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标准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分:2总课时:26Ⅰ.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性质。

本课程在当阐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含义、意义的基础上,强调学生掌握幼儿园各项工作中的道德底线行为和操作技术要求,为学生将来在幼儿园里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效地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Ⅱ.课程目标一、情感目标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工作,形成正确幼儿园工作态度。

二、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三、技能目标掌握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道德底线行为及其基本操作要求,守住幼儿教育的底线,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Ⅲ.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一、道德是什么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四、幼儿园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五、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教学重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教学难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第二章做个有专业理想和信念的幼儿教师一、专业理想和信念的意义二、做个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三、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四、做个不可替代的幼儿教师五、做个有信仰的幼儿教师六、我的幼儿教育理想教学重点:现代幼儿教师应该具体的专业素养教学难点:做个不可替代的幼儿教师的策略第三章师幼互动的道德规范要求一、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二、尊重幼儿的合法权益三、为人师表四、教书育人五、强烈的责任心六、要细心七、有足够的耐心八、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九、仁慈宽容善良十、尊重个体差异十一、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十二、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十三、具有公平的爱心十四、保障幼儿做人的尊严十五、美国幼儿教师专业伦理(与幼儿).教学重点:掌握师幼互动中的底线行为及其技能要求教学难点:理解师幼互动中各项道德要求背后的原理第四章家园互动的道德规范要求一、以幼儿利益为核心二、尊重家长三、平等性对待每一位家长四、让家长感受到你很爱他的孩子五、让家长感觉到你很专业七、与家长保持适度距离教学重点:掌握家园互动中的底线行为及其技能要求教学难点:理解家园互动中各项道德要求背后的原理第五章同事互动的道德规范要求一、相互尊重二、互惠互利三、经常赞美同事四、避免嫉恨五、注意同事交往中的交互性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七、团结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八、与不同性格同事打交道的道德要求教学重点:掌握同事互动中的底线行为及其技能要求教学难点:理解同事互动中各项道德要求背后的原理Ⅳ.建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评价四、建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评价Ⅴ.实践项目、要求及学时数Ⅵ.教学参考资料莫源秋.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Ⅶ.课程考核要求(一)考查要求:平时70%(包括作业、实践活动、纪律等);期末考查30%。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教材介绍有关职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介绍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感情,培养责任意识、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等。

可供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师生使用。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多次发问,要求将职业指导即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课程之一,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二是就业与创业技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密不可分。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是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专业与职业特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自觉实践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培养服务、合作、质量、责任以及劳动维权等职业意识,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课程内容、课时和教学要求(一)内容1.职业与职业理想任务1 培养职业兴趣任务2 了解职业性格与职业性格发展任务3 认识职业生涯设计2.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1 了解职业能力概念任务2 认识认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任务3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3.职业道德的培养任务1 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任务2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任务3 了解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任务4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单元4 职业意识的培养4. 培养责任意识任务2 培养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任务3 培养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任务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任务5 培养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5.社会实践任务1 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任务2 访问用人单位任务3 访问校友任务4 进行人才市场调查任务5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教学课时总时数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1.校内实训10学时:实习工厂实践4学时,模拟面试4学时,网络求职2学时;2.校外实习10学时,一年级:社会实践4学时,二年级:走访校友或企业4学时,观摩招聘会或走访人才市场2学时)(三)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建立自己的个人“人才成长档案”并及时做好资料更新。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一、性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范畴、主体和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评价等。

二、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积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三、要求本课程体现了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联系实际,要自觉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第二部分教学(面授)时数教学内容学时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1第一章教师与教师职业道德 2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第三章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2第四章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2第五章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第六章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第七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第九章教师的心理品质 1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第十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总计24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课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时代背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了解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觉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二、教学要点第一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推行素质教育是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二、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决定于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借鉴于国外教育改革的共同做法;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核心、灵魂与重点。

第二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二、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传授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因此,《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了一门必修课程。

本教学大纲将为我们明确课程目标,使得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课程的第一个目标是帮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们将深入介绍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学生对于什么是职业道德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掌握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课程的第二个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教师们将讲解教师职业中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尊重学生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观念课程的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观念。

