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5a5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7.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会写“藏、挪”等6 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时钟的滴答声,引出课题。
- 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
2. 学习生字词
-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交流回答。
4.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5. 体会情感
- 学生思考: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6.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复述时间匆匆流逝的语句。
7.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0bbe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1.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逃去如飞”“针尖上一滴水”等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通过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理解时光的宝贵,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词语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逃去如飞”“针尖上一滴水”等词语。
2. 文章理解: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 情感体验: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理解时光的宝贵,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要珍惜时间。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习用品、笔记本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课件展示关于时间流逝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生字新词。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品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2. 作者:朱自清3. 主要内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熟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2. 选做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真正理解时光的宝贵,懂得要珍惜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课《匆匆》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课《匆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6c1ba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c.png)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节课将以上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课《匆匆》部编版,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时间流逝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各抒己见,讨论氛围浓厚。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未能全面考虑到时间流逝的多方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其次,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成果展示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匆匆》的教学过程中,我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大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虽然我试图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感觉问题设置还有待优化,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更有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让问题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8匆匆(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8匆匆(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2578b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d.png)
8匆匆(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匆匆》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悟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匆匆》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介绍。
3.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珍惜时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录音。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流逝,引入课文《匆匆》。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情感。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珍惜时间。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2. 课文主要内容:描述时间流逝的无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珍惜时间。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时间流逝的感悟作文。
2. 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匆匆》的阅读与讲解,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情感。
同时,通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珍惜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感悟。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时间流逝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季节变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和意义。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时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从而自然地引入课文《匆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735da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落实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冬去春来》的乐曲、学生的相片、学习资料、读写练习。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自主读书。
1、重视体验,激发兴趣。
教师:(音乐声起。
)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的是一首名为《冬去春来》的轻音乐。
(出示学生的照片)你们看到的是咱们班几位同学在儿时留下的美好瞬间。
在一次又一次冬去春来之后,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呢?请看(请这几位同学站起来。
)——他们真是越变越可爱。
那么,他们,不,还有你们,包括老师在内的未来会怎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请先生写的散文《匆匆》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2、感知课题,激发联想。
由课题想开去,贴近作者的情感。
板书课题)请看文题,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3、感知资料,激发情感。
你们在课前收集到哪些关于这篇文章和作者的资料呢?请同学交流、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出示教师整理过的资料)从这个表中不难看出作者学业有成,事业有进,24 岁时就写下了《匆匆》这篇文章,真可谓是年轻有为。
希望这些资料能帮助同学深入学习。
(附资料)二、整体感受,自主积累。
1、学生自读全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找出读得不准确或不流利的词语和句子,一会儿请同学自主汇报。
(引导学生从内容、作者的感情等方面自主积累。
)2、小组内轮读课文,学生互相听读,要求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落实本课时读的要求,为有感情地朗读做准备。
)3、同学汇报朗读各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可以随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自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整体感悟,自主交流:1、请同学说一说喜欢某句话的原因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质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2aac5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c.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情感。
3. 词语理解: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其意义及用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把握课文主题,领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词典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 作者背景介绍- 课文解析- 词语理解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2. 作者:朱自清3. 主要内容:时间流逝的感慨4. 重点词语:时光、流逝、无奈、惋惜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做题: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关于时间流逝的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注: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为概要性描述,实际教学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匆匆》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8《匆匆》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c9294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8《匆匆》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匆匆》的大意,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2.掌握疑问句、感叹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运用方法;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简单的感叹句、疑问句;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匆匆》的主旨,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2.掌握疑问句、感叹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法成分和语序;2.理解和阐释课文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句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先让学生看一段小视频,引导学生体会匆匆的感受,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时常会因为什么而匆忙?”“匆忙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
