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咨询第一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 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狭 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
灰色区概念示意图
亚心理健康(第三状态)
心理感冒的7大信号:
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虑不安;
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所带来的一种无能、无用感;
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
④无聊感——空虚、不知道该做什么; ⑤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不满足但不想动; ⑥无用感——缺乏自信,自卑羞怯; ⑦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
三、郭念锋 心理健康十标准论
1.周期节律性 2.意识水平 3.暗示性 4.心理活动强度 5.心理活动耐受力 6.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四、“无为说”的标准(刘翔平) 1.爱别人的能力
2.有自己喜爱的工作
3.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4.能自我调节,有抗挫折能力 5.认知客观
五、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健康良好 3.意志品质健全 4.自我意识正确 5.人际关系和谐 6.社会适应良好 7.人生态度积极 8.行为与年龄相符
六、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1、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纯白 灰色区 纯黑 白——————————————————黑 健康者 浅灰区 深灰区 精神病 心理失衡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 (心理亚健康)
特点:对象多、内容广、作用大、具有主动 性。辅导课的要求:不是讲概念而是搞活动、做 练习。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
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2.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
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
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 缓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 调的方向发展。
具有的观念、情感、态度、欲望、性格特征等
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4、移位作用:又称转移作用。指由于挫 折、心理冲突引起不安而向外转移,以减轻内 心痛苦。即迁怒。 5、否认作用:根本否认那些已发生的令
人痛苦的事实,认为没有发生过,从而避免心
理上的痛苦和不安。
6、认同作用:指个体遭受挫折时,效仿他人 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 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或把别人具有的令人羡慕
的品质加在自己的头上以减轻挫折感。
7、补偿作用:当某一目标受挫时,通过别的 途径满足需要,或改变原有的目标,用别的目标取 代。即“东方不亮西方亮”、“失之东隅,收之桑 榆”。
8、升华作用:指个体遭到挫折后,不是沉浸
在受挫的痛苦之中,而是将痛苦化为一种具有建设
性的动力,把情感和精力投入到有利于社会和他人
2、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1)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
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 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意志障碍、动作行为障碍) (4)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境 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 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
2、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三个月到半 年)、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 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神经症性的心理 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此类型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 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二、马斯洛自我实现的标准
1.现实知觉良好;
2.接纳自然;
3.自发、坦率、真实;
4.以自身热爱的工作为中心;
5.有自立和独处的需要;
6.在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有持久的欣赏力 8.神秘的或“高峰体验” ; 9.关注社会道德 ; 10.人际关系深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富于创造性; 13.处事幽默; 14.反对盲目遵从.
3)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稳定的广泛的一般 朋友,又有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4)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
5)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交往态度。
wk.baidu.com
神秘的高峰体验:
即感到强烈地醉心、狂喜和敬畏情绪,感觉到极大 地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被 他们夸大为压倒一切、无限美好、不可言喻。
的活动之中。
9、幽默作用 10、正视作用:遇到挫折不逃避,正视现实寻 找方法 7、8、9、10是积极的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百珍编著,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马绍斌著,心理保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健康情绪包括: 1)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2 )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
调节方法:
医学处方:
营养均衡、静坐放松、保障睡眠、劳逸结合、 多晒太阳、适当锻炼; 心理处方:
与人为善、兴趣广泛、悦纳自我、心境良好、 人格和谐。
按颜色划分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和等级
精神病院 心理医生 (心理治疗) (心 理 咨 询)
黑色———深灰色———灰色——浅灰色 ——白色—— 纯白色
精神病
人格障碍 性变态 神经症
4、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1)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2)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过程。 (3)心理咨询中的互动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4)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
5、心理咨询的形式
按咨询的对象分: (1)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2)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按咨询的途径分 (1)通信咨询 (2)电话咨询 (3)现场咨询 (4)门诊咨询 (5)网上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智力发展教育
2、非智力因素
3、社会适应教育
4、人格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运
用心理学的方法,设计各种方案进行实施,以形
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协调,适应社会,和社
会保持同步。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关系 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心理健 康是心理卫生的目的和归宿。
三、心理健康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皮奈尔; 美国:比尔斯。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1、身体、智能、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 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 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的生活。
心理问题
亚健康 (有烦恼)
健康 快乐 正常
极健康 无需心 理医生
心理状态分层示意图
2、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性
(1)内心体验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症状学标准