教师们将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与实际案例的接触,学生将能够识别和解决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课程的第四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教师们将通过讨论和分析不同的职业道德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同时,教师们还将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以解决复杂的职业道德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课程的第五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们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评估方式为了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教师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个人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个人作业,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来评估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 团队项目:安排团队项目,通过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来评估他们实践职业道德的能力。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师德修养在根本上是教师拥有德性之知,它不是概念性知识,而是一种体认之知。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形成大学教师的伦理自觉,通过教育教学案例或情境故事,直面大学教师职业境遇中的特定困惑,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引发大学教师深入思考。

由此构成大学教师对其专业生活进行伦理反思的参考视域,为其即将开启的专业生活提供德性之知的逻辑起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讲:大学教师的口碑及其影响学习目标:通过案例讨论呈现大学生、网民和大众三种不同视角中的大学教师形象,探寻优秀大学教师的专业内涵,构成其反观自身的他者视域,进一步思考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与担当。

学习内容:学习要点一:什么是“好老师”?(一)课堂上“好老师”的不同内涵(二)公众眼中的“口碑”教授学习要点二:理解大学课堂教学与师生交往的内涵或实质(一)“大学课堂”的内涵:师生对话的学术生活共同体(二)大学教师“为师之道”:学术研究者与专业教育者并举学习重点:理解优秀大学教师的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评价要点:请回忆自己大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几位好老师第二讲:透视大学发展过程中教师形象之变迁学习目标:基于教育学视域梳理大学教师的专业形象,呈现大学教师形象之历史变迁,从中体会大学教师专业精神之永恒要素与时代意蕴,明晰当代大学教师的角色、责任和专业职能。

学习内容:学习要点一:对大学教师角色定位与责任意识的重新审视(一)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学术导师(二)理解大学学习本质:提升理论思维(三)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引导质疑学习要点二:对大学教师的专业职能的重新理解(一)大学教师要从历史层面理解大学职能的变化(二)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差异(三)大学教学是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的一体化学习重点:大学教师的专业职能学习难点:大学教师责任意识的形成评价要点:描述你理想中的大学教师典范第三讲:在日常工作中形塑专业自我学习目标:大学教师的日常工作由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部分组成。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础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立业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基本原则以及各行业对职业道德的不同要求;理解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及其要求。

运用:举例说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习和各种实践中,搜集整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体验。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1)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的内涵: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doc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doc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16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职业道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必修课。

通过学习《职业道德》,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理解,提高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了解职业道德和相关行业岗位的基本规范,掌握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和对策。

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二、理论教学目的、内容与课时安排(一)职业与职业道德(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明确职业、职业资格、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内涵,理解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学内容:职业与职业资格制度、职业素质及其构成、职业道德及其作用。

教学提示重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难点: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职业道德规范(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含义,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领会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认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内容: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和作用、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教学提示重点:职业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难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三)财会与旅游职业道德(建议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认识加强财会职业道德建设,是优化我国财会工作质量的治本之策;了解中外财会职业道德由来与现状;掌握财会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领会财会相关专业角色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认识旅游业的含义、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明确旅游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岗位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学会接待服务、礼貌、礼仪、礼节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学内容:财会职业与财会职业道德、财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财会相关专业角色道德规范、旅游业概述、旅游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旅游从业人员岗位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教育政策法规1. 教育政策的内涵和目标教育政策是指国家、地方在教育领域内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其内涵包括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教育法规的体系和内容教育法规是国家在教育领域内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体系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学校条例等,内容涉及教育管理、学校经营、教师权益等方面。

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精神规范,其内涵包括教育责任、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等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职业道德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2. 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教育学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育政策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质量。

