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荷马史诗》中人本主义倾向

合集下载

《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ywjszxk@《荷马史诗》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丰满的性格和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从他们身上,读者还能够窥见古希腊特有的文化精神,这也是《荷马史诗》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也为《荷马史诗》增添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色。

人本主义精神可以视为古希腊文化的核心。

作为古希腊文学的巅峰,《荷马史诗》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虽然《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但是颂扬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作用这一核心价值,却在各个人物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首先,歌颂人的能力。

崇尚英雄是古希腊时代的主要价值取向,因此《荷马史诗》主要通过塑造英雄群像来弘扬人本主义思想,在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英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人与神之间的同形同性。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喀琉斯,他本身就是人与神的结合体。

《荷马史诗》尊崇人的力量,而英雄就是人的力量的杰出代表。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肯定现实的人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勇武好战,体现出了古希腊人的狂欢精神和精神自由。

其中最能够表现人的价值的就是奥德修斯,这一人物集艺术鉴赏家、农夫、水手、演说家、领袖、战士等身份于一体,将人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追寻人的价值。

尚武精神是古希腊文化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精神,英雄们投身于恢宏的战争来争夺城池、土地和财富,因此,《荷马史诗》中的战争也被视为人证明自己的一个主要方式。

《荷马史诗》中的众英雄身上都表现出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在英雄时代,英雄本身就是时代的准则,无论是战争中的哪一方,只要表现出过人的能力,就会受到所有人的敬慕和爱戴。

《荷马史诗》的作者将战争视为一项大有前途的事业,而这项事业是光荣的,是值得肯定的,作者用恢宏大气的语言来美化当时的战争,消弭了战争的残酷,将战争视作英雄之间争夺荣誉的舞台。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中,“无道义是非观”的战争观是一种主流观念,而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古希腊文化的冒险精神:只有在战争和困苦中才能实现人的价值。

《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它包括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神话色彩: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往往与古希腊神话传说紧密相连,如
阿基琉斯、赫克托尔等。

这些人物形象既具有神话传说的神秘色彩,又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2. 英雄主义:荷马史诗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

他们勇
敢、坚强、忠诚,为了荣誉、信仰和理想而奋斗。

如阿基琉斯在战争中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战斗力,赫克托尔则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战斗,直至献出生命。

3. 人性冲突: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复杂的人性冲突。

他们既有
高尚的品质,又有人性的弱点。

如阿基琉斯在战争中表现出英勇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一个易怒、任性的个体,这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

4. 历史价值: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历史变迁,展现了
古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等。

这些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希腊历史的珍贵资料。

5. 艺术价值:荷马史诗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严谨的结构展现了古
希腊文学的艺术魅力。

史诗中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后世文学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的神秘色彩,又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性冲突。

