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语言
第八章语言和言语
![第八章语言和言语](https://img.taocdn.com/s3/m/d0d923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b.png)
思考题
▪ 6.口语单词识别有哪些理论模型? ▪ 7.人们如何阅读书面言语? ▪ 8.句子理解理论有哪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花园路径模型如何解释人们的阅读过程?
思考题
▪ 11.工作记忆在句子理解中有何作用? ▪ 12.段落理解是如何进行的? ▪ 13.产生言语时为什么会出现错误? ▪ 14.言语是如何产生的?
三、连续语音知觉中的加工过程
(一)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原始的感觉信息开
始加工,直至发现刺激所代表的概念或思 想。 ▪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从一个概念开始,把 它与输入的信息进行匹配。
(二)韵律特征的加工
口头言语的韵律特征是指在说话过程中音 调、重音、停顿和节律等方面的变化。这 些信息不仅为听者提供了分割语音流的重 要线索,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单词、短 语或句子的意义,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思想 和情感。
三、段落的理解
段落是由若干个前后连贯的句子组成的, 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主题,那么,人们是 如何将不同句子的主题整合在一起的呢? Clark 和 Haviland(1977)描述了一种他 们称为已知—新知的策略,指出听者或者 读者是通过将句子划分为已知信息部分和 新信息部分来加工句子的。
第四节 言语的产生
(一)把想要表达的信息概念化
在概念化阶段,讲话者要确定讲话的意图, 并从记忆中或环境中选择信息,准备建构 想要说的话语,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信息水 平的表征。
(二)语言计划的形成
言语产生的下一个环节是形成语言计划。 一些学者认为,这个计划过程包含了一系 列的阶段。
(三)执行语言计划
一旦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语言计划,接下 来,我们就要执行这个计划,说出想说的 话语了。在这个阶段,大脑要支配发音器 官的肌肉,把音位表征转变为实际要说的 声音。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0c0884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e.png)
语言的历史与文化
语言历史
语言与文化
多语言环境
探索语言演变和历史变化。
讨论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反映。
了解多语言环境对个体和社会
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语言在思维和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章讨论语言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语
言习得和心理学发现。
词汇和语法
词汇
构词法 ️
探索词汇的不同意义和语法的作用。
了解研究构词法的心理学原理。
语义学和语用学
句法和短语结构
讨论词汇的意义以及在语境中的使用。
了解语法和句法结构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
对话和语言交际技能
1
对话技巧
学习有效的对话技巧和沟通策略。
2
非言语沟通
了解非言语沟通在对话中的作用。
3
跨文化沟通
讨论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
教学方法
探索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学原理。
了解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测试的设计和评估。
了解自主学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响。
语言思维和运用
语言智能
语言创造力
语言与认知
探索语言智能在解决问题和表
讨论语言创造力对语言运用的
了解语言对思维和认知过程的
达思想中的作用。
重要性。
影响。
语言障碍与创造性
1
语言障碍
探讨语言障碍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语言创造性
讨论语言创造性在艺术和文学中的重要性。
3
言辞技巧
了解如何利用言辞技巧影响他人。
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语言研究方法
探索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https://img.taocdn.com/s3/m/53506db7fd0a79563c1e72a5.png)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 究竟哪一种语言能够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的 交际工具,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 在语言替换过程中,并不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 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语言替换的结果是经济文化 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地位低的一方。
– 语言替换还需要一个客观条件,就是各族人民必须 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
四、国际辅助语 世界语:波兰医生柴门霍夫1887年创造, 词汇材料主要来自拉丁语,也有部分来 自日耳曼语和希腊语;语法规则16条, 没有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
• 汉语借词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半 意译等等。
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二、借词与社会 • 1、语言中借用词语的方向决定于两社会接触 时文化传播的方向。如果文化传播是单向输出 或输入,则词语的借用也是单向的;如果文化 交流是双向的,则词语的借用也是双向的。
• 如张骞通西域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而汉代之 后佛教词汇的输入属于单向输入。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 在双语现象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 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 也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 迹。《颜氏家训· 音辞》篇概述当时的 汉语已经“南染吴越,北杂夷虏”, 也可见其一斑。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被替代的语言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 的痕迹,被称作“底层”。
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 • 魏晋六朝以后,日语先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借去 “吴音”,后来又从中原地区借去“汉音”,汉语的 词大量涌入日语。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提倡向西方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或者赋予汉语借词以新的 意义,或者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新词,借以反映西 方的新事物、新概念。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 科学技术是在日本之后,日语的这些表达新事物、新 概念的词也适合汉语表达新事物的需要,于是又成批 地从日语借回来。 • 例如“思想”“具体”“资本”“政治”“演 绎”“政府”“侵略”“劳动”“理性”“想 象”“现象”“垄断”“悲观”“乐观”“储 蓄”“节约”“自由”“警察”“选举”“民 法”“间谍”“交涉”“列车”“理论”“助 教”“学士”“硕士”“博士”“卫生”“封
第八章语言_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语言_普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e62c3beefdc8d376ee32d4.png)
(二)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三)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 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 流。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
则)
运用短语结构规则,我们可以判断哪些句子是符
合语法的,哪些是不符合的,还可以把某些具有
不同意义的句子(歧义句)区别开来。
They are cooking apples
The mother of the boy and the girl will arrive soon.
