子身边的繁华 与荣耀,在心灵深处守住一个文人最后的一丝 人格尊严。
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 响,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 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 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 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 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 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 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景况渗透在里面,达 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 黑暗的社会现实。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 壤,皆在衽席之下。
公开课始得西山宴游记
•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
为民役”的观点。
文学成就:
•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表现 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 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 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 实的不满。
余秋雨:
“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 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 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 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 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 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 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 斫榛莽zhuó zhēn mǎng 焚茅茷 fãn fá 箕踞而遨jī jù • 衽席rân 岈然洼然xiā wā 若垤若穴 diã
• 攒蹙累积 cuán cù莫得遁隐dùn 萦青缭白 yíng liáo • 不与培塿为类pǒu lǒu 颢hào引觞满酌 shāng zhuó
• 颓然就醉 tuí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描绘了寒江独钓图,清冷孤寂中展现出诗人孤傲绝世 的性格,是一个孤高、正直、守志不渝的形象。
作者名片:
•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
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永贞元年,柳
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 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 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多年的贬谪生活, 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与万化冥合 míng
三、翻译——
高中语文苏教课标版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席方盛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
名师PP深T课入件 挖掘,思考感悟
结合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再次分析本文内容, 思考柳宗元究竟在西山宴游之中“始得”了什么?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解题: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开始发现 最初发现
名合师P作PT探课件究 翻译句子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出,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遂命仆人,过湘洒,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荼,穷山之高而止。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4、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5、其高下之势,山并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 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课后作业
1.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一文。 2.进一步了解柳宗元相关资料,以《柳宗元始得》为题写篇随笔。
箕踞
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战国策·燕策三》
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 世 说 新 语 》
谢谢观赏!
名师PPT课(件1)登山过程的不同: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名师PPT课(件2)登山后行为的不同: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中小幼《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 岈然洼然: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洼然,山谷低陷的样子。 • 若垤若穴:垤,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的意思。
• 译际文,交:会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
反映出卓尔不群、傲然独立,像幽兰那样“ 不以无人而 不芳”的美好人格。山水之美 与人格之美在柳宗元的文 中交相辉映,相 得益彰,柳宗元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人格 化
的自然,不仅给人以美感,更给人以启迪, 让人深思。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 。永州
当时是一片蛮荒之地,生活环境艰苦。但政 敌们仍不 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 ,把他丑化成“怪民”。 亲朋故交唯恐受 到牵连,纷纷与他断绝来往。残酷的 政治
在《愚溪诗序》中写道:“今予遭有道而违于 理,悖于事,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高中语文苏教课标版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李映斌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
“优质课PPT课件,适合公开课赛课!”
名师PPT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执教者:红河州一中 李映斌
名师PPT课件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
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
点。
名师PPT课件
自余为僇人 lù
恒惴栗 lì
读 准
施施而行 yí
梦亦同趣 qū
名师PPT课件
柳宗元所的心灵世 界,在西山是不是寻 找到了永恒的解脱?
名师PPT课件 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 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 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 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 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 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 欣喜万状,急急赶去。 ——余秋雨《柳侯祠》
暂得一时欢
名师PPT课件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仿 佛是亲切的知己。
因此,他笔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的性格 相协调、相统一的美的特征:高洁、幽邃、澄鲜 和凄清。
——《中华文学通史第二卷·古代文学编》
山水清音 山水知音
谢谢观赏!