这些人物形象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研究资料。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和英雄主义主题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和英雄主义主题
( 郑 州城 市职业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荷 马史诗是 古希腊文 学中最早 的一部 史诗 ,它代表 了古希腊文 学创作 的高峰 ,它塑造 了大量 的英雄形 象,更 突出了英雄人物 在 历史发展 过程 中的主导地位 。史诗 的主题 思想是歌颂 氏族英雄 ,这种英雄主 义肯定 了追求人现 实价值积极 乐观 的人本思想 ,最终打 到对 自我人性和对理性 的倡导推 崇的和谐发展 ,对后世 的文 学表现产生 了很 大影 响。 关键词 :荷 马史诗 ;英雄形 象;英雄主 义;主题
最” ,古希腊 人是信奉神的 ,但是在 具有 智慧的人身上 ,他们却 不 自觉 的走 上 了与 神意抗争 的道路 。宙斯之所 以要惩 罚奥德修 斯 ,并 不是 因 为 奥德 修 斯 冒犯 了神 尊 或 者 违 反 了神 意 ,而 是 对 人 类 智 慧 所 造 成 灾 难 的惩 罚 ,奥 德 修 斯 带 来 了特 洛 伊 战 争 的 胜 利 , 但是这种胜利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从这点上看来 ,这种惩罚是神 意对人类 的关爱。《 伊利 亚特 》描写 了在不 同神 明支持 下希腊和 特洛伊之 间的战争,《 奥德 赛》描写 了在充满神性 的古代 ,人与 自然的关系 , 神与人之间的矛盾 。 史诗中大 量描写 了人生 的苦难 , 同时也大力赞扬 了英雄们在面对神 力时,英勇无畏敢于抗争的精 神。 荷 马史诗中的英 雄人物 是人类 原始英雄气概 的化身 , 人们按 照 希望赋 予他们 神性 ,引领人们在充满苦难 的道路上 高歌前进 , 同时这 些英雄们 在追 求、维护 荣誉道路上 的牺牲 ,也使人们对命 运产生 了思考 。 在思考 中, 理性的思维改变 了英雄们 的价 值取 向, 这种理性思维也促进 了人文主义 的发展 。 三 、总 结 荷马史诗 的基本格调是歌颂英雄,在史诗中 ,英雄们大都是 拼搏沙场 的战士 ,他们积 极人 生的态度 ,英勇无畏的精 神,造就 了这部英雄 的史诗 ,史诗 中涌现出的英雄主义情感,体现 了古希 腊人的英雄观 ,无关敌友 ,只要有勇敢无 畏的精神 就被 尊敬 ,这 种因素更成为 了一个英雄必备的美德。史诗中洋溢着的乐观、积 极 向上的精神与命运抗争的情怀正是荷 马时代的英雄 主义精神 。 人之所 以为人就在于 自身的独 立 自主,自由,荷马史诗中的 英雄都 是在 自我 意识和追 求 自由意志 的激 励下 ,为荣誉舍 生忘 死 ,不惧牺牲 ,从 这些 英雄们 的身上 ,我们可 以看出古希腊 文化 的本质 就是人本身 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在面对 考验时的主观 能动 性 ,对人 的智慧和力 量的推崇 ,肯定人 的人体价值 的希腊精神 。 荷 马史诗中的英雄在刻 画上是忠于人性 的,在人神共存 的时代 , 英雄被 赋予 了神性 ,同时不 失人性 ,他们不是纯粹 的物质力量 , 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种 社 会 的 ,人 文 的 精 神 ;他 们 也 不 是 纯 粹 的英 雄 ,而 是 代 表 了古 希 腊 人 意 识 的觉 醒 ,肩 负 了古 希 腊 人 对 自我 价 值 的追 求 。 它不是单纯 的人物形象而是 以艺术和哲学 的形式流传下来 , 英雄 们所孕育 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西方启蒙思想 的起源 ,因此英雄形 象也使得荷 马史诗得 以不朽 。 J 参考文献 : 【 1 ]【 古希腊 ] 荷 马. 荷马 史诗 [ M]. 陈 中梅, 译. 北京 : 中国 戏 剧 出版 社 , 2 0 0 5 . [ 2 ]郑克鲁. 外 国丈学史 【 M ] .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 0 0 6 .

《伊利亚特》人物形象的人本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人物形象的人本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人物形象的人本主义精神内容提要 :《伊利亚特》塑造了40多个英雄形象,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

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塑造,热情讴歌了他们对群体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了个人荣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赞扬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力搏杀,勇敢无畏、拼搏与奋争的精神;他们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与磨难,在短促的人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体现着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史诗中的人物都鲜明生动、真实感人,他们的言行表现出的是真实的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史诗对人的情感本身的肯定。

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不仅充分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而且较完整地代表了古希腊的人本主义精神。

关键词:《伊利亚特》、人物形象、人本主义《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荷马史诗》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⑴它所包含的丰厚的内涵直到今天“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享受”⑵读《伊利亚特》,我敏悟到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史诗中“活着”许许多多鲜明生动的“英雄”人物,他们无疑是丰富多彩的古希腊文化结出的硕果。

在他们身上,充分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

史诗中的英雄们以健康的体魄,过人的才智和勇武克服着自然的暴力,人间的强敌,而象征着崇高伟大的人格,成为古希腊世界所崇尚的忠于理想的人格楷模和为人的尺度。

我们把史诗中人物言行所显示的人格精神概括为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特点的人本主义。

作为史诗重要组成部分的《伊利亚特》,通过史诗中那鲜活的人物形象,我真真切切的感悟到了古希腊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的无限活力。

首先,通过人物群像的塑造,体现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

《伊利亚特》塑造了以阿喀琉斯为首的一群叱咤风云、英勇善战的英雄。

尽管这些人物各有不同的性格、经历和个人意识,但最终个人意识都或多或少的让位于集体利益,他们总是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从古希腊神话看西方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内容摘要】古老的希腊,是世界古典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古希腊神话则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

古希腊神话以其突出的人本主义精神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神人同型同性”、英雄主义精神及自由的意志上。