许多句子包含一个话题(即正在谈论的事)
三、句子的理解;
四、话语的理解;
教学目标:掌握语音知觉、词汇理解、句子
理解、话语理解的含义及其影响它们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是影响语音知觉、 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话语理解的因素。难 点是影响语音知觉和词汇理解的因素。
语言的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 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 主动、积极的过程。
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将口语
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 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 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 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 角回,再作处理。
角回部损伤破坏同时性空间图式,出现语义
性失语症。 角回存储着语法和拼写规则。
手术后病人的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均正
常,而命名和知觉物体空间的能力、语言 的理解力出现了选择性障碍。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https://img.taocdn.com/s3/m/7cf698c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8.png)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类型有五种: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如果不同的社会、民族在地域上不相邻,接触上也只有一般的贸易往来或文化交流,则语言的变动就只限于吸收对方语言中有而自己语言中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也即只有文化层面的、为数有限的借词。
2.语言(区域)联盟和系统感染:•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深度接触(指有大量同地混居的人口,有通婚关系)的若干民族,许多人会成为双语或多语者。
如果接触是相对平衡的,则各民族的语言会长期地“和平互协”:不仅各民族的词汇会互相大量借用,音系和语法上也会互相感染而趋同。
结果是一片区域内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结构类型上都十分相似(即系统感染),但各个语言仍保持着相当数量自己语言的核心词根,这就是语言联盟。
3.语言替换和底层残留•如果若干民族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接触极为密切但不平衡(指经济文化、人口的不平衡),则经过长期的双语或多语并存阶段后,各语言相对平衡的状态会打破,经济文化和人口占优势的民族的语言会替换其他民族的语言,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在优势语言中留下自己的一些特征,这就是“底层”。
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随着社会的发展,通用书面语发展成为更高形式的民族共同语或国家共同语。
语言的这些高层形式通过读书识字等特别途径传播,所及之地不一定地域相邻。
因社会分化程度的不同,通用书面语或民族共同语与地方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差异程度不同,对地方方言或民族语言的影响也有不同。
推平方言或替换民族语言是一种常见的可能。
5.洋泾浜和混合语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洋泾浜。
如果后来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就叫做混合语。
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一)概念:借词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族语或外方言的词。
意译词: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不把这些词看做借词。
例如:语种英英英原语microphonecementpiano借词麦克风士敏土皮亚诺意译词扩音器水泥、洋灰钢琴(二)意译词的特点:1. 所谓意译,实际上是用汉语的材料和规则为词义重新命名的创造过程,所创造出的汉语意译词的内部形式与外语原词没有关系。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5b3daea852458fb760b560e.png)
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名词解释。
1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叫做共同语。
在没有方言分歧的社会里,全体社会成员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共同语。
2.方言:3.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它是最为常见的语言分化现象。
4.社会方言:由于社会中的人们所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文化高低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使人们在运用语言方面形成某些个性化或类型化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社会方言,各种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等,都属于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也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5.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6.标准语:7.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是指在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出现的一种包含不同语言成分混合自然语言。
8.底层: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胜利的语言也必将从失败的语言中吸收一些成分来丰富自己。
或者说,被同化的语言不会马上彻底消失,还会有一些成分遗留在同化的语言中,这种现象就是底层现象。
复习思考题。
1.谈一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语言发展的原因: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语言要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词语以适应交际的需要。
②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当社会走向分化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交际就会逐渐减少,各个部分成员使用的语言就会产生差异,逐渐形成不同的方言或语言。
