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专题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合集下载

三角形培优专题 - 参考答案

三角形培优专题 - 参考答案

《三角形培优专题》参考答案【例题讲解】例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试求腰长x 的取值范围和底边长y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有2x +y = 24 ;对于腰长,有:y < 2x < 24 ,即:24 - 2x < 2x < 24 ,解得:6 <x < 12 ;对于底长,有:0 <y < 2x ,即:0 <y < 24 -y ,解得:0 <y < 12 .故腰长x 的取值范围是 6 <x < 12 ,底边长y 的取值范围是0 <y < 12 .例题2.如图,已知∠B =∠C =∠BAD ,∠ADC =∠DAC ,AE ⊥BC ,求∠DAE 的度数.【解答】解: ∠ADC =∠B +∠BAD ,∠B =∠C =∠BAD ,∠ADC =∠DAC ,∴∠B +∠C +∠BAD +∠DAC = 180︒,∴ 5∠B = 180︒,解得∠B = 36︒,∴∠ADC = 72︒.AE ⊥BC ,∴∠DAE = 90︒-∠ADE = 90︒- 72︒= 18︒.例题3.(1)如图1,这是一个五角星ABCDE,你能计算出∠A+∠B+∠C+∠D+∠E的度数吗?为什么?(必须写推理过程)(2)如图2,如果点B 向右移动到AC 上,那么还能求出∠A +∠DBE +∠C +∠D +∠E 的大小吗?若能结果是多少?(可不写推理过程)(3)如图,当点 B 向右移动到AC 的另一侧时,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4)如图4,当点B 、E 移动到∠CAD 的内部时,结论又如何?根据图3 或图4,说明你计算的理由.【解答】解:(1)如图,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C=∠1,∠B+∠D=∠2,∠1 +∠2 +∠E = 180︒,∴∠A +∠B +∠C +∠D +∠E = 180︒;(2)如图,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 +∠D =∠1 ,∠1 +∠DBE +∠C +∠E = 180︒,∴∠A +∠DBE +∠C +∠D +∠E = 180︒;(3)如图,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 +∠C =∠1,∠B +∠D =∠2 ,∠1 +∠2 +∠E = 180︒,∴∠A +∠B +∠C +∠D +∠E = 180︒;(4)如图,延长CE 与AD 相交,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 +∠C =∠1,∠B +∠E =∠2 , ∠1 +∠2 +∠D = 180︒,∴∠A +∠B +∠C +∠D +∠E = 180︒.例题4.Rt∆ABC 中,∠C = 90︒,点D 、E 分别是∆ABC 边AC 、BC 上的点,点P 是一动点.令∠PDA =∠1,∠PEB =∠2 ,∠DPE =∠α.(1)若点 P 在线段 AB 上,如图(1)所示,且∠α= 50︒,则∠1 +∠2 =140 ︒;(2)若点P 在边AB 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 之间有何关系?(3)若点P 在Rt∆ABC 斜边BA 的延长线上运动(CE <CD) ,则∠α、∠1、∠2 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连接P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 =∠PCD +∠CPD ,∠2 =∠PCE +∠CPE ,∴∠1+∠2 =∠PCD +∠CPD +∠PCE +∠CPE =∠DPE +∠C ,∠DPE =∠α= 50︒,∠C = 90︒,∴∠1+∠2 = 50︒+ 90︒=140︒,故答案为:140︒;(2)连接P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 =∠PCD +∠CPD ,∠2 =∠PCE +∠CPE ,∴∠1+∠2 =∠PCD +∠CPD +∠PCE +∠CPE =∠DPE +∠C ,∠C = 90︒,∠DPE =∠α,∴∠1+∠2 = 90︒+∠α;(3)如图1,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 =∠C +∠1+∠α,∴∠2 -∠1 = 90︒+∠α;如图2,∠α= 0︒,∠2 =∠1+ 90︒;如图3,∠2 =∠1-∠α+∠C ,∴∠1-∠2 =∠α- 90︒.例题 5.如图 1,在 ∆ABC 中,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若∠A = 82︒,则∠BEC = 131︒;若∠A =a︒,则∠BEC = .【探究】(1)如图2,在∆ABC 中,B D ,B E 三等分∠ABC ,CD ,CE 三等分∠ACB ,若∠A =a︒,则∠BEC = ;(2)如图3,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和∠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4,O 是外角∠DBC 与外角∠BCE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解答】解: ∠A = 82︒,∴∠ABC +∠ACB = 180︒-∠A = 180︒- 82︒= 98︒,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EBC =1∠ABC ,∠ECB =1∠ACB ,2 2∴∠EBC +∠ECB =1(∠ABC +∠ACB) =1⨯ 98︒= 49︒,2 2∴∠BEC = 180︒- (∠EBC +∠ECB) = 180︒- 49︒= 13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 +∠ACB = 180︒-∠A = 180︒-a︒, 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EBC =1∠ABC ,∠ECB =1∠ACB ,2 2∴∠EBC +∠ECB =1(∠ABC +∠ACB) =1⨯ (180︒-a︒) = 90︒-1a︒,2 2 2∴∠BEC = 180︒- (∠EBC +∠ECB) = 180︒- (90︒-1a︒) = 90︒+1a︒;2 2故答案为:131︒,90︒+1a︒;2探究:(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80︒-∠A=180︒-a︒, BD ,BE 三等分∠ABC ,CD ,CE 三等分∠ACB ,∴∠EBC =2∠ABC ,∠ECB =2∠ACB ,3 3∴∠EBC +∠ECB =2(∠ABC +∠ACB) =2⨯ (180︒-a︒) = 120︒-2a︒,3 3 3∴∠BEC = 180︒- (∠EBC +∠ECB) = 180︒- (120︒-2a︒) = 60︒+2a︒;3 3故答案为:60︒+2a︒;3(2)∠BOC =1∠A .2理由如下: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 =∠A +∠ABC ,∠OCD =∠BOC +∠OBC ,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ABC = 2∠OBC ,∠ACD = 2∠OCD ,∴∠A +∠ABC = 2(∠BOC +∠OBC ) ,∴∠A = 2∠BOC ,∴∠BOC =1∠A ;2(3)∠BOC = 90︒-1∠A .2理由如下: O 是外角∠DBC 与外角∠BCE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OBC =1(180︒-∠ABC) = 90︒-1∠ABC ,∠OCB =1(180︒-∠ACB) = 90︒-1∠ACB ,2 2 2 2在∆OBC 中,∠BOC =180︒-∠OBC -∠OCB =180︒- (90︒-1∠ABC) - (90︒-1∠ACB) =1(∠ABC +∠ACB) 2 2 2,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C +∠ACB = 180︒-∠A ,∴∠BOC =1(180︒-∠A) = 90︒-1∠A .2 2【巩固练习】1.已知线段AB = 3cm ,BC =1cm ,则线段AC 的长度为( )A .一定是4cmB .一定是2cmC .一定是2cm 或4cmD .以上都不对【解答】选:D.2.如图,∠ABC =∠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①AD / / B C ;②∠ACB = 2∠ADB ;③DB 平分∠ADC ;④∠ADC = 90︒-∠ABD ;⑤∠BDC =1∠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2A.1 个B.2 个C.3 个D.4 个【解答】解: AD 平分∠EAC ,∴∠EAC = 2∠EAD ,∠EAC =∠ABC +∠ACB ,∠ABC =∠ACB ,∴∠EAD =∠ABC ,∴AD / / BC ,∴①正确;AD / / BC ,∴∠ADB =∠DBC ,BD 平分∠ABC ,∠ABC =∠ACB ,∴∠ABC =∠ACB = 2∠DBC ,∴∠ACB = 2∠ADB ,∴②正确;BD 平分∠ABC ,∴∠ABD =∠DBC ,∠ADB =∠DBC ,∠ADC = 90︒-1∠ABC ,2∴∠ADB 不等于∠CDB ,∴③错误; AD 平分∠EAC ,CD 平分∠ACF ,∴∠DAC =1∠EAC ,∠DCA =1∠ACF ,2 2∠EAC =∠ACB +∠ACB ,∠ACF =∠ABC +∠BAC ,∠ABC +∠ACB +∠BAC = 180︒,∴∠ADC = 180︒- (∠DAC +∠ACD)= 180︒-1(∠EAC +∠ACF ) 2= 180︒-1(∠ABC +∠ACB +∠ABC +∠BAC) 2= 180︒-1(180︒+∠ABC) 2= 90︒-1∠ABC ,∴④正确;2∠BDC =∠DCF -∠DBF =1∠ACF -1∠ABC =1∠BAC ,∴⑤正确,2 2 2故选:D .3.如图,要使六边形木架(用六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木条的根数是( )A .1B .2C .3D .4【解答】解: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有6 - 3 = 3 条对角线, 所以至少要钉上 3 根木条. 故选: C .4.如图,在 ∆ABC 中, ∠ABC 的平分线与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A 1 , ∠A 1BC 的平分线与∠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 A ,依此类推 .已知∠A = α,则∠A 的度数为α(用含12n 、α的代数式表示).n2n【解答】解: ∆ABC 中, ∠A = ∠ACD - ∠ABC , A 1 是 ∠ABC 角平分与 ∠ACD 的平分线的交点, ∠A = α,∴∠A = ∠A CD - ∠A BC = 1 (∠ACD - ∠ABC ) = 1∠A ;1 1 12 2同理可得, ∠A = 1 ∠A = 1∠A ,22 1 22∠A = 1 ∠A = 1∠A , 32 2 23依此类推, ∠A = 1∠A ,即∠A = α .n 2n 故答案为: α.2nn2n5.如图,线段 AB 、CP 相交于点O ,连接 AD 、CB , ∠DAB 、∠BCD 的平分线 AP 、CP 相交于点 P ,并且为CD 、 AB 分别相交于 M 、N 两点,若∠D = 40︒ ,∠B = 30︒ ,则∠P 的度数为 35︒ .【解答】解:在∆AOD 中,∠AOD =180︒-∠OAD -∠D ,在∆BOC 中,∠BOC = 180︒-∠B -∠OCB ,∠AOD=∠BOC(对顶角相等),∴180︒-∠OAD -∠D = 180︒-∠B -∠OCB ,∴∠OAD +∠D =∠B +∠OCB ,∠D = 40︒,∠B = 30︒,∴∠OAD + 40︒=∠OCB + 30︒,∴∠OCB -∠OAD = 10︒,AP 、CP 分别是∠DAB 和∠BCD 的角平分线,∴∠1 =1∠OAD ,∠3 =1∠OCB ,2 2又 ∠1 +∠D =∠3 +∠P ,∴∠P =∠1 +∠D -∠3 =1(∠OAD -∠OCB) +∠D =1⨯ (-10︒) + 40︒= 35︒.2 2故答案为:35︒.6.在∆ABC 中,AB =AC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ABC 的周长分为9cm 和12cm 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AB =AC = 2x ,BC =y ,BD 是腰上的中线,∴AD =DC =x ,若AB +AD 的长为12,则2x +x = 12 ,解得x = 4cm ,则x +y = 9 ,即 4 +y = 9 ,解得y = 5cm ;若AB +AD 的长为9,则2x +x = 9 ,解得x = 3cm ,则x +y = 12 ,即3 +y = 12 ,解得y = 9cm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 厘米,底边长为 5 厘米.或腰长为6cm ,底长为9cm .7.已知a,b,c 是△ABC 的三边长,a=4,b=6,设三角形的周长是x.(1)直接写出c 及x 的取值范围;(2)若x 是小于18 的偶数①求c 的长;②判断△ABC 的形状.【解答】解:(1)因为a=4,b=6,所以2<c<10.故周长x 的范围为12<x<20.(2)①因为周长为小于18 的偶数,所以x=16 或x=14.当x 为16 时,c=6;当x 为14 时,c=4.②当c=6 时,b=c,△ABC 为等腰三角形;当c=4 时,a=c,△ABC 为等腰三角形.综上,△ABC 是等腰三角形.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E 、CF 分别是∠B 、∠D 的平分线.且∠A =∠C = 90︒,试猜想BE 与DF 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解答】解:BE / / DF ,理由是: 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A =∠C = 90︒,∴∠ABC +∠ADC = 180︒,BE 、CF 分别是∠B 、∠D 的平分线,∴∠1 =1∠ABC ,∠2 =1∠ADC ,2 2∴∠1 +∠2 = 90︒,在Rt∆DCF 中,∠3 +∠2 = 90︒,∴∠1 =∠3 ,∴BE / / DF .9.如图,∆ABC 中,三条内角平分线AD 、BE 、CF 相交于点O ,OG ⊥BC 于点G .(1)若∠ABC = 40︒,∠BAC = 60︒,求∠BOD 和∠COG 的度数.(2)若∠ABC =α,∠BAC =β,则∠BOD 和∠COG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BOD=∠OAB+∠OBA=1∠BAC +1∠ABC = 50︒2 2∠COG = 90︒-∠OCG= 90︒-1(180︒-∠ABC -∠BAC) 2= 90︒- 40︒= 50︒;(2)∠BOD 和∠COG相等. 理由: ∠BOD =∠OAB +∠OBA=1∠BAC +1∠ABC 2 2=1(α+β) 2=1(180︒-∠ACB) 2= 90︒-1∠ACB 2= 90︒-∠OCG =∠COG .10.如图1 ,在∆ABC 中,∠B = 90︒,分别作其内角∠ACB 与外角∠DAC 的平分线,且两条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 E .(1)∠E = 45 ︒;(2)分别作∠EAB 与∠ECB 的平分线,且两条角平分线交于点F .①依题意在图1 中补全图形;②求∠AFC 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射线FM 在∠AFC 的内部且∠AFM =1∠AFC ,设3EC 与AB 的交点为H ,射线HN 在∠AHC 的内部且∠AHN =1∠AHC ,射线3HN 与 FM 交于点 P ,若∠FAH ,∠FPH 和∠FCH 满足的数量关系为∠FCH =m∠FAH +n∠FPH ,请直接写出m ,n 的值.【解答】解:(1)如图 1 , EA平分∠DAC ,EC 平分∠ACB ,∴∠CAF =1∠DAC ,∠ACE =1∠ACB ,2 2设∠CAF =x ,∠ACE =y ,∠B = 90︒,∴∠ACB +∠BAC = 90︒,∴ 2 y +180 - 2x = 90,x -y = 45,∠CAF =∠E +∠ACE ,∴∠E =∠CAF -∠ACE =x -y = 45︒,故答案为: 45 ;(2)①如图 2 所示,②如图 2 , CF 平分∠ECB ,∴∠ECF = 1 y , 2∠E + ∠EAF = ∠F + ∠ECF ,∴ 45︒ + ∠EAF = ∠F + 1 y ①, 2同理可得: ∠E + ∠EAB = ∠B + ∠ECB , ∴ 45︒ + 2∠EAF = 90︒ + y ,∴∠EAF = 45 + y ②,2把②代入①得: 45︒ + 45 + y = ∠F + 1 y ,2 2∴∠F = 67.5︒,即∠AFC = 67.5︒ ;(3) 如图 3 ,设∠FAH =α,AF 平分∠EAB ,∴∠FAH = ∠EAF =α,∠AFM = 1∠AFC = 1⨯ 67.5︒ = 22.5︒ ,3 3 ∠E + ∠EAF = ∠AFC + ∠FCH ,∴45 +α= 67.5 + ∠FCH ,∴∠FCH =α- 22.5①,∠AHN = 1 ∠AHC = 1 (∠B + ∠BCH ) = 1 (90 + 2∠FCH ) = 30 + 2∠FCH , 3 3 3 3 ∠FAH + ∠AFM = ∠AHN + ∠FPH ,∴α+ 22.5 = 30 + 2∠FCH + ∠FPH ,②3 把①代入②得: ∠FPH = α+ 22.5 ,3∠FCH = m ∠FAH+ n ∠FPH ,α- 22.5 = m α+ n α+ 22.5 ,3解得: m = 2 , n = -3.。

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培优卷(含答案)

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培优卷(含答案)
21.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P 为 线段 AD 上的一个动点,PE⊥AD 交直线 BC 于点 E. (1)若∠B=35°,∠ACB=85°,求∠E 的度数; (2)当 P 点在线段 AD 上运动时,猜想∠E 与∠B、∠ACB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2.△ABC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OB,交边BC于点D.
18.如图,将△ABC 三个角分别沿 DE、HG、EF 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 O 处,则∠1+∠2 的度 数为 °.
三、解答题 19.已知在△ABC 中,∠A:∠B:∠C=2:3:4,CD 是∠ACB 平分线,求∠A 和∠CDB 的度数.
20.如图,∠ABC=38°,∠ACB=100°,AD平分∠BAC,AE是BC边上的高,求∠DAE度数.
研究(3):若折成图 3 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D 7.C 8.C 9.C 10.D 11.答案为:B. 12.B 13.答案为:20. 14.答案为:25° 15.答案为:6,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3600 16.答案为:130 17.答案为:10°. 18.答案为:180°. 19.解:∵在△ABC 中,∠A:∠B:∠C=2:3:4,∠A+∠ACB+∠B=18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5.如图所示,∠CGE=α,则∠A+∠B+∠C+∠D+∠E+∠F 等于( ).
A.360°-∠A B.270°-∠α
C.180°+∠α D.2∠α
6.如图,Rt△ABC 中,∠ACB=90°,∠A= 50°,将其折叠,使点 A 落在边 CB 上 A′处,折痕为

全等三角形问题培优

全等三角形问题培优

全等三角形问题培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全等三角形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全等三角形指的是具有相等边长和相等内角的两个三角形。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要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介绍全等三角形问题的培优方法。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等边长和相等内角的两个三角形。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简化计算过程和证明过程。

1. 边边边(SSS)全等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边角边(SAS)全等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边和其夹角分别相等,并且另一边也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ASA)全等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夹在两个角之间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利用这些全等条件,我们可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相应的全等三角形,从而得出答案。

二、全等三角形的应用1. 边长和角度比较在问题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的边长或内角需要进行比较的情况。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不需要逐一计算每个边长或者每个内角的数值,只需要通过观察边长和角度的关系,找到全等三角形,就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我们可以得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果已知三角形ABC的一条边的长度为a,而三角形DEF的相应边的长度为b,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得出三角形DEF的边长与a的比较结果。

2. 证明问题在几何证明中,全等三角形是常常被用到的工具。

通过找到一个或多个全等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到所求证的结论。

例如,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以通过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使得所求线段等于全等三角形中的某条边。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所求线段等于另一条边,从而得到所需要证明的结论。

3. 问题求解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全等三角形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通过观察问题中的几何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并利用全等三角形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第二节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学而思培优

第二节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学而思培优

第二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学而思培优第二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本节主要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同时,介绍了一些几何模型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指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这个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角度,证明角之间的关系等。

2.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它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例如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此外,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指出,三角形外角和是360度。

这些性质和定理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角度,证明角之间的关系等。

3.几何模型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可以使用一些几何模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例如,“小旗”模型、“飞镖”模型、“8”字模型和角平分线相关模型等。

