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和方法,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力、创新力等一系列自身素质。就当前的学校教育来说,音乐课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了起来,大家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需要通过音乐教学来达到自身的完善,当然这样的前提是音乐教学需要除旧换新,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改变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以新的面貌迎接挑战。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学的审美性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以“让学生学会”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性与创作性。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性呢?
1.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课堂主体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课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教师要设计一个有氛围、生动形象的导入,使学生在学习伊始就能感受美、体验美,并能深入其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例如:《嘎达梅林》欣赏这一课的教学,不应
该仅仅由教师来介绍音乐背景、音乐知识就算完成了教学计划,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所以我在讲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创设一个情景,说要带领学生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同学们猜猜是哪里。然后播放音乐《牧歌》,之后师生共同交流,得出这是蒙古族的歌曲的结论,接下来再讨论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在这样一系列的“热身”活动之后,再由教师介绍《嘎达梅林》的背景资料。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的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个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刚开始的《牧歌》欣赏是音乐鉴赏活动,之后对蒙古族音乐特点的讨论则是将基本的文化知识融进了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顺带”地学习,避免了生硬的“灌输”。
总之,音乐教师要时刻牢记音乐课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去启发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只有学生自己参与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才会被真正的领悟,为将来学生的音乐欣赏与音乐创造打下基础。
2.让学生乐在其中,感受音乐之趣
在当前课程压力比较大的学校教育中,音乐课的开设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放松,这是音乐课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为什么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的兴趣却不高呢?这是由于部分家长、教师有时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期盼学生对于音乐特长的掌握,造成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集中灌输,使学习缺乏基本的愉悦性,反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变大。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在实际教学的过程
中使用一些能让学生感觉愉悦的小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不仅会使音乐课变得趣味十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他学”变成“自主学”,从而产生音乐学习的持久动力。像歌唱的“韵律咬尾”游戏、“歌曲联唱”等都可以被运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之中。值得指出的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该多开设一些音乐课的课外活动。因为首先,学校的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其次,音乐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愉悦之中放松身心、减轻疲惫,能让学生在保持一种快乐的状态下进行音乐学习。
二、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着两种状况。一种是缺少评价体系。学校或者部分老师对音乐课重视不足,将其视为其他学科的辅助课程,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另外一种是评价缺乏多样性。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算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出现这样的误区,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评价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评价对于学生音乐课的学习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首先,合理的评价可以将学生引向正确的学习方向,可以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问题,改进学习的效率。其次,我认为评价的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激励作用。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某种“刺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积
极的状态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鼓励、多欣赏,建立学生的自信,并且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单一化,除了传统的试卷形式外,还可以采取“学生成长记录袋”、“自评、互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手段,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三堡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