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教学纵横谈

成语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言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语文结构。

成语在汉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谈话或作文时,适时、适量地加入成语,就如在菜肴中加入佐料一般,可以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内容变得更有味道、更具内涵。学习祖国语言,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从成语入手。说话妙语连珠,写作妙笔生花,可以从成语开始。为什么要加强成语学习呢?

首先,成语具有几大优势。

(1)言简意赅。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例如:色厉内荏(rěn):意思是外貌看起来庄矜、威严,而内心里却很怯懦。这个意思,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多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这样丰富和透彻。

(2)易学易记。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例如:翻天覆地、横征暴敛、醉生梦死。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是有它的共同之处的。所以学和记都很容易。

(3)形象具体。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如:中流砥柱,画蛇添足、车水马龙、口是心非、体无完肤等许多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4)语势有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为强。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些。所以在文章中适当地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

其次,成语是学习文言的“活化石”。

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学习成语可以让我们熟悉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可说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如通过成语熟悉文言的一些修辞手法。

光阴似箭(比喻)、怒发冲冠(夸张)、披坚执锐(借代)、莺歌燕舞(拟人)、悲欢离合(排比)、前居后恭(对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偶)、破釜沉舟(用典)

不少成语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这些成语,就是了解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口。如:寅吃卯粮(纪时)、金榜题名(科举)、蓬筚生辉(建筑)。

再次,学习成语还可训练思维。

(1)、培养辨证思维

刻舟求剑--不能以静止的观点来对待运动的事物。

掩耳盗铃--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纸上谈兵一一理论不能脱离实际。

(2)、提高思维灵活性

A.成语接龙。

从某个成语开头,以其尾字为下一成语的首字,如此承接下去,相邻的两个成语头尾蝉联,环环相扣。

B.成语对对。①正对。如: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看风使舵--顺水推舟②反对。如: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精雕细刻--粗制滥造;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C.用成语作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如: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孔明借东风--神机妙算;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成语如此重要,所以应该加强成语的学习。

那么,如何加强成语学习呢?

第一、要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成语的的欲望,才能掀起学习成语的热潮。怎样才能让学生愿学并且乐学呢?我认为可从这些方面入手。

(1)从笑话或故事入手。如某期《故事会》刊登过这样一则笑话,标题是《乱用成语》。

某学生写我的一家:“我的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我。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

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们三个人臭味相投,家中总是一团和气。但爸爸妈妈偶尔也会同室操戈。爸爸总是心狠手辣地打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学生一听这样的故事,兴趣一下就来了。哈哈!居然有人这样乱用成语,太笑人了!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呢?成语没学好呗,帮他改一改吧,自己得先把这几个成语学懂才行呀。(教师趁热打铁,赶紧出示这几个成语的学习资料)

(2)从寓言、传说、成语故事入手,激发兴趣。

学生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寓言、传说、成语故事,可从课文入手,发动学生收集。然后让学生轮流介绍。天长日久,学生掌握、理解的成语数量就明显增多了,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收集成语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第二,要阐明学习成语的必要。。

成语是我国几千年来语言文化的积淀,它精炼,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来看,成语掌握得普遍不佳。对于成语,学生或是不会写、或是乱理解、或是读错音。基础一般的学生,大多不理解成语的含义,更谈不上使用。基础稍好的学生,虽然大体能理解,能正确运用的也是凤毛麟角。试想一下,写一篇文章,如果连几个好的词语也找不出来,能称得上是“佳作”吗?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搞不懂,又怎能理解得深入、透彻?所以,成语掌握的多少及熟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成语的学习不容忽视。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不但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且能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教师可结合成语的几大优势及作用,让学生明白学成语不但有趣而且有用。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第三、要讲究学习成语的方法。

虽然从小学开始,学生就一直在学习成语。但是,由于没有对成语进行专门的复习或归纳。学生的成语知识比较零散、杂乱。尽管他们学过的成语也不少,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