4.思想方法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可以使用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基础演练1.若副三角板按图11-2-1所示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角α的度数是65度。

2.在△ABC中,若∠XXX∠C=∠XXX,∠A=∠ABD,则∠A的度数为72度。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度,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度。

4.(1) 在△ABC中,若∠A:∠B:∠C=2:3:4,则∠A=40度,∠B=60度,∠C=80度。

2) 在△ABC中,若∠A=∠B=11,则∠C=58度。

3) 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

5.已知如图11-2-3所示,CE⊥AB于点E,AD⊥BC于点D,∠A=30度,则∠C的度数为150度。

6.已知如图11-2-4所示,一轮船在海上往东行驶,在A处测得灯塔C位于XXX60度,在B处测得灯塔C位于XXX25度,则∠ACB=95度。

7.已知如图11-2-5所示,∠XXX∠E+∠F,则∠A+∠B+∠C+∠D的度数为360度。

初二-第02讲-直角三角形(培优)-教案

初二-第02讲-直角三角形(培优)-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下)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2讲-直角三角形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②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逆命题、逆定理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体系搭建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命题。

5、斜边、直角边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述为“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定理。

考点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1、在如图中,AB=AC,BE⊥AC于E,CF⊥AB于F,BE、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E≌△ACF 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BDF≌△CDE D.点D是BE的中点【解析】选D.例2、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AP=12﹣4=8,BQ=8,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BQ=12≠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答案为:4.例3、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析】(1)全等,理由是:∵∠1=∠2,∴DE=CE,∵∠A=∠B=90°,AE=BC,∴Rt△ADE≌Rt△BEC;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解析】选:D.2、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A.∠BAC=∠BAD B.AC=AD或BC=BDC.AC=AD且BC=BD 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从图中可知AB为Rt△ABC和Rt△ABD的斜边,也是公共边.跟据“HL”定理,证明Rt△ABC≌Rt△ABD,还需补充一对直角边相等,即AC=AD或BC=BD,故选B.3、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解析】∵CD⊥BD,∠C=55°,∴∠CBD=90°﹣55°=35°,∵BD平分∠ABC,∴∠ABC=2∠CBD=2×35°=70°.故选D.4、如图,△ABC中,CD⊥AB于D,且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A.5 B.6C.7 D.8【解析】∵△ABC中,CD⊥AB于D,∴∠ADC=90°.∵E是AC的中点,DE=5,∴AC=2DE=10.∵AD=6,∴CD===8.故选D.5、如图,AC⊥BC,AD⊥DB,要使△ABC≌△BAD,还需添加条件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只需写出符合条件一种情况)【解析】∵AC⊥BC,AD⊥DB,∴∠C=∠D=90°∵AB为公共边,要使△ABC≌△BAD∴添加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后可分别根据HL、HL、AAS、AAS判定△ABC≌△BAD.6、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30°,当∠A=60°或90°时,△AOP为直角三角形.【解析】若∠APO是直角,则∠A=90°﹣∠AON=90°﹣30°=60°,若∠APO是锐角,∵∠AON=30°是锐角,∴∠A=90°,综上所述,∠A=60°或90°.故答案为:60°或90°.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中线CD=AC,则∠B等于30°.【解析】∵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AD,又CD=AC,∴△ADC是等边三角形,∴∠A=60°,∴∠B=90°﹣∠A=30°.故答案为:30°.8、底角为30°,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a2.【解析】如图,过点A作AD⊥BC于D,∵△ABC是等腰三角形,∴BC=2BD,∵底角∠B=30°,∴AD=AB=a,由勾股定理得,BD==a,∴BC=2BD=a,∴三角形的面积=×a×a=a2.故答案为a2.9、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解析】证明:(1)∵∠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ACD=∠B;(2)在Rt△AFC中,∠CFA=90°﹣∠CAF,同理在Rt△AED中,∠AED=90°﹣∠DAE.又∵AF平分∠CAB,∴∠CAF=∠DAE,∴∠AED=∠CFE,又∵∠CEF=∠AED,∴∠CEF=∠CFE.10、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B=15°.过点C作CD⊥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D,求△ACD的周长.【解析】如图,在△ABC中,AB=AC=2,∠B=15°,∴∠B=∠ACB=15°,∴∠DAC=2∠B=30°.又∵CD⊥BA,∴CD=AC=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ACD的周长=AD+CD+AC=+1+2=+3.答:△ACD的周长是+3.➢课后反击1、要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③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相等;⑤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⑥有两条边相等.A.6个B.5个C.4个D.3个【解析】故选B2、如图,O是∠BAC内一点,且点O到AB,AC的距离OE=OF,则△AEO≌△AFO的依据是()A.HL B.AASC.SSS D.ASA【解析】∵OE⊥AB,OF⊥AC,∴∠AEO=∠AFO=90°,又∵OE=OF,AO为公共边,∴△AEO≌△AFO.故选A.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为()A.90°B.135°C.120°D.45°或135°【解析】如图:∵AE、BD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OAB+∠OBA=90°÷2=45°,两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有两个:∠BOE与∠EOD这两个角互补,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BOE=∠OAB+∠OBA=45°,∴∠EOD=180°﹣45°=135°,故选B.4、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CDA=()A.30°B.45°C.60°D.75°【解析】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AB,又∵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D=BD∴AC=AD,∵∠A=60°,∴△ADC是等边三角形,∴∠CDA=60°.5、如图,△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 的长为()A.10 B.6C.8 D.5【解析】∵AB=AC=10,AD平分∠BAC,∴BD=DC,∵E为AC的中点,∴DE=AB=×10=5,故选D.6、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C=DE.【解析】AC=DE,理由是:∵AB⊥DC,∴∠ABC=∠DBE=90°,在Rt△ABC和Rt△DBE中,,∴Rt△ABC≌Rt△DBE(HL).故答案为:AC=DE.7、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边BC沿斜边上的中线CD折叠到CB′,若∠B=50°,则∠ACB′= 10°.【解析】∵∠ACB=90°,∠B=50°,∴∠A=40°,∵∠ACB=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CD=BD,CD=AD,∴∠BCD=∠B=50°,∠DCA=∠A=40°,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B′CD=∠BCD=50°,∴∠ACB′=∠B′CD﹣∠DCA=10°,故答案为:10°.8、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ED交AB于点E,交BC于点D,若CD=3,则BD的长为6.【解析】∵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E=∠B=30°,∴∠ADC=60°,∴∠CAD=30°,∴AD为∠BAC的角平分线,∵∠C=90°,DE⊥AB,∴DE=CD=3,∵∠B=30°,∴BD=2DE=6,故答案为:6.9、如图所示,AB⊥BC,DC⊥AC,垂足分别为B,C,过D点作BC的垂线交BC于F,交AC于E,AB=EC,试判断AC和E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AC=ED,理由如下:∵AB⊥BC,DC⊥AC,ED⊥BC,∴∠B=∠EFC=∠DCE=90°.∴∠A+∠ACB=90°,∠CEF+∠ACB=90°.∴∠A=∠CEF.在△ABC和△ECD中,∴△ABC≌△ECD(ASA).∴AC=E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0、在直角△ABC中,∠ACB=90°,∠B=30°,CD⊥AB于D,CE是△ABC的角平分线.(1)求∠DCE的度数.(2)若∠CEF=135°,求证:EF∥BC.【解析】∵∠B=30°,CD⊥AB于D,∴∠DCB=90°﹣∠B=60°.S(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重点回顾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8年级(下)培优课程【2】不等式含参问题、三角形的综合

8年级(下)培优课程【2】不等式含参问题、三角形的综合

【2】不等式含参问题、三角形的综合考点一: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情况求参数例1、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三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变式1: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变式2: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中至少有5个整数解,则正数a的最小值是.考点二:“新定义”在不等式中应用求参数例2、新定义:对非负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为非负数时,若n﹣≤x<n+,则<x>=n.例如<0>=<0.49>=0,<0.5>=<1.49>=1,<2>=2,<3.5>=<4.23>=4,…试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①<9.6>=;②如果<x>=2,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恰有4个,求<m>的值;(3)求满足<x>=x的所有非负实数x的值.变式1:.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新定义:对非负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如果n﹣≤x<n+,则<x>=n;反之,当n为非负整数时,如果<x>=n,则n﹣≤x<n+.例如:<0.1>=<0.49>=0,<1.51>=<2.48>=2,<3>=3,<4.5>=<5.25>=5,…试解决下列问题:(1)①<π+2.4>=(π为圆周率);②如果<x﹣1>=2,则数x的取值范围为;(2)求出满足<x>=x﹣1的x的取值范围.变式2: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例如:方程2x﹣6=0的解为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因为2<3<5,所以方程2x﹣6=0为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1)在方程①5x﹣3=0,②x﹣3=0中,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是.(填序号);(2)若不等式组的一个关联方程的根是整数,则这个关联方程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3)若方程x=2与x=3都是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三:与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及计算1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40度,那么它的顶角为.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顶角为度.变式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7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变式3:如图,在底边BC为2,腰AB为2的等腰三角形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点D,交BC于点E,则△ACE的周长.变式4:如图,△ABC中,D是AB的中点,DE⊥AB,∠ACE+∠BCE=180°,EF⊥AC交AC 于F,AC=12,BC=8,则AF=.变式5: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点,DE⊥AB于点E,BF⊥AC于点F,DE =3cm,则BF=cm.变式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C=26,BD=24,M、N分别是AC、BD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考点四:与三角形有关的最值问题例4、如图,已知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DM=4cm,如果点C是OB上一个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cm.例5、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4,△ABC的面积为10,BD平分∠ABC,若M、N 分别是BD、BC上的动点,则CM+MN的最小值为.例6、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 上的动点,∠AOB=30°,则△PMN周长的最小值=.变式1: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点C是OB上的一个动点,若PC的最小值为3cm,则MD的长度为cm.变式2:如图,点M是∠AOB平分线上一点,∠AOB=60°,ME⊥OA于E,OE=,如果P是OB上一动点,则线段MP的取值范围是.变式3:如图,∠AOB=30°,点M、N分别是射线OB、OA上的动点,点P为∠AOB内一点,且OP=8,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变式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130°,∠D=∠B=90°,点M,N分别是CD,BC上两个动点,当△AMN的周长最小时,∠AMN+∠ANM的度数为.变式5:如图,在△ABC中,∠C=90°,AC=4,BC=2,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考点五:与三角形有关的证明及计算例7、(1)如图1,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做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求证:BE=CD;(2)如图2,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BE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简单说明理由;(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3,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60米,AC=AE,求BE的长.变式1:(1)问题发现:如图1,△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A应转至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易证△BCE≌△ACD,则①∠BEC=;②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2)拓展研究: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若AE=12,DE=7,求AB的长度;(3)如图3,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且∠APC=150°,∠APD=30°,AP=4,CP =3,DP=7,求BD的长.变式2:如图1,在等边△ABC 中,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动点D 在直线AM (点D 与点A 重合除外)上时,以CD 为一边且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 ,连接BE . (1)判断AD 与BE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2)如图2,若AB =8,点P 、Q 两点在直线BE 上且CP =CQ =5,试求PQ 的长;(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判断PQ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直接写出PQ 的长;若不是请简单说明理由.考点五:一次函数综合 如图,直线l 1的解析表达式为112y x =+,且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4,0)(、B (1,5)-,直线l 1与l 2交于点C . (1)求直线l 2的函数关系式; (2)求△ADC 的面积;(3)在直线l 2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CDP 的面积为6?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能力培优】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含答案)

