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3篇)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3488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3.png)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防范和化解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准确地调查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发生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三、报告与调查程序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安全管理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初步处置;2.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由专门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调查;3.调查小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及时抵达现场进行勘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拍摄;4.调查小组应主动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工作记录、作业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等,以及事故发生时的设备运行状态、作业人员操作记录等;5.调查小组应对事故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6.调查小组应对事故受伤人员进行访谈,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7.调查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应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禁隐瞒、纵容或掩盖事故真相。
四、报告与处理结果1.调查小组应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的经过、原因分析、损失评估、责任认定等内容;2.事故调查报告应及时提交给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决策;3.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包括追究责任、赔偿损失、整改措施等,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4.对于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应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工作。
五、责任追究1.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并依法处理;2.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在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存在疏忽、失职或作假等行为的,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依法处理;3.对于故意破坏调查证据、隐瞒事故真相或干扰调查工作的行为,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监督与改进1.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之处;2.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3.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范文(4篇)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03813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8.png)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范文,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发现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追究相关责任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具体来说,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事故调查机构的设立:设立专门的事故调查机构或者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调查事故。
2. 事故调查程序:制定明确的调查程序,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3. 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制:调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事故调查报告,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
4. 事故处理措施的确定: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确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处理事故现场、保障伤者的医疗救治、组织事故恢复等。
5. 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对于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的方式可以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追究、民事赔偿等。
6. 法律法规的完善:相关部门要及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工作的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切实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部门和直属单位,具体实施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设备、工艺、环境、人的操作技术、管理等方面原因,产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事故。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及时、准确、客观地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工作,应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事故预防、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的有机统一。
第二章事故预防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控制措施,明确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标准、排查方法和频次,加强对有风险隐患的设备和场所的封控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36d6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e.png)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企业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并追究责任,保证安全生产环境。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生产型和非生产型企业,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 报告程序:(1)任何员工在发现或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所在部门的安全负责人。
(2)安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初步了解,并做出初步判断是否属于大型事故。
(3)如果属于大型事故,安全负责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4)安全负责人应向企业的安全委员会和管理层进行详细汇报,并提交事故报告。
3. 调查程序:(1)事故调查组应尽快成立,由安全负责人指定负责人和成员。
(2)调查组应详细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收集证据,了解直接和间接的原因。
(3)调查组应进行事故现场勘察、照相和录像,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记录。
(4)调查组应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重现,以帮助确定事故的根本原因。
(5)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事故发生的责任和相应的整改措施。
4. 处理程序:(1)事故调查组将调查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报告给企业的安全委员会和管理层。
(2)上级主管部门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
(3)企业安全委员会根据调查报告,制定整改方案,并监督整改工作的实施。
(4)管理层对整改工作进行评估并跟踪,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5. 监督和评估:(1)企业应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企业应定期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3)安全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审查事故报告和整改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故的发生和原因,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类似事故的不再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2709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9.png)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事故报告制度第二条公司员工发现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格。
第三条公司所在部门负责人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报告。
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条事故报告中应包含事故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内容,并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对于重大事故,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立即进行报告,并组织抢救、灭火、防控等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第三章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七条事故调查小组应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召集,并明确调查员的身份和任务。
第八条事故调查小组应全面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环境,采集相关材料、现场照片、录音等证据,进行综合分析。
第九条事故调查小组应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调查,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条事故调查小组应在调查结束后,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划分、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内容,并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对于涉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及时将调查结果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并保留相关材料作为备案。
第四章复查与整改第十二条事故责任人应无条件接受调查小组的处罚,并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对未能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四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复查。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五条对于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扣发工资、停职、解聘等。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4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bb9e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6.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1. 目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理,以减少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害,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2. 范围: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包括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3. 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伤者安全和事故现场的封控。
(2) 立即向生产主管报告事故情况,并将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材料整理齐备。
(3) 生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
