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选择题1.货币供给(M;)大致等于A、公众持有的通货;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2.货币基数是指A、银行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银行活期存款;C、M;D、全部银行存款。
3.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A、债券的预期收益;B、交易中货币的有用性;C、预期的通货涨率;D、股票的预期收益。
4.根据货币的交易需求,以下哪种情况将生产货币的需求?A、购买股票、债券的风险;B、通货膨胀的无法预期;C、个人从事非法交易的愿望;D、购买时的便利。
5.在鲍莫尔—托宾的货币需求模型中,哪种因素没有考虑?A、股票的收益;B、消费;C、利率;D、往返银行的成本。
6.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债券收益和A、收入;B、实际资产的收益;C、边际消费倾向;D、消费乘数。
7.下列哪一种假设不构成IS——LM模型的基础?A、有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和债券;B、所有债券有两种的利率;C、货币需求与产量正相关;D、货币供给与利率负相关。
8.什么情况下LM曲线向右移动?A、名义利率下降;B、总产量增加;C、货币需求增加;D、货币供给增加。
9.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A、投资函数的斜率;B、实际利率;C、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D、消费函数的斜率。
10.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函数决定A、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C、价格水平;D、消费水平。
11.在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 T=P T·T中,A、Vr和Pr都由中国银行决定;B、V r由中央银行决定,而Pr由公众决定;C、V r是常数,而Pr只是由交易数量决定;D、Vr是常数,而Pr由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交易数量共同决定。
12、在费雪方程式M·Vr=Pr·T中,T表示A、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的所有交易量的值;B、GNP;C、一年中发生的交易数量;D、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12-3 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03 商业银行业务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2)存款扩张倍数
⚫包含提现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存款乘数:
K= 1 R+C+E
式中,R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是提现率,E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基本原理:存款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和超额准备金
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 6 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行的
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②
资产
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 8 000元
丙客户存款
贷款
6 400元
丁客户存款
8 000元 6 400元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03 商业银行业务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1)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②
资产
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 10 000元
甲客户存款
贷款
8 000元
乙客户存款
10 000元 8 000元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03 商业银行业务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1)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 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 现金 ➢ 存款货币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01 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机制
2)一个基本模型:Ms=B×m 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 基本原理: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二级银行体制下的双层次货币创造机制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 e ——超额准备金比例;
❖ r t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21
❖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
资产和负债
❖ ——再贷款以及再贴现的增减;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准备
金)
❖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 入中央银行账户,货币供给收缩。
❖
可编辑ppt
19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再贴现及再贷款 政府债券 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合计
流通中的通货 商业银行准备金 国库存款
合计
可编辑ppt
20
❖ 基础货币 Mb =cD + rD+ e D+
❖
(r t ×t) D
❖ D——活期存款总额;
❖ c —— 提现率;
❖ r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1、 货币乘数:反映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 之间的倍数关系。
❖
m = M / Mb
❖
Mb = D( c+ r+ e + r t ×t)
❖
M1 = c D+ D
❖
=D(C+1)
可编辑ppt
26
狭义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
c+1
❖ m= ——————————
❖
c+ r+ e + r t ×t
可编辑ppt
❖
❖ 结论:货币供给是一个融内生性和 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
可编辑ppt
37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纲12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数的两个因素是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
通货——存款比率
答:C/D为通货——存款比率,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总额。这一比率 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
准备——存款比率
答:R/D为准备——存款比率,即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 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也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的和。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1.识记:货币需求 答: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资源(如财富拥有额、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等)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 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 答: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 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如1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8000英镑等,
论证和理论推断是解决不了的,需要进行系统的经验实证,但是越来越 多的经济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具有内外共生性;从总体上看,中央银行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相当的调控能力,也即是说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 量,但这种外生性又不是绝对的,因为货币供给量还要受经济运行中的 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因而货币供给量又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质。 2.领会:⑴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答: ⑵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答: 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答: ⑷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答: ⑸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 答: ⑹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与意义 答: 3.应用:⑴存款派生乘数、货币乘数的计算 答: ⑵货币供给模型的应用 答: ⑶中国人民银行收放基础货币渠道的变化与面临的问题 答:
通常以Md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
/d 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 PC。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至十四章总结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职能产出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和微观视角当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时,往往从宏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这种视角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指标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当强调货币的资产职能时,通常是从微观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这种视角从社会经济微观个体出发,分析各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持有的货币量。
把货币需求的分析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只是说明分析分角度和着力点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厚此薄彼或相互替代。
在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宏观与微观的货币需求分析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宏观货币需求分析不能脱离微观货币需求,而微观货币需求分析中也包含了宏观因素的作用。
另一方面,因为货币需求既属于宏观领域,又涉及到微观范畴,单独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都有所缺憾。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通常以m d 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 d /p c 。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商品中价格总额要量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V PQ M =) 该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它与商品价格总额呈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费雪交易方程式PT MV =从宏观视角研究货币需求的问题,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认为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期的货币流通速度。
重庆工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金融学第十二章 货币供求及均衡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供求及均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A2.A3.B4.B5.D6.B7.D8.C9.B10.D11.C12.A13.C14.C15.B16.B17.D18.D19.D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未选均记-1.5分。
)1.ABC2.BCD3.ABCD4.ABCD5.ABCD6.ABC7.CDE8.ABC9.ABCD10.ABCD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解:(1)存款乘数=1/(20%+3%+5%+0.65×10%)=2.90派生存款=50000万元×(2.90-1)=9500万元(2)货币乘数(M1层次)=(1+5%)/(20%+3%+5%+0.65×10%)=3.04狭义货币M1=2000×3.04=6080亿元2.解:货币必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量/货币流通速度=8000/5=1600亿元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货币必要量/货币流通量=1600/2000=0.8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述要点并作相应的解释或说明。
1.答: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有:(1)宏观角度:全社会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商品的供求结构;一般物价水平;分配结构;货币流通速度;信用发达程度;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密度、经济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等。
)(2)微观角度:收入状况;消费倾向;心理预期;消费偏好;市场价格水平;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
2.答:商业银行存款派生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1)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比较和分析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比较和分析货币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经济衡量和交流的标准。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是货币经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货币供给是指国家或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量,而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和使用货币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比较和关系。
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国家或中央银行发布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产生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要包括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
基础货币是指银行准备金、现金及其他、政府基础货币与处理中心基础货币等可以直接用于支付的钱。
广义货币是指由基础货币和银行信用产生的所有货币。
货币供给的水平对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供给过剩,将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不稳定;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将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妨碍经济增长。
因此,货币供给是经济政策的重要领域。
二、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和使用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供给、收入水平、利率等因素。
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需求和存储需求。
交易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部分需求与经济的实际交易有关。
存储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来存储财富的需求,这一需求主要受到财富的影响。
货币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经济蓬勃发展时,货币需求会随之增长;在经济不景气时,货币需求相应减少。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如果货币供给不足,货币需求将有所上涨,并导致利率上升。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过剩,货币需求将有所下降,从而利率下降。
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被称为货币供需平衡。
在大多数情况下,货币供需平衡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的。
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从而影响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经济的需求和发展阶段来制定货币政策,以实现货币供需平衡。
金融学货币需求和供给
反之,则越少。
金融学货币需求和供给
10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一、货币需求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l金融机构 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
先进的金融技术手段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往往能提高 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
M2:M1+准货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外币存 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财政金库存款等。
★M4?——透支额?承诺额?期货?
金融学货币需求和供给
24
★可探讨:
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根据 前些年有资料分析,);,
金融学货币需求和供给
12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一、货币需求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5?
