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2
2_第二章_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二 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由于一些早期社会学家对教育问题发生兴趣,并作出开拓性的探究, 才使得教育社会学在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之时便已拥有一些宝贵的理论资 源。在这方而,英国的斯宾塞(Spence,H.)、法国的涂尔干 (Durkheim,E.)、美国的沃德、斯莫尔(SmalII A.w.)、罗斯(Ros s, E.A.)、库利(Cooley,C.比)以及萨姆纳(Sumner,N.G.)等著 名社会学家都有其独待建树。 首次提出“教育社会学”的概念, 并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导进论”, 涂尔干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 认为教育在促进人类进步、建设美 他的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自身的研究, 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教育社会学的视 角。并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 教育的制度、目的与内容都受社会所 制约,并具有社会功能。教育的基本 功能在于将个人同化与社会,同时将 社会内化于个人。
第三,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在社会斗争中处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 群体,总是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他群体与之合作,以维 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强制可以是镇压的方式,也可以是笼 络收买的方式,或者是维持“合法权威”的方式。但强制的结 果只能是暂时的稳定,而冲突仍会继续,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冲 突、磋商、协调、再冲突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
• 抵制理论产生于70年代后期,其主要代 表人物有美国的吉鲁(Giroux,H.)、阿 普尔(AppLe,H)及英国的威利斯(Willis ,P) • 抵制理论最重要的假设之一是:劳动阶 级的学生不完全是资本的副产品。亦即 不完全屈从于权威教师与学校的指令; 更确切地说,学校中不仅存在着社会结 构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而且也存在 着具有集体性的、见识敏锐的学生的抵 制,因此,学校乃是不同阶级文化之间 争夺的场所。
大学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二章 社会体系-586
2、两个级数
▪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 ▪ 生活资料只能是算术级数增长。 ▪ 因此,人口增长大大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
速度,如果不加干预,必将人口过剩、食 物匮乏
3、抑制人口增长的两种途径
▪ 积极性抑制: 增加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 手段:战争、瘟疫、饥荒、疾病等
▪ 预防性抑制: 限制出生人数。 手段:晚婚、避孕、杀婴、节欲
2、人口进入老龄化行列:
▪ 2000年:65岁及以上:8811万人,占6.96%(1990年为5.6%)
▪ 60岁以上已接近1.41亿,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 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的1/2。
▪ 200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仅占11%。到2040年,中国老年 人总数将达到4.11亿,占29%,将超过法国、德国、意大 利、日本和英国目前的人口总和。
▪ 0-14岁:28979万人,占22.89%;15-64岁:88793万人, 占70.15%;65岁及以上:8811万人,占6.96%。
同四普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 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 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 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 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 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如此循环往复,使人口发展呈现为一种 波动的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口思想
▪ 过剩人口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驳斥了马尔萨斯的人口压力假设。
▪ “两种生产”的原理: 生产本身可分为两种:生活资料的生产和 人自身的生产,前者是根本性的,决定人 的生产。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09140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07秋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A12.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3.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B54.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5.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B4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错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错孔德、涂尔干等人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错教育习俗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自觉尊重并通过舆论的力量起着控制、协调个体行为的作用具有制约性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错未必角色期待可以影响教师的角色行为但必须通过被期待者的内化过程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错隐性知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2.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3.简述差异交往说由美国犯罪学家萨色兰德提出他认为所有的认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个体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该群体的交往越密切学到的犯罪手段就越高犯罪动机就越强犯罪的可能性也越大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你是如何看待学生崇拜明星这一现象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明星往往成为他们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各种明星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视为学习的榜样他们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其影响方式是突发的、短暂的但又是刻骨铭心的学校教育中要正视这一现象加强正确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2.试析大众媒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媒介对儿童现社会化、道德发展、学业成绩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看大众媒介有促进学生社会化、增进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从负面看不健康的媒介内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媒介所宣传的参照系过多导致儿童的榜样群体多元化使儿童在社会学习方面无所适从;存在教育功能失调现象:所体现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方面往往与学校、家庭甚至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过多地将时间消磨在媒介上也会影响到学业时间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A12.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3.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B54.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5.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B4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3.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错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4.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错孔德、涂尔干等人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错教育习俗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自觉尊重并通过舆论的力量起着控制、协调个体行为的作用具有制约性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错未必角色期待可以影响教师的角色行为但必须通过被期待者的内化过程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错隐性知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2.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3.简述差异交往说由美国犯罪学家萨色兰德提出他认为所有的认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个体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该群体的交往越密切学到的犯罪手段就越高犯罪动机就越强犯罪的可能性也越大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你是如何看待学生崇拜明星这一现象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明星往往成为他们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各种明星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视为学习的榜样他们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其影响方式是突发的、短暂的但又是刻骨铭心的学校教育中要正视这一现象加强正确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2.试析大众媒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媒介对儿童现社会化、道德发展、学业成绩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看大众媒介有促进学生社会化、增进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从负面看不健康的媒介内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媒介所宣传的参照系过多导致儿童的榜样群体多元化使儿童在社会学习方面无所适从;存在教育功能失调现象:所体现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方面往往与学校、家庭甚至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过多地将时间消磨在媒介上也会影响到学业时间。
教育社会学专题ppt
典型法:在对所研究的对象全貌有基本了解的 基础上,根据研究任务需要,有意识 、有目的的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个具 有代表性的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板,进 行周密、系统、深入的调查。解剖麻 雀。关键是正确选择典型,基础是充 分搜集和占有材料。