(4) 应急小组应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和安全管理部门。
(5) 上级主管和安全管理部门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 调查处理:(1) 根据调查结果,判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进行分类和等级评定。
(2) 确定责任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3)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4)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和赔偿处理。
(5) 在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后,进行复查和验收。
5. 监督和评估:(1)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对于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和审核。
以上是一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制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管理,提高事故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是指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对该事故进行报告,展开调查并进行处理的工作。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遵循“及时、准确、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坚持“优先事故、评估风险、问责追责、加强预防”的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dc66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8.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等文件精神,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公司将内部事故分为: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较小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2人重伤, 或者死亡, 或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或者造成停产15小时以上, 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或者造成(市级及以上)社会负面影响的事故;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人重伤, 或者2人以上轻微伤, 或者造成停产5小时以上15小时以下, 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或者造成相当(县级)社会负面影响的事故;3.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1人轻伤, 或者2人以上轻微伤, 或者为火情事故, 或者为爆燃事故, 或者造成停产3小时以上5小时以下, 或者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或者造成局部社会负面影响的事故;4.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1人轻微伤, 或者2人以上擦伤, 或者造成停产3小时以下,或者1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未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事故;5、较小事故:是指造成1人擦伤, 或者造成停产1小时以下, 或者3千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未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事故。
本条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 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二章事故报告第四条事故最先发现者, 除根据应急预案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外, •应在半小时内向所属领导和有关部门(安监部、调度室。
夜间报调度室)报告, 而后由调度室向公司领导报告;对特别重大事故,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第一时间, 向公司安全监察部、调度室报告, 需要上报的事故经公司领导批准后, 由安全监察部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规定上报。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范文(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0f86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8.png)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及时恢复和修复事故带来的损失,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单位和部门,包括所有员工和外来人员。
二、定义和分类1. 安全生产事故:指因生产活动中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因职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当使用工具、设备、材料,致使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设施损坏的事件,包括意外事故和火灾等。
2.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事故分为一般事故、严重事故和重大事故三类。
三、报告机制1. 事故发生后,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属单位或部门报告,并确认接收。
2. 接收报告的单位或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记录和备案,并进行初步的事故调查和分析。
3. 所属单位或部门应将事故报告上报给上级单位或部门,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4. 上级单位或部门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提交给主管部门或领导,并报备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四、事故调查与处理1. 事故调查小组事故发生后,通过企业内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调查范围和内容事故调查小组应对事故的原因、责任、损失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查明相应的管理漏洞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调查方法事故调查小组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通过现场勘查、访谈、查阅文件等方式获取事故发生的相关信息。
4. 调查报告事故调查小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故调查报告,并向上级单位或部门提交。
五、事故处理措施1. 防止事故扩大和危害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危害更多的人员和财产。
2. 确保伤员处理和患者救治对于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尽快转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并对当事人的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和帮助。
3. 恢复生产和修复设施设备在事故处理的同时,应尽快恢复生产,并进行设施设备的修复和维护。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9df4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6.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二、定义和范围1.生产安全事故:指在工作场所及其周边范围内,因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人的伤亡、财物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2.申报单位: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或部门。
三、报告义务及程序1.报告义务(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申报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与处理。
(3)如发生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申报单位还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报告程序(1)申报单位应尽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情况等。
(2)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与处理。
(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汇报事故的情况、处理措施等。
四、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1.事故调查(1)上级主管部门应责成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及责任人。
(2)事故调查应全面、客观、公正,依法进行。
2.责任追究(1)对于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故,应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公开曝光。
(2)对涉及责任人员,应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加强监督。
五、事故处理和救援措施1.事故处理(1)事故发生后,首先要采取紧急措施以阻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
(2)对事故进行分类处理,对轻微事故,及时处理,以免发展成为严重事故。
(3)对严重事故,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处置。
2.救援措施(1)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置。
(2)指导申报单位进行一线救援,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装备。
六、事故报告登记和档案管理1.事故登记(1)申报单位应设置事故登记簿,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登记,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处理结果等。
(2)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事故登记制度,对上报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登记。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a2d7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5.png)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中铁____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____地铁项目经理部____年____月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1、轻伤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报告本单位的安全员和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要在____小时内采用电话等方式报告公司安质部,并随即上报《伤亡事故登记表》,在适当的时间由项目安质部____进行事故分析。
2、重伤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报告本单位的安全员和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要在____小时内采用电话等方式报告公司安质部,并随即上报《伤亡事故登记表》,在适当的时间由单位负责人____进行事故分析,在____天内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3、死亡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立即报告本单位的安全员和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要在____小时内采用电话等方式报告公司安质部,并随即上报《伤亡事故登记表》。
公司安质部,应立即报告集团公司和当地的安全主管部门,并由公司领导____进行事故分析,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同时配合当地安全主管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在当地安全主管部门提出结论性意见后,把事故报告和结论性意见一同报集团公司结案。
4、当伤情暂时无法确定时,应先汇报事故的经过等情况,待情况明确后再做补充。
5、不论轻伤、重伤、死亡事故都要在月底的事故报表中按规定填写、统计。
6、任何单位都不得瞒报事故和以重报轻,一经发现将收回安全奖励、加倍处罚,并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必要时将按局责任追究制进行责任追究。
7、各单位要积极地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止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同时要注重发挥安全专业人员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积极性,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控网络。
8、各类事故发生后均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和处理。
9、发生责任伤亡事故,按以下规定办理:9.1、项目部发生一次一人重伤事故,上报公司由公司给予事故项目部主要领导警告处分,分管领导记过处分。
