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作业二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学思潮2、召唤结构3、内形式4、叙事角度5、自然主义6、风格7、共鸣8、典型化9、期待视野10、形象思维11、外形式12、文学类型13、戏剧冲突14、母题15、创作动机16、文学鉴赏17、边缘文学体裁18、现实主义19、创作客体20、喜剧21、创作个性22、文学批评二、理论辨析1、有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会对创作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有人认为,政治思想的介入一定不利于文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4、有人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作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有人认为生活对象等同于创作客体,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6、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火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独画云呼哉。
7、有人认为,典型就是代表了某种性格类型的形象。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9、为什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其说明了文学欣赏的什么特点?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2、人们为什么要浪漫主义文学比喻为“灯”?其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什么特点?3、鉴赏为什么会发生共鸣?4、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6、文学与道德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7、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艺术积累?艺术积累包括哪几个方面?9、举例简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
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汇总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参考答案1、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在叶燮的理论中, “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形成的学说堪称“心”学。
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 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 以及艺术地表现“理” 、“事” 、“情”的能力。
所谓“胆” ,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
所谓“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
所谓“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
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
四者之中, 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
四者又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 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
总而言之,“才、胆、识、力” 四者不可分割, 而且相互联系, 相互滋润, 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
诗人做诗, 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严羽的“识”是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的。
所谓“识”,就是识别诗的正路、高格、要义,以汉魏晋以及盛唐之诗为师法的典范和臻至的目标。
这就需要诗人或者诗歌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别能力,能“识”出诗歌艺术水准的高低,也就成为学诗者的首要条件。
“识”是“入门正”和“立志高”的基本条件。
首先 , 学诗者需要辨别诗家各体。
其次 , 学诗者还需识别诗中“第一义” 。
再次, “识” 是学诗者主体修养最重要的因素, 关系到其对诗歌的审美欣赏与判断能力。
严羽认为, “识” 包含了“入门须正”和“立志须高”,这是学诗者必须具备的真识。
在严羽这里,作为审美判断能力的“识”力 ,其属于诗歌创作主体有别于客体的内在能动性, 在内涵上被赋予了独特的诗学规定性。
文学理论作业
一、分析“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似乎有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力量。
因为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与读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隔膜,因为有隔膜,故而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即使是同一读者于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其感悟大抵也不尽相同。
基于此,有人便提倡阅读的个性化,即读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和作者的个体生命相遇,或者对撞。
而相遇或对撞的结果,可能是一拍即合,也可能会让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变得更大,而隔膜大又未必是坏事。
譬如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
有人以为画中人因怀孕而微笑,也有些人认为画中人发觉并未怀孕而产生微,诸如此类的探测,说不定已经和作者的本意相去甚远了。
然而或许正是这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膜,为这幅画平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感觉。
总之,“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虽然承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但这并不等于说读者可以随意对作品作解释。
有些明显的误读,尤其是有意为之的,还是要杜绝的。
二、续写“当他醒来的时候,恐龙还在那里”当他醒来的时候,恐龙还在那里,他熄灭了电筒,想在黑暗的掩护下退出洞去。
事后他才知道,熄灭电筒,这是他犯下的一个致命的错误。
就在洞窟恢复黑暗的一瞬间,恐龙从麻痹的状态中解脱了,它那巨大的身体一跃而起,同时发出了一种震耳欲聋的怒吼声。
他机灵地往旁一闪,虽然躲过了利爪的一击,但是恐龙的身字微微一侧,它那又粗又长的尾巴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扫了出来,快得使他无法躲闪,这真是可怕的一击!他就像一块小石头一样给扫得飞了出去,重重地撞在石壁上。
他只觉得头部嗡的一声,便瘫痪在地上了。
恐龙回过头来,狂怒地又大吼了一声,然后一跃过来,张开大嘴,准备一口将这送上门来的食物吞下去。
他这时已经处于半昏迷的状态,即使他的意志力还在支撑着他,使他不致完全丧失知觉,但是行动的能力,他却是没有了。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学思潮2、召唤结构3、内形式4、叙事角度5、自然主义6、风格7、共鸣8、典型化9、期待视野10、形象思维11、外形式12、文学类型13、戏剧冲突14、母题15、创作动机16、文学鉴赏17、边缘文学体裁18、现实主义19、创作客体20、喜剧21、创作个性22、文学批评二、理论辨析1、有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会对创作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有人认为,政治思想的介入一定不利于文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4、有人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作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有人认为生活对象等同于创作客体,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6、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火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独画云呼哉。
7、有人认为,典型就是代表了某种性格类型的形象。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9、为什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其说明了文学欣赏的什么特点?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2、人们为什么要浪漫主义文学比喻为“灯”?其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什么特点?3、鉴赏为什么会发生共鸣?4、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6、文学与道德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7、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艺术积累?艺术积累包括哪几个方面?9、举例简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
