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三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三: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一、基本信息xxx 711103xx 2012年4月29日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Windows和Linux环境下互斥锁和信号量的实现方法,加深对临界区问题和进程同步机制的理解,同时巩固利用Windows API和Pthread API进行多线程编程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利用Win32 API提供的信号量机制,编写应用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 在Linux操作系统上,利用Pthread API提供的信号量机制,编写应用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3. 两种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作为独立线程,并通过empty、full、mutex 三个信号量实现对缓冲进行插入与删除。
4. 通过打印缓冲区中的内容至屏幕,来验证应用程序的正确性。
四、实验步骤1. 创建3个信号量:Mutex、Full、Empty2. 主程序创建10个生产者线程和10个消费者线程,之后休眠一段时间3. 生产者线程中,休息一段2s后,生产一个0~10的随机数放入缓冲区里。
利用信号量Mutex产生对缓冲区使用的互斥功能,利用Empty和Full信号量来对缓冲区进行增加项4. 消费者线程中,休息4s时间后,消费一个缓冲区的数据。
利用信号量Mutex产生对缓冲区使用的互斥功能,利用Empty和Full信号量来对缓冲区进行增加项5. 主程序执行一段时间后,结束整个程序五、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产品数量最大值const int MAX_SIZE = 10;缓冲区:int buffer[BUFFER_SIZE];int front; int rear; bool full;三个互斥信号量:HANDLE Mutex; HANDLE Full; HANDLE Empty;有关操作:用WaitForSingleSignal函数可以获得一个Mutex的所有权,类似于P 操作,而ReleaseMutex函数可以释放一个Mutex的所有权,类似于V 操作。
操作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问题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同步与互斥的算法,理解基本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模型。
2.学习使用Windows 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关的API的使用方法。
3.了解Windows 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二、实验的内容及其要求1.实验内容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根据,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在改进程中创建n个线程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2.实验要求①学习并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及其同步/互斥规则②学习了解Windows同步对象及其特性③熟悉实验环境,掌握相关API的使用方法④设计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⑤提交实验报告三、实验的时间安排1.实验前,先到图书馆或上网百度了解有关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相关知识,建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本概念。
2.利用13周、15周、17周的上机时间编写和调试程序代码。
3.利用其他课余时间来分析实验的最终结果并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的环境1.硬件条件:普通计算机一台2.软件条件:①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②开发语言:VC++本实验是在Windows 2000+VC6.0环境下实现的,利用Windows SDK提供的系统接口(API)完成程序的功能。
实验在Windows 下安装VC后进行,因为VC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其中包含了Windows SDK所有工具和定义,所以安装了VC后就不用特意安装SDK了。
实验中所用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来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系统功能接口。
要使用这些API,需要包含对这些函数进行说明的SDK头文件,最常见的就是windows.h。
一些特殊的API调用还需要包含其他的头文件。
五、正文1.程序结构图:2.数据结构:(1)用一个整型数组Buffer_Critical来代表缓冲区。
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二、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日期:2015-10-22 班级:13级计科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程的同步与互斥2.掌握生产者消费者的实现问题3.掌握多线程的编程方法4.掌握矩阵乘法的基本计算原理以及实现二、实验内容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2.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三、项目要求与分析1.请查阅资料,掌握线程创建的相关知识以及矩阵乘法的相关知识,了解java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2.理解线程的实验步骤在本次试验中,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依据,提供了一个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实例,编写java代码调试运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理解矩阵乘法的实验步骤四、具体实现1.生产者-消费者实例(1)创建一个缓冲信息发送接收通道接口,并创建邮箱盒子类实现,主要代码如下://通道接口public interface Channelpublic abstract void send(Object item);public abstract Object receive();}//实现接口public class MessageQueue implements Channel{private Vector queue;public MessageQueue(){queue=new Vector();}public void send(Object item){queue.addElement(ite m);}public Object receive(){if(queue.size()==0)return null;elsereturn queue.remove(0);}}(2)创建一个工厂多线程类(启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添加main函数进行测试,主要代码如下://工厂类与主方法public class Factory{public Factory(){Channel mailBox=new MessageQueue();Thread producerThread=new Thread(newProducer(mailBox));Thread consumerThread=new Thread(newConsumer(mailBox));producerThread.start();consumerThread.star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Factory server=new Factory();}(3)创建一个线程睡眠类,用于测试,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SleepUtilities{public static void nap(){nap(NAP_TIME);}public static void nap(int duration){int sleeptime = (int)(NAP_TIME * Math.random());try{ Thread.sleep(sleeptime*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NAP_TIME = 5;(4)创建生产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Produc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new Date();System.out.println("Producer produced "+message);mbox.send(message);}}}(5)创建消费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Consum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Date)mbox.receive();if(message!