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版)
第2 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
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
MM 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
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
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 部分增加了嵌合
抗原受体T 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肾功能正常[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177umol/L(2.0mg/dl)]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177umol/L(2.0mg/dl)]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 年修订)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 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 部分增加了嵌合 抗原受体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文是对该指南分析解读,供同行学习
·标准与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
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
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通信作者: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
心1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4,Email:xjhrm@
【提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
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一:临床表现
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害 “CRAB”症状 C——血钙增高 R——肾功能损害(轻链管型肾病,蛋白尿,肌酐清除率下降) A——贫血(常为单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伴白细胞、血小板减 少) B——骨病(骨痛、局部肿块、病理性骨折) 其他——免疫力下降、高粘滞血症、淀粉样病变等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最全版)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最全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骨病是MM患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约90%的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MM骨病,包括全身性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以及病理性骨折。
但MM骨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国内也缺乏MM骨病的诊治指南,导致MM 骨病诊治的不规范。
本指南的目的就是建立国内相对统一和规范的MM骨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提高我国MM骨病的诊治水平。
一、MM骨病概述MM是骨病发生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可达70%~95%。
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瘤细胞释放RANKL、TNF、SDF-1、IL-6等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和Dkk-1、IL-3、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成骨细胞抑制因子,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化而成骨细胞生长受抑,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这一骨重塑过程的失衡。
MM骨病常导致患者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
SRE是指骨损害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
骨损害所致的骨骼病变及SRE,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MM 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骨痛,1/2~2/3的MM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二、MM骨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M骨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骨痛,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以腰骶部痛最为常见(70%)。
早期疼痛较轻,可为游走性或间歇性;后期疼痛较剧烈。
有些患者早期可无骨痛症状,仅在骨骼X线摄片时发现有骨质破坏,但骨质破坏可发生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
骨髓瘤细胞骨骼浸润明显时还可致局部骨性隆起,形成肿块,引起骨骼变形。
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三、MM骨病诊断对诊断为活动性的MM患者,推荐选择以下检查以明确骨病的诊断:(一)影像学检查MM骨病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X线摄片、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核磁共振(MRI)、PET-CT骨扫描等,其中诊断评估骨病的常规标准检查是全身X线摄片。