2. 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教师朗读全文《匆匆》。
2)分段阅读根据课文内容,把文章分成五段,由学生自己分别朗读。
每段完后,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词或难点内容。
3)深层次学习让学生分组,分别读、分析第1、2、3段和第4、5段。
经过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由全班同学共同来理解和推敲课文中的意义。
3. 疑问句、感叹句的学习1)概念导入教师用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疑问句、感叹句的辨认方法及用法。
2)学习方法教师先举例子(疑问句和感叹句各 1 个),让学生好好品味一下。
接着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疑问句和感叹句各 5 个,理解用法和特点。
3)训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现实情境进行疑问句、感叹句的造句。
4. 课文梳理与表达1)语文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理清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法成分和语序,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充疑问句、感叹句。
2)课文表达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忙碌”的主题,由学生任选一种方式(如朗诵、说课、小讲、扮演角色)进行表达。
5. 总结反馈教师让学生分别讲述自己今天的感受和体验,然后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收获,梳理出有哪些需要再加强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后如何提高对课文把握能力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https://img.taocdn.com/s3/m/4e354da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3.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蒸融、挪移、旋转、凝然”等词语,理解“逃去如飞、千门万户、一针见血”等成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鲜明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时间流逝的踪迹,理解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流逝的踪迹,从而珍惜时间。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2. 作者:朱自清3. 体裁:散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时间流逝的踪迹,理解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时间流逝的踪迹,引出课题《匆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词语,理解成语的意思,思考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交流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5. 朗读体会: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珍惜时间的做法,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2. 作者:朱自清3. 重点词语:蒸融、挪移、旋转、凝然、逃去如飞、千门万户、一针见血4. 教学要点:时间流逝的踪迹、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珍惜时间七、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2. 抄写重点词语3.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5f45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0.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篇】这是不久前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实录如下:师: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他说有一样东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大家猜猜,高尔基说的是什么?生:(齐)时间。
师:对。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围绕时间这一个主题,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达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匆匆。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钢琴曲《眼泪》缓缓响起,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谁来谈谈,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生: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很珍贵。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板书:一去不返。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从第四自然段中找一个词,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生:逃去如飞。
师板书:逃去如飞。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的,一去不返的。
(同学自由读书,批注,考虑。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逃去如飞、来去匆匆的?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感受到日子过得很快的?生:跨、飞、溜、闪,伶伶俐俐地。
生:(齐读词语)师:读这些词语,让你感觉时间就像什么?生:像流水。
师:孔子也这样比喻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像风。
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像影子。
师:你的想象很有诗意。
生:像天边的飞鸟。
师:有意思!我的感觉啊,你看他会跨会飞,伶伶俐俐地,真像个可爱的小精灵。
谁来读读这段话?生:(读)师:先打断你一下。
你感受作者的时间流逝没有?生:感受到了。
师:那么请你顺着作者的思路,模仿着说两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匆匆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匆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90f34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4.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匆匆》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写作背景。
2. 词语释义:匆匆、徘徊、如轻烟、蒸融等词语的含义。
3. 课文结构分析:段落划分、层次结构。
4. 课文内容解读:时光流逝的无奈、惋惜及对生活的热爱。
5. 表现手法分析: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匆匆2. 作者:朱自清3. 课文结构:段落划分、层次结构4. 重点词语:匆匆、徘徊、如轻烟、蒸融等5. 教学要点:时光流逝的无奈、惋惜及对生活的热爱作业设计1.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思考题: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阅读延伸:推荐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8ef42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1.png)
8.匆匆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溜去、挪移、旋转、凝然、空虚、叹息、徘徊、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的流逝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体验,感知主题1.引发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为我们的童年记录了一段段难忘、快乐的时光,哪一段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哪一段日子,让你感受到小学生活是那么美好?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教师适当采访学生此时的心情,相机点拨,引发出学生对逝去时光的不舍、难忘之情。
3.引发思考:如此美妙、如此令人难忘的小学生活,成为我们记忆宝库中最难以忘却的记忆。
可是,记忆中的那一段日子还能重现吗?(时光流逝,无法倒流)4.引读课题(1)是啊,时光匆匆流逝(板书课题“匆匆”),齐读课题:匆匆。
(2)是啊,那美妙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惋惜,再读课题——(3)是啊,我们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还有很多快乐的小学生活没有体验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奈,再读课题——5.过渡: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朱自清先生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二、检查预习,过关字词。
(一)词语检查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1)师板书演示“蒸”字笔画、笔顺,(2)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
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3.检查读词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匆匆一去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挪移跨过溜走蒸融遮挽徘徊(1)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2)齐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fae9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e.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匆”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丢了。
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匆”1、(生齐读课题。
)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2、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42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3、读过课文,你心中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4、你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
(板:一去不复返?)5、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几次?都在什么位置?6、作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
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匆”1、作者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课件)“燕子……再开的时候”自由读一读。
你能看出什么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现?2、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无论是燕子、扬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3、请看屏幕,我把这一句话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像一首小诗)4、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美美的读,(读出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5、读的真美,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件)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作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6、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对比)。
正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无奈、惋惜)(板)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774e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d.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简析:《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
