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皮与结构
建筑中的建筑表皮设计

建筑中的建筑表皮设计建筑表皮设计在建筑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更是建筑美学与功能的结合体。
一个成功的建筑表皮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外观效果,还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环境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建筑表皮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建筑表皮设计的作用与意义建筑表皮设计是建筑物的外观和形象的体现,它能够塑造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通过表皮的材料、结构和色彩的选择,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城市肌理融为一体,从而与周围环境产生和谐的关系。
此外,建筑表皮还具备保护和防御的功能。
它可以作为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防护层,防止风、雨、雪等自然因素对建筑物的侵蚀和损害。
同时,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进行隔热和隔音的处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二、建筑表皮设计的材料和结构选择在进行建筑表皮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常见的建筑表皮材料包括玻璃、混凝土、石材、金属、陶瓷等,而结构形式则有幕墙、板状结构、织物结构等多种选择。
玻璃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表皮材料,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质感。
它能够使建筑物呈现出明亮通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处理提供隔热和隔音的功能。
混凝土和石材则呈现出稳定和坚固的特点,适合用于需要强调建筑物质感和重量感的场合。
金属材料常用于现代风格建筑的表皮设计,其光泽和纹理能够为建筑增添时尚感和科技感。
而在选择建筑表皮结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重量、保温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幕墙适用于大面积的表皮覆盖,可以便于材料的安装和更换。
板状结构则适用于需要强调建筑立体感和质感的场合。
织物结构则更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建筑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
三、建筑表皮设计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建筑表皮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设计师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外观效果,而是开始将建筑表皮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和人性化等概念相结合。
浅析现代建筑中的结构与表皮一体化

第3 2卷第 1 期
Vo. 2 No 1 2 1 13 . 0 1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Qig a e h oo i l iest o r a o n d o T c n l c v r i g a Un y
浅 析 现 代 建 筑 中 的 结 构 与 表 皮 一 体 化
An Ana y i f I e r to f M o r id n l s s o nt g a i n o de n Bu l i g
S r c u e a d Bu l i u f c t u t r n id ng S r a e
W U n S N a -i Do g , U Hu n l 。 ( . c o l f c i c ue, o te s i r i ,Na j g2 0 9 , hn ; 1 S h o o ht tr S uhat Ar e Unv s y e t ni 1 0 6 C ia n
g a i e d sg fb i i g s r c u e a d b i i g s r a e n l z s s m e c s s a d g t o e r t e i n o u l n t u t r n u l n u f c ,a a y e o a e n e s s m v d d c n l so s t r u h t a s t u t r x o e o b k n a d t e a ts i o o c u in h o g wo w y :s r c u e e p s d t e s i n h r itc c mb n t n o ia i f o
内部元素 强烈 制约 着表皮 的受 力分 布状 态和 形态 的情 况下 , 如何 生成作 为 表皮 的结 构成 了探讨 的焦 点 .
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建构的开题报告

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建构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建筑的表皮,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如隔热、防水、美观等多种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建筑表皮被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这些高技术建筑表皮不仅具有美观、环保、经济等特点,还拓展了建筑设计的边界,为建筑表现形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建构,分析其构造形式、表现手法以及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高技术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3. 研究内容
(1)高技术建筑表皮的类型分类和特点分析
(2)高技术建筑表皮的构造形式和建造工艺研究
(3)高技术建筑表皮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4)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可持续性设计思考
4.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高技术建筑表皮的类型、构造、应用情况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建筑的表皮建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建造工艺、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3)访谈法:与从事高技术建筑表皮设计和施工的专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设计思路、经验和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5. 预期成果
通过对当代高技建筑表皮建构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高技术建筑表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可以为高技术建筑表皮的可持续性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当代建筑现象建构结构表皮