=null)System.out.println("Consumer consumed "+message);}}}(6)调试程序,运行结果:2.矩阵乘法实例(1)初始化矩阵(便于观察,这里使用随机数生成矩阵),主要初始化代码如下matrix1 = new int[m][k];matrix2 = new int[k][n];matrix3 = new int[m][n];//随机初始化矩阵a,bfillRandom(matrix1);fillRandom(matrix2);static void fillRandom(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每个元素设置为0到99的随机自然数x[i][j] = (int) (Math.random() * 100);}}}(2)打印输出矩阵函数,主要代码如下:static void printMatrix(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System.out.print(x[i][j]+" ");}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3)创建多线程类,并实现Runnable接口同步对矩阵进行分行计算,主要代码如下://创建线程,数量 <= 4for(int i=0; i<4; i++){if(index < m){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Thread());t.start();}else{break;}synchronized static int getTask(){if(index < m){return index++;}return -1;}}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int task;//@Overridepublic void run(){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while( (task = MultiThreadMatrix.getTask()) != -1 ) {System.out.println("进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开始计算第"+(task+1)+"行");for(int i=0; i<MultiThreadMatrix.n; i++) {for(int j=0; j<MultiThreadMatrix.k; j++) {MultiThreadMatrix.matrix3[task][i] +=MultiThreadMatrix.matrix1[task][j] *MultiThreadMatrix.matrix2[j][i];}}}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4)通过不断改变矩阵大小,线程数目,,调试程序,运行结果:五、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法1.在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试验中,刚开始没有考虑到使用线程睡眠,运行结果速度之快,没法观看数据变化,后面定义了睡眠控制,使得问题得以解决2.在多线程矩阵开发实验中,刚开始定义矩阵太小,测试结果不太明显,后面通过把矩阵改大,并且线程数目不断变化使得结果明显。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2013年12 月25 日一设计目标运用条件变量和互斥锁原理实现线程同步问题,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1 背景知识说明在Linux环境下需要使用POSIX库进行设计实现,POSIX是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的缩写。
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开发,由ANSI和ISO 标准化。
POSIX的诞生和Unix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Unix于70年代诞生于贝尔实验室,并于80年代向美各大高校分发V7版的源码以做研究。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V7的基础上开发了BSD Unix。
后来很多商业厂家意识到Unix的价值也纷纷以贝尔实验室的System V或BSD 为基础来开发自己的Unix,较著名的有Sun OS,AIX,VMS。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基于posix的线程标准库是pthreadPOSIX线程(POSIX Thread),简称Pthread,是线程的POSIX 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创建和操纵线程的一整套API。
在类Unix操作系统(Unix、Linux、Mac OS X等)中,都使用Pthread作为操作系统的线程。
Windows操作系统也有其移植版pthread-win32。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Pthreads定义了一套C语言的类型、函数与常量,它以pthread.h头文件和一个线程库实现。
1.2 原理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的两个线程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消费者线程消费。
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中获得物品,然后释放缓冲区。
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线程释放出一个空缓冲区。
当消费者线程消费物品时,如果没有满的缓冲区,那么消费者线程将被阻塞,直到新的物品被生产出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课程设计说明书山东科技大学2014年 1 月 1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3)《操作系统概念》第六版三、课程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信号量的使用(2)理解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模型(3)掌握真确使用同步机制的方法(4)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的互斥与同步四、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图纸、软件等):程序源代码五、任务发出日期: 2013-12-1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 2014-12-25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一、设计目的1、了解信号量的使用2、加深对信号量机制的理解3、通过研究Linux 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4、掌握基本的同步互斥算法,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型5、了解多线程(多进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二、设计要求1、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模型,掌握解决问题的算法思想2、掌握正确使用同步机制的方法3、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线程的标识符.4、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5、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三、设计说明(含系统框图和(或)主要算法的流程图)生产者流程图消费者流程图有n个生产者和m个消费者,连接在具有k个单位缓冲区的有界环转缓冲上,故又称有界缓冲问题。