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设计特色:感悟品析积累运用教学准备:VCD、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38686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6.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重点学习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表达的好处。
教具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课件。
教学设计一、名言导入,学习新课。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格言、诗文、佳作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时光流逝的名言?【出示课件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席勒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过了短暂的50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这篇《匆匆》,感受时光给予他的触动。
3.板书课题教师提示:写“匆”字时,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4.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资料介绍朱自清。
【出示课件3】师小结要点: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导学案+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匆匆》导学案+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a2a1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c.png)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重点语句,
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感悟,品味语言的
悟(用时:
体会作者的情感。
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内涵。
24分钟)
4.指导朗读。
了。
5.给予学生充足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
3.读课文,画出深深打动自
的时间进行交流,
的句子,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己的语句,然后把自己体会
表达自己的见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叹惋之情。
一
1.揭示课题。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文抒发过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板书课题,指导“匆”字最后一笔的点 不要写漏,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板书:匆匆)
己的阅读感受。切
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
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忌师生一问一答
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此时
一去不复返呢?一一是有
式。
作者的心情是惋惜、后悔、茫
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3.通过朗读表达
然、无奈的。
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
自己体会到的情
句子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
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
感,走进作者的内
点拨:此连续问句直接地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自己没有作为的自责,以及自 己要有所为的渴望。
(2)交流感受。朱自清有所为吗?课件出示朱自清简介。(结合课文中一连串问句引导学 生谈感受)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31c3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4.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精选9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时光的匆匆与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倾听时钟的“嘀嗒”声,感受时间在飞逝。
2.教师在时钟的“嘀嗒”声中朗诵《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1)注意“涔、潸”的读音。
(2)引导学生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4.指导学生朗读自己感到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考,用笔画一画,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可以。
(一)从词语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1.找出“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等形容时间匆匆而去的词语,说说你感受到什么?2.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中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绪。
(二)从句段入手感受时光匆匆。
作者反复追问:“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看课文,找出这些“追问”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第1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
) 板块A:感受对时光流逝的追问。
(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理解要点:①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②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ac70d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8.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幻灯片、音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
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二、自读自悟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三、小组合作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8.匆匆 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8.匆匆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b67b3cde80d4d8d05a4f20.png)
第三单元1.会写“藏、挪”等5个字,会写“空虚、叹息”等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许多文人墨客写出了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2.板书课题“匆匆”,指导写好“匆”字,书写不要忘了点。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
《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重点指导书写。
空虚叹息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2.找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4.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5.提出疑问。
“我的问题是。
”(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研究。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布置作业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2.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匆匆》一文,学生无不为作者合理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时间从作者身边匆匆流逝的感觉而拍手叫绝。
抓住这一契机,在课堂上多次设计读写结合的环节。
课堂小练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
人们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几点不足:
1.如何指导学生在互相评价时评得更加到位。
面对熟悉的学生,甚至面对不知怎样评价的学生应指导他们评价都评些什么,从哪些不同的角度,从而展示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有章可循,由不会评,到会评,到评得精彩。
2.在课堂上要更充分地面向全体。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上读、说、写等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上应更加注重学生小组中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在小组内读文的机会,交流感受的机会,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
备课素材
【作者介绍】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
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
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
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下列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涔涔(cén) 潸潸(shān) 赤裸(nuǒ) 徘徊(pái huái) 遮挽(zhē wǎn)
B.蒸融(zhēng róng) 伶俐(líng lì) 秧苗(yāng) 枯萎(wěi) 锻炼(duàn)
C.三番五次(fān) 优雅(yǎ) 勃勃生机(bó) 萦绕(yíng) 肩胛(jiá)
D.刹那间(chà) 歉疚(jiū) 鞠躬(jū) 不知所措(cuò) 一摞碗(luó)
二、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赤裸裸一番锻练机敏名义
B.惊羡幅度附合暄哗附庸
C.挪移蒸融幸而基业优雅
D.消受堂皇薄弱涔涔钮扣
三、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
()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
()
3.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标出文中的排比句,试谈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你知道吗?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请认真思考一下,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
3.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具有抒情性,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试概括上文内容或者说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请你写出两条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并说说它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B
二、C
三、1. √ 2. × 3. √
四、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用排比句式描绘春景,形象地表明了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2.“燕子可再来、杨柳可再青、花儿可再开”与“逝去的日子不再回”形成对比。
用形象化的对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使文章形象而流畅。
3.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
4.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五、示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些名言告诉我时间飞逝,不要等到白发苍苍后才后悔莫及,现在就要树立理想、珍惜时间,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