我们应当重视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深刻影响。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修养》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况课程简介:(300字以内)职业道德修养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热情,培育职业意识;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认识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M)M4:教学方式(J)a J1.讲授法教学30学时83 %□ J2.研讨式学习学时%□ J3.案例教学6学时17%□ J4.网络教学学时%□ J5.自主学习学时%□ J6.实践教学学时%考核方式(K)□ K1.课堂测试%□ K 2.期中考查20%□ K3.期末考查60 % a K4.作业撰写40%□ K5.实验分析报告%□ K6.课堂表现%□ K7.课程论文撰述%□ K8.出勤率%课程代码B0902414 课程所属模块/课程性质创新应用课程/选修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修养总学时/学分36学时/ 2学分理论学时/学分36学时/ 2 学分实践实训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开设学期单期(4)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选用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主编尹凤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大纲执笔人王新珠大纲审核人M1: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含义与意义M2:提高自己的职业信念与修养M3:2.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意识和能力,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师范类该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的基本任务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及其修养的一般策略;充分认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效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自觉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胜任当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地教书育人,增强教育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蕴和完整内涵;2.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及其相互关系;3.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与教师劳动的密切联系性;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及各自特点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完整内涵;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发展与教师劳动的密切联系性及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涵及其基本原则规范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2.教书育人原则;3.乐教勤业原则;4.人格示范原则;5.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学要求: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第三章依法执教教学内容:1.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的依据;2.道德与法的联系与区别;3.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性;4.依法执教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6.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必要性及其基本策略;7.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实践性把握;教学要求:理解依法执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理解道德与法的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教育对依法执教的内在需求性;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掌握如何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问题。

第四章爱岗尽责教学内容:1.教师职业苦乐的道德判断;2.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3.爱岗尽责对教师在岗位上作为的影响;4.爱岗尽责精神的实践体现教学要求:掌握教师劳动苦乐的道德判断、掌握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掌握爱岗尽责对教师在岗位上作为的影响;掌握爱岗尽责精神的实践体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前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从而能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我们特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新大纲。

一、教学原则、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原则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

2、充分考虑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年龄、学历、经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要求,使教学工作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教学过程中,要批判吸收中外思想家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资料,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颂扬当代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二、教学总体目标与教学建议(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们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意义,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的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就是高校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过程,从而能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铁路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铁路职业道德总课时:37 理论课时:37 教材:《铁路职业道德》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孟毅军、龙业江主编。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铁路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了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而设置的。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铁路建设,比较全面、扼要地介绍了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阐述了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以及与铁路职业生活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培养目标1.理解铁路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征,理解铁路职业道德对构建和谐铁路的重大意义,系统掌握铁路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及基本要求。

2.理解铁路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理解铁路职业相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胜任铁路列车乘务员岗位的良好的业务能力。

2、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素质培养目标1、具有热爱铁路列车乘务员职业,爱岗敬业的精神。

2、使学生建立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宗旨的铁路职业道德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从事铁路职业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讲职业道德从业之魂教学要求:1、理解职业的特征及意义,掌握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征,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2、理解职业道德与和谐社会、企业发展、个人成才之间的关系。

3、掌握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双重作用。

教学内容:一、职业与职业道德二、职业道德与成功法则三、市场经济呼唤职业道德第二讲铁路职业道德建设教学要求:1、理解铁路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

2、掌握铁路职业道德的宗旨和原则。

3、了解职业道德是提高铁路职工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理解职业道德是促进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内容:一、铁路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二、铁路职业道德的宗旨和原则三、铁路职业道德与职工个人发展四、加强铁路职业道德是形势发展的要求第三讲尊客爱货热情周到教学要求:掌握尊客爱货、热情周到的基本含义、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版)教学大纲第一讲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教育劳动的复杂性(理解的重点)(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

(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三)教育劳动的协作性(四)教育劳动的示范性(理解的重点)二、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涵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特征: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思想和灵魂);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政治、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恻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稳"(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俗"(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