【能力培优】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含答案)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专题一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角度1.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A=50°,则∠D=()A.15° B.20° C.25° D.30°2.如图,已知:在直角△ABC中,∠C=90°,BD平分∠ABC且交AC于D. 若AP平分∠BAC且交BD于P,求∠BPA的度数.3.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2)在图2中,若∠D=40°,∠B=30°,试求∠P的度数;(写出解答过程)(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P与∠D、∠B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专题二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4.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则∠P的度数为()A.15°B.20° C.25° D.30°5.如图,△ABC中,CD是∠ACB的角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若∠A=40°,∠B=72°.(1)求∠DCE的度数;(2)试写出∠DCE与∠A、∠B的之间的关系式.(不必证明)6.如图:(1)求证:∠BDC=∠A+∠B+∠C;(2)如果点D与点A分别在线段BC的两侧,猜想∠BDC、∠A、∠ABD、∠ACD这4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外角及性质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温馨提示】1.三角形的外角是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而不是两边延长线组成的角.2.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中的内角一定是与外角不相邻的内角.【方法技巧】1.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时,可直接使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出: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参考答案:1.C解析:∵∠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1=12∠ACE,∠2=12∠ABC.又∵∠D=∠1-∠2,∠A=∠ACE-∠ABC,∴∠D=12∠A=25°.故选C.2.解:(法1)因为∠C=90°,所以∠BAC+∠ABC=90°,所以12(∠BAC+∠ABC)=45°.因为BD平分∠ABC,AP平分∠BAC ,∠BAP=12∠BAC,∠ABP=12∠ABC ,即∠BAP+∠ABP=45°,所以∠APB=180°-45°=135°.(法2)因为∠C=90°,所以∠BAC+∠ABC=90°,所以12(∠BAC+∠ABC)=45°,因为BD平分∠ABC,AP平分∠BAC,∠DBC=12∠ABC,∠PAC=12∠BAC ,所以∠DBC+∠PAD=45°.所以∠APB=∠PDA+∠PAD =∠DBC+∠C+∠PAD=∠DBC+∠PAD+∠C =45°+90°=135°.3.解:(1)∠A+∠D=∠B+∠C;(2)由(1)得,∠1+∠D=∠3+∠P,∠2+∠P=∠4+∠B,∴∠1-∠3=∠P-∠D,∠2-∠4=∠B-∠P,又∵AP、CP分别平分∠DAB和∠BCD,∴∠1=∠2,∠3=∠4,∴∠P-∠D=∠B-∠P,即2∠P=∠B+∠D,∴∠P=(40°+30°)÷2=35°.(3)2∠P=∠B+∠D.4.B 解析:延长DC,与AB交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可得∠ACD=50°+∠AEC=50°+∠ABD+10°,整理得∠ACD-∠ABD=60°.设AC与BP相交于点O,则∠AOB=∠POC,∴∠P+12∠ACD=∠A+12∠ABD,即∠P=50°-12(∠ACD-∠ABD)=20°.故选B.5.解:(1)∵∠A=40°,∠B=72°,∴∠ACB=68°.∵CD平分∠ACB,6.(1)证明:延长BD交AC于点E,∵∠BEC是△ABE的外角,∴∠BEC=∠A+∠B.∵∠BDC是△CED的外角,∴∠BDC=∠C+∠DEC=∠C+∠A+∠B.(2)猜想:∠BDC+∠ACD+∠A+∠ABD=360°.祝福语祝你考试成功!。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培优知识讲解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培优知识讲解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培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视频讲义汇总小学初中高中 Word汇总同步培优竞赛三轮复习一些书籍Word 还可以订做你需要Word联系我 468453607 微信t442546597【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2. 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如果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45°,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也是45°,且此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要点诠释:(1)外角的特征: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因此,我们常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2.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及与角有关的推理论证明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另外,在证角的不等关系时也常想到外角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要点诠释:因为三角形的每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推出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是360°.【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在△ABC中,若∠A=12∠B=13∠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思路点拨】由∠A=12∠B=13∠C,以及∠A+∠B+∠C=180°,可求出∠A、∠B和∠C的度数,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答案与解析】解:设∠A=x,则∠B=2x,∠C=3x.由于∠A+∠B+∠C=180°,即有x+2x+3x=180°.解得x=30°.故∠A=30°.∠B=60°,∠C=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总结升华】本题利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求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解法较为巧妙.举一反三:【变式1】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答案】60.【变式2】(2015春•新沂市校级月考)如图,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DC=110°,则∠A= .【答案】40°.解:∵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A=180°﹣(∠ABC+∠ACB),=180°﹣2(∠DBC+∠BCD)∵∠BDC=180°﹣(∠DBC+∠BCD),∴∠A=180°﹣2(180°﹣∠BDC)∴∠BDC=90°+∠A,∴∠A=2(110°﹣90°)=40°.2.在△ABC中,∠ABC=∠C,BD是AC边上的高,∠ABD=30°,则∠C的度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按△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ABD中,∵ BD是AC边上的高(已知),∴∠ADB=90°(垂直定义).又∵∠ABD=30°(已知),∴∠A=180°-∠ADB-∠ABD=180°-90°-30°=60°.又∵∠A+∠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C=120°,又∵∠ABC=∠C,∴∠C=60°.(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直角△ABD中,∵∠ABD=30°(已知),所以∠BAD=60°.∴∠BAC=120°.又∵∠BAC+∠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C=60°.∴∠C=30°.综上,∠C的度数为60°或30°.【总结升华】在解决无图的几何题的过程中,只有正确作出图形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解答者必须具备根据条件作出图形的能力;要注意考虑图形的完整性和其他各种可能性,双解和多解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类型二、三角形的外角【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例4、】3.如图,在△ABC中,AE⊥BC于E,AD为∠BAC的平分线,∠B=50º,∠C=70º,求∠DAE .【答案与解析】解:∠A=180°-∠B-∠C=180°-50°-70°=60°,又AD为∠BAC的平分线,所以∠BAD=12BAC=30°,∠ADE=∠B+∠BAD=50º+30°=80°,又 AE⊥BC于E ,所以∠DAE=90°-∠ADE=90°-80°=10°.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 中,AB >AC ,AE ⊥BC 于E ,AD 为∠BAC 的平分线,则∠DAE 与∠C -∠B 的数量关系 .【答案】2C BDAE ∠-∠∠=.4.如图所示,已知CE 是△ABC 外角∠ACD 的平分线,CE 交BA 延长线于点E.求证: ∠BAC >∠B.【答案与解析】证明:在△ACE 中,∠BAC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同理在△BCE 中,∠2 >∠B , 因为∠1=∠2,所以∠BAC >∠B.【总结升华】涉及角的不等关系的问题时,经常用到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用“<”把∠1、∠2、∠A 联系起来________.【答案】∠A <∠2 <∠1. 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综合5.(2015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BE 与CD 相交于点A ,CF 为∠BCD 的平分线,EF 为∠BED 的平分线. (1)试探求:∠F 与∠B 、∠D 之间的关系? (2)若∠B :∠D :∠F=2:4:x .求x 的值.【思路点拨】(1)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3=∠4,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D+∠1=∠F+∠3,∠B+∠4=∠F+∠2,然后把两式相加即可得到∠F 与∠B 、∠D 之间的关系;(2)设∠B=2a ,则∠D=4a ,∠F=ax ,利用(1)中的结论得到2ax=2a+4a ,然后解关于x 的方程即可. 【答案与解析】解:(1)∵CF为∠BCD的平分线,EF为∠BED的平分线,∴∠1=∠2,∠3=∠4,∵∠D+∠1=∠F+∠3,∠B+∠4=∠F+∠2,∴∠B+∠D+∠1+∠4=2∠F+∠3+∠2,∴∠F=(∠B+∠D);(2)当∠B:∠D:∠F=2:4:x时,设∠B=2a,则∠D=4a,∠F=ax,∵2∠F=∠B+∠D,∴2ax=2a+4a∴2x=2+4,∴x=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列等量关系.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五角星ABCDE中,试说明∠A+∠B+∠C+∠D+∠E=180°.【答案】解:因为∠AGF是△GCE的外角,所以∠AGF=∠C+∠E.同理∠AFG=∠B+∠D.在△AFG中,∠A+∠AFG+∠AGF=180°.所以∠A+∠B+∠C+∠D+∠E=180°.【变式2】一个三角形的外角中,最多有锐角( ).A.1个 B.2个 C.3个 D.不能确定【答案】A (提示:由于三角形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故最多有一个外角是锐角.)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提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湖北荆州)如图所示,一根直尺EF压在三角板30.的角∠BAC上,与两边AC,AB交于M,N.那么∠CME+∠BNF是( ) A.150° B.180° C.135° D.不能确定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必小于 ( )A.30° B.45° C.60° D.55°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C.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D.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之和为27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5.如图,已知AB∥CD,则 ( )A.∠1=∠2+∠3 B.∠1=2∠2+∠3C.∠1=2∠2-∠3 D.∠1=180°-∠2-∠36.(2015春•泰山区期中)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20°,∠ACP=50°,则∠A+∠P=()A.70°B.80°C.90°D.100°二、填空题7.在△ABC中,若∠A-2∠B=70°,2∠C-∠B=10°,则∠C=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1)若∠A=76°,则∠BOC=________;(2)若∠BOC=120°,则∠A=_______;(3)∠A与∠BOC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9.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底角等于________.10.(河南)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11.(2015春•龙口市期中)如图,已知△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若∠A=50°,则∠D= 度.12.如图,O是△ABC外一点,OB,OC分别平分△ABC的外角∠CBE,∠BCF.若∠A=n°,则∠BOC=(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13.如图,求证:∠A+∠B+∠C+∠D+∠E=180°.14.(2015春•扬州校级期中)如图①,△ABC的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P.(1)如果∠A=80°,求∠BPC的度数;(2)如图②,过P点作直线MN,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且MN平行于BC,则有∠MPB+∠NPC=90°﹣∠A.若将直线MN绕点P旋转,(ⅰ)如图③,试探索∠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依然成立,并说明理由;(ⅱ)当直线MN与AB的交点仍在线段AB上,而与AC的交点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试问(ⅰ)中∠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给出∠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15.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外角∠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试说明12D A ∠=∠.16.如图所示,在△ABC中,∠1=∠2,∠C>∠B,E为AD上一点,且EF⊥BC于F.(1)试探索∠DEF与∠B,∠C的大小关系;(2)如图(2)所示,当点E在AD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都不变,你在(1)中探索到的结论是否还成立?【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1)由∠A=30°,可得∠AMN+∠ANM=180°-30°=150°又∵∠CME=∠AMN,∠BNF=∠ANM,故有∠CME+∠BNF=150°.2. 【答案】C;【解析】假如三角形的最小角不小于60°,则必有大于或等于60°的,因为该三角形三个内角互不相等,所以另外两个非最小角一定大于60°,此时,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必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矛盾,故假设不可能成立,即它的最小角必小于60°.3. 【答案】C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所以外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即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4. 【答案】B;【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外角和360°,而两个外角的和为270°,所以必有一个外角为90°,所以有一个内有为90°.5. 【答案】A;6. 【答案】C;【解析】解:∵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ABP=20°,∠ACP=50°,∴∠ABC=2∠ABP=40°,∠ACM=2∠ACP=100°,∴∠A=∠ACM﹣∠ABC=60°,∠ACB=180°﹣∠ACM=80°,∴∠BCP=∠ACB+∠ACP=130°,∵∠BPC=20°,∴∠P=180°﹣∠PBC﹣∠BCP=30°,∴∠A+∠P=90°,故选C.二、填空题7. 【答案】20;【解析】联立方程组:A-2B=702C-10180BA B C∠∠︒⎧⎪∠∠=︒⎨⎪∠+∠+∠=︒⎩,解得20C∠=︒.8.【答案】128°, 60°,∠BOC =90°+12∠A ; 9. 【答案】80°或50°;【解析】100°的补角为80°,(1)80°为三角形的顶角;(2)80°为三角形底角时,则三角形顶角为20°. 10.【答案】75°; 11.【答案】25°;【解析】解:∵∠ACE=∠A+∠ABC ,∴∠ACD+∠ECD=∠A+∠ABD+∠DBE ,∠DCE=∠D+∠DBC , 又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 ∴∠ABD=∠DBE ,∠ACD=∠ECD , ∴∠A=2(∠DCE ﹣∠DBC ),∠D=∠DCE ﹣∠DBC , ∴∠A=2∠D , ∵∠A=50°, ∴∠D=25°. 故答案为:25.12.【答案】190n ︒-︒;∴∠COB=180°-[(180)2n n ︒+︒-︒]=1902n ︒-︒.三、解答题13.【解析】解:延长BE ,交AC 于点H,易得∠BFC=∠A+∠B+∠C 再由∠EFC=∠D+∠E , 上式两边分别相加,得:∠A+∠B+∠C +∠D+∠E =∠BFC +∠EFC =180°. 即∠A+∠B+∠C+∠D+∠E=180° 14.【解析】 解:(1)如图①∵在△ABC 中,∠A+∠B+∠ACB=180°,且∠A=80°,∴∠ABC+∠ACB=100°,∵∠1=∠ABC ,∠2=∠ACB ,∴∠1+∠2=(∠ABC+∠ACB )=×100°=50°,∴∠BPC=180°﹣(∠1+∠2)=180°﹣50°=130°.(2)(ⅰ)如图③,由(1)知:∠BPC=180°﹣(∠1+∠2); ∵∠1+∠2=(180°﹣∠A )=90°∠A ,∴∠BPC=180°﹣(90°﹣∠A )=90°+∠A ;∴∠MPB+∠NP C=180°﹣∠BPC=180°﹣(90°+∠A )=90°﹣∠A . (ⅱ)不成立,∠MPB ﹣∠NPC=90°﹣∠A .如图④,由(ⅰ)知:∠BPC=90°+∠A,∴∠MPB﹣∠NPC=180°﹣∠BPC=180°﹣(90°+∠A)=90°﹣∠A.15.【解析】解:∠D=∠4-∠2=12(∠ACE-∠ABC)=12∠A,∴∠D=12∠A.16.【解析】解: (1)∵∠1=∠2,∴∠1=12∠BAC.又∵∠BAC=180°-(∠B+∠C),∴∠1=12[180°-(∠B+∠C)]=90°-12(∠B+∠C).∴∠EDF=∠B+∠1=∠B+90°-12(∠B+∠C)=90°+12(∠B-∠C).又∵ EF⊥BC,∴∠EFD=90°.∴∠DEF=90°-∠EDF=90°-[90°+12(∠B-∠C)]=12(∠C-∠B).(2)当点E在AD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都不变,(1)中探索所得的结论仍成立.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2. 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如果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45°,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也是45°,且此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要点诠释:(1)外角的特征: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因此,我们常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2.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及与角有关的推理论证明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另外,在证角的不等关系时也常想到外角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要点诠释:因为三角形的每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推出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是360°.【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答案与解析】解:已知:如图,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法1:如图1所示,延长BC到E,作CD∥AB.因为AB∥CD(已作),所以∠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CB+∠1+∠2=180°(平角定义),所以∠ACB+∠A+∠B=180°(等量代换).证法2:如图2所示,在BC 边上任取一点D ,作DE ∥AB ,交AC 于E ,DF ∥AC ,交AB 于点F .因为DF ∥AC (已作),所以∠1=∠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DE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DE ∥AB (已作).所以∠3=∠B ,∠DEC=∠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A=∠2(等量代换).又∠1+∠2+∠3=180°(平角定义), 所以∠A+∠B+∠C=180°(等量代换).证法3:如图3所示,过A 点任作直线1l ,过B 点作2l ∥1l ,过C 点作3l ∥1l , 因为1l ∥3l (已作).所以∠l=∠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理∠3=∠4.又1l ∥2l (已作),所以∠5+∠1+∠6+∠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5+∠2+∠6+∠3=180°(等量代换). 又∠2+∠3=∠ACB ,所以∠BAC+∠ABC+∠ACB=180°(等量代换).证法4:如图4,将ΔABC 的三个内角剪下,拼成以C 为顶点的平角.证法5:如图5-1和图5-2,在图5-1中作∠1=∠A,得CD∥AB,有∠2=∠B;在图5-2中过A作MN∥BC有∠1=∠B,∠2=∠C,进而将三个内角拼成平角.【总结升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无论哪种证明方法,都是应用的平行线的性质.2.在△ABC中,已知∠A+∠B=80°,∠C=2∠B,试求∠A,∠B和∠C的度数.【思路点拨】题中给出两个条件:∠A+∠B=80°,∠C=2∠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就可以求出∠A,∠B和∠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由∠A+∠B=80°及∠A+∠B+∠C=180°,知∠C=100°.又∵∠C=2∠B,∴∠B=50°.∴∠A=80°-∠B=80°-50°=30°.【总结升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隐含条件∠A+∠B+∠C=180°.本题可以设∠B=x,则∠A=80°-x,∠C=2x建立方程求解.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安岳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50°,E是△ABC内一点,∠BEC=150°,∠ABE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BDC的度数为多少?【答案】100°.解:∵△ABC中∠A=50°,∴∠ABC+∠ACB=180°﹣50°=130°,∵△BCE中∠E=150°,∴∠EBC+∠ECB=180°﹣150°=30°,∴∠ABE+∠ACE=130°﹣30°=100°,∵∠ABE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DBE+∠DCE=(∠ABE+∠ACE)=×100°=50°,∴∠DBE+∠DCE=(∠DBE+∠DCE)+(∠EBC+∠ECB)=50°+30°=80°,∴∠BDC=180°﹣80°=100°.类型二、三角形的外角【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例2、】3.(1)如图,AB和CD交于点O,求证:∠A+∠C=∠B+∠D .(2)如图,求证:∠D=∠A+∠B +∠C.【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在△AOC中,∠COB是一个外角,由外角的性质可得:∠COB=∠A+∠C,同理,在△BOD中,∠COB=∠B+∠D,所以∠A+∠C=∠B+∠D.(2)如图,延长线段BD交线段于点E,在△ABE中,∠BEC=∠A+∠B ①;在△DCE中,∠BDC=∠BEC+∠C ②,将①代入②得,∠BDC=∠A+∠B+∠C,即得证.【总结升华】重要结论:(1)“8”字形图:∠A+∠C=∠B+∠D;(2)“燕尾形图”:∠D=∠A+∠B +∠C.举一反三:【变式1】(新疆建设兵团)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40°,∠AOB=75°,则∠C等于().A、40°B、65°C、75°D、115°【答案】B.【变式2】如图,在△ABC中,∠A=70°,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则∠BOC的度数为 .【答案】125°.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综合4.(2015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已知如图∠xOy=90°,BE是∠ABy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当点A,B分别在射线Ox,Oy上移动时,试问∠AC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说明理由;如果随点A,B的移动而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思路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求解.【答案与解析】解:∠C的大小保持不变.理由:∵∠ABY=90°+∠OAB,AC平分∠OAB,BE平分∠ABY,∴∠ABE=∠ABY=(90°+∠OAB)=45°+∠OAB,即∠ABE=45°+∠CAB,又∵∠ABE=∠C+∠CAB,∴∠C=45°,故∠AC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且始终保持4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C中,P为内角平分线AD、BE、CF的交点,过点P作PG⊥BC于G,试说明∠BPD与∠CPG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BPD=∠CPG.理由如下:∵ AD、BE、CF分别是∠BAC、∠ABC、∠ACB的角平分线,∴∠1=12∠ABC,∠2=12∠BAC,∠3=12∠ACB.∴∠1+∠2+∠3=12(∠ABC+∠BAC+∠ACB)=90°.又∵∠4=∠1+∠2,∴∠4+∠3=90°.又∵ PG⊥BC,∴∠3+∠5=90°.∴∠4=∠5,即∠BPD=∠CPG.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基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在△ABC中有两个角的大小分别为40°和70°,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若△ABC的∠A=60°,且∠B:∠C=2:1,那么∠B的度数为( ).A.40° B.80° C.60° D.120°3.(云南昆明)如图所示,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A=80°,∠ACB=60°,那么∠BDC=( ).A.80° B.90° C.100° D.110°4.(2015•绵阳)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A.118°B.119°C.120°D.121°5.(山东济宁)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6.(山东菏泽)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幅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α等于( ).A.30° B.45° C.60° D.75°二、填空题7.如图,AD⊥BC,垂足是点D,若∠A=32°,∠B=40°,则∠C=_______,∠BFD=_______,∠AEF=________.8.在△ABC中,∠A+∠B=∠C,则∠C=_______.9.根据如图所示角的度数,求出其中∠α的度数.10.如图所示,飞机要从A地飞往B地,因受大风影响,一开始就偏离航线(AB)38°(即∠A=38°),飞到了C地.已知∠ABC=20°,现在飞机要到达B地,则飞机需以_______的角飞行(即∠BCD的度数).11.如图,有_______个三角形,∠1是________的外角,∠ADB是________的外角.12.(2014春•通川区校级期末)如图中,∠B=36°,∠C=76°,AD、AF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则∠DAF=度.三、解答题13.如图,求∠1+∠2+∠3+∠4的度数.14.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15.(2015春•石家庄期末)已知△ABC中,AE平分∠BAC,(1)如图1,若AD⊥BC于点D,∠B=72°,∠C=36°,求∠DAE的度数;(2)如图2,P为AE上一个动点(P不与A、E重合,PF⊥BC于点F,若∠B>∠C,则∠EPF=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16.如图是李师傅设计的一块模板,设计要求BA与CD相交成20°角,DA与CB相交成40°角,现测得∠B=75°,∠C=85°,∠D=55°.能否判定模板是否合格,为什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B;【解析】设∠B=2x°,则∠C=x°,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2x°+x°+60°=180°,解得x°=40°,∠B=2x°=80°.3. 【答案】D.4. 【答案】C;【解析】解:∵∠A=60°,∴∠ABC+∠ACB=120°,∵BE,CD是∠B、∠C的平分线,∴∠CBE=∠ABC,∠BCD=,∴∠CBE+∠BCD=(∠ABC+∠BCA)=60°,∴∠BFC=180°﹣60°=120°,故选:C.5. 【答案】B;【解析】先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6. 【答案】D;【解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解答.二、填空题7. 【答案】58°,50°,98°;【解析】在Rt△ADC中,∠A=32°,∠C=58°;在Rt△BDF中,∠B=40°,∠BFD=50°;在△BEC,∠AEF=∠B+∠C=98°.8. 【答案】90°.9. 【答案】 (1)48°; (2)27°; (3)85°;【解析】充分利用:(1)“8”字形图:∠A+∠C=∠B+∠D;(2)“燕尾形图”:∠D=∠A+∠B +∠C.10.【答案】58°.11.【答案】8,△DBC,△ADE;【解析】考查三角形外角的定义.12.【答案】20;【解析】解:∵∠B=36°,∠C=76°,∴∠BAC=180°﹣∠B﹣∠C=180°﹣36°﹣76°=68°,∵AD是∠BAC的平分线,∴∠BAD=×68°=34°,∵∠ADC是△ABD的外角,∴∠ADC=∠B+∠BAD=36°+34°=70°,∵AF⊥BC,∴∠AFD=90°,∴∠DAF=180°﹣∠ADC﹣∠AFD=180°﹣70°﹣90°=20°.三、解答题13.【解析】解:连接AD,在△ADC中,∠1+∠CAD+∠CDA=180°,在△ABD中,∠3+∠BAD+∠BDA=180°.∴∠1+∠2+∠3+∠4=∠1+∠CAD+∠BAD+∠3+∠CDA+∠BDA.=(∠1+∠CAD+∠CDA)+(∠3+∠BAD+∠BDA)=180°+180°=360°.14.【解析】解:设∠A=x°,则∠ABC=∠C=2x°.在△ABC中,由内角和定理有x+2x+2x=180°,∴ x=36°.∴∠C=72°,在△BDC中,∵ BD是AC边上的高,∴∠BDC=90°,∴∠DBC=90°,∴∠DBC=90°-∠C=18°.15.【解析】证明:(1)如图1,∵∠B=72°,∠C=36°,∴∠A=180°﹣∠B﹣∠C=72°;又∵AE平分∠BAC,∴∠1==72°,∴∠3=∠1+∠C=72°,又∵AD⊥BC于D,∴∠2=90°,∴∠DAE=180°﹣∠2﹣∠3=18°.(2)成立.如图2,∵AE平分∠BAC,∴∠1===90°﹣,∴∠3=∠1+∠C=90°﹣+,又∵PF⊥BC于F,∴∠2=90°,∴∠EPF=180°﹣∠2﹣∠3=.16.【解析】解:分别延长CB、DA交于点P.因为∠C=85°,∠D=55°,由三角形内角和可知∠P=180°-∠C-∠D=40°,即DA与CB相交成40°角.同理可得BA与CD相交成20°角.所以这个模板是合格的.。

八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培训(培优)试题: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八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培训(培优)试题: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八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培训(培优)试题: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思维入门】例1如图,AE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求∠DAE 与∠B 、∠C(∠C>∠B)之间关系。

例2如图,已知∠MON=90°,点A ,B 分别是OM ,ON 上的动点.若P 2是∠BAO 和△OBA 的外角∠OBD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BP 2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思维拓展】例3用长度相等的120根火柴,摆放成一个三角形,使最大边的长度是最小边长度的3倍,求满足此条件的每个三角形各边所用火柴的根数.例4锐角△ABC 中,AB>BC>AC ,且最大内角比最小内角大24°,求∠A 的取值范围.【思维升华】例5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P ,Q 分别在AC ,BC 上,BP 与AQ 相交于点O ,若△BOQ 、△ABO 、△APO 的面积分别为1、2、3,△PQC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AE C D B1.若△ABC 的三边整数,周长为13,一边长为5,则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______.2.如图,BE 是∠ABD 的角平分线,CF 是∠ACD 的角平分线,BE 与CF 交于点G ,点∠BDC=140°,∠BGC=110°,则∠A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3、(鄂州中考)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7 ABC S △,DE=2,AB=4,则AC 的长是()A 、4B 、3C 、6D 、5(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4、(宁波中考)如图,在△ABC 中,AB=AC ,D ,E 是△ABC 内两点,AD 平分∠BAC ,∠EBC=∠E=60°,若BE=6cm ,DE=2cm ,则BC=____________cm 。