苏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 科技发展条件下教育系统的社会功能和变化 2. 教育的社会决定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及其相互作用 3. 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4.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社会中 的作用 5. 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6. 学生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 7. 青年学生的社会定向、劳动就业与继续教育
教育社会学专题
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专题二 社会基本要素与教育 专题三 社区与教育 专题四 社会与学校教育 专题五 家庭与教育 专题六 个体与教育
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综合研究的社会科 学。具体说,就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 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 一门综合型社会学科。
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 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 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规范性研究 证验性研究
规范性研究 规范:也称社会规范,是指一切已建立的群体中 引导成员作出反应的那种共同的标准或思想
规范研究:以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社 会规范或行为通则为依据,来分析教育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应用”
教育社会学作业2
4、 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性观念、金钱财产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教育控制:P155六个方面
目的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的失范行为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
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
情感型失范行为: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
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
这是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第一次认真的思考
青少年渴望成功
这是青少年的理想
但现实生活中
青少年本身离成功还很遥远
这让青少年苦恼、失望
在明星身上
青少年似乎找到了现实生活中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找到了成功
找到了通向成功的道路;在明星身上
青少年似乎看到了已经实现的理想
因此
青少年开始喜欢明星、关注明星
值得拥有的资料
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
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育社会学作业2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
(错
无相关)
三、 简答
1、 简述教师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行为特点
教师行为的道德性
教师是成人文化的代表
是社会道德的维护者
因此教育者角色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的道德行为
教师行为的规范性
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
因此
自身的行为必须合乎规范
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理论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纯粹的教育问题很难解决,需要考虑到与教育相关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才能做到科学分析和解决。
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将教育与社会放在一个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中考虑。
教育社会学涉及的问题包括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等。
教育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教育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教育可以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和生产者,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控制、人力资本的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等。
然而,结构功能主义也存在一些批评。
例如,它过分强调了传统的教育目标,忽略了个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
结构功能主义的这种过度稳定和一致观点,无法解释教育历史中出现的变化和冲突。
教育社会学理论2:批判理论批判理论认为,教育反映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控制工具。
教育制度的存在和运作,旨在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通过教育,传递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维护和加强现有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批判理论主张教育应该成为一种解放工具,帮助个人认识到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压迫状态,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3: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认为,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涉及到人际互动和社会认知。
这种互动和认知都是通过符号交流来实现的。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经验,个人在其中以自身的方式与教育过程互动,通过这种互动,理解和建构自身经验,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
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和检验假说的有效性。
理论探索则是通过深入分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并完善理论框架。
总之,教育社会学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促进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1. 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视角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 分析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 运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 提高批判性思维、沟通和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经典教育社会学理论(如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当代教育社会学理论前沿2.2 教育与社会关系- 教育与社会结构(如阶层、性别、种族等)- 教育与文化(如文化传承、文化资本等)- 教育与政治(如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 教育与经济(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公平与平等等)2.3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案例研究等)- 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混合研究方法2.4 教育社会学应用案例分析-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校际差异与教育公平- 网络教育与社会化学习3. 教学安排共计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8课时)- 教育与社会关系(12课时)-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4课时)- 教育社会学应用案例分析(8课时)4. 教学方法与评价4.1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
-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热点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巧。
-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实际教育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占比30%。
- 期中论文:针对某一教育社会学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占比30%。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学科介绍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 强调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 1 、 整体性 : 强调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 , 注重 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 如斯宾塞的 社会有机论” “社会有机论”。 2 、 综合性 : 强调对教育作广义的理解 、 研究视角 多因素分析)和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 (多因素分析)和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归纳与 演绎、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过程)的综合。 演绎、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过程)的综合。比较教 育学家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 育学家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 现实性: 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3 、 现实性 : 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 尤其强调对本国本地教育事实的研究。 尤其强调对本国本地教育事实的研究。 实证性: 注重通过观察、 调查、 4 、 实证性 : 注重通过观察 、 调查 、 实验研究等手段 获取教育事实资料。 获取教育事实资料。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中介学科论(归属社会学分支学科说) 中介学科论 ( 归属社会学分支学科说 ) : 认 为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为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 如德育 原则——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来进行教育) ——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来进行教育 原则 —— 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来进行教育 ) , 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 也是教育学和社 会学的中介学科。如吴康宁( 会学的中介学科 。 如吴康宁 ( 认为教育学产 生于社会学与教育学之后, 生于社会学与教育学之后 , 但它并不是这两 门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门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 而是社会学用于 教育 领域 ( 而不是 教育学 ) 后的产物 。 ) 、 马和 后的产物。 民
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 全球化和国际化。
教育公平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 心问题之一,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 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和 资源分配问题。