另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社会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集团,各个集团在语言使用上会形成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社会方言。
反之,如果已经分化的社会各个部分或不同社会之间逐渐走向统一,语言或方言之间的影响加强,促使语言逐渐趋向统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八章精彩语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八章精彩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dba5c5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0.png)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八章精彩语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陶铸了一代人的革命文化经典之一,是一部反映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学作品。
而其中第八章则是这部小说中的关键章节,它讲述了年轻的保尔·科察金在党组织的正确指引下,带领着一批年轻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党内机会主义的运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章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1. “我们中间不应该有怕困难的人,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艰巨的工作中去。
”这句话是保尔在给大家讲解运动的时候说的。
他通过这句话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很艰难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畏惧,我们要尽力而为,全力以赴,最终赢得胜利。
2. “我坚信并对此负责,我们将打倒机会主义。
”这是保尔对这场运动的信心宣誓。
他认为,我们只有信心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尽心尽力,才能打败机会主义,迎来新的胜利。
3. “我们必须反对党内机会主义,必须发扬无畏的精神。
”这句话是保尔在演讲中说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反对党内机会主义,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加强大,我们必须发扬无畏的精神,去战胜一切困难。
4. “我们要坚决地肃清党内机会主义执政集团和底下的社会渣子。
”这是保尔对反对机会主义的行动宣言。
他认为,只有彻底清除党内的机会主义,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取得真正的胜利。
5. “我们不能只讲理想,我们更要讲实际。
”这句话是保尔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逐渐领悟出来的。
他意识到,我们要想取得真正的胜利,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注重实际行动,做好每一件事情。
6. “只有最坚决的领袖,最坚决的党员,才能取得最坚决的胜利。
”这句话,影响深远。
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才能战胜困难,取得真正的胜利。
总之,第八章是一篇非常精彩的篇章,整个篇章用简练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保尔等人在领导下反对机会主义的以革命小组为代表的斗争历程,同时也表达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种英雄主义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
第八章_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_语言的接触](https://img.taocdn.com/s3/m/fe95b53da32d7375a41780ba.png)
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1、几个民族融合为一个民族,必须需要一种共同的 交际工具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民族的融合要求 语言的替换。 2、经济、文化上是否占优势,是决定哪种语言在融 合中取胜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 地位不是决定因素。 例如:汉民族一度被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 族所统治,但由于他在经济上、文化上处于先进地 位,汉语成为语言接触中的胜利者。
通用书面语可以指同一个民族内使用的,例如中国古 代的“雅言”“通话”;也可以指不同民族使用的同 一种语言。如日本、朝鲜、越南都曾以汉语作为通用 的书面语。
书面语具有高于地方语的地位,联系着不完全同意的 社会。
二、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 文白异读指一个方言中不少汉字有两个或多个有文雅 /俗白风格区别的语音形式。 通用书面语相对于方言更正式,就被赋予“文”的色 彩,书面语的读法就是“文读”,本地的读法就是 “白读” 如:闻喜方言的“水”在“河水”中读/fu44/,“自 来水”读/fi44/,“汽水”读/suei44/。 从语言历时变化的角度看,这是通用书面语或外来的 强势方言对当地方言影响的结果。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一、语言替换
语言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 种语言现象。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 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语言替换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语言深度接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是优势语言排挤 替换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 弱势语言则因被替换而停止使用。
仿译词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 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 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 黑板 blackboard 足球 football 牛津 Oxford 鸡尾(酒)cocktail 机关枪 machine gun 铁路 railway 成语的借用也往往采用仿造的方式,例如“鳄鱼 眼泪”“泥足巨人”“走钢丝绳”‘施加压 力”“鸵鸟政策”‘替罪羊”等。
普通心理学 8语言和言语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 8语言和言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9827981a37f111f0855b10.png)
第八章 语言与言语
主要内容 语言和言语的一般概念 言语的生理机制 言语的理解 言语的产生
