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要点淹溺又称溺水,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余人死于淹溺,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平均每年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淹溺,淹溺已成为其第一死因;故淹溺是急诊重要的理化损伤综合征之一。

1 相关定义与术语1.1 淹溺淹溺又称溺水,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

1.2 水中获救指游泳期间经历一定程度的危难,但意识仍清醒的,患者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只表现短暂、轻微的症状,如咳嗽,但很快好转,常被留在岸边休息,一般不被送至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1.3 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发生呼吸停止和(或)心搏停止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死率高,但可以预防,常于游泳、船只沉没、潜水、意外及自杀等情况下发生。

1.4 溺死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是一种“致死”性的事件,溺死通常描述溺水后24h 内死亡患者,即溺水后在复苏现场、急诊科或医院内经历心脏停搏并复苏无效宣布死亡的溺水事件。

1.5 溺死相关死亡如果死亡发生在溺水24h后,可定义为溺死相关死亡。

1.6 溺水者在溺水相关死亡之前,患者常被称为溺水者。

1.7 近乎溺死或溺闭描述溺水后存活超过24h,并需积极救治一种以上溺水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并发症可能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神经性并发症等。

不过,目前溺死、溺死相关死亡、近乎溺死或溺闭等定义还存在争议,因为溺死与近乎溺死通常不能依据时间(24h)来区分。

1.8 CA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1.9 CPR是应对CA,能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以求达到心脏自主循环恢复(ROSC)、自主呼吸和自主意识的挽救生命技术。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判断意识状态
若患者无反应,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确保患者平卧位
开放气道
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头、躯干和四肢呈一 条直线。
清除患者口鼻异物,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将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向下按 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与正常成年人 心肺复苏相同。
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每30次按压后进 行两次人工呼吸。
专业急救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01 02
专业技能培训
针对专业急救人员,进行系统的淹溺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 口咽通气、急救用药等,提高专业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治水 平。
团队合作训练
加强专业急救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训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的协调性 和高效性。
03
国际交流与学习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淹溺急救经验和技术,提
心肺复苏
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其血液循 环和呼吸功能。
禁忌
禁止仅凭外观判断溺水者是否存活
01
即使溺水者没有呼吸或意识,也不要仅凭外观判断其是否存活
,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禁止过早放弃
02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过早放弃,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
救措施,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出现明显好转。
禁止忽视其他因素
正确实施急救处理流程
清除呼吸道异物
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需迅速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异物,如水、 泥沙等,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心肺复苏
一旦患者发生淹溺,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 呼吸等措施来恢复患者的心脏搏动和呼吸。
呼叫救护车
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以便将患者送往医院接 受进一步治疗。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今日推荐: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

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

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原文参考文献略去,如需获取证据源,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陈志,Emai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

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

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

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溺水急救知识和技能

溺水急救知识和技能

溺水急救知识和技能
夏天到啦,大家都喜欢去水边玩耍,那可得把溺水急救知识好好掌握住呀!要是有人不小心溺水了,咱可不能慌了神。

你想想,溺水就像是一场和死神的赛跑。

当有人掉进水里,那时间可真是紧迫得很呐!这时候,咱就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迅速行动起来。

首先呢,你得赶紧呼救,让更多的人来帮忙。

别小瞧了这一嗓子,说不定就能叫来专业的救援人员呢。

然后呢,要是你会游泳,也别贸然就跳下去。

得先看看水情,别自己也陷进去了。

要是决定下水救人,可别从溺水者的正面过去,那家伙,溺水的人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抱住你,到时候可就麻烦啦。

要从后面或者侧面接近,就像你悄悄接近一只胆小的兔子一样。

把人救上岸后,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了。

这时候才是关键呢!得赶紧看看溺水者还有没有呼吸。

要是没有,那咱就得赶紧做心肺复苏。

把溺水者放平,跪在旁边,双手交叠,按压胸部,就像给气球打气一样,有节奏地按。

按一会儿,还得给他做人工呼吸,捏住鼻子,对着嘴吹气,就像吹气球一样。

可别不好意思,这可是救命的事儿呀!
你说这溺水急救知识重要不重要?那简直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是给生命上了一道保险。

咱平时也得多个心眼,去水边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别以为自己水性好就大意了,那水可狡猾着呢,说不定啥时候就给你来个突然袭击。

还有啊,看到小朋友在水边玩,咱也得提醒提醒,别让他们乱跑乱动。

总之呢,溺水急救知识咱得牢记在心,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这可是能救人一命的本事呀!别不当回事儿,真到了关键时刻,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啦!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可别让溺水这个坏家伙得逞咯!。

最新淹溺急救 专家共识.