其中Pi 和Cj都是并发进程,只要缓冲区未满,生产者进程Pi所生产的产品就可投入缓冲区;类似地,只要缓冲区非空,消费者进程Cj就可以从缓冲区取走并消耗产品。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典型的进程同步问题,这些进程必须按照一定的生产率和消费率来访问共享缓冲区,用P、V操作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共享单缓冲区的问题,可设置两个信号量empty和full,其初值分别为1和0,empty指示能否向缓冲区放入产品,full 指示能否从缓冲区取出产品。
操作系统之进程(生产者---消费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内容1、模拟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和互斥;2、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的算法实现;二、实验目的1、熟悉临界资源、信号量及PV操作的定义与物理意义;2、了解进程通信的方法;3、掌握进程互斥与进程同步的相关知识;4、掌握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问题;5、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深刻理解进程同步问题;三、实验题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用C语言实现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具体要求如下:(1)一个大小为10的缓冲区,初始状态为空。
(2)2个生产者,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往缓冲区中添加数据,若缓冲区已满,等待消费者取走数据之后再添加,重复10次。
页脚内容1(3)2个消费者,随机等待一段时间,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若缓冲区为空,等待生产者添加数据之后再读取,重复10次。
四、思想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模拟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和互斥。
在系统进程并发执行异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资源共享和进程间合作而造成进程间相互制约。
进程间的相互制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间接制约。
这是由于多个进程共享同一资源(如CPU、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而引起的,即共享资源的多个进程因系统协调使用资源而相互制约。
(2)直接制约。
只是由于进程合作中各个进程为完成同一任务而造成的,即并发进程各自的执行结果互为对方的执行条件,从而限制各个进程的执行速度。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生产者不断的向缓冲区中写入数据,而消费者则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对缓冲区的操作是互斥,即当前只能有一个进程对这个缓冲区进行操作,生产者进入操作缓冲区之前,先要看缓冲区是否已满,如果缓冲区已满,则它必须等待消费者进程将数据取出才能写入数据,同样的,消费者进程从缓冲区读取数据之前,也要判断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必须等待生产者进程写入数据才能读取数据。
在本实验中,进程之间要进行通信来操作同一缓冲区。
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二、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日期:20XX-10-22 班级:13级计科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程的同步与互斥2.掌握生产者消费者的实现问题3.掌握多线程的编程方法4.掌握矩阵乘法的基本计算原理以及实现二、实验内容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2.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三、项目要求与分析1.请查阅资料,掌握线程创建的相关知识以及矩阵乘法的相关知识,了解java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2.理解线程的实验步骤在本次试验中,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依据,提供了一个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实例,编写java代码调试运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理解矩阵乘法的实验步骤四、具体实现1.生产者-消费者实例(1)创建一个缓冲信息发送接收通道接口,并创建邮箱盒子类实现,主要代码如下://通道接口public interface Channel{public abstract void send(Object item);public abstract Object receive();}//实现接口public class MessageQueue implements Channel{private Vector queue;public MessageQueue(){queue=new Vector();}public void send(Object item){queue.addElement(ite m);}public Object receive(){if(queue.size()==0)return null;elsereturn queue.remove(0);}}(2)创建一个工厂多线程类(启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添加main 函数进行测试,主要代码如下://工厂类与主方法public class Factory{public Factory(){Channel mailBox=new MessageQueue();Thread producerThread=new Thread(new Producer(mailBox));Thread consumerThread=new Thread(new Consumer(mailBox));producerThread.start();consumerThread.star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Factory server=new Factory();}(3)创建一个线程睡眠类,用于测试,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SleepUtilities{public static void nap(){nap(NAP_TIME);}public static void nap(int duration){int sleeptime = (int)(NAP_TIME * Math.random());try{ Thread.sleep(sleeptime*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NAP_TIME = 5;(4)创建生产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Produc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new Date();System.out.println("Producer produced "+message);mbox.send(message);}}}(5)创建消费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Consum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Date)mbox.receive();if(message!=null)System.out.println("Consumer consumed "+message);}}}(6)调试程序,运行结果:2.