推动学科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术 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主要 关注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 的普及和教育的效率等方面
。
现代发展
现代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更加 关注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 公平和教育的质量等方面, 并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理论
目录
CONTENTS
•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教育社会学理论案例研究
01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教育社会学理论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 互关系、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 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04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理论整合与跨学科研究
理论整合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跨学科研究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全球化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电大本科作业答案
《教育社会学》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人文研究范式:教育社会学者充分接纳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研究传统。
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新“教育社会学的兴起为代表,强调对师生人际互动的解释主义分析方式、全力解剖教育教学的实际内容和过程,主张研究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理解和解释。
由此分化出了各种分之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现象学方法论”、“人种学方法”等,这就形成了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人文研究范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价值判断,反对事实判断,注重科学解释性得出结论,反对演绎性得出结论,强调定性分析,反对定量分析。
2.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人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并逐步担当其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内化教师职业交织,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养成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角色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
3.教师权威:教师权威是教师制约教育影响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的权威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教师自身,只能归结于教师自身对道德的内在忠诚。
教师权威的运用在于是学生的行动处于一种有序状态,或协调起来合作实现某一目标,这是大臣谷有序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秩序的主要机制之一,教师权威也是教师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他通过命令来安排或联合其他行动者的行动。
4.学生重要他人:任何一个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如家长、同伴、教师、历史上的英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
由于重要他人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远大于非重要他人,因此,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重要他人的类型与特征。
学生的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型重要他人。
所谓互动性重要他人,是指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所谓偶像型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欢、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二)简答题1.简答学生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答:学生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存在高相关。
教育社会学钱民辉知识汇总
教育社会学钱民辉知识汇总
摘要:
1.教育社会学的概念和意义
2.钱民辉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3.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4.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的影响和贡献
正文: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育现象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探讨教育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影响教育。
在这个领域中,钱民辉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理论和观点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民辉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在对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他主张教育社会学应该以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为背景,研究教育制度的产生、演变和功能。
他特别强调了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社会流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的主要观点包括:教育不平等观、教育社会流动观和教育文化观。
他提出,教育不平等不仅是社会不平等的反映,也是社会不平等的原因;教育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机制,它既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具有深远的影响。
钱民辉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
理论和观点为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他的理论和观点也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化和规范化进程。
总的来说,钱民辉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我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他的理论和观点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分析和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探讨教育对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内容1. 教育社会学概述-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2.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实地观察法- 统计分析法3. 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教育不平等与社会阶层- 教育与社会结构- 教育与社会变迁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活动,了解教育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 课堂演示:邀请相关专家或教育工作者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实践。
四、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 作业成绩:评估学生对教育社会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演示和实地观察中的表现能力。
-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材:教育社会学教材(可参考《教育社会学导论》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实地观察场所:学校、社区、博物馆等六、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意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讲授:讲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活动,了解教育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5. 课堂演示:邀请相关专家或教育工作者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实践。
教育社会学 笔记 第2章 社会化与教育
社会化与教育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个人社会化。
一、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经过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个人从幼儿时期到老年时期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
社会的任务是把人塑造为一个新型的人,一个社会的人。
个人社会化过程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天赋的生理条件,二是正在进行中的社会活动,三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会。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个人社会化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遗传素质本身包含着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因素,也使个体内部出遗传信息,大脑中枢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物化形式遗传给后一代,使人的社会化成为可能。
社会促使个人社会化的方式一般有:1.模仿2.学校教育3.社会制约4.认同作用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促进自我观念的发展,通过角色学习的过程,在社会里获得相应的地位。
自我观念来源于社会经验,儿童自我观念的发展是从某些人对他的态度开始的,并既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内在化,以便能适当地履行社会角色。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社会变迁很快,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依赖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
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角色的性质和范围在改变,角色学习也要相应地在改变,必须学习新的角色。
二、做一个社会酌人人从母胎分娩到人世的时候,他是一个自然的人,要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不断受到教育,才能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这是社会应尽的教育职责,人要要经历许多教育过程,最后才能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家庭教育是使人做一个社会的人的起点。
学校是塑造人的一个重要基地,学校按照社会的要求初步培养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家庭和学校是范围较小的社会。
在家庭和学校以外,还有范围较广大的社会,对人的教育作用也很大。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一系列的社会化过程。