第一节 语言和言语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语言的结构 三、言语及其特性 四、言语的种类 五、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六、研究语言的意义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 构来体现,即表达同一意义时,可以采用 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 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人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交际是由言语的表层结
构与深层结构的联合所完成的,表层结构规范了
人的言语活动的框架或基本模式,全部使用语言
进行交际的人均必须遵守;深层结构从主题和态 度两方面结合起来为句子赋予意义。
(四)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自问自答的语言活动,或不出声的 言语活动。 它的特点是: 1.隐蔽性。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 它以语音的隐蔽性为特点。 2.简略性。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 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 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在内部言语中 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例如只保留主语和 谓语。它可以用一个词或词组来代表一系列完整 的陈述。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
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
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
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 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 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通过转换,相同的 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 了。 乔姆斯基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的发 展,而且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四、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分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对话和独白言 语)和书面言语。
第八章--语言
![第八章--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6f8eaa24964bcf84b9d57bfa.png)
语言语言是以语言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建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语言具有的特征: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学习功能、调节功能、思维功能。
语言是人脑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语言是动物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和人脑中新的皮层发育有关。
儿童的语言发展晚于其他基本认知功能的发展。
语言的结构语言是按照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
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可以独立成词,或同别的语素组成词,这种词称为自由语素。
需要与其他语素组合才可以成词的叫黏着语素。
)词: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20世纪中叶,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个理论都包含了两个层次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的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思。
)语言活动内部语言外部语言手势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对话语言独白语言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是最基本的一种语言活动)独白语言:是指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句子。
书面语言: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或者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
是在文字出现以后才出现的。
手势语:是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者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征:语音的隐蔽性;片段性或压缩性)(外部语言像内部语言转化的过程叫内化,反之亦然)研究语言的意义:1.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语言交际的能力。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https://img.taocdn.com/s3/m/64260f891711cc7930b71625.png)
第一节社会接触和语言接触一、社会接触产生了语言的接触。
社会接触的程度决定语言接触的程度。
二、语言接触的类型有五种: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不同的社会和民族在地域上不相邻,接触上只有一般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则语言的变动只限于吸收对方语言中有而自己语言中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即只有为数有限的借词。
2.语言(区域)联盟和系统感染地域上比较接近,深度接触的民族,如果接触相对平衡,各个民族的词汇会大量的相互借用,音系和语法上也会相互感染和趋同。
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若干民族在地域上比邻而居,接触极为密切但不平衡。
经过长时间的双语或多语现象共存后,经济文化和人口相对占优势的民族的语言会替换其他民族的语言,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有优势语言中留下自己的一些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底层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通用书面语(或官方语)具有高于地方土语的地位。
随着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发展,通用书面语发展成为更高形式的民族通用语或国家共同语。