矩阵乘法实例(1)初始化矩阵(便于观察,这里使用随机数生成矩阵),主要初始化代码如下matrix1 = new int[m][k];matrix2 = new int[k][n];matrix3 = new int[m][n];//随机初始化矩阵a,bfillRandom(matrix1);fillRandom(matrix2);static void fillRandom(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每个元素设置为0到99的随机自然数x[i][j] = (int) (Math.random() * 100);}}}(2)打印输出矩阵函数,主要代码如下:static void printMatrix(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 {System.out.print(x[i][j]+" ");}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3)创建多线程类,并实现Runnable接口同步对矩阵进行分行计算,主要代码如下://创建线程,数量 <= 4for(int i=0; i<4; i++){if(index < m){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Thread());t.start();}else{break;}synchronized static int getTask(){if(index < m){return index++;}return -1;}}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int task;//@Overridepublic void run(){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while( (task= MultiThreadMatrix.getTask()) != -1 ){System.out.println("进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开始计算第"+(task+1)+"行");for(int i=0; i<MultiThreadMatrix.n; i++){for(int j=0; j<MultiThreadMatrix.k;j++){MultiThreadMatrix.matrix3[task][i] += MultiThreadMatrix.matrix1[task][j] *MultiThreadMatrix.matrix2[j][i];}}}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4)通过不断改变矩阵大小,线程数目,,调试程序,运行结果:五、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法1.在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试验中,刚开始没有考虑到使用线程睡眠,运行结果速度之快,没法观看数据变化,后面定义了睡眠控制,使得问题得以解决2.在多线程矩阵开发实验中,刚开始定义矩阵太小,测试结果不太明显,后面通过把矩阵改大,并且线程数目不断变化使得结果明显。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大问题之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题目三大经典问题之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1、加深对并发协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使学生掌握有关进程(线程)同步与互斥的原理,以及解决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算法,从而进一步巩固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等有关的内容。
2、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进程(线程)的控制原语或系统调用的使用。
3、了解Windows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学习使用Windows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应的API函数。
4、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知识综合,独立开发较大程序的能力。
5、培养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的调试技术。
6、培养学生开发大型程序的方法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7、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算法分析能力。
9、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文字论述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其要求在Windows?XP、Windows?2000等操作系统下,使用的VC、VB、Java或C等编程语言,采用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技术编写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或哲学家进餐问题或读者-写者问题或自己设计一个简单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实际问题。
要求:(1)经调试后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2)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方式运行,体现了进程(线程)同步互斥的关系。
(3)程序界面美观。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要求利用PV操作实现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的同步问题。
此问题描述的是一群生产者进程在生产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进程去消费,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具有n个缓冲区的缓冲池,生产者进程将它所生产的产品放入一个缓冲区,消费者进程可从缓冲区中取走产品去消费,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同步,即不允许消费者进程到一个空缓冲区去取产品,也不允许生产者进程向一个已装满且尚未取出的缓冲区中投放产品,并且生产者消费者互斥使用缓冲区。
四、实验原理图五、算法实现(1)有一个生产者线程ProduceThread,有1个消费者进程CustomerThread;缓冲区为shareList。
操作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第页专业_______软件工程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报告退发(订正、重做)课程实验名称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一、实验目的1.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模拟2. 进一步掌握P,V如何解决同步和互斥问题二、实验环境1. Windows或Linux平台2. Eclipse、Visual Studio 2005或GCC三、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分析实验内容: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模拟,显示每次添加和读取数据时缓冲区的状态,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用线程模拟。
1.一个大小为10的缓冲区,初始为空。
2. 五个生产者:若缓冲区可以加入数据,则示意进入生产过程(打印出生产者ID),往缓冲区添加数据,随机等待一段时间。
若缓冲区已满,等待消费者取走数据后再添加。
3. 五个消费者:若缓冲区可以读取数据,则示意进入消费过程(打印出消费者ID),从缓冲区读取数据,随机等待一段时间;若缓冲区为空,等待生产者添加数据后再读取。
四、讨论(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未解决/需进一步研讨的问题或建议新实验方法等)(请利用实验二中所给的各个版本信号量类来完成实验三。
若选用Windows平台,要求一定要选用这三个文件夹中的某个信号量类Semaphore来完成实验,否则实验报告视为缺交;若选用Linux平台,也要求参照已给出的三个版本的Semaphore类的接口,先定义一个Linux版本的C++类class Semaphore,并在该类基础上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时请附上自定义的Semaphore类。