东师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
1.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A.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B.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C.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D.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参考答案:C2.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A.集体性B.人民性C.传承性D.立体性参考答案:B3.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的话语形式是()A.反讽B.讽刺C.对比D.反证参考答案:A4.相同或相似的音质在一定位置有规律的重复是指()A.重复B.押韵D.重叠参考答案:B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A.文学阅读B.文学创作C.文学接受D.文学消费参考答案:A6.戏剧性的重要来源:()A.冲突B.动作C.语言D.表情参考答案:A7.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是最讲究()。
A.逻辑性B.合理性C.艺术性D.真实性参考答案:D8.“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B.伊瑟尔C.伽达默尔D.海德格尔参考答案:B9.提出“陶冶(净化)说”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参考答案:C10.诗化人生的形成过程就是按()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
A.创作原则B.美的原则C.现实原则D.诗话原则参考答案:B11.在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的结合表现出来的。
A.情B.物C.景D.人参考答案:AC12.阅读心境的表现形式有()A.理想的心境B.现实的心境C.审美的心境D.创作的心境参考答案:BC13.韦勒克曾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下列说法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A.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B.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C.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D.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ABC14.文学和科学(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A.反映对象上的差别B.思维习惯上的差别C.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D.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参考答案:ABD15.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的合乎规律的重复A.高低B.强弱C.长短D.快慢参考答案:ABC16.语音有()之分,对语音进行恰当的搭配组合,就会形成和谐的音调与节奏。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1春在线作业2-0005[66116]
7.它体现为()和()的统一 A.生表现真实 D.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 答案:CD
8.抒情性作品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是() A.抒情性作品表达的是人的主观感受 B.抒情性作品体现的情感成分较多 C.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绘动作、展示情节、营造环境 D.抒情性作品侧重展示客观现实 答案:AB
5.对阅读活动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审美心境 B.理想心境 C.现实心境 D.创作心境 答案:A
6.抒情作品外在韵律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环境变化 B.情节变化 C.情感的起伏变化 D.思维变化 答案:C
7.()它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A.语言
B.形象 C.想象 D.情节 答案:A
8.文学接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文学创作 B.文学阅读 C.文学消费 D.文学鉴赏 答案:B
10.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 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答案:正确
9.下面哪种说法可以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答案:ABC
10.诗化人生具有()的人格境界。 A.真诚地直面人生 B.深沉的人道情怀 C.审美能力 D.渊博的学识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情节中,每个叙述单位都处于一定的关系结构中,承担着近乎相同的作用。() 答案:错误
2.除了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叙事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答案:错误
文学理论2
《文学理论2》答案一、名词解释1、叙事角度又称叙事观点、叙述角或聚焦型,是指叙事者叙述小说所采取的角度或视点。
2、是指在创作过程中物理的对象和心理的对象始终以审美的具象化形式存在于创作主体的头脑中,作家在对其进行选择、加工、虚拟、假设、延伸、发展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渗透其中,构思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3、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遗传学的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表现类型。
4、戏剧冲突是戏剧情节的构成成分,是两种对抗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5、边缘文学体裁指某些文学作品既有文学的因素,又有非文学的因素,既含有某种文学体裁的因素,又含有其它文学体裁的因素,它不处在某种文学体裁的中心,而处在某种文学体裁的边缘,既可以划为一种文学体裁,又可以划为另一种文学体裁。
6、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简答题1、第一、偶发性。
灵感思维的出现事先无法预计,它是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
第二、短暂性。
灵感思维出现之后停留的时间很短暂,稍不注意,灵感思维出现时所展示出的生动画面就会跑掉,以后难以摹写出来。
第三、亢奋性。
灵感思维袭来时,往往伴随着精神的高度兴奋,有时甚至是一种密狂状态。
创造性。
灵感思维袭来时,作家的各种能力都被调动起来,灵感思维的出现等于智力的总爆发,富于创造性是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
2、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夸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第一,浪漫主义具有以理想的追求和表现来映照生活的文学精神。
第二,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
第四,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
文学理论作业
文学理论作业第一篇:文学理论作业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1、典型环境答: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2、印象式批评答:印象式批评是文艺作品评论的一种形式,是指从批评家的所思所感出发辨析作品价值。
3、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答: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划或模拟表现是指内在主观世界的状况如情感,理想,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4、语言批评答:语言批评特指兴起于西方20实际20年代,后来为西方批评界广为接受的英美“新批评”。
5、文学风格答: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审美意象答: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
7、社会历史批评答: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8、“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9、情节答: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
10、心理批评答:心里批评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1、简述文学接受中共鸣产生的原因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感情的共鸣。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_05052
(单选题)1: 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中去体认。
A: 叙事时间
B: 故事时间
C: 阅读时间
D: 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的。
