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固定资产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固定资产案例的分析
一、案例: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购进建成了一条生产线,购进成本共为1136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4%,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
2009年年折旧率=(1-4%)/6=16%
2009年-2014年每年折旧额分别为1136000×16%=181760
每月的折旧额为181760/12=15146.67元
会计账务处理:
2009年购进时借:固定资产 1136000
贷:银行存款 1136000
2009年1月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 15146.67
贷:累计折旧 15146.67 二、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七条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就是取得或者制造某项财产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物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在当前通货膨胀情况下,用历史成本计量固定资产对会计的影响。以2011年月份为例,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5%。按历史成本计量2010年
份8月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1136000-15146.67×20=833066.7
元;2011年8月份的账面价值为1136000-15146.67×32=651306.7元,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该生产线在2011年8月份公允价值应为833066.7×(1+6.5%)=887216元。
2011年8月份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为15146.67元,考虑通货膨胀下2011年8月份计提折旧为887216/40=22180.4元。在当前通货膨胀下到8月份应计入成品成本为22180.4元,而实际计入成品成本为15146.67元。两者不同情况下计提折旧相差7033.734元。
三、尽管历史成本计量能真实反应固定资产价值,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在实务当中固定成本有原始凭证可查,防止舞弊等行为。但是在当今的通货膨胀时期,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核算,计入成品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收入按当前的物价计量,使收入与成本脱离了匹配性原则。这样必然导致利润虚增,这部分利润是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利润虚增,需企业缴纳更多的企业所得税,在通货膨胀时期本来就购买力下降,资金短缺,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压力更大,甚至资金链断裂。不考虑通货膨胀会使编制的财务表失去他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难以作出合理、公正的理解, 因而大大弱化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分析、业绩评价、趋势预测和资产经营决策,严重威胁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四、为了能公允真实反应会计信息,适应通货膨胀是对固定资产计价及摊销的影响,每年年初对固定资产要用公允价值计量,具体计量方法是:本年同期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上年同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本年同期通货膨胀率),这样可以适当减低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影响,减少企业持续经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