◆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
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
如:人口密集地区,货币需求量就大,人口的就业水 平提高,货币需求就会增加;
生产周期长的部门占整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大,资金周 转慢,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以货币形式保有资产 总量也就越多。在收入量既定时,收入的分配 结构不同,将影响持币者的消费与储蓄行为, 由此对交易和贮藏的货币需求发生一定影响。
金融学货币需求和供给
8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一、货币需求
★总结: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
◆价格:
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即商品供不 应求时,价格趋于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越于 下降。这种市场供求状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总需求L可以概括为:L=L1(Y)+L2(r) =kY-hr
流动偏好陷阱
对利率的预期是调节货币与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 依据。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 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 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 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 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故货币需求 关于利率的系数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降一定程度之后,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 =kY-hr
L、L1、L2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
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数量受到社会制度、相 关环境以及人们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 既定的条件下,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 L方率1主向r,要变并取动且决;与于投利人机率们动呈的机反收引方入起向水的变平货动Y币。,需并求且L与2取收决入于呈利同
L1(y)=kY (k>0) L2(r)= -hr (h>0)
存款准备金制度 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
初始银行 二级银行 三级银行
……… N级银行 银行体系
存款D
1,000.00 900.00 810.00 ……… 0.00 10,000.00
准备金R (R=10%)
100.00 90.00 81.00 ……… 0.00 1,000.00
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商业银行的 银行、执行宏观货币政策。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剑桥方程式 Md=kPY 其中,Y表示总收入,P表示 价格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 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 比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流动性偏好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资动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 Md/P=f(y,w,rm,rb,re,1/p•dp/dt,u) 其中,Md/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实际恒久性收入;w为 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rm为货币预期收益率 ;rb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收 益率;1/p•d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反映主观偏好、 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 通速度M=P•Q/V 其中,M表示货币需要量,Q表示待售商品的数量,P表 示商品的平均价格,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MV=PT 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 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 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各类商 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 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主要作用
解决国际贸易中短期资金的供求矛 盾。 缓解财政紧张。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
1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2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有关货币需 求的理论
3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的论述,流通中的 货币量为实现货币流通中待售商品的价格总 额所需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 展
萌芽期
Hale Waihona Puke 成长期本章小结1.凡是以通货和活期存款形式保有资产的行为,被称为对货币的需求。决定和 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状况、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 、社会商品可供量、市场物价水平、市场利率水平、心理预期和偏好。 2.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规律。决定货币必要量的因 素包括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 3.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程,它是一 个动态概念。货币供给机制主要由中央银行创造信用机制和商业银行扩张信用 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成的。货币供给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 三者共同决定的。 4.货币供给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 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 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5.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 求理论。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保持货币供需平衡是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 础。
货币供需失衡的影响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当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会导致 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导致通货紧 缩。
经济增长放缓或过热
货币供需失衡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可能对 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需的影响
和消费。
调整贷款利率
调整贷款利率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 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经济活动。
利率走廊
中央银行通过设定利率走廊的上限 和下限,影响市场利率的波动范围。
存款准备金率
01
02
03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 备金率,影响银行的信贷 能力,进而影响货币供应 量。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银行不同的风险状况,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以引导银行稳健经营。
展的问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经济预期对个人和企业的货币 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对未来经 济前景的乐观或悲观预期,可 能导致不同的货币需求决策。
货币需求的动机
交易动机
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求而持有货币。
预防动机
个人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紧急情况而持 有货币。
投资动机
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投资或储蓄而持有货币,寻求 更高的回报率。
汇率稳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还需要关注汇率稳 定,以维护国家经济的利益。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经济增长率
物价水平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可以评估货 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经济增长率提高 ,说明货币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价的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过观察物价水平的变化,可以对货币政 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货币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产生、流通和使用过程。
合理的货币供应与需求关系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当的供需关系则可能带来通货膨胀或通缩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给与需求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与需求的意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维持经济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
合适的货币供给能够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还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预防经济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对货币供给与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
经济增长通常会伴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需要相应的货币供给来支持经济活动。