分析到此,我们都明白一个好的建筑必定是建筑形式与结构形式的 统一体,建筑表皮与结构的统一体,由此,又出现另一问题,就是建 筑形式和结构形式之间,建筑表皮和结构之间如何组合,如何统一的 问题。
结构与建筑技术
建筑不同于雕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筑不仅要注意形式美的法则,更要注意结构技 术和施工技术等问题。结构技术一方面要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另一方 面还要通过视觉感应来产生各自的建筑魅力。一些结构技术运用的非常 成功的建筑,就是既满足了建筑本身功能的要求,又发挥了建筑艺术的 巨大感染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实质上,结构技术在建 筑中的成功应用就是通过在建筑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来体现的。
在西方古罗马建筑的鼎盛时期,石券拱技术、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广泛运 用。万神庙成为了当时建筑形式美与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之作,它采用 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形式,穹顶直径和穹顶高度都为43.3 m,材料为混凝土和 砖,成为了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之后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时期往往把一 些结构部件作为装饰之用。 在中国的木构架体系中,柱顶部的斗拱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构件之 一,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构件,起到支撑、悬挑平衡屋檐及屋面部分构 件重量的作用。到了明清时代,斗拱的截面尺寸相对减少,数量增多,使装饰 的作用多于结构的作用,成为一种权势、等级、财富的象征,失去结构的美, 这种建筑形式也就走到了发展的尽头。
综合以上所做的分析以及阐述,我可以看出建筑的结构与表皮的结合这一话 题,作为建构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古至今,从中至外都不懈追求的一个 目标,也就是说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的结构与表皮的一致性,要求建筑形式与结构 形式的完美统一。 约恩伍重所处的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建筑师们,虽然对于结构形式缺乏足够 的认识,有时候并不能将表皮与结构完美统一,但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并最终向这 一目标靠拢。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所处的当代建筑时期,建筑师们仍然在进行着同样的探索 和追求,并已经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当代建筑师不仅可以将建筑形式与结构形 式,建筑表皮与结构完美统一,而且更进一步地将建筑表皮与结构合二为一,使 表皮成为结构,结构成为表皮,使表皮具有结构性,结构具有表皮性。这应该算 是当代建筑界的一大富有创造性的成就。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建筑表皮与外墙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建筑表皮与外墙设计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环保和高效利用空间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建筑表皮与外墙设计在整个建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相关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特点。
一、建筑表皮设计1.1 建筑表皮的定义与功能建筑表皮是指包围整座建筑物并与室内空间隔离开来的结构体系。
它承担着防水、保温、隔热、防火等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对于建筑外观美感追求的体现。
1.2 装配式建筑中的表皮材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表皮材料有金属板材、彩钢板、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施工方便以及防水隔热等优点,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对材料的要求,并且可以灵活搭配,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外观效果。
1.3 建筑表皮设计的考量因素在进行建筑表皮设计时,需考虑到建筑的气候特征、环境条件以及功能需求等因素。
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的要求,确保表皮与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二、外墙设计2.1 外墙设计的基本原则外墙设计是整个建筑外观的核心部分,不仅影响着建筑整体形象和美感,还直接关系到外墙保温隔热效果以及抗风压能力。
在装配式建筑中,外墙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功能性:确保外墙能够承担起保温、防水等功能需求;- 美观性:通过合理选材和颜色搭配营造出舒适的视觉效果;- 结构性:外墙设计应与建筑结构紧密配合,确保施工安全和稳定性。
2.2 外墙材料的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常用的外墙材料有石材、玻璃幕墙等。
这些材料在保温、隔热和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对于外墙材料的要求。
2.3 外墙设计案例近年来,许多优秀的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案例涌现出来。
当代建筑表皮的建构及特征研究

当代建筑表皮的建构及特征研究摘要:建筑表皮是个不断转换的概念。
建筑表皮的认识轮廓在不断转换的概念中得以形成,而建筑表皮的定义就在这些转换过程中所显现的差异和相似中得以明晰。
建筑表皮从原始建筑中编织的墙体到古典建筑时期的正立面,再经过现代建筑的洗礼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的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等多元的发展格局。
本文对当代建筑表皮现象即表皮的建构及相关特征进行了着重阐述。
关键词:1、当代建筑表皮现象——表皮建构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整个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人的个性和自身的尊严更是经受着技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损害。
作为一种反抗,人类开始突出强调自身的价值和个性,强调曾经被忽视了的美好的情感体验、经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于是,建筑设计一方面开始追求不定性、复杂性、独创性和独特性,促使表皮不仅要尊重它所处的场地,体现建筑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更要适应使用者各自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从纯粹的艺术创作转变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对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定义更为广泛和苛刻,不仅对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空气质量等生理感受方面,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对心理的情感体验也更为注重。