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参考答案(华医网国家1类5分)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国家I类5.0学分一、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治和管理1、MGCS的器官损害不包括(E)A、肾脏B、周围神经C、皮肤D、眼睛和出凝血系统E、嘴巴2、(A),骨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A、MGBSB、MGDSC、MGNSD、MGRSE、POEMS3、(A)是早期诊断MM重要的入组或排除标准A、血浆粘稠度和ESRB、核磁共振C、肾脏活检D、血浆粘稠度和超声检查E、以上都不是4、(B)是诊断MGRS的金标准A、血常规B、肾脏活检C、核磁共振D、尿常规E、超声检查5、MM早期筛查的三个阶段是(A)A、调查问卷,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B、常规体检,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C、调查问卷,常规体检,MM专科检查D、调查问卷,M蛋白鉴定,常规体检E、人口筛查,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二、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1、除了已证实的疗效外,选择持续治疗方案不需要考虑(D)A、可耐受B、不良反应可控C、无累积毒性D、环境天气E、给药途径方便2、MM的治疗药物中属于免疫调节剂的是(D)A、苯达莫司汀B、马法兰C、硼替佐米D、沙利度胺E、帕比司他3、MM的巩固治疗大约需要(B)疗程A、4-6B、2-4C、2-5年D、6-8E、8-104、伊沙佐米应避免与(A)同服A、CYP3A强诱导剂B、来那度胺C、地塞米松D、沙利度胺E、安慰剂5、(A)指治疗后残留的肿瘤细胞,这些残留细胞最终导致疾病复发A、MRDB、PFSC、OSD、IRDE、CR三、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管理1、MM的化疗方案中DRD方案指的是(A)A、CD38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CS1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C、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E、卡菲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2、(B)是CNS-MM的主要诊断标志A、CD56的阳性B、CD56的阴性C、CD57的阴性D、CD58的阴性E、CD59的阴性3、(A)为HR-MM标准治疗推荐方案A、KRD-SCTB、Dara-KRDC、DRD方案D、ERD方案E、VRD方案4、(C)是CNS-MM的标准的放射学检查方法A、超声B、X光C、增强磁共振成像D、多普勒彩超E、核磁5、MM治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E )A、既往治疗B、疾病因素C、患者因素D、药物因素E、以上都是四、《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更新解读1、《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强调接受IMIDs药物患者需预防性(A)A、抗凝或抗血栓治疗B、抗凝或抗血小板降低治疗C、抗血小板或抗血栓治疗D、抗凝或抗病毒治疗E、抗病毒或抗血栓治疗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更新了骨病的治疗,推荐,强调局部放疗。
202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修订诊断部分解读全文
202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修订诊断部分解读(全文)摘要《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再次和大家见面。
今年的指南〃诊断部分〃有较大修订,包括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删除蛋白鉴定〃的界定,及增加罕见骨髓瘤类型的内容,体现了〃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诊断定义细节更规范、罕见类型诊断更全面〃的三大特点,本文对诊断部分的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z MM )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肿瘤,1844年由Solly医生首次报道。
目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MM发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对骨髓瘤疾病的认识深入,新疗法的不断涌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MM诊治指南更需更新迭代,因此《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与大家如约而至。
本版指南〃诊断部分〃有较大修订,本着力求推进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我国MM诊治水平的宗旨,在诊断部分体现了〃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诊断定义细节更规范、罕见类型诊断更全面〃的三大特点,具体解读如下。
一、诊断标准制定更精准本次诊断标准表2进行了精简,更加直观的展示了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 MGUS )、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 , SMM )和活动性MM ( active multiple myeloma , aMM )的标准,尤为重要的是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M )的诊断标准和删除M蛋白鉴定的诊断条件。
1.首次纳入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M)的诊断标准:高危冒烟型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国际上有不同的定义,从2007年的PETHEMA到2018年Mayo Clinic z 2020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 )所提出的标准,包括M蛋白量、骨髓浆细胞比例、受累轻链数值,PETCT结果,或者细胞遗传学(FISH )高危因素等特征,并且基于不同因素高危SMM的积分各有不同。
中国骨髓瘤诊治指南完整版
血清M蛋白达到骨髓瘤水平(>30g/L),和(或)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10% 无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和组织损害(CRAB)或骨髓瘤相关症状
MM的临床分型
1
2
MM的临床分型
分型
特点
IgG型骨髓瘤
约占MM的半数以上,并分为IgG1-IgG4亚类。该型易发生感染,但淀粉样变和高钙血症少见。IgG3亚类易导致高粘滞综合征。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MM的治疗原则
无症状骨髓瘤或Durie-Salmon分期Ⅰ期患者不建议化疗(除非进行临床试验),至少每3个月复查相关指标,直至出现症状后再治疗 有症状的MM患者应积极治疗 年龄≤65岁,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者,避免使用烷化剂和亚硝基脲类药物 所有适合临床试验者,应优先考虑进入临床试验
VTP(n=130)
ORR
80%
81%
CR IF-
20%
27%
CR IF+
12%
10%
PR
48%
46%
中位至首次获得缓解的时间(月)
1.6
1.6
中位至获得CR的时间(月)
4.4
4.9