读者—写者问题:#include<windows.h>#include"semaphore.h"#include"thread.h"#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Semaphore rmutex(1);Semaphore wmutex(1);int count=0;unsigned int WINAPI Reader(void *p){while(TRUE){rmutex.P();count++;rmutex.V();if(count == 1)wmutex.P();cout << GetCurrentThreadId() << "reading the student's table"<<endl;rmutex.P();count--;rmutex.V();if(count == 0)wmutex.V();Sleep(rand()%1000);}}unsigned int WINAPI Writer(void *p){while(TRUE){wmutex.P();cout << GetCurrentThreadId() << "writting the student's table"<<endl;wmutex.V();Sleep(rand()%1000);}}int main(){HANDLE hThread[2];hThread[0] = startThread(Reader,NULL);hThread[1] = startThread(Writer,NULL);::WaitForMultipleObjects(2,hThread,TRUE,INFINITE);CloseHandle(hThread[0]);CloseHandle(hThread[1]);return 0;}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include<windows.h>#include"semaphore.h"#include"thread.h"#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Semaphore full(5);Semaphore empty(5);Semaphore mutex(1);int count=0;unsigned int WINAPI Producer(void *p){while(TRUE){empty.P();mutex.P();cout << GetCurrentThreadId() << " produce!"<<endl;mutex.V();full.V();Sleep(rand()%1000);}}unsigned int WINAPI Consumer(void *p){while(TRUE){full.P();mutex.P();cout << GetCurrentThreadId() << " consum!"<<endl;mutex.V();empty.V();Sleep(rand()%1000);}}int main(){HANDLE hThread[2];hThread[0] = startThread(Producer,NULL);hThread[1] = startThread(Consumer,NULL);::WaitForMultipleObjects(2,hThread,TRUE,INFINITE);CloseHandle(hThread[0]);CloseHandle(hThread[1]); return 0;}。
四川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第三次实验报告生产者和消费者
实验报告(学生打印后提交)实验名称: 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实验时间: 2023年 5 月 5日●实验人员:●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同步互斥算法, 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了解Windows 2023/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 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学习使用Windows 2023/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 掌握相应的API●实验环境: WindowsXP + VC++6.0●运用Windows SDK提供的系统接口(API, 应用程序接口)完毕程序的功能。
API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来进行应用程序设计的系统功能接口。
使用API, 需要包含对API函数进行说明的SDK头文献, 最常见的就是windows.h实验环节:1.读懂源程序.2.编辑修改源程.......................................实验陈述:1.基础知识:本实验用到几个API函数:CreateThread CreateMutex, WaitForSingleObject, ReleaseMutexCreateSemaphore, WaitForSingleObject, ReleaseSemaphore, ReleaseMutex, nitializeCriticalSection, EnterCriticalSection, LeaveCriticalSection。
这些函数的作用:CreateThread, 功能:创建一个线程, 该线程在调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执行。
CreateMutex,功能:产生一个命名的或者匿名的互斥量对象。
WaitForSingleObject(相应p操作)锁上互斥锁, ReleaseMutex(相应v操作)打开互斥锁.。
CreateSemaphore, 创建一个命名的或者匿名的信号量对象。
信号量可以看作是在互斥量上的一个扩展。
WaitForSingleObject, 功能:使程序处在等待状态, 直到信号量(或互斥量)hHandle出现或者超过规定的等待最长时间, 信号量出现指信号量大于或等于1, 互斥量出现指打开互斥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模拟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模拟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理解进程或线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环形缓冲区,大小为10,生产者依次向其中写入1到20,每个缓冲区中存放一个数字,消费者从中依次读取数字。
2、相应的信号量;3、生产者和消费者可按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设计;(1)设计成两个进程;(2)设计成一个进程内的两个线程。
4、根据实验结果理解信号量的工作原理,进程或线程的同步\互斥关系。
实验步骤及分析:一.管道(一)管道定义所谓管道,是指能够连接一个写进程和一个读进程的、并允许它们以生产者—消费者方式进行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又称为pipe文件。
由写进程从管道的写入端(句柄1)将数据写入管道,而读进程则从管道的读出端(句柄0)读出数据。
(二)所涉及的系统调用1、pipe( )建立一无名管道。
系统调用格式pipe()参数定义int pipe();int [2];其中,[1]是写入端,[0]是读出端。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include <unistd.h>#inlcude <signal.h>#include <stdio.h>2、read( )系统调用格式:read(fd,buf,nbyte)功能:从fd所指示的文件中读出nbyte个字节的数据,并将它们送至由指针buf所指示的缓冲区中。
如该文件被加锁,等待,直到锁打开为止。
参数定义:int read(fd,buf,nbyte);int fd;char *buf;unsigned nbyte;3、write( )系统调用格式read(fd,buf,nbyte)功能:把nbyte 个字节的数据,从buf所指向的缓冲区写到由fd所指向的文件中。
如文件加锁,暂停写入,直至开锁。
参数定义同read( )。
(三)参考程序#include <unistd.h>#include <signal.h>#include <stdio.h>int pid1,pid2;main( ){int fd[2];char outpipe[100],inpipe[100];pipe(fd); /*创建一个管道*/while ((pid1=fork( ))==-1);if(pid1==0){lockf(fd[1],1,0);/*把串放入数组outpipe中*/sprintf(outpipe,"child 1 is using pipe!");/*向管道写长为50字节的串*/write(fd[1],outpipe,50);sleep(5); /*自我阻塞5秒*/lockf(fd[1],0,0);exit(0);}else{while((pid2=fork( ))==-1);if(pid2==0){lockf(fd[1],1,0); /*互斥*/sprintf(outpipe,"child 2 is using pipe!");write(fd[1],outpipe,50);sleep(5);lockf(fd[1],0,0);exit(0);}else{wait(0); /*同步*/read(fd[0],inpipe,50);/*从管道中读长为50字节的串*/printf("%s\n",inpipe);wait(0);read(fd[0],inpipe,50);printf("%s\n",inpipe);exit(0);}}}编写过程:运行结果:二、信号机制(一)信号的基本概念每个信号都对应一个正整数常量(称为signal number,即信号编号。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与消费者
中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内容:Java多线程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时间:2014年5月指导老师:胡小龙老师姓名:代巍班级:信安1201班学号:**********一、实验目的对操作系统的整体进行一个模拟,通过实践加深对各个部分的管理功能的认识,还能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达到对完整系统的理解。