5.语言的混合即洋泾浜和混合语语言混合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
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性交际语叫做洋泾浜。
如果后来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则称作混合语。
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1.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族语或外方言的词。
借词和意译词不一样。
不能把意译词看作是借词。
例:原语借词意译词microphone 麦克风扩音器piano 皮亚诺钢琴ink 因克墨水2.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如:blackboard 黑板 football 足球等3.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借词采用了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如:beer 啤酒 car 卡车4.还有一部分借词采用了音译兼意译的方式。
如:cool 酷 coca cola 可口可乐 vitamin 维他命。
二、借词与社会如果两个社会地域不相邻且接触程度不深,则语言的变化就仅限于借用自己语言中所有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
第八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八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2698c18bd63186bcebbced.png)
第八章语言系统的发展第一节语音的发展一.语音发展线索了解语音发展,主要线索有两个: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一是记录了过去语言状态的文字。
就汉语而言,上述两个线索可以具体展开为如下几种:1.从方言差异中了解语音的发展变化。
2.从古代诗文的用韵中了解语音的发展变化。
3.从形声字的声符(声旁)了解语音的复杂变化。
如“潘”,声旁“番”,古音读[p‘an],今天,广东地名“番禺”还是读作“pān yú”。
4.从借词中寻找音变线索。
借词,或借进,或借出,当初都是音译的,所以古音音变线索。
外国从中国借去的借词,由于所借中国地域方言的不同,还有所借时代的不同,会产生音译的差异。
(借词例子,可见教材P226,用红笔加“△”处。
)“从方言差异中了解语音的发展变化”,教材P222-223,举例是苏州、上海、宁波三地尖、团音合流的不同情形。
对此,特作如下说明:1.三组辅音塞音擦音(1)舌尖前音(/ts/组)ts ts ‘S (清音)dz dz ‘z (浊音)(2)舌面后音(舌根音/k/组)k k ‘x (清音)g g ‘∙(浊音)(3)舌面前音(舌面音/tc/组)t→t→‘→(清音)d︒d︒‘︒(浊音)2.语音腭化规律(1)舌面后音(/k/组)与/ i / / y / 组拼合时,变成了舌面前音(/ t→/ 组),如“基”由[ki]变成[t→i],这种变化的结果叫作“团音”。
(2)舌尖前音(/ts/组)与/ i / / y / 组拼合时,也会变成舌面前音(/ t→/ 组),如“祭”[tsi]变成[t→i],这种变化的结果也叫作“团音”。
但是,这种变化相对/k /组要迟,当其尚未变化时,人称“尖音”。
如“祭”[tsi]就是尖音,而变成了[t→i]则为团音。
3.“浊音清化”规则作用于腭化规则,便将上述三组辅音中的浊辅音全部淘汰,即“k k ‘ x g g ‘∙和ts ts ‘ s dz dz ‘ z ”都变成“t→ t→‘→”。
第8章 语 言
![第8章 语 言](https://img.taocdn.com/s3/m/dcdfde56fc4ffe473368abfb.png)
我们每天都要完成很多的语言活动,与朋友闲 谈、写作业或报告、看电视、看报纸,甚至自 言自语。每天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轻而易举 地进行着听、说、读、写的活动,从老人、儿 童、理发师、出租车司机到国家总理、公司总 裁,都可以完成这些使用语言的活动,并不觉 得这有什么困难和特别之处。但是实际上语言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使用语言是一种高级的 能力。
在句子理解中,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种观点认 为,句法加工一般发生在语义加工之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义加工发生在 句法分析之间,前者会影响后者,另一种观点是句法加工和语义义因素一般会影响句法结构。
句子语法结构的加工受到了句子意义的影响。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内容指导加 工理论,即句子的意义有助于语法结构的形成。句子前面部分的意义会产生 对句子后面部分的预期,这种预期影响语法结构的建构。他们测量了句子最 后一个词的加工时间,语法结构更符合读者预期的句子,最后一个词的加工 更快。
①单词选择。 ②提取音位。 ③划分音节 。④准备发声方 式。
词汇产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词选择与音位编码 之间的关系问题。
9
第三节 语言的获得
当代关于语言习得的思考已经融合了这 样的理解,即语言的习得事实上所涉及 的是受环境调节的先天禀赋。现在研究 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 即哪些是先天固有的能力,以及这些能 力如何受到孩子所在环境的调节。
动态性是指语言是不断演变着。语言的产生性很自然 地就会引发出语言本质上的动态性和演变性。某个语 言使用者创造出单词、短语并更改语言的用法,而更 大群体的语言使用者要么接受要么拒绝这些改动。
4
(一)音素 (二)词素 (三)词 (四)句法
二、语言的结构
5
语言PPT课件
![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adb091af45b307e9719773.png)
语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现象, 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
什么是语言?语言和言语有什么不同?
人为什么能说话?人说话和动物的声音交际有什 么不同?
人为什么能听懂别人所说的话?
为什么有的婴儿在10个月时就开始说话,有的却 要到2岁时才说话?说话早晚对儿童语言和智力发 展有没有影响?
本章的基本内容
个体性-语言又是一种个体行为。我们把个体的语 言行为叫“言语”,带有个人的特色。
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下面这幅图画 ,体会语言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四、语言的表征与加工
(一)语言的表征-语言怎样储存
在头脑中? 表征的层次: 词汇表征 句子表征 课文表征
词典——心理词典
局部表征和分布表征
局部表征认为,单词的所有信息只与这 个单词发生联系,都存储在网络的某个 结点上。
语言习得关键期在哪个年龄:
Lenneberg的观点:2岁到青春期。 Krashen观点:5岁是语言潜能发展的高峰期。 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这段时间,其中1 -5岁较为关键。
在关键期内,通过接触自然的语言环境以及与语言环境 的相互作用,儿童会自然学会语言,而错过了关键期, 语言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分布表征认为,单词的特征是分布在网 络的各个单元中,与其他单词共同使用 每一种信息。
(二)语言的加工-人脑如何处理 语言信息?