Mateos et al. Blood 2009 ; 114: Abstract 3 (Oral)
诱导治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治疗MM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缓解率
MM的治疗
症状性骨髓瘤的治疗
目录
诱导治疗 原发耐药MM的治疗 MM复发的治疗 巩固治疗 维持治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支持治疗
诱导治疗:年龄≤65岁或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者
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 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B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TAD:沙利度胺+阿霉素+地塞米松 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VAD±T: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指南(2023年修订完整版)简介:本文档是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医疗团队提供的治疗方案指南。
本指南基于2023年最新修订,旨在为患者提供准确、全面和更新的治疗信息。
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主要影响骨髓内浆细胞的增殖和功能。
本指南将提供多种治疗选择,旨在减轻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存率。
治疗方案:1. 初次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特征,医疗团队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化疗:包括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靶向药物等。
- 干细胞移植:可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高剂量化疗的辅助治疗。
2. 确认复发/进展:- 当多发性骨髓瘤出现复发或进展时,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前期治疗应答来进行调整。
- 新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
- 免疫治疗:包括刺激免疫反应和提高抗肿瘤免疫力。
- 继续化疗: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 支持性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支持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旨在减轻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 支持性治疗包括:- 疼痛管理: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 骨密度管理:预防骨质疏松并减少骨折风险。
- 心理支持:提供患者与其家庭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结论:本指南旨在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其医疗团队提供治疗方案指导。
但鉴于患者情况各异,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特征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了解最新修订的治疗方案是保持患者疾病管理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李大伟,等。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3):191-203。
- 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IMWG)。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2;40(10):987-1023。
【标准与讨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
标准与讨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 年修订)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本文刊于:中华内科杂志, 2017,56(11) : 866-87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 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 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每两年一次的中国MM 诊治指南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MM 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MM 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详见诊断标准] ,以及淀粉样变性等靶器官损害等相关表现。
诊断标准、分型、分期一、诊断所需的检测项目(表1)[1,2] 对于临床疑似MM 的患者,针对MM 疾病要完成基本检查项目的检测,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二、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 的指南[3],诊断无症状骨髓瘤(冒烟型骨髓瘤)和有症状骨髓瘤(活动性骨髓瘤)的标准见表2,表3。
三、分型依照异常增殖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分为:IgG 型、IgA 型、IgD型、IgM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
进一步可根据轻链类型分为K型和入型。
四、分期按照传统的Durie-Salmon(DS) 分期体系[4] 和修订的国际分期体系(R-ISS)[5]进行分期(表4,表5)。
鉴别诊断MM 需与可出现M 蛋白的下列疾病鉴别: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冒烟型WM 及IgM 型MGUS、AL 型淀粉样变性、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骨外)、POEMS 综合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害(MGRS)[6] ,骨损害需与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等鉴别。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6(029)010【总页数】6页(P1014-1019)【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作者】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DOI] 10.16571/ki.1008-8199.2016.10.00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推动了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医疗条件不同,指南的应用程度也不同。