古希腊神话中所凸显的人本主义精神,在思想上为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文学方面特别是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西方文学;人本主义精神;影响人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

古希腊人曾以天赋的理性和人本精神著称,正是这个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系统完善、最魅力多姿、最有人情味、最具审美价值的神话体系——希腊神话。

神话是原始人思想与生活的反映,是原始信仰的产物。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

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当时希腊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和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世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在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后来随着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渐频繁和紧密,众多的、零星的神话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神话系统,并为《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所吸收,逐渐成为全希腊共同的精神财富。

古希腊神话以其神祗所具有的人性、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希腊式的浪漫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主要来自希腊神话的突出特征——人本主义精神。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2]这是哲学家从哲学角度对人的个性和个体性的肯定。

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古希腊神话,就通过诸神和英雄的描绘,流露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展示了人的个体性存在和生命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处处散发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作为古希腊时代的精神瑰宝,《荷马史诗》不仅艺术化的记录了古希腊民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特洛伊战争及战后英雄的回归,更是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

这些英雄在战场及回归途中的表现,无不向我们彰显出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英雄们的这种昂扬乐观的基调之下,暗含着对生命短暂渺小的深刻的悲剧性的体验,是在这种悲剧意识基础之上的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在上古时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本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奴隶和家畜而引起的。

在战场上冲锋在前,表现最为英勇,起到表率作用的英雄们自然就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

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的基调是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生命,珍视个人价值,张扬个人欲望是其精神要旨。

而最能展现个体价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战争,一是冒险。

于是乎,特洛伊战场就为这些英雄们赢得荣誉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为英雄们带来了双重利益,既可以帮助他们分得物质财富,更可以让他们展现自我的勇力和智慧,赢得不朽的声名。

正是基于此,古希腊英雄的身上都充盈着旺盛的精力,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英雄主义热情的。

《伊利亚特》里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典范。

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在儿子小的时候就从神谕中得知了他的命运。

默默无闻地老死于王宫中或灿烂辉煌地战死于特洛伊。

忒提斯虽然努力过,但儿子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由于他刀枪不入的特殊体质和非凡的勇猛无畏,阿喀琉斯成了特洛伊战场上最耀眼的英雄。

他如一头雄狮一样扑向特洛伊人,让敌人为之胆寒。

阿喀琉斯明知战场上等待自己的终究是死亡,但如若为保全性命而选择退缩的话,那么即使能在王宫中安享晚年,历经几代后,也不会再有人记得他的名字。

所以阿喀琉斯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灭亡。

在这种选择中流露出强烈的英雄主义热情。

而《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赛同样也是如此。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后者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历经十年的海上漂泊和重重困境之后,奥德赛终于征服了自然,赢得了胜利,回归了家园。

论《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论《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论《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作者:张婉秋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5期摘要:《荷马史诗》中较为全面的记载了希腊人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的表现,其中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就是指重视人的作用与价值,万事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存在与生活。

天然临海的地理位置、城邦制下的民主统治和英雄輩出的时代特征是形成其人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因素。

在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神话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其人本主义精神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影响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和思想观念的发展。

关键词:《荷马史诗》;人本主义精神;成因;表现:意义一、人本主义精神的内涵《荷马史诗》中塑造的人物具有诸多特征,在这些特征之中人本主义精神可谓是其最大的闪光点,这种精神就其内涵来讲:是指日常生活当中的所有行动和举措都要以人作为核心和出发点,关注自身的前途和发展,以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作为衡量事物好坏优劣的尺度,凡是能够促进人类自身向着更高更好方面发展的事情就是好的,有价值的。

《荷马史诗》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和劳动,要求人要解放人性,释放天性,肯定原始欲望。

人本主义精神这种以人为行动的出发点,想尽办法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意识在西方古希腊中便表现为人本主义精神。

二、形成的原因(一)地理条件。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或多或少要涉及到气候,地理等外部条件,又或者会涉及到诸如信仰,梦想和气质等内在条件。

《荷马史诗》中人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就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就天然位置而言,古希腊地处地中海的东部,周围海岸线最长达1500多米,古希腊港口众多。

天然的海洋的环境使得古希腊地区的海上事业十分发达。

尽管海洋上不可控制因素过多,海啸风暴肆虐,但是这样的环境就使得古希腊人在进行航海活动时必须要与各种海上困难作斗争,长此以往,古希腊人民逐渐形成向大海进行挑战并努力取得胜利的性格,坚持人定胜天的信念,敢于怀疑一切,相信人的能力与作用,进而赞赏人,形成人本意识。