可以提高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实际的编程能力,要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2)掌握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实现方法。
(3)掌握多线程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假设循环缓冲队列共有多个缓冲单元。
(2)生产者线程的工作:生产出一个产品(即产生一个产品编号),按顺序往缓冲队列中“空”的缓冲单元放产品。
(3)消费者线程与的工作:从缓冲队列装有产品的缓冲单元中取出一个产品(即产品编号)。
(4)保证两个线程间的互斥和同步(5)在界面上打印缓冲队列的变化情况三、实验原理(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种同步问题的抽象描述。
(2)计算机系统中的每个进程都可以消费或生产某类资源。
当系统中某一进程使用某一资源时,可以看作是消耗,且该进程称为消费者。
(3)而当某个进程释放资源时,则它就相当一个生产者。
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
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大概的结构如下图。
四、实验思想概述在操作系统中,线程有时被称为轻量级进程,是CPU使用的基本单位,它与属于同一进程的其他进程共享其他代码段、数据段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
在Java中,线程的建立有两种方法: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其中,采用实现Runnable接口建立线程的好处是允许同时继承其他类从而实现多继承,并且在Java中,可采用synchronized或Object类的方法wait(),notify(),notifyAll()来实现多线程同步。
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二、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日期:2015-10-22 班级:13级计科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程的同步与互斥2.掌握生产者消费者的实现问题3.掌握多线程的编程方法4.掌握矩阵乘法的基本计算原理以及实现二、实验内容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2.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三、项目要求与分析1.请查阅资料,掌握线程创建的相关知识以及矩阵乘法的相关知识,了解java 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2.理解线程的实验步骤在本次试验中,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依据,提供了一个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实例,编写java代码调试运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理解矩阵乘法的实验步骤四、具体实现1.生产者-消费者实例(1)创建一个缓冲信息发送接收通道接口,并创建邮箱盒子类实现,主要代码如下:ength; j++){ength; j++){" ");}"");}"");}(1)创建多线程类,并实现Runnable接口同步对矩阵进行分行计算,主要代码如下:etName()+"\t开始计算第 "+(task+1)+"行");for(int i=0; i<; i++){for(int j=0; j<; j++){[task][i] += [task][j] * [j][i];}}};}(2)通过不断改变矩阵大小,线程数目,,调试程序,运行结果:五、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法1.在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试验中,刚开始没有考虑到使用线程睡眠,运行结果速度之快,没法观看数据变化,后面定义了睡眠控制,使得问题得以解决2.在多线程矩阵开发实验中,刚开始定义矩阵太小,测试结果不太明显,后面通过把矩阵改大,并且线程数目不断变化使得结果明显。
六、实验总结深刻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进一步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班级计算机2011-3班姓名李洋学号2011010504082013年12 月31 日一.设计目标完成N个生产者和M个消费者线程之间的并发控制,N、M不低于30,数据发送和接收缓冲区尺寸不小于20个(每个产品占据一个)。
其中生产者线程1、3、5、7、9生产的产品供所有奇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消费,只有所有奇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都消费后,该产品才能从缓冲区中撤销。
其中生产者线程2、4、6、8、10生产的产品所有偶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都可消费,任一偶数编号消费者线程消费该消息后,该产品都可从缓冲区中撤销。
其中11-20号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仅供对应编号的消费者线程消费。
其他编号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可由任意的消费者线程消费。
每个生产线程生产30个消息后结束运行。
如果一个消费者线程没有对应的生产者线程在运行后,也结束运行。
所有生产者都停止生产后,如果消费者线程已经没有可供消费的产品,则也退出运行。
二.背景知识说明2.1原理生产者与消费者线程采用posix互斥锁机制进行互斥进入各自的代码段,只有采用互斥锁临界区代码段才可以不被打扰的执行;同步机制采用的是posix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wait和pthraed_cond_signal进行同步的。
线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机制。
(注:所有的共享内存块是在进程里建立的,线程只需链接上各自的共享内存块即可,每一块共享内存的大小是100). 在这里共享内存设置成一个100的数组。
具体实施:(1)为1.3.5.7.9建立一个共享内存1号,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都放入这块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奇数的消费者线程要消费的话,只需在消费者线程中链接上这块共享内存,就可以直接消费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
(2)为2.4.6.8.10建立一块共享内存2号。
2.4.6.8.10生产的产品都放入2号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的偶数的消费者线程只要链接上2号缓冲区,就可以消费2.4.6.8.10生产的产品。
操作系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二、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日期:2015-10-22 班级:13级计科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程的同步与互斥2.掌握生产者消费者的实现问题3.掌握多线程的编程方法4.掌握矩阵乘法的基本计算原理以及实现二、实验内容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多线程解决方案2.设计一个执行矩阵乘法的多线程程序三、项目要求与分析1.请查阅资料,掌握线程创建的相关知识以及矩阵乘法的相关知识,了解java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2.理解线程的实验步骤在本次试验中,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依据,提供了一个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实例,编写java代码调试运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理解矩阵乘法的实验步骤四、具体实现1.