【八年级数学几何培优竞赛专题】专题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选择【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几何培优竞赛专题】专题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选择【含答案】

专题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选择知识解读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选择已知条件可供选择的判定方法一边和这边邻角对应相等选边:只能选角的另一边(SAS )选角:可选另外两对角中任意一对角(AAS ,ASA )一边及它的对角对应相等只能再选一角:可选另外两对角中任意一对角(AAS )两边对应相等选边;只能选剩下的一边(SSS )选角:只能选两边的夹角(SAS )两角对应相等只能选边:可选三条边的任意一对对应边(AAS .ASA )典例示范一、从变换的角度理解“全等”1.轴对称变换例1如图1-2-1,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BE 和CD 相交于点O ,且AB =AC ,∠B =∠C ,求证:BD =CE .【提示】从结论“BD =CE ”来看,有两种思路,思路一:通过证明△BOD ≌△COE 得到对应边相等;思路二:通过证明“△ACD ≌△ABE ”得到AD =AE ,然后运用等式性质证得.从题设看,由“AB =AC ,∠B =∠C ”加上公共角∠A ,可得△ACD ≌△ABE ,所以我们考虑使用思路二给出证明过程.图1-2-1B【技巧点评】哪些情况下,可考虑利用全等的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呢?本题中,这个图形很显然是轴对称图形,而BD 和CE 也是轴对称的,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把BD 和CE 置于一对轴对称的三角形中,且BD 和CE 恰好是一对对应边.跟踪训练1.如图1-2-2,已知AB =DC ,AE =DF ,CE =F B .求证:AF =DE .图1-2-22.旋转变换例2如图1-2-3,AD 是△ABC 的中线,在AD 及其延长线上截取DE =DF ,连接CE ,BF ,试判断△BDF 与△CDE 全等吗?BF 与CE 有何位置关系?【提示】若△BDF 与△CDE 全等,需要寻找三个相等的要素,题中已知一对对顶角相等,由中线可得到BD =CD ,加上DE =DF ,即可根据“SAS ”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图1-2-3B【技巧点评】本题是一个简单的全等证明题,本题意在说明图中△BDF 与△CDE 是中心对称的图形.,其中一个三角形可以看作另一个三角形绕点D 旋转180°得到.从中心对称的角度寻找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可以为证明全等提供方便.跟踪训练2.如图1-2-4,AB =AE ,∠1=∠2,∠B =∠E ,求证:BC =E D .图1-2-4二、线段和角度相等,常考虑证全等例3如图1-2-5,AC 交BD 于点O ,AC =BD ,AB =CD ,求证:∠C =∠B .【提示】要证明∠C =∠B ,可考虑将∠C 和∠B 置于一对三角形中,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于本题图中△AOB 和ACOD 全等不容易证明,可考虑连接AD ,证明△ACD 与△DBA 全等.图1-2-5跟踪训练3.已知,如图1-2-6,AD ⊥DB ,BC ⊥CA ,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 =BD ,求证:AD =B C .图1-2-6B【技巧点评】由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因此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思路:对应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可以看出全等三角形类似于一个桥梁,建立起角度相等与线段相等、线段相等与另两条相等的线段、角相等与另一对相等的角之间的联系.跟踪训练4.如图1-2-7,A ,D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DC ,△BDO 均为等腰三角形,AO ,BC 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如何?证明你的结论.图1-2-7三、借助“同角的余角相等”寻找相等的角例4如图1-2-8,在△ABC 中,BD ⊥AC 于D ,CE ⊥AB 于E ,F 是BD 上一点,BF =AC ,G 是CE 延长线一点,CG =AB ,连接AG ,AF .(1)求证:∠ABD =∠ACE ;(2)探求线段AF ,AG 有什么关系,并证明.【提示】(1)∠ABD ,∠ACE 都和∠BAC 互余,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ABD =∠ACE ;(2)由已知条件“BF =AC ”“CG =AB ” “∠ABD =∠ACE ”可证明△ABF ≌△GCA ,AF ,AG 恰好是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所以这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是相等.又由于∠G =∠BAF ,∠G +∠GAE =90°,因此∠GAF =90°,所以AF 和AG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图1-2-8B 【技巧点评】(1)当已知两条边相等,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同角的余角相等”是常用的证明夹角相等的手段.(2)要证明两直线垂直,证明夹角等于90°也是常用思路,当夹角是由两个角的和组成的时候,常考虑证明这两个角的和等于90°.跟踪训练5.如图1-2-9,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E 点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 =F C .图1-2-9A四、从等腰、等边、正方形中获取全等所需的元素例5如图1-2-10,在Rt △ABC 中,∠ACB =90°,AC =BC ,D 为BC 的中点,CE ⊥AD ,垂足为E ,BF ∥AC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DB =BF .【提示】要证明DB =BF ,由于D 为BC 的中点,所以CD =BD ,因此本题可转证CD =BF ,将这两条线段放置到三角形中,可证明△ACD ≌△CBF .图1-2-10A【技巧点评】本题证明△ACD ≌△CBF 需要的三个要素AC =BC ,∠CAD =∠BCF ,∠ACD =∠CBF 都和△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相关.当题目中出现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条件时,往往图形中隐含着一对全等三角形,这对全等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往往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边长相等有关.跟踪训练6.如图1-2-11,在Rt △ABC 中,∠BAC =90°,AC =2AB ,点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连接BE ,E C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图1-2-11B拓展延伸五、AAS 华丽变全等例6 如图1-2-12,在△ABC 中,∠DBC =∠ECB =∠A ,求证:BE =CD .21ABCD E F【提示】要证明BE =CD ,一般考虑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DCF 和△EBF 显然不全等,本题有三种构造全等的方法,如图1-2-13①②③.图1-2-12GFE D CBAHFE D CBAFE D CBAH G 【技巧点评】本题△BEF 和△CDF 虽然不全等,但是∠BFE =∠CFD ,加之可证FB =FC 以及待证的BE =CD ,可见这两个三角形虽然不全等,但也有3对相等的要素.构造全等三角形可将小三角形补上一部分,或者将大三角形截去一部分.跟踪训练7.如图1-2-14,OC 平分∠AOB ,点D 、E 分别在OA 、OB 上,点P 在OC 上,且有PD =PE ,求证:∠PDO =∠PEB .(有三种解法)P OD C BA E竞赛链接图1-2-13图1-2-14②③①例7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浙江赛区题)如图1-2-15,在四边形ABCD 中,∠A =∠BCD =90°,BC =CD ,E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若DE =AB =3cm ,CE =4cm ,则AD 的长是.2【提示】如图1-2-16,连接CA ,构造△BAC ≌△DEC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 的长.EDCB AAB CDE【技巧点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跟踪训练8.(希望杯竞赛题)如图1-2-17,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AC 与BD 相交于O ,AE ⊥BD 于E ,CF ⊥BD 于F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 .5对B .6对C .7对D .8对F OABCDE 培优训练1.如图1-2-18,AC ,BD 交于点E ,且∠1=∠2,∠3=∠4,求证:AC =BD .4321ABCED2.如图1-2-19,已知AD =AE ,AB =AC .求证:BF =FC .图1-2-17图1-2-15图1-2-16图1-2-18ABCDEF3.如图1-2-20,已知△ABD 、△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F ⊥CD 于F ,AH ⊥BE 于H ,问:(1)BE 与CD 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2)AF 、AH 有何数量关系?O HFEDCBA 4.如图1-2-21,△AC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BCE =90°,AE 交DC 于点F ,BD分别交CE ,AE 于点G ,H 试猜测线段AE 和BD 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DBCFH AE G 5.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1-2-22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1)求证:AF +EF =DE ;(2)若将图1-2-22①中的△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且0°<<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αα图1-2-22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AC BABCE FD①图1-2-19图1-2-20图1-2-21②图1-2-226.如图1-2-23,AD 是△ABC 的高,作∠DCE =∠AC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点F 是点C 关于直线AE 的对称点,连接AF .(1)求证:CE =AF(2)在线段AB 上取一点N ,使∠ENA =∠ACE ,EN 交BC 于点M ,连接AM 请你判断∠B 与∠MAF 21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DBEAF CN M直击中考7.★★(2017江苏常州)如图1-2-24,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BCE =∠ACD =90°,∠BAC =∠D ,BC =CE .(1)求证:AC =CD ;(2)若AC =AE ,求∠DEC 的度数.ECDBA 8.(凉山州中考题)如图1-2-25,△ABO 与△CDO 关于O 点中心对称,点E 、F 在线段AC 上,且AF =CE .求证:FD =BE .FBECDAO9.(内江中考题)如图1-2-26,△ABC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 =90°,D 为AB 边上一点.求证:AE =BD .图1-2-23图1-2-24图1-2-25CDEBA10.(重庆中考题)如图1-2-27,在△ABC 中,∠ACB =90°,AC =BC ,E 为AC 边的中点,过点A 作AD ⊥AB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D .CG 平分∠ACB 交BD 于点G ,F 为AB 边上一点,连接CF ,且∠ACF =∠CBG .求证:(1)AF =CG ;(2)CF =2DE .GCDFEBA挑战竟赛11.(希望杯竞赛题)如图1-2-28,在△ABC 中,∠ACB =60°,∠BAC =75°,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交于H ,则∠CHD =.HBCE ADBGF E ADC12.(希望杯竞赛题)如图1-2-29,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BCA 的平分线交AD 于F ,交AB 于E ,FG ∥BC 交AB 于G .AE =4,AB =14,则BG =.图1-2-26图1-2-27图1-2-28图1-2-29。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 下数学第9章《多边形》培优专题2:三角形内角和(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 下数学第9章《多边形》培优专题2:三角形内角和(无答案)

例题3图 CA DB12 12 同步练习CADBHECOA FECDA第9章《多边形》培优习题2:三角形内角和考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题型1: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或已知三角关系求角的度数问题例1、在ABC ∆中,如果︒=∠60A ,︒=∠45B ,那么C ∠等于( )A 、115°B 、105°C 、75°D 、45°例2、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关系式A C B ∠=∠+∠3,则此三角形( )A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B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C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D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同步练习】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4:5:6,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例3、如图,点D 在ABC ∆内,且︒=∠120BDC ,︒=∠+∠5521,则A ∠的度数为( )A 、50°B 、60°C 、65°D 、75°【同步练习】如图,在ABC ∆中,︒=∠50A ,︒=∠301,︒=∠402,D ∠的度数是( ) A 、110°B 、120°C 、130°D 、140°题型2:三角形内角和与高线结合解决角度问题例4、如图,ABC ∆中,︒=∠80A ,高BE 和CH 的交点为O ,则BOC ∠等于( )A 、80°B 、120°C 、100°D 、150°考点汇编D E例题4图B C ADE同步练习1BC AD 同步练习2B CAA ′C B例题6图AM NB ′C B同步练习AD【同步练习】如图,在ABC ∆中,高BD ,CF 相交于点E ,若︒=∠52A ,则=∠BEC ( ) A 、116°B 、128°C 、138°D 、142°题型3:三角形内角和与角平分线结合解决角度例5、如图,在ABC ∆中,︒=∠46B ,︒=∠54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AB DE //,交AC 于E ,则ADE ∠的大小是( )A 、40°B 、45°C 、50°D 、54°【同步练习】1、如图,在ABC ∆中,︒=∠60A ,︒=∠70C ,BD 平分ABC ∠,BC DE //,则BDE ∠的度数是( )A 、50°B 、25°C 、30°D 、35°2、如图,在ABC ∆中,︒=∠70BAC ,︒=∠60B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C ∠的度数是( )A 、95°B 、100°C 、105°D 、110°题型4:三角形内角和与折叠结合解决角度问题例6、如图,将ABC ∆纸片沿MN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若︒=∠50AMN ,MB A '∠的度数是( )A 、20°B 、120°C 、70°D 、80°【同步练习】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90ACB ),沿线段CD 折叠,使点B 落在B '处,若︒='∠72B AC ,则ACD ∠的度数为( )A 、9°B 、10°C 、12°D 、18°考点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例7、一副三角板如图方式摆放,点D 在直线EF 上,且EF AB //,则ADE ∠的度数是( )EDFACB例题7图OD ACB同步练习11EDACB同步练习21探究应用22 BOCA探究应用3E1DBC探究应用42ECDCAED【同步练习】1、若把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在一起,使顶点O 、D 、C 在一直线上,则AOB ∠等于( ) A 、15° B 、30° C 、45° D 、60°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40EAC ,则1∠的度数为( )A 、95°B 、85°C 、105°D 、80°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2、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小20°,则2∠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3、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若︒=∠140BOC ,则A ∠的度数是( )A 、40°B 、90°C 、100°D 、140°4、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21∠+∠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 ∠=∠+∠221B 、A ∠=∠+∠21C 、()A ∠=∠+∠213D 、A ∠=∠+∠2121 5、如图,ABC ∆中,︒=∠90ACB ,沿CD 折叠△CBD ,使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E 处,若︒=∠24A ,则EDC ∠等于( )A 、42°B 、66°C 、69°D 、77°探究应用AE DCB探究应用8AEDC探究应用9DC B探究应用10EADCB探究应用116、如图,ABC ∆纸片中,︒=∠56A ,︒=∠88C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EDB ∠的度数为( )A 、76°B 、74°C 、72°D 、70°7、如图,已知D 为ABC ∆边AB 的中点,E 在边AC 上,将ABC ∆折叠,使A 点落在BC 上的F 处,若︒=∠65B ,则BDF ∠等于( )A 、65°B 、50°C 、60°D 、57.5° 8、如图,ABC ∆中,︒=∠40A ,若沿图中虚线截去A ∠,则=∠+∠DEB CDE ( )A 、140°B 、220°C 、280°D 、360°9、如图,在ABC ∆中,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AC DE ⊥于E ,︒=∠40C ,︒=∠20D ,则ABC ∠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10、如图,在ADB Rt ∆中,︒=∠90D ,BC 是ABD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C ,且︒=∠50A ,则ACB ∠的度数为( )A 、110°B 、120°C 、130°D 、140°11、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使点A 在DE 上,DE BC //,其中︒=∠45B ,︒=∠60D ,则AFC ∠的度数是 ;12、如图,在ABC ∆中,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C DE //,交AB 于点E ,︒=∠60A ,︒=∠95BDC ,求BED ∠的度数。

(家教培优专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基础)知识讲解

(家教培优专用)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基础)知识讲解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3.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及重心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及简单应用;4. 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2)三角形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3) 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三角形的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类:要点诠释:①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②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要点三、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高,或AD 是ΔABC 的BC 边上的高,或AD⊥BC 于D ,或∠ADB =∠ADC=∠90°.注意:AD 是ΔABC 的高 ∠ADB=∠ADC=90°(或AD⊥BC 于D);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高是线段;(2)三角形有三条高,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3)三角形的三条高:(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的交点也在三角形内部;(ⅱ)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且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ⅲ)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的顶点.2、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中线或AD 是ΔABC 的BC 边上的中线或BD =CD =21BC.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2)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内部;(3)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三角形的重心;(4)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或∠BAD=∠CAD 且点D 在BC 上.注意: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 ∠BAD=∠DAC=21∠BAC (或∠BAC=2∠BAD=2∠DAC) . 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2)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可以用量角器或圆规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要点四、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门框未安好之前,先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定义及表示1.如图所示.(1)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出来;(2)线段AE是哪些三角形的边?(3)∠B是哪些三角形的角?【思路点拨】在(1)问中数三角形的个数时,应按一定规律去找,这样才会不重、不漏地找出所有的三角形;在(2)问中,突破口在于由三角形定义知,除了A、E再找一个第三点,使这点不在AE上,便可得到以AE为边的三角形;(3)问的突破口是∠B一定是以B为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中.【答案与解析】解:(1)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是△ABD,△ABE,△ABC,△ADE,△ADC,△AEC.(2)线段AE分别为△ABE,△ADE,△ACE的边.(3)∠B分别为△ABD,△ABE,△ABC的角.【总结升华】在数三角形的个数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做到不重不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几个?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答案】3个,分别是△EAB, △BAC, △CAD.类型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三根木条的长度如图所示,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答案】D.【解析】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运用时习惯于检查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A、B、C三个选项中,较短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选项中,2cm+3cm>4cm.故能够组成三角形.【总结升华】判断以三条线段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是:①判断出较长的一边;②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较长的一边,大于则能够成三角形,不大于则不能够成三角形.【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1) 3,4,5; (2) 3,5,9 ; (3) 5,5,8.【答案】(1)能; (2)不能; (3)能.3.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59c <<【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2-7│<c<2+7, 即5<c<9.【总结升华】三角形的两边a 、b ,那么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a -b│<c<a+b.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盱眙县期中)四边形ABCD 是任意四边形,AC 与BD 交点O .求证:AC+BD >(AB+BC+CD+DA ).【答案】证明:∵在△OAB 中OA+OB >AB在△OAD 中有OA+OD >AD ,在△ODC 中有OD+OC >CD ,在△OBC 中有OB+OC >BC ,∴OA+OB+OA+OD+OD+OC+OC+OB >AB+BC+CD+DA即2(AC+BD )>AB+BC+CD+DA ,即AC+BD >(AB+BC+CD+DA ).类型三、三角形中重要线段4. 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到最长边,再找到最长边所对的顶点.然后过这个顶点作最长边的垂线即得到三角形的高.【总结升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并且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里一定要注意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举一反三:【变式】(2015•长沙)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 5.如图所示,CD 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BC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cm ,BC =8cm ,求边AC 的长.【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有下列数量关系:①AD =BD ,②△BC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答案与解析】解:依题意:△BC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cm ,故有:BC+CD+BD-(AC+CD+AD)=3.又∵ CD 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 AD =BD ,即BC-AC =3.又∵ BC =8,∴ AC =5.答:AC 的长为5cm .【总结升华】运用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得到线段AD =B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对图形中线段所在位置的观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几何题常用的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且4ABC S △,则S 阴影为________.【答案】1.类型四、三角形的稳定性6. 如图所示,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AB、CD),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什么?【答案与解析】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总结升华】本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际生活中,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都是为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证明培优教案

三角形证明培优教案

三角形证明培优教案引言:三角形作为几何学中的基础形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定义和性质,还需要学会用证明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培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三角形证明方面有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与应用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2. 学会运用证明的方法来解决三角形相关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2. 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铅笔等绘图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给定一个三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如何证明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2. 讲解基本概念: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三边长的关系等。

3. 示范证明: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三角形的证明,例如,用割尺法证明两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也相等。

4. 练习演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证明练习,例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等。

5. 精讲难点: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

6. 拓展拔高:给学生一些拓展题目,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进行证明,例如,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证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

7.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三角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强调重要的定理和技巧。

8. 课堂评价:教师设计相关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讲解自己的证明过程。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证明练习,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三角形证明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三角形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多使用教具和实物来辅助教学。

培优专题2_勾股定理及应用(含解答)-[1]

培优专题2_勾股定理及应用(含解答)-[1]