以上两方面以及信息时代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对表皮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建筑界呈现出多元的局面。
解构主义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准提出了否定和批判;高技派则以夸张的形式来达到突出科技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极少主义以简约的形式、诗意的建构和对材料的关注,试图反映事物的本质等等。
无论各流派之间有何种差异,它们都再一次赋予了建筑表皮新的面容,使之摆脱单调乏味,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面貌。
2、当代建筑表皮建构的基本特征2.1表皮材料的多元化彼得•卒姆托有句名言:“轻盈如薄膜的木地板,厚重的石块,柔软的织物,抛光的花岗岩,柔韧的皮革,生硬的钢铁,光滑的桃花心木,水晶般的玻璃,被阳光烤得暖暖的沥青……所有这些都是筑师的材料,是我们的材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表皮构造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表皮构造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物外立面的一部分,起着保护和美化建筑的作用。
它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具有多种功能和构造形式。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表皮构造,分析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建筑表皮的功能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连接,承担着多种功能。
首先,它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表皮可以防止外界的降水、风沙、紫外线等对建筑物结构的损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其次,建筑表皮还可以提供隔热和保温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方式,可以减少建筑物内外热量的传递,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此外,建筑表皮还能够实现降噪、防火等功能,为建筑物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
二、建筑表皮的构造形式建筑表皮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风格和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构造方式。
常见的建筑表皮构造包括幕墙系统、砖石墙体、钢结构和混凝土等。
其中幕墙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表皮形式,利用玻璃、铝合金等材料构建起来的外墙系统,具有透明度高、造型多样、安装便捷等特点。
砖石墙体则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表皮形式,可以通过砖石材料的排列和拼接实现不同的纹理和装饰效果。
钢结构和混凝土则常用于大跨度和特殊形状的建筑表皮构造中,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三、建筑表皮的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建筑表皮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设计的功能和效果。
首先,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环境。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表皮材料和构造形式,保证建筑物的适应性和耐久性。
其次,建筑表皮的安装和维护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要选择易于安装和维护的表皮构造,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并确保表皮的美观和功能完整。
此外,还需要考虑建筑表皮对能源效益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隔热材料和构造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
四、建筑表皮的创新发展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建筑表皮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目前,一些新型材料和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建筑表皮构造中。
当代建筑表皮的结构艺术表现研究

艺术理论论文当代建筑表皮的结构艺术表现研究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不重视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把责任推给结构工程师,这使得建筑领域存在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建筑结构仅仅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发挥着承重功能,空间形体美感功能并没有得到挖掘。
所以,在我过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借助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弥补这个问题,表达建筑的美感。
但是,随着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开展,建筑表皮结构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开展趋势,日益成为建筑设计师所不能忽略的问题。
1 建筑表皮的结构艺术表现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作用和意义在建筑设计领域,随着经济的开展,社会的进步,文化多元化的开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追求的不再仅仅是使用功能,建筑工程的空间塑造和审美功能也逐渐成为人们争相追求的对象。
而对于建筑表皮来说,其在审美方面具有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了。
建筑表皮不仅仅是承受荷载,保持建筑的逻辑和理性,更重要的是其空间形象塑造的价值和作用十分巨大。
1.1 建筑物的艺术形象得以丰富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由于受到建筑功能、工程造价、施工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建筑形体多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状,使得建筑结构的艺术表现力缺乏。
但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艺术表现的研究,对建筑表皮进行设计,就可以促进建筑结构艺术表现力的提高。