最新淹溺急救 专家共识.
切勿跳水时将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 一来施救者可能失去与淹溺者保持视觉接触, 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的风险。
推荐意见四
1.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
动现场救援程序。首先应呼叫周围群众的援助,
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
110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
电话。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
临床研究,如果淹没时间少于10min, 那么淹溺者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如 果淹没时间超过25min那么预后极差。
冰水中发生淹没可能会提高存活时间窗,因 而需要延长搜救时间,
证据表明,淹溺者发生颈椎损伤的几率非常 低(0.009%)。不必要的颈椎固定可能影 响气道开放,且可产生并发症延误呼吸复苏。
淹溺急救 专家共识.
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 过程。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 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
可分为淹没和浸泡: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 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 心脏骤停。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 数情况下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尽管水花溅在脸 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 水的误吸,但大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
推荐意见二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
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 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 和人工通气开始。
一些人喜欢在潜泳之前为了增加水下时间而 进行过度换气,这样导致二氧化碳分压降, 使下丘脑的负反馈呼吸调节功能麻痹,而动 脉血氧分压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当这些人继 续在水中潜泳时,会因缺氧而失去知觉。
无论肺内水量多少,亦或是吸入海水还是淡 水,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这几 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此时逆转缺氧可 以防止心搏骤停。很多淹溺患者在心搏骤停 前可因低氧而出现的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 通过给予有效的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 要。

溺水的急救措施知识分享

溺水的急救措施知识分享

溺水的急救措施溺水的自救与救护一、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二、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方法步骤如下:1、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

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

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

这一过程就是“空水”。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

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最全版)淹溺又称溺水(submersion),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drowning),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rowning cardiac arrest,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余人死于淹溺,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平均每年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淹溺,淹溺已成为其第一死因;故淹溺是急诊重要的理化损伤综合征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实际上溺水(内涵为水的环境)为坊间俗称,在医学上严格称为淹溺(内涵为发病过程),因为患者淹溺的环境,不但有“水”的作用,还有其他溶质的作用,故在抢救这些患者时,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黏膜损害甚至全身中毒,故DCA有其临床特殊性,相对应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也应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制定规范的DCA心肺复苏方案至关重要。

1 相关定义与术语1.1 淹溺淹溺又称溺水(submersion),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

溺水的概念是指经历了与淹没与浸润于水有关的危难过程,需要进行现场生命支持或进行急救观察治疗的情况。

1.2 水中获救(water rescue)指游泳期间经历一定程度的危难,但意识仍清醒的,患者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只表现短暂、轻微的症状,如咳嗽,但很快好转,常被留在岸边休息,一般不被送至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1.3 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rowning cardiac arrest,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发生呼吸停止和(或)心搏停止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死率高,但可以预防,常于游泳、船只沉没、潜水、意外及自杀等情况下发生。

1.4 溺死(drowning)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drowning),是一种“致死”性的事件,溺死通常描述溺水后24 h内死亡患者,即溺水后在复苏现场、急诊科或医院内经历心脏停搏并复苏无效宣布死亡的溺水事件。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张承燕(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夏季是玩水的季节,但一些不太熟悉水性的人在有危险隐患的水域很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溺水救助首先考虑在岸上开展救助,不习水性者不应贸然跳入水中救人,溺水者也可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条件开展自救。