2.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对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open market操作等手段,来控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3. 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与需求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增加财政支出会增加货币需求,而减少税收则会增加货币供给。
4. 人民对货币的信心:对货币的信心对货币供给与需求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们对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有信心时,他们更愿意持有货币,这会增加货币需求;反之,如果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下降,他们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导致货币供给过剩。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对经济的影响1.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于充裕,超过了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通常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使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人民币的购买力,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 通货紧缩:货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会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会使物价下跌,增加债务负担,抑制经济增长。
3. 经济波动: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紊乱常常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
货币供应过剩或不足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问题,给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与需求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内部资料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37】.投资银行(P249)(三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解释1、投资银行的界定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19.4多选题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1)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2)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3)优化资源配置(4)促进产业集中投资银行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成为产业集中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真题演练 19.4多选题】投资银行的基本智能有()A、媒介资金供需B、提供直接融资服务C、优化资源配置D、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E 、促进产业集中【答案】ABCDE3、投资银行的业务19.4单选题18.10单选(1)证券承销业务(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最传统与基础的业务(2)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基本业务(3)并购业务(4)资产管理业务18.10单选(5)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投资银行在公司的重大交易活动时提供的专业性财务意见)(6)风险投资业务(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风险大、收益高)【真题演练 19.4单选题】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A、证券承销业务B、风险投资业务C、财务顾问业务D、资产管理业务【答案】A【真题演练 18.10单选】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理财管理,这属于投资银行的()A. 并购业务 B.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C.资产管理业务 D.风险投资业务【答案】C【38】.保险公司(P256)(三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解释1、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险公司:以经营保险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的概念保险: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专门用途的保险基金,并对投保人负有法律或者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或者给付责任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贮藏职能又被称为()。
A.存储手段B.支付手段C.国际货币D.资产职能2.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指对现金的需求,还包括对的需求()。
A.贷款B.外汇C.有价证券D.存款货币3.当强调货币的资产职能时,主要从()视角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A.宏观视角B.微观视角C.国家D.社会4.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
A.价格变动B.收入变动C.消费变动D.物价变动5.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说,重要的是()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寡。
A.货币需求的表现形式B.货币资产职能的大小C.货币贮藏职能的大小D.货币实际具有的购买力的高低6.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的反映在()。
A.货币方程式B.交易方程式C.货币必要量公式D.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7.费雪仅着眼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交易媒介C.国际货币D.贮藏职能8.剑桥方程式又被称为()。
A.交易方程式B.现金余额说C.货币必要量公式D.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9.投机性货币需求最主要受利率影响,是利率的()。
A.递减函数B.递增函数C.线性函数D.非线性函数10.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货币需求基本上是()。
A.投机性的货币需求B.预防性的货币需求C.交易性的货币需求D.投资性的货币需求11.()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A.货币需求B.货币生产C.货币投入D.货币供给12.基础货币的另一个学术名称是()。
A.法定货币B.存款货币C.储备货币D.准备金存款13.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是()。
A.基础货币B.存款货币C.法定货币D.准备金存款14.当中央银行减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时,基础货币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15.()是中国人民银行日常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理论
第十二章货币需求货币理论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率可以理解为单位货币的租金或价格,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本章阐述货币需求的相关问题。
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
货币需求理论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为什么需要持有货币、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等等相关问题。
本章首先介绍货币需求的涵义和决定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并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节货币需求的涵义与决定因素一、货币需求的涵义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行为人愿意并且又有支付能力的一种意愿,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
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形式,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但仅仅将货币需求简单地看作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或欲望是不准确的,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
如果只考虑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持有货币,那么货币需求就转变为人们的欲望,人们当然希望持有尽可能多的货币,货币需求就会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的理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人们产生对货币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货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与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功能。
和其他资产相比,货币不能直接产生收益,但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持有的资产多种多样,一般而言,资产的流动性越差安全性也越差,但盈利性越高,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现实的经济情况做出选择,使得自己的效用能够最大化,这就要求资产中保留一定比例的货币。
因此,货币需求的涵义也可作如下表述: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为了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数量。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货币需求是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行为,人们的总财富可以用多种形式保留,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到底持有多少货币呢?货币需求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的呢?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
第⼗⼆章货币供给第⼗⼆章货币供给第⼀节货币供给及其⼝径⼀、货币供给问题述要1. 在剖析货币流通状态和货币政策决策中,货币供给分析是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另⼀个侧⾯。
2. 如何使货币供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仍是需要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