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与史学家素养(以古希腊时期为例)重置版

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与史学家素养(以古希腊时期为例)重置版

02
04
什么是人本主义?
史家素养
希罗多德 谨慎求实,“探究”的态度 视野宽广,散文化的叙事风格 , 真实性问题 修昔底德
怀疑主义态度,求真与 致用,专注军政,文献 式的记载西娅
伯罗奔尼撒战争真正的起因 反科林斯,反萨摩斯,反麦加拉 欢乐之家 伯里克利的恶行
以古希腊时期为例


1 2
人本主义 史家素养
1 人本主义的发展
人本 主义
2 人本主义的表现
《荷马史诗》中的 “人神同性同形”
人本主义的 发展
希罗多德的《历史》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 尼撒战争史》
人本主义的表现
01
记载上从 “神人合一” 到“以人为 主”
03
否定“神 力”,肯定 人本身的作 用
反对把自然 现象“神 化”,用科 学方法说明 其原因 悲天悯人的 人文关怀

《荷马史诗》中人本主义的表现

《荷马史诗》中人本主义的表现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史诗之一,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描写了古代希腊的英雄史诗,也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和思想的宝库。

在荷马史诗中,人本主义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自由意志的价值:荷马史诗中英雄的命运往往受到神的干预和命运的
支配,但是荷马也强调了人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英雄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而非完全被命运所控制。

2.对人性的深刻探讨: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点,
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都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各种面貌。

同时,荷马也表现出对于人性中善恶、道德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3.对人的尊重和关注: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尊重,他们的
个性和成就都被广泛地传颂和歌颂。

同时,荷马史诗中也关注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命运,表现了对普通人的关爱和尊重。

总的来说,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表现出了对于人性、人类自由意志和人的尊重和关注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外国文学复习题

外国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俄林波斯神谱:指希腊神话中居住在俄林波斯神山以宙斯为众神之主的神的大家族。

宙斯是雷电之神,其兄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

神后赫拉是婚姻生殖神,宙斯的子女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赫尔墨斯是使神,赫淮斯托斯是火神,狄俄弥索斯是酒神。

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生活。

2、《荷马史诗》:是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做。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文化之大成,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标志着西方文学史的第一座里程碑。

3、莎士比亚化:出自出自马克思1859年4月9日致拉萨尔的一封信,是对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的总结,也是一种新的创作原则的概括。

其要点是,要求作家广泛地反映生活,揭示时代特点;做到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人物的性格化,语言的丰富多采。

4、“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创作与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并存,黑暗光明相共”。

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

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

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可以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简答1、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⑴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

⑵六大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2、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内涵:⑴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1.故事叙事完整,叙述时间维度虽长但叙事重点有限。

《荷马史诗》叙述故事时都有开端发展结局,虽然叙述内容很多,但集中描写的时间只有一小段。

《荷马史诗》叙述情节时,大多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上,集中描写一小段的时间,例如:在《伊利亚特》中作者并没有系统的描写特洛伊十年的战争,而是集中描写战争结束前的一段时间。

2.塑造人物具有典型性,塑造了一批英雄色彩的人物。

例如:《伊利亚特》中的阿基琉斯英勇善战重情重义,为了给朋友报仇重返战场,《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利用木马计战胜特洛伊人,智勇双全。

3.《荷马史诗》通过故事情节强调了人的作用,作品带有一种人本主义的倾向感。

赫克托耳预感到自己的结局,但他为了整个部落的利益还是毅然决然的出战,虽然在当时是一个信奉天神的时代,但他还是去选择战斗而不是坐而等死,这种精神感动了城人,也感动了宙斯。

简述《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倾向

简述《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倾向

简述《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倾向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内容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大约公元前9至前8世纪时,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形成了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二、荷马史诗艺术成就1、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表现了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

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

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

2、艺术价值(1)结构紧凑、安排巧妙。

对于两个10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51天和40天中的内容。

(2)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如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

(3)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

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还有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

(4)荷马史诗是欧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3、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形象。

(1)他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2)他是一个英勇顽强、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3)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美女的诱惑也动摇不了他对妻子的感情,但他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

(4)史诗肯定了他维护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所作的斗争,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

古希腊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是《伊利昂纪》。

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是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的人本主义解读