我们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旨在结合江苏省实际,进一步细化部分指南内容,以便更好地规范应用指南。
经济收入差距以及医疗报销政策等因素影响着患者医疗承受能力,对疾病诊断检查项目选择以及治疗药物选择会有不同。
参照亚洲骨髓瘤网(Asian Myeloma Network,AMN)经验[1],按经济分层,推荐将初始诱导治疗方案分为基本方案和增强方案,以适合不同经济条件患者的治疗需要。
基本方案包括沙利度胺和传统化疗等药物;增强方案包括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等药物。
尽管来那度胺国内尚未批准一线应用,国外和中国指南已推荐。
具体方案详见表一,主要依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2015年修订)的推荐方案[2],参考了部分国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和国内及省内研究结果。
指南推荐适合移植的患者应进行4~6个疗程诱导治疗,以获得较深的缓解。
移植前疾病状态与预后相关[25];移植前至少应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Farhan等[26]报道移植前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以上,预后优于PR,因此移植前应争取达到VGPR以上疗效,如4疗程未达VGPR,有继续缓解趋势者,可继续1~2个疗程治疗。
为获得理想的诱导治疗疗效,诱导方案应选择含沙利度胺、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疗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约90%的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骨髓瘤骨病,包括全身性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以及病理性骨折。
但多发性骨髓瘤骨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国内也缺乏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治指南,导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的不规范。
本指南的目的就是建立国内相对统一和规范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提高我国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治水平。
一、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概述多发性骨髓瘤是骨病发生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可达70~95%。
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骨髓瘤细胞释放RANKL、TNF、SDF-1、IL-6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和Dkk-1、IL-3、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等成骨细胞抑制因子,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化而成骨细胞生长受抑,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这一骨重塑过程的失衡。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常导致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s)。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损害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
骨损害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骨痛,约一半到2/3 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表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特征为骨痛,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以腰骶部痛最为常见(70%)。
早期疼痛较轻,可为游走性或间歇性;后期疼痛较剧烈。
有些患者早期可无骨痛症状,仅在骨骼X线摄片时发现有骨质破坏,但骨质破坏可发生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
骨髓瘤骨骼浸润明显时还可致局部骨性隆起,形成肿块,引起骨骼变形。
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摘要《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关于微小残留病(MRD)疗效标准部分仍参照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和MRD评估共识。
大量研究证实MM治疗后的MRD转阴与患者的长期无进展生存(PFS)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在临床试验中将MRD作为PFS的替代终点。
因此,应用二代流式细胞仪、二代测序等方法检测MRD,对于MM患者预后预测、分层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新药治疗的出现以及各种检测方法自身存在的不足,MRD疗效评估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血液科医生高度关注。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关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疗效标准部分仍参照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疗效和MRD评估共识[1,2]。
大量研究证实MM治疗后的MRD转阴与患者的长期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密切相关[1,2,3],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在临床试验中将MRD作为PFS的替代终点。
因此,应用二代流式细胞(new generation flow,NGF)、二代测序(new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方法检测MRD对于MM患者预后预测、分层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4,5,6,7,8,9]。