在表皮结构设计中,通过多种不同的设计实现与结构的充分互动,从而实现对建筑形体的重塑,从视觉层面上增强建筑结构的艺术表现力。
在众多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济南黄金地产大厦的设计十分典型,虽然整个建筑物的整体为方正状,但是在建筑表皮设计中,整个设计以结构构件形式为母体展开,沿构件方向进行设计,实现以线带面,立足于表皮肌理,对建筑物的形体进行了二次划分,使得建筑物的艺术表现力不断攀升,在建筑美感增加的同时工程造价根本没有发生改变。
1.2 建筑的文化内涵得以拓展通过建筑表皮的结构设计,使得建筑结构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呈现出多样性。
当代建筑表皮的建构及特征研究

当代建筑表皮的建构及特征研究摘要:建筑表皮建筑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意识中在进行的不断的概念与现实的变化,建筑轮廓从原始再到唯美古典的时期不断的进步发展,进入到新时期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表皮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体现时代发展的可持续思想,更加注重人文情怀的体现,本文对当代建筑表皮现象即表皮的建构及相关特征进行了着重阐述。
关键词:建筑表皮;基本特征;自由化1 当代建筑表皮现象新时期是信息化的社会,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建筑表皮建构在信息化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个性,重视情感与文化的体验,建筑设计要体现文化与历史的融合,讲究独特和创新,而且要对建设的场地给予充分的尊重的基础上合理化的利用;建筑表皮的设计由过去单纯的艺术创作和表现转化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出发点。
室外的设计要将生活休闲与自然景观结合,室内设计要遵循客户需求,重视生活品质与个性的结合,而且室内的节能设计要对光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进行全面的考虑。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建筑表皮设计的不断进步,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提升建筑表皮构建的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建筑风格的变化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是离不开的,就说建筑解构主义,与传统的建筑建筑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其设计标准和原则提出否定和批判;高技派是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高科技;极少主义就是简约主义,以干净大气的建筑分割,体现一种纯净轻松的思想意识。
每一个建筑风格都为建筑表皮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觉享受,更加反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发展的多元化。
2 当代建筑表皮建构的基本特征2.1 表皮材料的多元化彼得·卒姆托曾经说过:“轻盈如薄膜的木地板,厚重的石块,柔软的织物,抛光的花岗岩,柔韧的皮革,生硬的钢铁,光滑的桃花心木,水晶般的玻璃,被阳光烤得暖暖的沥青……所有这些都是筑师的材料,是我们的材料。
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的关联研究

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的关联研究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联。
建筑表皮构造是指建筑物外部的覆盖材料和结构,而建筑形态则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形状和外观。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影响。
建筑表皮构造对于建筑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表皮构造可以赋予建筑物不同的外观和风貌。
例如,金属网格的表皮构造能够创造出现代感和科技感的建筑形态,而石材的表皮构造则赋予建筑物稳重和庄重的形态。
由于材料的不同,建筑表皮构造还可以通过颜色、纹理等方式,丰富建筑的形态表现。
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在选择和设计表皮构造时,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形态和外观,以实现设计意图。
另一方面,建筑形态也能够影响建筑表皮构造的选择和设计。
不同的建筑形态对于表皮构造的要求不同。
例如,一个具有曲线形态的建筑物,就需要使用柔性的材料和构造来适应其形态。
而一个坚固和刚性的建筑形态,则需要使用硬性的材料和构造。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外形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到表皮构造的要求,以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建筑表皮构造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还在于功能和性能。
建筑表皮构造除了具有装饰和美观的功能外,还需要具备保护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功能。
例如,一个高效的隔热层能够减少能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表皮构造时,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
同时,建筑形态也会影响表皮构造的性能。
例如,一个大面积的表皮构造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压和机械性能,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表皮构造的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要求,以保证表皮构造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总之,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建筑物的外观、风貌和功能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优秀的建筑设计。
通过研究和探索建筑表皮构造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仅是建筑外观的一部分,还能影响建筑的能耗、环境适应能力和功能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设计。
1. 建筑表皮的重要性建筑表皮是建筑的外包装,它既是建筑形象的展示,也是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
一个好的建筑表皮设计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此外,建筑表皮还起到保护建筑结构、调节建筑内外温度和防水等功能。
2. 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外立面设计是建筑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外观。
一个出色的外立面设计能够赋予建筑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为建筑物提供保护和舒适性。