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是()
A: 反复
B: 反讽
C: 对偶
D: 悖论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A: 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
B: 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
C: 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
D: 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除论说散文外,其他文体的创作中,()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抒情
B: 描写
C: 叙事
D: 议论。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17春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2
文学理论研究17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A. 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 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 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 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C
2. 一般作品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而人物性格在()部分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A. 结局
B. 发展
C. 高潮
D. 尾声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C。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高中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特征?A. 创造性B. 思想性C. 娱乐性D. 艺术性答案:C2. 文学作品的“四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作者B. 读者C. 作品D. 背景答案:D3. 以下哪个术语不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A. 叙事学B. 符号学C. 修辞学D. 化学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A. 强调主观情感B. 强调客观现实C. 强调超现实D. 强调理想化答案:B5. 现代主义文学通常不强调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创新B. 传统叙事C. 内心世界D. 语言实验答案:B6.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A. 强调历史连续性B. 强调中心思想C. 强调多元性D. 强调理性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文学理论中“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A. 作品完成于作者创作之时B. 作品完成于读者阅读之时C. 作品完成于出版之时D. 作品完成于批评家分析之时答案:B8. 以下哪个术语与文学理论中的“互文性”无关?A. 引用B. 模仿C. 抄袭D. 借鉴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文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文学理论中的“象征主义”?A. 直接表达B. 间接表达C. 抽象表达D. 具体表达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主要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品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作品内部的结构和与其他作品的关系决定的。
它强调文本的内在逻辑和形式,认为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意义产生于文本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2. 解释“文学接受”中的“读者反应批评”。
答案:读者反应批评是一种文学理论,它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批评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变化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21秋学期在线作业2-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21秋学期在线作业2第1题,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A、故事B、情节C、叙事D、布局正确答案:B第2题,下列哪个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正确答案:C第3题,内心形象的它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A、孕育B、成形C、萌发D、产生正确答案:B第4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A、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B、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C、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D、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正确答案:C第5题,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行为都是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进行的工作A、文学创作B、文学分类C、文学翻译D、文学鉴赏正确答案:B第6题,人的是指人们面对外在世界时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以及伴随着全部人生过程中的情感体验A、思想B、感情C、内心世界D、情感经验正确答案:C第7题,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A、夸张B、对比C、反讽D、象征正确答案:A第8题,它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A、语言B、形象C、想象D、情节正确答案:A第9题,哪种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A、志人小说B、志怪小说C、唐传奇D、白话小说正确答案:C第10题,一般作品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而人物性格在部分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A、结局B、发展C、高潮D、尾声正确答案:C第11题,抒情话语追求的更高境界是的和谐统一A、理想韵律B、现实韵律C、内在韵律D、外在韵律正确答案:C,D第12题,西方传统上把书面写成的作品分成两类A、韵文B、诗歌C、散文D、戏剧正确答案:A,C第13题,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表现在A、表达多重心理内涵B、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C、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D、具有战斗力正确答案:A,B,C,D第14题,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A、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B、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C、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D、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正确答案:B,C,D第15题,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于三方面A、实用价值B、科学价值C、文学价值D、创作价值正确答案:A,B,C第16题,四分法根据文学作品意象建构、语言体制、表现方法的不同分成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正确答案:A,B,C,D第17题,戏剧按照结构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A、独幕剧B、多幕剧C、双幕剧D、三幕剧正确答案:A,B第18题,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哪几种A、表演艺术B、造型艺术C、语言艺术D、音乐艺术正确答案:A,B,C第19题,艺术概括的要义是指A、将众多化为个别B、将普遍化为特殊C、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D、将特殊化为普遍正确答案:A,B,C第20题,历史上对文化的概念的解释有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C、文化即是知识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正确答案:A,B,D第21题,狭义的文学阅读是指有目的、有动机地指向文学文本的以审美方式来完成的阅读活动和过程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2题,艺术概括和科学概括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描写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3题,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产生的基础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4题,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5题,“第二文本”即作者意义的文本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6题,求知需要是人们阅读时最基本的动机之一它与文学的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功能密切相关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7题,文学是静态的生成过程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8题,越是追求意义的对应越容易背离原作的形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9题,抒情性作品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0题,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有瞬间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叫做经验内省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 