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导论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培养机械工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悉机械工程的定义、范围和基本概念;2. 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3. 掌握机械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原理;4. 了解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行业发展趋势;5. 培养机械工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a.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b. 机械工程的领域和应用范围2. 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a. 工业革命对机械工程的影响b. 机械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和突破3. 机械工程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原理a. 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b. 热能与动力工程c. 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4. 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a. 机械设备和系统设计b. 机械工程在汽车工业的应用c. 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5. 机械工程的行业发展趋势a.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b.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案例和实践经验进行生动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供机械工程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践:安排机械工程实验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培养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和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

2.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书面考查。

五、参考教材1. 《机械工程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2. 《机械设计基础》,作者:XXX,出版社:XXX3. 《热力学与动力学》,作者:XXX,出版社:XXX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机械工程的定义和范围第二周: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第三周: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第四周:热能与动力工程第五周: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第六周:机械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七周:机械工程的行业发展趋势第八周:综合复习及期末考试七、备注本课程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支持和理论指导。

机械工程导论-绪论

机械工程导论-绪论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纺车复原模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北宋木构水运仪象台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郑和下西洋船队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活塞式风箱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清朝大更钟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机械技术刊物
1.4“勇气”号火星车与现代机械工程
在一座座沙丘的顶部,现出玄幻的蓝色 光彩,这种颜色是由于沙丘中含有丰富的赤 铁矿而造成的。
火星蓝莓
1.4“勇气”号火星车与现代机械工程
科学家发现,火 星上有一些奇怪的 含赤铁矿的圆球, 看起来就像是按在 松饼上的“兰莓” 果实,因此就有了 现在这个名字。
1.4“勇气”号火星车与现代机械工程
1.4“勇气”号火星车与现代机械工程
5.“勇气”号火星车与现代机械工程
现代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是集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之大成的机械制造技术,远远高于一 般制造技术,不断由一般机械制造向高技术 和提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高精尖先进制造技 术的方向发展。航空航天制造工程的技术状 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 标志。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 《梓人遗制》 《天工开物》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2、指南车 春秋时期----巢车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汉魏时期----独轮车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指南车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1.2指南车与中国古代机械
1.3蒸汽机与近代工业革命
3、蒸汽机的出现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往
复式动力机械。 1698年,萨弗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实

机械工程导论发言稿范文

机械工程导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机械工程导论的相关内容。

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石。

在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械工程导论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机械工程起源于古代,最早可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指南车。

随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机械工程逐渐发展壮大。

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罗马的维特鲁威,到我国古代的赵州桥、都江堰,再到现代的工业革命,机械工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机械及其运动规律、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的学科。

它涉及力学、热力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机械工程的目标是利用机械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三、机械工程的研究内容1. 机械设计:研究机械系统的结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2. 机械制造:研究机械零件和机械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等技术。

3. 机械测试:研究机械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可靠性、寿命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4. 机械动力学: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受力分析和动态性能。

5. 机械控制:研究机械系统的控制理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四、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机械工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

五、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1. 绿色制造: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智能制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机械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和制造。

3. 网络化:将机械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诊断和维护。

4. 跨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机械工程的创新发展。

最后,我想说,机械工程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作为新时代的机械工程学子,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勇于创新,为我国机械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工程导论第三章