3. 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的关系建筑表皮与外立面设计密不可分。
建筑表皮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外立面设计的要求,确保两者相互协调。
同时,外立面设计的材料和形式也可以影响建筑表皮的选择和设计。
4. 建筑表皮设计的要素在进行建筑表皮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4.1 材料选择:建筑表皮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表面处理性和适应性。
常见的建筑表皮材料包括玻璃、金属、石材和木材等。
4.2 色彩与质感:建筑表皮的色彩和质感应与建筑风格和功能相协调。
色彩可以使建筑更加鲜明突出,质感则能为建筑增添层次感和触感。
4.3 节能与环保:建筑表皮应该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透光性能,以降低能耗并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
此外,建筑表皮的材料选择应尽量遵循环保原则。
5. 外立面设计的要素外立面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5.1 形式与比例:外立面的形式和比例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提升建筑的整体美感。
5.2 空间与立体感: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布局和功能需求,通过立体感的设计来丰富建筑的外观。
5.3 光影效果:外立面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光线的投射和反射,以营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使建筑更加富有变化和动感。
现代建筑表皮和形式发展趋势

最初,人类出于适应自然的渴望和生存 空间的基本需求而建造了房屋,建筑表皮 随着原始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它担负着避 雨,挡风,遮阳和抵御野兽进攻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将装饰加于其上, 并且逐渐对建筑空间日益关注起来,建筑表 皮也日益开放起来,并且厚度也开始减薄。 在这个阶段,建筑表皮一直是与建筑承重结 构紧密结合的。
到20世纪后期,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使表皮的 形式更加自由。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自身的价 值和个性,反对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表皮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 和现代主义的玻璃幕墙相比,建筑表皮有由薄 向厚和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进化的趋势。
5.建筑表皮的设计趋势
从生态和技术出发。
建筑表皮不仅是建筑的维护结构, 而且是建筑内部和外部环境相联系 的一个媒介,建筑表皮可以根据外 界环境(光线,温度等)自己变化 调整(responsive),使建筑适应于 气候。 代表人物: Thomas Herzog, Sauerbruch Hutton Architects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下午9时34分46秒21:34:4621.1.30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1月下午9时34分21.1.3021:34January 30,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9时34分46秒21:34:4630 January 2021
表皮构件兼作遮阳板和反光板
双层建筑表皮设计,表皮作为隔声以及通风设备,同时在高层建筑上实现了自然通风
从材料和人的视觉感受出发。
强调建筑的个性和视觉冲击力,关注 新材料和新形式,新技术,创造性的 挖掘已有材料的潜能. 代表人物: Herzog & De Meuron
建筑表皮与立面改造浅论(建筑设计)

建筑表皮与立面改造浅论建筑表皮是近年来建筑设计的热门领域。
在众多新建筑和国际设计竞赛中,建筑表皮设计或是成为建筑方案的特点之一,或是成为建筑师的创意核心。
如在CCTV国际建筑竞赛中,雷姆·库哈斯的入选方案和多米尼克·佩罗的参赛方案。
除此之外,在建筑界还涌现出以表皮设计为主要特点的世界级建筑师,其中托乌斯赫佐格以及赫佐格·德穆隆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表皮设计已发展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
一、建筑表皮设计历程所谓建筑表皮,广义而言是指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包括内部和外部。
其概念与建筑外墙有一定区别。
建筑表皮的更换通俗的说法叫“外观装修”,简称“外装”,在建筑界被称为“立面改造”。
建筑表皮更换活动的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类型而已。
今天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建筑表皮更换,主要是建筑立面改造活动相当频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建筑表皮设计古已有之,并不是近年涌现的新生事物。
从古代宗教建筑的立面装饰处理到密斯设计的玻璃幕墙立面都属于建筑表皮设计。
但古代建筑表皮设计着重在美学形式和象征意义的塑造,而以密斯等建筑师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其关注的焦点则是建筑的体量和空间,尤其是“空间”成为建筑现代性的标志,其创新与变化垄断了整个时代的建筑话题。
倡导现代建筑的柯布西耶给建筑师提出三项备忘录:体量、表皮和平面三个基本要素,之后在他的新建筑五点中有一点也重申了自由立面。
表皮由此具有独立的特性并且是具有独立“人格”。
表皮是有层次和关系的平面, 表皮和平面从某种意义上是等同的, 都是体量的肢解元素。
管柯布西耶给表皮一定的重视,但认为表皮只是为体量服务。
20世纪后半叶,现代建筑的一元化局面遭遇挑战,建筑表皮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
1966年文丘里出版了划时代的名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
后现代主义把独立于空间之外的表皮的意义提升到第一性的重要性。
当代建筑中的结构性表皮现象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 and skin gives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 entirely new ambie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aesthetics, new techniques and new materials. Re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al skin,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ir identities and meaning.
[1]