020007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三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1)题号分数得分批改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一二三总分 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都包含宇宙、艺术家、作品、观众四大要素。
3.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里就有的说法。
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4.文本的基本特征有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和开放性。
5.文学文本的三种主要呈现类型,即再现型、表现型、象征型和其多元呈现型类型。
6.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三个特征:语言形式的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得分批改人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文学的特征答:形象性、真实性、情感性和符号性。
2.文学文本的五个层面答: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3.大众文化文本的特征答: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4.学习文学理论的主要途径答:体验作品、阅读理论、读解文化、思考问题 5.文学的属性答:意识形态性、审美属性和语言属性得分批改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有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等。
请分别说明其特点、表现,并对这些观念进行评价。
2、以下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请以此为例分析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的互渗关系。
黄蓉蹙眉不答,她一见那书生所坐的地势,就知此事甚为棘手,在这宽不逾尺的石梁之上,动上手即判生死,纵然郭靖获胜,但此行是前来求人,如何能出手伤人?见那书生全不理睬,不由得暗暗发愁,再听他所读的原来是一部最平常不过的《论语》,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文学理论作业二
《文学理论》平时作业(第二次)第三章:文本的构成1、文学中的语言可以区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种。
2、三分法一般将文学区分为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和戏剧类文学三类。
3、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类。
4、情节一般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构成。
5、题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直接经验材料和间接经验材料。
6、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和对话和独白等三种类型。
7、叙事诗主要包括史诗和故事诗。
8、鲁迅认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9、恩格斯认为,悲剧矛盾冲突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10、何为题材?答: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11、何谓主题?答: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何谓情节?答: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何谓文学文本的结构?答: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何谓表现手法?答: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15、何谓叙述?答: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何谓对话?答: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何谓独白?答: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8、何谓体裁?答: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
19、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答: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其次,人物性格有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解析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功能、创作规律和批评标准的学科,它涉及到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的两个试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试题一: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描述请论述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是如何反映或超越现实的。
答案解析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一方面,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它通过语言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另一方面,文学也具有超越现实的能力,它能够通过想象和虚构,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和人物,从而拓展我们对可能性的认识。
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对细节的精确描绘,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复杂性。
而现代主义作品,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则通过内心独白和流意识技巧,深入探讨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
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够超越现实,提供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通过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虚构描绘,对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力的滥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对现实的批判上,也体现在对人类理想和梦想的追求上,如乌托邦文学所展现的理想社会。
答案示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现实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文学则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对现实进行再现和解读。
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的悲剧命运,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道德和婚姻问题。
同时,文学也能够超越现实,如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从而探讨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试题二:文学的多义性和开放性问题描述解释文学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并讨论这对文学批评和读者解读的意义。
答案解析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中南大学《文学原理》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B)
15.