机械工程导论第三章

见图3-4
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圆锥齿轮传动机构 蜗杆传动机构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见图3-5
(3)凸轮机构 的分类 直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 摆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 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4)齿轮的分类
见图3-6、3-7
外啮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轮 内啮合齿轮
齿轮传动
圆锥齿轮
蜗轮蜗杆 齿轮系机构 见图3-8、3-9
第三章 机械创新设计简介
3.1
一、机械及其组成
机械的基础知识
1.机械的概念 1)机械首先必须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2)机械必须进行物料或信息的变换与传递,并完成 有用的机械功 机械的分类:原动机,工作机和信息机 2.机械的组成 原动机,工作机(包括传动装置),控制装置,见 图 2—1、2—2、2—3
图3-46 无级变速器示意图
三、机械运动的离合与控制 实现原动机与执行机构的离合 手动的 操作方式 电磁的 电液的 液压的 四、机械运动的制动与控制
图3-39
缩短机械的停车时间 种类:机械式、电磁式、液压制动器、液力制动器、气动 制动器
图3-40 机械式制动器
图3-41 电磁与气动制动器
1 为轮1的转角,e为椭圆的偏心率
焦距 e 长轴直径
2)四叶卵型线轮传动
图3-4b
1 BP i12 2 Ap
瞬心线机构可以靠摩擦传递运动和动力,也可在瞬心线上制成 轮齿
图3-11 瞬心线机构
(7)间歇运动机构
图3-12 步进机构示意图
(8)螺旋传动
图3-13 螺旋传动
(9)带传动 (10)链传动
二、连续转动到步进转动的运动变换与实现机构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3.不完全齿轮机构 4.分度凸轮机构 三、连续转动到往复摆动的运动变换与实现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一、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从系统工程观点出
发,应用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对它们 进行有机的组织和综合,实现了整体的最佳化。
它不是机械与电子的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信 息论(利用传感技术)、控制论(利用控制理论) 和系统论(“系统”整体筹划,机械和电子分别 只是“环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
1.2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机械本体 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
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 上, 并保持特定的关系。包括机械结构装置和 传动装置。 二、动力单元
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要求, 为系统 提供动力和能量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用最小 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输出。
3) 制造级 制造级是具体实施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部分, 其中包含制造系统中各
项自动化技术及其集成, 即CAD/CAM、FMS、柔性检验、自动传送系统、 自动化仓库等。
在CIMS内, 信息流占主导地位, 信息的采集、交换与处理融合在一起 , 再由信息流控制物质流, 控制和指挥整个生产活动。
CIMS的主要组成部分 CIMS包括了企业从市场预测到产品售
执行单元是运动部件, 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 匹配要求, 需要改善执行机构的工作性能, 如 提高刚性, 减轻重量, 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 系列化, 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可靠性等。
1.2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功能要素
五、驱动单元 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 驱动各执行机构完
成各种动作和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方面要求 驱动单元具有高效率和快速响应性等, 同时又 要求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还由于 几何上, 动作范围狭窄等限制, 还需考虑维修 方便和实行标准化等。
机械工程是19世纪初期从民用工程中分离出 来的一门工程学科。它的目标是运用数学、物理 等基础理论和有关机械方面的专门知识, 结合生 产实际经验, 有判断地、经济有效地解决在设计 、研究、制造和运行各种机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机械工程导论复习

机械工程导论复习

第一章:机械工程及学科总论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其基本构成是零件和机构,最终产品是机器。

机械就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械的组成(1)原动部分,是机械的动力源,机械依赖其驱动其他部分,如电动机、内燃机等。

(2)传动部分,是将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中间装置,常由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组成。

(3)控制部分,是控制机械的原动部分、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运动的装置,它包括各种控制机构、电气装置、计算机和液压系统等。

(4)执行部分,是直接完成机器预订功能的工作部分,如汽车的车轮、机床的主轴等。

机器是由若干不同零件组装而成: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即机器的最小制造单元。

各种机器经常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如螺钉、螺母、轴、齿轮、弹簧等。

在特定的机器中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如汽轮机中的叶片、起重机的吊钩、内燃机中的曲轴、连杆、活塞等。

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一般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联接而成,也可以是单一的零件。

机器的特征:1.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2.组成机器的各运动实体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凡具备上述三个特征的实体组合体称为机器。

机器组成完整的机器由原动机、工作机和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原动机:机器的动力来源。

电动机、内燃机及液压机等。

工作机:处于整个机械传动路线终端,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分。

传动装置:主要作用是把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间环节。

6什么是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各种实物的组合,即符合机器的前两个特征。

机构的特征:1.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2.组成机器的各运动实体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机构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运动,而机器主要用来传递和变换能量,从结构和运动学的角度分析,机器与机构之间并无区别。

机械工程导论心得体会

机械工程导论心得体会

机械工程导论心得体会机械工程导论是我们作为机械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机械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机械工程导论的重要性机械工程导论作为机械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于我们了解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的概况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导论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机械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相关原理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后续学习更加深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论课程内容的介绍在机械工程导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包括机械工程的定义、范围和发展历史、机械元件的分类和功能、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等。

这些内容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机械学科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三、机械工程导论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机械工程导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认真听讲,将老师讲解的重点和要点记录下来。