9.2、项目部发生一次两人重伤事故,上报公司由公司给予事故项目部主要领导记过处分,分管领导降级处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6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02593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5.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建立并保持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调查、分析,落实防范设施,并按法规要求逐级报告,为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应急处置。
三、职责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类事故的统计,并主管、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处理工作,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运行。
2、事故单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故,要根据本制度要求尽可能迅速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以确保工作效率。
四、事故调查工作原则1、事故报告(1)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直接或逐级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当事人并需在____天内填写好《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表》,交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以上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用电话、电报、电传等快速方法报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安等部门。
(3)在报告事故的同时,应按《应急准备制度》要求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及事故损失扩大。
(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发生生产、设备、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通知公司有关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
2、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和责任,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受不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措施不放过、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
(1)一般性事故由保安部调查。
(2)遇有与机械设备技术有关的轻伤事故或一次重伤____人事故,由经理、保安部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3)一次重伤____人以上事故的,按照隶属关系由安监局视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结案。
(4)重大伤亡事故,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____第____号令,____年____月____日)进行调查和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382e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5.png)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本制度中的安全事故是指公司内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安全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统计、报告(一)凡发生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交警、保险公司、120报告,同时立即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负有安全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____小时内向运管所、交警、安监、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大小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对未及时报告企业或隐瞒事故的,对责任人停班学习,直至解聘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事故发生后,企业根据事故大小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并由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出事故原因后安全技术科写出事故报告,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五篇)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fc23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d.png)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一、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安全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h内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外埠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以电话、传真或____方式(用《事故快报》)上报分公司安全管理部。
3.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____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
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h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
外埠项目部发生上报公司级事故后,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4.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1.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____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____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____受伤人员的救护。
3.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
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____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2f47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6.png)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安全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1.轻伤事故:损失工作日低于10____日的失能伤害。
2.重伤事故: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3.死亡事故:死亡。
4.重大事故:1)一级重大事故:死亡三十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2)二级重大事故: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3)三级重大事故: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或重伤二十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
4)四级重大事故:死亡二人以下,或重伤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不满三十万元。
二、事故报告轻伤、重伤、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通知公司施工部或办公室,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拨打110、120或119电话,防止事故扩大。
施工部负责人接到重伤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
____小时内将伤亡报告表报送至相关单位。
重大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②事故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事故报告单位。
三、事故处理1.对重大事故处理1)发生四级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产____天整顿,同时对全部在施工地进行检查、整顿,并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
市建委进行通报批评。
2)在本年度内发生第二起四级重大事故,事故工地停产____天整顿,同时全部在施工地停产____天检查整顿,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
市建委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有关规定对企业进行处理。
3)在本年度发生三起四级重大事故,工地停产整顿____周,同时全部在施工地停产____天检查整顿,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10a9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2.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现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____第____号令),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一、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第一条凡发生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____万元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必须按照《条例》规定的时限、要求逐级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要求或指令上述单位、部门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二条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当首先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事故报告值班电话,确保____小时畅通。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运输、一次死亡____人以上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应当在向政府报告的同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要对信息要素进行审核,对信息要素不完整的,迅速向有关地区和单位跟踪、查核,并及时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和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及时续报,直至事故抢救工作结束。
第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事故信息沟通机制,在事故接报后,做到及时通知和反馈。
第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事故线索举报制度。
经对举报核查,确属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必须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并可以对举报人给予一定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部门在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时,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要求,做到客观、准确、全面。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文(4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4683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e.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文1. 报告要求:任何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伤亡情况、损失情况等。
2. 调查处理: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应对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调查组对事故处理的结果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责任人汇报。
3. 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应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包括行政处罚、经济赔偿、刑事责任等。
同时,对于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等导致事故发生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也要追究相应责任。
4. 相关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制度应明确报告程序、调查组成员的组建和责任、责任追究程序等。
并通过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和维护生产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本,以提供给各类企事业单位作为参考。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因操作不符合安全规程、设备设施失效、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以及责任追究的程序与要求。