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
(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杜勃罗留波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
参考答案:
(B)
(二)多选题
1.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A)艺术领域内部不同艺术种类间的不平衡
(B)艺术发展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鲁迅
参考答案:
(AB)
(三)判断题
1.
心灵表现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心理欲求对文学生成的影响,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A)对(B)错
参考答案:
(A)
2.
典型人物不一定生活在典型环境之中。
(A)对(B)错
参考答案:
(B)
3.
文学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学应该保持自己民族传统、民族风格和民族个性,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品质。
(A)思想内容
(B)创作手法
(C)艺术表现
(D)文学思潮
(E)文学流派
参考答案:
(ABCD)
16.
纵观西方典型理论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A)个性典型观(B)类型典型观(C)泛化典型观(D)共名典型观
参考答案:
(ABC)
17.
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有:()。
(A)鲜明而独特的性格特征(B)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C)积极进步的艺术指向(D)隽永持久的艺术魅力
(A)语言艺术日渐被音像视听艺术所挤占
(B)印刷文学向电子化文学转变
(C)篇幅越来越短小
(D)文学由单媒介向多媒介延伸
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离线作业答案二
第五章:文学的接受和批评1、阅读期待的类型包括___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_和__价值的期待___三种。
2、预备情绪有___审美性、朦胧性__和__期望性______三个特征。
3、文学传播可以区分为___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__和____电子传播____三种类型。
4、文学批评的方式包括_审美体验、理性分析_和__价值判断______。
5、“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
”的提出者是___孟子_____。
6、何谓文学消费?答: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种活动。
7、文学消费对于文学活动的意义。
答:第一、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和目的得以最终实现、第二、文学消费活动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第三、文学消费活动的主体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8、文学消费的特点。
答:第一、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第二、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vcd、dvd、电影拷贝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第三、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第四、既要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原则、市场供需原则等),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9、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
答:首先,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文学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一般商品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
其次,在消费方式与评价上,文学消费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消费而减损,甚至还会增加,而一般商品消费则都会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其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
再次,在消费实现上,文学消费既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同时又是对产品本身的创造性生产,一般商品消费则是为消费而消费,并不对消费产品本身构成新的生产与再生产。
10、何谓文学接受?答:文学接受是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平时作业(第二次)第三章:文本的构成1、文学中的语言可以区分为___人物语言___和___叙述人语言_两种。
2、三分法一般将文学区分为__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_和戏剧类文学三类。
3、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__悲剧、喜剧__和正剧三类。
4、情节一般由序幕、开端、___发展、高潮、结局__和尾声构成。
5、题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__直接经验材料___和____间接经验材料____。
6、表现手法主要包括___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_和_对话和独白_____等三种类型。
7、叙事诗主要包括__史诗_____和____故事诗____。
8、鲁迅认为,悲剧是将_____有价值的东西___毁灭给人看。
9、恩格斯认为,悲剧矛盾冲突的本质是____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____之间的冲突。
10、何为题材?答: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答: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何谓情节?答: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何谓文学文本的结构?答: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何谓表现手法?答: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15、何谓叙述?答: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何谓对话?答: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何谓独白?答: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答: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
19、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答: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其次,人物性格有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
20、举例说明小说的特点。
答:第一、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第二、小说大多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三、小说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
21、一般而言,我们对文学文本的结构有哪些要求?答:一般而言,我们对文学文本的结构应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和结构应符合自身的审美原则。
22、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
答: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首先在情境性,其次创造性及非语义因素的语义性。
23、叙事类文学的文体特征。
答: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第一、注重通过叙事主人公对外在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客观的描绘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第二、作家反映生活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
24、戏剧类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个性、(二)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动作性;第二、具有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
第四章:文学的创造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出自___《礼记·乐记》_____。
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出自___钟嵘_____的___《诗品序》_____。
3、“集体无意识”的提出者是__荣格______。
4、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可以区分为____素材积累、艺术构思____和____艺术传达____三个阶段。