其次,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与同学们交流思想和观点,增加对机械工程的理解。

此外,做好课后习题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四、实践经验与机械工程导论的联系机械工程导论课程也与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工程的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将导论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机械工程导论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机械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更是对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导论课程,我对机械工程的整体认识更加清晰,也为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六、对未来学习机械工程的展望通过学习机械工程导论,我更加坚定了学习机械工程的决心和热情。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深入探索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推动机械工程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通过学习机械工程导论,我对机械工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精选7篇)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1一、我对机械工程的兴趣作为一名工科生,必须对机械之类的东西有所了解,而我的专业是工业设计,所以对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

其实我对我专业的兴趣没有对机械类专业兴趣浓,可能是跟我从小接触的东西有关。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在农村小时候并没有很多玩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家长才给钱去买点东西。

而我每年买的都是玩具枪,我买的目的并不是用来玩,而是我喜欢把它拆卸开来自己慢慢研究,然后再把它重新组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在计算机和绘画方面的基础很差,而一个设计师有这方面的技能是必须的。

而在初中和高中学的知识跟机械之类的并没有太大关系,而生活中到处都有机械的应用,所以我很想多多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增加我对生活中机械的理解。

到大学了,现在有机会了,所以我要好好增加机械方面的知识,一方面能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来,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当今世界的机械制造业1.从经济方面上看,世界机械制造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外围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幷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也表现出一点的滞后性。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性机械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在大波动中发展,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是防止经济“泡沫化”的基础;机械制造业贸易呈现极强的地区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贸易差距,在西欧的发达国家在机械生产和贸易领域继续其霸主地位。

从美国、日本德、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在于其在本国工业中生产、出口、积累、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2.从技术上看,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至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

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一、概念1、零件: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单元。

2、构件: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

3、部件:由若干个零件组成的装配体。

4、机构:由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连接以实现给定运动的组合体,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用来传递运动与动力,或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

5、机器: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并完成一定有用工作过程的装置。

6、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7、机械工程:包括机械学和机械制造学两大学科。

二、简答1、零件和构件的区别:零件是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单元,构件是机械运动的基本单元;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组成的,也可以是多个零部件组成的。

2、机器的特征:机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组成的,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3、机械工程的涵义:机械工程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其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实际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应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技术。

一、概念1、功能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功用。

2、规格反映了产品适合的工作能力与范围。

3、性能是指产品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之间的差异。

4、功能分为必要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5、一次动力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6、二次动力机是把电能或由电能产生的液压能、气压能等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7、连续转动到间歇运动的变换与实现机构有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

8、按其用途,螺旋传动可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

9、按化学成分、结合键的特点,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10、碳素结构钢Q235中数字表示屈服强度,45号钢中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灰铁HT200中数字表示抗拉强度,铸造碳钢ZG200-400中数字“400”表示抗拉强度。

11、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构成三大固体材料。

12、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钢称为合金钢。

13、碳素钢是指C的质量分数小于2.11%和含有少量Si、Mn、S、P等杂质元素的铁碳合金。

机械工程导论第一章

机械工程导论第一章

21世纪 的制造业
21世纪的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概论
创新体系和知识 供应链的建立
创新和变革 企业管理
中国制造企业 的发展道路
发展应用跨企业的系 统集成方法和技术
重视新材料、新工艺 和新设备的开发应用
21世纪的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概论
现代机械设备及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极端制造 综合集成方向 信息化方向 绿色化方向
古代机械时期
旧石器时代:粗制工具 新石器时代:精致工具
简单工具时期
机械工程概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机械的基本概况 1.2 机械工程的涵义 1.3 机械工程发展 1.4 机械工业的地位 1.5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
1.6 21世纪的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业的地位
机械工程概论
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基础 和载体,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
代替人类做有用机械功
转换机械能
机械和机器的特征
机械的特征及种类
机械工程概论
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分类
动力 机械
工艺类 机械
产业 机械
其他 机械
LOGO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工程概论
机械的特征及种类
机械工程概论
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动力机械、油料搬运机械、
机械的
工作 部分
传动 部分
中间环节
动力来源
终点
完成预定动作
自动 控制
现代机械 增加部分
机械的基本名词
机械工程概论
原动 部分
发动机
工作 部分
轮胎动作
传动 部分
传动轴