3、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七、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概念的区分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 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 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 讨论“正常” 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 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 这一概念之中 。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 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 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 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 。
(三)心理异常的分类
1、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原则 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心理学的区分: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相似之处:
(1)咨询和治疗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 。
(2)咨询和治疗依凭同样的心理学理论。
(3)咨询和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同中有异”。
(4)部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专业训练背景有所不同。
(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特点也是“同中有
异” 。
区别:主要区别见教材第9页表1-1。
(二)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1、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一般心理问题指近期发生(两个月以内)、内容 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 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 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 较好的效果。
与引发情景相符合。
3)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即情商较高。 情感智商(EQ): 一是区分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是区分和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 三是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
1)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
2)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善于表达自 己的思想和感情;
马斯洛将人们对事物的体验分为常规体验和高峰体 验。他认为,常规体验依存于人的需要、兴趣、环境、 时间等,不是对事物实际情况的存在认知的体验。而高 峰体验则是对事物的存在认知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人忘 却自我、超越时空、全神贯注于事物本身的情况和景象。 这种体验使人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现实的本质,并给人带 来极大地快乐。
第四节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策略
1、压抑作用:个体遭受挫折后,把意识不能 接受的,让人痛苦的经历和体验压抑到无意识之 中去,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2、文饰作用:又叫合理化作用。指个体遭受
挫折后,为减轻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自圆
其说。常见的有“找借口”、“酸葡萄”、“甜
柠檬”心理。
3、投射作用:指将自己不喜欢的又同时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 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狭 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
灰色区概念示意图
亚心理健康(第三状态)
心理感冒的7大信号:
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虑不安;
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所带来的一种无能、无用感;
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
④无聊感——空虚、不知道该做什么; ⑤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不满足但不想动; ⑥无用感——缺乏自信,自卑羞怯; ⑦无助感——孤立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
三、郭念锋 心理健康十标准论
1.周期节律性 2.意识水平 3.暗示性 4.心理活动强度 5.心理活动耐受力 6.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四、“无为说”的标准(刘翔平) 1.爱别人的能力
2.有自己喜爱的工作
3.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4.能自我调节,有抗挫折能力 5.认知客观
五、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健康良好 3.意志品质健全 4.自我意识正确 5.人际关系和谐 6.社会适应良好 7.人生态度积极 8.行为与年龄相符
六、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1、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纯白 灰色区 纯黑 白——————————————————黑 健康者 浅灰区 深灰区 精神病 心理失衡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 (心理亚健康)
特点:对象多、内容广、作用大、具有主动 性。辅导课的要求:不是讲概念而是搞活动、做 练习。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
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2.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
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
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 缓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 调的方向发展。
具有的观念、情感、态度、欲望、性格特征等
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4、移位作用:又称转移作用。指由于挫 折、心理冲突引起不安而向外转移,以减轻内 心痛苦。即迁怒。 5、否认作用:根本否认那些已发生的令
人痛苦的事实,认为没有发生过,从而避免心
理上的痛苦和不安。
6、认同作用:指个体遭受挫折时,效仿他人 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 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或把别人具有的令人羡慕
的品质加在自己的头上以减轻挫折感。
7、补偿作用:当某一目标受挫时,通过别的 途径满足需要,或改变原有的目标,用别的目标取 代。即“东方不亮西方亮”、“失之东隅,收之桑 榆”。
8、升华作用:指个体遭到挫折后,不是沉浸
在受挫的痛苦之中,而是将痛苦化为一种具有建设
性的动力,把情感和精力投入到有利于社会和他人
2、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1)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
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 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意志障碍、动作行为障碍) (4)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境 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 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
2、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三个月到半 年)、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 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3、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神经症性的心理 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此类型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 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二、马斯洛自我实现的标准
1.现实知觉良好;
2.接纳自然;
3.自发、坦率、真实;
4.以自身热爱的工作为中心;
5.有自立和独处的需要;
6.在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有持久的欣赏力 8.神秘的或“高峰体验” ; 9.关注社会道德 ; 10.人际关系深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富于创造性; 13.处事幽默; 14.反对盲目遵从.
