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活跃的儒家思想

合集下载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宋明理学1.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①中国本土化。

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2)隋朝,儒学家提出“②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唐朝实行③三教并行政策,使得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2.程朱理学(1)北宋时,形成了以④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又以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称为“程朱理学”。

(2)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者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二程”还提出“⑤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⑥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编著了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⑦四书章句集注》。

(4)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陆王心学(1)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⑧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其学说被称为“心学”。

(2)明朝中期以后,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⑨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易错扫描】(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一个认为要格物致知,一个认为要内心自省,但是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

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属于理学的范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心学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属主观唯心主义。

(2)理学在宋代不是主流思想。

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思想是从元代开始的。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1·河北唐山模拟)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 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 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
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 B)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
(2013·江西九江二模·28)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 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 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 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1.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略)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 权威,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 展。①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② 高 度评价改革家,肯定农民起义。 (3)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 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4)阴阳本源:提出万物皆源于阴阳二气,而不是天 理,否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影响 “经世致用”是一种反理学思想的一种儒家思想潮流。“经世致用” 思潮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实学”,使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研究取得前 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甚至可与先秦媲美。“经世致用”之学的务实革 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
顾炎武(1613-1682),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 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 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 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 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 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 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 其祠堂。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可以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探讨。

以下将详细介绍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思想主流的提倡传统儒家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传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所提倡和推崇的主流思想。

“儒家”一词本身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明朝时期将儒家作为朝廷官学(太学)的正式教科书,并加以强调和发扬,清代更是将儒学视为官方政治信仰。

二、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思潮明清之际兴起的程朱理学成为明清儒学的主流。

程朱理学主张追求“天理”,指导人的实践行为。

理学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融合,以《大学》、《中庸》为核心著作,强调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的观念。

这一学说提出了“性即理”、“格物致知”等思想,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归结为“性”的追求,强调“致良知”和“明心见性”的过程。

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对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重视政治伦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政治伦理的探讨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儒家思想倡导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政治伦理是维护宗法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明朝经历了农民起义的频繁,清朝则为清兵入侵,这些战乱使得社会秩序不稳。

儒家思想试图通过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塑造廉洁、仁爱、公正的君主形象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同时,儒家思想也重视居民的忠诚和奉献,对民众教化的要求也相对严格。

四、注重教育和学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巅峰。

科举制度是明清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科举考试形式的变迁、考试内容、制度等方面均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此外,儒家思想提出的“读书为学,以治学为重”的口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广泛涉猎儒家经典著作,让人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实践的境地。

五、继承和创新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明代儒家学术界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代表,提出了“即心即性”、“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突出了心性的重要性和个体人格的培养。

高中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 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 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此理 解不正确的是
A.君主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含义不同
B.改朝换代只与既得利益集团有关
C.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君臣与老百姓在民族兴亡问题 上是对立的
D.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
② 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吃饭穿衣即人伦,反 对空谈仁义道德,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二、何处起风雷?
(一)风雷一:李贽
结合绿导,概括: 李贽的主要思想观点。
③ 承认人的私欲,要求个性解放,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 彘。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二、何处起风雷?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循天下之公”。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 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 民之生死,公也。
——《读通鉴论》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 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 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 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一、何故起风雷?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②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而统治者厉行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 进一步发展。
一、何故起风雷?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③ 思想:宋明理学僵化,空谈义理, 不求实际。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 思想束缚,实现个性自由。
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此只谓之嗜好,不可谓之
学。”这番话表明作者( )
A.呼吁挽救民族危机
B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 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 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材料:“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 大公哉!
(1)批判“孤秦陋宋”,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 下当作私产,须循天下之公(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正统观念:重农抑商
思想正统观念:儒学正统(宋明理学) 社会稳定;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明朝中后期:李贽 一、活跃表现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唐甄 三、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影响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1、政治: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4、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阻 碍思想更新
“八股文” 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 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 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 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 路。
5、外部:西方文化传入(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 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使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 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 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
(1)“众治”来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制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 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 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 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亡国”: 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
1.思想主张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离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 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定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 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 纬度》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
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①思想内核: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 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入世) ③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地 调整。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
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
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 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1723—1777)
---
其人 酷
谁死 吏
怜于 以
之法 法
?, 杀
戴 震 (
犹人 有, 怜后 之儒
者以
。理
死杀
于人
理。