机械工程导论(共计251页)

机械工程导论(共计251页)

➢等温退火
机械工程导论
如果在对应于某钢C曲线上的珠光体 形成温度使温度使奥氏体进行等温转变, 便可在等温处理的前后以较快的速度进 行冷却,则退火所需要的时间便可大大 地缩短。这种退火方法称为等温退火。
机械工程导论
➢球化退火
为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的热处 理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目的是为了消除过共析钢中网 状二次渗碳体,降低硬度,并为淬 火作好组织准备。
机械工程导论
二、机器制造用合金结构钢
合金渗碳钢
1.渗碳钢的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 渗碳钢,及由其制作的零件在渗碳热处理后才使用。这种 零件工作时,除要求较高强度可靠性外,还常常受到较大的 表面磨擦和冲击作用,故其性能要求: (1) 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以抵抗拉伸,弯曲,扭转等变形 破坏; (2) 要求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抵抗磨损及表面接 触疲劳破坏; (3) 有较高的韧性以承受强烈的冲击作用;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机械工程导论
§2 铁碳合金基本组织和性能
一、铁
910C Fe
910 ~ 1390C Fe
铁素体 奥氏体
二、渗碳体(Fe3C) 硬度高、塑性低
机械工程导论
§3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分析
机械工程导论
共晶反应
1147ºC
液体4.3%C
莱氏体4.3%C (奥氏体2.11%C +渗碳体6.67%C )
工件经渗碳后的淬火方法有两种: 1. 直接淬火 2. 一次淬火
➢渗氮
机械工程导论
氮化的主要氮化是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以提高表 层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及耐蚀性的化学热处理 工艺也称为渗氮。
钢的氮化分为气体氮化、离子氮化、气体软氮化和气 体碳氮共渗。

机械工程导论第一讲

机械工程导论第一讲

对应的典型就业渠道和职业
研究生或专业研究所产品设计(教师和研究人员) 研究与开发 制造业 管理 营销 咨询 开公司自主创业
机械工程的学科分类
机械工程:包括机械学和制造科学两大领域。 分4个2级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研究机械结构和系统性能及其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以工艺流程、工装夹具、制造系统为主。 机械电子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对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内容的一门交叉综合学科。 车辆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对交通器具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内容的一门交叉综合学科。
视频演示2:
德国宝马生产线
D
C
A
B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源自添加标题地球科学概论 22
机械CAD/CAM62.5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应用 72
机电创新设计 71
有限元分析 62
测试技术 52.5
社会调查 2
数控技术实习 71w
PLC原理及应用 61.5
机电传动控制 63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52.5
机械原理43.5
机械设计54
机械制造工艺学63
大学英语(自习))3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82w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814w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科导论
学科基础课
专业主干课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拓展选修课
专业检验性训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

机械工程学导论考试题库

机械工程学导论考试题库

机械工程学导论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机械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机械设计B. 机械制造C. 机械运动D. 所有上述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工程中的材料类型?A. 金属材料B. 塑料C. 陶瓷D. 气体3. 机械工程中,精度指的是什么?A. 材料的强度B. 零件的尺寸准确性C. 零件的重量D. 零件的使用寿命4. 机械工程中,哪个概念与机械系统的稳定性无关?A. 刚度B. 阻尼C. 惯性D. 摩擦系数5.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设计中的基本原则?A. 功能性B. 经济性C. 可维护性D. 随机性二、填空题6. 机械工程学中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硬度、________、________和韧性。

8. 机械传动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传动、________传动和________传动。

9. 在机械设计中,________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10. 动态分析是研究机械系统在________下的运动规律。

三、简答题11. 简述机械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2. 解释什么是机械工程中的“设计循环”。

13. 描述机械工程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14. 阐述机械系统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的必要性。