生产者-消费者实例(1)创建一个缓冲信息发送接收通道接口,并创建邮箱盒子类实现,主要代码如下://通道接口public interface Channelpublic abstract void send(Object item);public abstract Object receive();}//实现接口public class MessageQueue implements Channel{private Vector queue;public MessageQueue(){queue=new Vector();}public void send(Object item){queue.addElement(ite m);}public Object receive(){if(queue.size()==0)return null;elsereturn queue.remove(0);}}(2)创建一个工厂多线程类(启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添加main函数进行测试,主要代码如下://工厂类与主方法public class Factory{public Factory(){Channel mailBox=new MessageQueue();Thread producerThread=new Thread(newProducer(mailBox));Thread consumerThread=new Thread(newConsumer(mailBox));producerThread.start();consumerThread.star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Factory server=new Factory();}(3)创建一个线程睡眠类,用于测试,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SleepUtilities{public static void nap(){nap(NAP_TIME);}public static void nap(int duration){int sleeptime= (int)(NAP_TIME* Math.random());try{ Thread.sleep(sleeptime*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NAP_TIME = 5;(4)创建生产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Produc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new Date();System.out.println("Producer produced "+message);mbox.send(message);}}}(5)创建消费者类实现Runnable,主要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private Channel mbox;public Consumer(Channel mbox){this.mbox=mbox;}public void run(){Date message;while(true){SleepUtilities.nap();message=(Date)mbox.receive();if(message!=null)System.out.println("Consumer consumed "+message);}}}(6)调试程序,运行结果:2.矩阵乘法实例(1)初始化矩阵(便于观察,这里使用随机数生成矩阵),主要初始化代码如下matrix1 = new int[m][k];matrix2 = new int[k][n];matrix3 = new int[m][n];//随机初始化矩阵a,bfillRandom(matrix1);fillRandom(matrix2);static void fillRandom(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每个元素设置为0到99的随机自然数x[i][j] = (int) (Math.random() * 100);}}}(2)打印输出矩阵函数,主要代码如下:static void printMatrix(int[][] x){for (int i=0; i<x.length; i++){for(int j=0; j<x[i].length; j++) {System.out.print(x[i][j]+" ");}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3)创建多线程类,并实现Runnable接口同步对矩阵进行分行计算,主要代码如下://创建线程,数量 <= 4for(int i=0; i<4; i++){if(index < m){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Thread());t.start();}else{break;}synchronized static int getTask(){if(index < m){return index++;}return -1;}}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int task;//@Overridepublic void run(){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while( (task = MultiThreadMatrix.getTask()) != -1 ){System.out.println("进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开始计算第"+(task+1)+"行");for(int i=0; i<MultiThreadMatrix.n; i++) {for(int j=0; j<MultiThreadMatrix.k; j++) {MultiThreadMatrix.matrix3[task][i] += MultiThreadMatrix.matrix1[task][j] *MultiThreadMatrix.matrix2[j][i];}}}MultiThreadMatrix.threadCount--;}(4)通过不断改变矩阵大小,线程数目,,调试程序,运行结果:五、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法1.在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试验中,刚开始没有考虑到使用线程睡眠,运行结果速度之快,没法观看数据变化,后面定义了睡眠控制,使得问题得以解决2.在多线程矩阵开发实验中,刚开始定义矩阵太小,测试结果不太明显,后面通过把矩阵改大,并且线程数目不断变化使得结果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实验目标完成N个生产者和M个消费者线程之间的并发控制,N、M不低于30,数据发送和接收缓冲区尺寸不小于20个(每个产品占据一个)。
其中生产者线程1、3、5、7、9生产的产品供所有奇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消费,只有所有奇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都消费后,该产品才能从缓冲区中撤销。
其中生产者线程2、4、6、8、10生产的产品所有偶数编号的消费者线程都可消费,任一偶数编号消费者线程消费该消息后,该产品都可从缓冲区中撤销。
其中11-20号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仅供对应编号的消费者线程消费。
其他编号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可由任意的消费者线程消费。
每个生产线程生产30个消息后结束运行。
如果一个消费者线程没有对应的生产者线程在运行后,也结束运行。
所有生产者都停止生产后,如果消费者线程已经没有可供消费的产品,则也退出运行。
二.实验原理2.1原理生产者与消费者线程采用posix互斥锁机制进行互斥进入各自的代码段,只有采用互斥锁临界区代码段才可以不被打扰的执行;同步机制采用的是posix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wait和pthraed_cond_signal进行同步的。
线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机制。
(注:所有的共享内存块是在进程里建立的,线程只需链接上各自的共享内存块即可,每一块共享内存的大小是100). 在这里共享内存设置成一个100的数组。
具体实施:(1)为1.3.5.7.9建立一个共享内存1号,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都放入这块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奇数的消费者线程要消费的话,只需在消费者线程中链接上这块共享内存,就可以直接消费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
(2)为2.4.6.8.10建立一块共享内存2号。
2.4.6.8.10生产的产品都放入2号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的偶数的消费者线程只要链接上2号缓冲区,就可以消费2.4.6.8.10生产的产品。
当偶数消费者线程消费产品后,产品即可从缓冲区撤销,方法是在消费线程里将消费的产品在共享内存数组里置0。
(3)为11--20的每一对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建立一块共享内存,编号11--20. 11--20号的消费者线程能链接各自的共享内存缓冲区或奇数或偶数共享内存缓冲区,即11--20号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能被对应的消费者消费而11-20的奇数消费者可以消费缓冲区1的产品,偶数消费者可消费缓冲区2的产品。