术层面的元素, 而且涉及如何在空间中进行组织;另一方面, 表 皮也不再是建筑外观上一层浅浅的膜,而是获得了空间上的厚 度,使表皮摆脱了浓重的装饰意味,获得了新的价值和地位. 例如伊东丰雄与英国奥雅纳结构工程公司的塞西尔·贝尔 蒙德(Cecil Balmond)合作的台中大都会剧院(图4), 建筑的表皮 通过结构性的策略在水平和竖向的维度上形成具有连续性的网 络.建筑的结构运用了喷射混凝土技术,形成扭曲的膜 (Membrane),对空间进行分离和整合.结构将空间分化成两个 交互式的空间模式,从而将艺术广场,工作室,餐厅,中庭等 空间联系起来.建筑的表皮,结构和空间成为一个具有逻辑性 的整体,表达出"声音的涵洞" (Sound Cave)的精彩构思. 然而,与以往结构与表皮一体化所不同的是,在当代表皮 与结构的结合中,二者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表皮往往占有更 为重要的地位, 这种表皮可称作为结构性表皮(Structural Skin). 也就是说,表皮的结构形态可能不是由结构工程师提出来的, 或者不是基于结构工程学的角度而产生,而是由建筑师主导下 成型的.这使得作为表皮的结构与结构自身之间的矛盾往往不 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视觉需求有时候甚至取代结构的内在
公共建筑中生态建筑表皮的运用分析

公共建筑中生态建筑表皮的运用分析1.前言建筑的“表皮”概念源于生物学(BuildingSkin),就是把建筑与生物做了一个类比:外围护结构是“皮”,承重结构是“骨”,空间是“灵魂”。
建筑表皮在当今这个高科技时代需要更加绿色、更加生态。
随着现代社会公共活动与人际交往的迅速扩大,公共建筑已成为最为多样的建筑类型,我们在追求建筑的本身功能和形式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表皮设计,让建筑的表皮能够可持续发展或者节能,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
2.表皮分类在现代社会建筑的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建筑师提出建筑的围护体系应该像动物的皮肤一样起到保护、调解室内温度、排出室内污浊空气,适应于外界环境改变的作用,成为一种可以“呼吸的皮肤”,表皮设计就应该从功能出发,体现出表皮形式随从生态功能、生态节能、太阳能利用、人的舒适度等功能角度出发,使建筑表皮设计因生态功能而精彩。
建筑表皮可分为以下几种:1.“双层皮”幕墙建筑的“双层皮”幕墙系统采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建筑速度快,对运输及施工场地要求小,同时又可创造出极具时代感的建筑风格,被公认为具有“生态”意义的建造方式。
“双层皮”幕墙系统分为外挂式、空气环流式、走廊式、箱——箱式、井——箱式、双制式模块式这六种。
它们多用来调节温度、加强空气流通、降低噪音、减少风对建筑物的压力与损害。
2.绿色植物表皮设计师隈研吾设计的Z58外观通过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种植长春藤。
百叶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的内侧是玻璃墙体,从建筑内部,透过玻璃,可以亲切感受到百页状植物屏障的盎然生机,设计将滴灌盆栽植物与玻璃表皮有机地结合起来,遮阳植物盆栽在构架上,构架与墙面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通风层。
3.采光性同遮光性结合法国巴黎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世界研究院玻璃的外部被金属的表皮所覆盖,这些由单个可移动的孔径所组成,像眼睛的虹膜一样张合达到孔径,控制阳光的进入量,既能在温度升高时保证内部的凉爽,又能在晴天为房间注入充足的光线。
建筑中的建筑表皮与立面设计

建筑中的建筑表皮与立面设计建筑表皮与立面设计在建筑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建筑物提供了外观美观的外壳,还具有保护、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建筑表皮与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建筑表皮的功能与意义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物最外层的“皮肤”,它具有多重重要功能。
首先,建筑表皮起到了保护建筑结构的作用。
它可以抵挡风雨侵蚀、紫外线辐射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侵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其次,建筑表皮还可以提供隔热、隔音的效果,为室内创造舒适的环境。
此外,建筑表皮还具有装饰作用,通过各种造型与材料的组合,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和独特性。
二、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表皮运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良好的立面设计不仅仅赋予了建筑物与众不同的外观,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则与要求。
首先,立面设计应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用途相契合,形成一种整体感。
其次,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效果,合理选择材料和颜色以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
此外,立面设计还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自然景观和周边建筑物和谐统一。
三、常见建筑表皮与立面设计的案例分析1. 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当代建筑中常见的建筑表皮形式之一。
它以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高强度支撑结构将玻璃固定在建筑物外部。
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同时,玻璃幕墙还突出了建筑的现代感和透明感,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标志之一。
2. 陶瓷幕墙陶瓷幕墙是一种借助陶瓷片覆盖建筑表面的设计方式。
陶瓷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还能够使建筑物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
陶瓷幕墙的设计可以通过改变陶瓷片的颜色、质地和排列方式,使建筑物在不同的视角和光照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
3. 绿色墙体绿色墙体是一种利用植物来覆盖建筑表面的设计形式。
通过在建筑物表面设置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物的绿化与节能。
绿色墙体既可以提供美观的视觉效果,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同时还具有保温和降低噪音的功能。
《建筑结构与表皮》课件

未来建筑结构与表皮的创 新将为建筑领域带来更多 可能性和机遇。
建筑结构与表皮的关系
建筑结构与表皮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建筑的整体形象,并相互影响。
建筑结构的作用
1 承重
建筑结构能够承担并分配建筑荷载,确保建 筑的安全运行。
2 刚度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赋予建筑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 抵抗外部力的影响。
3 抗震
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抗震性 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与表皮的设计原则
承重分离原则
建筑表皮与结构应分离设计,以确保结构的稳 定性和建筑表皮的自由度。
美学协调原则
建筑结构与表皮应在美学上相互协调,创造整 体和谐的建筑形象。
功能分区原则
建筑结构和表皮应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的 分区设计。
环境适应原则