第17章 勾股定理点击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因此,在运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如下三点:(1)注意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只对直角三角形适用,而不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注意分清斜边和直角边,避免盲目代入公式致错;(3)注意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可求第三边长. 即c 2= a 2+b 2,a 2= c 2-b 2,b 2= c 2-a 2.点击二:学会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借助于图形的面积来验证,依据是对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面积不变的原理. 如,利用四个如图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拼出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形. 请读者证明.如上图示,在图(1)中,利用图1边长为a ,b ,c 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则图2(1)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 -a ),面积为(b -a )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4×21ab = 2ab .由图(1)可知,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的面积,即c 2=(b -a )2+2ab ,则a 2+b 2 = c 2问题得证.请同学们自己证明图(2)、(3).(图1)(2)(3)ABC点击三: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问题转化为化长为无理数的线段长问题.第一步:利用勾股定理拆分出哪两条线段长的平方和等于所画线段(斜边)长的平方,注意一般其中一条线段的长是整数;第二步:以数轴原点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顶点,构造直角三角形;第三步:以数轴原点圆心,以斜边长为半径画弧,即可在数轴上找到表示该无理数的点. 点击四:直角三角形边与面积的关系及应用直角三角形有许多属性,除边与边、边与角、角与角的关系外,边与面积也有内的联系.设a 、b 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 为斜边,S ∆为面积,于是有:222()2a b a ab b +=++,222a b c +=,12442ab ab S ∆=⨯=,所以22()4a b c S ∆+=+.即221[()]4S a b c ∆=+-.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和的平方与斜边平方差的四分之一.利用该公式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有关面积、周长、斜边上的高等问题,显得十分简便. 点击五: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如图2,在Rt ABC ∆中,90=∠C 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则c 2=a 2+b 2, a 2=c 2-b 2 ,b 2=c 2-a 2,点击六:勾股定理的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条边的关系; (3)用于推导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等.(4)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作出表示2、3、5的点,即作出长为n 的线段. 针对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B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A ,则a 2+b 2=c 2D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C ,则a 2+b 2=c 2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边长为25 B .三角形周长为25C .斜边长为5D .三角形面积为203.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 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A . 0B . 1C . 2D . 34.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x,则x 2—10的立方根为( )A ..2 D .-25.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 2倍B . 4倍C . 6倍D . 8倍6.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 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 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 ) A .8cm B .10cm C .12cm D .14cm7.△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 8.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 (A)4(B)6(C)16(D)55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1,求它的面积.10.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20,斜边长为26,求它的周长.1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于D ,AB=13cm ,AC 于BC 之和等于17cm ,求CD 的长.l类型之一:勾股定理例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3cm 和5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cm 2. 解析:欲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则求得另一直角边的长即可. 根据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可求得.解:由勾股定理,得132-52=14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2. 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1×12×5 = 30(cm 2).例2: 如图3(1),一只蚂蚁沿棱长为a 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 爬到 顶点B,则它走过的最短路程为( ) A .a 3 B .a )21(+C .3aD .a 5解析:本题显然与例2属同种类型,思路相同.但正方体的 各棱长相等,因此只有一种展开图.解:将正方体侧面展开得,如图3⑵. 由图知AC=2a,BC=a . 根据勾股定理得.a 5a5a)a 2(AB 222==+=故选D .类型之二: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例3解析:根据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方法,需先把在数轴上作出.解:以3和1,所以需在数轴上找出两段分别长为3和1的线段,如下面的问题是关于数学大会会标设计与勾股定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 ABC图3⑵∙ A B图3⑴例5:阅读材料,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它的主题图案是由一连串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设其中的第一个直角三角形OA1A2是等腰三角形,且OA1=A1A2=A2A3=A3A4=……=A8A9=1,请你先把图中其它8条线段的长计算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再计算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解:2;3;2;5;6;7;22;3;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是7072例6: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那么()2ba+的值为()(A)13 (B)19 (C)25 (D)169解析:由勾股定理,结合题意得a2+b2=13 ①.由题意,得 (b-a)2=1 ②.由②,得 a2+b2-2ab =1 ③.把①代入③,得 13-2ab=1∴ 2ab=12.∴ (a+b)2 = a2+b2+2ab =13+12=25.因此,选C.说明:2002年8月20日~28日,我国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是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多年来在我国举行的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 它标志着我国数学已度过了六百多年的低谷,进入了数学大国的行列,并向着新世纪成为数学强国迈开了步伐. 这次大会的会标如下图所示:它取材于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赵爽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类型之四:勾股定理的应用(一)求边长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º,AB=5cm,BC=3cm,CD⊥AB于D,求CD的长..(二)求面积例2:(1)观察图形思考并回答问题(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①观察图1-1.正方形A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中含有_____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__________个单位面积.②在图1-2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③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2)做一做:①观察图1-3、图1-4,并填写下表:②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议一议:①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②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③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②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解析:注意到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通过观察图形不能得到答案:①99 9 9 18 18;②A中含4个,B中含4个,C中含8个,面积分别为4,4,8;③A与B的面积之和等于C,图1-2中也是A与B的面积之和等于C.(2)①答案:②答案:.(3)答案:①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如图);②,.③成立.(三)作线段例3 作长为、、的线段.解析:作法:1.作直角边长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如图);2.以斜边AB为一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长为1的直角三角形ABB1;3.顺次这样作下去,最后作到直角三角形AB2B3,这时斜边AB、AB1、AB2、AB3的长度就是、、、.证明:根据勾股定理,在Rt△ACB中,∵AB>0,∴AB=.其他同理可证.点评由勾股定理,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长为边长就是.类似地也可作出(四)证明平方关系例4:已知:如图,在ABC∆中,=∠E222BEAEA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在ACDRt∆中,2AC在ADERt∆中,222DEAEAD+=,在Rt∆222BEBDDE-=,∴222222BDAECDDEAEAC-+=-+=又∵CDBD=,∴222BEAEAC-=.点评三角形,以便为运用勾股定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五)实际应用例5: 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A 的正南方向220千米B 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现正以15千米/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º方向往C 移动,且台风中心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走过四级,则称为受台风影响.(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交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持续时间有多少?(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解析 (1)由点A 作AD⊥BC 于D ,则AD 就为城市A 距台风中心的最短距离在Rt△ABD 中,∠B=30º,AB =220,∴AD=21AB=110.由题意知,当A 点距台风(12-4)20=160(千米)时,将会受到台风影响.故该城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2)由题意知,当A 点距台风中心不超过60千米时,将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则AE =AF =160.当台风中心从E 到F 处时,该城市都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由勾股定理得∴EF=2DE =6015.因为这次台风中心以15千米/时的速度移动,所以这次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为154151560 小时.(3)当台风中心位于D 处时,A 城市所受这次台风的风力最大,其最大风力为12-20110=6.5级.一、选择题1、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6、8、10、12(单位:cm ),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结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三根细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A )2、4、8 (B )4、8、10 (C )6、8、10 (D )8、10、122、木工师傅想利用木条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工具,那么他要选择的三根木条的长度应符合下列哪一组数据?( )A.25,48,80 B .15,17,62 C .25,59,74 D .32,60,68 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2,4,a ,那么a 的取值可以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厘米,则斜边的长是( ) (A )2厘米(B )4厘米(C )6厘米(D )8厘米5、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半圆的面积依次从小到大记作S 1、S 2、S 3,则S 1、S 2、S 3之间的关系是(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2=S 3 (D )S 12+S 22=S 32二、填空题1、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6,则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5cm 和12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cm .3、如图,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若CD=4,则AB= .4、在△ABC 中,∠A :∠B :∠C =1:2:3.已知BC =3cm ,则AB = cm .5、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 )计算两圆孔中心A 和B 的距离为 .6、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7、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观测者从测点A 、B 分别测得∠BAC =90°,∠ABC =30°,又量得BC =160 m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m (结果保留根号)8、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因而c 2= + .化简后即为c 2= .第6题图第5题图abc9、如图,是2002年8月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10、2002年8月20~2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1、已知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以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又以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此类推,第1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12、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米,梯子的顶端B 到地面的距离为7米.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等于3米,同时梯子的顶端B 下降至B′,那么BB′等于1米;②大于1米;③小于1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13、观察下面各组数:(3,4,5)、(5,12,13)、(7,24,25)、(9,40,41)、…,可发现:4=2132-,12=2152-,24=2172-,…,若设某组数的第一个数为k ,则这组数为(k , , ). 三、解答题1、张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设计了如下数表:(1) 分别观察a 、b 、c 与n 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 (n>1)的代数式表示:a = ,b = ,c =(2)猜想: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正整数a 、b 、c 满足方程a 2+b 2=c 2 ,则称这一组正整数(a 、b 、c )为“商高数”,下面列举五组“商高数”:(3,4,5),(5,12,13),(6,8,10),(7,24,25),(12,16,20),注意这五组“商高数”的结构有如下规律:根据以上规律,回答以下问题:(1) 商高数的三个数中,有几个偶数,几个奇数? (2) 写出各数都大于30的两组商高数.(3) 用两个正整数m 、n (m >n )表示一组商高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3、阅读并填空: 寻求某些勾股数的规律:⑴对于任何一组已知的勾股数都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后,就得到了一组新的勾股数.例如:222543=+,我们把它扩大2倍、3倍,就分别得到2221086=+和22215129=+,……若把它扩大11倍,就得到 ,若把它扩大倍,就得到 .⑵对于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存在着下列勾股数: 若勾股数为3,4,5,因为222453-=,则有5432+=; 若勾股数为5,12,13,则有131252+=; 若勾股数为7,24,25,则有 ;……若勾股数为m (m 为奇数),n , ,则有=2m ,用m 来表示n = ; 当17=m 时,则n = ,此时勾股数为 . ⑶对于大于4的偶数:若勾股数为6,8,10,因为2228106-=,则有……请找出这些勾股数之间的关系,并用适当的字母表示出它的规律来,并求当偶数为24的勾股数.4、一个直立的火柴盒在桌面上倒下,启迪人们发现了勾股定理的一种新的证明方法.如图,火柴盒的一个侧面A B C D 倒下到A B C D '''的位置,连结C C ',设,,AB a BC b AC c ===,请利用四边形B C C D ''的面积证明勾股定理:222a b c +=.aD 'B 'DC ' A BCb c 第4题图5、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中的图案,其中四边形ABCD 和EF 都是正方形. 证:△ABF ≌△DAE6、仔细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23,4)3(;22,31)2(;21,21)1(322212==+==+==+S S S(1)请用含有n (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推算出OA 10的长;(3)求出210232221S S S S ++++ 的值.一、选择题1、 如图,字母A 所代表的的正方形的面积为(数字表示该正方形的面积)( ) A 、13B 、85C 、8D 、都不对2、 在Rt△ABC 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 ) A 、5B 、7C 、5或7D 、5或113、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8,周长是32,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56B 、48C 、40D 、32214、 若线段a 、b 、c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为( ) A 、2:3:4B 、3:4:6C 、5:12:13D 、4:6:7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其对角线的长是5cm ,则长方形的面积( ) A 、25cmB 、225cmC 、210cmD 、275cm6、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1,其相对应三边之比为( ) A 、1:2:1B 、1:2:1C 、1:4:1D 、12:1:27、 斜边长25,一条直角边长为7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 ) A 、81B 、82C 、83D 、848、若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 30,且斜边与较短直角边之和为18,则斜边长为( ) A 、4cmB 、6cmC 、8cmD 、12cm9、如图△ABC 中,∠C =90°,AD 平分∠BAC ,DE ⊥AB 于E ,下面等式错误的是( ) A 、AC 2+DC 2=AD 2B 、AD 2-DE 2=AE 2C 、AD 2=DE 2+AC 2D 、BD 2-BE 2=41BC 210.图是2002年8 月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由4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面积分别是6221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A 、6,4B 、6221,4 C 、6221,421 D 、6, 421二、填空:1、在△ABC 中, ∠C =90°,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 (1)若a=6,c=10则b= (2)若a=12,b=5 则c= (3)若c=25,b=15则a= (4)若a =16,b=34则b=2、三边长分别为1,1,1的三角形是角三角形.3、在△ABC中,AB=10,AC=8,BC=6,则△ABC的面积是4、如图要修一个育苗棚,棚宽a=3m,高b=4m,底d=10m,覆盖顶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为2m5、如图点C是以为AB直径的半圆上的一点,4∠BCACAC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90==是6、在Rt△ABC中,3︒=ABC且BC=136则AC=∠AC90=:5:,7、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8cm,斜边为10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为8、△ABC中,︒,C则a:b:c=90a∠30==∠︒9、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它的最长边为a,那么以其余两边为边所作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10、有两根木条,长分别为60cm和80cm,现再截一根木条做一个钝角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条x长度的取值范围三解答题1、如如图要建一个苗圃,它的宽是a=4.8厘米,高b=3.6米.苗圃总长是10米(1)求苗圃的占地面积(2)覆盖在顶上的塑料薄膜需要多少平方米?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BCABBAD求正方形DCEF的面积CBDAD=,,4,3︒90,==90=3、如图在锐角△ABC中,高AD=12,AC=13,BC=14求AB的长4、八年级学生准备测量校园人工湖的深度,他们把一根竹竿插到离湖边1米的水底,只见竹竿高出水面1尺,把竹竿的顶端拉向湖边(底端不变)竿顶和湖沿的水面刚好平齐,求湖水的深度和竹竿的长.5、如图己知在△ABC中,DE︒∠∠垂直平分AB,E为垂足交BC于D,BD=16cm,求AC长.==90︒C,B15,6、某校要把一块形状是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发为生物园,如图80∠ACACB米,BC=60米,若线段CD为一=,︒90=条水渠,且D在边AB上,己知水渠的造价是10元/米,则点D在距A点多远,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价是多少?勾股定理及应用勾股定理是数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西方数学史上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例1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2,周长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分析 由斜边长是2,周长是4,列关于两直角边的方程,只需求出两直角边长的积,即可求得三角形的面积.本题中用到数学解题中常用的“设而不求”的技巧,要熟练掌握.解: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222,22a b a b ⎧+=⎪⎨++=+⎪⎩即224,a b a b ⎧+=⎪⎨+=⎪⎩ ②式两边同时平方再减去①式得: 2ab=2, ∴12ab=12.∴S=12.因此,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2.练习11.已知:如图2-1,AD=4,CD=3,∠ADC=90°,AB=13,∠ACB=90°,•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2.已知:长方形ABCD,AB∥CD,AD∥BC,AB=2,AD≠DC,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S,沿长方形的对称轴折叠一次得到一个新长方形,求这个新长方形的对角线的长.3.若线段a、b、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值可以是()A.1:2:4 B.1:3:5 C.3:4:7 D.5:12:13例2 如图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起来,使其对角顶点A、C重合,•若其长BC为a,宽AB为b,则折叠后不重合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分析图形沿EF折叠后A、C重合,可知四边形AFED′与四边形CFED全等,则对应边、角相等,∴AF=FC,且FC=AE,则△ABF≌△AD′E,•由三角形面积公式不难求出不重合部分的面积.解:∵图形沿EF折叠后A、C重合,∴四边形AFED′与CFED关于EF对称,则四边形AFED′≌四边形CFED.∴∠AFE=∠CFE.∴AF=FC,∠D′=∠D=∠B=90°AB=CD=AD′.∵AD∥BC,∴∠AEF=∠EFC.∴∠AEF=∠AFE.则AE=AF.∴Rt△ABF≌Rt△AD′E.在Rt△ABF中,∵∠B=90°,∴AB2+BF2=AF2.设BF=x,b2+x2=(a-x)2,∴x=222a ba-.∴S=2S△ABF =2×12bx=2×12·b·222a ba-=22()2b a ba-.练习22-21.如图2-3,把矩形ABCD沿直线BD向上折叠,使点C落在C′的位置上,已知AB=•3,BC=7,重合部分△EBD的面积为________.2.如图2-4,一架长2.5m的梯子,斜放在墙上,梯子的底部B•离墙脚O•的距离是0.7m,当梯子的顶部A向下滑0.4m到A′时,梯子的底部向外移动多少米?2-43.如图2-5,长方形ABCD中,AB=3,BC=4,若将该矩形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折叠后痕迹EF的长为()A.3.74 B.3.75 C.3.76 D.3.772-5例3 试判断,三边长分别为2n2+2n,2n+1,2n2+2n+1(n为正整数)•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分析先确定最大边,•再利用勾股定理的判定定理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解:∵n为正整数,∴(2n2+2n+1)-(2n2+2n)=2n2+2n+1-2n2-2n=1>0,(2n2+2n+1)-(2n+1)=2n2+2n+1-2n-1=2n2>0.∴2n2+2n+1为三角形中的最大边.又(2n2+2n+1)2=4n4+8n3+8n2+4n+1,(2n2+2n)2+(2n+1)2=4n4+8n3+8n2+4n+1.∴(2n2+2n+1)2=(2n2+2n)2+(2n+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练习3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50=6a+8b+10c,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2.如图2-6,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EC=14BC,猜想AF•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63.△ABC中的三边分别是m2-1,2m,m2+1(m>1),那么()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2+1.B.△ABC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2m.C.△ABC是直角三角形,但斜边长由m的大小而定.D.△ABC不是直角三角形.例4 已知:如图2-7所示,△ABC中,D是AB的中点,若AC=12,BC=5,CD=6.5.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欲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在已知两边AC、BC的情况下求边AB的长,比较困难;但注意到CD是边AB的中线,我们延长CD到E,使DE=CD,•从而有△BDE•≌△ADC,这样AC、BC、2CD就作为△BCE的三边,再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去判定.证明:延长CD到E,使DE=CD,连结BE.∵AD=BD,CD=ED,∠ADC=∠BDE.∴△ADC≌△BDE(SAS).∴BE=AC=12.∴∠A=∠DBE.∴AC∥BE.在△BCE中,∵BC2+BE2=52+122=169.CE2=(2CD)2=(2×6.5)2=169.∴BC2+BE2=CE2.∴∠EBC=90°.又∵AC∥BE,∴∠ACB=180°-∠EBC=90°.∴△ABC是直角三角形.练习4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2-b2,试判断△ABC的形状.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解:∵a2c2-b2c2=a4-b4,①∴c2(a2-b2)=(a2+b2)(a2-b2).②∴c2=a2+b2.③∴△ABC为直角三角形.④问:(1)上述推理过程,出现错误的一步是________;(2)本题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2.如图2-8,△ABC的三边分别为AC=5,BC=12,AB=13,将△ABC沿AD折叠,使AC落在AB上,求折痕AD的长.3.如图2-9,△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一点,满足PA=3,PB=1,•PC=2,求∠BPC的度数.例5 如图2-10,△ABC中,AB=AC=20,BC=32,D是BC上一点,且AD⊥AC,求BD的长.分析若作AE⊥BC于E,如图2-11,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E=12,AD是Rt•△ADC的直角边.∴AD=CD-AC ,若设DE=x ,借助于AD 这个“桥”可以列出方程. 解:作AE ⊥BC 于E . ∵AB=AC ,AE ⊥BC , ∴BE=EC=12BC=12×32=16.在Rt △AEC 中,AE 2=AC 2-CE 2=202-162=144, ∴AE=12. 设DE=x ,则在Rt △ADE 中,AD 2=AE 2+DE 2=144+x 2, 在Rt △ACD 中,AD 2=CD 2-AC 2=(16+x )2-202. ∴144+x 2=(16+x )2-202 解得x=9.∴BD=BE-DE=16-9=7. 练习51.如图2-12,△ABC 中,∠C=90°,M 是BC 的中点,MD ⊥AB 于D .求证:AD 2=AC 2+BD 2.2-122.如图2-13,AB ⊥AD ,AB=3,BC=12,CD=13,AD=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133.如图2-14.长方体的高为3cm ,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cm ,现有绳子从A 出发,沿长方形表面到达C 处,问绳子最短是多少厘米?2-102-112-14勾股定理及应用 答案: 练习11.24(提示: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2.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要分别讨论: (1)以A 、B 为对称点(如图) ∵S=AB ×BC ,AB=2, ∴BC=AD=2S .根据对称性得DF=12AB=1.由于∠D=90°,据勾股定理得:AF==12(2)以A 、D 为对称点(如图) ∴BF=12BC=4S .由∠B=90°,据勾股定理得:AF==3.D练习2 1.214(提示:利用Rt △ABE 的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2.0.8m 3.B练习31.B 2.AF ⊥EF (提示:连结AE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DF=FC=2a ,EC=4a ,在Rt △ADF 中,由勾股定理得:AF 2=AD 2+DF 2=a 2+(2a )2=54a 2.同理:在Rt△ECF 中,EF 2=(2a )2+(4a )2=516a 2,在Rt△ABE 中,BE=34a ,则AE 2=a 2+916a 2=2516a 2.∵54a 2+516a 2=2516a 2,∴AF 2+EF 2=AE 2. ∴∠AFE=90°. ∴AF ⊥EF .3.A (点拨: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 练习41.(1)③、④(2)△ABC 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2.∵AC 2+BC 2=52+122=132=AB 2, ∴∠C=90°.将△ABC 沿AD 折叠,使AC 落在AB 上,C 的对称点为E (如图) ∴CD=DE , AC=AE=5. 则△ACD ≌△AED . 又BE=AB-AE=8.设CD 为x ,则x 2+82=(12-x )2. 解之得x=103. ∴AD 2=52+(103)2. ∴3.3.过点C 作CE ⊥CP ,并截CE=CP=2,连结PE ,BE .(如图) ∵∠ACB=∠PCE=90°, ∴∠ACB-∠PCB=∠PCE-∠PCB . 即∠ACP=∠BCE .∴△PCA ≌△ECB (SAS ). ∴BE=AP=3. 在Rt △PCE 中, PE 2=PC 2+CE 2=8. 又∵BP 2=1,BE 2=9,∴BE 2=BP 2+PE 2.∴△PBE 是直角三角形,其中∠BPE=90° 在Rt △PCE 中,PC=CE , ∴∠CPE=∠CEP=45°.∴∠BPC=∠CPE+∠BPE=45°+90°=135°. 练习5 1.连结AM . ∵M 为CB 的中点, ∴CM=MB .又∵AC 2=AM 2-CM 2,BD 2=BM 2-MD 2, ∴AC 2+BD 2=AM 2-MD 2. 又∵AD 2=AM 2-DM 2, ∴AD 2=AC 2+BD 2.2.36(提示:连结BD ,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即可求出).3.5cm (提示:将该长方体的右面翻折,使它与前面在同一平面, 连结AC (如图),此时线段AC 的长度即为最短距离. ∴(cm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班级 姓名 号次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b c b a 2)(22+=+,则( )A.A ∠为直角B.B ∠为直角C.C ∠为直角D.不能确定 2.如图,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51213 C467 B7 58 A73 5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若b a =,则b a =C.对顶角相等D.如果a =b ,那么a 2=b 24.下面四组数中,其中有一组与其他三组规律不同,这一组是( )A. 4,5,6B. 6,8,10C. 8,15,17D. 9,40,415.如图有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想把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则摆放正确的是(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A B C D6.放学后,斌斌先去同学小华家玩了一回,再回到家里。