15. 简述机械工程中常见的几种传动方式及其特点。

四、计算题16. 假设一个机械臂的臂长为2米,质量为50千克。

如果机械臂以每秒1米的线速度移动,求其角速度(以弧度/秒为单位)。

17. 给定一个齿轮系统,齿轮A有20个齿,齿轮B有40个齿。

如果齿轮A的转速为200转/分钟,求齿轮B的转速。

18. 一个机械系统在受到100牛顿的力作用下,其位移为0.05米。

如果系统是线性的,求系统的刚度(单位:牛顿/米)。

19. 一个简单的悬挂系统,其阻尼系数为0.2,自然频率为2赫兹。

如果系统受到一个频率为3赫兹的外部激励,求系统的共振放大系数。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401016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学分:1.5适用对象: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是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制造技术方向,机械设计方向,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概况及涉猎领域、机械工业与制造业、机械设计方法、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及现代机械工程学科分类等内容,做到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如CADI、CADII、CADIII、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课(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技术等)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解决为什么学,怎样才能学好,怎样才能活学活用等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机械与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加工技术及材料成形技术、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以及现代机械工程教育为研究对象。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与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熟悉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冶金机械动机力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汽车及车辆)。

3.了解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

4.熟悉机械加工技术及材料成形技术。

进而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5.了解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以及现代机械工程教育。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机械与机械工程1.1社会生产与机械1.2机械工程概况1.3 21世纪的机械工程2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2.1农业机械2.2林业机械2.3矿山机械2.4冶金机械2.5动机力机械2.6化工机械2.7纺织机械2.8汽车3机械工业与制造业3.1概述3.2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3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4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4.1机械设计基本方法4.2现代设计方法5 工程材料5.1工程材料分类及应用5.2 新型工程材料6 材料成形技术6.1 材料成型基本方法6.2 材料成形先进技术7 机械加工技术7.1机械加工基本方法7.2 特种加工技术8 先进制造技术8.1 机电一体化概念8.2 CAD/CAM8.3 数控技术8.4 柔性制造系统8.5 计算机集成制造8.6 快速成形制造9 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9.1工业工程与管理9.2精益生产9.3敏捷制造9.4智能制造9.5绿色制造10 现代机械工程教育10.1机械工程学科分类及基础管理理论10.2中国的机械工程教育四、实践环节无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无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

机械工程导论大一知识点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个机械工程导论的重要知识点。

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领域等。

它涵盖了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2. 基本力学知识基本力学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强度学等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学效应,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而强度学则关注物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

3.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

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4.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图。

工程制图是指运用标准符号和图形语言表达工程设计意图,机械设计图则是具体表达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尺寸等信息。

5.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和气体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力学问题的学科。

包括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为机械工程中的流体传动和流体动力装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6. 热学基础热学基础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学科,研究热能和能量转换的原理。

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等内容,应用于热能机械的设计和热工过程的分析等方面。

7.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合理设计机械零件和装置,满足工程要求。

涉及到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8.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

包括机械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工艺技术,为机械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9.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机械振动与噪声是机械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导论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总学时:20
学分:1
考核方式:考查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机械工程导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导论性课程,属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即:本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做什么。

根据机械类学生CDIO大纲要求,本课程为学生讲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构建一个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的框架和基本技能的框架,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对课程群及主干课程的介绍,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引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机械工程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2.了解机械工程师的任务和职责,熟悉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个人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3.了解机械系统,掌握机器的基本组成。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和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一级项目设计提供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1.概述
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械工业发展概要、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
1.3 本课程的任务
2. 机械工程师
2.1 机器的组成(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例)
2.2 工程师的任务和职责
科学家研究东西,工程师建造东西(科学家研究未知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来世界)
2.3 工程师的能力
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6个方面的能力
(1)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多面手;(2)应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4)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5)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2.3 机械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机械类学生CDIO能力大纲)
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11条评估标准: (1)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2)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3)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4)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5)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7)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8)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9)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10)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11)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更强调的侧重点是:工程实践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终生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社会人文和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知识。

学生能力的培养,通用的五种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
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
共享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
发现知识的能力(创新)
传播知识的能力(交流沟通)
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知识要求、基本能力要求
2.4 个人能力及培养途径
个人能力培养、学业规划、职业规划
3.课程体系及主干课程
3.1 课程体系
设计类课程、制造类课程、控制类课程
3.2 主干课程
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理论、模似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数控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控制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方向专业课程等。

3.3 学习方法
4、机械系统设计
4.1 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
4.2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以产品为例)
四、课时分配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最早开出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为后继课程学习做好准备,为一级项目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机械工程导论(讲议).
[2] Jonathan Wickert. 机械工程导论(影印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制定:
执笔人:
审定人:
制定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