建筑结构和表皮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达到环境适应性。
《建筑结构与表皮》PPT课件
欢迎来到《建筑结构与表皮》PPT课件。本课件将探讨建筑结构与表皮的概念、 作用、设计原则、常见材料,以及未来的发展。
介绍建筑结构与表皮的概念
建筑结构定义
建筑结构是指支撑和传递荷载的构件系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建筑表皮定义
建筑表皮是建筑外部的覆盖材料,具有美观、隔绝环境和节能效果的功能。
4 荷载传递
建筑结构能够有效传递荷载到地基,保持建 筑的平衡和稳定。
建筑表皮的作用
1 美观
建筑表皮赋予建筑外观美 感,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和吸引力。
2 隔绝环境
建筑表皮可以隔离建筑内 外环境,保护建筑免受外 界气候、噪音和污染的影 响。
3 节能效果
合理的建筑表皮设计可以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 的节能效果。
建筑的表皮与肌理

建筑与肌理肌理是什么?简单的说,“肌”,是物质的表皮;“理”,是物质表皮的纹理,在《黑白平面构成》一书中有这样的注释:“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它代表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物质属性的形态。
换句话说,任何物质表面都有它自身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形式的存在,又是我们认识这种物质的最直接的媒介。
由此可见,物质的肌理形式是认识物质的首要的因素,也是视知觉中研究肌理形态的实质。
”所以,肌理在建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座建筑灵魂的外化,也是建筑师灵感的表达。
同时他也是一个视觉表现与构造及调控技术的结合点,,是建筑艺术与技术的接口,是我们认识一座建筑的首要因素。
塞纳河畔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这是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他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密集他将这座建筑的表面设计成一个精密的科学产品,建筑的南立面整齐地排列了近百个光圈般构造的窗格,灰蓝色的玻璃窗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体现了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
光穿透过窗格,形成了几何形、精确的、波动的深浅阴影。
由于采用了如同照相机光圈般的圆形孔洞,光透过它洒在地上形成了圆形的、精确的、大小不一的深浅阴影。
让·努维尔的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
通过这一个精巧准确而又独特的立面肌理设计准确而又深刻地体现了他对这种精巧、神秘、蕴含宗教氛围的东方文化的赞美。
北京五棵松篮球馆金光荡漾的北京五棵松篮球馆,就仿佛被一大片金黄色的麦穗所紧紧包围。
尖角耸立的顶面就如同庄稼向上的欲望,也象征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竞技精神。
从制作工艺上五棵松篮球馆外立面是由一块块的金色的铝合金板紧紧相临贴成的。
在贴前,这些金色铝板还被进行了穿孔装饰,然后经过挂扣件和结构胶扣在玻璃肋上,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整体平面。
在肌理的表达上,五棵松篮球馆表皮通过不断的分割和对比,将一条条细长的金属条交叉相错,形成了一种富有动感的韵律之美,给人一种波浪荡漾的感觉。
在篮球馆外立面的顶部,铝板被贴成参差不齐的锯齿状,直冲云霄,象征着篮球比赛更高更强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C幕墙板
石材
天津港商业中心外墙装配现场
九江文化艺术中心
山东肥城文化中心
3.2
适用·可塑质感
由于技术的进步,GRC已不再 是简单代替石膏辅助构件。在 浇筑过程和后期加工过程中, 先通过模具的制作,可以得到 多样的形态肌理,再通过预加 色粉、石渣,或者后期喷涂、 酸镀等手段,使得材料获得无 限的可能。
中信金陵酒店
中信金陵酒店
中信金陵酒店
WHY GRC
使用传统外墙装饰材料?
石材:无法达到建筑效果所需
要的巨大尺度,同时,大尺度的 石材自重巨大,经济成本较高。
金属板材:本案中无法形成融
入环境及满足建筑师要求的形态。
中信金陵酒店
2.2 北京外国 语大学立 面改造
崔凯
外立面材料:
文字样式轻型GRC板
这类创意作品是一种模仿自然的、符合人类原始的 无意识审美的、符合力学原则的建筑形态,它不是 奇、特、怪、异,而是建筑发展到高级形态的标志。
特点及实施介绍
1.抗弯强度>18Mpa,是石材2~3倍,比例极限达到7Mpa。
2.质感和色彩丰富。 3.轻质、高强可提高建筑施工的速度。 4.可塑性强,适合用于非线性现代建筑。 5.实际应用的最大尺寸已达到:7.5m*8.0m=60㎡/块。 6.抗化学腐蚀较强,耐碱纤维不会像混凝土内的钢筋容易锈蚀。 7.耐候性好:适合各种气候环境。 8.GRC材料属于A级不燃材料。 9.表面可以带有自洁功能。
邯郸文化艺术中心: 仿金属 而实 际质感已超远金属的材料应用。
钱学森图书馆: 仿石材 却更简单 的完成了石材的浮雕效果,形成效 果可预先把控。
西安大明宫丹凤门: 远看是土,近看还是土, 实际是混凝土,比土耐侵蚀。
3.3
适用·预制装配
GRC材料的工厂制模预制,配 合其超强的可塑性,使得建筑 立面构件可在工厂中标准化生 产,并且不仅仅局限在小尺度 装饰构件,更可生产出单元式 预制外墙。
2.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中文名称是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是一种以耐 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体材料的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一种通过造型、纹理、质感 与色彩表达设计师想象力的材料。
GRC在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细部装饰构件(线脚、雕饰等); 2.外立面幕墙挂板; 3.园林景观制品(雕塑、假山、小品等); 4.室内; 5.其他。
对历史建筑进行“复古”。
伦敦水上运动中心
伦敦水上运动中心
宁波博物馆——王澍
宁波博物馆——王澍
宁波博物馆——王澍
实施介绍天津港商业Fra bibliotek心——效果图实施介绍
天津港商业中心——三维设计犀牛模型
天津港商业中心——三维设计犀牛模型
天津港商业中心——三维板块分割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碰撞检查 将问题在设计阶段解决
运用多个国家的 “图书馆”文字, 以不同的字体及镂 空方式作为装饰效 果,巧妙的在高处 和低处分别使用了 墙板和垒砌的技术 方法。整体透空, 肌理独特,较好的 表达了建筑师想要 的效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立面改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立面改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立面改造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立面改造
多肌理
大块面
异形 数字化结合
预制装配 多质感
3.1
适用·异形
通过与异形建筑外表皮数字化 模型的结合,可直接把曲面, 块面分隔等等信息直接通过电 脑制模,并分块浇筑。 这样的做法不但块面分割自由 ,形体把控准确,更重要的是 GRC混凝土不易变形,保持外 立面效果的耐久性。
南京青奥会会议中心
广州歌剧院
3.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J3-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南京青奥会会议中心
南京青奥会会议中心
WHY GRC
使用传统外墙装饰材料?