初一下学期三角形培优专题

初一下学期三角形培优专题
A.10度
B.15度
C.20度
D.不能确定
5.如图,三角形ABC中,AD平分∠BAC,EG⊥AD,且分别交AB、AD、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E、H、F、G,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
A.∠1=1∕2(∠2-∠3)
B.∠1=2(∠2-∠3)
C.∠G=1∕2(∠3-∠2)
D.∠G=1∕2∠1
专题八:平行线型
A.∠A=∠B
B.∠B=∠D
C.∠A=∠D
D.∠A+∠D=90°
4如图,△ABC中,∠BAC=90°,AD⊥BC于D,E是AD上一点,求证:∠BED>∠C
5.如图,在 中, 是角平分线,交 于点 ,求证
专题四: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型
1.如图①,BD、CD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请猜想∠A与∠B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
5.如下图,AB∥CD,直线a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EF上,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
(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
专题十三:三角形三边关系与周长
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周长为10,则底边长为
2.周长为16的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整数,这样的三角形有个
3.三角形三条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周长小于19,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个
4.三角形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其中两边长之差为7,三角形的周长是奇数,则第三边长可能为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20【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2∠CAN=∠CAB,∠CAB=2∠BCP判断出∠ACP=90°即可;(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勾股定理即可.试题解析:(1)∵∠ABC=∠ACB,∴AB=AC,∵AC为⊙O的直径,∴∠ANC=90°,∴∠CAN+∠ACN=90°,2∠BAN=2∠CAN=∠CAB,∵∠CAB=2∠BCP,∴∠BCP=∠CAN,∴∠ACP=∠ACN+∠BCP=∠ACN+∠CAN=90°,∵点D在⊙O上,∴直线CP是⊙O的切线;(2)如图,作BF⊥AC∵AB=AC,∠ANC=90°,∴CN=CB=,∵∠BCP=∠CAN,sin∠BCP=,∴sin∠CAN=,∴∴AC=5,∴AB=AC=5,设AF=x,则CF=5﹣x,在Rt△ABF中,BF2=AB2﹣AF2=25﹣x2,在Rt△CBF中,BF2=BC2﹣CF2=2O﹣(5﹣x)2,∴25﹣x2=2O﹣(5﹣x)2,∴x=3,∴BF2=25﹣32=16,∴BF=4,即点B到AC的距离为4.考点:切线的判定2.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答案】32.4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根据题意,∠DBE=45°,∠CBE=30°.∵AB⊥AC,CD⊥AC,∴四边形ABEC为矩形,∴CE=AB=12m,在Rt△CBE中,cot∠CBE=BE CE,∴BE=CE•cot30°=12×3=123,在Rt△BDE中,由∠DBE=45°,得DE=BE=123.∴CD=CE+DE=12(3+1)≈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3.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BC2=2CD•OE;(3)若314cos,53BAD BE∠==,求OE的长.【答案】(1)DE为⊙O的切线,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OE =356.【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D,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ADB为直角,可得出△BCD为直角三角形,E为斜边BC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E=DE,从而得∠C=∠CDE,再由OA=OD,得∠A=∠ADO,由Rt△ABC中两锐角互余,从而可得∠ADO与∠CDE互余,可得出∠ODE为直角,即DE垂直于半径OD,可得出DE为⊙O的切线;(2)由已知可得O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有AC=2OE,再由∠C=∠C,∠ABC=∠BDC,可得△ABC∽△BD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证得;(3)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OE的长即可求得.试题解析:(1)DE为⊙O的切线,理由如下:连接OD,BD,∵AB为⊙O的直径,∴∠ADB=90°,在Rt△BDC中,E为斜边BC的中点,∴CE=DE=BE=BC,∴∠C=∠CDE,∵OA=OD,∴∠A=∠ADO,∵∠ABC=90°,∴∠C+∠A=90°,∴∠ADO+∠CDE=90°,∴∠ODE=90°,∴DE⊥OD,又OD为圆的半径,∴DE为⊙O的切线;(2)∵E是BC的中点,O点是AB的中点,∴OE是△ABC的中位线,∴AC=2OE,∵∠C=∠C,∠ABC=∠BDC,∴△ABC∽△BDC,∴,即BC 2=AC•CD .∴BC 2=2CD•OE ;(3)解:∵cos ∠BAD=, ∴sin ∠BAC=, 又∵BE=,E 是BC 的中点,即BC=, ∴AC=.又∵AC=2OE ,∴OE=AC=.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函数4.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园主教学楼AB 的高度,由于教学楼底部不能直接到达,故兴趣小组在平地上选择一点C ,用测角器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再向主教学楼的方向前进24米,到达点E 处(C ,E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60°,已知测角器CD 的高度为1.6米,请计算主教学楼AB 的高度.(3≈1.73,结果精确到0.1米)【答案】22.4m【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等量关系,进而求解.【详解】解:在Rt △AFG 中,tan ∠AFG 3,∴FG =tan 3AG AFG =∠, 在Rt △ACG 中,tan ∠ACG =AG CG ,∴CG =tan AG ACG ∠=3AG . 又∵CG ﹣FG =24m , 即3AG ﹣3=24m , ∴AG =123m ,∴AB =123+1.6≈22.4m .5.许昌芙蓉湖位于许昌市水系建设总体规划中部,上游接纳清泥河来水,下游为鹿鸣湖等水系供水,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部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想测量位于芙蓉湖两端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 平行的道路EF 行走,走到点C 处,测得∠ACF=45°,再向前走300米到点D 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 与EF 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215.6米.【解析】【分析】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根据Rt △ACM 和三角函数tan BDF ∠求出CM 、DN ,然后根据MN MD DN AB =+=即可求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详解】解: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在Rt △ACM 中,∵45ACF ∠=︒,∴AM=CM=200米,又∵CD=300米,所以100MD CD CM =-=米,在Rt △BDN 中,∠BDF=60°,BN=200米∴115.6tan 60BN DN =≈o米, ∴215.6MN MD DN AB =+=≈米即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15.6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正确做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公路AB 为东西走向,在点A 北偏东36.5︒方向上,距离5千米处是村庄M ,在点A 北偏东53.5︒方向上,距离10千米处是村庄N ;要在公路AB 旁修建一个土特产收购站P (取点P 在AB 上),使得M ,N 两村庄到P 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请在图中作出P 的位置(不写作法)并计算:(1)M ,N 两村庄之间的距离;(2)P 到M 、N 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参考数据:sin36.5°=0.6,cos36.5°=0.8,tan36.5°=0.75计算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 M ,N 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29千米;(2) 村庄M 、N 到P 站的最短距离和是55千米.【解析】【分析】(1)作N 关于AB 的对称点N'与AB 交于E ,连结MN’与AB 交于P ,则P 为土特产收购站的位置.求出DN ,DM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可知,M 、N 到AB 上点P 的距离之和最短长度就是MN′的长.【详解】解:作N 关于AB 的对称点N '与AB 交于E ,连结MN ’与AB 交于P ,则P 为土特产收购站的位置.(1)在Rt△ANE中,AN=10,∠NAB=36.5°∴NE=AN•sin∠NAB=10•sin36.5°=6,AE=AN•cos∠NAB=10•cos36.5°=8,过M作MC⊥AB于点C,在Rt△MAC中,AM=5,∠MAB=53.5°∴AC=MA•sin∠AMB=MA•sin36.5°=3,MC=MA•cos∠AMC=MA•cos36.5°=4,过点M作MD⊥NE于点D,在Rt△MND中,MD=AE-AC=5,ND=NE-MC=2,∴MN=2252+=29,即M,N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29千米.(2)由题意可知,M、N到AB上点P的距离之和最短长度就是MN′的长.DN′=10,MD=5,在Rt△MDN′中,由勾股定理,得MN′=22510+=55(千米)∴村庄M、N到P站的最短距离和是5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轴对称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7.在Rt△ABC中,∠ACB=90°,AB=7,AC=2,过点B作直线m∥AC,将△ABC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B′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射线CA′,CB′分別交直线m于点P,Q.(1)如图1,当P与A′重合时,求∠ACA′的度数;(2)如图2,设A′B′与BC的交点为M,当M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的长;(3)在旋转过程中,当点P,Q分别在CA′,CB′的延长线上时,试探究四边形PA'B′Q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四边形PA′B′Q的最小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60°;(2)PQ=72;(3)存在,S四边形PA'B′Q=33【解析】【分析】(1)由旋转可得:AC=A'C=2,进而得到BC3=∠A'BC=90°,可得cos ∠A 'CB 3'2BC A C ==,即可得到∠A 'CB =30°,∠ACA '=60°; (2)根据M 为A 'B '的中点,即可得出∠A =∠A 'CM ,进而得到PB 3=BC 32=,依据tan ∠Q =tan ∠A 3=,即可得到BQ =BC 3⨯=2,进而得出PQ =PB +BQ 72=; (3)依据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即可得到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而S △PCQ 12=PQ ×BC 3=PQ ,利用几何法即可得到S △PCQ 的最小值=3,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由旋转可得:AC =A 'C =2.∵∠ACB =90°,AB 7=,AC =2,∴BC 3=.∵∠ACB =90°,m ∥AC ,∴∠A 'BC =90°,∴cos ∠A 'CB 3'2BC A C ==,∴∠A 'CB =30°,∴∠ACA '=60°;(2)∵M 为A 'B '的中点,∴∠A 'CM =∠MA 'C ,由旋转可得:∠MA 'C =∠A ,∴∠A =∠A 'CM ,∴tan ∠PCB =tan ∠A 3=,∴PB 3=BC 32=. ∵∠BQC =∠BCP =∠A ,∴tan ∠BQC =tan ∠A 3=,∴BQ =BC 3⨯=2,∴PQ =PB +BQ 72=; (3)∵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S △PCQ 12=PQ ×BC 3=PQ , 取PQ 的中点G . ∵∠PCQ =90°,∴CG 12=PQ ,即PQ =2CG ,当CG 最小时,PQ 最小,∴CG ⊥PQ ,即CG 与CB 重合时,CG 最小,∴CG min 3=,PQ min =23,∴S △PCQ 的最小值=3,S 四边形PA 'B 'Q =33-;【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注意: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8.如图,半圆O 的直径AB =20,弦CD ∥AB ,动点M 在半径OD 上,射线BM 与弦CD 相交于点E (点E 与点C 、D 不重合),设OM =m .(1)求DE 的长(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令弦CD 所对的圆心角为α,且sin 4=25α. ①若△DEM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m 的取值范围; ②若动点N 在CD 上,且CN =OM ,射线BM 与射线ON 相交于点F ,当∠OMF =90° 时,求DE 的长.【答案】(1)DE =10010m m -;(2)①S =2360300m m m-+,(5013<m <10),②DE =52. 【解析】【分析】 (1)由CD ∥AB 知△DEM ∽△OBM ,可得DE DM OB OM=,据此可得; (2)①连接OC 、作OP ⊥CD 、MQ ⊥CD ,由OC =OD 、OP ⊥CD 知∠DOP =12∠COD ,据此可得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5,继而由OM =m 、OD =10得QM =DM sin ∠ODP =35(10﹣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如图2,先求得PD =8、CD =16,证△CDM ∽△BOM 得CD DM BO OM =,求得OM =5013,据此可得m 的取值范围; ②如图3,由BM =OB sin ∠BOM =10×35=6,可得OM =8,根据(1)所求结果可得答案.【详解】(1)∵CD ∥AB ,∴△DEM ∽△OBM ,∴DE DM OB OM =,即1010DE m m -=,∴DE =10010mm-; (2)①如图1,连接OC 、作OP ⊥CD 于点P ,作MQ ⊥CD 于点Q ,∵OC =OD 、OP ⊥CD , ∴∠DOP =12∠COD , ∵sin2α=45, ∴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5, ∵OM =m 、OD =10, ∴DM =10﹣m , ∴QM =DM sin ∠ODP =35(10﹣m ), 则S △DEM =12DE •MQ =12×10010m m -×35(10﹣m )=2360300m m m-+,如图2,∵PD =OD sin ∠DOP =10×45=8, ∴CD =16, ∵CD ∥AB , ∴△CDM ∽△BOM , ∴CD DM BO OM =,即1610=10OMOM-, 解得:OM =5013,∴5013<m <10, ∴S =2360300m m m-+,(5013<m <10).②当∠OMF =90°时,如图3,则∠BMO =90°,在Rt △BOM 中,BM =OB sin ∠BOM =10×35=6, 则OM =8, 由(1)得DE =10010858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有关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9.如图,在自动向西的公路l 上有一检查站A ,在观测点B 的南偏西53°方向,检查站一工作人员家住在与观测点B 的距离为7132km ,位于点B 南偏西76°方向的点C 处,求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 .(参考数据:sin76°≈2425,cos76°≈625,tan 76°≈4,sin53°≈35,tan53°≈43)【答案】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 的长约为92km . 【解析】分析:过点B 作BH ⊥l 交l 于点H ,解Rt △BCH ,得出CH=BC•sin ∠CBH=274,BH=BC•cos∠CBH=2716.再解Rt△BAH中,求出AH=BH•tan∠ABH=94,那么根据AC=CH-AH计算即可.详解:如图,过点B作BH⊥l交l于点H,∵在Rt△BCH中,∠BHC=90°,∠CBH=76°,BC=7132km,∴CH=BC•sin∠CBH≈225242732254⨯=,BH=BC•cos∠CBH≈225627 322516⨯=.∵在Rt△BAH中,∠BHA=90°,∠ABH=53°,BH=2716,∴AH=BH•tan∠ABH≈27491634⨯=,∴AC=CH﹣AH=2799442-=(km).答: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的长约为92 k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0,1),点C(1,0),正方形AO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B,延长BD至点G,使DG=BD,延长BC至点E,使CE=BC,以BG,BE为邻边作正方形BEFG.(Ⅰ)如图①,求OD的长及ABBG的值;(Ⅱ)如图②,正方形AOCD固定,将正方形BEFG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正方形BE′F′G′,记旋转角为α(0°<α<360°),连接AG′.①在旋转过程中,当∠BAG′=90°时,求α的大小;②在旋转过程中,求AF′的长取最大值时,点F′的坐标及此时α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Ⅰ)12(Ⅱ)①α=30°或150°时,∠BAG′=90°②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最大值为22+2,此时α=315°,F′(12+2,12﹣2)【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①因为∠BAG′=90°,BG′=2AB,可知sin∠AG′B=12ABBG,推出∠AG′B=30°,推出旋转角α=30°,据对称性可知,当∠ABG″=60°时,∠BAG″=90°,也满足条件,此时旋转角α=150°,②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详解】(Ⅰ)如图1中,∵A(0,1),∴OA=1,∵四边形OADC是正方形,∴∠OAD=90°,AD=OA=1,∴OD=AC==,∴AB=BC=BD=BO=,∵BD=DG,∴BG=,∴==.(Ⅱ)①如图2中,∵∠BAG′=90°,BG′=2AB,∴sin∠AG′B==,∴∠AG′B=30°,∴∠ABG′=60°,∴∠DBG′=30°,∴旋转角α=30°,根据对称性可知,当∠ABG″=60°时,∠BAG″=90°,也满足条件,此时旋转角α=150°,综上所述,旋转角α=30°或150°时,∠BAG′=90°.②如图3中,连接OF,∵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的边长为∴BF′=2,∴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最大值为+2,此时α=315°,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旋转变换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11.如图所示,小华在湖边看到湖中有一棵树AB,AB与水面AC垂直.此时,小华的眼睛所在位置D到湖面的距离DC为4米.她测得树梢B点的仰角为30°,测得树梢B点在水中的倒影B′点的俯角45°.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答案】AB=(8+43)m . 【解析】 【分析】设BE=x ,则BA=x+4,B′E=x+8,根据∠ADB′=45°,可知DE=B′E=x+8,再由tan30°=BEDE即可得出x 的值,进而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 设BE=x ,则BA=x+4,B′E=x+8, ∵∠ADB′=45°, ∴DE=B′E=x+8, ∵∠BDE=30°, ∴tan30°=38BE x DE x ==+ ,解得x=4+43 , ∴AB=BE+4=(8+43 )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由一段斜坡AB 的高AD 长为0.6米,ABD 30∠=o ,为了达到无障碍通道的坡道标准,现准备把斜坡改长,使ACD 5.71∠=o .()1求斜坡AB 的长;()2求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3 1.732≈,tan5.710.100)≈o【答案】()1?AB 1.2=米;()2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为4.96米. 【解析】 【分析】()1在Rt ABD V 中,根据AB AD sin30=÷o 计算即可;()2分别求出CD 、B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在Rt ABD V 中,1AB AD sin300.6 1.2(2=÷=÷=o 米),()2在Rt ABD V 中,3BD AD tan300.6 1.039(=÷=≈o 米), 在Rt ACD V 中,CD AD tan5.716(=÷≈o米),BC CD BD 6 1.039 4.96(∴=-=-=米).答:求斜坡AB 的长为1.2米,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为4.96米.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培优专题01 与三角形模型有关的角度计算-解析版