3)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稳定的广泛的一般 朋友,又有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4)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
5)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交往态度。
wk.baidu.com
神秘的高峰体验:
即感到强烈地醉心、狂喜和敬畏情绪,感觉到极大 地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被 他们夸大为压倒一切、无限美好、不可言喻。
的活动之中。
9、幽默作用 10、正视作用:遇到挫折不逃避,正视现实寻 找方法 7、8、9、10是积极的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百珍编著,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马绍斌著,心理保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健康情绪包括: 1)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2 )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
调节方法:
医学处方:
营养均衡、静坐放松、保障睡眠、劳逸结合、 多晒太阳、适当锻炼; 心理处方:
与人为善、兴趣广泛、悦纳自我、心境良好、 人格和谐。
按颜色划分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和等级
精神病院 心理医生 (心理治疗) (心 理 咨 询)
黑色———深灰色———灰色——浅灰色 ——白色—— 纯白色
精神病
人格障碍 性变态 神经症
4、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1)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2)心理咨询是一个人际互动过程。 (3)心理咨询中的互动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4)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
5、心理咨询的形式
按咨询的对象分: (1)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2)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按咨询的途径分 (1)通信咨询 (2)电话咨询 (3)现场咨询 (4)门诊咨询 (5)网上咨询。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智力发展教育
2、非智力因素
3、社会适应教育
4、人格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运
用心理学的方法,设计各种方案进行实施,以形
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协调,适应社会,和社
会保持同步。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关系 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心理健 康是心理卫生的目的和归宿。
三、心理健康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皮奈尔; 美国:比尔斯。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1、身体、智能、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 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 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的生活。
心理问题
亚健康 (有烦恼)
健康 快乐 正常
极健康 无需心 理医生
心理状态分层示意图
2、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性
(1)内心体验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症状学标准
3、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七、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概念的区分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 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 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 讨论“正常” 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 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 这一概念之中 。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 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 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 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 。
(三)心理异常的分类
1、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原则 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心理学的区分: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相似之处:
(1)咨询和治疗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 。
(2)咨询和治疗依凭同样的心理学理论。
(3)咨询和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同中有异”。
(4)部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专业训练背景有所不同。
(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特点也是“同中有
异” 。
区别:主要区别见教材第9页表1-1。
(二)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1、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 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一般心理问题指近期发生(两个月以内)、内容 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 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 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 较好的效果。
与引发情景相符合。
3)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即情商较高。 情感智商(EQ): 一是区分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是区分和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 三是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
1)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
2)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善于表达自 己的思想和感情;
马斯洛将人们对事物的体验分为常规体验和高峰体 验。他认为,常规体验依存于人的需要、兴趣、环境、 时间等,不是对事物实际情况的存在认知的体验。而高 峰体验则是对事物的存在认知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人忘 却自我、超越时空、全神贯注于事物本身的情况和景象。 这种体验使人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现实的本质,并给人带 来极大地快乐。
第四节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策略
1、压抑作用:个体遭受挫折后,把意识不能 接受的,让人痛苦的经历和体验压抑到无意识之 中去,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2、文饰作用:又叫合理化作用。指个体遭受
挫折后,为减轻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自圆
其说。常见的有“找借口”、“酸葡萄”、“甜
柠檬”心理。
3、投射作用:指将自己不喜欢的又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