自动化加工与受控制的加工 语言产生与语言理解
语言产生指通过言语器官或手的活动,把要表 达的思想或情感说出或写出的过程 语言理解指利用视觉或听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 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语义约定俗成的。
4,指代性
语言中的词和句子都是有所指的,人们 只有知道它们所指代的事物,才能顺利 进行语言交际。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49f5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e.png)
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
语言的结构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图8-1 语言结构的层次 资料来源:Gleitman et al., 1999
1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home”包括三个音位:/h/,/o/,/m/。
3
一般来讲,音位和字母相对应,但是时常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可代表不同的音位。“fat”, “fate”
03
迄今为止,语言的产生是语言心理学研究相对较少的一个领域。语言产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产生的阶段划分上。
04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理解
1973年,弗洛伊姆肯(Fromkin)将语言产生的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
1976年,盖瑞特(Garrett)又将之划分为五个阶段;
1980年,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三阶段模型,把语言产生划分为构造、转换、执行三个阶段,大大简化了对语言产生过程的阶段划分。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内部语言的特征: 语音的隐蔽性 。 片断性和压缩性,也可以叫做简略性。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
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叫内化。
音位(phoneme)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二)语素(morpheme)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自由语素 既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例如,汉语中的“人”, 英语中“book”,“home”等。 粘着语素 这种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 例如,汉语中的“啊”、“者”等,英语中的bio-(生物,生命)、-er(从事某工作的人)等都是粘着语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噪音掩蔽
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教室里、厂房里
4.语境
53
5.句法、语义的作用 米勒等人研究:要求被试在噪声背景下识别词的语音; 语音刺激为5个单词组成的语句, 语音刺激为一个单词 结果:在不同强度噪音干扰下,被试容易识别句子中的单 词,70%;识别个别单词 40% 6.
59
4、字形结构
研究表明: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体
结构的汉字,再认较容易。(彭瑞祥,1983)
60
5、字词的使用频率 影响单词再认的另 一个重要因素是词的使用频率。
在一百万个单词的语言材料中,不同英文单词的出现频率: The 69971 Of 36411 And 18852 Pistol 27 Leaded 1
3
本章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语言理解 第四节 语言产生
4
教学目标
1、什么是语言,语言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语言的4、什么是语言理解和产生
5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6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47
一、 言语理解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某些物理属性,如音调、音强、音长
与音色。
音调:语音的高低 音强:语音的强弱 音长:语音的长短 音色:语音的特色
48
(二)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 单位。 音位的分类:
元音
辅音
清辅音
韵律特征
对于听觉呈现刺激,合适的重读能够促进对篇章内容的理 解,不合适的重读会阻碍对篇章内容的理解。
54
二、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词汇理解
句子理解 篇章理解
55
(一)词汇理解
1、单词的部位信息 拼音文字:在拼音文字中,起首字母 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 汉字:汉字是表义文字。它是由基本 笔画构成的轮廓图形。处在不同部位的 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识别中也有不同的作 用。
41
研究二(Chiarello
et al.,2009): 女性颞横回的大小更加对称,其语言结 构功能更为双侧化。
42
小结:一方面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效应
的确是存在的,另一方面,这种一侧优 势效应是相对的,并且受到诸如利手和 性别等因素的调节。
43
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
44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
25
1928-
三、语言的形式
(一)对话语言 (二)独白语言
(三)书面语言
(四)手势语 (五)内部语言
26
第二 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27
一、 语言的发音机制
28
一、 语言的发音机制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 和肺。 气流的出入在呼吸器官的某些部 位发生冲击或摩擦而发出声音。 2.喉头和声带 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
38
结果
a右利手
布洛卡区(上)和威尔尼 克区(下)及对侧区域的 激活(蓝); 双侧弓形束的体积(黄)
b左利手
c双利手
39
脑功能方面:
只有右利手和 双利手的被试 在布洛卡区和 威尔尼克区的 激活表现出显 著的左侧优势 。
40
脑结构方面: 在弓形束体积
方面,只有右 利手被试表现 出显著的左侧 优势,而左利 手被试没有表 现出任何一侧 的优势