石材:可塑性不强,不利于异
形体量对外立面材料弯曲、对缝 等要求。同时,对本项目而言, 石材不能满足巨大的块面划分。
金属板材:可塑性较强,但是
在较大的块面增加金属板材的加 工难度,也会导致后期板块的变 形。
南京青奥会会议中心
2.4 延庆葡 萄博览 园
GRC超强的读模能力,能轻易的表达树叶经脉、皮肤 纹理,具有超现实的、细腻的表达质感的能力。
GRC是一种前卫的技术潮流。作为一种跨界的材料, 同时又是一种传统的材料,如同钢铁一样,历史经历 很长,但研究从未停止。
GRC材料,其任意的展示空间,现有环境,任何材料 不可替代。
GRC材料,引爆21世纪新热点。 不但能使设计师的创作保持现代化的特色,同时也能
石材:雕刻、加工复杂,材料
自重过大,且颜色质感与建筑师 要求的效果不符。
金属板材:经济成本较高,与
GRC相比,在达到相同质感效果 的前提下,金属板所花费的经济 与加工成本更高,且后期不易维 护。
邯郸文化艺术中心
特性
轻质高强:材料性能优越 抗压抗冲击 可塑性强:按需浇筑 后期加工可能性多 施工简便:工厂预制 现场装配方便
STUDIO ARCHEA
外立面材料:
GRC外墙挂板
主场馆外墙采用灰色 GRC装饰混凝土板,通 过弯曲、透空等手段 及质朴、浑厚的材料 特征体现了地域文化 特色。制品大量采用 当地矿山开采中的尾 矿、碎石作为原材料, 使建筑兼具绿色环保 的特质。
延庆葡萄博览园
延庆葡萄博览园
延庆葡萄博览园
延庆葡萄博览园
《建筑表皮与结构》 中南大学 余勇
装饰混凝土应用
之
GRC材料使用讨论
组员:余勇 181311011 张梓桐 181312017 夏与溪 181312016 汪婷 181313109
目录
一 概念 二 实例 三 特性 四 发展趋势探讨 五 特点及实施介绍 六 技术要点与重点关注 七 总结
概念
GRC(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设计单位:CCDI(中建国际) GFRC面积:56000平方
天津港商业中心——效果图
从该工程的建筑效果图上看,整个外檐系统均为异形空间构件; 其中大部分为双曲面!
天津港商业中心——效果图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 GFRC面积:21000平方
九江艺术文化中心
九江艺术文化中心
九江艺术文化中心
3.4
适用·延伸应用
材料的性质是物理的,但使用 时却可以获得超越其物理性质 的效果,GRC的可塑性与多样 性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性,同时也给建筑师对材料的 使用提出了选择和应用的新要 求。
武汉金地意境:由于一些建筑保温的需要,不能 简单的湿贴面砖来表现砖砌效果,使用转饰面 GRC外挂版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法,一般处理方 法由种: 1.普通GRC版外贴面砖; 2.粘土砖排列制模后浇筑在GRC上; 3.GRC浇筑时加入陶粒等添加物,结合后期处理 作出仿砖效果。 (但以上方法现都存在问题,希望大家提供宝 贵意见)
设计单位: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GFRC面积:29000平方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效果图
设计单位: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GFRC面积:29000平方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效果图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效果图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效果图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实景图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实景图
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实景图
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实景图
设计单位:CCDI(中建国际) GFRC面积:52000平方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层间板起吊安装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北京银河SOHO
北京望京SOHO
香港白石角高档住宅——实景图
设计单位: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GFRC面积:58000平方
大连亿达科技城——效果图
大连亿达科技城——效果图
大连亿达科技城——效果图
鄂尔多斯蒙古族学校
这类非线性的、数字思维创作方式,引领了现代建 筑的潮流, 这种非线性的建筑表皮,绝非仅仅是信 息时代人们借助数字技术辅助自身想象力的空穴来 风,而是人们跨越几个世纪的追求。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55 47
天津港商业中心——对应的CAD板块尺寸
东疆港综合商业中心
东立面
天津港商业中心——CAD立面
>GRC的制作流程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
技术要点与重点关注
1.幕墙设计规范: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上海)DGJ08-56-2012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石材?金属? 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