二、报告制度1. 安全事故的报告1.1. 任何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事故损失情况、受伤人员情况等必要信息。
1.3. 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抄送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2. 报告的流程2.1. 单位内部应设立安全事故报告的处理流程,明确报告的责任人和工作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1c2e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6.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一、调查处理的重要性调查处理是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一系列行动和程序,其目的是澄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的权益。
调查处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事故原因:调查处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事故的原因,查明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2.追究责任:调查处理有助于确定事故责任,对于明明责任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是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员工的正当权益的重要手段。
3.改进管理:调查处理可以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企业提供改进管理的机会和方向,对于提升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二、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的内容1.调查组织与程序:建立统一的调查组织和程序,明确调查的程序和责任人,由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小组,依法依规进行调查,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调查报告:调查小组应编制详尽的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的经过、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改进措施等内容,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向企业全体员工公布。
3.责任追究:根据调查报告,对于造成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追责,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确保责任人得到公正的惩罚,有效震慑其他人员,规范员工的行为。
4.教育培训:对于事故责任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改进措施:调查过程中应发现事故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完善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三、责任追究的原则与方法在责任追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公正公平:责任追究应按照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进行,保证责任追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2.属地责任:对于安全事故,首先由事故发生地的相关部门负责调查和责任追究,同时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3.追溯责任:责任追究既要针对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溯责任链上的其他相关责任人员,避免责任的逃避和推卸。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5篇)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b941a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8.png)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一、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1、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2、公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报告程序和内容(1)报告程序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劳动部门、工会。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2)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1.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目的与任务(1)弄清事故发生经过。
(2)找出事故原因。
(3)吸取事故教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
(4)宏观研究事故规律。
(5)为修正安全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6)分清事故责任。
(7)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恢复、建立生产经营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
2.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程序尽可能进行详细调查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程序包括:事故现场处理与勘察,物证搜集,事故事实资料的搜集,证人材料的搜集,事故现场摄影与现场事故图的绘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填写事故报表,事故结案材料归档。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314b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b.png)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一、前言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责任追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1. 报告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经营单位。
2. 报告范围:涉及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者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
3. 报告时限: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特殊情况下,事故发生单位可以直接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4. 报告内容: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类型、事故简要经过、已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已采取的措施等,并附有关证据材料。
5. 报告方式:事故报告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
三、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1. 责任追究原则: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坚持依法依规、公正公开、责任到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2. 责任追究对象: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对象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3. 责任追究方式:(1)行政责任:依法给予事故发生单位及其责任人员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
(2)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党纪责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给予党纪处分。
4. 责任追究程序:(1)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分清事故责任。
(2)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责任追究决定:责任追究决定应当书面通知被追究人员,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国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国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3651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6.png)
国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条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本制度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并依法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追究。
二、事故报告第五条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条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和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二)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三)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地址、类型和上级单位;(四)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档案和台帐,妥善保存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资料。
三、事故调查第八条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由企业负责人负责,成员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财务等相关人员。
第九条事故调查组应当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条企业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特殊情况下,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及时准确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进一步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或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或者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3、事故报告
3.1各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安全部。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3.2报告程序
3.2.1发生轻伤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班组长和车间领导;车间领导必须在30分钟内报告安全部和公司领导,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小时。
1小时为第一时效。
2小时为第二时效。
3.2.2发生重伤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到安全部和公司领导,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30分钟为第一时效,1小时为第二时效。
3.2.3发生工亡及以上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到安全部和公司领导,公司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3.3 事故报告的时效性
3.3.1 超过第一时效为迟报。
3.3.2 超过第二时效为隐瞒事故。
3.4 事故报告的内容
3.4.1事故发生单位;
3.4.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受伤人员基本情况和伤害部位及程度;
3.4.3 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4.4 简要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和现场保护措施;
3.4.5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事故的救援
4.1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及公司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4.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将受伤或中毒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带,并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措施。
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
4.3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5、事故调查
5.1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事故单位负有调查或协助公司调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