学前期是个人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青年期或青年期以后,社会化就达到了顶点,以后,社会化就明显地下降。
家庭具有三种社会特征:一是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群体;二是家庭具有普遍性,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根源;三是家庭本身是一种具有社会相互作用的制度。
教育学专业与教育社会学
教育学专业与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专业与教育社会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促进的学科领域。
教育学专业研究的是教育的本质、方法和价值,而教育社会学则关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本文将对这两个学科领域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专业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教育的基本原理、教学策略、教育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专业包括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学等分支学科,以及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等教育领域的研究。
教育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帮助他们理解和改进教育实践,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1 教育学专业的基本原理教育学专业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普遍性、个别性和社会性。
教育的普遍性指的是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需求和活动,不受种族、地域和文化的限制。
教育的个别性则指的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体差异,需要个别化的教育。
教育的社会性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1.2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内容教育学专业涵盖了广泛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理论、教育管理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学习成果的影响。
教学理论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教育管理学研究学校组织与管理,包括学校领导与教师管理、学校课程设置与评估等。
课程与教学研究则关注教育内容和课程开发,研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何与学生需求相匹配。
二、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将教育视为社会现象,探索教育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2.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不平等、教育社会化、学校与社会、教育政策与改革等。
教育不平等研究探讨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均和教育成果的差异,关注社会背景、性别、种族等因素对教育机会和成就的影响。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学科要素 、学科发展 第二编 教育的社会背景 社会结构、社会差异、社会变迁 第四编 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 学校、班级、课程、教师、学生等 第五编 教育的社会功能
马和民:《教育社会学》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第二编 教育行为论 教师、学生的角色与角色行为、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第三编 教育活动论 课堂教学、教育知识、 第四编 教育组织论 班级、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第五编 教育制度论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教育中的社会问题 第六编 教育功能论 教育制度的功能、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与国家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纪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吴增基等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5、渡边雅男:《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6、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德)赖特·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 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社会学》
1、绪论 2、社会制度与教育 3、社会变迁与教育 4、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教育 5、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6、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7、教师、学生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专题研究》
1、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论 2、教育的社会功能论 3、教育的现代化问题 4、教育的民主化问题 5、教育知识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探索
?2社会制度与教育的社会功能?3社会结构与教育的调节机制?4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公平和效率?4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公平和效率?5社会变迁与教育现代化?6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问题?7现代社区发展中的社区教育问题?8现代社会体系中的家庭教育问题?910学校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11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1绪论?2社会制度与教育?3?3社会变迁与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4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教育?5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6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7教师学生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社会学的专题研究教育社会学的专题研究?1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论?2教育的社会功能论?3?3教育的现代化问题教育的现代化问题?4教育的民主化问题?5教育知识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探索主要参考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 • 1、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 2、经济分层对教育的影响。 • 3、文化分层对教育的影响。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
• 1、教育问题的含义、特点。 • 2、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类 型? • 3、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 4、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 原因。 • 5、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 6、如何认识当前的教育公平问题? • 7、学习压力的内涵与形成机制。
第十四章 教育与国家发展 • 1、中国赶超型现代化对教育的要求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 • 2、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应关注哪些方 面的建设?
第六章 学校教育的活动内容:教育知识 • • • • • 1、教育知识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课程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 3、学校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4、学校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5、生活经验的传递与交流的主要有哪些 渠道?
第七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 1、班级组织的特点与功能。 • 2、简析班级的结构。 • 3、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的类型表现及 其认识。 • 4、班级组织的发展水平经历几个时期。
定。 2、学校组织的结构特征。 3、学校组织有计划变革的含义。 4、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阻抗因素。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 • 1、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 • 2、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的含义。 • 3、在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中形成哪些 不同的观点? • 4、如何认识社会转型对教育制度变迁的 影响?
第四章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 1、教育规范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 2、教育规范的作用和特点。 • 3、学校失范行为的界定、类型及其归因 分析。 • 4、如何实现对预期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
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 • 1、课堂控制的含义、类型、方法。 • 2、教师在处理课堂冲突时应注意的问题。 • 3、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师印象管理应注 意的问题。
《教育社会学》复习内容
• • • • •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导论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2、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3、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4、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及其主 要内容? • 5、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 6、教育社会学的主要代表理论有哪些?
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 • • • 1、确定教师社会地位的指标。 2、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3、教师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行为特点。 4、什么是教师角色社会化?一般经历几 个阶段? • 5、影响教师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 6、教育社会学经常使用哪些学生社会背 景指标?
第十二章 教育制度的功能 • 1、教育功能的类型。 • 2、教育制度功能失调的概念。 • 3、判断教育制度优劣的标准。
第十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 • 1、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 • 2、什么是社会流动?影响社会流动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 • 3、如何理解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影响个体 流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