名师PPT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获奖公开课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 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岈然洼然: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洼然,山谷低陷的样子。 ▪ 若垤若穴:垤,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 培塿:小土堆似的山丘。 ▪ 悠悠,渺远的样子。 ▪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 涯,边际,极限。 ▪ 洋洋乎,广大的样子。 ▪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译文: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独以无有是念 ▪ 独恨不幸获托姻好,而早凋落 ▪ 至今无以托嗣续,恨痛常在心目
——《与杨京兆凭书》
20
资料链接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 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 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 狼狈,一度 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 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 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 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 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 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始
得
西
山 宴
( 唐 )
游 记
柳 宗 元
《永州八记》: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 首的政治革新活动。革新集团失败,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为宣泄内心 愤懑,柳宗元遍游永州,寄情山水, 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似与游者相乐。
”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学生初中已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很快便能答出。
此时,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教师在学生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今天要学的则是“永州八记之首”《始得西山宴游记》,让我们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
2.观察两篇课文的标题,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为学生可以比较快回答出两篇课文均为“记”这一文体。
此时请学生说一说关于“记”的文体特点。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补充: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的散文。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引导学生模仿一下《小石潭记》的标题,重拟课文标题,得出《西山记》(板书)。
进一步引导学生模仿其他类似的游记的取题方式。
比如说初中里学过一篇课文饶鼐的《登泰山记》。
如果模拟《登泰山记》,这篇课文应该拟为《游西山记》(板书)。
此时,学生可以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在一般的游记类标题信息之外,多了“始得、宴”这几个字(标出),接下来我们将慢慢体会这几个字的含义。
(二)梳理字词1.学生自主诵读课文并借助文中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梳理字词的音和义。
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2.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参与班级交流,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1)字音僇(lù)人惴(zhuì)栗( lì)施施(yí)(y í)觉(jiào)而起斫(zhuò)榛(zhēn)莽茅茷(f á)箕(jī)踞(jù)衽(rèn)席岈(xiā)然若垤(di é)攒(cuá)蹙(cù)培(pǒu)娄(lǒu)颢(hào)气引觞(shāng)遁(dùn)隐颓(tuí)然冥(míng)合(2)通假字①自余为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资料链接 •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一种 冷漠的存在,仿佛是亲切的知已。因 此,他笔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 的性格相谐调,相统一的美的特征: 高洁、幽邃、澄鲜和凄清。这种自然 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 而表现出来的”。 • (《中华文学通史第二卷》)
22
与囚徒为朋,行则 若带索,处则若关 桎梏。
—— 《答周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 紧缩,层层堆叠,没有什么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 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 • • • • • 培塿:小土堆似的山丘。 悠悠,渺远的样子。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涯,边际,极限。 洋洋乎,广大的样子。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日:每日。徒:随从。 穷回溪:穷,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披:用手拨开。 更相:互相 极:到 趣:通“趋”,往。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 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是 :这。 • 异态:不同景致 • 未始:未尝。怪特:怪异奇特的景色。
• • • • • •
释:解除束缚。 冥合:浑然一体。 向,从前。 未始,未尝。 于是,从此,从现在。(古今异义) 故为之文以志:之,代所见景色。以,来。志,记
译文:此时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
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 开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 • • • • 岈然洼然: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洼然,山谷低陷的样子。 若垤若穴:垤,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的意思。 • 际,交会。
译文: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
译文: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 觞:酒杯 •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
要醉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烧掉茂密的茅草,走到山顶为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箕踞,席地而坐,像个簸箕(箕)。(其一 犬坐与前) • 遨,观赏。 • 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译文: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
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 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译文:我认为,凡是这永州有奇异形态
的山水(定语后置句),都被我游览 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的景色。
第一次宴游时的柳宗元的感受?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 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句长短交错,语气急促,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上下钩连, 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 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 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 而游”。虽然畅游酒醉,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 悦与解脱,这里的柳宗元是
始 得 西 山 宴 游 记
( 唐 ) 柳 宗 元
《永州八记》: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 首的政治革新活动。革新集团失败,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为宣泄内心 愤懑,柳宗元遍游永州,寄情山水, 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 宴游:宴饮游乐。宴游记,记的 一种。
始 思考: 得 宴
游 记
西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怎 山 样的人生感悟?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僇:僇,通“戮”。这里是刑辱的意思。 居是州:居,住。是,这。州,指永州。 恒惴栗:恒,常常。惴(zhuì )栗,恐惧,忧惧的样子 隙 :空闲,空暇,这里指公务之暇. 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 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
19
资料链接
• 自遭责逐,继以大故 • 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 不常 • 永州多火灾,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 • 凡人之黜弃,皆望望思得效用,而宗元 独以无有是念 • 独恨不幸获托姻好,而早凋落 • 至今无以托嗣续,恨痛常在心目 ——《与杨京兆凭书》
20
资料链接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 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 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 狼狈,一度 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 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 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 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 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 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虽满腹才华却被贬 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人视为怪民) 内心抑郁苦闷 抱负不能施展
柳宗元: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17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作者为 什么这么说? 现在你能理解题目的含 义了吗?
众山游:未得 倾壶而醉 披草而坐 觉而起,起而归
西山游:始得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箕踞而遨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快乐其表,忧伤其里。
• 诵读并翻译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 的西山是怎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于)法华西亭,望西山, 始指(之)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 因:由于 • 始指异之: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 遂:于是 • 缘:沿着 •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 茅茷:茅草 译文: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丛,
西山有何特点?
险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不与培塿为类
高
空阔 独立
为何西山能给柳宗元带来如此独特的感受?除了 西山的美景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原因让他“不 欲归”?
西 山:
虽美而被弃蛮荒之地 怪特 ,特立 孤独不被世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