⼆、现⾦发⾏与货币供给1. 现⾦发⾏只是货币供给的⼀部分。
2. 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甚⾄包括经济理论界,许多⼈⼀直将现⾦发⾏视同货币供给。
1994年,官⽅才使⽤货币供给概念。
3. 由于货币供给中的现⾦与其余部分的变动并不⼀致,把现⾦看成货币供给会做出错误判断。
货币供给指经济⽣活中所有货币的集合,现⾦只是货币供给的构成部分。
现⾦发⾏也不等于货币供给。
三、货币供给的多重⼝径1. 货币供给包括按⼝径依次加⼤的M1、M2、M3……划分的若⼲层次。
2. 各国的货币⼝径⼤多不同,只有“通货”和M1这两项⼤体⼀致。
四、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1. 世界各国中央银⾏,对货币统计⼝径划分的基本依据是⼀致的,即都以流动性的⼤⼩,也即作为流通⼿段和⽀付⼿段的⽅便程度,作为标准。
2. 流动性较⾼,形成购买⼒的能⼒也较强;流动性较低,形成购买⼒的能⼒也较弱。
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
3. 便于进⾏对宏观经济运⾏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也是⼀项重要要求。
五、外国和IMF的M系列1.美国现⾏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M3和Debt。
2.⽇本现⾏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CD、M3+CD和“⼴义流动性”。
3.英国英格兰银⾏公布的1991货币供给⼝径:M0、M2、M4、M4c和M5,没有M1。
4.国际货币基⾦组织采⽤三个⼝径:通货、货币和准货币。
六、中国的M系列第⼗⼆章1.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即我们习称的现⾦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2. 其中,M1,我们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
第12章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影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的过程。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 到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并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特点
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 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 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 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 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 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M↑→Ps↑→V↑→D↓→C↑→Y↑ 式中:V代表金融资产的价值;C代表耐用消费
品支出;D代表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其他符号含 义同前。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恒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不是 凯恩斯提出的三种需求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由于“恒 久性收入”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对 利率变动就不敏感,所以货币供应量对总收入影响很 大。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2)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存款的种类
影响不一致,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 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弟十―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12012-04-0513:25:08],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02, 04-31.设原始存款500 , 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提现率为8%为6%书)(+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原始存款X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答:存款总额=12-3)上的公式5X X 1/(6%+8%+6%)=500 存款总额=500)万元二2500 ()万元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 (派主存款总额二存款总额- 02. 04-32.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单位:亿元(―)各项存款120645企业存款42684其中:企业活期存款32356企业定期存款5682自筹基本建设存款4646机关团体存款57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243农村存款2349其他存款6610(二)金融债券33(三)流通中现金13894(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391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H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企业单位活期存款:(1)M1二M0+答.=13894+32356+2349+5759=54358(亿元)(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二54338+5682+4646+63243+6610=134539(亿元)(注解:这里是未改版询的公式,与书本上的公式有出入,请大家学习好考试用书就可以了)03. 04-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山题意可知:因为法定准备金为1000万,所以法定准备金率1000/5000二20%, 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二1000/5000二20%。
无现金漏损,表示提现率为0%计算如下:存款总额二原始存款X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5000X1/ (20%+20% ) =12500 万元派生存款二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2500-5000=7500 万元03. 07-3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80004-5=1600亿元1元货币的实际货币购买力二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量二1600 = 2000二0・8 03. 07-3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案例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基本原理:货币供应量(M2)=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K)。
其中,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间的倍数关系,指单位基础货币所生成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受公众行为影响,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确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行为决定。
2003年12月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5.23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货币乘数为4.23。
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公开市场证券买卖、对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及投资等渠道。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是对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主要是外汇占款。
一般而言,在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应保持同向运动。
但在具体实践中,两者的运动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一段时间(时滞),如当中央银行观察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时,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政策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货币供应量可能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增长速度。
二是货币乘数出现变化。
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时,货币乘数会随之变化,同样数量的基础货币会派生出不同的货币供应量。
200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快速增长的情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补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同时,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将超额准备金率维持不变甚至提高,银行总存款准备金随之上升,基础货币总量有所增加。
但由于货币乘数随准备金率的上升而缩小,基础货币扩张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由此逐步得到控制。
思考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不一致时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案例二:从货币供应过程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
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向社会供应货币的。
基础货币,主要由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
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我国目前投放基础货币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或进行再贴现,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上购买人民币和外汇资产(如国债、外汇等)。
当中央银行购入外汇资产时,每购入1美元(外汇储备每增加1美元),就相当于投放了8.28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越多,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就越多。
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思考题:一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为什么?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适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