预习检查 下列资料叙述的是哪一位思想家的?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 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
1.(37分)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
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
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
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1.4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1.4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2、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
也”“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
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以
下选项符合材料信息的是
A.反对君权
B.主张分权
C.提倡天赋人权
D.提倡法治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 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明夷待访录》
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
黄宗羲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 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 其非是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 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 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录》
7、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
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
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
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
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
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
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
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

【学习延伸】
• 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为警句自勉。他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 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 梁启超为什么有同样的感受。 • 解题关键:了解顾炎武和梁启超的思想共性。 • 思路引领:从顾炎武和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 认识他们的思想感受。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 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 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 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 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 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 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 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 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 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分别介绍了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
7、顾炎武所说的亡国与亡天下是一回事吗? 亡国: 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 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 族的命运。
8、顾炎武对后世学风影响最大的主张是什么? 经世致用
9、为什么说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启迪人们的思维方法
10、以下材料反映了三人怎样的经济思想?
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 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二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 产,在东南沿海能市舶,发展海外贸易。 材料三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

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历史教案中的体现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历史教案中的体现和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是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也是历史学、哲学和思想的发展时期。

其中,儒家思想的发展尤为重要。

在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初、中晚明、清初及其后期。

这篇文章将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这三个时期历史教案中的发展和体现。

一、明初明代初年是儒家思想在历史教案中的鼎盛时期,此时的教科书及教学注重“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以德行为本、以教化人、以礼治国。

教育标准也随之提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德、才、体、修养和真才实学。

而且,明代中期以前的教育,讲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大学、中庸、孝经、论语、诗经等经书是必读的经典。

在历史教案中,这些经典都是必修的教材,同时也是重要的讲义。

同时,家庭教育在明初也变得非常重要,当时的家长讲孝教,先礼后法,讲究的是从孝道抓起,不仅能敬慕父母,还能敬人。

二、中晚明中晚明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更加深入和复杂。

元末朱元璋统一南京后,明朝建立,儒学取代了佛道和法家思想成为国家官方思想。

在历史教案中,儒家思想占据了更大的篇幅,并且增加了“性理”的内容,在当时人员的心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儒家思想也呈现出分化和重要派别的情况,如程颐、朱熹两派,他们的观点分别被体现在了历史教案中。

如程颐最重视的是“理”和“天人合一”思想,朱熹则重视“智”和“格物致知”思想。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在历史教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

三、清初及其后期随着清朝的建立,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他们对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较为冷淡,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此时期的历史教案,儒家思想所占比例也相对减小,而考试制度的出现则让知识更为简洁和实用。

但是儒家思想对于个人品德的要求依旧存在,例如《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仍然是必学教材。

在清朝晚期,经过整顿和改革后的儒家经典重新升起,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总结起来,在明清时期的历史教育体系中,儒家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1.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1.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目标导航]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特点:离经叛道,自称异端。

3.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4.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1.思想主张2.历史影响: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2)李贽虽然否定孔子权威,斥责礼教虚伪,但他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抛弃,而是扬弃。

李贽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只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3)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所倡导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概念阐释]“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轻巧识记]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可概括为“三大背景、四大思想家”主题一李贽思想形成的原因、进步性及评价史料一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案】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

【案】“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

【案】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案】“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

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深具影响力的时期,其间的儒学思想更是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儒学思想的来源、主要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来叙述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

一、儒学思想的来源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源远流长,其根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儒家学派。