5、艺术构思可以区分为____萌发阶段、孕育阶段_____和___成形阶段_____三个阶段。
6、何谓艺术想象?答: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7、何谓艺术构思?答: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心理过程。
8、何谓艺术直觉?答: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涵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9、何谓艺术灵感?答: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10、何谓艺术传达?答: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运用艺术语言把头脑中构思的审美意象加以物化的过程。
11、何谓艺术情感?答:艺术情感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产生的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2、何谓艺术理解?答: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13、何谓创作个性?答:创作个性又称艺术个性,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
14、何谓文学风格?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
15、何谓文学的时代风格?答: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16、何谓文学的流派风格?答:文学的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17、什么是感悟说?答:这种观点源自中国传统诗学,核心主张是文学创作乃作家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此种论点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它在解释文学创作时依据的是“物→心→文”这样一条路径,先有外物激荡人心,然后由人心因物而感动,最后将这种内在之感动外化为文。
这实际上就是“乐由中出”思想。
这种思想至于魏晋六朝,几乎成为古人解释文学创作之通则。
如钟嵘《诗品序》亦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等,它们都与《乐记》之论一脉相承。
此后历朝历代诗论家中坚持感物说的不乏其人。
感物说的主旨在于强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当然,作家受外物刺激而激起创作欲望,这个“外物”不能仅限于外在的自然景物。
因为社会生活也同样可能成为激起创作欲望的契机。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都讲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作家创作欲望的激起作用。
“感物说”仅止于外在自然,当然是其所短。
18、试述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几种基本因素。
答:试述决定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因素1、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2、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3、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
19、试述作家的独特素质。
答:个人认为作家的独特素质主要在作品的创作激情之中所表现在那种素质和作家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作家对于语言应该有着超常的敏感的独特不同于他人的素质。
20、试述作家的主体特征。
答:作家的主体特征表现在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系和对想象力一种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感觉及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21、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答: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
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
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客体,但它们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规律。
而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则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完整的生活场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生活,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生活现象都可以进入文学的殿堂。
只有那些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
这是因为,只有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有可能是生动的,是包含着深刻意韵的。
把握了这样的生活现象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形象来。
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而不能是丑的事物。
所谓审美意义是指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原则,或者人们普遍具有的审美趣味。
至少,文学的客体应该是那些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能够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本身就不具备审美意义,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依然不具备审美意义的生活现象就不应该进入文学作品之中。
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
因为根据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已经不是纯粹客观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它们在被人们当作审美对象时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22、作家对生活观察、感悟和体验的主要特点。
答:作家对生活观察、感悟和体验的主要特点其一,要有不同的新鲜、独特的感觉;其二,要有深入和细致的体验;其三,要伴随着新鲜活泼的联想和想象。
23、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区别。
答: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区别在于1、科学想象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2、科学想象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
24、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的异同。
答: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离开了感性形象就不可能展开艺术想象和艺术直觉的心理活动。
其次,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
第三,二者都具有创造性,是由记忆表象升华为艺术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机能。
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这表现在:首先,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
其次,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人手,却终结于对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25、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自然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它是主体对于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
自然情感具有明显的私人性,它是一种纯粹个人的感受与体验,一般不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
艺术情感则具有共通性的特点。
所谓共通性是指这种情感不是纯粹个体性的,即它不与个人的利害关系相联系,它能够为人们普遍理解,在人们心理上引起共鸣。
艺术情感的这种共通性使艺术具备了既能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又能令人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独特魅力。
另外,自然情感既有快感也有痛感,艺术情感则只有快感而没有真正的痛感。
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就毫无关联了。
实际上,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没有自然情感也就不可能有什么艺术情感。
26、艺术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二者常常被搅在一起。
中国先秦两汉的思想家就经常将道德情感当作艺术情感来看。
古希腊也有这种现象。
其实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