下面就谈谈溺水后的正确急救方法。

观察溺水者状态将溺水者救上岸之后,要先确定溺水者处于何种状态,再根据其身体状态和意识情况来选择急救措施。

若溺水者意识清楚,呼吸有些困难,稍有咳嗽症状,需要做的是鼓励溺水者咳嗽,将可能存在的异物排出,给予其安慰并调整呼吸,然后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若溺水者神志不清,可通过观察其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状判断其呼吸,然后将口鼻内的异物清理出来,让其保持稳定的侧卧位。

侧卧位可帮助溺水者保持气道开放,如果有呕吐感可直接将异物排出。

在等待救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溺水者的脉搏变化和呼吸状态。

如果将溺水者救上岸之后,发现其没有动作反应,拍打面部或在旁叫喊都没有任何回应,要即刻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呼吸,胸腹部是否有上下起伏状,仔细观察5~10秒。

若确定溺水者没有呼吸和脉搏,表示其已发生心搏骤停,要立马展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在我国发布的首个淹溺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强调了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是通过即刻有效的人工通气(口对口通气)来纠正缺氧。

因为通气障碍是导致溺水者心跳停止的主要原因。

打开气道正确的人工通气顺序是先开放气道,后人工呼吸。

具体操作是让溺水者平躺于地面或者硬板上,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假牙清除干净,以压额抬颌法将气管拉直,打开溺水者气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将溺水者放置于平面上,若放置地面属于斜坡,溺水者头部高于足部,会影响脑血流灌注,加重脑部缺血缺氧症状,溺水者头部低于足部,会出现脑水肿加重的问题,加速死亡。

人工呼吸捏紧溺水者鼻孔,救助者用口唇将溺水者口唇包住,分2次向内平稳地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不低于1秒。

每次吹气的同时要观察溺水者胸部是否鼓起,完成吹气后,口唇分离,再松开捏鼻的手指。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精心整理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

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1概念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

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概念的范畴。

淹溺(drow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浸泡(immersion)。

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

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

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的误吸,但大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

2(的液体量会改变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

研究显示,无论肺内水量多少,亦或是吸入海水还是淡水,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这几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

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

很多淹溺患者在心搏骤停前可因低氧而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通过给予有效的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

部分病例仅靠单纯通气便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循环,可能和这些患者存在微弱的循环但没有被临床检测到有关。

推荐意见2: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

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3淹溺生存链3.1人/103.24174性的2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

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

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

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 快快收藏起来!今日推荐: 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

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 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 通俗易懂, 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 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

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 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 原文参考文献略去, 如需获取证据源, 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 陈志, Emai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 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 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

在美国, 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

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 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

临床证明, 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 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CPR-ECC国际指南和欧洲复苏协会发布的2015年复苏指南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国际野外医学会(WMI)及近年循证研究, 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淹溺导致的危害包括呼吸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损伤、神 经系统损伤等。
呼吸系统损伤可导致肺水肿、肺不张等,心血管系统损伤 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导致意 识障碍、抽搐等。
淹溺的常见原因
失足落水
常见于儿童、老年人或认知障碍者 ,在无人看护或照料的情况下容易 发生。
游泳意外
游泳者技能不足或疲劳时,容易发 生游泳意外,导致淹溺。
科技创新与应用
智能救援设备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研发潜水镜、水下机器人等设备,提高救援效率 。
急救技术改进
研究更快速、有效的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急救药物等,提高存活率。
社会协同与普及知识
普及防溺水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防溺水知识的 认识和了解。
家庭急救演练
鼓励家庭进行急救演练,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第一 时间施救。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在急救处理后,应及时 转送至附近医院接受进 一步治疗。
03
淹溺的预防与教育
预防措施
远离水源
01
对于不会游泳或水性不好的人,应尽量远离水源,特别是在无
人陪伴的情况下。
选择安全区域
02
在游泳或戏水时,应选择有救生员监督、安全设施完善的正规
场所,避免野泳或在不熟悉的水域戏水。
注意安全警示标识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进 行胸外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100-120次,深度为胸廓前后 径的1/3-1/2。
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进 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 间持续1秒,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 。
重复操作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 呼吸、心跳或出现尸斑。