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保健(心理)功能、慰藉(情感)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升华(价值)功能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根据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第一章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P-7)2、道德的基本功能(P-11页)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P-15页)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P-22页)第二章1、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P-30页)2、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页)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39页)第三章1、大学精神的内涵(P-48页)2、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P-55页—62)第四章1、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P-66页)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69)2、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P-70)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0)3、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P-73)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73)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76)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P-84)及确立依据(P-90)第五章1、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P-97)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00)2、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P-104、110)第六章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P-117)2、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P-135、137)第七章1、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46/155)第八章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P-159/164)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P-165、170)第九章1、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P-187、193)第十章1、师德修养的意义(P-198)及其过程(P-199)2、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第十一章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P-216、220)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P-224)和最高标准(P-227)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P-234)第十二章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P--242)2、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252、254)(注:用红色标出的题目是重点和历年考试多次出现过的题目)。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概述道德及其作用、职业道德及其作用2、职业道德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违背人民利益的思想行为作斗争3、职业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4、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热爱本职;热忱服务、文明生产;讲究质量、注重信誉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遵守纪律、廉洁奉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艰苦奋斗、厉行节约5、职业道德范畴职业道德范畴概述、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纪律6、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品质及其作用、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途径和方法7、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评价及其作用、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根据、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的方式8、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特征和方法、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9、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0、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在实践中锻炼成才二、实践教学内容1、听一次关于职业道德的讲座2、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三、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践网上课堂职业道德概述 2 职业道德核心 2职业道德原则 2职业道德规范 4职业道德范畴 2职业道德品质 2职业道德评价 2职业道德教育 4 4职业道德修养 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 4 复习、考查 4 合计 20 8 12 《职业道德》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指引下,讲授职业道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较短而集中的学习、实践中,进行实际的锻炼和修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教育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学习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作用、以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求职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

立业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职业及职业素质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热情,培育职业意识;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认识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的产生、演变和职业的多样性;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理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相关职业群的关系;理解“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识记职业素质。

运用:举例说明社会职业的多样性,分析各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例说明所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和这些证书对求职择业的意义;举例说明职业素质各构成要素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职业与职业演变(1)职业职业的内涵。

职业的特性: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时代性。

(2)职业的演变职业的产生与历史演化。

当代职业的多样性:我国现有的职业种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了职业演变。

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

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将得到发展。

与第三产业有关的职业将得到发展。

2•职业与专业(1)认识专业专业设置的依据。

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对劳动者的作用: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手段。

(3)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群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

增强职业意识。

行行出状元。

3•职业素质及其构成(1)职业素质素质: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及其特征: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的特征: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

(2)职业素质的构成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3)职业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

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基本原则以及各行业对职业道德的不同要求;理解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及其要求。

运用:举例说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习和各种实践中,搜集整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体验。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1)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的内涵: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职业道德及其特点: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2)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核心。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

(2)诚实守信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

(3)办事公道客观公正,照章办事。

(4)服务群众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5)奉献社会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

3•行业职业道德规范(1)行业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要求。

(2)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规范要求的社会调查,走访劳模,进行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学习所学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坚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掌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举例说明什么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用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坚持知行统一,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行为。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涵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事业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抵制不正之风。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5)在职业活动中强化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四)职业个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个性的基本内容;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个性特征的要求;初步掌握调适自己个性的方法,提高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涵义;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基本特点;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理解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运用:举例说明职业对从业者个性特征的要求;分析判断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教学内容1•职业与职业兴趣(1)职业兴趣职业兴趣的涵义: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

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促进智力开发、挖掘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兴趣的原因:各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兴趣的不同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兴趣的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 。

职业兴趣的形成:职业兴趣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职业的接触、了解、认识,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逐步形成的,是可以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的。

分析自己兴趣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要求的一致程度,培养职业兴趣。

2•职业与职业性格(1)职业性格职业性格的涵义: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在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同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职业性格的类型。

(2)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性格:各种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性格的不同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性格的要求。

(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

) 职业性格的形成:职业性格是在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从业者的性格是可以在职业活动中逐渐调适的,是可以与职业要求相一致的。

职业性格调适的途径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习榜样,陶冶性情;严格要求,提高素养;积极实践,加强磨练。

分析自身性格类型,主动调适不符合职业需要的性格倾向。

3•职业与职业能力(1)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涵义: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保证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能力。

特殊职业能力:特殊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的或较强的(2)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能力的原因:各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

) 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能力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是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分析自身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状况,挖掘潜能、发挥优势,提高职业能力。

(五)职业选择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决定个人职业的社会环境、国家和本地区的就业形势;树立市场就业意识、依法就业意识和竞争就业意识。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市场就业体制、就业政策的发展和改革;了解我国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以及当地的就业情况;理解市场就业制度的具体要求和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的重要性。

运用: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劳动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就业行为是否符合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调查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体验双向选择、竞争就业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