由于新药治疗的出现以及各种检测方法自身存在的不足,MRD疗效评估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血液科医生高度关注[4,5,6,7,8,9]。
一、新药治疗对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检测MRD的影响MFC检测MRD针对MM表面抗原的骨干抗体,包括CD38、CD138、CD45、CD56以及CD19等。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一、诊断1) 新增骨髓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加做CD269等的抗体,建议临床研究时开展2) 新增其他检查:怀疑淀粉样变性者,推荐“有条件可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3) 把MGUS,SMM,aMM放在表格中,易于比较4) 新增高危SMM定义:SMM中符合以下3条中的2条及以上:血清单克隆M 蛋白≥20 g/L;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20%;受累/非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20者5) 不分泌型MM诊断标准:骨髓浆细胞≥10%6) aMM定义修改:去除“血清和/或尿出现单克隆M蛋白”7) 增加新的类型“巨灶型MM”诊断定义:单处或多处骨破坏病灶,单发病灶常伴周围软组织或淋巴结累及8) 新增少见类型MM9) 组织活检为单克隆浆细胞瘤是指骨相关或者髓外组织病灶的病理结果二、预后评估与危险分层1) 修改预后因素措辞:“宿主因素、肿瘤特征和治疗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为“宿主因素、MM的生物学特征、治疗反应”2) 新增危险分层影响因素详细描述3) 新增mSMART 3.0分层系统表格三、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1)ASCT年龄限制放宽至70岁2)提出ASCT理想CD34+细胞数:5×106/kg3)提高高危患者巩固治疗建议力度:再用有效的诱导方案2~4个疗程,随后进入维持治疗4)适合移植诱导方案:·强调为达到更好疗效尤其是MRD转阴率,可考虑加入达雷妥尤单抗的四药联合诱导方案5)不适合移植诱导方案:·新增Dara-VMP、DRd治疗TIE-NDMM推荐·新增对老年衰弱患者用药考虑建议:选择治疗时可先予两药,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可考虑给予三药联合·删除马法兰/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推荐6)维持治疗:·来那度胺维持对细胞遗传学标危及中危患者获益更多四、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1)修改复发后再诱导治疗方案选择原则,建议根据患者对R、V的耐药性选择不同机制药物,新增选择原则流程图2)增加再诱导治疗后持续治疗建议:如果有效,建议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3)首次复发:删除“6个月内复发,尽量换用与复发前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组成的方案”描述,增加卡非佐米、泊马度胺、XPO-1抑制剂推荐,增加挽救性ASCT 治疗建议4)多线复发:新增“应考虑使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达雷妥尤单抗以及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细胞毒药物等的2~4药联合化疗”5)侵袭性复发:修改侵袭性复发及症状性复发的患者应该启动“化疗”改为“治疗”五、支持治疗1)骨病的治疗:·增加地舒单抗使用建议及注意事项·增加骨靶向药物治疗频率建议·删除“氯屈膦酸”推荐2)高钙血症:·增加地舒单抗使用建议及注意事项3)肾功能不全:·修改透析建议措辞,“有肾功能衰竭者,应积极透析”改为“必要时透析”4)感染:·提高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推荐力度,“可”改为“应该”;·删除“HBV再激活患者暂停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描述5)凝血/血栓:·新增建议低危患者给予阿斯匹林,高危患者根据危险程度给予预防或治疗剂量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剂六、随访监测1)删除孤立性浆细胞瘤的治疗与随访相关内容2)删除“巩固及维持治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1次疗效评估”描述。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版)
1处或多处溶骨性病变
有症状(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8
(2)无靶器官损害表现,但出现以下1项或多项指标异常(sLiM) [ S ] 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60%d [ Li ] 受累/非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100e [M ] MRI检查出现>1处5mm以上局灶性骨质破坏
传统的IMWG 疗效标准
21
9.CR 后复发:符合以下之一: (1)免疫固定电泳证实血或尿M 蛋白再次出现; (2)骨髓浆细胞比例≥5%; (3)出现以上PD 的标准之一。
15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AL 型淀粉样变性 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骨外)
POMES 综合征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 害(MGRS):MGRS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或其片段导致的肾脏损害,其血液学改变更接近MGUS,但出现肾功能 损害,需要肾脏活检证明是M蛋白或其片段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4020年版)
共识更新
5
二、诊断标准
6
(一)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需满足第3 条+ 第1 条/第2 条)
• 1.血清单克隆M 蛋白≥30 g/L,24 h 尿轻链≥0.5 g • 2.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59% • 3.无相关器官及组织的损害(无SLiM-CRAB等终末器官损害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免疫力下降:反复细菌性肺炎和/或尿路感染, 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
3.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合并白细 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
医学ppt
3
4.高钙血症:有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 便秘等症状。
