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疟 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义 大椎乃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诸 经阳气以祛邪截疟,为治疟效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穴, 又通督脉,故可宣发疟邪。中诸为手少阳经输穴,能 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寒热往来。间使乃手厥阴经 经穴,与中绪表里配合,有硫理气血、和解表里、引 邪外出之功。 2.暑热内郁 症状和体征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 畅,头痛,骨节酸楚,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弦 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素体阳盛,暑热内蕴而发。 阳盛则热,故见发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邪热与 阳气相争,故骨节酸楚。热盛伤阴,故口渴引饮。邪 盛上炎,则头痛。舌脉皆为热盛之象。 治法 清热透邪,辟秽截疟。以督脉、手阳明 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曲池 外关 后溪 陶道 委中
随证配穴 先热后寒者,加公孙。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推、陶道、委中可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大惟、陶道为治疟效穴。曲池、外关、 后溪分属手三阳经,相伍为用,以疏理阳经气血、清 泻气分湿热,亦可防治热陷心包。委中以清热辟浊。 3.暑湿内蕴 症状和体征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身 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苔白滑或 白腻, 脉弦紧。 证候分析 本证乃素体阳虚,复感夏令水寒之 气而发。发病后阳气不能外达肌表,故寒多热少,或 但寒不热。寒邪挟湿,阻遏阳气,故见头痛身楚、口 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舌脉为阴寒抉湿之象。
治法 温宣少阳,祛寒截疟。以督脉、足阳明胃 经穴为主。 处方 大推 至阳 足三里 脾俞 中脘 间使 气 海 随证配穴 脘闷纳呆、腹胀便溏者,加公孙、内 关。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或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温补大椎、至阳等督脉穴,以温通诸经阳 气,温宣少阳,而祛寒截疟。气海、中脘、足三里、 脾俞以温中益气,祛寒化湿,扶正截疟;更配治疟要 穴间使,可调和少阳、振奋心神。 ’ 4.正虚邪恋 症状和体征 遇劳即发,反复发作,寒热不清, 胁下痞块,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 悸,舌谈苔少,脉细弱。
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邪治疟而去寒热。 [其他疗法] 耳针 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脾、肝。取双 侧,在发作前1—2h针刺,强刺激,留针1h。 [医案举例I 张××,男,34岁,农民。思间日疟已发一场, 末服抗疟药。就诊时已发作,恶寒抖颠,口唇指甲色 青,头痛,0.5h后高热达39.8℃,渴喜热饮,面 赤,烦躁,舌尖红,苔白腻,脉弦数。血液检查疟原 虫数甚多。针刺大推、陶道、间使透支沟,十宣放血。 20min后出汗,体温渐降至正常。复诊疟原虫明显减 少,于发作前2h针大椎、间使两穴,留针30min,遂 未发作。每日针足 三里、血海,补法。复查血中未 找到疟原虫,符合痊愈标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按语] 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感受“疟邪”所致,凡饮食所伤、 劳倦太过等,均能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而罹患本病。 1.邪郁少阳 疟邪乘气候突变,或情志、劳逸 失调,痰食内滞,起居不慎之机侵入人体,伏于半表 半里,出入营卫之间。 2.暑热内郁 外感疟邪,或疟邪内伏,又值 天暑酷炎,暑盛入里,热灼肠腑,则变发痢疟。 3 .暑湿内蕴 素体脾不化湿,湿浊内盛,疟邪 侵入,又正值暑湿之季;兼感暑湿邪,暑湿夹杂,诱 疟而发。 4.正虚邪恋 久疟不愈,由实转虚,气血亏耗, 正虚邪恋,甚则血癌痰凝,胁下结块,形成疟母。 [辨证治疗]
1.邪郁少阳 症状和体征 寒战壮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 伴有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苔薄白或黄腻,脉 弦或弦数。 证候分析 疟疾乃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 之间而发。邪入与阴争则恶寒,邪出与阳搏则发热, 正邪交争则寒热往来。若正邪相离,邪气藏伏,不与 营卫相争,则寒热休止。邪居少阳则循Biblioteka Baidu上逆,出现 头痛面赤、口苦、恶心呕吐。初邪在外,苔多薄白, 化热入里则苔黄;脉弦乃邪居少阳半表半里之象。 治法 和解少阳,截疟祛邪。以督脉、手少阳 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中沼 间使 后溪 随证配穴 疟疾发作时,加十宣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可点刺出血。
第六节 疟
疾 疟疾是由感受疟邪所致的传染病。以 寒战壮热、汗后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据休 伸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根据发作 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又可有不同名称。发作时, 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牧 疟”;但热不寒的称“瘴疟”;热多寒少的称 “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 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
证候分析 疟疾日久,气血耗伤,又因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不足,故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 自汗心悸。正气亏虚,而疟邪末除,若过度劳累,耗 伤正气,则易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若久疟不愈,气 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痰浊结于胁下,形成痞块, 则为疟母。舌脉亦为正气亏虚之象。 治法 调补气血,破瘀散结。以督脉、足太阴 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章门 痞根 足三里 三阴交 太 冲 陶道 随证配穴 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胁肋 疼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 脾俞、太冲,一俞一原,健脾疏肝, 益气养血。足三里、三阴交以补中益气,活血散换。 痞根、章门为局部近取,可软坚化积,消痞散结。陶 道以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