溺水急救知识

溺水急救知识

溺水急救知识溺水急救知识是指在遭遇溺水事故时,人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急救措施。

溺水是指人体在水中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或窒息的一种状况。

在面对溺水事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挽救生命,并减少后续的伤害。

首先,当你发现有人溺水时,要保持冷静。

切勿慌张,因为慌张只会加重事态的严重性。

接下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急救:1. 赶紧呼救: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例如:911),并告知对方溺水事故的发生。

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2. 保证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者水域条件危险,不要冒险下水。

寻找救生工具(如浮球、救生圈等)或其他物品,可以扔给溺水者以帮助他们保持浮在水面上。

3. 试图救援:如果你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救援,可以尝试将溺水者拉到安全地带。

可以使用救生圈、救生绳等工具,或者通过游泳、漂浮等方式将其救出水面。

但在进行救援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切勿冒险。

4. 判断意识和呼吸:一旦将溺水者救出水面,立即判断他们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并且没有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5. 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你具备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立即开始进行CPR。

首先,确认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

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记住,CPR是一项紧急的急救措施,可以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维持溺水者的生命。

6. 等待救援:在进行CPR的同时,继续呼救并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他们会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救治,并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一下,当遭遇溺水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并立即呼救。

如果有能力进行救援,可以尝试将溺水者救出水面。

然后,判断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最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并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急救知识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遵循专业训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意见
• 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不建议实施 不做通气的单纯胸外按压。注意提高胸外 按压的质量,如有可能,尽量让体力充沛 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2015年国际复苏指 南推荐成人按压深度5—6 cm,在初始按压 时要根据胸骨弹性调节到胸壁可完全回弹 的最大可接受深度,避免肋骨骨折。如果 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翻转至一侧,用 手指、吸引器等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怀 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
• 虑早期气管插管并给予正压通气。肺顺应 性降低需要更高的通气压力,此时声门上 气道不如气管插管安全。肺内水肿液可能 会从气道内溢出,为暴露喉部需要进行连 续吸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岸边基础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
• 由于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 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 数淹溺患者吸人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 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 的水。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 暂停(breathholding),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 分。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 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要的,并 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 气道异物窒息
• 床表现及其预后非常重要
病理生理
•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 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 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 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 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 逐渐减弱,水被吸入肺内。在很多成年人 肺中发现大约有150 mL的液体,这个液体 量(2mL/kg)已足够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缺 氧症状。虽然吸入1500 mL的液体量会改变 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
淹溺的预防
•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7 546例淹溺案 例分析,其中致命性3 372例,发生地点中 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占70%;非致命性有4 174例,泳池淹溺占75%。男性在非致命型 淹溺和致命性淹溺中分别是女性的2倍和5 倍。在浴室淹溺事故中,1岁以下的婴儿比 例最高。农村有露天的水井时,会使幼儿 淹溺的发生率增加7倍。
推荐意见
• 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 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用5~10 S观察胸 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 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 次吹气1 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 动。
• 有时由于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高的气道阻 力,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气。但通气压 力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的膨胀,增加返流, 并降低心输出量,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 环状软骨压迫(cricoid pressure)以降低胃胀 气并增强通气效力,不推荐未接受培训的 人员常规使用此方法。在人工通气时,患 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 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早期除颤
• 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否常规地配备在 水上活动的场所一直存在争论。少量的研 究显示淹溺患者上岸后心搏骤停的心律大 多数是心室静止。但是一旦出现可电击心 律,AED仍然可以迅速逆转病情。故2015 年国际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及欧 洲复苏指南仍然建议尽快使用AED。
推荐意见
• 在CPR开始后尽快使用AED。将患者胸壁 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 AED提示进行电击。如果患者在水中,使 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但当患者躺 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推荐意见
• 除非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 风筝冲浪、赛舟等高风险情况,否则无需 实施脊柱防范措施。不建议救生员在水中 常规固定颈椎,应立即将淹溺者移离水中, 特别是在淹溺者无脉搏、无呼吸时。
推荐意见
• 一旦将患者救上岸,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 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 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低于32℃)。
• 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 漂浮物等。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 援
• 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 时将头扎进水中。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