(4)为21--30号的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只建立一块共享内存21号,21--30号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放入21号缓冲区,所有的消费者线程只要链接上21号共享内存,就可以消费21--30号生产者生产的产品。
用于控制线程是否结束的方法是:设置一个全局变量t,在生产者线程里进行t++,在生产者线程里当t达到10时(注:为了很好的测试程序,本应该在生产者生产30个产品时菜结束线程,这里设置成了10),就break跳出while()循环,这样线程自然就终止。
同样在消费者线程里,当t达到10时,这里不用t++,就跳出while()循环,消费者线程自然就终止。
这样设计满足了,当生产者生产30个产品时就终止生产者线程,生产者线程终止消费者线程也得终止的要求。
生产者从文件so.txt读取数据进行生产,这个文件里的数据是一连串的字符从a--z的组合,没有空格或其他字符。
文件内容的格式没有特殊要求。
2.2函数说明创建线程函数:参数tida30是线程号,produce30是线程30生产者函数。
消费者线程其他线程与以上的两个线程函数功能一样,只是变量不同。
等待函数,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阻塞线程,而激活另一个线程触发函数,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激活一个线程建立共享内存函数:在进程里创建一块共享内存链接共享内存函数:参数shmid19是共享内存标识号,此函数将线程连接到指定的共享内存。
三.实验设计3.1设计方案通过一个有界缓冲区(用数组来实现,类似循环队列)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
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优先级是相同的,只要缓冲区未满,生产者就可以生产产品并将产品送入缓冲区。
类似地,只要缓冲区未空,消费者就可以从缓冲区中去走产品并消费它。
应该禁止生产者向满的缓冲区送入产品,同时也应该禁止消费者从空的缓冲区中取出产品,这一机制有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之间的互斥关系来实现。
为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应该设置两个资源信号量,其中一个表示空缓冲区的数目,用g_hFullSemaphore表示,其初始值为有界缓冲区的大小SIZE_OF_BUFFER;另一个表示缓冲区中产品的数目,用g_hEmptySemaphore表示,其初始值为0。
另外,由于有界缓冲区是一个临界资源,必须互斥使用,所以还需要再设置一个互斥信号量g_hMutex,起初值为1。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信号量实现两种功能。
首先,它是生产产品和消费产品的计数器,计数器的初始值是可利用的资源数目(有界缓冲区的长度)。
其次,它是确保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动作同步的同步器。
生产者要生产一个产品时,首先对资源信号量g_hFullSemaphore 和互斥信号量g_hMutex 进行P 操作,申请资源。
如果可以通过的话,就生产一个产品,并把产品送入缓冲区。
然后对互斥信号量g_hMutex 和资源信号量g_hEmptySemaphore 进行V 操作,释放资源。
消费者要消费一个产品时,首先对资源信号量g_hEmptySemaphore 和互斥信号量g_hMutex 进行P 操作,申请资源。
如果可以通过的话,就从缓冲区取出一个产品并消费掉。
然后对互斥信号量g_hMutex 和资源信号量g_hFullSemaphore 进行V 操作,释放资源。
如果缓冲区中已经没有可用资源,就把申请资源的进程添加到等待队列的队尾。
如果有一个资源被释放,在等待队列中的第一个进程被唤醒并取得这个资源的使用权。
3.2详细设计 生产者produce () 流程图:开始链接共享内存打开文件Count++,t++t=1进入临界区是否是消费者comsume()流程图:开始选择消费缓冲区,链接共享内存Count--t=11进入临界区Count=0阻塞消费者线程,激活生消费产品否是是否否实现思路:在main里创建30对线程,30个生产者,30个消费者。
每对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对应一对生产者消费者函数produce()和comsume();生产者函数的实现:先链接对应的共享内存缓冲区,打开文件;设置全局变量count用于控制生产者线程的阻塞与消费者线程激活。
当count=4时,意味着生产者生产了3个产品但是消费者没有消费,这时调用pthread_cond_wait()函数阻塞生产者线程,激活消费者线程消费。
当count=1时,意味着生产者生产了一个产品消费者没有消费掉,就调用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激活消费者线程消费。
设置全局变量t,用于控制线程是否结束。
当t=11时,意味着生产者生产了10个产品,此时调用break跳出while循环,终止生产者线程。
采用posix 互斥锁机制进行互斥进入各自的代码段,只有采用互斥锁临界区代码段才可以不被打扰的执行;同步机制采用的是posix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wait和pthraed_cond_signal进行同步的。
消费者函数的实现:先链接对应的共享内存缓冲区;设置全局变量t与生产者的功能一样,在此不作介绍。
设置全局变量count,用于控制消费者的阻塞与生产者线程的激活,当count=0时,调用pthread_cond_wait()函数阻塞消费者线程并激活生产者线程进行生产;当count<3时,调用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激活生产者线程进行生产。
采用posix互斥锁机制进行互斥进入各自的代码段,只有采用互斥锁临界区代码段才可以不被打扰的执行;同步机制采用的是posix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wait和pthraed_cond_signal进行同步的。
线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共享内存机制。
(注:所有的共享内存块是在进程里建立的,线程只需链接上各自的共享内存块即可,每一块共享内存的大小是100). 在这里共享内存设置成一个100的数组。
具体实施:(1)为1.3.5.7.9建立一个共享内存1号,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都放入这块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奇数的消费者线程要消费的话,只需在消费者线程中链接上这块共享内存,就可以直接消费1.3.5.7.9生产者线程生产的产品。
(2)为2.4.6.8.10建立一块共享内存2号。
2.4.6.8.10生产的产品都放入2号共享内存缓冲区,所有的偶数的消费者线程只要链接上2号缓冲区,就可以消费2.4.6.8.10生产的产品。
当偶数消费者线程消费产品后,产品即可从缓冲区撤销,方法是在消费线程里将消费的产品在共享内存数组里置0。
(3)为11--20的每一对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建立一块共享内存,编号11--20. 11--20号的消费者线程能链接各自的共享内存缓冲区或奇数或偶数共享内存缓冲区,即11--20号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能被对应的消费者消费而11-20的奇数消费者可以消费缓冲区1的产品,偶数消费者可消费缓冲区2的产品。
(4)为21--30号的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只建立一块共享内存21号,21--30号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放入21号缓冲区,所有的消费者线程只要链接上21号共享内存,就可以消费21--30号生产者生产的产品。
线程的终止是靠全局变量t实现的,在produce()函数里进行t++,当t=11即生产了10个产品时,就跳出while循环终止生产者线程,生产者线程终止时消费者函数里的t=11也跳出while循环终止消费者线程。
也就是当生产者线程终止时消费者线程也就终止了。
重要代码注释:四.实验测试(注:测试时在选择消费缓冲区时,必须快速输入缓冲区代号,然后快速按enter键)由于这里没有开启21--30号线程,所以缓冲区只能选择一号。
同一线程号的一对生产者消费者线程比较集中,这是由于同步机制完成的任务。
1 3 5 7 9公用一个共享内存缓冲区,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放入这块缓冲区,奇数号的消费者线程竞争消费缓冲区里的产品。
从图中可看到,越往后1 3 等的线程已--经不见了,说明生产者已经生产了10个产品后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自行终止了。
缓冲区里的产品已经列出如图所示。
由于这里没有开启21--30号线程,所以缓冲区只能选择二号。
同一线程号的一对生产者消费者线程比较集中,这是由于同步机制完成的任务。
2 4 6 8 10公用一块共享内存缓冲区,生产者生产的产品都放入这块缓冲区,偶数号的消费者线程竞争消费缓冲区里的产品。