雄为 准则 。古 希腊 文化 中 的人 本 主义思 想最 终还要 通过 英雄 群体形 象 的塑造 来充 分表 达 。在 史诗 里 ,英雄
们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 完满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一 , 人始终处在一种尽量去表现 自己, 尽量去抗争之中。古希腊人是从现实世界人的感受 、需求和欲望去幻想他们心 目中的神 ,诸神只不过是大
制 的和谐 发展 ,对后 世 的文 学和 哲 学发展 起 到 巨大推动 作 用。 关键词:荷 马 史诗 ;英雄 ;人 本 主义
中图分类号 :I4 .7 55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62 1)55 —4 0 82 4 (0 00 —00
希腊 文 明之所 以能够 取得 历史 的辉煌 并成 为西 方文 明 的源泉之 地 ,在很 大程度 上 归功 于荷 马史诗 的时 刻 浸润 。在 当时 的希腊 ,能够 背诵荷 马史 诗成 为 “ 有教养 ”的人 的一个 重要标 志 ,甚至 在 6世 纪 的雅 典 , 正 式背诵 荷 马史诗 被确定 为一 种公 共仪式 , l “ ”【它 哺育 了一代 又一 代希 腊人— —艺 术家 、思 想家 ,同样 还 有 普通人 的心 灵 和想象 ” 2自古 以来 ,荷马 史诗都 是思 想家 、作家 和艺术 家们 进行 创作 的重要 借 鉴和源 头 。[ 1
作 为西方文 学 的开源 之作 的荷 马史诗 ,一方 面从 价值层 面体 现 了 “ 文学 是作 为人 的精神 本体存 在 ,作 为人 的价值 观念 艺术 结 晶 , 4 当生动 地反 映 了人 的七 情六 欲 。史 诗 中的人物 虽然 性格 各异 ,但他 们重视 ”【相 ] 自由意志 和对 自然界 的优 越性 ,以人 为衡量 一切 事物 的标准 ,突 出人 的本性 中 的感 情 ,颂扬人 的价值 、尊 严 和力 量 。他们 强调人 的作 用 ,重视人性 和人 格 ,蔑视 神权专 制 主义 ,反 对专 制 主义 ,正是有 了他们 才 有

浅谈希腊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浅谈希腊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浅谈希腊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摘要:希腊古典史学中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下分离出来;否定神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歌颂人的伟大历史作用;反对把自然现象神化,以科学方法说明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他们的作品中还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希腊古典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人本主义希腊古典史学是以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为代表的史学。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希腊波斯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远征记》,这些都是世界文库中的历史要籍。

他们在史学理论、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方面开创性的探索,对西方乃至世界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其独特的史学思想也成为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希腊古典史学思想中,最为本质的是人本主义思想。

瑞士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写道:“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

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

”“这就是人的历史的叙述,人的行为、目标,人的成败的历史。

”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时代。

史诗里的神与人是同性同形的,神有人的喜、怒、哀、乐,人们对神的歌颂实际上是对人的歌颂。

阿客琉斯说过:“我宁可在人间作雇工,也不愿到冥间作霸王”。

史诗中的神往往把无限的希望寄托在人间。

公元前5世纪,随着希波战争希腊以少胜多取得创造性的的胜利和雅典民主制度的繁荣以及德谟克利特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原子论学说的传播。

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万物的衡量”。

关于人的问题成为史学家注意的中心。

希罗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荷马史诗》中表现的人本主义思想。

无论他的著作中穿插了多少灵异的故事,或出现了多少次的神的梦兆,但他认为成就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

修昔底德较希罗多德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彻底,如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十分注意观察各个关键时刻公民的精神面貌,因为他认为“人是第一重要的,其它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公民的精神面貌与城邦政治是否清明有密切的关系,这两者又决定城邦的兴衰存亡。

论《伊利昂纪》中的早期人本主义倾向

论《伊利昂纪》中的早期人本主义倾向

Oct. 2020Vol. 23 No. 42020年10月第23卷第4期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 an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文学艺术研究】论《伊利昂纪》中的早期人本主义倾向尤红娟(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西安710065)摘要:《荷马史诗》之一《伊利昂纪》具有早期人本主义倾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神混杂的文学世界 中,诗人塑造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神;和神相比,史诗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特质,构成了完整的人物 世界;尽情张扬英雄们个人生存价值的同时,也反思了个人中心主义行为带来的危害。