培优专题01 与三角形模型有关的角度计算-解析版

培优专题01 与三角形模型有关的角度计算◎模型一A字模型【条件】△ADE与△ABC.【结论】∠AED+∠ADE=∠B+C.【证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ED+∠ADE=180°-∠A,∠B+C=180°-∠A,∠∠AED+∠ADE=∠B+C,得证.1.(2022·湖北咸宁·七年级期中)如图,已知l1∥l2,∠A=45°,∠2=100°,则∠1的度数为()A.50°B.55°C.45°D.60°【答案】B【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ACB=8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ABC=5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解.【详解】解:∠∠2=100°,∠∠ACB =180°−100°=80°, ∠∠A =45°,∠∠ABC =180°−45°−80°=55°, ∠l 1∥l 2,∠∠1=∠ABC =55°,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BC 中,65A ∠=︒,直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则BDE CED ∠+∠=( ).A .180︒B .215︒C .235︒D .245︒【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E AED ∠+∠,根据平角的概念计算即可. 【详解】解:65A ∠=︒,18065115ADE AED ∴∠+∠=︒-︒=︒, 360115245BDE CE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的人字架,若1120∠=︒,那么32∠-∠的度数为_________.【答案】60︒【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4,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14180∠+∠=︒,1120∠=︒, 460∴∠=︒,324,324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4.(2020·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90C ∠=︒,6BC =,D ,E 分别在AB 、AC 上,将ADE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__.DE BC ,故∆BC .【详解】解:ABC ∆沿90DEA =∠'=︒,AED ∆∽,的中点,AE =∴=.ED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A ”字形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为解题关键.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DAE ∠的两边上各有一点,B C ,连接BC ,求证180DBC ECB A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即可. 【详解】解:DBC ∠和ECB ∠是ABC 的外角, ,DBC A ACB ECB A ABC ∴∠=∠+∠∠=∠+∠.又180A ABC ACB ∠+∠+∠=︒,180DBC ECB A ACB ABC 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模型二 8字模型【条件】AD 、BC 相交于点O.【结论】∠A +∠B =∠C +∠D.(上面两角之和等于下面两角之和)【证明】在∠ABO 中,由内角和定理:∠A +∠B +∠BOA =180°,在∠CDO 中,∠C +∠D +∠COD =180°, ∠∠A +∠B +∠BOA =180°=∠C +∠D +∠COD ,由对顶角相等:∠BOA =∠COD ∠∠A +∠B =∠C +∠D ,得证.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 =∠C,则下列结论中不能完全确定正确的是()A.∠B=∠D B.∠1=∠A+∠D C.∠2>∠D D.∠C=∠D【答案】D【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顶角相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AOD+∠D=180°,∠C+∠COB+∠B=180°,∠A=∠C,∠AOD=∠BOC,∠∠B=∠D,∠∠1=∠2=∠A+∠D,∠∠2>∠D,故选项A,B,C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并运用两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60°,则∠A+∠B+∠C+∠D+∠E+∠F=()A.240°B.280°C.360°D.540°【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与∠C的和,然后在五星中求得∠1与另外四个角的和,加在一起即可.【详解】解: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3=∠A+∠E,∠2=∠F+∠D,∠∠1+∠2+∠3=180°,∠1=60°,∠∠2+∠3=120°,即:∠A+∠E+∠F+∠D=120°,∠∠B+∠C=120°,∠∠A+∠B+∠C+∠D+∠E+∠F=24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题目中的六个角分成两部分来分别求出来,然后再加在一起.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求∠A+∠B+∠C+∠D+∠E+∠F+∠G+∠H+∠I=__.【答案】90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得答案.【详解】解:连EF,GI,如图,∠6边形ABCDEFK的内角和=(6-2)×180°=720°,∠∠A+∠B+∠C+∠D+∠E+∠F=720°-(∠1+∠2),即∠A+∠B+∠C+∠D+∠E+∠F+(∠1+∠2)=720°,∠∠1+∠2=∠3+∠4,∠5+∠6+∠H=180°,∠∠A+∠B+∠C+∠D+∠E+∠F∠H+(∠3+∠4)=900°,∠∠A+∠B+∠C+∠D+∠E+∠F(∠3+∠4)+∠5+∠6+∠H=720°+180°,∠∠A+∠B+∠C+∠D+∠E+∠F+∠G+∠H+∠I=900°,故答案为:900°.【点睛】本题考查了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的整数).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B+∠C+∠D+∠E+∠F+∠G+∠H+∠I+∠K的度数为__.【答案】1080°【分析】连KF,GI,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7边形ABCDEFK的内角和=(7-2)×180°=900°,则∠A+∠B+∠C+∠D+∠E+∠F+∠K+(∠1+∠2)=90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到∠1+∠2=∠3+∠4,∠5+∠6+∠H=180°,则∠A+∠B+∠C+∠D+∠E+∠F+∠K+(∠3+∠4)+∠5+∠6+∠H=900°+180°,即可得到∠A+∠B+∠C+∠D+∠E+∠F+∠G+∠H+∠I+∠K的度数.【详解】解:连KF,GI,如图,∠7边形ABCDEFK的内角和=(7-2)×180°=900°,∠∠A+∠B+∠C+∠D+∠E+∠F+∠K=900°-(∠1+∠2),即∠A+∠B+∠C+∠D+∠E+∠F+∠K+(∠1+∠2)=900°,∠∠1+∠2=∠3+∠4,∠5+∠6+∠H=180°,∠∠A+∠B+∠C+∠D+∠E+∠F+∠K+(∠3+∠4)=900°,∠∠A+∠B+∠C+∠D+∠E+∠F+∠K+(∠3+∠4)+∠5+∠6+∠H=900°+180°,∠∠A+∠B+∠C+∠D+∠E+∠F+∠G+∠H+∠I+∠K=1080°.故∠A+∠B+∠C+∠D+∠E+∠F+∠G+∠H+∠I+∠K的度数为1080°.故答案为:1080°.【点睛】本题考查了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的整数).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OAB和OCD中,OA=OB,OC=OD,∠AOB=∠COD=α,AC、BD交于M(1)如图1,当α=90°时,∠AMD 的度数为 °; (2)如图2,当α=60°时,求∠AMD 的度数;(3)如图3,当OCD 绕O 点任意旋转时,∠AMD 与α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如果存在,请你用α表示∠AMD ,并用图3进行证明;若不确定,说明理由. 【答案】(1)90;(2)120︒;(3)180α︒-【分析】(1)如图1,设OA 交BD 于K ,只要证明△≌△BOD AOC ,推出OBD OAC ∠=∠,由BKO AKM ∠=∠,可得90AMK BOK ∠=∠=︒;(2)如图2,设OA 交BD 于K ,只要证明△≌△BOD AOC ,推出OBD OAC ∠=∠,由BKO AKM ∠=∠,可得60AMK BOK ∠=∠=︒;(3)如图3,设OA 交BD 于K ,只要证明△≌△BOD AOC ,推出OBD OAC ∠=∠,由BKM AKO ∠=∠,可得BMK AOK α∠=∠=,可得180AMD α∠=︒-; 【详解】解:(1)如图1中,设OA 交BD 于K∠OA OB OC OD ==,,90AOB COD ∠=∠=︒ ∠BOD AOC ∠=∠ ∠△≌△()BOD AOC SAS ∠OBD OAC ∠=∠ ∠BKO AKM ∠=∠ ∠90AMK BOK ∠=∠=︒ ∠90AMD ∠=︒ 故答案为90︒(2)如图2,设OA 交BD 于K ,∠OA OB OC OD ==,,60AOB COD ∠=∠=︒ ∠BOD AOC ∠=∠ ∠△≌△()BOD AOC SAS ∠OBD OAC ∠=∠ ∠BKO AKM ∠=∠ ∠60AMK BOK ∠=∠=︒ ∠180120AMD AMK ∠=︒-∠=︒ 故答案为120︒(3)如图3,设OA 交BD 于K ,∠OA OB OC OD ==,,AOB COD α∠=∠= ∠BOD AOC ∠=∠ ∠△≌△()BOD AOC SAS ∠OBD OAC ∠=∠ ∠AKO BKM ∠=∠ ∠BMK AOK α∠=∠=∠180180AMD BMK α∠=︒-∠=︒- 故答案为180α︒-【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8字型”证明角相等.◎模型三 飞镖模型【条件】四边形ABDC 如上左图所示.【结论】∠D =∠A +∠B +∠C.(凹四边形凹外角等于三个内角和) 【证明】如上右图,连接AD 并延长到E ,则:∠BDC =∠BDE +∠CDE =(∠B +∠1)+(∠2+∠C )=∠B +∠BAC +∠C.本质为两个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证明. 1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在社会实践手工课上,小茗同学设计了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零件,如果52,25A B ︒︒∠=∠=,30,35,72C D E ︒︒︒∠=∠=∠=,那么F ∠的度数是( ).A .72︒B .70︒C .65︒D .60︒【答案】A【分析】延长BE 交CF 的延长线于O ,连接AO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OC ∠再利用邻补角的性质求出DEO ∠,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DFO ∠,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即可求出DFC ∠的度数. 【详解】延长BE 交CF 的延长线于O ,连接AO ,如图,∠180,OAB B AOB ∠+∠+∠=︒∠180,AOB B OAB ∠=︒-∠-∠ 同理得180,AOC OAC C ∠=︒-∠-∠ ∠360,AOB AOC BOC ∠+∠+∠=︒ ∠360BOC AOB AOC ∠=︒-∠-∠360(180)(180)B OAB OAC C =︒-︒-∠-∠-︒-∠-∠ 107,B C BAC =∠+∠+∠=︒ ∠72,BED ∠=︒∠180108,DEO BED ∠=︒-∠=︒ ∠360DFO D DEO EOF ∠=︒-∠-∠-∠36035108107110,=︒-︒-︒-︒=︒∠180********DFC DFO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会添加辅助线,将已知条件联系起来进行求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邻补角性质:邻补角互补;多边形内角和:180(2)n ︒-.1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BE ,CF 分别为△ABC 的两条高,BE 和CF 相交于点H ,若△BAC=50°,则△BHC 为( )A .115°B .120°C .125°D .130°【答案】D【详解】∠BE 为∠ABC 的高,∠BAC=50°, ∠∠ABE=90°-50°=40°, ∠CF 为∠ABC 的高, ∠∠BFC=90°,∠∠BHC=∠ABE+∠BFC=40°+90°=130°.故选D.13.(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若115∠+∠+∠+∠+∠+∠=EOC∠=︒,则A B C D E F____________.【答案】23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EOC=∠E+∠2=115°,∠2=∠D+∠C,∠EOC=∠1+∠F=115°,∠1=∠A+∠B,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如图∠∠EOC=∠E+∠2=115°,∠2=∠D+∠C,∠∠E+∠D+∠C=115°,∠∠EOC=∠1+∠F=115°,∠1=∠A+∠B,∠∠A+∠B+∠F=115°,∠∠A+∠B+∠C+∠D+∠E+∠F=230°,故答案为:2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性质.14.(2022·山东德州·七年级期末)如图,则∠A+∠B+∠C+∠D+∠E的度数是__.【答案】180°【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4=∠A+∠2,∠2=∠D+∠C,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解:如图可知:∠∠4是三角形的外角,∠∠4=∠A+∠2,同理∠2也是三角形的外角,∠∠2=∠D+∠C,在∠BEG中,∠∠B+∠E+∠4=180°,∠∠B+∠E+∠A+∠D+∠C=180°.故答案为:18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模型规律:如图1,延长CO交AB于点D,则∠=∠+∠=∠+∠+∠.因为凹四边形ABOC形似箭头,其四角具有“BOC A B C 1BOC B A C B∠=∠+∠+∠”这个规律,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叫做“箭头四角形”.模型应用(1)直接应用:∠如图2,60,20,30A B C∠=︒∠=︒∠=︒,则BOC∠=__________︒;∠如图3,A B C D E F∠+∠+∠+∠+∠+∠=__________︒;(2)拓展应用:∠如图4,ABO∠、ACO∠的2等分线(即角平分线)1BO、1CO交于点1O,已知120BOC∠=︒,50BAC∠=︒,则1BO C∠=__________︒;∠如图5,BO、CO分别为ABO∠、ACO∠的10等分线1,2,3,,(,)89i=⋯.它们的交点从上到下依次为1O、2O、3O、…、9O.已知120BOC∠=︒,50BAC∠=︒,则7BO C∠=__________︒;∠如图6,ABO∠、BAC∠的角平分线BD、AD交于点D,已知120,44BOC C∠=︒∠=︒,则ADB=∠__________︒;∠如图7,BAC∠、BOC∠的角平分线AD、OD交于点D,则B、C∠、D∠之同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详解】解:(1)∠∠BOC=∠A+∠B+∠C=60°+20°+30°=110°;◎模型四双垂直模型【条件】∠B=∠D=∠ACE=90°.【结论】∠BAC=∠DCE,∠ACB=∠CED.【证明】∠∠B=∠D=∠ACE=90°;∠∠BAC+∠ACB=90°;又∠ECD+∠ACB=90°;∠∠BAC=∠DCE同理,∠ACB+∠DCE=90°,且∠CED+∠DCE=90°;∠∠ACB=∠CED,得证.16.(2021·青海海东·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CDE,∠B=90°,点C为线段BD上一点,则∠ACE的度数为()A.94°B.92°C.90°D.88°【答案】C【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ED,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C∠∠CDE,∠∠ACB=∠CED,∠B=∠D=90°,∠∠CED+∠ECD=90°,∠∠ACB+∠ECD=90°,∠∠ACB+∠ECD+∠ACE=180°,∠∠ACE=9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2020·河南·郑州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副三角尺摆放置在矩形纸片的内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恰好在矩形的边上,若16FGC ∠=︒,则AEF ∠等于( )A .106︒B .114︒C .126︒D .134︒【答案】D【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C=90°,AD∠BC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GFC ,从而求出∠EFB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 +∠EFB=180°,从而求出结论. 【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 ∠∠C=90°,AD∠BC ∠16FGC ∠=︒∠∠GFC=90°-∠FGC=74° 由三角尺可知:∠EFG=60° ∠∠EFB=180°-∠GFC -∠EFG=46° ∠AD∠BC∠∠AEF +∠EFB=180° ∠∠AEF=180°-∠EFB=134°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2022·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如图,小虎用10块高度都是4cm 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 BC =,90ACB ∠=︒),点C 在DE 上,点A 和B 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答案】40 cm【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C=BC,∠ACB=90°,AD∠DE,BE∠DE,进而得到∠ADC=∠CEB=90°,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CE =∠DAC ,再证明∠ADC ∠∠CEB 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AC =BC ,∠ACB =90°,AD ∠DE ,BE ∠DE , ∠∠ADC =∠CEB =90°,∠∠ACD +∠BCE =90°,∠ACD +∠DAC =90°, ∠∠BCE =∠DAC , 在∠ADC 和∠CEB 中,ADC CEB DAC BCE AC BC ∠∠⎧⎪∠∠⎨⎪⎩=== , ∠∠ADC ∠∠CEB (AAS );由题意得:AD =EC =12cm ,DC =BE =28cm , ∠DE =DC +CE =40(cm ), 答: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40cm , 故答案为:40 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涉及到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连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9.(2021·江苏盐城·七年级期中)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30A ∠=︒)和直尺按如图方式摆放,已知136∠=︒,则2∠=______︒.【答案】24【分析】过点B 作BC //MN ,由平行线传递性,可得BC //KL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LBC ∠∠ ,2=ABC ∠∠ ,最后由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的关系,求出2=24∠︒ .【详解】解:过点B 作BC //MN ,如图所示:MN //KH∴ BC //KL1LBC ∴∠=∠又1=36∠︒=36LBC ∴∠︒又 BC //MN2=ABC ∴∠∠又=30A ∠︒=60ABL ∴∠︒又=ABL LBC ABC ∠∠+∠603624ABC ∴∠=︒-︒=︒2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线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角的和差计算等综合知识点.难点是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0.(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1,已知ABC ∆中,90ACB ∠=︒,AC BC =,BE 、AD 分别与过点C 的直线垂直,且垂足分别为E ,D .(1)猜想线段AD 、DE 、BE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如图2,当过点C 的直线绕点C 旋转到ABC ∆的内部,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线段AD 、DE 、BE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直接写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改变,请说明理由;∠若 2.8AD =, 1.5DE =时,求BE 的长. 【答案】(1)DE AD BE =+,证明见解析 (2)∠发生改变,DE AD BE =-;∠1.3【分析】(1)证明ACD CBE ∆≅∆,可得AD CE =,CD =BE , 即可求解;(2)∠证明ACD CBE ∆≅∆,可得AD CE =,CD =BE , 即可求解;∠由∠可得DE AD BE =-,从而得到BE AD DE =-,即可求解.(1)解:DE AD BE =+, 理由如下: ∠BE 、AD 分别与过点C 的直线垂直, ∠90BEC ADC ∠∠=︒=, ∠90ACD CAD ∠∠+︒=, ∠90ACB ∠=︒, ∠90ACD BCE ∠+∠=︒, ∠CAD BCE ∠=∠,在ACD ∆和CBE ∆中,ADC BECCAD BCE AC BC ∠=∠⎧⎪∠=∠⎨⎪=⎩,()ACD CBE AAS ∴∆≅∆,AD CE ∴=,CD =BE ,∠ DE =EC +CD ,DE AD BE ∴=+;(2)解:∠发生改变.∠BE 、AD 分别与过点C 的直线垂直,∠90BEC ADC ∠∠=︒=,∠90ACD CAD ∠∠+︒=, ∠90ACB ∠=︒, ∠90ACD BCE ∠+∠=︒, ∠CAD BCE ∠=∠,在ACD ∆和CBE ∆中,ADC BEC CAD BCE AC BC ∠=∠⎧⎪∠=∠⎨⎪=⎩,()ACD CBE AAS ∴∆≅∆,AD CE ∴=,CD =BE ,∠ DE =CE -CD , ∠DE AD BE=-; ∠由∠知:DE AD BE =-, ∠ 2.8 1.5 1.3BE AD DE =-=-=, ∠BE 的长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模型五 风筝模型【条件】四边形ABPC ,分别延长AB 、AC 于点D 、E ,如上左图所示. 【结论】∠PBD+∠PCE =∠A +∠P .【证明】如上右图,连接AP ,则:∠PBD =∠PAB +∠APB ,∠PCE =∠PAC +∠APC ,∴∠PBD+∠PCE=∠PAB +∠APB+∠PAC +∠APC=∠BAC +∠BPC ,得证.21.(2022·内蒙古赤峰·八年级期末)如图,将ABC 的一角折叠,若12130∠+∠=︒,则B C ∠+∠=()A.50°B.65°C.115°D.130°【答案】C【分析】根据折叠性质证得∠3=∠4,∠5=∠6,再根据平角定义求得∠4+∠5=115°,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由折叠性质得:∠3=∠4,∠5=∠6,∠∠1+∠3+∠4=180°,∠5+∠6+∠2=180°,∠∠1+∠2+2∠4+2∠5=360°,∠∠1+∠2=130°,∠2∠4+2∠5=360°-130°=230°,∠∠4+∠5=115°,∠∠4+∠5+∠A=180°,∠A+∠B+∠C=180°,∠∠B+∠C=∠4+∠5=11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折叠中的角度问题,熟练掌握折叠性质是解答的关键.22.(2022·海南海口·七年级期末)如图,把∠ABC纸片沿MN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部点C′处,若∠C=36°,则∠1+∠2等于()A .54°B .62°C .72°D .76°【答案】C【分析】根据折叠可知∠C =∠'C ,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即可求出'CMC ∠+'CNC ∠,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1+∠2【详解】∠∠CMN 折叠得到'C MN ∠∠C =∠'C∠∠1=180°-'CMC ∠,∠2=180°-'CNC ∠∠∠1+∠2=180°-'CMC ∠+180°-'CNC ∠=360°-('CMC ∠+'CNC ∠) ∠'CMC ∠+'CNC ∠=360°-∠C -'C ∠=360°-36°-36°=288° ∠∠1+∠2=360°-288°=72°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中)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65A ∠=︒,75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答案】30°##30度【分析】根据题意,已知∠A =65°,∠B =75°,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四边形内角和求解. 【详解】解:如图,设折痕为DE ;∠65A ∠=︒,75B ∠=︒,∠180180657540C A B ∠=︒-∠+∠=︒-︒+︒=︒()(), ∠180140CDE CED C ∠+∠=︒-∠=︒, 又∠150∠=︒,∠2360(1)36030030A B CED CDE ∠=︒-∠+∠+∠+∠+∠=︒-︒=︒,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即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2022·湖北恩施·一模)图,把等边ABC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A 处,若150∠=︒,则2∠=______.【答案】40︒【分析】先求出AED ∠的度数,再根据折叠得到AED A ED '∠=∠,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等边ABC 沿直线DE 折叠 ∠60A ∠=︒,AED A ED '∠=∠ ∠150∠=︒∠180170AED A ∠=︒-∠-∠=︒ ∠70AED A ED '∠=∠=︒∠420180AED A ED ∠=︒-'∠-∠=︒ 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考查翻折问题,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25.(2022·江苏·扬州市竹西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点A′的位置,通过计算我们知道:2∠A=∠1+∠2.请你继续探索:(1)如果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的外部点A′的位置,如图∠,此时∠A与∠1、∠2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如果把四边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D落在四边形BCFE的内部A′、D′的位置,如图∠,你能求出∠A、∠D、∠1与∠2之间的关系吗?(直接写出关系式即可)(1)解:如图所示,连接AA',◎模型六 两内角角平分线模型【条件】△ABC 中,BI 、CI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I. 【结论】A I ∠+︒=∠2190 【证明】∵BI 是∠ABC 平分线,∴ABC ∠=∠212∵CI 是∠ACB 平分线,∴ACB ∠=∠213 由A →B →I →C →A 的飞镖模型可知: ∠I =∠A +∠2+∠3=∠A +ABC ∠21+ACB ∠21=∠A +)180(21A ∠-︒=A ∠+︒2190. 26.(2022·山东东营·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BF 平分△ABC ,CF 平分△ACB ,△BFC =125°,则△A 的度数为( )A .60°B .80°C .70°D .45°【答案】C【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CBF BCF ∠+∠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C AC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25BFC ∠=︒, ∠18012555BCF CBF ∠+∠=︒︒=︒﹣. ∠BF 平分ABC ∠,CF 平分ACB ∠,∠()2110ABC ACB BCF CBF ∠+∠=∠+∠=︒, ∠180A ABC ACB ∠+∠+∠=︒,∠18011070﹣.A∠=︒︒=︒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022·福建·泉州五中七年级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D =α,∠ABC 的平分线与∠BCD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P =( )A .90°﹣12α B .12αC .90°+12α D .360°﹣α28.(2022·河南鹤壁·七年级期末)已知ABC 中,A α∠=.在图1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点1O ,则可计算得11902BO C α∠=︒+;在图2中,设B 、C ∠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2O 、3O ,则3BO C ∠=_______________.【详解】解:Aα∠=,180ACB=︒-B∠、C∠的两条三等分角线分别对应交于332 ( 3CBO BCO ABC ∴∠+=∠3(BO C CBO∴∠=-∠+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等分角线求解.29.(2022·江苏常州·七年级期中)如图,在∠M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OB、OC交于点O,若∠O=m°,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m-180)【分析】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C=2∠OBC,∠ACB=2∠OCB,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OB,OC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ABC=2∠OBC,∠ACB=2∠OCB,∠∠O+∠OBC+∠OCB=180°,∠∠OBC+∠OCB=180°-∠O=180°-m°,∠∠ABC+∠ACB=2∠OBC+2∠OCB=360°-2m°,∠∠A=180°-∠ABC-∠ACB=2m°-180°,故答案为:(2m-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0.(2021·重庆·垫江第八中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在∠ABC中,BD,CE是它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相交于点M,MN∠BC于点N.将∠MBN记为∠1,∠MCN记为∠2,∠CMN记为∠3.(1)如图1,若∠A=110°,∠BEC=130°,则∠2= °,∠3-∠1= °;(2)如图2,猜想∠3-∠1与∠A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BEC=α,∠BDC=β,用含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3-∠1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即可)∠BD平分∠A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像这种,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定义,熟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是解题的关键.◎模型七 两外角角平分线模型【条件】△ABC 中,BI 、CI 分别是△ABC 的外角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O. 【结论】A O ∠-︒=∠2190. 【证明】∵BO 是∠EBC 平分线,∴EBC ∠=∠212,∵CO 是∠FCB 平分线,∴FCB ∠=∠215 由△BCO 中内角和定理可知:∠O =180°-∠2 -∠5 =180°-EBC ∠21 -FCB ∠21 =180°-)180(21ABC ∠-︒ -)180(21ACB ∠-︒=)(21ACB ABC ∠+∠=)180(21A ∠-︒=A O ∠-︒=∠2190. 31.(2022·江苏·江阴市祝塘第二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设∠A =x °,∠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得∠A 2;…;∠A 2021BC 与∠A 202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022,得∠A 2022,则∠A 2022是( )度.A .202012x B .202112x C .202212x D .202312x∠∠A=∠ACD−∠ABC,∠A1=∠A1CD−∠A1BC,∠BA1和CA1分别是∠ABC和∠ACD的角平分线,32.(2022·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C 中,56A ∠=︒,BD 平分ABC ∠,CD 平分ABC 的外角ACE ∠,BD 、CD 交于点D ,则D ∠的度数( )A .28︒B .56︒C .30D .26︒BD 平分平分ABC 的外角DBC ∴∠=12DCE ACE =∠根据外角性质:DBC D +∠28D DCE α∴∠=∠-=︒.故选:A .33.(2022·陕西·西安博爱国际学校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BC=75°,∠A=40°,∠ACD是∠ABC的外角,若∠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BPC的大小为_____.∠34.(2022·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BC的内角CAB∠和外角CB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已知42∠=︒,则CAP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答案】84︒##84度为ABC外角CBD=∠C+∠以求出答案.【详解】解:如下图,。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培优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培优