孔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集大成的儒学思想为后世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儒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二、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主要包括礼、乐、仁、义、智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明清时期的社会非常重视礼仪,礼仪之重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的培养。

其次,乐是指人们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来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

明清时期的乐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再次,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人的仁爱之心,即关心他人、乐善好施。

明清时期的士人们非常重视道德伦理,强调以仁爱为原则,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义在儒家思想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时期,义的观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伦理和治理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稳定的实现。

智是儒家思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修养,培养人的智慧和才能。

明清时期的社会非常重视教育,士人们通过读书修行,追求道德和智慧的双重境界。

三、儒学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对政治、社会以及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理念。

士人们通过儒学思想的教导,塑造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官员廉洁公正的政治体制。

其次,儒学思想对社会伦理和家庭观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个人品德的培养都离不开儒家的教导,儒家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儒学思想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士人们通过读书修行,追求卓越的道德和知识水平。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与社会道德观念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与社会道德观念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与社会道德观念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和社会道德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对社会影响深远,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石。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与社会道德观念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尤其是明代儒学大师朱熹在四书五经的解释和阐述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对经典的研究与理解,将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哲学相结合,形成了朱子学派。

朱子学派以“理学”为主要内容,主张“理胜于权”,认为理性与道德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了明清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

二、明清社会道德观念的特点在明清时期,由于朱子学派的影响,社会道德观念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和礼仪,这在明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重视。

人们崇尚孝悌之道,认为家庭是社会道德的起点,通过践行孝道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

其次,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观念注重个体的自我约束和内省。

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心性修养和道德自觉。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强调人要以理性掌握感性,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念。

这种观念在明清社会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认同。

三、明清社会道德观念的实践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观念不仅停留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首先,通过教育,社会道德观念得到了普及和传承。

儒家思想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思想教育内容,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推崇儒家的价值观念。

其次,社会伦理经络的建立和传承使得道德观念在社会中得到了具体的指引和规范。

例如,在明清时期的乡村社会中,家族观念得到了重视,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人们崇尚亲情和邻里和睦。

最后,儒家思想对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德治,注重道德的行为规范,这在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明清帝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注重中正治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力求建立社会道德伦理的秩序。

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备战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专题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备战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高频考点解读】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热点题型】题型一宋明理学例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提分秘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举一反三】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热点题型】题型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例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提分秘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三、知识要点归纳(一)明清儒学活跃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二)概况:1、离经叛道的李贽(1)主张:(2)评价:2、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1)著作:(2)主张:(3)影响:3、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1)著作:(2)主张:(3)影响:4、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1)主张:(2)影响:(三)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四、思维拓展比较明清之际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见《高考解密》P233)五、课堂运用1、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概括明清儒学活跃的社会背景: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

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顾应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材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藏书》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二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儒家文化的三次演变

儒家文化的三次演变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春秋
战国
孔子 创立
孟荀 发展 蔚然 大宗
魏晋
隋唐
秦朝
遭到 打击
汉初
复 苏
宋明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 传统主流
(1变)
明清
受挑战 吸收佛 道精华 (玄学)
三教 合一; 三教 并行
博采众长
新儒学体系
宋明理学 (2变)
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3变)
第一次变化:董仲舒的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加强中央集权
▼诸侯国势力日 ▲加强君权 益膨胀,威胁 中央
▼土地兼并严重 ▲限制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尖锐 ▲缓和阶级矛盾,制
定规范限制人民
积极“有为”的思想成为时代的需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 亦不利于干涉,与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 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 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 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形象比喻 体会差别
敌机来了,
应该让
他教弟子爬
弟子们闭目
到书架上翻
静坐,泰山
查飞机种类
崩于前而目
朱熹 性能及防空 方法。
陆九渊 不瞬,不为 机声所慑。
形象比喻体会差别 《赏花》朱子、陆与友游园,时春风和 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子说: “天生的。”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 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 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 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 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 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020艺体生文化课轻松过关12.30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版)