语音规则 构词规则-work+ed 句法规则-He
vs. go+ed
eats vs. desk eats vs. He eat
19
3、意义性
语言中的每个词都有一定的含义,通过语言 交际就是要把这种意义传达给他人。语言的意 义不仅决定于单个词的意义,而且决定于词与 词的关系,即句子中词的组合关系。这种意义 性使人们能借助语言互相理解和互相交流。 语义约定俗成的。
文件
8
手势语的符号系统
9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课堂活动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回答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10
语言的功能
交际功能-交流思想情感,达到互相了解。
学习功能-学习历史经验,发展个人才智,形
成健全人格。
调节功能-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调节个人行
为。
思维功能-进行逻辑推理和决策。
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
1.语音类似性。
2.语音强度。 3.噪音掩 蔽 4.语境。 5.句法、语义的作用 6. 韵律特征
51
1.语音类似性
两个音节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 易混淆。 例如: 比较一下ma 和 na, ga,da 有几个音 位相同,几个不同;比较一下ma和sa
2.语音强度
3.口腔、鼻腔和咽腔。
是 共鸣器
29
二、语言的中枢机制
(一)布洛卡区。 (二)威尔尼克区。
(三)角回。
一
二
三
30
(一)布洛卡区
言语运动中枢 功能:产生协调的发音程序;提供语言
的语法结构;产生言语的动机和愿望; 受损后症状: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 语症。
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 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发音困难,说话缓 慢费力;不能使用复杂句法和词法;自发性 主动语言障碍,很少说话和回答,语言有模 仿被动的性质。
浊辅音
49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 同(清浊音),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描述各种不同的音位,并使 每个音位互相区别开来。
50
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 言语知觉的效果可以用语言清晰度与可 懂度进行度量。
(三)
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听者了解讲话者说话的 百分率,或指听者听对的百分率。
语言: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 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 是一种通过该符号系统交流思想的行为。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有声语言-音、义结合
手势语言-手势、义结合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基本作用是用于
交际
7
口语的符号系统
英语:元音-i:,i,e, æ, …….. 辅音- b, p, d, t…….. 书 帐簿 英语词汇:/buk/ 汉语:韵母- i,e,a,o,u, ü 预订 声母- b, p, ch, sh, 书 汉语词汇:书/shu/ 书写
16
答案有:
不去 不想去 算了吧 你去吧 我还有别的事 我身体不好 你去就行了 ……………
拒绝参加某个活动
17
2,结构性-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
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存在的。
18
结构性(续)
语言受到一定规则的制约。只有符合一定规则的 语言,才是可以接受的语言。利用这些规则,我 们能区分真、假词、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句子。
第八章 语言 language
1
会议 讲解
讲课 接受采访
辩论 借阅图书
2
语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 非常奇妙的现象
什么是语言?
人为什么能说话?人说话和动物的声音交际有什
么不同?
人为什么能听懂别人所说的话? 语言的脑机制是什么?语言障碍是怎么回事?脑
损伤为什么会引起失语?失语会有什么不同症状 ?
14
1,创造性-人们利用有限的语音可以产生大量
的词语,然后利用这些词语便能产生和理解无
限数量的语句。
在各种语言中,语音的数量是有限的。 在各种语言中,词汇的数量是巨大的。 在各种语言中,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
15
课堂活动
如果有人邀请你去看一场电影,你
不想去参加,请你想想有多少种表
示的方法?如何表示?
Word, work; worm; works, worked; 彭瑞祥等人研究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左边的特征比右 边的特征重要,上面的特征比下面的特征重要。
56
2、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 乎标准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 法规则。
彭聃龄(1997) 给被试呈现48个左右结构的双部件的人造汉字(假字和非 字)和相同数量的真字。 结果:被试误把符合正字法规则的假字误认为是真字,因 而需要较长时间拒绝它; 对完全不符合正字法规则的假字,很容易拒绝。 说明:正字法规则是人们识别字词时必须依靠的一种内隐 知识,字词识别不仅要依靠对笔画、部件或字母的检测, 而且要检测这些成分的结合规则。
34
(三)角回
言语视觉中枢 功能: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
能将书面语与口语互相转换。 受损后症状:语义性失语症
病人能说话,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 ; 视-听失语症,不能理解词语含义,丧失了 正确匹配的能力。
35
例:视-听失语症(丧失了看到的物体与
听到的单词的正确匹配能力)
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 程。
狗
我很饿
45
根据输入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言语理
解和阅读理解
言语理解---听觉输入 阅读理解---视觉输入
46
一、 言语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
定义: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语音)建
构意义的过程。
言语理解开始于语音知觉(言语知觉)。
我是在大约六岁的时候有口吃的,至今一直没 有改掉,它使我失去了很多原本很亲密的朋友 和我初恋的女孩,我每天都在为改掉口吃而费
尽心机,可惜没有任何起色,有时候会突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