三角形的内角和例1.如图(1),△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BC于点E.(1).若∠C=80°,∠B=50°,求∠DAE的度数.(2).若∠C>∠B,试说明∠DAE=(∠C﹣∠B).(3).如图(2)若将点A在AD 上移动到A′处,A′E⊥BC于点E.此时∠DAE变成∠DA′E,(2)中的结论还正确吗?为什么?例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P为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PE⊥AD交直线BC于点E.(1)若∠B=35°,∠ACB=85°,求∠E的度数;(2)当P点在线段AD上运动时,猜想∠E与∠B、∠ACB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无需证明.例3.如图1,△ABC 中,∠A=50°,点P 是∠ABC 与∠ACB 平分线的交点. (1)求∠P 的度数; (2)猜想∠P 与∠A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3)若点P 是∠CBD 与∠BCE 平分线的交点,∠P 与∠A 又有怎样的大小关系?(4)若点P 是∠ABC 与∠ACF 平分线的交点,∠P 与∠A 又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2)、(3)、(4)小题只需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例4如图7-2-9,在△ABC 中,已知,∠B=∠C, ∠1=∠2, ∠3=∠4, ∠A=800, 求∠EDF 的度数例5.如图7-2-7,BP 平分∠ABC 交CD 于F,DP 平分∠ADC 交AB 于E,若∠A=380, ∠C=460,求∠P 的度数.训练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00和610,则第三个内角为 .2.在△ABC 中,若∠A-∠B=200, ∠A=2∠C,则∠A= .∠B .∠C= .3.如图7-2-3,∠1+∠2+∠3+∠4=4.如图7-2-4,B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80,则∠A=5. 图7-2-5,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DE ⊥AB 于E,交AC 于F, ∠B=500, ∠CFD=600则∠ACB=4A B E D C F图7-2-912 3 图7-2-7BF C P A D E 4 123 A B A C EF 124 3 图7-2-3B图7-2-4ACD E OA图7-2-5E BDC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不能大于……………………()7.(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_________,∠XBC+∠XCB=_________.(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8.如图,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x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长度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1)若|x+2y﹣5|+|2x﹣y|=0,试分别求出1秒钟后A、B两点的坐标;(2)设∠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问: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延长BA至E,在∠ABO的内部作射线BF交x轴于点C,若∠EAC、∠FCA、∠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过点G作BE的垂线,垂足为H,试问∠AGH和∠BGC的大小关系如何?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9.如图,∠AOB=90°,点C、D分别在射线OA、OB上,CE是∠ACD的平分线,CE的反向延长线与∠CDO的平分线交于点F.(1)当∠OCD=50°(图1),试求∠F.(2)当C、D在射线OA、OB上任意移动时(不与点O重合)(图2),∠F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10.如图,△ABC中,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BC>∠C),(1)试说明∠BOA=90°+∠C;(2)当AD是高,判断∠DAE与∠C、∠A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BA专题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如图,∠是△的外角,则:①∠ =∠ +∠ ;或∠ =∠ —∠ ; 或∠ =∠ —∠。

② > 基本图形介绍: 1、对顶三角形:①如图,、相交于O ,求证:∠∠∠∠D②如图,、相交于O ,、分别平分∠、∠, 求证:∠12(∠∠C )AABCPEAB CPACDP ABCD2、“飞镖”形:①如图,求证:∠∠∠∠C②如图,、分别平分∠、∠,求证:∠12(∠∠D )3、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问题:①如图,△中,P 是△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90°+12∠A②如图,△中,P 是∠的角平分线和△的外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12∠AABC EFP③如图,△中,P 是外角∠与∠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90°-12∠A光的反射问题可转化为角平分线问题: ①由光的反射原理:∠1=∠2又因为∠1=∠3,所以∠2=∠3,所以平分∠。

②作法线,则平分∠4、一角平分线问题: ①在△中,平分∠,∠C>∠B 求证:(1)∠ =90°-12(∠C —∠B)(2)∠12(∠∠B)D CAEDEDCBAPED CBAPEDCBA②在△中,平分∠,⊥,求证:∠ =12(∠C —∠B)拓展:①在△中,平分∠,P 是延长线上一点,过P 作⊥,求证:∠ =12(∠C —∠B)拓展:②在△中,平分∠,P 是延长线上一点,过P 作⊥, 求证:∠ =12(∠C —∠B)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问题:①如图,△中,∠90°,⊥于D ,求证:∠1=∠F E DCBA②如图,△中,∠90°,⊥,平分∠,求证:∠∠6、翻折问题:辁竞嶼灤监絎毙瑋諫觸態鱒積饱礙誰蝉銥蚕錸嘆來攬获诂靈鬮給馮钌联彌如图,将三角形沿直线翻折使点A 在△的内部得'A , 求证:∠12(∠1+∠2)巩固练习:1、在△中,∠12∠13∠C ,则此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如图,△中,∠∠C ,点D 在上,⊥于E ,⊥于F ,若∠140°,ABCA '21 ED那么∠是()A、55°B、60°C、65°D、70°3、如图,△中,为△的角平分线,为△的高,∠70°,∠48°,那么∠3是()A、59°B、60°C、56°D、22°4、如图,△中,∠θα-,∠θ,∠θα+,(090αθ<<<)若∠与∠的平分线交于P点,则∠是()A、90°B、105°C、120°D、150°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5、如图,已知E、F是△的边、上的点,△沿折叠,并使点A落在四边形内,∠20°,∠86°,那么∠A是()A、52°B、53°C、54°D、60°6、等腰三角形的某个内角的外角是13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大小是()A、50°,50°,80°B、50°,50°,80°或130°,25°,25°C、50°,65°,65°D、50°,50°,80°或50°,65°,65°7、已知:△中,∠66°,△的高、所在直线相交于点G,则∠()度。

A、123°B、66°C、114°D、66°或114°8、如图,已知△中,∠∠,∠和∠的角平分线交于D点,∠130°,那么∠是()A、80°B、50°C、40°D、209、如图,∠60°,线段、把∠三等分,线段、把∠三等分,那么∠()度。

A、40°B、50°C、60°D、70°AB GHF ABC NM第8题 第9题 第10题第11题10、已知∠1 =∠2,∠3 =∠4,∠5 =∠6,∠7 =∠8,若∠1 =16°,则∠9 =( ) A 、64° B 、80°C 、96°D 、112°11、如图,△中,是高,、是角平分线,交、于G 、H ,∠C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90°+12∠C ②∠C -∠2∠③∠∠180° ④∠∠-∠180°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12、如图,已知∠为定角,点B 、C 分别是∠的边、上的动点,213 456 789∠∠,∠12∠,则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80° ②∠∠∠A 为定值③∠2∠D 为定值 ④△的周长为定值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3、△中,∠∠10°,∠∠20°,那么∠ 度。

14、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比2︰3︰4,则它的三个内角的比为 。

15、在△中,∠∠2∠A ,是边上的高,平分∠,则∠ 度。

16、如图,、分别是∠、∠的平分线,与交于G ,若∠140°,∠110°,则∠ 度。

17、如图,△中,∠66°,∠45°,平分∠,平分∠交于E ,则∠ 度.18、如图,∠27.5°,∠38.5°,∠95°,则∠ .A BC DG EF第16题第17题第18题19、如图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是多少度?20、如图,在△中,∠∠,D为边上一点,E 为直线上一点,且∠∠.(1)求证:∠2∠;(2)如图,若D在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E D CBA21、△中,是△的角平分线,∠C —∠20°,平分∠,∠110°,求∠的度数。

22、如图(1),在△中,平分∠, 是边上的高,∠C >∠B. ①试说明)(21B C DAE ∠-∠=∠成立的理由. ②如图(2),当高在△外时,上述结论是否发生变化?23、如图,已知∠50°,点A ,B 分别在射线,上移动(不与O 重合),平分∠,平分∠,直线、交于点C ,试问:点A 、B 移AB DC E BCM321H I F E D CB A 动过程中,∠的大小是否也随之变化?若不改变,求出其值、24、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两组对边延长线的交点、分别平分∠、∠,若∠60°,∠80°,求∠的度数。

喲观鸢铪禪廄駔歡針鏨筚藎枫攝惫殁韙軸盘饋烴篓师鏈熱复阔挟块禎糧阁颡餒夢娛苌盜嗩观锱鲨癇嚴觀鉬25、如图,△中,三条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I ,⊥,求证:①∠1+∠2+∠3=90°②∠∠③∠∠3—∠1F B AG D EC专题3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镶嵌一、知识点:(1)叫多边形。

(2)n边形内角和为;n边形外角和为。

鑭繡帧缴渑縲機銚磧義燜蚁納娆憒囂顫错踬怼专蟄屿蘇阴鳎麩當锢竞腻静挛毁骝槧頜鈷携饴帻誄葉嬰愠妫沤钒斕秘奂羁頂觑鏢櫟泽譎谨瑷。

(3)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为。

(4)叫正多边形。

二、巩固练习:1、若一个多边形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A、12边形B、正12边形C、13边形D、14边形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八边形B、九边形C、十边形D、十二边形3、一n边形有3个内角为钝角,则n的最大值为多少()A、4B、5C、6D、74、下列命题:①五边形至少有两个钝角;②十二边形共有54条对角线;③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边数为4;④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内。

说法正确的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相邻内角的一半,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3B、4C、6D、12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9B、8C、7D、67、下列组合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A、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地砖B、正八边形和正方形地砖C、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地砖D、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地砖8、下列多边形中,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A、三角形B、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9、一个多边形最多有个锐角()FED CB A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四边形中,∠∠90°,平分∠,平分∠,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