史诗体现了希腊人对人的 认知的逐步深入,体现了对人性的省查,以人为本的文学倾向十分明显。

通过对该史诗中的人本主义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西方文学人本主义思想与传统的发展。

关键词:《伊利昂纪》;人本主义;人性;个体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1106.2文章编号:1008 - 777X(2020) 04 - 0021 - 05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不管是颂诗、 抒情诗,还是史诗、戏剧,都反映了古代希腊对普遍人性的全方位思考和理解,为后世西方人本主义文 学传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卡尔•马克思曾 下断语:“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⑷意即古代希腊人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丰富的人性。

而作为载体的 希腊文学,不矫饰地反映了处于童年时代的西方人特征,其中《荷马史诗》在塑造古代希腊世界时,更 多笔墨用来刻画人性,重点描写人的性格、心理以及行动,情节因人而设,或者可以说,通过情节的变 化,努力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中多角度呈现人物。

权且以《荷马史诗》之《伊利昂纪》为例,具体分析其蕴含的人本意识,希望借此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早期 发展有所了解。

一、《伊利昂纪》凸显一种观念:世界的中心是人古希腊文学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神在文学世 界中衰落和黯淡的过程,神的重要性日益让位于人 类,文学塑造的主体是人,文学中最有生气、最富有 活力、最受瞩目的是人本身。

荷马史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荷马史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荷马史诗的思想价值(意义)1、全面生动地反映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古希腊社会生活。

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这些对后世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人们至今还把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并且主要根据史诗提供的材料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2、荷马史诗通过塑造一系列英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

这些英雄形象中,最为突出的是三个——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和奥德修斯。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希腊第一英雄,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神谕说他有两种命运:如果他呆在家中过和平生活,就会幸福长寿;如果要上战场,虽可取得无上光荣,但却命定早死。

而英勇的阿喀琉斯却把在战场上获得荣誉看做第一生命,因而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他的马预言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

特别是在他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之后,他痛不欲生。

母亲警告他:为朋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

阿喀琉斯愤怒地叫道:“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让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的河道。

与赫克托耳决战前,赫克托耳曾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他的尸体。

但阿喀琉斯根本不予理睬,残暴地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挂在马后倒拖着绕自己的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

这都表现出他勇猛而又鲁莽暴烈的性格。

但是后来当特洛伊的老王用对他父亲的回忆来打动他,跪求他归还赫克托耳的尸体时,阿喀琉斯终被感动而对有丧子之痛的老王产生了同情。

这又说明了他身上也具有同情心。

通过这些多侧面的性格特点,作品塑造了一个集残暴与善良,狭隘与直率,粗野习性与英雄气质于一身的英雄形象。

第二节荷马史诗: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第二节荷马史诗: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奏

2、史诗,希腊文(epos),英文(epic), 史诗,希腊文(epos) 英文(epic) 本义为“ ”“歌 本义为“话”“歌”,尤指口耳相传的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 原始叙事诗,一重大事件为题材,形式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庄严,篇幅宏大,富于神话和传奇色彩,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 以堂皇叙事为特征,歌颂超凡英雄及业 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绩,实为杂糅文学与历史的神奇综合体。
女性角色: 女性角色:红颜祸水的海伦与坚贞聪慧的裴奈 罗佩(佩涅洛佩) 罗佩(佩涅洛佩)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千古惊艳名句(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Was this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3、“奥德修斯”在文学中的意义 奥德修斯”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西方文学中第一个自我异化与回归的英雄, 伪装” 回家” 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伪装”与“回家”(nostos)最著名的“回家”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 故事,哲学意义上的经典范本和文学母题。与乔伊 斯的《尤利西斯》 Joyce’ Ulysses) 斯的《尤利西斯》(Joyce’s Ulysses)间的文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本间性与反讽张力:客观冷漠的“零度写作”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zero degree narrative)创造出的平庸人物,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堂皇叙事” 叙写的生活琐事,取代了雄浑古朴的“堂皇叙事” narrative) (grand narrativ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荷马史诗》中的人本主义倾向
摘要:荷马史诗洋溢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古代部落英雄的壮丽颂歌。

战争与航海的两大主题,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风尚及人文主义倾向。

关键词:荷马史诗特洛伊人本意识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88-01
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持续10年的战争。

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及其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

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盲人诗人荷马(约前9世纪至前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整理成演唱脚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审订,形成了现在的《荷马史诗》。