5.肾功能损害:轻链管型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 的最常见原因。
②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ROTI) [其他类型的终末 器官损害也偶可发生,并需要进行治疗。如证实这些脏 器的损害与骨髓瘤相关则其也可用于骨髓瘤的诊断]
最低诊断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上两点。
• 实际上把WHO的溶骨病变扩展到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
(CRAB-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骨病)
医学ppt
满足以下之一即可诊断:
• 2个主要标准
• 1个主要标准+1个次要标准
医学ppt
5
• 次要标准中的第1、2条+第3条或第4条
MM诊断标准——最低诊断标准
①骨髓恶性浆细胞≥10%或虽<10%但证实为克隆性和/或 活检为浆细胞瘤且血清和/或尿出现单克隆M蛋白;如 未检测出M蛋白,则需骨髓恶性浆细胞≥30%和/或活检 为浆细胞瘤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医学ppt
1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并导致 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ROTI)。常见临床表 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等。
医学ppt
2
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是贫血、肾功 能不全、感染或骨破坏相关的症状。常见有:
有症状的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 反复细菌感染(≥2次/年)
医学ppt
7
有症状MM诊断标准 ①符合MM的诊断标准。 ②出现任何ROTI。
无症状MM诊断标准 ①符合MM的诊断标准。 ②没有任何ROTI的症状与体征。
医学ppt
8
分型
依照增多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类型可分为以 下八型:
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 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根据轻 链类型分为κ、λ型。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水平≥ 176.8μmol/L [2mg/dL])
鉴别诊断
与下列病症鉴别: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RP)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 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 其他可以出现M蛋白的疾病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 轻链淀粉样变性 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髓外) 非霍奇金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学ppt
I
II III
亚型 A B
血红蛋白>l00g/L 血清钙水平≤3.0mmol/L[12mg/dL] 骨骼X线:骨骼结构正常或孤立性骨浆细胞瘤
血清骨髓瘤蛋白产生率低 IgG<50g/L IgA<30g/L 本周氏蛋白<4g/24h
瘤细胞数 < 0.6x1012/m2体表面积
不符合I和III期的所有患者
医学ppt
12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eactive plasmacytosis)
①存在原发病:如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硬化、转移癌等; ②浆细胞≤30%且无形态异常; ③免疫表型:反应性浆细胞的免疫表型为CD38+CD56-, 而MM则为CD38+CD56+; ④M蛋白鉴定: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⑤细胞化学染色:浆细胞酸性磷酸酶以及5’核苷酸酶反 应多为阴性或弱阳性,MM患者均为阳性; ⑥IgH基因克隆性重排阴性。
医学ppt
13
2、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WM)
①血中IgM型免疫球蛋白呈单克隆性增高,同时其他免疫 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受抑制。 ②影像学:X线摄片较少见骨质疏松,溶骨性病变极为罕 见。 ③浆细胞形态:骨髓中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多 见。淋巴结、肝、脾活检提示是弥漫性分化好的或浆样淋 巴细胞性淋巴瘤。 ④免疫表型 :多为IgM+,IgD-, CD19+, CD20+, CD22+, CD5-, CD10-及CD23-。
瘤细胞数 0.61.2x1012/m2体表面积
血红蛋白<85g/L 血清钙>3.0mmol/L[12mg/dL] 血清或尿骨髓瘤蛋白产生率非常高 IgG>70g/L IgA>50g/L 本周氏蛋白>12g/24h 骨骼检查中溶骨病损大于三处
瘤细胞数 > 1.2x1012/m2体表面积
标准
肾功能正常(血清肌酐水平< 1医76学.p8pμtmol/L[2mg/dL])
医学ppt
4
MM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 ⑴骨髓浆细胞增多(>30%)或活检有浆细胞瘤 (2)M蛋白增多:血清IgG>35g/L或IgA>20g/L或IgD>2.0g/L或
IgE>2.0g/L或IgM>15g/L尿轻链>1g/24h 2. 次要标准: ⑴骨髓浆细胞增多(10~30%) ⑵M-成分存在但水平低于上述水平 ⑶溶骨性病变和/或广泛骨质疏松 ⑷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IgG<6g/L,IgA<1g/L,IgM<0.5g/L
医学ppt
9
分期
Durie-Salmon分期体系以及国际分期体系(ISS)均可 用。
ISS分期体系
分期
ISS分期标准
I
β2-MG<3.5mg/L,白蛋白≥35g/L
II
不符合I和III期的所有患者
III
β2-MG≥5.5mg/L
医学ppt
10
Durie-Salmon分期体系
分期
Durie-Salmon分期标准
6
骨髓瘤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ROTI)
血钙水平增高 肾功能损害 贫血 骨质破坏 其他
校正血清钙高于正常上限值 0.25mmol/L[1mg/dL]以上或>2.8 mmol/L[11.5mg/dL]
血肌酐>176.8μmol/L[2mg/dL]
血红蛋白<100g/L或低于正常值 20g/L以上
溶骨性损害或骨质疏松伴有压缩 性骨折
6.高粘滞综合征:可有头昏、眩晕、眼花、耳鸣, 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的 M成分为冷球蛋白,引起微循环障碍,出现雷诺 现象。
7.其他:有淀粉样变性病变者可表现为舌肥大,
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肝、脾肿大
及外周神经病等;晚期患者还可有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