• 意言简意赅,特别要讲清楚具体地点。先 说区县、再说街道及门牌号码,最好约定 明显城市或野外标志物等候,一旦急救车 到来可迅速引领医疗人员到现场。
• 两人一同下水施救比单人施救更安全。由 于人手的握力有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 常因脱手导致施救者溺毙的发生。切勿跳 水时将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一来 施救者可能失去与淹溺者保持视觉接触, 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的风险。
推荐意见
• 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 现场救援程序。首先应呼叫周围群众的援 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 生人员或110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 120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来
淹溺的预防
• 饮酒、药物、突发疾病、虐待儿童都是淹 溺可能发生的原因。一些人喜欢在潜泳之 前为了增加水下时间而进行过度换气,这 样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使下丘脑的负 反馈呼吸调节功能麻痹,而动脉血氧分压 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当这些人继续在水中 潜泳时,会因缺氧而失去知觉
淹溺的预防
• 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 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 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
第一目击者救援
• 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 发挥关键作用但第一目击者也常常在尝试 营救中受伤或死亡,特别是冲浪、急流。 以及水塘、海边等自然水域。非专业救生 人员尽量不要实施下水营救。告诉淹溺者 尝试抓住从岸边递过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 衣服)。如果淹溺者离岸较远,可抛掷绳索 或供漂浮的物品。如果不得不下水营救, 应借助于专用的浮力救援设备或船接近淹 溺者
• 淹溺(drown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 浸泡(immersion)。
• 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 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 停。
• 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 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
• 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 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的误吸,但大 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两类患者都经常 会出现低体温。了解这两个淹溺的不同状 态,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
水中人工呼吸
• 冲浪救生员在深水区发现无反应的淹溺者 时,可实施水中通气,部分淹溺者对这一 措施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救生员需根 据具体情况(如海面情况,到岸边距离,是 否有救援船或直升机等)决定尽快将淹溺者 带往岸边还是继续在原地实施水中通气直 到救援船或直升机到达接管复苏。
推荐意见
• 对于呼吸停止者,尽早开始人工呼吸可增 加复苏成功率。专业救生人员可在漂浮救 援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水中通气。不建议非 专业救生人员在水中为淹溺者进行人工呼 吸。
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 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概念
国际复苏联盟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 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淹溺并非时间上 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 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迸一步呼吸,在这 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 淹溺 概念的范畴
• 1.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 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 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
• 2.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 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 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
淹溺的预防
• 3.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 游泳圈。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 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如有可能,应从 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在人群中 普及心肺复苏术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 率。
推荐意见
• 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高足低位会降低 脑血流灌注,头低足高位则会导致颅内压 增高。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 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口部朝下,以免 发生气道窒息。
人工通气
• 淹没后数分钟之内被营救离水的淹溺者很 可能出现濒死样呼吸,这时不要将其与正 常呼吸相混淆。有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 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 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
胸外按压
•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 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在水中按 压通常由于深度不够而无效。按压与通气 比遵循30:2。
• 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 脏骤停的,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 CPR(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 应予以避免。如果现场施救人员充足,尽 量避免由水中施救人员进行复苏,因为他 们很可能已经非常疲劳,让他们再做心肺 复苏则质量会大打折扣。
推荐意见
•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 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 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淹溺生存链
• 概念 • 由于改进了急救系统,美国淹溺死亡率已
从2000年的每1.45人/10万人降低到 1.26人/10万人m1。欧洲复苏协会提出 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 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 面、现场急救
推荐意见
• 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 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 颤。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 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不应为患者实 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 海姆立克氏手法(Heimlieh maneuver)。开 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不要主动挂掉电话,并保持呼叫电话不被 占线。呼叫者应服从于调度人员的询问程 序,如有可能,可在调度指导下对患者进 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如发现患者无意识无 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可在120调度指导下 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此时,120调度人员应 指导第一目击者清理患者口腔异物,开放 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淹溺患 者出现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按压指 导。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372 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 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 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 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 000人因淹 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