它包括两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的经过,歌颂英雄们的骁勇和功勋;《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英雄奥德修斯十年海上历险和返乡后与妻子团聚的故事,赞美了英雄的坚毅和毅力,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

两部史诗内容上相互补充,风格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幅远古时代希腊社会生活的完整画卷,表现了从
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古希腊民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史诗的结够异常精美。

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但《伊利亚特》只集中描写了4天的战斗,21天的埋葬仪式和26天的空闲时间共计51天;《奥德赛》也只集中描写了41天的活动。

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其他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等作为穿插。

史诗以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运用了大量“荷马式的比喻”,这些比喻新鲜奇特,极富表现力。

史诗刻画人物见解明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侧面烘托手法运用娴熟高超,以特洛伊长老的惊慕烘托海轮惊世绝俗之美,以老狗对旧主人奥德修斯摇尾表现奥德修斯回家等已成为文坛自古称颂的妙笔。

每当我们欣赏和品味这隽永的诗篇,在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宏伟的画面,在这里人和神交织在一起,人是神化了的人;神是人性化了的神。

从而使我们体会到史诗中另一个显著特点:人本主义倾向。

谈到史诗的人本主义倾向,我们还是追溯一下希腊神话,它是希腊文化人本意识萌发的序曲。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人神同形同性,这也是希腊文化人本意识的最基本的形态。

神话中的占居神界统治地位是象征,代表不同的社会精神和情感现象,神的功能分工带上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表征意义。

还有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一样有缺
点。

他们不是完美无缺的。

例如,万神之神——宙斯好色;他的妻子生性嫉妒。

希腊神是希腊人,以本身感受创造出来的,当他把感性神话的同时,他又把自己造就成美神的子民,这一切都赋予神话以人性的特点。

如果说希腊神话是人本意识的萌发,那么《荷马史诗》中人与命运的抗争则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升华。

史诗歌颂的是氏族首领的骁勇善战,孔武有力,足智多谋和为集体利益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

以阿客琉斯为例,他是人间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之子。

诗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阿客琉斯出生时,母亲曾倒提双足将其浸入冥河,所以除了脚踵,全身刀枪不入,所以他是神化了的人。

然而作为人,他的性格又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自负任性,残暴凶狠,报复心强,有些心胸狭窄和自私,是原始社会氏族首领中蛮勇骁悍的典型。

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仅仅因为阿伽门农强占了自己的女俘,个人私利遭侵,尊严受辱,他便拒绝出战,置集体利益于不顾,使希腊联军节节败退,几乎覆亡;当挚友帕特罗克洛斯牺牲后,阿客琉斯不顾个人安危为其复仇。

冲天的愤怒使他嗜杀如狂,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致使特洛伊人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他不顾赫克托尔在决战前的哀求,将赫克托尔刺死后残暴地凌辱他的尸体;另一方面,他又光明磊落,温厚善良,重情义,深怀恻隐之心。

他爱自己的母亲忒提斯;心爱的女俘布里塞伊斯被夺走,他为之痛哭;他珍视友情,忠实于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义务;当特洛伊老王普里阿摩斯跪求他归还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时,他感念自
己年迈的父亲,泪流满面,伸出手来给哭泣的老王去握,答应老王的要求,而且休战11天,让其从容安葬。

阿客琉斯的形象巧妙地将战争与人性这两种悖离的因素融合为一。

从而引起人们的震撼。

这个血肉丰富的艺术形象得到了黑格尔的高度赞美:“关于阿客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他的全部丰富性。

’”
史诗中的另一位英雄——赫克托尔是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形象。

他比阿客琉斯更富责任心和人情味。

他是特洛伊的主将,武艺超群,钢柔相济。

他预感到国破家亡的命运在等待他,明知自己死后娇妻弱子都将面临成为奴隶的命运,但为了保卫特洛伊,他拒绝了亲人的哀告劝阻,义无返顾地出城迎战,最后血洒疆场,壮烈牺牲。

在这个英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为了群体利益和个人荣誉而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希腊人对神,对命运的看法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但代表人的力量的英雄却表现得无所畏惧,敢于同天命抗争。

正如黑格尔所言,“这部史诗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圆满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参考文献
[1] 陈丽杰.试析古希腊人学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2009(9):75-80.
[2] 谢占杰.从荷马史诗看古希腊人的生存观念[j].许昌学院学报,2009(3):75-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