2020艺体生文化课轻松过关12.30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版)

第30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要求】1.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历史影响。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内涵、历史影响。

考点一宋明理学【基础落实】1.兴起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历史影响(1)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

【考点深化】1.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明末清初的儒学

明末清初的儒学

4、王夫之
生 平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
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 ⑵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⑶哲学思想: 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 划时代意义,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1)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 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材料二 “行先知后”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 ——王夫之《尚书引义》
(2)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以认识的
材料三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王夫之《思问录 内篇》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强调工商皆本。
2、黄宗羲
生 平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
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⑷提出君臣平等 ⑸主张“工商皆本”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目标导航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明清之际活跃 的儒家思想
列举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 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了解明清时期儒家 思想的发展。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1、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 3、思想: 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选择题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选择题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选择题(考试总分:2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0 小题,共计 200 分)1、(4分)黄宗羲主张在边境地区方镇,“务令其钱粮兵马内足自立,外足捍患。

田赋商税听其征收,以充战守之用。

一切政教张弛,不从中制。

……终其世兵民辑睦、疆场宁谧者,许以嗣世”。

其主张意在A.实行分裂割据B.限制君主权力C.彻底否定封建制度D.实行民主政治制度2、(4分)清初,针对明代后期以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有学者主张,从注释、辨伪、文字、音韵训诂等方向着手,追寻《六经》、《论语》等先秦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重建知识与思想权威。

这说明清初考据学的兴起A.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B.蕴含着儒学重建的思想C.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权威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3、(4分)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其思想主旨是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C.主张理性独立思考D.抨击君主专制统治4、(4分)中国古代晚期思想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如黄宗羲的“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这一观点体现了A.工商皆本B.主张治天下皆决于学校C.平等思想D.变集权为分权,变专制为自治5、(4分)他们在政治上的初步民主主义倾向和哲学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已达到中国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那些大胆激进的思想往往混杂着落后的成分,材料强调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的思想色彩B.彻底地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C.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D.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6、(4分)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

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B.商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抑商政策的松动7、(4分)明代后期,汉族与异族、皇权与绅权、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市民与乡绅之间的种种冲突,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当时士人普遍紧张与焦虑的是如何回应和疗救这种危机与变化,如李贽、何心隐等士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 (或清初三大儒)。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 ①生平:抗清、著书 • ②进步思想: •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限制君权,保证民权。
• ③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 ④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明 政治上:封建制度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清 时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期 思想上:理学家将孔子奉为神圣,实行思想
专制
2.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个人经 历
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明末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 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 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 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 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 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 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 “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 《藏书》等多种。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
途者,盖皆本农也工。商” 皆本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抨击君主专制独裁 ,对以 后反专制斗争起到了极其重 要的意义。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顾炎武生平
顾炎武(1613—1682),号亭 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 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 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 游各地,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 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 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 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 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 国利病书》等著作。
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
为客,凡天下反之对无地君而主得专安宁制者,为君也。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 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 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 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 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 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 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 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 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 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 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 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 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的要求。
阅读材料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问:《焚书·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
反映了李贽反对将孔子神圣化
阅读材料 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 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 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 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 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 官厚禄罢了。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4.王夫之——唯物思想
• ①生平:抗清、著书 • ②进步思想:
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
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 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
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 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 教的揭露、批判。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 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 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的 社会阶层的要求。
第4课
【学思之窗】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 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案提示: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 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 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本课测评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 “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 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 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 德之善的目的。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 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 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 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矣。”
——顾炎武《日知录》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王夫之生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3.顾炎武——经世致用
•①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②进步思想: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
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 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 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 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 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 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 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 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 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 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
古刻本《焚书》书影 今版《焚书》书影
《藏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离经叛道
• ①性格处事:不羁,异端 • ②进步思想:
• 反对将孔子和儒家经典神圣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
标准。
•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③代表作:《焚书》《藏书》 •④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